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700000016

第16章 经济发展理论(14)

我们不完全赞同上述的观点。目前需要强调的就是那些被实践证明是“异常”的事物只是流通媒介的创造,这种流通媒介只是伪装成正常商品交易的过程,仅此而已。除此之外,金融票据不能被视为“异常”的,它们不是由给新组合融资的信用产生的,但它们经常起着与之相同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担保附属品不可能是现存的产品,而是其他的东西,从原则上来说,它的重要性不在于组成担保附属品的资产不是因为信贷的提供而被“组织”起来的,这不是担保附属品的本质特征。相反,我们必须区分两种情况:第一,企业家可能拥有某种可以在银行进行抵押的抵押品[118]。这种情况肯定可以使企业家在实际中很容易获得信贷。但是,从这件事情最纯粹的形式来看,这种情况不属于信贷最实质的内容。分析和经验都告诉我们,企业家的职能和对财富的拥有不是联系在一起的,尽管对偶然的事情来说,对财富的拥有可以构成一种现实的优势。但是,如果不存在这种财富与现实优势之间的利益关系,我们的观点也是经得住挑战的,因此,把信贷看成“金属货币资产”,并不是对这类事情的充分表述。第二,企业家用来抵押的商品可能是他用借来的购买力得到的。这种情况下,先出现信贷,然后才有担保附属品,不管两者之间的距离有多短,但至少在原则上是这样的。此时,把现存的资产放入流通中的观点所得到的支持甚至比第一种还要少。相反,这正好清楚地表明,购买力被创造出来时是没有新的物品与之对应的,这种事情发生在第一种情况下。

因此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所有的信贷都是具有担保的,那么信贷的总量肯定大于这些有担保的信贷量。信贷结构不仅超过了现存的黄金基础,也超过了现在的商品基础。这样的事实是很难被否认的,只能怀疑它在理论上的重要性。但是,对我们来说,区分正常的信贷和异常的信贷是重要的。正常的信贷创造对社会收益的要求权,它代表并可以被认为是对提供的服务和前期已存在的物品进行交付的证明。那种被传统观点认为异常的信贷也创造了对社会产品的要求权,但是,由于缺少过去生产性的服务,这种信贷只能被认为是未来即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的证明。这样,这两者之间出现了本质的差异,不论是从它们的性质来看,还是从它们的效果来看。这两者作为支付手段,都是为了相同的目的,而且它们在外在形式上也没有差别。但是,其中一种支付手段对社会产品具有相应的贡献,而另一支付手段没有相应的贡献,至少对社会产品是没有相应的贡献的,尽管这种缺陷经常由其他的事情进行弥补。

这些介绍性评论的不足希望不会引起误解,下面我们就要进入本章的主题。第一,我们要证明一个初看起来有点奇怪的说法,那就是,在原则上只有企业家才是需要信贷的,或者我们可以证明这一说法的一个推论,那就是信贷是为工业发展服务的,这个推论就没有那么奇怪了。已经证明的是,企业家是非常需要信贷的,也就是暂时转移购买力给他,为了使他能创新,进行生产,从而成为企业家。在物品的循环流动中,生产者是通过销售他前期生产的物品来获得购买力的,因此,这种购买力不是自动地流向企业家的。如果企业家没有购买力,那他必须借入,如果他具有购买力,那也是前期发展的结果。如果他不能获得购买力,那他就不能成为企业家。我们所说的这些没有虚构的成分,而只是将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事实进行了概括。只有首先成为债务人,他才能成为企业家。他成为债务人是发展过程的逻辑形成的结果,或者换一种说法,他成为债务人是情况的必然要求,不是什么异常的事情,也不是可以用特殊的环境来解释的偶然事件。他首先需要的就是信贷。在他需要任何商品之前,他首先需要购买力。资本主义社会中,他是典型的债务人[119]。

现在我们必须用反面的证据来完成我们的论证,也就是证明上面所说的企业家负债的情况和其他类型的人是不同的,其他任何人不会因为他的经济职能的本质而成为债务人。当然,现实中,借或贷还具有很多其他的动机。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信贷的提供看起来并不是经济过程的一个本质要素。消费信贷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先忽略消费信贷的重要性是有限的这样一个事实,我们要说明的是,消费信贷并不是构成产业生活的基本形式和必要条件的要素,也不是任何个人的经济本质的一部分,更不是任何生活过程本质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们不一定要承担消费性债务,也不一定为了自身消费的目的而去借债。因此,消费信贷这种现象对我们来说没有更多的意义,不管它的实际作用有多大,我们都把它从我们的考虑中除去。这不包括抽象过程,我们承认它是事实,不过我们对此没有特别需要说明的。一家企业也许因为遭受灾难而深陷困境,为了维持生存,企业产生了信贷的需求,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是不予考虑的。我们把这些例子包含于“消费性——生产性信贷”的概念中,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不是经济过程本质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不再予以讨论,因为它们对我们来说没有更多的意义。

