登陆注册
1424300000052

第52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

8.《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9.《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3.《毛泽东文选》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毛泽东文选》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第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

16.《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9.《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20.《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1.《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2.《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2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2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

26.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

2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

28.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0年。

2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

30.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

3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6年。

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85年。

35.《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

36.《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

3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

3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

3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4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4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4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

43.《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

44.孙正聿:《哲学的目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45.黄楠森:《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6.邢卉思:《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南海出版公司,1990年。

47.泽明、哲武:《外国首脑文集》(上册),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7年。

48.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49.郑克卿、常志:《邓小平理论形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0.刘金田:《邓小平的历程:一个伟人和他的一个世纪》,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

51.武市红、高屹:《邓小平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人民出版社,2000年。

52.尹全忠:《毛泽东邓小平思维方式比较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53.夏东民、陆树程:《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

54.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

55.张云阁:《马克思思维方式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56.陈中立等:《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7.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

58.张同夫:《毛泽东的思维艺术》,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

59.曹俊杰:《跟毛泽东学思维》,西苑出版社,2005年。

60.周毅之:《邓小平的思维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61.何向东、刘邦凡:《教学逻辑引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62.罗楠:《批判性思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63.谷振诣、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4.[匈]巴拉奇·代内什:《邓小平》,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

65.[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66.[美]M.尼尔·布朗、斯图尔特·M.基利著,张晓辉,王全杰译:《走出思维的误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

67.[美]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著,丁薇译:《思考的力量》,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68.[美]Irving M、Carl Cohen著,张建军、潘天群等译:《逻辑学导论》(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69.[美]西塞罗·罗斯扎克著,陈体仁、苗华健译:《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

70.[美]埃弗莱特·罗杰斯:《创新的普及》,自由出版社,1983年。

71.[美]诺希克著,刘铭心译:《学会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批判性思维教学指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

72.[俄]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玲等译:《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73.John Dewey,How We Think,Dover Publications,1997.

74.Ali Rattansi Toylor & Francis,Ideology,Method and Marx:Essays from Economy Society,1989

75.Philip J.Kain D.Reidel,MarxMethod,Epistemology,and Development of his thought,1986

同类推荐
  •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作者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以时间为经,分为八个阶段,从列宁创建共产国际直至戈尔巴乔夫导致苏共灭亡、苏联解体;以事态为纬、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外战略等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中苏关系由朋友到对立面,从结盟到对抗的历史演变过程。据此,分析导致发生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
  • 旗帜鲜明讲政治

    旗帜鲜明讲政治

    本书稿围绕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一主题,分为十个章节展开论述,分别从政治理想、政治意识、政治定力、政治能力、政治品格、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政治生活、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十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党员干部开展党内政治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重要参考读物。
  • 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

    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

    本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哲学、用哲学的重要论述,遵循从哲学之道到工作之术这一主线,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人学等核心内容、思维方式及工作方法,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升工作能力非常实用的指导性读物。
  •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社会裂变中的舆情态势及问题治理是一个现实而急迫的大课题。社会转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的裂变过程,社会位置的差异、多年形成的刻板成见使这一过程充满着隔阂、矛盾、误解、偏见和冲突,而最为社会情势表征的舆情恰是其中最为活跃和富有驱动力的一道社会景观。本书将社会裂变中的传舆情态势及问题的治理分别置于社会学和舆论学视野下,对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必要的阐释与现实图景呈现。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的理论框架。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的附录是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速记记录,该会议于1920年9月1—8日在俄国巴库举行。由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起。参加大会的有来自37个民族的1891名代表(包括7名中国代表),其中共产党员1273名。季诺维也夫当选大会主席,列宁和托洛茨基为名誉主席。主要目的是向东方各民族宣传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的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运动的策略。
热门推荐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 凤还朝:腹黑王爷太缠人

