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700000034

第34章 培养独生子女的生存能力(3)

首先,对孩子的爱一定要理性,当孩子受委屈或吃苦时,父母不要代替孩子承担他遇到的困难,而是应该用困难来锻炼孩子,让他有勇气自己去面对生活中的难题。这样,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遇到变化时,也能从容应对。

第二,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鼓励他,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如在孩子遭遇困难时,让他对自己说:“我能行!”相信自己的能力是一个人战胜困难的首要因素。

第三,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困难。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跌倒再爬起来的过程,面对生活中的磕磕碰碰,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把它们当做生活中非常自然的事情来看待。这样,孩子在面对大的困难时就不会感到害怕。

第四,父母还可以给孩子找一些勇敢克服困难的榜样。让孩子从榜样的事迹中学习勇敢面对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要点12:教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孩子在幼儿园时都会学到这样一个行为规范,那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东西不要拿。”那么他真的学会了吗?事实上,很多孩子在上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之后都还学不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是自己的事情请父母帮他做。

父母既然不能代替孩子成长,也就不能事事为孩子代劳,否则,就是在阻碍孩子长大。

有个男孩每天带的午餐中都会有一只剥好的鸡蛋。

有一天,时间比较紧张,妈妈没有给鸡蛋剥皮,直接放进了饭盒里。男孩到了吃午餐时,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把鸡蛋原封未动地又带回了家。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他若连自己都照顾不了,又如何能在未来的事业中担当大任呢?有的父母说,现在不要求孩子帮自己做什么,只要他学习好,有知识,以后什么都会有的。但知识不能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陷入此误区的父母一定要警醒,要重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首先,不要事事为孩子代劳。如果孩子一起床,牙膏就帮他挤好了,要出门时,鞋子就给他摆放在门口了,孩子就不会有机会学着照顾自己。因此,父母要给孩子打理自己生活的机会,不要让自己的“勤劳”养成孩子懒惰的性格。

其次,孩子不会的事情,要教他学着做。父母给他做示范,并让他学着做,等他做熟练之后,就完全让他自己做。要知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点在于“教”,而不是“代替”。

最后,当孩子做得好时,父母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以提高孩子自主做事的积极性。当孩子做完某件事,受到父母夸奖时,他会有种成就感,并认为独立做事是种值得夸赞的行为,会受到父母的认可。因此,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他会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并提高做事的效率和质量。

要点13:跌倒了,激励孩子自己爬起来

生活中经常看到孩子跌倒了,父母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抱起来,边哄孩子,有时还边拍打地面说:“打它!都把宝宝摔疼了。”孩子也委屈地大哭起来。

事实上,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孩子在最初跌倒时并不会哭泣,而是会抬头观察父母的反应,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的跌倒做出太大的反应,而是平静地说:“没事,站起来吧。”孩子也许就自己爬起来,然后继续玩耍去了。

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跌倒表现得十分关心,孩子也会认为跌倒是件很不幸的事情,并因此“委屈”地大哭起来,也许还会觉得很疼。疼痛只是孩子摔倒后的感觉,但“委屈”却是经过孩子观察和分析父母的反应后,才会有的一种情绪。

孩子自己跌倒了,有什么可委屈呢?一位哲学家曾说:“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跌倒,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每跌倒就委屈一番,那么孩子的心理素质实在是不容乐观。但孩子对待跌倒的态度却是从父母那学来的,因为父母太过关切,所以孩子只好很委屈地哭泣,以“配合”父母的表现。

孩子的跌倒不仅仅是走路时的摔跤,进而可以扩展为未来人生中的每一次小小的失败。面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跌倒”,父母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

首先,不要对孩子的“跌倒”表现的过分关注。当孩子在生活中遭遇一些小小的意外或不幸时,父母不要表现过于关注,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跌倒”是件很重大的事情。因此,面对孩子偶尔的失利,父母要淡然处之,孩子会从父母的态度中学到,遇事要有平静的态度,不必过于患得患失。

其次,不要把孩子的“跌倒”归罪于人。就如孩子跌倒后,父母拍打地面为孩子“报仇”一样,当孩子遇到某些挫折时,有的父母会说:“都怪某某人,若不是他,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样的话,会让孩子养成将自己的失败归罪与他人的坏习惯,而无法反省到自己的不足。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才能让他提高自己。

最后,孩子“跌倒”后父母应该对孩子加以激励,让他自己爬起来。再找出失败的原因,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为以后的成功积累更多的经验。

