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700000001

第1章 独生子女的父母要先自省(1)

今天的独生子女好像越来越不好教,越来越不听父母的教诲。这是结果,原因在哪里?这是独生子女父母首先应该考虑的。也就是说,独生子女的父母要先自我反省。

反省1:首先要做学习型父母

孩子的学习是所有父母都最为关心的事情,而也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怎样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斯宾塞要求,父母必须要“身体力行”。这就是说,如果想要孩子学习好,父母自己首先就要做学习型的父母。

妈妈喜欢打麻将,经常邀朋唤友来家里打上几桌,而专心于打麻将的妈妈自然也就没空理9岁的嘉嘉。

有一天,妈妈连输了两把之后心情很不好。她一回头,正好看见嘉嘉在客厅里看动画片,她立刻吼道:“看什么看?写作业去!”嘉嘉很不情愿,但妈妈冲她一瞪眼,她有些害怕,只得回了自己的屋子。可坐在书桌前,听着外面的吆喝声,嘉嘉也根本塌不下心来……

妈妈自己都在麻将桌上“拼杀”,又有什么资格硬要求孩子去学习呢?孩子能安心去看书吗?在很多地方,父母的榜样作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想要让孩子热爱学习、专心探索,父母自己首先就要抱有对知识的渴望,并不断努力学习;如果父母自己都厌恶学习,而且还有很多不良嗜好,那么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也不可能会好好学习的。

因此,父母对待学习的态度将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要想孩子学业有成,父母必须要学会并努力成为学习型的父母。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首先,放下架子。“活到老,学到老”是值得称赞的事情,不要认为被孩子看见自己居然还在看书学知识就是什么有失权威的事情,父母这样的好学精神恰恰能打动孩子,使他也具备好学的精神。

其次,做孩子无声的榜样。父母没必要说明,也没必要专门说“你看我都好好学,你为什么不学”之类的话。在孩子面前,父母只要顺其自然就好,该看书的时候看书,少一些无聊的娱乐活动,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

第三,要有钻研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会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知识。父母不见得什么都学得很精,但只要刻苦去学、认真钻研,这种精神就能给孩子以很好的启迪。

第四,不做“想学型”父母。买教育书、听报告、进行咨询、寻找专家,有些父母看似学习热情高涨,但他不过是为了让孩子能好好学习而自己不得不“想要学习”。这样的做法不会有什么好效果,与其“为了让孩子好自己才去学”,倒不如“自己主动学让孩子感受榜样力量”。父母的主动学习是会给孩子带来动力的。

反省2: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与形象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的行为要自慎,要处处给孩子作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

小为从一进小学开始就很不招人喜欢,他穿衣邋遢、满口脏字,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后来,老师针对这个情况去进行家访,这才发现小为的“病因”。

原来,他的父母平时生活就很是懒散,家中也十分脏乱。父母两人说话也总是不良用语一大堆,难怪小为养不成好习惯了……

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爱喝酒,一天他刚走到酒馆门口,无意间回头却发现自己6岁的儿子就跟在身后,儿子说:“爸爸,我在沿着您的足迹走呢!”这位父亲猛然醒悟,决心再也不喝酒了。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父母所营造的家庭环境就如染缸。所有父母都该好好想一想,到底要让孩子被熏染成什么样的颜色呢?是乌烟瘴气的灰色?还是中正刚直的红色?

父母应该是要有自觉意识的,自己的仪表形象、言行举止,是时刻都被一双纯净透明的眼睛盯着的。想要孩子成为衣容得体、举止大方、形象健康的人,父母就要做好表率。

这个表率,其实做起来也不难。

首先,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个人礼仪。个人礼仪,包括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许多方面。虽然都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小处见大,父母也不要忽略这些细节,要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模仿榜样。

其次,别让孩子受到某些不良仪容或言行的影响。表面看来,孩子看了什么学了什么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父母的榜样作用却是在给孩子的内心建立一个指挥棒。所以,对于社会上一些所谓“非主流”的行为,父母自己就要先拒绝,然后再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另外,某些电视综艺类节目中的“另类”形象,父母自己不要看不要学,不去做过多的关注,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对那些东西感兴趣。

