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700000034

第34章 似花还似非花——咏物言志(5)

在词人王沂孙那里,山已易主,但故国之意仍是扭不断的情结,就连新月也被词人赋予了这层含义。面对宗祖沉沦,今昔巨变之痛,词人借咏新月寄寓了对亡国的哀思。

上片以工笔刻画新月初上之境和人间拜月之情,再以缺月比拟嫦娥愁眉及夜幕帘钩,形象新丽、意境清奇而情思凄哀。“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冥”,由“渐”字领起,刻画初升的新月,烘托出一种清新轻柔的优美氛围。新月如佳人一抹淡淡的眉痕,悬挂柳梢之上。新月渐升,月色轻笼花丛,轻柔的月色像无力笼花,若有若无地穿流于花间,不断升腾仿佛分破了初罩大地的暮霭。三句充满新意地写出新月的独特韵致。对清新美妙的新月,生出团聚的祈望。接着,“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深深拜”三字,写出“团圆意”的殷切期望。但同赏者未归,词人不免顿生“相逢谁在香径”的怅惘,欣喜和祈望一瞬间蒙上了淡淡的哀愁,新月也染上凄清的色彩。由憧憬变为怅惘,不觉以离人之眼观月。纤纤新月好像尚未画好的美人蛾眉,想是月中嫦娥伤别离之故,借嫦娥之态托出“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自伤孤独之情。

“画眉未稳”应和“新痕”,紧扣“素娥”、“离恨”,由月及人,虚托出词人委婉曲折的情愫。“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由月中嫦娥的象外兴感折回新月。在无垠的夜空中,新月像银钩似的遥挂在夜空。夜空浩茫,新月何其小也。秋空之“冷”,新月之“小”使词人对新月的怜爱之情,具有一种幽渺的意蕴。

下片意转双关,引典设喻,以新月难圆寄寓金瓯难整的悲愤之情,又在反复感叹故国山河残破之余,对恢复故土仍寄予热望,表达了他的“一片热肠,无穷哀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千古盈亏休问”,一语括尽月亮与人世间盈亏往复的变化规律,暗含人世充满了生命短促,世事无常,兴亡盛衰不容人问的悲哀。“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用玉斧修月之事,表现出极为沉痛的回天无力复国无望的绝望和哀叹。“休问”、“慢磨玉斧”、“难补金镜”的决绝之语,表达一种极其绝痛、惶惑和悲哀的情感。涵包含着一种融历史透视和宇宙透视为一体的时间忧患意识。

“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总括历朝宋帝于池边赏月的盛事清景。寥寥几笔,写尽古今盛衰,今日已物是人非,情景凄凉之极。“故山夜永”,“夜永”托出残月黯淡之景,象征亡国之哀。漫漫长夜中,永久无尽地煎熬着亡国遗民的心灵。至此,已将词人的亡国哀伤写到极致。“试待他、窥户端正”,奇峰另起,见出沉郁顿挫之姿。“窥户端正”应上“团圆意”。故乡山河残破,设想他日月圆之时,“还老尽,桂花影”。桂花影,传说月中有桂树,这里指大地上的月光。月亮自是盈亏有恒,而大地山河不能恢复旧时清影,其执著缠绵地痛悼故国之情,千载之下,仍使人低回不已。

临宴题咏新月,是南宋文士的风雅习尚。赏月观月、因月感怀是贯穿全篇的线索。循着作者因新月而生的今昔纵横的意识情感流动轨迹,和新月相系的人情典事,寄托词人的怀国之情。

后人点评

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云:“碧山胸次恬淡,故《黍离》《麦秀》之感,只以唱叹出之,无剑拔弩张习气。”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

——读张炎《甘州》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

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记前度、剪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

李筠房是南宋时期浙江湖州人,张炎的友人。宋时两人情趣相投,时常相聚,而宋亡国后两人天各一方。此词是张炎寄词隐遁山中的老友,以梅花互勉,共保岁零贞洁。

词的上片写登高望景并由此而生的思友及自伤之情。“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写远望之景。水中的荷花被暮云所蔽,显得朦朦胧胧。句中用荷花隐含着对远处友人的思念,写出了词人望故人而不见的黯淡心情。“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思念的心情使词人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所见的皆是寒风中的孤雁,残月下的沙滩。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其实江南的秋景并非如作者所描绘的那样萧飒、败落,但伤感的心情使词人在这一派秋光之中只见了尽老的丹枫,想到的只是无限的迟暮,蹉跎的岁月。所以才有“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之句。词人此时正当盛年,三十岁左右,但经历亡国家破之变后的心理也已使词人心感迟暮。“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一个“无避处”,一个“满天涯”,表明客观形势的险恶及主观感受的抑塞悲凄,自己无法摆脱压抑的感觉,只有将满腔愁绪寄予远在天涯的友人。

