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0200000079

第79章 高家祸事1

周康寿见状,心脏莫名地抽搐了一下,多年前六婶也是这样跑进来的,继而,得知出了高兰馨“淹死”的大事。

“六婶,别慌,慢慢说,是不是出事了?”周康寿强压心头的不安,问六婶。

六婶擦了把脸上的汗,说,官府的人正在搜捕高家公子高继祖。

“什么?”听说不是周家出事,周康寿稍稍安下心来,但又觉得奇怪,“官府的人搜捕继祖?继祖他犯什么事了?”

在周康寿看来,高继祖虽言语不多,但懂礼数,遇到长辈总是恭恭敬敬作揖请安。而且,还去南方念过洋学堂。这样一个既懂事又有学问的孩子,能犯什么事呢?

“是……是大事。被抓到是要……要杀头的。”

这句话从六婶嘴里说出来,周康寿夫妇与周仕林都感到震惊。

“什么?难道……他杀了人?”周康寿问。

六婶回答:“没有,如果是杀人,高家是有办法摆平的。”

“没有杀人……那他到底干了什么,抓到了要杀头?难道,还有比杀人更严重的罪名?等等……”周康寿忽然想到了什么。能定死罪者,要么是杀人越货穷凶极恶之徒,要么……“难道,他……他犯上?”周康寿费了好大劲才说出那两个字,说完,还用力咽了下唾沫。

“差不多。”六婶压低声音说,“官府说他与革命党勾结,企图颠覆朝廷。”

周康寿没能说得出话来,他保持瞠目结舌的表情好一会,直到六婶提醒他,他才回过神来。

与革命党勾结,怪不得高家无法摆平,这样的事情,别说是高家,就算荆溪县知县恐怕也没这个能力去摆平。

“那继祖他人呢?高家现在又在干什么?”周康寿问。

高家出事虽和周家没关系,但毕竟高兰馨是周仕林未来的妻子,要嫁入周家的;那么,周高两家结亲也就成了一家人,高家有难,周家不能不帮。

“他现在躲在河埠头(河边台阶),不敢现身。”六婶说。

周康寿又瞠目结舌了一回,因为,他想起了那次高兰馨的溺水。他想,怎么高家人出事都跟河水有关系?难道,河神跟他家有仇?“附近有官府的人吗?”他问。

“高家附近肯定有埋伏。咱们这边好像没看到。”

“嗯……”周康寿想了想,对周仕林说,“仕林,你跟六婶去河埠头,先让继祖到张森家躲一躲。得想法子让他离开荆溪县。”

“嗯,我这就去。”周仕林答应一声,与六婶走了出去。

此时,高继祖正躲在河埠头一间矮房子里。说是房子,只是形状像而已,面积很小,也就两步开阔。其实,这只是人们丢弃垃圾用的乐色房(垃圾箱)。

乐色房内空间狭小,尽管乐色不多,但味道依旧熏人。高继祖躲在里面,被刺鼻的臭味熏得快要吐了,但他只能强忍,他生怕一旦出去,埋伏在附近官府的人便会像狼一样扑上来,继而,帮他戴上枷锁。

相比生理上的不适,更难熬的是心理上的压力。原本他不该出事,但一时好心帮了那个受伤的男人,便摊上了勾结革命党的罪名。事实上,他并不认识那个男人,也不知道男人的身份,他只是做了一个有素质的人该做的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当时,那个男人倒在树丛里,肩膀处流着血。高继祖虽不参与家族间的纷争,也没参加过任何打斗,但伤员看过不少,每次家里的护院们与别的家族“讲事情”,回来的时候总会有人挂彩;所以,男人肩膀头上的伤他一看就知道,是火药枪打的。

男人倒在那里,神志不清。高继祖犹豫了好一会,他生怕这人是个江洋大盗,被人寻仇打伤了,跑到这里体力不支才昏倒。他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可是,最后他还是决定帮这个男人,因为他见不得落难的人,更不会袖手旁观。

