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500000003

第3章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如何让人生更加精彩、更有意义,是每一个人都会思考的根本问题。当自己人生落幕的时候,不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懊恼,不因为虚度年华而感到后悔,不因为走错道路而感到内疚,回望一生,可以欣慰地说:我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于个人、于家庭、于国家,都不辜负人生一场,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

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活着,可是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生活,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清醒的问题。在人生面临的所有问题中,没有比经营自己的人生更加重要的。

一个觉悟人生的人,会有智慧明了人生面对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能够知道自己的优长和局限,能够在顺应时势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奋斗的目标,能够集中心智,做成一番事业;等世事变迁的时候,又能够与时俱进,该进则进,勇往直前;该退则退,潇潇洒洒。

可是,今天很多人,看起来很勤奋,每天在低头奋斗,却不知道为什么在奋斗;每天在努力,可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何方。这个世界,太多的人不能明白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能明白自己的未来和道路;不知道如何把握好自己,不知道如何广结善缘,不能处理好生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带着豪情万丈出场,却遭遇磕磕绊绊的人生,当人生落幕的时候,却不免晚景凄凉。

《中庸》上说:天之生物,必因其才而笃焉。就是说,每一个人在天性上都有各自的优长,如果找对方向、选择合适的道路,一定会得到上天的加持和帮助。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个人生都可以活得精彩,关键是要拥有智慧和人格。“智慧”和“人格”就像人生的两只脚,支撑着人生不断前行。

一个有智慧的人,能够明晰人生的方向,可以洞察生命境遇的每一个问题,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知道自己如何做好,如何避免各种挫败和困难。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能够有正确的价值立场与思维方式,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可以以自己人格的感召力而成为事业的中心,在凝聚各种力量的基础上,完成一番事业。所以,有人说,真正的英雄,都是一个磁场;他能够把需要的人凝聚起来,共同完成时代交付的任务。而这个磁场的中心,就是智慧和人格。

每一个人生都与众不同,但不同人生遇到的问题往往具有共同性。因此,本书在这一部分将大家普遍遇到的人生困惑作为讨论的对象,希望作者的一点思考对于大家更好地看待人生的各种境遇,处理好人生面对的各种问题,有一点启发和教益。

有了智慧的眼睛和仁爱的胸怀,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可以花雨缤纷!

公元前202年冬,项羽兵败垓下,几次冲杀之后,皆没有突出重围的希望。项羽于是对手下的战士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项羽几次单枪匹马冲入汉军阵营,如进无人之境,斩杀数人。可是,面对楚汉之争的败局,项羽的匹夫之勇显然无力回天。在项羽看来,他这一生,征战无数,所向披靡,这次战败并不是说他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他。之后,面对刘邦派来的追兵,项羽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了乌江亭长救他的机会,最终自刎乌江,留下了千古绝唱。读史感慨之余,我们不免沉思:楚汉之争初期,项羽占有明显的优势,但为什么最后的胜利者是刘邦?难道事情的原因真如项羽所言是“天要亡他”吗?可是我们更要追问天为什么亡他?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人们常说“自作孽,不可活”呢?如果不是的话,人的命运究竟掌握在谁的手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命运?

很多人在遇到不如意时,大都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自己“命不好”,有关命运的话题,历来得到很多人的争论和疑惑。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冥冥之中,似乎有一个规则在支配着人生,有些事情,无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得不接受,我们姑且把这个规则称为命运。对于命运的话题,一般的人也不会觉得陌生。人们常说:尽人事,听天命;认命不生气。其实这些说法就是反映了普通人对命运的看法。如果我们拓展开来,不独是中国,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不对命运这样的永恒话题做出思考和回答。

既然命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就不是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漠中,企图逃避命运问题带给我们的困惑。相反,我们应该真诚地从中西方文化对于命运的解读中,从人类历史的鲜活事例中,找出我们如何理解命运的钥匙。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故事《俄狄浦斯王》,给我们展示了西方人对命运的看法:

俄狄浦斯在忒拜国出生后,曾经得到预言:他将来会杀父娶母。于是他的母亲将他丢弃,以免这个预言成为真实。结果他被科林斯国国王收养。俄狄浦斯长大之后,知道了这个预言,于是逃离科林斯国,害怕这个预言成为真实。结果他成了邻国忒拜国的国王,恰恰是杀害了亲生父亲,娶了他的亲生母亲。后来,俄狄浦斯知道真相后戳瞎自己的眼睛,以示忏悔。

