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6600000003

第3章 关于文化和学校文化

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建设一所更好的学校,而是要为儿童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

若不是为了应付作业,这一部分是完全多余的。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进修,要求每个学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确立一个研究课题,撰写一篇论文。在一些我感兴趣的话题,诸如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学校质量管理、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中进行反复选择,最后将目标锁定在对一所学校的学校文化进行案例研究。作为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基础教育的管理者,我关心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更应该关心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质量,因为“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建设一所更好的学校,而是要为儿童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无论是办学水平、教学质量,还是学生快乐幸福指数的提高,都和学校文化息息相关。

我遵循着标准的研究程序开始了我的作业,第一步,在华东师大的网络教室里,像贪婪的渔夫,撒开大网,敲击关键字词,搜集下载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回到家,又把所有的藏书网罗一遍,把和学校文化沾边的书籍统统从书架上“请”下来,在我的书桌上堆出一座小山,接下来,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

按照基本的逻辑思维,要想研究学校文化,就要对学校文化给出一个定义,要给出学校文化的定义,又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文化。在那密密匝匝的字里行间,我搜寻着关于文化的定义。崔允漷教授的一篇文章告诉我,一个多世纪以来,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几百种之多!(崔允漷,周文叶.学校文化建设:一种专业的视角.教育发展研究,2007(5A):29)。这足以证明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定义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同。如果我的作业一定要从中选择一个,我愿意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文化的定义摘录如下:

文化Culture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在这一定义下,文化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禁忌、法规、制度、工具、技术、艺术品、礼仪、仪式及其他有关成分。文化的发展依人类学习知识和将知识一代代传下去的能力而定。社会科学家和人类学家对人类文化提出许多种定义,代表各学派的思想。每一人类社会有它自己特定的文化或社会文化体系,并在某种程度上与其他体系相重叠。社会文化体系的差别与生存环境及资源有关;与诸如语言、礼仪和风俗习惯等活动领域所固有的可行性范围,以及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有关;并与社会发展程度有关。个人的态度、价值、理想与信仰,受其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的影响很大;而个人当然也可能生活在或来往于几种不同的文化之中。在对各种文化进行比较时,种族中心主义的倾向是以自己的文化来解释或评价其他文化。另一方面,文化相对主义则采取一种比较的态度,这种态度来自对与己不同的文化的了解和欣赏。文化可以从其组成部分(文化特征、文化区域和文化类型)来观察,也可从制度结构及功能(社会组织、经济制度、教育、宗教与信仰,以及习俗与法律)来观察。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1卷)》,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第286页。

之所以选择这个定义,是因为我觉得它还算全面、通俗,它读起来流畅又谦和,而不是那么咄咄逼人。

和那些主谓宾定状补一个不缺,结构完整、逻辑严谨的标准式定义相比,我也非常喜欢下面这段关于文化的论述:

人类生活是共通的,同时也是独特的。全世界的人以相似的方式生活着——分享新生的喜悦、生活的乐趣和收获,共同享用前辈的智慧。与此同时,出生于任何国家任何时刻的每一个人又是独特的。个体在一生中通过使用符号(符号中介手段)创造了自己。我们所有的感受、思想、渴望和行为,在本质上都是文化的。它们充满了个人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又总是独特的。我们的智慧就在于,洞察多样化中的一致性,同时始终不忘,我们所有的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

——J·瓦西纳,《文化和人类发展》,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5页。

我的《组织行为学》教材上说得更有趣,“把人类和其自然界的近亲——猩猩区分开的、质的东西是文化”。人类和猩猩一样,以稳定的社会群体形式共同生活,猩猩在寻找猎物时的协作关系以及对外来者充满敌意的反应,表现出交流和往来的现象,但猩猩的行为依赖本能,而人类在群体中的行为依赖的则是文化,人类的行为深受我们生长在其中的文化的影响。或许这样的举例说明,更有助于对文化的理解。

接下来,要解决什么是学校文化的问题。

如果说这个问题是我的作业万万不能回避的,那么我真的是想绕开它了,尤其是在我翻阅了很多文章和书籍之后。在我所能找到的有关文章和专著中,有关学校文化的定义不胜枚举。摘录如下:

学者的观点:

顾明远总主编《教育大词典(6)》:学校文化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26)