反省3:加强修养,重视提升品德

《弟子规》开篇这样说道:“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要求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要谨慎言行,诚实守信。要能博爱大众,要能亲近有贤德的人。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时间精力,那就可以去多学习一些文化知识了。

父母不止是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的,也不只是单纯地教育他好好学习知识的,父母还肩负着教育他做人这一最重要的责任。

春节刚过,妈妈就把小涵的奶奶接到了家里。小涵每天都看着妈妈为奶奶梳头,为奶奶单独做稀软的饭菜;晚上,妈妈还为奶奶洗脚、捶腿;闲着的时候,妈妈陪奶奶聊天、看电视。

有一天,妈妈临时要出差了,而爸爸也要上班,妈妈很担心小涵的奶奶没人照顾。但小涵却自告奋勇地说:“妈妈您放心去吧,奶奶我来照顾。”妈妈惊讶地看着她,小涵说:“平时您怎么照顾奶奶的我都看见了,您也要相信我,我一定会照顾好奶奶的。”妈妈听后,欣慰地笑了,同时也放心地点了点头……

妈妈的好行为、好品德,会慢慢渗透到孩子的心里,孝敬老人这一好品德他也就自然学会了。这就是父母榜样的力量,尤其是品德方面,如果父母有很高的素养修为,孩子自然会懂得约束自身。即使父母不刻意去培养他的品德,他也一样会懂得如何更好地做人。

品德问题,其实是很多父母都很重视的问题。当然了,父母如果只重视孩子的品德培养,却忽略了自身的修养,那么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那么,要孩子自觉地向父母学习好品德,父母应该要怎样做呢?

父母自己先要有这样的认知--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比如,公交车上让座、帮邻居抬东西,这些事虽小,但却能反映一个人最本质的东西,有善心的人做起这些事来都会自然而然,毫不做作;比如,不闯红灯、不乱丢垃圾、邻里和睦,这些事微不足道,但却能表现一个人良好的道德素养。

再一点非常重要,父母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比如,有的父母表面上对邻居很客气,见面打招呼、随手帮个忙,看起来很和谐。但一旦关上家门,就会说邻居的坏话,指责邻居的不是。父母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学会以两面对人,父母不真诚的表现,孩子自然也就变得虚伪。就如那句广告词:“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说到做人,说到修养,说到品德,父母应该要时刻感觉重任在肩才是。

反省4: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所谓综合素质,有人说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还有人说是“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在其他各方面的特长”。无论哪种说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都将影响他一生的生活和事业的发展。而父母的个人综合素质,也同样影响着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男孩7岁了,喜欢玩滑板。有一天,他对妈妈抱怨说:“您为什么不让我在家玩呢?外面下雨我又出不去。”妈妈摸了摸男孩的头说:“因为楼下的爷爷年纪大了,你在家里玩会有噪声的。你是好孩子对不对?”

男孩委屈地说:“可咱们楼上整天那么闹,咱们也没说什么嘛!”妈妈笑了:“楼上有个刚满周岁的小妹妹,她在家里玩,玩具自然会掉得满地,你是大哥哥呢,要多包容她啊!”男孩听后只得点了点头:“那我就委屈下好了。”妈妈最后说:“我们要时刻多为他人着想,这是天下第一等的学问呢!”

这是位聪明的妈妈,她巧妙地化解了孩子的委屈,最后还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可以说,这也是一位高素质的妈妈。试想,如果她没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她又如何能给孩子解释通道理呢?如果她没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她的解释孩子又该如何理解呢?而如果她没有良好的品德,相信她也不可能会给孩子作出这样高尚的解释吧?