大家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在西方的语境中,一个人的命运就是宿命,是一个人无法逃脱的冥冥之中的安排。再比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这篇小说中,打渔的老人是如此顽强地敢于同自然抗争,可是到岸后的结果,只不过是一副鱼的骨架。海明威正是通过对老人打渔这个故事的讲述,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老人敢于向自然、向鲨鱼抗争的顽强,体现了人类生命的那份尊严和神圣。同时,也在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命运像一双看不见的网,无形中罩住了一个个企图挣扎的灵魂。有关命运的话题,西方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向我们显现了一幅绝望的画面,正因为如此,西方人在心灵深处如此需要一个超越的神(上帝)来庇佑他们的希望与幸福。

那么,人的命运究竟如何呢?人在命运面前就真的无所作为了吗?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命运呢?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本专门讲述命运的书《了凡四训》。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解读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命运观。

据《了凡四训》记载:作者袁黄,字坤仪,年轻的时候以学医为职业。后来遇到一个姓孔的先生,告诉他可以入仕为官,因为在孔先生看来,袁黄的命中可以做官。袁黄听了很奇怪,就陆续问了自己的一些运势。孔先生一一给了说明,包括哪一年能够考中科举,考中多少名,哪一年能够做什么官,做到哪一级别,每年的俸禄是多少,等等,都给袁黄做了预测。开始的时候,袁黄将信将疑,结果生命的每一次变化都与孔先生的预测无异,而且孔先生把他哪一年哪一天哪一刻离开人世都清楚地告诉了袁黄。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的验证之后,袁黄万念俱灰,生命都已经命定,还有什么希望?一次,他随一个朋友去栖霞寺上香,这个朋友自然满怀着种种愿景,希望佛菩萨能够加持。可是袁黄早已经万念俱灰,毫无所求,因为在他看来一切命中注定,求也白求。栖霞寺的方丈云谷禅师看到这个情况后,很奇怪,邀请袁黄到禅堂打坐。三天后问袁黄:一般的俗人来到寺院,多半都是世俗的贪心,要么是祈求金玉满屋,要么是祈求儿孙满堂,要么是步步高升,而你和我打坐三天三夜,能够不起一个妄念,为何?袁黄听了之后,一声叹息,就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云谷禅师,而且告诉禅师:人生早已经命定,死期都已经定下,还有什么妄念可言?云谷禅师听后笑着说:我本来以为你是豪杰,不料竟然是凡夫。孔先生的一卦就把你算死,岂不是十分可笑?袁黄一听,心中陡然升起希望:难道命运可以改变?云谷禅师告诉他:命运不仅可以改变,而且“命自我立,福自己求”。而且《药师经》说得很清楚:求男女得男女,求富贵得富贵,佛教有戒律“不打妄语”,岂能骗人!但问题是求有求的方法。随后,云谷禅师很细致地告诉他如何看待命运,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袁黄听后非常感谢。后来袁黄在云谷禅师的指导下,命运完全发生变化,而且算定的是五十三岁去世,实际的寿命是七十多岁。由于受到了云谷禅师的指点而明白了生命的含义,袁黄改名“袁了凡”,意思是结束凡夫而成为圣人。

在如何改变命运的部分,云谷禅师告诉他:如果希望命运改变,一定是从心开始真正改变,一个人的心是什么状态,生命就会展现出什么状态;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灵世界,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生活。因此,我们所谓改命,其实就是改变自己的心灵世界。而且当一个人的心真正改变的时候,行为和命运都会发生变化。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是真实不虚的话,但是积善并非勉强去做,而是从内心里真正想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袁了凡听从禅师的教诲,决心改过从新,忏悔自己以前的恶习,并下决心改正自己。他在任宝坻知县的时候,曾经许下愿望:决心要给社会做一万件好事。可是,在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时候,觉得并没有那么多的好事等待他去做。正在愁闷的时候,某一天晚上,梦到一个大神降临,他急忙礼拜,并诉说了自己不能实现愿望的苦衷。这个时候大神告诉他: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原来袁了凡在做知县期间,感觉田租有些高,每亩本要收银二分三厘七毫,于是就把全县的田地整理一遍,减收至一分四厘六毫。就此一项德政,使上万民众受益。袁了凡梦醒之后,觉得诧异,不知道是真是假。一段时间之后,恰逢幻余禅师从五台山到宝坻县来,袁了凡就将梦里的事向他请教。禅师告诉他:只要真诚为善,切实力行,就只一善也可抵万善了。何况全县减租,万民受福。