每一种以“创新”为目的的信贷都是提供给企业家的,而且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一个要素,那么唯一留下来的需要我们考虑的,就是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提供给商业运营的信贷。如果我们能够在“非主要”的意义上来解释这种信贷,那么我们的证明就完成了。那如何来完成证明呢?

从第一章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期所接受的信贷并不是循环流动过程本质的一部分[120]:根据我们的定义,生产者完成了他的生产之后,应该要立即出售他的产品,并利用所得开始他新一轮的生产。不过,情况并不总是如此。生产者有可能在他交货给客户之前就想开始下一轮的生产了。但关键是,如果生产是以营业收入提供资金的,那么我们要能够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体现生产者下一轮的生产过程,同时不能忽略任何其他具有实质性的东西。在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的日常业务中,信贷具有实际的重要性是由于发展,这种发展能够使暂时闲置的资金得到运用。因此,每一个工商业者都会尽快地利用所得到的款项,然后借来他需要的购买力。如果没有发展,那么进行交易所必需的资金就不得不实际地保存在分散的厂商和个人手里,在这些资金不被这些单独的厂商和个人所需要的时候,它们就会被闲置在那里。正是发展改变了这样的状况,它把那种由于从来没有借贷而产生的自豪感给消灭了。当所有的企业,不论是新的还是老的,都被拉进信贷循环这种状态中时,由于其中所包含的风险很小,银行家甚至比这些企业家更喜欢进行信贷。很多银行,尤其是“储蓄型”的银行,几乎都会这么做,并把它们自己或多或少限制在这种“流通”的信贷中。这种现象只不过是发展的结果。

这种阐述,不会把我们置于与人们所想象的流行观点相对立的位置[121]。相反,我们的观点与通常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认为,如果想要深刻理解循环流动的经济过程,那么我们可以把信贷暂时忽略。只是因为流行的理论和我们采取的是相同的观点,而且和我们同样认为,当前商品交易信贷的支付与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没有什么联系,所以流行的理论在对经济过程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时,可以忽略这个因素的影响。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流通的理论才可以把它的视角限定在商品的范畴之内。在商品的世界里,当然也可以找到类似信贷交易这样的过程,不过对此我们已经有所理解。不论如何,流行的理论和我们的观点都认为在这一点上,创造新的购买力没有什么必要性,在其他任何时候,都没有这种必要性,而这个事实再一次向我们表明了流行的理论是静态的。

这种流通信贷如同消费信贷一样,可以从我们的分析中略去。从上面的知识中,可以知道,流通信贷只是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交易,它是一种技术上的权宜之计,当然,由于上面所述的一些原因(是一种对经济过程没有深远影响的权宜之计),通过发展,这种流通信贷可能变得有所不同,我们才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为了对这种流通信贷和那种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没有它就不能对经济过程进行完整理解的信贷)进行鲜明的对比,我们假定,在循环流动中,所有的交换都受到金属货币的影响,这些金属货币的数量是给定的,并且只存在一次,而且它的流通速度也是一定的。显然,在不包含发展的经济的整个循环过程中,也可能会包含信用支付手段。然而,由于这些信用支付手段在作为现存的物品和过去的服务的“证明”方面具有和金属货币同样的作用,因此,这种信用支付手段和金属货币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们利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解释只是为了表明,在信贷现象中的本质要素不可能存在于循环流通过程中的流通信贷中。

通过这么做,我们既证明了我们的观点,也精确规定了其中的含义。原则上来说,只有企业家才会需要信贷;信用对工业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思考这种作用对理解整个经济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从第二章的论述中,我们能够立即看到与该论点相关的另一论点,即在领导者对生产资料也不具备直接处置权的情况下,原则上来说,没有信贷,发展是不可能的。

