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6100000026

第26章 窘困的团练大臣(7)

我做官二十年,不敢稍微沾染官场习气,饮食起居,仍遵守寒素家风,极为俭朴也行,稍之丰盛也行,太丰厚那我就不敢了。大凡做官人家,由俭朴到奢侈容易,由奢侈返回到俭朴就难。你年纪还幼小,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习惯懒惰。无论大户人家、小户人家,士农工商各种人,只要勤苦俭约没有不兴旺的,骄奢倦怠没有不败落的。你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失高曾祖父以来相传习的家风。我父我叔,都是黎明就起床,这是你所知道的。

大凡富贵功名都有命运注定,一半由于人力,一半由于天命。唯有学做圣贤,全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干涉。我有志学做圣贤,小时少了居家恭敬的功夫,所以至今仍不免偶尔有戏谑言语和戏谑行为。你应举止端庄,话不妄说,那才是修养道德的基础。

父涤生字

咸丰六年九月廿九日(1846年10月27日)夜在江西抚州门外

曾纪泽

【精华点评】

曾国藩认为,读书的目的是明理,明理之后便可以成为君子、步入圣贤,这完全是可以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做到的。而能不能做官,做大官,则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人们常说的“机缘”。故曾国藩说,“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可以说这是曾国藩的大彻大悟之语。在家书、日记中曾国藩多次提到儿孙不必为官为将,并在遗书中明确提出,后人应多从其遗嘱。而曾氏子孙也当真少有为官的,即使为官也仅涉及外交、科技,并最后都辞官返归乡里。曾氏家风严谨,可见一斑。一般人之所以希望子孙做大官,是因为做大官有权有势,有显赫的门第,有丰厚的钱财。曾国藩之所以不愿做大官,是因为他阅尽了盛极而衰后的艰难、悲惨和世态炎凉,荣华富贵终究是暂时的,唯有学识、品行恒久。

【经典格言】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三姑一嫂每年做鞋一双寄来

(1856年10月30日与大儿子曾纪泽书)

【家书】

字渝纪泽儿:

胡二等来,接尔安禀,字画尚未长进。尔今年十八岁,齿已渐长,而学业未见其益。陈岱云姻伯之子号杏生者,今年入学,学院批其诗冠通场。渠系戊戌二月所生,比尔仅长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清贫,遂尔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余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酣豢佚乐,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古人云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吾虑尔之过于佚也。

新妇初来,宜教之入厨作羹,勤于纺织,不宜因其为富贵子女不事操作。大、二、三诸女,已能做大鞋否?三姑一嫂每年做鞋一双寄余,各表孝敬之忱,各争针黹之工。所织之布,做成衣袜寄来,余亦得察闺门以内之勤惰也。

余在军中,不废学问,读书写字,未甚间断,惜年老眼蒙,无甚长进。尔今未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四弟所买衡阳之田,可觅人售出,以银寄营,为归还李家款。父母存,不有私财。士庶人且然,况余身为卿大夫乎?

余癣疾复发,不似去秋之甚。李次青十七日在抚州败挫,已详寄沅甫函中,现在崇仁加意整顿,三十日获一胜仗。口粮缺乏,时有决裂之虞,深用焦灼。

尔每次安禀,详陈一切,不可草率,祖父大人之起居,阖家之琐事,学堂之工课,均须详载。切切此谕。

咸丰六年十月初二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胡二等来军营,接到你禀报平安的信。你的字体笔法还是没有长进。你今年十八岁了,年龄也渐渐大了,可是学业还是不见长进。陈岱云姻伯的儿子叫杏生,今年入了学,学校把他的诗作为这次考试中的第一名。他是戊戌年二月出生的,只比你大一岁。因为他没有父母,家境很贫寒,因此就勤奋好学,少年成名。你幸运地依靠祖父的余荫,穿的吃的都丰厚舒适,于是心中没有忧虑,安逸享乐,不再把读书自立作为你的志向。古人说:“劳则善心生,逸则淫心生。”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很担心你过于安乐。

