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6300000020

第20章 别人能够影响你——旁观者对自己的影响(1)

“走自己的路”这句话看似简单,真正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我们常常在别人的肯定与否定中,迷失了自己,被他人操纵。怎么办?与他人保持距离或许是最明智的办法。同流,却不合污,才能在交往中游刃有余,轻松操纵别人。

警惕旁观者效应,不要受他人影响

你听说过“见死不救”的事情吗?几百个人围观一个落水者,没有人报警,更没有人下水救人,大家只是旁观,或许还有人在评论落水者。

1964年3月的一天,纽约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不相识的男性杀人狂杀死。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当时,住在公园附近公寓里的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形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下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报警。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不认同这些说法。对于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他们以为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双方使用对讲机通话。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这样,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简单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一种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

在社会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参与行为的抑制作用,通常事件的旁观者人数越多,事件参与的抑制程度越高,结果导致“集体冷漠”事件时常发生。旁观者效应产生原因主要有:社会责任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因此想看看在场的其他人怎么做,相信其他人一定会采取与自己不同的行为等等。

用这个效应试想一下媒体曾报道过的小孩子落水事件。旁观者甲本想下水救人,又有些犹豫,他在想其他目击者乙、丙等人的反应。转念一想,这么多人都看到小孩子落水,总会有几位下去救险的,自己就不下去吧。犹豫之间,小孩子被水吞没了。居然没人下水!甲不禁心里有些内疚,再一想,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也是和乙、丙等数十人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他走开了。

就这样,一桩桩旁观者众多,却“见死不救”的事件产生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旁观者效应”,与人们一般以为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之类的社会氛围或看客的冷漠等集体性格缺陷混杂在一起。是什么阻碍了人们采取行动提供帮助呢?对这种现象的一个解释就是责任扩散。社会学家认为,为了对处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产生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第二个解释是对害怕自己举止失措而让人笑话。在任何紧急事态中,为了作出反应,就必须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去从事某种不寻常的、没有预料到的、超出常规的行为。在单个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但由于其他人的在场,他会比较冷静,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旁观者效应随处可见。当你看到许多人围在一块关注某种产品时,未必就有人购买,这就造成了一种繁荣的假象。他们并非不想买,假如只有他们一个人在时,他们通常会很快做出是否购买的决定,但当人多时就不同了,大家都在观望和等待。没准最后根本就没人买,只要一个人走了,大家也就跟着散了。

比如在一家正在进行促销活动的手机连锁专卖店中,某款原价3 000多元降价为800元的手机显得十分耀眼。看广告的人很多,感到好奇的人都跑来看,场面看上去非常火爆。可是,过了一个多小时,还未见一位顾客买这款手机。

这是什么原因呢?几位看热闹的顾客说:“实际上,原本是打算来看看的,可看过后,就感觉跟广告上说得不太一样,顾客真正关心的东西,比如手机的质量和资费等问题,商家都没讲明白,而且可供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小。大家都是只看不买,那就说明大家的看法几乎一致,这手机也并非如大家刚开始所想像的那样好,所以也就没必要买了。”

由此可见,顾客的旁观者效应非常强,看的人多买的人少是商家的悲哀,但作为商家,首先要做的事,并非是强迫看的顾客来买。有时,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售货员就是这样,一旦顾客看了之后不买,他就马上拉下脸,还说“不买看什么”之类的话。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联想到日常的管理。当把一件任务交给一个团队,只给团队定指标而没有详细分配团队内每个人的职责时,会不会也出现这种旁观者效应呢?

管理企业千万要杜绝这种旁观者效应对员工的操纵,因为这是一种很难察觉的人力浪费和组织效率浪费。前些年流行一种猴子管理,当下属意识到一件事自己搞不定上司将帮忙解决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把猴子放到领导的身上,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旁观者效应。

作为企业的领导,不但自己不能做旁观者,更要防止下属做旁观者,杜绝旁观者效应对自己和下属的操纵。强调了某事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要认为安排了大家协调工作就万事大吉了,一定要指定某责任人,后面跟着考核,那样才十有八九得到落实。

认清你自己,免于被暗示操纵

人往往倾向于将别人的言行当做自己行动的参照,极易受到身边信息的影响与暗示,甚至操纵。

曾有一位著名的马戏艺人,名叫肖曼·巴纳姆。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表示他受欢迎的秘诀就在于“永远要让每个观众都感到自己若有所获”,即他的节目里包含了所有人都喜欢的成分,因此能让每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对于这种现象,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次研究。他们请来了一些大学生做实验对象,让他们看一段笼统且基本上适用于每个人的话,接着让他们判断这段话是不是适合自己。结果,绝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段话准确而细致地描述了自己。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段话的原文:你非常需要他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很多可以成为优势的能力未发挥出来,同时也有一些缺点,但是你通常可以克服它们;你和异性交往有点困难,虽然外表上显得非常从容,实际上内心却焦急不安;有时你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者事情是否是对的;你喜欢生活有一点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够独立思考而自豪,如果他人的建议没有充分的证据,你就不会接受;你觉得在他人面前太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爱交际,而有时却内向、谨慎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常常不切实际。