我们所说的信贷,其根本作用在于能使企业家把他所需要的生产者的物品从这些物品前期的使用中抽离出来,对它们按照需求进行利用,从而使经济系统进入新的发展轨道。我们的第二个论点可以表述如下:只要信贷不是以过去企业的经营成果为依据,或者不是以过去的发展所创造的购买力的储藏为依据,它就只能包括特别的信用支付手段,它既没有严格意义上所说的货币的支持,也没有已经存在的物品的支持。这种信用的确可以用除产品之外的其他资产,也就是企业家拥有的其他类型的财富做担保。但是,这首先是不必要的,其次它没有创造新的物品的供给,也不会改变经济过程的本质,这种本质包括为产品创造一种新的需求。这里,无须对这个论题做进一步的证明,它只是第二章结论的延伸。它告诉了我们借出和信用支付手段之间的关系,并引导我们认识到信贷现象的本质。

由于这种对经济过程具有根本作用的信贷只能通过这种新创造的支付手段进行支付(假如没有前期发展的结果);而从反面来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新创造的信用支付手段才不仅仅在技术上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信贷就包括购买力,而这种新创造出来的购买力只有把信贷提供给企业家才是具有作用的,也只有为了这个目的才是必需的。这是我们不能用金属货币代替信用支付手段,同时不能损害其他理论架构的真实性的唯一情况。由于没有任何物品是以金属货币的绝对数量为依存条件的,因此我们假定任何时候都具有一定数量的金属货币存在;但我们不能假定,金属货币的增长正好出现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因此,如果我们从贷款和信用工具的创造中排除掉信用交易和信用工具不起任何作用的情况,忽略前期的发展,那么,贷款和信用工具的创造这两者必然会一致。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用下面的方式定义信贷现象的核心:信贷在本质上是购买力的创造,它是为了把创造的购买力转移给企业家,而不是简单转移现存的购买力。购买力的创造以在私有财产和劳动分工的经济系统中实现发展所采用的方法为特征。通过信贷,企业家在还没有获得商品索取权的时候,就可以取得这些社会商品。信贷是以一种虚拟的索取权暂时取代了这些索取权本身。在这种意义上,提供信贷这种运行方式就像给经济系统提供命令,使得经济系统适应企业家的目的;也像给企业家需求的商品提供命令:这意味着把生产要素委托给企业家。只有这样,才能在完美均衡的经济循环流动中实现经济的发展。这种职能构成了现代信贷结构的主要基石。

但是,在正常的经济的循环流动中,提供信贷不是必要的,不但因为产品和所需的生产资料之间不一定存在距离,还因为可以假定生产者所购买的全部生产物品都是用现金进行交易的,或者一般的购买者都是通过出售前期生产出来的具有相同价值的物品来购买所需的生产物品。尽管如此,在执行新组合的时候,肯定会出现一个需要填充的缺口。贷款者的职能就是填补这个缺口,他通过把创造出来的购买力交给企业家支配来履行这个职能。这样,提供生产物品的人就不需要再“等待”,而企业家也不需要将商品或现金预付给生产者。由此缺口被弥补,否则,即使在私有财产盛行的交换经济中,这样的缺口如果不能被弥补,那发展即便不停滞,也会非常困难。贷款者的这个职能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意见的分歧只存在于对这个弥补缺口的“桥梁”性质的认识。我相信,我们的观点和其他的观点相比,是最接近现实的。

同类推荐
  •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当你学到越来越深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确实,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肯定就算不上高深、前沿,称不了“专家”,拿着这样的“研究成果”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数学公式,规避数学公式深奥难懂的缺点,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教会读者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之锁,还原会融真相。
  •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背景与理论研究;重庆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问题;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等。
  • 城镇化转型

    城镇化转型

    在推进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融资方式面临挑战,如何进行投融资创新与改革,既能有效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值得深入探讨。《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一书,从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差异,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与挑战出发,对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现状做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勾勒了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并详解了这一框架所需要的财税、土地和金融改革。
  • 破冰

    破冰

    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防控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是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作者在对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应该特别注意的6个风险。其中包括:总体债务水平提高隐含的潜在风险;产能过剩加大的企业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所造成的还本付利风险;网上银行与虚拟货币可能造成的风险;财政金融问题交织出现的综合风险。应该说,这6个风险的确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也是金融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据此所提的一些具体看法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关注。
  • 喝茶聊天经济学