上面所记述的内容都在《了凡四训》这本书中,对于其中的记述,我们不做考据的研究。但该书表达的思想确是非常明确:所谓命运,并不在别处,无非是“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如果再追问命运背后的机理,中国文化用因果作答。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客观的规则,那就是因果。一个人种什么因,就会收什么果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多少的辛劳,就会收到多少的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此,中国文化的命运观,不是引导人们盲目地崇拜,而是认为人的命运都在自己手里,如果希望改变命运,也当然需从改变自己开始。袁了凡减税积德的故事,给那些做公务员的朋友很大的鼓励和启迪。俗语常说身在公门好修行,确实如此。一个公务人员,尤其是掌握较大权力的公务人员,一个好的政策可以给万千的人民带来福祉,不仅利国利民,也培养自己的福报。

范仲淹的故事,也很能够说明中国文化的命运观。范仲淹的母亲去世后,希望找一块墓地。当他与一名风水先生同去选墓地的时候,风水先生指着一处地对他说,这是风水宝地,后世的子孙之中多出贵人。又指着另一处地说:此为绝户地,如果将人葬在此地,不仅世代贫穷,而且还会出现断子绝孙的下场。范仲淹听风水先生说后,对手下人说:我既知这里是绝户地,又岂能让他人葬此地而绝后,并且世代贫穷呢?那将我母亲葬在此地吧。大家看,这种超越了小我的算计和功利,能够真正带着利益大众的心去生活,这才是真正仁者的格局和境界。

到了晚年时,范仲淹决定回到苏州养老,想在城里买一块土地,造一所房子,以便安度晚年。有一天,有位长者求见范仲淹,说:“我是苏州城里的风水先生,特来向大人介绍一块地方。”范仲淹问:“不知在哪里?”老人道:“就是沧浪亭西边的那块荒丘。苏州城是龙穴宝地,卧龙街(现在苏州的人民路)笔笔直直,是龙身;街上砌的石块,是龙的鳞片;北寺塔高高矗立,是龙的尾巴;那龙的头呢,就是那块荒丘。大人如果买下这块宝地,兴建住宅,一则可以镇住龙头,二则将来子孙会科甲不断。”范仲淹听后则想:我一家的子孙昌盛有何用?怎么都不如叫大家的子孙昌盛,这才符合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于是范仲淹决定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建造学府,供当地求学的学生读书。等学府建好后,范仲淹不仅自己在府学讲学,还请来了社会名儒,向学生传经授道。从此,苏州地方的读书风气越来越盛,考取进士、状元的也越来越多。大家如果查阅范仲淹的家谱,会发现范家的儿孙辈也极为发达,传到了数十代的子孙,直到现在,已经是八百多年了,苏州的范坟一带,仍然有多数范氏的后人,并且常出杰出的人才。范家八百年不衰,就是厚德载物的生动例证,范仲淹能够把自己的福报分给别人去享受,这是极为博大的精神!近代的佛学大德印光大师十分赞叹范仲淹,甚至认为孔夫子之后就是他。他的子子孙孙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孙保之。中国世家第一个是孔夫子,第二个是范仲淹。以上所说的范仲淹从命运上说,确实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上面虽是古代的故事,对于我们今天也有很多启发。社会上有很多人,整天抱怨命运不好,遇到一点挫败就怨天尤人,要么埋怨家庭,要么攻击社会,但就是不懂得反省自己。实际上,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根本上取决于自己。面对苦难的时候,有的人退却,有的人则百折不挠;面对顺利,有的人骄傲自满,有的人三省吾身;能否东山再起,关键还是靠个人的努力。1928年,朱德率领湘南起义的队伍直奔井冈山,准备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会师,从而积蓄力量,开拓新局面。毛泽东听说朱德来井冈山,非常高兴。原因是朱德早在护国战争的时候,就已经威震军界,是大家公认的一员战将。朱德的到来显然不仅增加井冈山红军的实力,而且对稳定军心,增加红军的信心,都有莫大的帮助。据说为了迎接朱德的到来,毛泽东星夜赶做了一套军装,天不亮就下山迎接,步行几公里到龙江书院欢迎朱德。到了井冈山之后,毛泽东召开欢迎大会,等到毛泽东上台发表演讲时,台子忽然坍塌下来。这个时候众多红军战士心中一惊,觉得这似乎不是一个吉祥的兆头。正在大家错愕的时候,老将朱德大踏步向前,大声喝道:同志们,朱毛会师,台子坍塌,说明什么?说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台子塌下去,说明旧的环境成为历史,从今天起我们要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朱德话音未落,据说下面战士的掌声雷动,群情振奋,纷纷表示从朱毛会师这一天起,一定会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大家通过这个故事看到了什么?台子坍塌是一个客观事实,无非是因为时间仓促而未能建造结实。但怎么看待台子坍塌这件事情,却因为人的智慧不一样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朱德的讲话,把大家的疑虑一扫而空,反而把一个不利的局面变成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局面。所以,事在人为,命自我立,任何人的命运,归根结底都是自己创造的!