新媳妇刚过门,应该叫她下厨房熬汤煮饭,纺纱织布,不能因为她是富贵人家出身,就不从事劳动。大、二、三几位女儿已经能够做大鞋了吗?让三个小姑一位嫂嫂,每年做一双鞋寄给我,各自表示一下对我的孝心,展示一下她们的针线工夫;所织的布,做成衣服寄来,我也要看看闺门之中谁勤快谁懒惰。

我在军营里学问并没有废弛,读书写字也没怎么间断,只可惜年纪大了,两眼昏花,没有什么长进。你今年还不到二十,正是一刻值千金的时候,千万不能虚度光阴。四弟在衡阳买的田地,可以找买家把它卖出去,把卖的银子寄到军营来,作为还给李家的钱。父母都还健在,子女不要有什么私有财产,老百姓家都这样做,更何况我身为公卿大夫呢?

我的癣病又复发了,但不像去年秋天那么厉害。李次青十六日在抚州挫败,详细情况我写在了寄给沅甫的信中。现在他在崇仁加紧整顿军队,三十日打了一个胜仗。现在军中口粮缺乏,时时有断粮的危险,对此我深深感到焦虑。

你每次写信禀报平安的时候,都要详细陈述一切,不可以草率,祖父大人的起居、家中的大小事、学堂的功课,都必须详细地写上。切记切记。

咸丰六年十月初二日(1856年10月30日)

【精华点评】

在曾国藩传世的宝贵财富中,他不遗余力的向家人讲要恪守勤,时时提醒诸位弟弟要坚持勤,处处告诫夫人要带头勤,每每不忘教育子女要学会勤。连儿子曾纪泽新娶进门的媳妇,曾国藩也不忘写信给儿子嘱其转诫新妇,要她“入厨作羹,勤于纺织,不宜因其为富贵子女不事操作”。曾国藩的夫人和儿媳们每晚都要织麻纺纱,日常劳作,这与达官贵人豪富之家妻女的生活,真不可同日而语。

【经典格言】

新妇初来,宜教之入厨作羹,勤于纺织,不宜因其为富贵子女不事操作。

早起、有恒、厚重为最要紧之物

(1859年11月8日与大儿子曾纪泽书)

【家书】

字谕纪泽儿:

接尔十九、廿九日两禀,知喜事完毕,新妇能得尔母之欢,是即家庭之福。

我朝列圣相承,总是寅正①即起,至今二百年不改。我家高曾祖考相传早起,吾得见竟希公、星冈公皆未明即起,冬寒起坐约一个时辰,始见天亮。吾父竹亭公亦甫黎明即起,有事则不待黎明,每夜必起看一二次不等,此尔所及见者也。余近亦黎明即起,思有以绍先人之家风。尔既冠授室,当以早起为第一先务。自力行之,亦率新妇力行之。

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逮办理军事,自矢靡他,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余尝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重厚,盖取法于星冈公。尔之容止甚轻,是一大弊病,以后宜时酎留心,无论行坐,均须重厚。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物。早起是先人之家法,无恒是吾身之大耻,不重是尔身之短处,故特谆谆诫之。

吾前一信答尔所问者三条,一字中换笔,一“敢告马走”,一注疏得失,言之颇详,尔来禀何以并未提及?以后凡接我教尔之言,宜条条禀复,不可疏略。此外教尔之事,则详于寄寅皆先生“看读写作”一缄中矣。此谕。

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

【注释】

①寅正:凌晨四点。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收到你十九、廿九日的两次来信,知道你的喜事已经办完了。新媳妇能博得你母亲的欢心,这是全家的福气。

我朝历代圣哲传承下来的习惯,早晨总是寅正就起床,至今二百年来没有变过。我们家从高曾祖起就有早起的习惯,我也曾经见过竟希公、星冈公全都是天不亮就起床,冬天起床大约要过一个时辰,天才亮。我父亲竹亭公也是黎明就起床,如果有事情会不到黎明就起床,每天夜里要起床到处看一两次,这是你曾经看到过的。我近些年来也是黎明就起床,我想是继承了先人的家风。你既然已经长大成人并且结婚了,也应该以早起为最重要的事,努力去做,也要让新媳妇去努力做到。