看完这段话,你是否认为它也同样适合自己呢?实际上,它不过是一瓶药效良好的万金油罢了。人们非常容易受到来源于外界信息的暗示和操纵,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所以,人们会觉得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非常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家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在电影院或剧场中,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一个人大声地咳嗽,他身边也会有人忍不住咳嗽起来,这些人咳嗽并非由于他们的身体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受到了暗示,而没有咳嗽的人常常是受暗示性弱的人。那么,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在这里,心理学家教给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测试办法。

首先,让被测试者伸出双手,举至与肩同高,掌心朝上,闭上眼睛。然后对他(她)说,现在他(她)的右手上系了一只氢气球,一直往上飘;左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一直往下坠。3分钟之后,若他(她)感觉自己双手间的差距愈大,就表示他的受暗示性愈强;相反,受暗示性就愈弱。

某人到医院就诊,诉说如何难受,而且身体日渐消瘦,精神颓丧,百药无效,医生检查,发现此人患的是疑病症。后来,一位心理医生接受了他的求治。医生对他说:你患的是某某综合症。正巧,医院刚试验成功一种特效药,专治你这种病症,注射一支,保证三天康复。打针三天后,求治者果然一身舒泰出院了。其实,所谓特效药,不过是极普通的葡萄糖,真正治好病的,是医生语言的暗示作用。

二战时,**在一个战俘身上做了一个残酷的实验:将战俘四肢捆绑,蒙上双眼,搬动器械,告诉战俘:现在对你进行抽血!被蒙上双眼的战俘只听到血滴进器皿的嗒嗒声。战俘哀号一阵之后气绝而终。其实,**并没有抽该战俘的血,滴血之声乃是模拟的自来水声。导致战俘死亡的,是抽血的暗示:耳听血滴之声,想着血液行将流尽。死亡的恐惧,瞬时导致肾上腺素急剧分泌,心血管发生障碍,心功能衰竭。

这两个例子,一个从正面,一个从反面,足以证明巴纳姆效应的魔力。

巴纳姆效应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例如,在各类书籍、杂志和网络上看到星座预测,有的读者感觉它们说得很准。我们先不去探讨其中是否具有科学性,设想一下:全部星座加起来一共才12个,而中国人口就有13亿之多,平均每一个星座的人数都有1亿多,假如这种预测很准,那么在同一时间内就可能有1亿多人出现大致相同的情况。如果认真看看那些星座预测的描述语言,就会发现尽管每一个星座都说得不同,可大都是笼统的描述性语言,让人多少都感觉有些道理。当然,也有一些人看了预测以后,认为它们所谓的运程或者运势很难令人信服,这些人的受暗示性较弱。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内容简介:每一天,人们都在尝试着说服别人:想让爱人温柔宽容,想让孩子听话懂事,想让邻居通情达理。每一天,我们都在面对说服的挑战。这种挑战,既针对一个人的口才,更针对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和博弈手段。怎样才能让别人听从我们的意见?这一问题的答案在《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中得到揭晓。《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为你揭示说服他人的策略,给你掌控人心的力量。
  •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的一生中,有的人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众人瞩目的精英人士。有的人却湮没无闻,与成功无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拥有关键能力,而一些人缺少关键能力,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培养提高关键能力,让你脱颖而出。改变一生。
  • 会说才能赢·妙答

    会说才能赢·妙答

    《妙答/会说才能赢》编著者谢伦浩、梁敏。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术。包括演讲之术、论辩之技、幽默之法、交谈之策、对话之谋……作为技巧,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而习得的。为了提高读者朋友的说话表达能力,我们编写了这套《会说才能赢》说话艺术丛书。丛书共6册,分别为《演讲》、《论辩》、《幽默》、《对话》、《妙答》、《奇辩》。本套丛书讲求实用操作性与知识趣味性的统一,它可以作为读者朋友提升说话能力技巧的专业读物,更是对演讲、论辩、幽默等语言表达艺术情有独钟的青少年朋友的良师益友。
  • 假如让我上3天博弈课

    假如让我上3天博弈课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博弈论的原理作了系统的讲解,探讨了博弈论中最经典的一些概念,如纳什均衡、囚徒困境、另和博弈、重复博弈、逆向选择等,并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向人们展示经验教训,十分实用。
  • 做人必须有的9张底牌

    做人必须有的9张底牌

    “人生百态,各有千秋。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该如何对待?本书以浅显易懂的说明文字为纲,以生动深刻的智慧故事为辅,二者彼此释义,互为表里,为读者展现诸多为人处世的诀窍和方法。阅读本书,既能领略古人的成功智慧,也能感受今人的处世风采,更能激活思维,让读者领悟到成功者的处世真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研究了无数以前的牌局,经过选矿、淘洗、熔炼等各道工序,终于形成了今天奉献到读者们案前的这块纯金,希望给正处于迷途中的读者以启发和帮助,希望给将要步入社会的读者以指引和借鉴。”
热门推荐
  • 花与恶心:安德拉德诗选(俄耳甫斯诗译丛)