陶西平: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且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积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10):8)

赵中建:学校文化应该是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所共同具有的和共享的信念,其形成又是与特定的学校历史传统相联系的。(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1)

郑金州: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郑金州.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40)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周文叶: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本质内核与精神特质。(学校文化建设:一种专业的视角.教育发展研究,2007(5A):29)

华东师范大学范国睿教授在其《论校长的文化使命》一文中,引用的学校文化概念:“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个性的高度概括,它从全体师生的无数活动中提炼出代表性的要素,并像光环一样笼罩于学校之上,从精神上代表着学校。简单地说,它是师生通过教与学以及生活的所有活动,由内而外生成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同时又不自觉地接受着这一环境和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

美国学者特伦斯·E·迪尔和肯特·D·彼德森在他们合著的《校长在塑造学校文化中的角色》中引用了社会学家威拉德·瓦勒早在1932年的论述:“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这里有复杂的人际关系礼仪,有整套的社会习俗,有独特的道德观念,有非理性的约束和制裁,有根据这一切制订的道德规范。这里还有博弈,有优雅的战争,有团队,有一整套经过精心设计的仪式和典礼。这里有多年的传统,因循守旧的人永远在对革新者宣战。”他们认为:“学校文化是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人员通过共同努力,在处理危机和取得成绩的过程中逐渐创立起来的传统和仪式的复杂模式。文化模式具有高度的持久性,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并能塑造人们的思维、行为和感觉方式。”

校长的观点:

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郑杰:虽然我还是不能确切地说出什么叫学校文化以及学校文化的结构之类的问题,但我知道了学校文化不是什么。文化活动、单纯的理念、识别系统、形象设计都不是学校文化。我满脑子是学校文化,而我理解的学校文化就是价值观。是价值观真正影响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如果学校文化有一个可以静态观察的所谓结构,那么这个结构中的核心就是价值观了。(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0—131)

山东省临沂民办双月园学校校长高焕祥: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之所在,是一切软件甚至包括硬件建设的最高统帅,是学校的哲学。(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5)

上海市江宁学校校长吴庆琳:学校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成员所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学校精神、学校传统、校风、教风、学风、追求目标、行为方式的综合。它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文化,是一所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代表着一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生机。(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6)

江苏省太仓沙溪高级中学校长杨炳坤:学校文化的含义更广,或许永远无法用语言确切地描述出来,更多的只是感受和体验。说到学校文化,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学校的建筑、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的布置,同时,也会想到学校长期凝练、积淀下来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名师、名校友,等等。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复合的整体,是知识、信仰、艺术等的综合。(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3)

上海市长江第二中学校长王旭东:学校文化的含义则宽泛得多,它不仅包括了学生的文化活动,更是竭力主张以全体师生员工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通过其外显方式表达学校的品牌,通过其内显方式制约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和社会的所有选择、愿望和行为,构成学校内所有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追求目标。(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8)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长徐永初: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制度规范和学校传统习惯等。(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7)

上海市进才中学校长袁小明:什么是学校文化,这涉及“学校”与“文化”两个概念。“学校”尚容易理解,“文化”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区别。学校文化中的文化,指的是一种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属狭义的文化所指,它的形式可以是物化了的,如石头上刻着的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内容。如不拘泥于经典,则学校文化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学校中的精神文化现象。(学校文化及其建设.上海教育,半月刊,2004(09A):46)

学者和校长共同的观点:

杨全印、孙稼麟:学校文化即“我们在这儿做事的方式”,具体体现于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之中。学校价值观是学校师生员工生活方式的背后支撑,也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杨全印,孙稼麟.学校文化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

“价值观”在中国的学者和校长那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在美国学者那里,学校文化的主体包括了家长,值得注意。比较喜欢杨全印和孙稼麟的表述方式,但是他们所说的“做事的方式”、“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在语义上又似乎有些模糊和重叠。

那么我自己呢?我能不能给出一个学校文化的定义?当我拼命纠缠于此而不放之时,我恍然想起十年前,曾经为了获得学位而中规中矩、像模像样地苦写硕士论文的那一幕:选择课题,开题报告,查找资料,撰写提纲,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为增加理论色彩而引经据典,为界定一个新概念而绞尽脑汁,查阅十年的数据资料,制作出各种饼形图、柱状图、折线图,……无数次删改,几易其稿,最后终于博得满堂喝彩,被评为东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人生四十,无论做什么事情,已不再是为博得赞许、引来喝彩。率性而为,由心而动,不失为一种追求。所以我在给指导教师的邮件中写道,请允许我写一篇不像是论文的论文吧。

概念抛开了,但是要研究学校文化,是否还应该弄清楚学校文化包含的具体内容、层次结构、学校文化类型、建设学校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甚至是为学校文化寻找一个模型?