我一生的缺点是没有恒心,万事无成。德行不够,事业不成功,心中深感愧疚。直到我操办了军机事务,取代了其他志向,这中间我本来的志向发生了变化,更表现出缺乏恒心的大毛病,内心更感到深深的耻辱。你想要有些成就,必须从“有恒”这两个字入手。

我曾经仔细观察星冈公,他之所以仪表出众,全在一个“重”字。我走路时的举止神情也比较稳重踏实,这就是从星冈公身上学来的。你的容颜举止很轻浮,这是一个大毛病,以后要时时注意。无论行走、站立、坐下,都要稳重。早起、有恒、稳重这三个方面是你目前最需要做到的。早起是先辈的家法,没有恒心是我的耻辱,不稳重是你的缺点,所以特别谆谆教导,让你将它记在心上。

我上封信回答你问的三条:一是写字中的换笔;一是“敢告马走”,还有注疏的得失,讲得很详细。你的回信为什么没提到?以后你只要是接到我的教导,要一条条答复我,不可以疏忽大意。除此之外我教你的东西,详细写在我给寅皆先生有关“看读写作”的一封信中了。此谕。

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1859年11月8日)

【精华点评】

曾纪泽18岁时与父亲曾国藩的挚友贺长龄之女完婚,不料第二年贺氏夫人因难产去世,21岁娶刘蓉之女,即这封信中开头曾国藩提到的“喜事已毕”,说的就是曾纪泽与刘蓉女儿的婚礼。

我们常说父母能留给孩子的无非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就是孩子能够见得到的房子、金钱等一些富贵的东西,但这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随时都可能失去。什么东西能让孩子受益一生呢,那一定是精神财产,也就是留给孩子如何生活、如何立足于社会的理念和观念。“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物。早起是先人之家法,无恒是吾身之大耻,不重是尔身之短处,故特谆谆诫之”。在只有煤油灯、蜡烛照明的旧时,早睡早起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性,尤其是勤快人家,早起作业是家业兴旺的不二法门。恒心是成事的根本,“重”即要求自身厚德载物、处事稳重。

【经典格言】

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物。早起是先人之家法,无恒是吾身之大耻,不重是尔身之短处,故特谆谆诫之。

常存休戚一体之念

(1859年2月2日与大儿子曾纪泽书)

【家书】

字谕纪泽:

闻尔至长沙已逾月余,而无禀来营,何也?少庚讣信百余件,闻皆尔亲笔写之,何不发刻?或请人帮写?非谓尔宜自惜精力,盖以少庚年未三十,情有等差,礼有隆杀,则精力亦不宜过竭耳。

近想已归家度岁。今年家中因温甫叔之变,气象较之往年迥不相同。余因去年在家,争辩细事,与乡里鄙人无异,至今深抱悔憾。故虽在外,亦恻然寡欢。尔当体我此意,于叔祖各叔父母前尽此爱敬之心。常存休戚一体之念,无怀彼此歧视之见,则老辈内外必器爱尔,后辈兄弟姊妹必以尔为榜样,日处口亲,愈久愈敬;若使宗族乡党皆曰纪泽之量大于其父之量,则余欣然矣。

余前有信教尔学作赋,尔复禀并未提及。又有信言涵养二字,尔复禀亦未之及。嗣后我信中所论之事,尔宜一一禀复。

余于本朝大儒,自顾亭林之外,最好高邮王氏之学。王安国以鼎甲官至尚书,谥文肃,正色立朝,生怀祖先生。念孙经学精卓,生王引之,复以鼎甲官尚书,谥文简,三代皆好学深思,有汉韦氏、唐颜氏之风。余自憾学问无成,有愧王文肃公远甚,而望尔辈为怀祖先生,为伯申氏,则梦寐之际,未尝须臾忘也。怀祖先生所著《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家中无之。伯申氏所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皇清经解》内有之。尔可试取一阅。其不知者,写信来问。本朝穷经者,皆精小学,大约不出段、王两家之范围耳。余不一一。