因此,在命运面前,我们没有理由抱怨,而是应该一切从自己做起,检查自己努力得够不够,自己的做人好不好,自己是否懂得反省,是否做到海纳百川,等等。这就是孔子说的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首先反思自己的问题,查找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改进;而小人则恰恰相反,一旦遇到问题就怨天尤人,抱怨这个埋怨那个,就是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原因。因此,有的人在反思自己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有的人则在怨天尤人的时候一再错过。

回到文章的开头,项羽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天命”,实在可悲可怜!天有好生之德,怎么会偏偏要灭亡项羽呢?项羽直到死亡临近的时候,都不懂反思自己的过失,都不知道从自己身上寻找失败的原因。项羽一生,带着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唯我独尊,听不得别人的建议,做不到海纳百川,更不懂得反思自己的弱点,大难临头的时候竟然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为“天命”,怎么可能不失败?而一个因为“天下苦秦久矣”而揭竿而起的刘邦,一开始就带着救民于倒悬的责任和使命,能够知人善用,常思己过,江河处下而为百谷王,焉能不胜?没有谁决定人类的命运,人类的命运就在自己手里!

总之,大家发现,中国文化对命运的看法绝不消极,中国文化认为所谓的命运,不过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作自受,咎由自取。任何外在的因素,都是通过自身生命的努力才起作用;懂得这个道理,君子务本,从当下做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论是做任何一份工作,对人民、对社会、对领导、对同事,都能够尽心负责,那么,你的命运就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一个人做了什么,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自己才是命运的真正掌握者。中国文化所谓的觉悟,就是启发人们摆脱盲目迷信的状态,从而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有这个认识,我们就能理解《易传》为什么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为什么说“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从现在看过去,一个人曾经做了什么,今天就应该承受什么,这就是公平;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从现在看未来,一个人希望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就看当下的言行,人的命运都在于自己怎么思考、怎么行为。所以,中国文化一点都不迷信,更不主张盲目崇拜,懂得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那就好好地从自身做起,检点自己的言行,种下真诚、善良、公正、勤奋和勇敢,必然也会收获辉煌和精彩!

同类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

    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

    在高校和名流大师一起奔跑!演讲是历史的记录、思想的结晶、艺术的杰作。各个时代的政界巨子、科学巨擘、思想先驱、艺术泰斗们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演讲名篇。那些华丽的文辞、工巧的布局、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完美的行文、恢宏的气势,都堪称演讲的典范。
  • 给真爱一个空间

    给真爱一个空间

    "我试着接近你,我试着呼唤你,当我走向你,原来你也正朝着我走来。后来我知道了,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需要给真爱一个空间!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

    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

    这是一本人生成长路上的指导书。它纠正你的安于现状,让你勇往直前;它重塑你的犹豫不决,教你披荆斩棘。职场的迷茫、情场的焦虑,改变现状,都在你的一念之间。二十几岁奋斗的年纪,放弃安逸,梦想终将载你远航!如果你害怕成为明天的失败者,那么从今天起,你就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能再过散漫安稳的生活,而要沿着人生的道路开始努力奔跑,总有一天,你会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会拥有想要的生活。
  • 阳光下的守望(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阳光下的守望(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让学生自信自强的故事

    让学生自信自强的故事

    迷失记忆的老人,音乐在我掌上,购买上帝的男,享受生命的春光,爱的故事,虚职实爱,卡罗尔的天才,看见世界的时候,一个美丽的故事,最好的年龄。
热门推荐
  • 悲呼前夫当关