他帮男人包扎伤口,没有绷带,就从自己的衣服上撕下一块来。尽管这件衣服才穿过几天,是汤渡“神剪杨”的手艺,花了好几块大洋;但他认为值,只要能帮男人止住血,让对方不至于因失血过多而死掉,一件衣服算不了什么。他认为,衣服破了可以重新买,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刚帮男人包扎好伤口,远处忽然喧闹起来,脚步声和马蹄声震得大地似乎都在颤抖,像是很多人正朝这里跑来。

高继祖透过树丛的枝杈望过去,见来了很多官兵,一个骑着高头大马军官模样的人大声命令:“大家搜仔细了,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要是让那个革命党跑了,我就拿你们的脑袋挂南门旗杆上去。那人被洋枪打伤了,跑不远的。”

革命党,高继祖在广州上学时曾听说过这个很时髦的名词。他并不清楚这三个字的含义,但他清楚地知道,凡是被套上这个头衔的,脑袋就已经不长在自己脖子上。

就在去年,就在荆溪县城内,就在军官说的南门旗杆上,曾挂过一颗人头。那是一名广东来的商人,他在城里秘密宣扬反封建思想,结果,被人告密而被捕。几天后,当人们再见到他时,只看到他身体的小部分,他的头,高悬在南门旗杆上。

革命党;被洋枪打伤;南门旗杆上的人头。

这几个关键词让高继祖心里发颤。他想:看来,此人是革命党无疑,现在救了他,官府要是知道了能放过自己?毕竟,革命党革的是朝廷的命,在这个国家的掌权者看来,这就是犯上作乱,当诛九族,牵连者将一并诛杀。

高继祖避开官兵,心急忙慌躲到西河头的祠堂内。他不敢回家,怕官兵找上门会给家里添麻烦。

打理祠堂的管事问清楚情况,几乎是小跑着去禀报高福山。不能怪管事会这么紧张,谁不怕跟革命党沾上关系呢,一旦沾上,麻烦是甩不脱的,能甩脱的是命。

高福山听过管事的禀报,虚脱了似的跌坐在太师椅上,愣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怎么就不让人省心呢,沾谁不好,偏偏要沾上革,命,党。”革命党三个字高福山是一字一顿说出来的,每个字几乎用尽了他全部力气,一个字比一个字声音低,最后一个字几乎全是气声。他不敢说得太响,尽管是在家里,是在受人敬仰的高家大院内,可是,那三个字是会引来天大麻烦的,所以,他只能小心再小心。

“老爷,怎么办?”管事问。

“什么怎么办?”门外响起一个声音,接着,高福山的妹妹高福香走进来,“哥,是不是继祖出事了?”

见妹妹来了,高福山不知该怎么说,儿子沾上这样的麻烦事,说出来,还不把当姑妈的的急死。

高福香膝下只有女儿,所以,高继祖在她心中如儿子一般,现在,高福山焦急的模样说明高继祖可能出事,她怎能不急,“到底出什么事了?”她催促着问。

高福山想隐瞒,但是他想,隐瞒有什么用呢,再说,瞒得住吗?又不是打打架伤了人的小事,是革命党,是掉脑袋的大事。一旦高继祖被抓,要不了一个时辰,整个镇的人都会知道。

想来想去,高福山还是将事情告诉了妹妹。

女人容易激动,听说高继祖出了这样的大事,高富香顿时慌了手脚,连拉带拽问高福山该怎么办?

“怎么办?我哪知道怎么办?”高福山正心烦,被妹妹拉拉扯扯,心头的火苗都给拉旺了,“他找的麻烦他自己去解决。”说着,才想起祠堂管事还在。家丑不能外扬,家人之间有分歧不能当着外人的面,特别是下人的面吵闹。富贵人家比普通百姓更要面子。他对管事说,“你去账房取点钱,多拿一点,让少爷设法离开镇子,去外面躲躲。要是走不了,先安排个地方藏起来。”

“是,老爷。在下这就去办。”管事应了声,退了出去。

管事离开后,高福山憋在心中的火苗腾地燃烧起来。他对妹妹发火,说:“都是你惯的,好端端的怂恿他去学什么西洋文化。你看他学成什么样了?西洋蛮夷的东西有什么好学的?在中国的土地上学那些东西有什么用?”