接下来,词的下片把满腔思愁寄予友人。“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自己在与友人分手后,却由于在赋诗饮酒中消磨时光,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年华。忏悔之情由此可见。“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称赞李筠房在国破家亡之后,马上披上“荷衣”、陪伴“烟霞”,不作元朝之官,宁做大宋的遗民隐士。然而友人的音讯未通,只能是“料想”。“记前度、剪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这时只能以回忆以前共勉,苦盼再相逢之日。“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白云休赠”化用陶宏景《诏问山中何处所有赋诗以答》中“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只赠梅花”更是引用人所共知的“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寄范晔》)。以梅花相赠,以梅花互勉,表达出词人不慕荣华、不畏冰霜的高洁品格。

张炎的词风舒畅,如白云舒卷,爽气贯中,有一种清空摇曳之感。总观全词,既不同于某些婉约词的柔美妩媚,又不同某些豪放词的生硬死板,而是在清空流转中寓有“波澜老成”之致,选词之精炼,选典之巧妙,又自然流露出“一气贯注”之妙,表现出作者词学深厚的功力。

后人点评

邓廷桢《双砚斋随笔》说其词“返虚入浑,不啻嚼蕊吹香”。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

——读张炎《解连环》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rěn rǎn)。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这首词是宋亡后之作,是一篇著名的咏物词。词咏孤雁,实则借孤雁寄托作者宋亡后的伤感,作者揉咏雁、怀人、自怜而为一,抒发了他的家国之痛,漂泊之苦,凄婉动人。

上片前三句写孤雁失群,“楚江空晚”,以困顿惆怅的情怀起笔,伴孤雁一起飞来。起句境界暗淡、空旷、寂寥、肃杀。楚江,指湖南。衡阳有回雁峰,又雁多经潇湘。潇湘、衡阳皆楚地。作者把雁置于这空阔的空间,不惟反衬雁之“孤”、“小”,且为全词定下低沉的基调。唯其“空”,才愈见离群雁之“孤”;唯其“晚”,才更显离群雁之“凄冷”:可谓景中含情。这特定的审美感受,却是通过自然而平常的四个字,由视觉贯通了读者的触觉来传达的,下笔不可谓不“空”。“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离群而“散”,已觉“恍然”,而“万里”,更足可悲,这怎能不使孤雁在“惊”悸之余感到“怅”然若失呢?仅一传神之“怅”字,写事更写情,它把“离”前之可恋,“离”时之痛苦,“离”后之茫然的复杂感情,曲折婉转地表达出来了。这三句写出了孤雁之遭际,使人意识到了作者心绪之凄惨。南宋末年,国势垂危,生于此时的词人,对于时局深感无能为力,不胜忧愤,只好借物抒怀以寄托一腔幽怨。

既离群万里,则渺渺天地间唯一孤雁而已,自顾其影则不免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感,故只有另寻栖身之所,“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是这种孤栖自爱神态的写照。顾影,表示深自珍惜。特别是一“欲”字,更是对这种想下未下、犹豫迟疑的神态的深刻把握和维妙维肖的刻画。“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在惊魂未定之际,目光所到之处,只有寒水暮天相接,漠漠荒沙、瑟瑟衰草,依然荒寥而已。来亦孤单,去也孤单,只好徘徊顾影,使人进一步体味它的孤独。“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两句,是写雁群飞行,排成一或人字,孤雁单飞排不成字,故说写不成书信,只能成一点,带回一点相思。从而巧妙地表达出遗民对前朝的思念。古人常以雁为传书使者。“只寄得、相思一点”,激起人们多少相思之苦与家国之苦,已无从分辨。“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这是为雁立传,可以看到作者思想轮廓。表面上是说孤雁误了寄书和苏武托雁寄书的心事。“残毡拥雪”,用苏武“武卧啮雪,与旃(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事表达心声。

