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500000019

第19章 黑白电影里的城市(3)

“刚才我在你的桌子旁边走过来走过去,走了三次了。我一直被你的三五牌香烟所吸引。”她说。

“你身边没带香烟吗?”李松问。

“不,我带了。”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包L&M牌香烟放在桌上,“有很多年的时间,我只抽三五牌香烟,可是从去年开始,我再也搞不到这种香烟了。”

“是的,我看到这里买不到三五牌香烟。我的香烟是从布拉格带来的。”

“是的,这里买不到,其实以前也是买不到的。我可以再抽一根吗?”

“当然可以。”

“你知道,我是在英国读书时开始抽三五的,后来我就一直抽这个牌子。我说过,这个牌子这里一直买不到的。阿尔巴尼亚有很长时间,市场上供应的东西都是东欧或者本国生产的。只有我们这些人能搞到西方的东西:香烟、威士忌、名牌服装和香水。”

“那你看来有点儿来历的。”李松问。

“我的父亲是以前政府的PARLIAMENT(议会)主席。”她说,她的眼睛被燃烧的烟头映得发亮。

议会主席?李松一想,阿尔巴尼亚议会相当于中国的人大常委会。李松一惊,屁股收紧了,腰板也挺直了些,遇见身份高的人他就会流露出恭敬来。

“我的父亲是最早的革命者,一个老游击队员。他已经死了五年了,他的老家有一座他的巨大的铜像纪念碑。”她说,李松看着她的脸,觉得她不像是欧洲人,更像是小亚细亚人。除了她的头发又密又黑,她的眼睛也又大又黑,而且眼眶上有浓浓的黑圈。她的脸上已有皱纹,但是遮掩不住她神情中的贵气,她无疑是一个过去时代的公主。

她的名字叫阿达·皮察。她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丈夫是个医生。她现在没工作,但是她有药剂师执照。以前她在英国学的就是药剂师专业。她说当初她的父亲让她学药剂师她还不愿意,觉得自己不可能去干这些具体的事情。现在才知父亲是对的。现在,她已沦为平民,有药剂师执照,才有希望找到一个谋生的职业。她正在学习做一个平民。

“阿达,我是为了追讨一笔债务来到了这里,可我发现那个欠我钱的人是一个狐狸,我根本无法找到他。本来今天我就离开这里回布拉格,旅馆的账都已结好了,可不知怎么的我没有走。”李松说。

“是啊,你没有走,所以还坐在这里喝咖啡。”阿达说。

“你这样说像是在谈论哲学问题。”李松说,“我不知道自己今天为什么没有走。而且现在,坐在这里,看着夜色里有那么多的人心情愉快地走来走去,我可能明天还不会走。”

“你在布拉格做什么事情呢?”阿达说。

“我在那里做一点儿小生意。”

“那你为什么不在这里做生意呢?”

“我不知道这里有什么生意可以做。”

“有啊,这里现在什么东西都缺,什么都要进口。你可以进口药品吗?”

“可以啊。什么药品我都可以做。”

“我不会做生意。可是我有很多朋友在医院、在卫生部。他们会帮助你的。”阿达情绪高涨地说。

因为遇见了阿达,李松留在了阿尔巴尼亚。阿达带他到了卫生部,到了中心药检管理局,见到了很多人,其中包括迪米特里·杨科。不久后,李松注册了药品进口公司。就这样,他在阿尔巴尼亚一晃就过了四年。

上午,伊丽达打电话到旅馆。看门人把李松喊起来到楼下接电话。伊丽达说杨科昨夜突然中风了,半身瘫痪,已经住到了医院。李松对这个消息倒不特别意外,因为他知道杨科高血压的毛病已经很重了。他开车去了吉诺卡斯特医院,看见杨科躺在病床上,鼻子里插着氧气管,身上吊着好几瓶输液。杨科看见李松,眼睛眨了一下,他的神志还很清醒。

李松坐在他的身边,看到他曾经像是西瓜一样油亮的大脑袋现在皱了皮,像是脱了水似的,一下子成了真正的老人。但是李松从他眨巴着的眼睛看出,杨科的心情还似乎很不错,甚至还带着一种魔术师一样的快乐。李松向他做了个喝酒的手势,他看到杨科的一只眼睛里出现了赞许的光辉。

“杨科,来点儿伏特加?”李松说。

杨科轻轻摇摇头。

“来点儿威士忌?”