要点14: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每个人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都需要付出许多努力,但人生中会有种种的诱惑,如果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努力的方向,被诱惑牵着鼻子走,也许就会前功尽弃,偏离了成功的轨道。那么,能否抵制不良诱惑,就要看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自制能力。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发给一群4岁的孩子每人一块糖,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掉糖,便只能吃此一颗,若能坚持一段时间,便能再得到一块糖,这样就能吃到两颗。

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把糖吃掉了,但有的孩子却想尽办法抵制诱惑,不去吃糖,一直到了规定的时间,又得到另外一块糖。

实验后,心理学家对这些孩子做了长期跟踪调查,发现那些迫不及待吃掉糖的孩子性格较为固执,面对欲望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而那些能够等待另一块糖的孩子,则较为自信,即使面对压力和挑战,也不轻言放弃。

哪种性格的孩子将来会更容易走向成功呢?结果可想而知。

自制力的大小与孩子将来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能让孩子在面对物质或精神诱惑时作出理性选择,不盲目从众、随心所欲,而是及时督促自己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

可是,父母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自制力呢?

首先,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父母自己先要有着理性的自我约束力。自律的父母不但可以起到身教胜于言传的作用,而且能够成为孩子自制自律的榜样和动力。如果父母都没有自律精神,即使在言辞上一再向孩子强调要自律,也是不会收到任何成效的。

其次,给孩子自制自律的机会。很多时候,孩子都是受父母约束的,但长期根据父母的命令行事,那只是被约束,而无法让他养成很好的自我约束力。因此,父母不要事事都帮孩子制订好规则,而是应该引导他自己去考虑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他从他律变为自律。

要点15: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是用时间来衡量的,分分秒秒中都是我们在度过自己宝贵的生命,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凡是有成就的人从不肯轻易浪费时间。因此,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珍惜时间,并且要合理利用宝贵的时间,这样他才能在有限的人生里获得更大的成功。

美国小说家爱尔斯金幼年时曾学习钢琴。他的钢琴老师问他:“你每天要用多长时间来练琴?”爱尔斯金说:“每天都要练习三四个小时。”老师说:“每次练习的时间都很长吗?”“是的,我觉得这样效果比较好。”爱尔斯金回答。“不,这样不好。你将来长大后不会天天都有这么长的空闲时间来练琴。你要养成一有空闲时间就练习一会儿的习惯,把零碎时间利用起来,这样练琴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

后来,爱尔斯金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他很喜欢文字创作,但工作忙没有时间动笔。后来,他突然想起钢琴老师的话,把零碎时间利用起来。于是,每有空闲时间,他就写一些文字,一周之后竟然积累了许多的稿子。爱尔斯金用这样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了长篇小说,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小说家。

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一天24小时,其成就却有所不同,这与他是否善于管理时间、利用时间是有着很大关系的。爱尔斯金合理利用时间,所以最终取得成功,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呢?

首先,要让孩子有惜时的观念。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进光阴”,因为黄金有价,而时间无价。父母要帮孩子树立起时间意识,经常提醒他关注时间的变化和流逝。如告诉他一小时的时间可以完成一件什么事情,一周之后让他反省一下自己一周的收获。当孩子将时间与自己的收获联系到一起,就会发现时间的不可逆转性,因此就会懂得珍惜时间。

其次,让孩子学会将时间分段。父母要教给孩子按照自己的生活规律,将时间分段,并把自己每段时间将要做的事情提前写下来,以监督自己完成,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利用时间。

最后,孩子不应只会管理自己的时间,还要学会做一个守时的人。因为守时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良好的制约,是一个人自律、诚信的表现。

同类推荐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小斯宾塞是作者赫伯特·斯宾塞的侄子,因为一次不幸,失去了父母,于是被作者收养。在家乡的小镇上,小斯宾塞的生活是幸福的,因为他接受的是名符其实的快乐教育。尽管小斯宾塞的天资并不聪颖,但在作者的教育下,他14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后来顺利取得博士学位,成为著名的植物学家。那么何为快乐教育?作者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因此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也应当是快乐的。而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少对孩子发布命令,要用积极的暗示令他们看见希望,让他们能够快乐成长。
  • 做个有出息的女孩大全集