    花与恶心:安德拉德诗选(俄耳甫斯诗译丛)

    《花与恶心:安德拉德诗选》收入了三部重要诗集(《一些诗》《自然之爱》《人民的玫瑰》)中的诗歌作品。他解放了诗歌语言,大胆采用平民化的口语来书写日常生活,甚至糅入市井俚语,以冷峻幽默的同情心,提升了巴西日常生活的抒情表现力。
  • 老师陈平凡

    老师陈平凡

    陈平凡,一个普普通通的师范生,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也怀着传统文人的济世情怀,走进了北方县城的一所重点高中。在这所学校,他无根无派无背景,四处碰壁麻烦重重,既要在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奔走周旋,又要在林林总总的现实面前坚守理想。一路跌跌撞撞,不免浮浮沉沉。那么最终,他能否凭着他的才华与悟性,勤奋与执着,逆流而上,成功突围呢?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木叶之剑压天下

    木叶之剑压天下

    (新书《武侠:开局获得吸功大法》正在连载欢迎观看)携带dnf鬼剑士系统重生到火影忍者的世界,成为木叶村忍具满点堂的少老板,成为什么样的鬼剑士好呢?是专精剑术的剑魂?或是出卖灵魂只为力量的狂战?或是掌控鬼神的鬼泣?或是掌控波动之力的修罗?还是一体双魂半人半鬼的剑鬼?身为鬼剑士的他在火影世界又会绽放出怎样的光辉?ps:交流玩耍群565300942,新书《海贼之我是大佬》,三月十号发出来,欢迎来玩!!!
  • 写作的语言艺术

    写作的语言艺术

    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要想提高写作能力,首先必须大量阅读,从范文中借鉴、吸取他人的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总结出一套写作技巧。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帝君请等我

    帝君请等我

    他九重天帝尊,位于三界之外,不受天道约束。在封印时空暗流的时候不小心被卷走,将他带到了地球,同时,记忆在时空暗流中被封印了。她是一界之主一一魔尊。想着天道不管,魔界也有人管理,便为了寻找在地球的帝尊,便打开了时空隧道,来到地球开启了寻夫之旅
  • 缠枝纪

    缠枝纪

    硝烟四起的乱世里,纤纤玉指拨动的究竟是谁的心弦?一把一统九州四海的神兵,一场剪不断的错遇。初见:她是年幼的爱哭公主,他是初沦质子的弱国皇子;再见:她是依旧尊贵如初,而他只是角落里的偷窥者。多年以后,当公主不复初见的无忧,皇子亦不候于角落,他们的故事又该何去何从……一场和亲;一场疯狂;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一场不甘与不甘的碰撞;一场回忆与被回忆的挣扎。众生皆苦,荡动的山河流转间,又有谁能观她惊鸿一舞,此生无妄?当号角声四起,谁才是战场上真正的王?是时间改变了他还是他会改变时间?表面平静的版图是否会被打破?这场看似平等却悬殊的博弈,谁又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 一顾尘世

    一顾尘世

    世人眼里的妖怪,不都应该是无恶不作又杀人如麻的吗?那这只是怎么回事?本以为是个呆萌可爱的小朋友,没想到是傲娇腹黑还毒舌的狐狸。“顾小七,你长得这么胖了,能不能少吃点?”“顾小七,你知道有朝一日你是怎么死的吗?”“顾小七,你都多大了,还要靠着自身卖艺挣钱?”“顾小七……”顾七:我……算了,打也打不过,骂又骂不过的,还是不打了。直到有一天——顾小七,我喜欢你。哈?听到这句话的顾小七,从床上直接掉下去。顾七:我……有点慌
  •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是我国数千年知识的宝库,但如果读书不得其法,则势必一无所得。典籍分类正如书海里的指南,启示读书的方法,引导求学的门径。本书论述中国古代的知识与典籍分类,考索古代“七略”“四部”两主要分类的特征与嬗变,并追寻这种分类的思想文化渊源,为我们拨开求知路上的迷雾,指点入学的路径。
  • 惹事宿主有点萌

    惹事宿主有点萌

    作为一个超乖不惹事的系统宿主,夜听一直都没有搞事情。主神:男主都为你出生入死了你没搞事情,那你搞事情起来是不是位面都崩了。男主:客气客气给你搭车是我的幸运。女主:这个女配为什么抢我的戏份。(好气哦依旧要保持微笑)反派:大佬我的戏份都送你。对方表示很无辜:我做了什么吗?没有!系统:……你说的都对。#听说别人家宿主一言不合干架##为什么我家宿主一言不合卖萌装乖巧##可爱到想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