杨科还是摇摇头。

“康涅克XO怎么样?”李松说。

杨科不动了,看得出他的眼睛在微笑。李松想,这个家伙总是爱喝这种最贵的酒,只要不是他自己掏钱。他第一次在阿达的牵线下和他在酒吧见面时,他一连喝了五杯康涅克。

“他就是喜欢喝一点酒。他就是因为爱喝酒才会得高血压。”伊丽达对李松说。

“杨科给我讲过一个最具人生真理的笑话。他说以前有两个喝酒的朋友,一个为了省钱把酒戒掉了。过了五年两个人碰到了,戒了酒的朋友买了自行车,喝酒的那个什么也没有。又过了五年,戒了酒的那个骑上了摩托车,喝酒的那个还是醉醺醺的什么也没有。十年过去他们再次相逢,喝酒的那个开起了汽车,戒了酒的那个还是骑摩托。他问喝酒的你哪来的钱买汽车啊?喝酒的说我把这十年喝掉的空酒瓶卖了,换了一台汽车。”

在听到最后一句话时,伊丽达笑了起来。她说很奇怪,杨科是她大学里的老师,又是在检验局的领导,从来没有和她讲过这故事。

“伊丽达,你还记得我那次去检验中心找杨科,你给我指路的事吗?”李松想起了那天在环形走廊里转来转去找不到杨科,突然见到了伊丽达时那种惊艳的感觉。

“记得。可我不知道给你指了路,后来就会成为你的药剂师的。”伊丽达说。

是啊,伊丽达,你永远是我亲爱的药剂师。李松在心里说,感到亲切无比。但他嘴里还在争辩:“你不是我的药剂师,你是我唯一的阿尔巴尼亚Girlfriend(女友)。”

伊丽达的眼睛出现了温柔的光辉,可她还是把李松打过来的球挡了回去。她说:“别乱说,杨科听了会笑话的。”

杨科的鼻子嘴巴罩在氧气罩里。他的眼神有点儿发直,像个孩童似的。

“他的神志还很清醒,他其实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伊丽达说。

“也许,应该把他送回到地拉那去治疗。”李松说。

“不,地拉那的医院状况不好。杨科这回来这里,本来就准备到希腊的萨洛尼卡去看病,他有一个老朋友在那里当医生,是专家,要给他做手术的。我们已经和他联系,也许很快就可以把杨科送到希腊去。”伊丽达说。

“那就好。”李松说,他的心情有点儿发沉。本来他是准备在吉诺卡斯特待两天就走,可现在两天过去了,他还在这里。杨科又生病了,他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地拉那。不过想起有机会能和伊丽达在一起多待一点儿时间,他的心里还是觉得快活。

中午时分,杨科家族里很多人来了,好些是从周围的山地里来的,挤得病房都站不下人。伊丽达对李松说今天她休班,她母亲让她带李松到家里去,母亲要给他做饭吃。李松开着吉普车,和伊丽达一起前往她的家。她的家在城北,在一条溪流旁边,看得见远处的雪山,还有亚德里亚海湾。那是一座石头房子,旁边也长着几棵特别茂盛的石榴树。伊丽达的母亲在门口等候。这个头发斑白个子瘦小的女人,看起来很温和,微笑着,但透露着坚强。不知为何,李松在见到她时,还是会觉得有点儿难为情,总觉得她早已看穿了他的心思。

