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100000001

第1章 自序

学生总要毕业离校,毕业就得面临就业。由于粥少僧多,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就业难,获得高薪职位更是难上加难,求职已经变成一场“抢职”之战。如何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需要胆识,需要策略,更需要素质,正如本书中所写的,需要有好的为人、学风,需要有思想、有个性,需要远离世俗、功利,这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也才能有好的就业前途。

——叶永烈(上海著名作家,北大毕业)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未来的社会里,有八种人将会“走俏”,在新时代崛起,即善于学习、知识更新、技能多样、反映敏锐、目光远大、情商出色、心理坚强、团结协作的人;相反,那八种做得不好的人,即不善学习、知识陈旧、技能单一、反映迟钝、目光短浅、情商低下、心理脆弱、单打独斗的人,便会“滞销”,被新时代所淘汰。现在的年轻人,有他们的许多优点,却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要是能扬长避短,自强不息,将来一定前途无量。李子迟的这本专著,基本上涉及了我所说的这8大方面。

——吴德贵(著名人力资源、人才研究专家,国家人事部行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

似乎只有湖湘文化和书院传统,才可能孕育出李子迟这样的学人。观察和思考,固然是学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特质;然而,李子迟的独到之处,乃在于持续不断地以批判的视角提供建设性的立论。从初出茅庐的《大学校园里的“第四只眼”》,到这本《大学生,怎么啦?》,到渐入佳境的《大学记忆70年》(将出),我们一步步见证了一个学人的成长历程。求学,为师,写作,李子迟的生命和呼吸与校园从来须臾不离。爱之深,责之也切,他在这本书里提出的命题,我们不妨可以作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反思的起点。

——罗会斌(北京东方左岸文化公司总经理,北大毕业)

几乎所有理智、清明的人都知道,今天的大学不再是象牙塔。从前被视作“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现在却只能成为各种社会新闻的关键词,成为时代病的代表之一。大学生到底怎么了?基于对近十来年中国大学的深切体认,基于在大学执教多年的知冷着热,李子迟先生以全景式的镜头,揭露出当代大学的种种病征,并提出疗救的方案。这是近年来第一部对大学的深度报道,也是一部中国教育的反思录。

——徐晋如(著名青年学者、诗人,中山大学博士,深圳大学教师)

……要是大一刚入学就读到这本书,我一定会感到庆幸,我的大学四年将因为读了这本书而更加精彩;要是大四临毕业才读到这本书,我一定会感到遗憾,我的大学四年将因为没有读到这本书而黯淡许多。现在我是大二,还不算晚啊!那就让我来慢慢品味和借鉴你的这本书,好好度过剩下的大学三年吧!

——云南大学学生张连东来信

……给你这封信,完全是因为你写的那篇东西。现在市面上写大学生学习、思考、生活的文章与书籍实在少之又少,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对你够支持吧!虽然如今书店里的书很多,但是什么书是好书、什么书不是好书,我还是清楚的。谢谢!你所写的,都是真实发生在我们同学周围的事情,文中的所思所想、所涉及的实际状况均触及眼前。

——吉林大学学生朱磊来信

……很是钦佩你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其大量的采访材料揭露了大学校园中的种种流弊,师生畸形的恋情、网络的迷梦、酗酒麻醉、不尊重老师、堕胎以及学历文凭的掺杂使假等等,充分展示了大学校园的颓废和无聊。反观目前自身所处的校园,让人特别不舒服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但是作为本人,是一定会做自我反省,借鉴你说的这些问题,避开诸多“礁石”,使自己成长得更顺利,更快捷。

——湖南师范大学学生余春晖来信

要做真正的大学生(代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语)

“我爱母校,但我更爱真理。”愿与所有人共勉。

当今世界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却仍然存在着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仍然有太浓郁的“中国特色”,因而步履艰难。

当今中国大学生,作为曾经的“天之骄子”、新世纪人才、中国青年的精英,他们的现状又是怎样呢?他们到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是目前社会所普遍关注的。

中国有数以千计的大学,大学与大学是不同的。中国今天的在校大学生有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大学生与大学生是不同的。由于社会、时代、家长、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原因,以及大学生自己独特的轨迹,莘莘学子们呈现出千姿百态。

本书首先对当今大学生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扫描;接着从6大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较深广地具体描述和分析了当今大学生在道德修养、学风素质、个性思想、世俗化、功利化、文学创作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后还对当今大学里不利大学生成长的一些因素谈了谈个人的看法,以供人们思考和纠正。

还是那些老话,“学生没有坏的,坏学生都是教出来的。”(清华大学已故校长梅贻琦老先生语。)可只要我们好好教,大学生又怎么会变坏呢?