“但他学成归来的时候,你却不是这样说的。你说,继祖是高家的荣耀,学到了西洋的先进知识,还寄希望与他,能为镇上的百姓谋福利。”高福香反驳。

“不跟你说这些了,说这些有什么用呢?”高福山不耐烦地挥挥手,“你先回去,我去想想办法。”

“出了这样的事我怎能安心。你去哪里我也去好不好?”高福香央求似的要高福山带她一起去。

“哎呀,你就别添乱了。我去跟官府的人交涉,你去干吗?回家里歇着,我会想办法处理好这事。我好歹是镇上的里长,跟官府走得近,我去向知县大人求求情,请他通融通融。”高福山边说边往外走,又喊下人送高福香回去,还叮嘱,不要让高福香外出。

高福山并没有去衙门,而是去了混堂弄四号宅子,这里,是仇旗山的落脚点,平常无事,仇旗山总来这地方跟属下喝几盅。

见到仇旗山,高福山将儿子高继祖如何牵涉上革命党的事情说了一遍。

同类推荐
  • 诡异的身世

    诡异的身世

    十多年前那个大雪纷飞的寒冬里,那场令人匪夷所思的白事,开启了少年回家的旅途,并使他踏上了寻找自身秘密的钥匙
  • 预兆9

    预兆9

    我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某种特殊力量,只是人类现有的能力,还没有办法掌握它,甚至它一直存在于你的身边,只是你没有特别的去注意它,只是它都一直在默默改变你的生活···········
  • 我不是木偶人

    我不是木偶人

    我是木偶人,我不是木偶人。鼻子不会变长,身子不是木头。
  • 千万别捡镜子

    千万别捡镜子

    千万别捡镜子,这是我的忠告,因为你丢不掉它,因为它会让你见到太多你不想见到的,因为它会支离你的魂魄,让你剩下的魂魄像没有拼列好的拼图,松散陈列,只等待那些阴魄游魂最后的致命一击……
  • 我和灵界有个约会

    我和灵界有个约会

    陆淮除了帅之外,还有两个过人之处,一是衰、二是硬,经常人所不能受之苦难,塑常人所不能及的硬命。
热门推荐
  • 升旗手

    升旗手

    唐小鹿跟随妈妈从乡下转学到深圳,在新学校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上。他默默许下一个愿望——当一名光荣的升旗手。初来乍到的他遇到了一系列令他措手不及的烦恼:没有朋友,不会英语,遭受取笑,父母离婚……唐小鹿开始自暴自弃,在逃课的路上遇到同样逃课的黄江路,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各种捣蛋。这两个少年能否迷途知返。能否找回原来的自己,能否实现最初的梦想?
  • 网游之神装

    网游之神装

    我有神装,所向无敌,我有神装,所向无敌,
  • 你要好好的

    你要好好的

    2019年苑子文全新个人作品集重磅上市,每一篇故事都能让你找到自己,冯唐、桐华诚意推荐;图书附录20个苑子文亲答疑问,希望这些回答可以帮你找到前行的力量。我们好像总是在不满,在遗憾,在后悔,在做错决定后才知道自己错了。可是别太难过,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不可能在人生的考场上把每一道题都选对,与其对往事耿耿于怀,不如为明天多做一些改变,抛弃世俗的眼光,做自己人生的掌舵人。你要相信,你也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可以给予陌生人善意与光明。你要相信,短暂的失败是为了迎接新的起点,没有人总是一帆风顺。你要相信,你最珍贵,总有人连你的缺点都觉得可爱迷人。我们自卑,我们胆怯,我们勇敢,我们蜕变。亲爱的,你要好好的,岁月还长,别太失望。
  • 绝色王爷的傻妃

    绝色王爷的傻妃

    一个被世人嘲笑的痴傻相府大小姐。一个深不可测体弱多病的王爷。她时而疯疯癫癫,时而倾国倾城,他人前体弱多病,人后似如猛虎,当腹黑的大小姐遇上无耻的王爷,两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田家有媳