换头承前,因“离群万里”,故“谁怜旅愁荏苒”。“荏苒”表达迁延的意思。在形容时间光阴之绵长的“荏苒”前面冠以“旅愁”,其旅途之劳顿和愁之绵绵可知,且作者并不正面说此愁无人怜而以反问出之曰“谁怜”,除更觉情切动人外,已微透“怨”的消息,故下面紧接写道:“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说长门夜悄与锦筝弹怨,典出汉武帝陈皇后罢退长门宫故事。“长门”所“弹”者,昔陈皇后之“怨”;而筝柱斜列如雁行,故在此又是孤雁之“怨”。“谩”字,极度渲染孤雁的哀怨。作者以“浑化无迹”之笔,借陈皇后之事,将人、雁之“怨”一起写出,从而抒发了自己亡国之思、家破之愁无人可告亦无人怜之的一片愁怨之情。

孤雁之哀愁既无人可告,那么雁之凝盼思归的急切心情是可以想见的。它多么盼望自己早一天飞到同伴身旁啊!可它不说自己身落寒塘之实境,却首先代同伴着想:“想伴侣、犹宿芦花”,不说眼前自己思念同伴之实情,却透过一层,言伙伴曾念自己在来年春前“去程应转”。伙伴们春天到来之前,应该回北方去了。这又是化实为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既婉转又空灵,它比正面诉说更能见孤雁之一往情深。“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随即是个缥缈的幸福的设想。玉关春雨,北地黄昏,却是将怎样和旅伴们重见呢?“怕”字含意深微。孤雁由“离群”之“怅”而生“谁怜”之“怨”,又由“怨”而生“暮雨”中之“呼”,从“呼”又生“怕”:是怕见同伴于忽然之间,“怕”自己不胜那突如其来的巨大的喜悦和幸福潮流的冲击。一个“怕”字,生动而逼真地刻画出雁经过长途跋涉,备尝离群之苦后幻想自己即将在“蓦然”间重见同伴时那种喜悦、激动而又有些不安、焦躁的复杂矛盾心理。至此,孤雁之情已至深至切似乎无法再写,但作者意犹未尽,再次从虚处下笔,进一步替孤雁设想:“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长期的期待与渴望,一旦相见期近,反怕春期之骤至。从用意上看,此两句实承以上而来。即如上所述,孤雁之愁已至浓至厚,无法解脱,其望归思伴之情已至深至切,无以复加,但退一步说,即使雁之愿望无法实现,它也绝不愿像在春日融融中翩翩归来的“双燕”(暗指归附元朝者)一样,寄人檐下,以博主人一笑,从而表现出雁之孤高自傲的情怀,使其形象得到了升华。而在这空灵蕴藉中,作者不愿事奉新朝的心迹也得到含蓄而委婉的表露。这在情感上,表现为异军突起;在格调上,则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峭拔。

词人刻画孤雁的形象妙肖传神,在咏物的方法上,紧扣一“孤”字展开描写,烘托渲染,以物喻人,将咏物与抒情合而为一,通过对孤雁的描绘,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感尽蕴含在对孤雁这一形象的描绘中。全词多处用典,堪称咏雁佳句。

后人点评

孔行素《至正直记》载:“张炎尝赋孤雁词,有云‘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皆称之曰张孤雁。”

同类推荐
  • 我和我的共和国七十年

    我和我的共和国七十年

    《家·国·天下:我和我的共和国七十年》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家·国·天下”系列三部曲之国卷。本书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用文字见证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七十年来大时代的变迁。本书的文字,都是梁晓声精心整理出来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浓浓的家国情怀。本书主要收录了梁晓声老师精心梳理出来的从当知青开始到现在的伴随着共和国历史成长的七旬人生轨迹,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自身成长过程的感慨、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欣慰之情。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由涂世英、顾梦舟、李佳俊等编著。《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为援藏文学工作者集体创作,它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广大援藏干部、藏族同胞为改变西藏面貌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感人画面,体现出援藏干部对第二故乡——西藏的热爱以及对藏族同胞的真挚情感,反映出党和国家对西藏人民的关怀。
  • 刘荒田散文精选

    刘荒田散文精选

    《刘荒田散文精选》收录了著名旅美华人作家刘荒田近年来的散文新作,篇幅长短不一,内容风格各异。作品折射出不同人文资源在异国土地上的碰撞与交融。用一代新移民的眼睛,观察社会众生相,表现各色人等的生存状态。用跨文化视野对原汁原味的原乡气质重新咀嚼,通过对不同人物命运的深度扫瞄,重新审视往日的精神生态。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间文学名著。阅读《一千零一夜》可以培养孩子卓越的想像力及其对真、善、美的追求。《一千零一夜》是各界公认的优秀译本,由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翻译家翻译。
  •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是一本随笔集。作者整理了自己2006年至2010年期间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时写的文字,记述了他在外企工作时与国外同事相处的感受,在酒吧、茶馆、咖啡馆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图书向读者展示了在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以及对现实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热门推荐
  • 九州逍遥神