因此,父母只有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再教育起孩子来,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也才有可能会教导有方。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父母应该要有很好的文化素养,看的书越多,接触的知识越多,自己的文化内涵就越深厚,这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其次,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父母健康愉快的生活态度,将会有利于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长。父母要有自己的追求,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事业,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第三,提升各项能力的水平。如果父母无论是对能力的控制还是使用都能运用自如,那么有理由相信孩子也一定会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毕竟有那样好的榜样就在面前,孩子内心的好胜心也会被激发出来。

第四,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父母要成为好人,父母高尚的品德将能带给孩子无穷的精神财富,他将不会为歪风邪气所污染,因为他的根是纯净的。

反省5:明白为人父母的责任与义务

厨师上岗需要有厨师证书,驾驶员出车需要有驾驶证,医生行医需要有医师资格证……如果细数过去,很多行业的上岗似乎都需要通过某种考试来获得一个上岗资格证。

可父母呢?所有的父母都是在孩子降生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上岗”了,无需考试,无需认证。但就实际意义来看,父母这个“职业”却又是无比重要的,这不仅决定孩子在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再说大一些,父母的教育甚至可以决定未来的社会将会变成怎样的社会。所以,所有的父母都要有一种使命感,要能明白自己身为父母的责任与义务。

一对夫妇有一个9岁的儿子,他们认为自己身负重大的教育责任,所以一定要将孩子教育好!于是,他们对儿子的要求格外严格,尤其是学习方面他们抓得格外紧。儿子犯了错,妈妈骂爸爸打;儿子有了进步,他们的“鼓励”就是:“还有比你更好的,你要努力。”这对夫妇感觉非常累,而他们的儿子小小年纪看起来却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疲劳,还有一脸的木讷。

好像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认知,似乎让孩子进好学校,有好成绩,这就是父母全部的责任与义务。可事实证明,学习好不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方面。父母的责任与义务所包含的内容还要大得多。

可见,明白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是父母能够教育好孩子所必需的条件。

“无论什么时候,做人都是最重要的”,父母首先要明确这一点。教育孩子成才的确重要,但孩子怎样才算是成才?是只有一身本领吗?是拿着许多证书吗?不!是做人。教孩子求学做事前,先要做一个好人。道德才是孩子成才最深厚的根基。

“少一些说教,多一些以身作则”,这也是父母不能忘记的。总有父母喜欢端了大架子,一副高权威的样子,居高临下地指责孩子、要求孩子,但自己其实做得一点都不好。教育孩子方面,身教该重于言传,父母的榜样作用将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别总拿学习说事”,父母也要逐渐接受这个观念。学习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能力、品德等等综合素质如果能和学习成绩一起得到提高,这样孩子才算真正成长了。

“要学会与孩子智慧相处”,这同样也是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因为,只有正确的相处之道,才能保证孩子能健康成长。平等、沟通、包容、公正、爱心……父母要将这些理念智慧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反省6: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观念

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而教育观念也会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每个人又都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的孩子接受了怎样的教育、具有了怎样的素质又将决定下一个时代的特色。因此,父母要能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观念。

明明从5年级开始迷恋上了网络,但他的学习成绩也因此而直线下降。一天,恨铁不成钢的父亲一把扯断了电脑的网线,而明明随即也愤怒了,他抄起凳子打烂了电脑屏幕,并扬言要离家出走。父亲被气得血压升高,住进了医院……

这是个网络的时代,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所以他会从网络上寻找到很多乐趣。而父母如果跟不上这个时代变化,不能作出很好的引导的话,出现明明家中这样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但下面这位母亲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却表现得很聪明。

小俊从小学4年级开始迷上了玩电脑,细心的妈妈发现他对电脑的痴迷程度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他的电脑操作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于是妈妈决定投其所好,她鼓励小俊去参加计算机比赛。为了能取得好成绩,也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小俊“不得不”认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最终拿了个二等奖回来。后来,妈妈根据小俊的兴趣爱好和技术水平,在他高考的时候鼓励他报考计算机专业。现在,小俊已经是一家大公司的电脑工程师。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教育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小俊的妈妈的做法是值得推荐的,她跟上了时代的脚步,采用了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这是小俊成功的关键。

由此可见,只有符合时代的教育观念,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能避开时代中不好的一面。每个时代都有其进步的一面和颓废的一面,进步的一面是值得推崇与提倡的,也是值得父母学习并随之更新观念的;而颓废的一面,从父母自身开始就要排斥,并要教育孩子也要能避开这种颓废。