伊丽达的母亲没有看错,从某种意义上讲,李松的确像是一只狼,觊觎着她的女儿。那天他和阿达一起去国家药品实验室找杨科,在接待室等候的时候阿达被一熟人拉去喝咖啡抽烟去了。李松后来独自在环形的走廊里寻找杨科办公室而迷失了方向,突然从一个房间里出来一个金色头发的姑娘。李松当时就被她的美貌镇住了。这个穿着白衣的金发美女药剂师显得亲切热情,问李松需要帮忙吗?李松说要去杨科办公室。她说那我带你去吧。她把李松领到楼上杨科的办公室,开了门让他进去。李松问杨科刚才这姑娘叫什么名字,杨科说她叫伊丽达。杨科问李松你问她名字干什么?李松笑笑没回答。他记住了伊丽达的名字。

阿达是他的第一个药剂师。可是阿达这个昔日权贵的女儿,外表依然美丽,精神却已经被摧毁了。她十分的懒散,总是不能准时上班,来上班了也只是坐在桌子前面,不停地一根接一根抽着一种刺鼻的香烟,然后发出阵阵剧烈的咳嗽。更多的时候,她干脆不来上班,让李松大伤脑筋。这段时间里,李松和伊丽达有了来往,他偶尔会付给一笔让她惊喜的报酬请她给他做点儿药剂师的事情。后来,伊丽达辞了国家药检室的工作,去了意大利。半年之后,李松在地拉那一家破旧的私人小药店意外看见了伊丽达在这里当药剂师,她受不了在意大利的屈辱生活回来了。李松说:“伊丽达,做我的药剂师吧,你会得到很好的报酬的。”

以前在地拉那,每次伊丽达母亲来找女儿时,她的神色总是温顺中带着紧张。她的恭顺而坚强的笑脸让李松明白了伊丽达处于她的有力保护之下。但是今天,在她自己的地盘里,伊丽达的母亲看到李松时显出了真诚的快乐,她对李松以往给予伊丽达的优厚照顾心怀感激。她把李松迎进了屋子。在屋子的中间摆着许多吃的东西,按照阿尔巴尼亚人的习俗,先要上一杯叫“阿拉契”的葡萄白酒,而后再是一杯带渣子的土耳其咖啡。桌上摆满了蜜饯饼干之类的食物。

伊丽达母亲做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有烤小羊肉、奶豆腐炖牛肝、洋葱无花果饼,还有好多说不清的东西。她像中国过去的妇女一样,忙着做饭菜,自己不愿入座,只是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吃。这让李松觉得不很自在。他这时想起一部名叫《地下游击队》的阿尔巴尼亚电影里一个镜头:一个名叫阿戈龙的游击队员在一个老大娘家里,老大娘给他端来一个盖着餐巾的盘子,他摇摇头说自己没有胃口。大娘说你至少把餐巾打开看一看。阿戈龙掀起餐巾,看见盘子里是他被上级收缴的手枪。

由于比较局促,李松只是机械地吃着,吃了很多,他把伊丽达母亲做的东西都吃光了。这让她感到很高兴。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李松如释重负的事,伊丽达的母亲披上了头巾,说要出去到教堂去参加唱诗班练习了。在她自己的家里,她对李松一点戒备都没有了。李松从窗口看见她沿着小溪边的小路,提着裙裾,过了小桥(有一下看起来她差点儿掉下桥去),急急忙忙迈着碎步走去。