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好的或比较好的,只有小部分学生才不是很好或不好,极个别学生才是很不好——我始终坚持这个立场。鲁迅先生说过,“倘加之于全体”(也就是现在有些人所说的“妖魔化”),“那简直是污蔑”。

那么,就让我们把这小部分不很好、不好与很不好的指出来,共同商量如何让它变好吧!

本书是我在15年(1994~2009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生涯里,大量经历、见闻、调查、思考的结果。它在反映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学习、情感、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较高深度与广度,而且主题鲜明针对、文笔流畅生动、文化知识丰富,并有较好的故事性。

15年回首,我不可谓不感慨。在文章中,我丝毫没有倚老卖老的意思,只是想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我的故事与别人的故事罢了。因为,你们本人曾经或现在也正是其中之一分子。

我见闻过许多,也思考了不少,如今又终于有机会将这些所见所闻、所思所虑汇成了书稿;如果它能对同学们(及其家长、教育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有些许的启示与帮助,那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与幸福了。要是某些现象有不实之处、某些观点有偏颇之处,也请各位扬弃。说得偏激一点,难听一点,过火一点,过分一点,也请大家批评,甚至是暴骂。

本书值得当今所有大学生及其家长、大学教师,中学生及其家长、中学教师,乃至一切教育工作者、教育官员、关注教育的各界人士阅读、反思和借鉴。

我的视野遍及诸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大学何谓大?非有大楼,乃有大师焉!”科教兴国,刻不容缓!还我们精神殿堂,还我们天之骄子!记住我们曾经做过的梦和唱过的歌吧!

大学生们,你的问题并不是那么严重,你做得也并不是那么糟糕。你只要改变一点点,只要稍作一些努力,就一定是个有价值的、优秀的、出色的好大学生,一定能够有远大的前途,一定能够“畅销”,找到光明的出路,开创美好的事业。

大学生们,看过来!别看我,看书!你是好样的。让我们一切从大学开始吧,走出迷失,刻意进取,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具备合格的学风、素质,具有鲜明的个性、思想,不要太世俗化、功利化,这样你就一定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学生,今天笑傲校园、明天走俏社会!

所以,我一定要说,读者万岁!

所以,我一定要说,大学万岁!大学生万岁!

同类推荐
  • 不要在该动脑子的时候动感情

    不要在该动脑子的时候动感情

    本书正是无数成功人士拼搏人生的智慧和经验的总结,每一条都是前人在实践中摸爬滚打,走了无数条弯路,摔了无数次跤,经受了无数次挫折才得来的,为处于人生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的年轻人带来了实质性的指导,引导他们在情感、职场和生活中,如何在该动脑子的时候动脑子,该动感情的时候动感情,帮助他们平衡理智和情感,从而在事业上和生活中获得了成功和幸福。
  • 做赫本一样的女人

    做赫本一样的女人

    《做赫本一样的女人》她是银幕上璀璨的明星,她是高雅、美丽与气质的代名词,她是女人心中永不老去的公主和女神,她就是奥黛丽·赫本,正如有句话说的:“有一种美,叫奥黛丽·赫本。”但赫本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迷人的女人呢?本书带领我们去了解和欣赏一个真实、全面、优雅且有智慧的赫本,去领悟她的独特魅力,从而帮助女人找到自身的优势,与原来不自信的自己告别,以此来提升和打造自己的魅力,最终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 为公司工作 为自己打拼

    为公司工作 为自己打拼

    有一本流行一时的书讲了一个道理:不功利的人往往会更为顺利地获利。原因很简单:功利的人常常在追逐功利的过程中丧失原有的目标。而不只盯着“利”字的人因为排除了功利的干扰,反而能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尤其是,这种品格常常会化为脱俗的人格魅力,极容易令上司欣赏。
  •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愤事失机者,多执拗之人”。方和圆缺一不可,但是有一个“度”的限制。过分的方正是固执,会四处碰壁;过分的圆滑是世故,也会众叛亲离。所以做人的制高点是外圆内方,就是行欲方而智欲圆。真正的“方圆”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
  • 耐得住寂寞的人生更精彩

    耐得住寂寞的人生更精彩

    许多成功者,他们与失败者的区别,往往不是更多的劳动和孜孜不倦的流血流汗,也不是多么聪明过人的头脑和谋略,而只在于他们的韧性和耐心。如果你想改善人生,请不妨从忍耐,甚至习惯寂寞开始。耐得住寂寞者,始有所成,终有所就。
热门推荐
  • 错嫁娇妻

    错嫁娇妻

    “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因为自己的失误,发胶喷到了对方的领子上。这是她今天第二次失误了。沈琪凌觉得自己今天死定了。身为顶级私人造型师,却犯了学徒都不会犯的错,这一行自己怕是做到头了。正在做造型的男人,天生一双凤眸。眼角下压,眼尾上扬,眸光微冷。相学上说这样的男人阴狠而绝情。欧阳逸视线再度瞄向了沈琪凌的锁骨。那个位置有一枚指甲大小状若火焰的胎记……
  • 说英雄·谁是英雄(全集)