有学者认为,一个组织的健康发展,要经历“硬件”、“制度”、“文化建设”这样的三部曲,随着三部曲的发展,形成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我的疑惑:一个学校一定要先有完整的硬件、完备的制度之后,才能谈及文化吗?硬件是怎么来的?制度是怎么产生的?硬件中有没有文化?制度中有没有文化?文化又是否依赖硬件和制度去表达?学校文化的发展是一条笔直的线吗?

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包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同层次:有表层的物质文化,如学校的校舍、设施、环境体现出的文化氛围;有浅层的行为文化,如学校成员行为体现出的文化色彩;有内层的制度文化,如学校各项制度体现出的文化特征;还有深层的精神文化,也就是由价值观念决定的办学思想和群体意识。(陶西平.积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10):8)

我的疑惑:如果学校文化果真要清清楚楚地这样分层,那么一个学校在塑造自己的学校文化时,具体应该怎样操作?是由浅入深还是由深入浅?是由表及里还是由里及表?学校文化的发展是要像做汉堡包、三明治或者夹心饼干那样新鲜出炉吗?

有校长认为学校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物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统领文化和人际关系文化,核心是统领文化和人际关系文化。

在显微镜下,我们的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又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角质层,可谓层次分明,如果把它们中的任何一层单独剥离出来,恐怕都不能被称之为“皮肤”。

也有学者描绘出一个金字塔形的学校文化分析框架图,但是这样的图对学校文化的实际塑造的指导意义在哪里?一个生命的诞生,难道是先有骨骼吗?是否能以按图索骥的方式构建起自己的校园文化?

果真有哪些学校是严格按照这样的结构或那样的层次,一点一点地去塑造或建设自己的学校文化吗?

没有一个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关于学校文化的定义。以我的学识,对学校文化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深层次问题的探究不可企及。有学者指出,对于学校文化问题的研究,可以不必从概念出发,更不必去追究文化的概念,对此,虽才疏学浅,但仍不愿苟同,我个人认为,对学校文化的研究,要从概念出发,要追溯文化的概念,因为只有这样,只有面对纷繁多样的文化概念,我们才能更加明白,文化,是这个世界上最具鲜明个性的东西,最具灵性的东西,我们才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文化的形成和塑造,或许不会像盖房子那样,遵循着什么结构和框架,也不像推导一个公式,按照什么逻辑的顺序。

从最为一般的意义上讲,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1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3)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存在方式。不仅仅是做事的方式,不仅仅是教师教书的方式,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多的是学校与社区相处、师生共同相处、与人相处、与己相处、与自然相处的方式。

我着实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关于学校文化的定义,但是,每当我走近一所学校,似乎又能那么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或许,在一所学校里,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感受到的那些东西,就是所谓的文化吧。

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带到我心中的那所学校,一所充满文化意义的学校,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美好的世界,看看她正在以什么样的信念,创造着什么,怎样创造……

同类推荐
  • 英语语言教学与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研究

    英语语言教学与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研究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英语教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广大英语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实践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为英语教学的改革做出了艰辛而有益的探索。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胡适故实

    胡适故实

    胡适是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在文学、哲学、历史、教育、外交、政治诸方面、诸领域,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产生过很大影响。虽然被“冷冻”了许多年,如今却又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综观胡适的一生,值得著之书帛的事情的确很多。本书将胡适主要从事或参与的17项重大史实,以及130则逸闻趣事,分为“要事”与“逸闻”两篇,借此呈现给读者一个完整而多面的胡适总体形象。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从历年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来看,不懂用电知识,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占二分之一。因此当前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安全用电应从学生抓起,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学生,可以依靠学生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热门推荐
  • 开封之大叔太腹黑