    喝茶聊天经济学

    经济学不是繁冗的公式,不是枯燥的定理,它的存在是基于对现实的思考。《喝茶聊天经济学》不是感性的第六感判断,对于生活中的种种事情,《喝茶聊天经济学》用理性的思考和详实数据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答案。《喝茶聊天经济学》会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经济学,什么才是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它既生动有趣,又简洁明了,向大家说明了一个个现实问题的来龙去脉。读完本书,每位读者都会更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学是如何一点一滴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热门推荐
  • 修仙不如养条狗

    修仙不如养条狗

    吕西子认真地回忆了过往,她无比震惊地发现,自己那遍地是坑的修仙之路,居然是从认识那条狗开始的!于是她悲壮地抹了一把眼泪,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 喜欢你是我最好的秘密

    喜欢你是我最好的秘密

    自以为胜券在握的童心在高中毕业谢师宴上对男神表白了。结局是男神从此杳无音信,七年。七年后,自我定位“透明小粉丝”的童心,与男神重逢后,不敢动心了。谁知男神面对她的一躲再躲,终于怒了:“童心,你敢躲一辈子,我就敢追你一辈子。”在给学生们上班会课的童心,昧着良心教导孩子们远离早恋,看到悄然出现在门外的某人,心里直打鼓。夜深,某人在她耳边低声道:“不早恋,你怎么拐走的我?”双向暗恋x甜文x伪都市文
  • 失去男根的亚当

    失去男根的亚当

    主人公是欲望的化身,他走向森林,森林的残酷让他死去活来,天上的猛禽、地上的野兽,无不是敌意的存在。离别森林返回城市时,他看列了自己的墓碑。一个死去抑或活着都已面目模糊的人,反抗这个世界的方式。只能是逃亡与放纵。这样一种不讲理的真实,正是无数人的生活隐喻,其中利箭一样的悲伤和愤怒,欢乐和疼痛,正穿透岁月向我们呼啸而来……
  • 九零后天师

    九零后天师

    世人只知《鲁班书》,却不知《公输册》。造化之术,一脉相传。一代天师踏入凡尘,搅动万里风云!
  • 超神学院之诸神圣剧

    超神学院之诸神圣剧

    一夜之间,银河之力,觉醒带来的是使命、战争和爱情一念之差,天使之王,回忆发现的是阴谋、背叛与分离不同主神,雄兵连队,虚空与现实,主生物位面和次生物位面,平行宇宙之间,一场场恩怨纠葛,一幕幕爱恨情仇,各种角色轮番登场,在这个广袤的世界当中,通过或被认可或不被认可的方式,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虽然为超神学院同人文,但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创新,很多剧情可以在满足彦粉的同时涵盖悬疑、科幻、玄幻、都市等方面。作者写书的目的仅是为了给所有超神学院的粉丝交流,大家对我的支持是写书最大的动力。希望你们喜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敌从吞噬万界开始

    无敌从吞噬万界开始

    一座直通天际的大殿最高层....一名身穿黑白色衣的英俊男子负手而立,叹息道:“上!粉碎他们!”敌人:“算什么本事?来一对一?”林辰:“我都说了这是为了我们老林家啊!”敌人:“.......”林辰:“且我一出手,必定天崩地裂宇宙颤抖,何必呢?”敌人:“.......”林辰:“对了你们有没有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女儿?”敌人:“......”林辰:“有的话嫁给我吧,以后大家都是亲家,打打杀杀多不好!”敌人:“卒”
  • 万域天尊

    万域天尊

    【傻猫新书《我真得无所不能》已经强势连载,修炼大命运术我真得无所不能!】千年之前,死于挚爱之手。而命运不收,千年之后,一块黑石搅动风云,一个少年屹立诸天,誓要以血染诸天。...........从这一天开始。我将是你们永生永世的噩梦。
  • 家有娇妻

    家有娇妻

    她曾经以为,她是最幸福的人。但是当闺蜜和丈夫双重背叛。当丈夫为了房子与她耍尽心眼,当那个自称是她暗恋者的人出现,她的婚姻出现了危机,同时她才知晓,为何她的丈夫对她毫无兴趣。当她翻转虐死渣男渣女,她结过婚的身份成为二人的障碍,她是否能得到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大反派

    我是大反派

    一觉醒来,她就成了没活过三章的炮灰,勇猛地朝着反派的道路上头也不回。一般套路书中穿,不是炮灰就反派。炮灰为了不被宰,巴结主角成真爱。反派为了不被踹,一朝醒来就洗白。唯有老娘成炮灰,必须要去当反派。别人笑我不可爱,我笑他们都太菜!“你被选中了,成为大反派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