哦,伊丽达,我们又能够在一起了。李松心里有个声音说着,他觉得一阵慌乱的心跳。

母亲一走,伊丽达起身。她系上一条绣花的围裙,把盘子收拾起来清洗。李松看着她灵活挪动的身体,她在劳动时自然迸发出来的那种快乐和热情,让他觉得是那样的愉快。

他想起伊丽达在他那里当药剂师的时候,经常这样给办公室做卫生。她常常用一个大木盆盛上水擦洗门窗,尽管这些事不是她的职责。她一边洗,一边用英语给李松讲普希金那个金鱼和渔夫的故事。渔夫贪心的婆娘最后惹怒了金鱼,她已拥有的所有财富被波涛卷走,唯一留下的只是一个木盆。伊丽达说这个故事里的木盆就是她现在用的这个木盆。她干完了杂活儿,李松会给她一个奖励,那就是放一支她喜欢的歌。开始的时候是玛丽亚·凯丽,后来是麦克·鲍顿,后来还有巴西的Boney M。而且,李松还会不声不响地倒一杯马蒂尼甜酒放在桌上,伊丽达会像一只爱喝牛奶的猫一样忍不住把酒喝了。喝完了还用舌头舔着酒杯。喝了酒她会变得风情万种,浑身散发着女人的香气。李松有一天把酒杯偷偷换大了一号,但是他的阴谋总是会被伊丽达的母亲粉碎。她会像个超人一样准时出现在门口,给女儿送来一把雨伞,尽管这天阳光普照,没有下雨的可能。可谁能说天一定不会下雨呢。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中午,伊丽达的母亲沿着溪边的小路远去了。伊丽达洗好了盘子,把围裙解了下来,她穿着紧身汗衫的丰满身材一览无遗地展现了出来。每当这个时候,李松会想起—个电影的名字《远山的呼唤》,日本片,高仓健演的。那个远山是伊丽达的乳峰的联想。现在他又感到了两座高山的呼唤,但他为了抑制这种冲动,把目光离开了,眺望远方真正的山峦。屋外的那两棵石榴树开得如火如荼,李松昨天在医院看到了那片石榴树之后,老是想着希腊诗人埃利蒂斯那首诗,此刻诗句浮现了出来:在那些刷白的庭院中,当南风,吹过那带拱顶的走廊,告诉我,是那疯狂的石榴树,在阳光中洒着果实累累的笑声?当草地上那些赤身裸体的姑娘们醒了,用白皙的双手采摘青青的三叶草,告诉我,是那疯狂的石榴树,随意用阳光把她们的篮子装满?

“伊丽达,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李松说。他从那个放礼物的袋子里拿出了一对中国的青花瓷花瓶。

“哇,这是什么?”伊丽达吃惊地喊起来。

“我答应过送给你的,最漂亮的中国陶瓷。上个月到北京的时候特地给你买的。我还以为不会有机会送你了呢。”李松说。

“天哪,亲爱的李,你真是个好人!”伊丽达激动得脸孔发红。

“我还有一件东西呢。”李松说,他拿出了一瓶意大利产的马蒂尼甜酒,曾经充满了阴谋的酒。

“哦,李,你真是我的甜心。”伊丽达把酒瓶贴在心口,吻了一下酒瓶。她把酒瓶放下来,在一部CD音乐播放机上摆弄了一下,音乐起来了,是麦克·鲍顿的那首《Soul Provider》。这盘CD原来是李松的,伊丽达走的时候,李松送给了她。

“每次我听这个歌,我就会想起你给我倒马蒂尼酒。没有马蒂尼酒这个歌就不好听了。”伊丽达说。

“伊丽达,我来给你倒一杯马蒂尼酒好不好?”李松说。他的欲望开始燃烧,每回给她倒马蒂尼,总会让他产生有机可乘的希望。

“好啊,给我倒一杯。”她显得很干渴,把酒喝了一大口。她的胸脯起伏着。

“伊丽达,我爱你。”李松说。

“不,不,你是在开玩笑。”伊丽达吃吃地笑着。

“I can’t living without you.”李松说。意思是我不能没有你而活着。

“得了,这句话是玛丽亚·凯丽的歌词,谁都会唱。”伊丽达说。

“不是这样的,伊丽达,在你离开了地拉那后,有很长的时间我都很不快活。我知道这算不上是爱情,可我想起和你在一起的时候真的很有意思。”

“你真的想起过我吗?那你为什么不来看我?”伊丽达说。

“对我来说,你的家乡是个神秘的地方,不只是遥远,而且觉得你家乡的人—定很凶悍,不会接受一个中国人来探望一个城里美丽的姑娘。”

“哈哈,你不是一个骑士。故事里的勇士为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从来不怕路途遥远,也不怕城堡里的妖魔多么厉害的。”伊丽达说。