    田家有媳

    “小姐,你不能答应啊!那田家虽然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可是这次来提亲的可是他们家的大公子啊!据说这个大公子自从小时候生病以后就成了活死人了,不再醒过来,小姐嫁过去,是要守活寡的啊!”女子淡淡看了哭泣的奶娘一眼,“妈妈觉得我有选择的余地吗?”声音听着凄苦,可是眼中的晶亮却是小小的出卖了她!“半年之内,你必须怀孕,不然别怪本夫人不给你好脸色看!”洞房花烛夜,自己的婆婆冷冷下命令道。黄燕笙看来看躺在床上的“活死人”,这········怎么那个?怎么能怀孕?“大嫂?”幽静的小道上面,迎面就碰到了二流子一般的夫家二叔田青月,想到上次的事情,黄燕笙本能的皱眉,转身就想避开,却还是晚了一步,田青月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拦住了她的去路,“大嫂怎么见到我就要躲开呢?可是小弟哪里得罪了大嫂?”说着就要伸出手就抓黄燕笙的肩膀。这天下,唯有你与朕共享!朕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
  • 泉兰街情事

    泉兰街情事

    爱一个人,是藏不住的。那“海坛子”热切而痛苦的目光很快被四叔捕获了,四叔的心好像被人剜去了一块似的,自己珍爱的宝贝被人惦记着,那种感觉,就像母鸡在面对老鹰袭击孩子时,翅膀张开,脖子上的毛都竖起来。作为家中唯一的壮男,四叔觉得保护家人,是他的责任。这天,风有点静下来,正是网鱼的好时候。四叔带着我哥哥到滩涂上网鱼,就是用一根根竹竿把一条长网撑开来,竹竿插在滩涂上,落潮后,再去把来不及逃出去的鱼拣回来。没想那个喜欢二婶的“海坛子”趁着风静,把船掉了头,不小心就把四叔张的网撞破了,四叔要他赔,大概是没有谈妥,四叔把他的船锚给扛了回来。二婶知道后,对四叔说,船无锚人无命,快还回去吧!四叔把头扭向一边,倔犟地说:他活该!
  • 手机三国

    手机三国

    袁耀被从天而降的手机砸中给送到了东汉末年。美图秀秀功能:在我的眼中没有丑男。“典韦,和那周瑜比比看谁更帅!”“夏侯淳快,就是你,给你重新安装一个眼睛顺带着给你搞个双眼皮!”QQ空间功能:袁耀看着眼前曹操的心情栏上写着“不爽,想杀人!”赶紧躲开点吧。至于什么严夫人卞夫人的心情栏上写着寂寞空虚冷之类的,自然要更加的去护一番了。手机相机功能:在我面前没有绝世武学,只看我想不想拍罢了。吕布的戟法,赵云的枪法,黄忠的刀法,没有袁耀不会的。看一遍记住全部。至于手机淘宝?呵呵,诸葛连弩,黄金圣衣,只要你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啊。其他的能够还在探索之中,这是一个带着手机去三国的故事。
  • 这世界唯一的你

    这世界唯一的你

    我们已不再年轻,终于可以一意孤行。这是自由极光的第九本书,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本。在这本书里,你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么闪闪发光,从此你再也不能将他们忘记。叹为观止的“奇葩”故事,声色犬马,流光溢彩;惊为天人的先生与小姐,奇诡美丽,人生离奇。这个世界的组成,除了无趣的“正常人”,还有值得被人一提再提的“他们”。我们捕捉他们,嘲笑他们,谈论他们,偶尔还羡慕他们,但其实我们都做过他们。其实,那些后来被称为“奇葩”的人,最开始也都是踩着七彩云朵而来照亮过整个世界。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你我、不同的回忆,送给你,迷恋过去的你、假装坚强的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你:不要试图去讨好这个世界,你是这世界唯一的你。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我写,故我不在:一个废话主义者的废话语录

    我写,故我不在:一个废话主义者的废话语录

    本书是以先锋诗人杨黎近几年的受访文字实录结集而成的,包括了代序在内的十一篇采访文章。书中的大多数采访者都是他的朋友。他们从独特甚至私人的角度,与杨黎一起聊到了文学、语言、写作、人生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