父涤生示

咸丰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译文】

字谕纪泽:

听说你抵达长沙已经一月有余,为什么至今没有写信到军营中来?少庚的讣告信件有一百多封,据说都是你亲自写的,为什么不拿去刻写?或者请人帮写呢?我的意思并不是让你惜力,而是因为少庚生前未满三十,情谊有差别,礼节有轻重,就是有精力也无须过分消耗。

你最近几天应该已回家过年了吧?因为温甫叔的变故,今年家里的气氛和往年相比迥然不同。去年我在家中,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温甫叔发生了矛盾,简直跟那些粗鄙的乡下人无异,现在想来,依然深感悔恨,如今虽然身在异乡,还是不免会郁郁寡欢,心生愧疚。你应该理解我的心意,在叔祖和各位叔父、叔母面前多尽敬爱之心。平常做事的时候,要谨记全家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万不可怀有相互歧视之心。这样家中老辈、内外亲戚必然会器重、喜爱你,后辈的兄弟姐妹们也必以你为榜样,对你更加亲近尊敬。如果能让宗族、乡党们都认为纪泽的度量跟他的父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我莫大的欣慰了。

以前我在信中曾教你学作赋,你的回信中却没有提及此事;后来我又写信教导你“涵养”二字,你的回信中同样也没有提到,不知到底是什么原因?以后我在信中议论的事,你的回信时要逐一作出回应。

历数本朝大儒,除了顾亭林以外,我最喜欢的要数高邮王氏的学问。王安国早年以科举鼎甲进入仕途,官至尚书,追谥文肃,以严正之名被朝中官员推崇。他生怀祖先生念孙,念孙对于经学研究精卓;念孙生王引之,引之又以鼎甲入仕,官至尚书,追谥文简。祖孙三代都好学深思,沿袭了汉韦氏、唐颜氏的学识和风范。我自问自己的学问无所成就,深感遗憾,与王文肃公相差如此之远,更是有愧。如今只希望你能成为怀祖先生,成为伯申氏,这是我做梦都没有忘记的事。怀祖先生的著作《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家里没有,不过伯申氏的著作《经义述闻》、《经传释词》,在《皇清经解》中都有,你可以找出来仔细研读。若碰到不懂之处,可以写信问我。本朝研究经学的人,都精通小学,但大致都没有超越段、王两家的水平。其余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父涤生手示

咸丰八年十二月三十日(1859年2月2日)

同类推荐
  • 张居正传

    张居正传

    张居正于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初三在荆州府江陵县出生,而他的祖籍却并不是在这里。张居正的家谱十分简单,只能向上推算到元末。张居正在他回忆父亲的一篇文章里记载,张家族谱上的远祖是张居正的七世祖,名为张关保。张关保是南宋抗金名将张浚的后人,家住凤阳府定远县,就是现在的滁州。张关保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同乡,与明朝的开国名将李善长也是同乡。在元朝末年张关保加入了红巾军的队伍,和乡亲们一起造反。在这期间,张关保一直追随朱元璋打天下。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曾国藩智谋全书(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曾国藩智谋全书(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曾国藩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封建士大夫的高追求。且不论曾国藩本人在历史评定上的功过是非,单就其避免空谈而注重实践的处世绝学来讲,这些经典著述是其在亲自实践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经验、智慧的总结。曾国藩的独到处世理论和智谋心得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中依然具有可借鉴价值。
  •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抗日英雄名将的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海底军舰