“可我现在不是来了吗?我找到你了。可是你以前答应我的事却没有给我。”李松说。

“我答应你什么了?”其实她心里知道李松会怎么说,她是喜欢听他再说一次。

“你答应和我做一次爱。”李松说。

“你说的是真的吗?我怎么忘记了?”她辩解说。她看着李松,眼睛里燃烧着情欲。

李松闻到她的身体发出了一种气味。那是一种与中国女人不同的气味。这个信号告诉他可以进入下一步了,他可以吻她的脸,可以抚摸她的上身,但只能是在衣服外面。如果他的手想伸进衣服里面则马上会被挡开,他们之间的这种游戏以前做过好几次,每次到这里就到尽头了。

在这个温暖的中午,李松和伊丽达长久地相拥在一起。比起过去,李松并没取得什么进展,但是还是感觉到了她的身体不像过去那样紧张充满防卫性,而是像海浪一样起伏着。

同类推荐
  • 不得往生

    不得往生

    《不得往生》草莽起家的许半夏从收废铁到开工厂,周旋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法律界甚至黑社会势力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经历良心与资本、道德与利益的对抗在漫长的创业岁月中,既有痛苦、波折,也有甜蜜、收获。相爱想杀相知相遇,亦正亦邪亦帮亦损。这是一部投以裁纸刀、许之生半夏的爱情小说;这又是一部六国争雄的钢铁行业商战小说;这还是一次对“企业家原罪”的有力质问。或许一切的商业都将经历这样的过程,而传奇往往这样炼成。
  • 胡可的多事之秋

    胡可的多事之秋

    汽车上了高速公路,尤如一匹脱缰的野马,风驰电掣地向关县的方向疾驶而去。车内的空调轻轻地喷着缕缕温馨的冷气,胡可的头靠着座椅的靠背,耳朵里不时传进一闪而过的大小汽车在空气中穿梭和车轮与地面磨擦而发出的声响。胡可的脑袋也随着高速转动的车轮运转着,脑子里一会儿像高山上气象万千的云雾上腾下翻理不出个头绪,一会儿又空洞洞的什么东西也没有,如同一张白纸般的空白。当脑子里像一张白纸的时候,车外传来的声响就如雷贯耳,而且缠绕在他的身边久久不散,震得他心里更加的烦躁。
  • 咕噜烧烤

    咕噜烧烤

    天桥盛产故事,是否与这地方的流动性过剩有关?我没把握,先说一个来听。三十年前,我们清都城有了第一座天桥。从它胯下轰隆隆穿过的火车,飙远了,让人想起娃崽们的胯下之物——他们喜欢夹一根竹篙,在晒谷坪里蹿,把自己想成火车司机,满嘴吆五喝六,牛皮哄哄,下一站,武汉都不停,直达北京。仿佛就在转眼问,我们胯下骑过了玩具车、单车、摩托,少不了时软时颠的女人,我们飙得比三十年前更远,却回想不起自己怎么就胡子拉碴了。过天桥人行道,大家都走得快,脸色像煤油灯罩子,一桥灯照着,更显烟熏腊肉色。
  • 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

    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

    那个面貌忧伤的邮差,就像是从天边而来。我一直在雨后的阳台,想看透楼下两排梧桐夹道的路。开始落叶的梧桐树,因为刚停歇的雨,湿拉拉的微亮而清新。每一年,我都要等到树叶全部落尽,才能在这个阳台,从路的这一头,看到路的拐弯的另一头。这个时候,我就有松一口气的感觉。我就是喜欢透过那些交错的、满身痂壳起皮的树干,一眼就看到那条拐弯的路。可是,来年,随着树叶生发,那灰黑色的路再度消失在枝繁叶茂里,我就再度茫然失措,直到又一个深秋扫过,我才能在重新归来的恍然大悟中,获得透彻感带来的一些踏实。
  • 鬼雾

    鬼雾

    开都河往北去,就没在一片荒滩里。荒滩里有苇,竖着长的不多,都贴着地皮乱走,没有脊骨的蛇一样。有一片一片竖起长的苇也不高,齐胸且细,叶片上、茎上都长一层灰色的霜样细绒。荒滩里不全是苇,大片大片的洼地里还生满了野荸荠。四十年前,开都河上游发水灾,成千成千的人到滩里来挖野荸荠回去吃,不知有多少人陷在滩里没出来。二百年前博斯腾湖往北走了,再没有回来,落下一片滩涂就是现今的荒滩。荒滩形成的历史不久远,但从荒滩里生出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热门推荐
  • 疯狂心理师