    开封之大叔太腹黑

    她本是北宋的一杀手组织的统领,冷酷无情,却在一次意外中被小人暗算跌落悬崖魂死!她是现代一富家千金又是一跆拳道高手,身怀精湛的医术,却被自己的亲妹和爱人背叛丧命于现代,她不甘如此死去,再次醒来后发现自己并非原来的自己,被人救下。在一次采药途中意外救了展昭,后陪同展昭去往开封,与包拯展开一段别样的爱恋,与众人一起经历一段破案之旅!
  • 凉性热性

    凉性热性

    一本描写人生百态的故事集,涉及社会各个社会阶层,带来读者一种心灵体验,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 赘婿之无敌高手

    赘婿之无敌高手

    一代剑道宗师,重生在赘婿身上。江南第一美的妻子,成亲一年不让碰。混吃等死一辈子,一不小心就出了名,总有强敌要杀我,也总有美人送上门。做人难,做名震天下的名人更难!既然实力不许我低调,那就称霸江湖当大侠
  • 佛王妃

    佛王妃

    隐忍如他,却愿为了她锋芒毕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疏离如他,却将真心附上,怜她、惜她、宠她;冷静如他,却敢为了她与天地为敌,冒天下不韪;多虑如他,却相信她说的每一句话,不疑有它…佛王:江山为聘佛为媒,待我长发及腰,孩儿她娘,你嫁我可好?乐璇坦然浅笑,既然倾心已付,陪他打个江山当嫁妆又有何难!◆◇◆◇◆◇◆◇◆◇◆◇◆◇◆◇◆◇◆◇◆◇◆◇【片段排队梳头篇】乐璇睡眼朦胧地睁开眼睛,大吼一声:“你们三个,赶紧给我起床,一分钟内排排坐好等我给你们梳头,否则就都给我披散着头发去见人!”“娘,我要梳双环髻!”某女包子乖乖坐好。“娘,我要梳总角!”某男包子眼睛还闭着。“我…梳顺扎上就好!”玄凌珏冲乐璇浅笑,还俗最快乐的事儿就是等着媳妇给梳头!“好!”乐璇一通捯饬,两包子兴高采烈地离开,玄凌珏望着镜中的自己,脸色比酸菜还青:“你能不能解释一下,这双环髻出现在我头上算怎么回事?”【片段熊孩子篇】某女送某男出征,没有依依惜别,没有哭哭啼啼,有的却只是威胁:“必须凯旋归来,否则我立马带着你的儿子闺女改嫁!”旁边的某小包子顿时眼睛放光,可以换爹爹了么?那他可得好好筹划!“四皇叔跟娘亲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可惜脾气太臭!”“十四皇叔年富力强,统领千军万马!”“可惜不解风情!”“八皇叔重情重义,家里金银无数!”“可惜弱不禁风!”“西陵国新帝位高权重,真心真意!”“弟!”一直唱反调的某女包子鼓脸,“他虽然老了点儿,不过是本小姐看上的,管他是娘亲的初恋还是同类,谁也别想跟我抢!”【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身心干净,文风偏正,但也不缺狗血欢脱。】
  • 家国天下之草原公主

    家国天下之草原公主

    北庆太穷,天灾加上大安的人祸,温饱难继。北庆太富,牛和马,黑油与金铁。周边三国的统治者谁能不想要呢?周边国家的朝堂玩儿的是政治,北庆全民玩儿的是血性,所以北庆的朝堂色彩就是两个字,贫,战。北庆的皇帝说“因为他们惧怕我北庆子民的骁勇,害怕我们有一点发展。解决了粮食和食盐,我们就会是天下的王者。”北庆的和亲公主说“为什么这么卑鄙呢?想要我们的牛马羊,想要我们的金铁黑油也就算了,还想要我们做他们的奴隶。”北庆王子阿达撅着屁股捡着荒草,“姐姐,在这里种地,要是大安人打来了,抢了我们的庄稼,怎么办?”“阿达,你是谁?”阿朵严肃的看着阿达。“阿达五岁,练功两年,为什么跟十岁的阿健哥哥打?”阿朵一面捡着荒草,一面问阿达。“我是阿达,我是草原上的阿达,我要肩负我的国家,我要保护我的子民,为了保护小朋友,为了保护老阿嬷,为了没有人攻打我们”阿达大声的回答。这口气一直憋着,憋了多少代人,连五岁的阿达都开始觉得憋的难受。北庆公主阿朵说“这世道最有潜力的是什么?是孩子,孩子是什么?孩子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可是同样的来到这人世间,悲苦的活不下去的孩子,谁的眼睛里又看到了他们的存在?朱门外的冻死骨,凭什么要为那些政客的抱负付出这样的代价?”“我不知道这些想法是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怎么就会带有这些记忆,感觉有一种力量指引我,要把这些记忆使用起来。所以,阿父,我需要您的帮助。”北安的子民说“等王子阿达长大了,就带着哥哥们打到大安的老家去,让他们总是掐着我北庆的喉咙!”
  • 美哉,中国女人