    九州逍遥神

    九州之一无极州一代霸主宁昊之子宁无天惨遭心爱之人背叛,一代奇才就此陨落,奈何上天眷顾。身死灵魂不灭,穿越到700年后,九州之一兽神州一名身死的同名少年身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子要乖之得道成婚

    世子要乖之得道成婚

    【一句话简介】秉承着一切虐身不虐心的文都是甜文的原则,本文是个甜文。【简介】(真护夫狂魔假道士女主vs真美强惨假乖巧男主)(双强,宠文,前女追男后男追女)叶星辰当道士当了快十年,武功高强医术精湛,就连算卦都能独自撑起京城的门面儿摊,可唯独道心不行,她不清净。具体表现为见了美男就神志不清,不过这病只针对一个人,一个她亲眼看着被毁了两次的人。那时她无能为力,只剩下一腔的不甘心,把他的笑容揉烂了嚼碎了埋在心里,然后发誓护着他因为失去记忆和一切而得到的可笑的单纯。即使她明知道他深不可测,明知道他从来千人千面,却依旧要维护那份孩子气。她许他自由,因此历红尘,踏凡世,翻雨覆雨,双手染血,蚍蜉撼树,就是天要和她抢人,她都要把天翻个个儿。可从未想过,他那么个把自己的心早就藏的自己也找不到的人,早已在她身边甘愿画地为牢。PS:1,本文男主虐身,一顿乱虐,但不影响他进能打架,退能撒娇。2,本文莫得宅斗,莫得小二三四,大家和平相处,秉承三观超正不作死的原则。
  • 奥特战士进化手册

    奥特战士进化手册

    意外来到雷欧奥特曼的世界,携带着系统007,林伊开始了他的奥特曼进化之路。雷欧……迪迦……赛罗……戴拿……欧布……银河……一步一步变强,寻找属于自己的光,从一个普通的光之国奥特曼跻身成为强大到可以独当一面的奥特战士。“斯特尔!”光芒迸发间,巨大的身影落下。“守护与人类之间的羁绊,守护这份勇气,化不可能为可能,这就是——奥特战士!”
  • 因为遇见你

    因为遇见你

    我和陆正歧的这场爱情里,我一直都知道,谁先爱上谁,那就已经输了。所以,就算我恨过,怨过,逃过,最后还是抵不过他的温柔。只是,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绝对不会和他开始这场荒谬的婚姻。
  • 画中仙之菩提劫

    画中仙之菩提劫

    纷乱江湖仍流传着画中仙的传闻。武林盟主霍衍因修炼禁术而寿命折半,下令五派十三帮遍天下寻找其中长生之术。京都突发离奇命案,朝中重臣暴毙家中,发丧之日却诈尸而起,冲破棺材,伤及数人后消失不见。百姓对此谈及变色,众说纷纭。生性不羁却大智若愚的墨染被派去接手调查。江湖之中,暗流涌动。
  • 感悟爱情:刻骨铭心的106个思念(下)

    感悟爱情:刻骨铭心的106个思念(下)

    她把爱藏在虚假的剧情里,独自承受,只希望那个人拥有与她无关的幸福。牵手是两人在一起的盟誓,是爱情的开始,是一种美丽宣誓。由于牵手缘分变为爱情,爱情变为亲情。这是最痛苦的告别,当生命只剩下倒数的时间,真爱才会突然显现,只可惜,一切已经太晚太晚……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震撼心灵的世间真情,刻骨铭心的温馨感动!
  •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共收录作者关于艺术评论方面的文章83篇。主要为两个部分:一是在作为被*钦点的“小人物”登上历史舞台之后,李希凡先生从1955年至1986年在《人民日报》文艺评论部工作期间,发表的大量文艺评论以及戏剧电影评论文章。二是1986年后,李希凡先生出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担任《中华艺术通史》总主编,他对于《通史》的编纂、革命历史题材剧的改编、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等,发表的颇有影响的文章。
  • 阅文测试作品云起0811

    阅文测试作品云起0811

    阿斯达岁的阿斯达岁的阿斯达岁的阿斯达岁的
  • 浮生梦,浮尘空

    浮生梦,浮尘空

    我叫白笙,原本只是一个不信神佛的普通人,可这里的人说我是三界中唯一一个渡七世天劫的神仙。因天劫反噬忘却了前尘往事,带着最后一世的记忆重新活了一次。命运扭转,缘起缘灭,以为是命运在作弄,最后发现自己才是一切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