    海底军舰

    武侠小说被视作中国文学独特的流派,然而,“武侠”一词却源于日本。1900年,日本科幻小说的鼻祖押川春浪发表《海底军舰》,讲述日本爱国志士在海底制造军舰,抗击列强。此书大受欢迎,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电影等。押川春浪将其写成一系列六部作品,统称“武侠六部作”。“武侠”一词首现于该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武侠之日本》。虽然主人公借助了科学的力量而非武功,但仍然实践着侠义精神。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阐述“武侠”的内涵:“‘武侠’是为维护自由、独立和人权而彻底对抗压制的精神,也是保护弱者的精神。为自己的利欲侵犯他国和别人的权利,这就是‘武侠’的大敌。”
  • 王爷咱俩走着瞧

    王爷咱俩走着瞧

    江莫桐有可能是穿越史上起点最低的女主。没家世、没背景、关键是没有钱,她忍!一路打拼,成了军医,破案救人,困难重重却还被腹黑王爷看上了,她认!有这么个能动手就绝不动口的王爷,惜字如金的大冰块。就算是她江莫桐也之好认栽了。???且看她如何俘获王爷芳心!??分割线-----------???萧齐君揉着眉心,道:“江莫桐你要气死本王?”???“瞎说!王爷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某女翘着二郎腿,一脸痞笑。
  • 屋名顶实 中国建筑·屋顶

    屋名顶实 中国建筑·屋顶

    一座中国式的传统建筑物,主要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台基部分、柱梁部分、屋顶部分。“屋顶”泛指建筑物覆盖于墙、柱等支撑体系之上的部位。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遮蔽风雨的角度看,屋顶在三者之中应是建筑上最必需的部分。《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 后革命年代的童年

    后革命年代的童年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在书中,作者带着成年的疑问去回忆自己童年的点滴故事,在家族、乡土、城镇、社会的广阔画幅中,描绘了时代的变迁,涉及了传统、亲情、教育、文化等诸多话题,是一部画面温暖而思考冷静之作。
  • 我的海贼女友

    我的海贼女友

    新书:《忍界大文豪》!!!一觉醒来,杜昊鹏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动漫海贼王的世界。而且,他还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海军新兵伊泽瑞尔!
  • 乱世枭雄起

    乱世枭雄起

    在这乱世,英雄辈出,各路大神,小鬼都使出浑身解数一番作为
  • 腹黑机长天才妻

    腹黑机长天才妻

    一次意外发病,使带着记忆的周晓语带回到自己小时候。既然老天也看不过她这个残次品存在于世,让她的人生重来一次,那如果再不好好过,岂不辜负了老天的一片好意。于是从读书开始,她就没有尝过第二名的滋味,并开创了跳级的先河。于是她成了第一个学校倒贴生活费上学的学生。于是她从小开始就计划着赚钱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可是她显然忘了,“计划远不如变划快”,一时的兴起,让她惹到了一个腹黑闷骚的少年。把她原先设定平淡幸福的生活打乱了……同学无缘无故的挑畔引来腹黑少年的恶意报复,接着她和他的绯闻就满天飞。总得来说,这就是一个男主极其腹黑又极为护短并从小就算计着女主的故事……花絮一:那天,下课时,张家新揉着眼睛对周晓语说:“晓语,我眼睛痛,帮我看看是不是有东西进眼睛里了?”周晓语觉得他语气真诚,就傻傻地帮他看了,对视的良久的结果就是绯闻满天飞。花絮二:那天,张家新从兜里拿出香葱和辣椒,只见他左手拿香葱,右手拿辣椒对周晓语说:“MM,以后就跟着哥哥我吃香喝辣吧!”周晓语喷笑中……花絮三:那天,周晓语从同学聚会上回来后就对张家新说:“我一个同学嫁了个瑞典人,听说还是海盗后裔,唯京海盗哦!”张家新看了眼自我陶醉的妻子,突然爆出一句,“再了不起他也是个开船的,要知道天可比海要宽广多了,我可是开飞机的,所以我比较了不起!”
  • The Social Labs Revolution

    The Social Labs Revolution

    The book includes case examples of how this new methodology has proven successful over the past decade in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in many nations to make breakthroughs in solving such problems as poverty, ethnic conflict,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永恒道传

    永恒道传

    修行觅长生,可向来只有王朝覆灭、世事更迭、生命终结,无有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