    说英雄·谁是英雄(全集)

    《天下无敌》是武侠小说家温瑞安《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中的第八部。“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拥有“黑帮小说的窒息、侠义小说的情仇、谍战小说的诡诈”。此外,尚有其他特色,千万温迷与侠义小说爱好者不容错过。
  • 原殇之球

    原殇之球

    因为弟弟不知道的原因,自己的性格变得冷淡,不相信任何人,只有在游戏的世界里才会像个人。这样的现状,一直持续到他们的出现……
  • 伊利亚特的黄昏

    伊利亚特的黄昏

    穿越成神,是陷阱还是宿命,迦南站在大荒原上,只想要活着,像一个神邸一样的活着。
  • 荒火

    荒火

    《荒火》这样一部书,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出版,意义不言自明。作品写了一段历史、一种信仰和一种抗侮不屈的民族精神,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特殊情感,记录、描摹了先辈的苦难和光荣,以及对历史淹没的追思。
  • 武林帝国

    武林帝国

    元末周初,西北边陲的偏远小镇上,黑瘦矮小的孤儿元封被马肉铺子老板收留,过着平淡孤寂备受欺凌的生活,一切从他以精湛的刀法杀死马贼头目的那一刻开始改变……曾辉煌一时却又顷刻间覆灭的神秘王朝究竟和元封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年轻的西凉王如何一步步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继而揭开一个旷世大秘密……
  • 最强功法升级系统

    最强功法升级系统

    新书《造化至圣》已发,希望各位朋友继续关注和支持丹白!穿越到仙侠世界,曾小鱼得到了功法升级系统,从此无论什么功法到了曾小鱼的手上,都能够焕发出惊人的光彩。曾小鱼:这部功法只有黄级上品,品级太低!系统:没关系,我可以把它升级为玄级上品。曾小鱼:这部功法只适合阉人修炼。系统:没关系,我可以把它升级完善,使得人人可以修炼。曾小鱼:这是一本功法残本。系统:没关系,我可以把它还原并完善成为完整的功法。曾小鱼:这门功法只适合妖族修炼。系统:没关系,我可以把它升级,使得人族也可以修炼。......有功法升级系统在,没有最好的功法,只有更好的功法。曾小鱼靠着功法升级系统,修炼比别人高级的绝世功法,走不同寻常的变强之路。天才,在他的眼中,只不过是脚下的一粒微尘而已,他想怎么踩,就怎么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陆太太好久不见

    陆太太好久不见

    离婚五年后,重回茗江市的知名珠宝设计师郁安夏在某次活动上被媒体围堵:“郁小姐,请问你对前夫陆先生将要再婚的事情有什么看法?”郁安夏菱唇微翘,反问:“难道他没有和你们说将要再婚的妻子姓郁么?!”众媒体一头雾水。次日,一则“恒天集团老总陆翊臣夜宿前妻香闺”的新闻惊现头条!【关于追爱】郁安夏十九岁那年,陆翊臣给了她一场人人称羡的盛世婚礼。二十岁生日当天两人领证,从此她是名副其实的陆太太。可这场童话般的婚姻在领证后只维持了一个月就宣告破灭,她独自一人远走国外。原以为再无交集的两个人,但是......为什么五年前看似冷心冷情的男人再次相遇后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她面前刷存在感?相亲时是他,剪彩现场是他,就连她带着儿子参加亲子活动时还是他!郁安夏说:“我也是有脾气的哦,所以和不和好看心情,复不复婚看你诚意。”次日,威严冷漠最要面子的陆翊臣以爱筑花海,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屈膝半跪向她告白。【关于宠爱】陆翊臣出生茗江市第一勋贵世家,商场上呼风唤雨的权贵,为人冷漠低调,手段狠厉。他的温暖,只给了郁安夏一人,五年前如此,五年后亦然。两人和好后,一向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的陆先生为了支持陆太太的新作品,破例和她一起出席新品发布会。发布会上媒体问及传得沸沸扬扬的结婚、离婚又将复婚事件:“陆先生,请问您和陆太太当初为什么匆匆结婚又离?为什么多年后再次复合?”陆先生侧头看着陆太太,温柔缱绻:“因为......第一眼是她,从此之后都是她。”【读书指南】1.本文一对一无虐甜宠文,无小三之类乱七八糟生物,有萌宝。2.背景半架空,请勿与现实中任何人物场景对号入座。3.看得开心就好,不喜请绕道,勿喷。。简介无能,请移步正文,喜欢请加入收藏,么么哒!友情推荐:系列文【早安,顾太太】,【你好,南先生】
  • 名人传记丛书:惠特曼

    名人传记丛书:惠特曼

    名人传记丛书——惠特曼——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