    做个有出息的女孩大全集

    有人说,女儿是上天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是优雅幸福的公主,是端庄和美丽的女神。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期望都能成为现实,并不是每个女孩都拥有美丽的花环、漂亮的水晶鞋和幸福美好的明天,很好与完美,同样需要女孩自己去创造。
  • 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跨界广告文化出版圈和电商行业的传奇夫妇如何独立养育两子?丰富厚重的人生历练下对于当下的育儿思想有哪些碰撞的火花?夫妻共同撰写的育儿心经,以家庭为单位,用爸爸和妈妈双方的完整视角再现了对于种种教育问题二胎夫妇的沟通和实践。二胎时代来临,育儿焦虑弥漫,且看这两位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三高夫妇”如何笑对岁月磨砺,静心抚养稚子成材。
  • 宝宝的58个心思

    宝宝的58个心思

    教育孩子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要想取得这份事业的辉煌,首先就应该摆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亲子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那么,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敏感期中的孩子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热门推荐
  • 千万别这么吃

    千万别这么吃

    “民以食为天”。如何吃得营养、吃科科学、吃得有品位,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书告诉人应该吃什么、该如何吃,尤其指出了种种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饮食习惯。这本书的内容对每个人都有用,当你面对美食时,别忘了提醒自己:“千万别这么吃!”你知道怎样饮食才能获得健康吗?你清楚你的身体里需要什么营养物质吗?你了解餐桌礼仪吗?你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吗?本书将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的诠释“吃”,引领你去走近饮食、了解饮食、透析饮食,向你展示吃的文化,吃的科学。以这里为起点,吃出你的健康来,吃出你的品位来。拥有它,你将拥有美丽和健康;翻阅它,你会获得审美愉悦与精神享受,从而受益终生。
  • 邪帝嗜宠皇上请下榻

    邪帝嗜宠皇上请下榻

    她,是21世纪的“女医圣”,在医治病人时死于手术台,再睁眼竟穿越到将军“儿子”身上,被父亲轻视,被妹妹陷害,被喜欢的人嫌弃,且看她如何逆转乾坤……
  • 闺训千字文

    闺训千字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日子

    日子

    老栗费了老半天劲见王秀英还是一脸的茫然就发出一声困兽般的呜咽声,气馁地将身体向后面的一大堆被褥当中倒去,一双盲人般的眼睛死死地盯在天花板上。王秀英就又开始抽烟了,她一根接一根地吸烟,不多会儿房间里就又是云遮雾罩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好像是来了灵感,工资存折的概念突然跳到了王秀英的脑海里。她兴奋地朝老栗叫着:存折,存折?老栗的眼里也一下子有了光,显然是在肯定着她的聪明才智,王秀英跳起来就去柜子里翻找,果然就找出了两个红色的工资存折。她朝老栗举着那两个折子,心里就又升起了一种成就感,就又觉得,这世上的事你说它难它就难得要命,说简单又是如此的简单!
  •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子充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聪明美丽,自幼学习书画。一日游园,梦中与一手拿柳枝的书生结为夫妻,醒来终日思恋,终于成疾命亡,死后葬于梅花观中……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花斑

    花斑

    这人一上了岁数,更年期一到,光景就是不一样。何美兰在镜子前匆匆抹完脸,往手里沾点嫩肤霜,准备搽上额头的时候,眼睛一扫,看到自己左脸颊上有那么深深的一块斑渍。她拿了毛巾擦,擦来擦去都擦不掉,这才确信自己的眼睛都花了,看不见脸上长花斑了。话说人到中年,可总有操不完的心。眼看着总算将儿子毛毛送进了大学,老公却不能省事。何美兰想着就叹出一声气,收拾好盘盏,拎了皮包,就出了门。老公徐怀义住院了。五十出头的年纪,却得了心脏病。这也难怪老徐,厂里一沓子的事情要处理,长年身心疲劳,这病上身也不意外。
  • 我们从此是路人

    我们从此是路人

    从第一次见到韩默言起,陆染整整暗恋了韩默言五年。她用两年去追逐他的脚步,三年试图去日久生情。可是,还是不够啊……韩默言还是……不喜欢她。即使再深的感情,也有干枯的时候,陆染累了,她放手。那么,韩默言,如果不喜欢我,请你滚远点。
  • 坑尾碎笔

    坑尾碎笔

    本书为作者在深圳石岩一个叫“坑尾”的地方写的一组散文。这里有将失业作为一种休克疗法的感悟“生活的陀螺”,有把回家看在生命基因里封存恒定的信息,它总在某个时刻将我们唤醒的“逆光”,每一篇散文都在不经意间述说着,将人、物、大自然的感知,氤氲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翠翘

    翠翘

    缘之一字,难道尽。缘即为劫,即为辛。前世未尽的缘,今生的劫,皆在相遇。苍天在上,我愿用我的一切换取与他下次的相遇,永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