其次,审时度势,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时代需要什么,时代摒弃什么,父母在对孩子开展教育的时候,要学会审时度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既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又能引导孩子向时代需要的方向发展。

第三,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与义务,但父母自身也不能放松学习。只有和孩子一起站在时代的大潮中,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样的父母才算够格。

第四,即便是跟随时代,也不能忘了传统。这里的传统,是指的传统的文化道德。无论时代再如何发展,一些最最根本的道德是绝对不能丢的。父母的头脑也要保持清醒,教育孩子与时俱进的同时,孝敬、友爱、诚信……这些道德也一定要同时教给孩子。

反省7:要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符合社会的需求?这些也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同类推荐
  •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往往过多地干预孩子的成长,将他们捧在手心,当做盆栽来浇灌养育,为他们浇水施肥、修枝剪叶、遮风挡雨,甚至早早地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殊不知,教育者的每一次强势干预都是对孩子内在成长动力的一种破坏,盆栽的花草永远不可能像野花那样富有生命力!《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作者林格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对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 卓越孩子的6项修炼

    卓越孩子的6项修炼

    通过对自满,自私,拖延,抱怨,借口,放弃深入挖掘,展现家长六种恶习对孩子一生的负面应响,进而指出家长如何做到谦虚,无私,不抱怨等等,用自己的改变来影响孩子,带动孩子一起改变人生。本书定位为普通工薪阶层的家长,是因为这一个阶层的家庭最广大,出现的问题也最多。崔老师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思考,是一本针对家长提升的好书。
  • 我们配做父母吗?

    我们配做父母吗?

    作者通过讲述其在海外的人文觉醒经历,并与其在中国的成长记忆相比,现身说法,揭示出人文营养不良不仅恶化了至少同龄一代人的生存质量,甚至直接威胁到我们做父母的资格。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中国传统的思维定势提出了有切肤之痛的警示期冀对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培养一上一代的情商上有所启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甚至是惨案,在我们的社会中并不少见。这都与父母的失职有关。这意味着,做父母是有资格问题的,只要你是家长就必须思考所提及的问题。
  • 幼儿发育与健康0~3岁

    幼儿发育与健康0~3岁

    本书按照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关保健接种和预防医疗必须遵循的规律和注意的问题编写,主要包括了0至3岁幼儿的发育指标、保健接种、预防用药、疾病治疗等等内容。
  • 飞向成功的翅膀:培养孩子快乐自信的99个故事

    飞向成功的翅膀:培养孩子快乐自信的99个故事

    认同自我价值,养成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于孩子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用99个生动的小故事从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使其拥有快乐的生活出发,为家长和教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实施对策,以便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热门推荐
  • 漫生符行图

    漫生符行图

    万世中无形的规则仿佛奠定了星域秩序经历过人魔之战却仍阻绝了两个界域身份成迷的少年茫然离开不属自己的家行流物之生明自爱幻感追此生归途但助人勇改是对?是错?踏破脚下的鞋,便可知晓。
  • 一个孤独的国王

    一个孤独的国王

    《一个孤独的国王》是重庆诗人李海洲近年来的诗歌自选集。本书收诗47首,共5辑,后附访谈和评论各一篇。“一个孤独的国王”象征着诗人自己,在寂寞里抒情,语言里穿梭,恣肆着想象,玩味着孤独。这些诗,无一不是自由个性的产物,彰显出诗人无拘无束的才情,浪漫,在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山城与江南的意象中尽情穿越梦游。在诗歌艺术的纯粹性方面,颇有造诣。
  • 泡泡老师有点邪

    泡泡老师有点邪

    高考失利,泡泡心灰意冷,“咕噜噜!”任身体坠落河底。一觉醒来,已是一年之后,泡泡身份大变,成了一座学校的老师,拥有一位神秘英俊的丈夫,这还不算,别墅内那个聪明懂事的小男孩,居然是他们俩的儿子!这一切,原本以为只是一场闹剧,然而随着阴谋与真相的揭开,却原来恩爱情仇,欲恨难恨,欲爱难休……“阿越!你怎么可以……”泪溢眼眶,心,该是炽热还是冰凉?泡泡昂头向天,却无处可问。
  • 领导力提升与开发