    美哉,中国女人

    小说以社会学教授江枫寻找幼年失踪的妹妹、老画家楚山为自己的传世之作《中国女人》寻觅理想的女模特为主线,展开了一个悬念叠起、波澜起伏、充满戏剧性的神奇而瑰丽的故事。
  • 假如明天是尽头

    假如明天是尽头

    【推荐新书《请照亮我的全世界》,比较贴近生活的新尝试,温暖治愈系,社会混子木雕师和五好学生调酒师的彼此救赎】短篇小说,现实主义题材,都市悬疑推理向,单元小故事呈现,你见或未见的种种人生走向。正式版: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做选择,但你做过关于生与死的选择吗?没有谁的人生清白无垢,也没有谁的人生不必负重前行。七日挑战,你,做好准备了吗?文艺版:一间从天而降的诊所,一封难辨真伪的邀请函,一个神秘莫测的医生,一则诘问心灵的问卷——如果你的生命即将终结于七日后的清晨,你将如何抉择这所剩无几的生命?通俗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各阶层,为了生存而摸滚打爬,面对生死的选择题,有人想生,有人想死。总而言之,管他大浪滔滔,林恒都是一句话——我自岿然不动。舍不去,放不下的太多,只能冷了心才好面对世间驳杂。
  • 一眸倾情,钻石总裁智取娇妻

    一眸倾情,钻石总裁智取娇妻

    梓紫月新文《猎爱蛮妻,狂傲总裁势不可挡》【4月5日】上架,请喜欢梓紫月文的小伙伴们,多多支持,多多捧场。**新婚之夜没有见红,,,“让别的公鸡踩了蛋,跑到这里来占着窝。”婆婆指桑骂槐“嫂子,你这孩子长得像谁呀?”小姑子冷嘲热讽。丈夫的家暴、冷暴力、酗酒。女儿的意外身亡。夏紫涵今后的命运会怎样?离婚后面对前夫的纠缠,面对上司的暗示,面对竹马的情谊...夏紫涵将做出怎样的抉择,,,
  • 我必成仙

    我必成仙

    在一个穿越者扰乱了原本秩序的修真界,陈墨踏上了求仙之途。穿越者生来能言善辩,出口成章,陈墨木讷安静,笨拙平凡。穿越者掉下山崖,大难不死又捡到修真秘笈,陈墨却举步维艰,几度面临生死存亡关头。穿越者幸福了,陈墨倒霉了……难不成真像穿越者说的,他一个炮灰的使命,本不该去争去抢,去追去拼,只能安安静静地做一个为主角而生的垫脚石?不……哪怕是逆天而行,哪怕只有一口气,他也只做自己,不做他人成功的铺路石!我必成仙!我必成天!!!
  • 幽冥谍弑

    幽冥谍弑

    有人说老朽说的是暗谍求生的故事,不过他只是无奈的选择,谁让他长了一张小侯爷的脸,拜了一个倒霉师傅呐!有人说老朽说的国破山河乱,草根救天下的故事,这就错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非神人,谈何有本事拯救天下,最多是黑暗中的一点火光,算是一丝活着的希望吧!有人说老朽说的是底层混混升职记,他一个双重临时间谍,走一步都付出巨大代价,钱权没见到,阎王爷到是见了不少次。还有人说老朽说的是凡人修仙故事,这也不对,这世间修仙是传说,他有修仙之机,却无修仙之缘,终究是凡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