    凤还朝:腹黑王爷太缠人

    前世,因为错付真心,镇国公府满门覆灭,而她则在大婚之日被心爱之人一剑穿心。重生归来,她誓要报前世之仇,却怎料竟招惹上“大麻烦”……某妖孽王爷:“我家王妃最温婉,我家王妃最善良……”众人:呵呵“我家王妃只能我来宠!”众人:求你快带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魔鹰记(4)

    魔鹰记(4)

    少年林峰,巧逢魔缘,使他反出圣门,如魔脱囚笼傲扬魔界。从此,这位被称为“魔鹰“的少年亦魔亦道,沉浮于正邪之间,却因其怀魔宝异学,几度徘徊在生死之间。而当情与义使他再度重生之时,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把他与整个江湖再次推向生存与灭亡之中。
  • 萌妻来袭:妖孽Boss,请住手

    萌妻来袭:妖孽Boss,请住手

    一不小心,她误惹了某妖孽邪魅、腹黑霸道的鬼面帝少。“做我的女人,你将是最尊贵优雅、独一无二的秦太太。”“你休想,别以为长得帅,就可以耍无赖,合约中写得非常清楚,我们、只婚不爱!”可某帝少却花样百出,频频搞破坏,还优雅地拉开领带,笑得一脸无害:“呵……,只说不爱,又没说你不是我的菜,你紧张什么?”
  • 穿越田园:农家小酒娘

    穿越田园:农家小酒娘

    莫名穿越,不怕!家徒四壁,不怕!被阿爹抛弃,还是不怕!咱可是有手艺的人,酒香不怕巷子深,将军喝了都说好宋逸:上次那酒不错,再来一壶?江溪傲娇地别过脸去:你果然还是更加爱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岁月且静好

    岁月且静好

    这是一个心机女嫁错人的故事。心灰意冷大龄女青年一梦穿越,在一个不知道的朝代穿成了不受宠的嫡女,不想争抢,只希望找个人嫁了,安静过完此生。没想到千挑万选却真真瞎了眼,嫁的闲散王爷竟如此腹黑!无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能使出浑身解数,与他一起奋发图强。这也是一个腹黑男娶对人的故事。貌似闲散的王爷,偶然的一瞥,江山美人,要哪个?罢了,罢了,还是听媳妇的话,且看岁月静好。
  • 暗格里的告白

    暗格里的告白

    韩亦晨是新晋提名影帝,清高孤傲的面庞下却隐藏着一个秘密。他的梦里时常有一个女孩的身影。直到她的出现,终结了这场缠着他二十五年的梦魇。某天,韩亦晨收工后凑到正在改剧本的沈诗恩面前,邪魅一笑:“我喜欢你这么久,你看不出来吗?”沈诗恩很是淡定的反问:“你在追我?”“不然呢?和经纪人、女一号闹掰都是闹着玩吗?”韩亦晨挑眉。“那我也喜欢你。”沈诗恩露出两颗小虎牙。沈妈妈说:遇见喜欢的人一定要和他去看一次月亮,那是件特别幸福的事情。某天夜里,沈诗恩拖着韩亦晨去摘星楼赏月。那夜过后,韩亦晨经常向她讨糖吃:“我每天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休息,那天全夜无休和你一起看了月亮,你要对我负责才好。”沈诗恩后退几步,抬眼去望那双让无数女孩疯狂的美眸,空气中弥漫:“好吧,勉为其难一下。”
  • 海贼之我是老鼠

    海贼之我是老鼠

    主角穿越了,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还穿越成了老鼠上校。老鼠上校是谁?就是那个和阿龙一伙勾结欺压百姓的无耻败类,后来被路飞干翻的家伙。这里有统领鸽派海军的娜美大元帅,也有新海军本部的赤犬大元帅;有身怀野心的蒙奇·D·龙,也有强大的海贼联邦;有沙漠之王克洛克达尔,更有数不尽的英雄豪杰。而我老鼠,世界之王。
  • 交通常识悦读

    交通常识悦读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然而,近几年来,危及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意外事故和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蒙上了阴影,令人痛惜和震惊。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的普及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书为中小学生普及一些交通方面的常识,让小读者们更好的了解一些交通方面的知识以及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