    领导力提升与开发

    从领导力的内涵和起源入手,以东西方理论互相借鉴、中外思想互相参照的方式,分析如何提升领导力:提升领导力应注重行为、态度和风格;提升领导力应考虑权变和情境;提升领导力应把握好权力与政治的运用;提升领导力应注重激励和沟通;提升领导力要善于变革和创新。同时,提出通过领导胜任力模型、领导者的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力开发技术与实施等方面进行领导力的开发。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领导力即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表现为“跟我来”、“看我的”、“一起干”。制约领导力提升与开发的因素主要有:道德失范;权力滥用;决策失误;用人失察;协调失衡;思维僵化;心理障碍;言行失体;眼界限制。
  • 用爱投喂目标对象

    用爱投喂目标对象

    【1v1,以爱命名】王律死时二十六岁,清明走山路掉崖死的。死后意外得到一款系统,任务是治愈束缚在各个位面里为痛苦无法自拔的小可怜,他认真的抱抱目标对象。直至某天——王律:“你的治愈度要怎么涨?”目标:“亲亲抱抱举高高。”
  • 开花的石头

    开花的石头

    喜妹要出嫁了。喜妹今年刚二十,长得细眉大眼,身如摆柳,心疼死人了。喜妹家住在塬东面的苦水沟,离塬上十多里地,一溜上坡路。她家有两个孩子,她是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喜妹小学毕业就没再上学,她大那年秋上害了一场怪病,一觉就睡过去了。那年,喜妹刚刚十二岁,拖儿带女的母亲,就噙着泪让她去放羊。女大十八变,到了十五六岁,喜妹就出落成十里八乡少有的俊闺女了。自十七八岁起,说亲的人快把门槛都踩破了,喜妹都不乐意。这一回,喜妹还是不乐意的,可这回,为了哥哥大喜的亲事,喜妹妈由不得喜妹了。
  • 我的闺蜜丛小姐

    我的闺蜜丛小姐

    出生富家的我的丛小姐,自小便是我的闺蜜,她早慧而敏感,敢爱又敢恨。她耀眼卓立的童年,她大胆的高中暗恋史,她十八岁的成人礼,都深刻于我的记忆。多年之后,地域的阻隔并未影响我们的友谊,我们又重新成为了闺蜜,一起经历了她性情而又传奇的几段恋爱经历,她用超越同龄人的智慧帮助我化解职场矛盾,一起渡过岁月和青春。最后,命运的玩笑却使得丛小姐远渡重洋……
  • 书荒拯救者

    书荒拯救者

    灵气复苏百年后,道书体系崛起,世人可观道书悟道。然,好书难寻,全球书荒!值此之时,少年吴逆偶得奇葩推书金手指,从此,他背负起了拯救全世界书荒者的重任……“亲,书荒吗?这里有本《赘婿》,每日十更,全年无休!”“你好,《神雕侠侣》了解一下,不虐主无绿帽!”“兄dei,《人生长恨水长东》造吗?妥妥的至尊爽文!不看不是中国人!”“我跟你港,《冰与火之歌》真乃旷世巨作,不死人,零血腥,作者一点不任性!”等等,怎么好像有点不对?————这是一个反向文抄公靠卖刀片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典藏版)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典藏版)

    全书分为七卷,共有三十多个温暖治愈的故事。作者曾用旧笔名在魅丽文化出版过第一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目前这是全新修订增补后的典藏版。增补新内容逾三万字。简单的人生爱情故事,诠释不简单的哲理。有你相伴,那便是最好的时光。我走你走过的路,听你听过的歌,尝试你曾经做过的一切,并不是想证明我有多爱你,只是想离你更近一点。那些孤单的下雨天,请让我安静地陪在你身边。我也许无法使你摆脱寂寞,但我可以陪你一起寂寞。
  • 网游之奇迹世界

    网游之奇迹世界

    如果你对现实不满,何不来奇迹里找寻一番属于你的奇迹。如果你的现实美满,何不来奇迹里享受一番不一样的奇迹。奇迹世界一个如世界般的奇迹,给你一番异想天开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