    疯狂心理师

    医生文。精神科医生和病人的故事。身心科医生和病人的故事。心理医生和病人的故事。【恐婚】、【集体癔症】、【惊恐发作】、【盗窃成瘾】、【半侧空间忽略】、【强迫症】、【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群体催眠】、【露~癖】、【耳朵里有乐队】..............................很小的群:960990234
  • 算死命

    算死命

    我刚出生的时候,喝了几天狼奶,我把这头狼当妈,我以为我一辈子见不到她,直到有一个女人过来找我……
  • 剑错流年

    剑错流年

    人生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步骤并不多,只是方法不同,从一杯清茶到一壶浊酒,从一梦黄粱到一曲浮生。
  •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牢固确立人命关天的政治伦理》、《切勿“与民为仇”》、《猜不透的电影审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重生冷女傲娇:我本倾城

    重生冷女傲娇:我本倾城

    她本是天凤王朝的一国帝王,权力至上生杀予夺,身缠重病无力回天,重生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冷血女佣兵,天生淡漠薄情寡义、狠戾无情、从不看他一眼。他是二十一世纪的天之骄子,唯独只对她痴情,默默地守候在一旁,只为等待她回头望他一眼。且看风云变幻,上演一场爱的追逐。【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Madame Bovary

    Madame Bova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老板沉思录

    中国老板沉思录

    古老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渐大放光彩,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勤奋智慧的中国人民,使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普遍不景气。中国经济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却在冲击中继续前进,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企业的集群化崛起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个助推器,而让企业走向世界的是充满非凡智慧的中国老板们。为此,在本书里,我们把中国老板的思想与智慧精华提炼出来奉献给读者,也奉献给世界!
  • 沅鞅古域

    沅鞅古域

    在这个众人追仙的年代,这片沅鞅古域之上突然本源流逝,法士时代衰亡,在被人称为揞炀的下界中,出了一个人物,他将追溯其中原由,揭露沅鞅古域的秘密!大陆之上本源灵力急剧减少,以修灵为主的法士之路逐渐没落,这是为何?上界为何发生动荡?仙佛古界为何沉没?众神之战又是为何?是强者的游戏、弱者的宿命?敬请关注,沅鞅古域,为您揭晓!
  • 爱痕:一个名门望族后裔的现代生活

    爱痕:一个名门望族后裔的现代生活

    女主人公的一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移民到西方国家的家庭之一。她随从父母移居澳洲。一次偶遇,她与一个美国人发生了许多离奇的故事,虽然喜结良缘,却饱尝千辛万苦。于是,她的生活与中国普通人有了许多不同之处。她常常往返于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之间。她的独特本性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生命航程因此溶入了南北半球、大洋两岸的斑斓色彩。露易丝·白,生于20世纪50年代一个名门望族——博尔吉济特家族(这个家族被称为“黄金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长于60年代北京的一条普通胡同里,70年代当过纺织工人,做过出版社的打字员和文秘,80年代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移民,与全家移居澳大利亚,曾出任澳新银行驻北京办事处代表,后与美籍意大利人结婚,定居美国。从此往来于中、美、澳。在中国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在澳大利亚曾就读于堪培拉高等技术学院电脑文秘系及堪培拉大学教育系;在美国曾就读于麻省米德尔塞克斯学院教育系。在美国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From the Shadow of my Life(《负俗人生》)。
  • 影后boss的多种马甲

    影后boss的多种马甲

    【娱乐圈文】云挽故,来自帝都电影学校的校花,长相精致,实力派演员,有着“锦鲤本鲤”之称。陆时景,陆家大少,中度工作狂一枚,人称“上天宠儿”。作风凌厉,出手迅速,一眼瞄中我们的锦鲤。她与他的见面,本是意料之中,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后面不按套路出牌!陆总:“十里桃花,灼灼其华,回眸一笑,绝代风华。”云挽故:“说人话。”陆总:“好吧,理由太多,说不过来。”“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