    悲呼前夫当关

    十里苏城柳杨堤,有美远扬在阮慕,慕家有女初长成,二八嫁作贵匮妇。夫前端庄婆前悍,东窗事发被夫误,一纸休书背骂名,老爹气来老娘哭。怒发冲冠招入赘,勤劳开垦第二春,慕家财多名在外,王孙才子踏破门。孰料,奸夫当关,万夫莫开。悲乎哀哉!…、类似于精彩片段的东西新坑O(∩_∩)O~
  • 玄门高手在都市

    玄门高手在都市

    洪林,男主,原本是玄门第一超级天才,修炼时遇到意外,只好夺舍重生,却重生到了废柴弃子洪林的身上。再次修炼,在自身前世的经验下,虽然总是行险,九死一生,却进步飞快,很快就成了俗世中的高手。与俗世中的唐家、薛家、何家产生纠葛,并且一统俗世力量,凭借这些力量查清当年有人在他的药材中动了手脚,原来是他的死敌。他修炼突破闭关,心爱的女人被死敌劫走,他带着巅峰力量重返玄门,踏平了整个玄门,并且自成一派。
  • 男巫阿米妥

    男巫阿米妥

    为了拯救人类,通过时间机器打入敌营!原本以为穿越能够让我摆脱父母这个不负责任的名字!没想到穿越之后……姓名:土宫阿米妥职业:男巫特技:脱发,呸,是降灵术!(综漫同人,谏山黄泉,两仪式,桔梗。)第一副本:食灵零第二副本:火影(有点失败,不喜欢可以跳过。) 第三副本:空之境界 第四副本:犬夜叉 ——————————— 读者群:202983435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指

    金指

    肖风,无意之间得到金色手指。从此开始了他的新征程。
  • 须弥子芥

    须弥子芥

    一方是奇异空间的须弥子芥,一方是浊世的现实世界。异宝现世,妖魔出动,鬼怪横行。一切的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但是结局……不过转瞬间……
  • 人小鬼大.2

    人小鬼大.2

    孩子总是天真烂漫、口无遮拦,丝毫不受人情世故的沾染!孩子的话,常常让爸爸妈妈忍俊不禁却又无可奈何。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每个孩子都是开心果。8蛋是他们的代表人物。听一听他们的声音,是不是有特别的感受?!
  •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本书正是对“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号召的响应,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要求的具体化和细化。书中针对现状,对各个级别、各类组织的领导者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提供中肯精当的建议;对如何将“不让老实人吃亏”常规化、制度化,设计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如何预防和杜绝“投机钻营者得利”,献计献策。
  • 木槿花西月锦绣(2):金戈梦破惊花魂

    木槿花西月锦绣(2):金戈梦破惊花魂

    21世纪的孟颖出差提前归来撞见丈夫的一夜情,激愤中遇车祸而有缘结识了地府公差牛头马面和冤家紫瞳妖仙,怀着做富贵人家千斤小姐的梦想孟颖被紫瞳挟持跌入了人间。投胎后的孟颖化名花木槿,睁开眼首先看到的是破旧的平房、她号啕大哭,武林前辈字字珠玑啊,这个紫眼妖孽不仅挟着她错投到了东庭的贫民窟成了最简爱版的穿越女主,还让她当上了紫瞳妖孽投胎成的花锦绣的孪生姐姐……现代笑神范伟饮泪怆然替孟颖喊出了肺腑之言:苍天啊,大地啊,哪位天使帅哥救救我啊?无奈的花木槿带着秀色可餐的妹妹花锦绣游走于欲望、野心、杀戮、王位、权利交织着的东庭末年,悲凉凄苦中三位帅男神秘出现,姊妹花的命运之盘由此完全改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纨绔皇妃

    纨绔皇妃

    前世,她一心助他踏上皇位,他权倾朝野,换来的却是他的薄情,他抛妻弃子,另娶她人。重生回到五年前,再次等到了婚配年龄,她绝对不会像前世那样傻了,她要让那对渣男渣女不得安宁。一次偶然,秦贵妃赏识她的才华,知道贤王看上她,于是便把她赏赐给了贤王为侧室。这一世,她要助自己的夫君贤王登上皇位,爱与皇权似乎两者不可兼得,为了前世的仇恨,在两者之中她也只能够选择皇权。摄政女官这一职位一直都被大臣们反对,但是秦太后非得让她与朝政牵扯上,只因秦太后要掌控皇帝。江山与美人两者之间,只能够二选一,为得美人心,此生便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