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0300000001

第1章 寄予篇

前进的曙光工程技术处

谢伟明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50周年,各类庆祝活动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既有领导讲话,又有纪念文章。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继承发扬铁人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当然这也是铁人精神的精髓所在,回顾我们曙光工程技术处成立这10年,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承载了那么大的压力,付出了那么多的艰辛,一座座发展的丰碑无不包含了铁人精神带给我们的无限坚毅和巨大鼓舞。

是铁人的艰苦奋斗精神鼓舞我们不畏艰难挑战,走出困境,让我们勇敢地担当起一份企业生存发展的重任。1999年8月,中国石油重组改制,一个集团分为上市、存续两个部分。对这种分开分立的是与非我们不好评价,但八年后又进行了重组整合,我看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当时优良资产拿去上市,而把沉重的社会负担和企业负担都推给了存续企业,上市成功了,存续企业却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当时我在曙光采油厂任副厂长已近10年,一个厂分为两个部分,谁过到存续企业去,心里都没底,直到局党委领导找我谈话,才知道让我到存续部分当时称为曙光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任经理。作为党员干部,我只有服从组织的决定,没讲任何价钱。可我心里清楚那将是一副多么重的担子啊!在班子未分之前,分开分立的方案已讨论过,采油、注汽分在采油厂,而把作业、运输、机修、物业、生活、离退休、家属管理等业务分给了服务公司。全公司2000多人有近40%是富余人员,全厂1400多名离退休职工、1200多名家属都由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来管理,承担费用。全年这几项业务的收入不足2亿元,运输、机厂、物业都是亏损单位。接手这样一个单位,加上集团公司高调喊出今后三年市场要全部开放,股份公司每年要压缩成本5%,压力都倒向存续一边,真是一筹莫展。公司成立之初,那种压力和困惑不可言喻,当时整晚睡不着觉,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为企业的未来发愁。这时候是铁人精神给了我巨大鼓舞。我1970年入厂,当时“工业学大庆”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么些年了,对铁人精神的理解可以说是深刻的。铁人在大庆会战之初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喊出了“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雄心壮志呀!我们现在和大庆会战时比,条件不是好多了吗?路是人走的,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一定能战胜种种挑战,去创造企业发展的辉煌。

当时班子的其他成员和广大职工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分家时,机关好多同志明知这边困难很多,还有许多人争着抢着要来,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几次开大会,从大家的眼神当中,我看得出广大职工对我的期待、信赖和鼓舞,真的觉得沉甸甸的,有一种做不好工作对不起大家的感觉,一种超乎寻常的自信也油然而生,坚定了我要把企业发展好的决心。

有了信心和勇气,关键还要有思路。而对企业的各种困难,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公司要有一个向上的团队理念,晚上睡不着觉就想,多次与班子的同志沟通,最后“团结高效,勤奋务实,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理念形成了,用它去统一大家的思想,用它去凝聚千名职工的心。同时,也为企业找准了一个定位,要适应角色变化,形成了“靠优质服务占领市场,靠技术开发求得发展,靠转变机制激发活力,靠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求实、创新的发展战略。可以说当时这一理念和战略的提出,为还在困惑中的全处干部职工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我们班子的同志都表态要对广大职工负责,要用企业发展来保证职工的各种利益不受影响,一句话,不能让职工吃亏。在这个理念和战略的带动下全处干部职工迅速形成了一股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

是铁人的忘我拼搏精神鼓舞我们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寻求企业的发展谈何容易,由于当时对关联交易的理解还不全面,有的甲方理解,市场是我们的,我们愿意给谁就给谁,有的作业区引进了私人作业队;价格我们说了算,想扣你多少钱就扣多少钱,2000年仅作业费就扣了我们900多万元,好多是无理克扣。职工们都很委屈,这时我们提出了创“精品工程”,开展“满意服务”活动,用我们的真心服务、优质服务打造我们曙工处的品牌,让甲方满意,让用户满意,一时成为大家牢记的理念。我们自觉从严,从点滴做起,让挑剔的用户无话可说,作业的结算率最后达到了零损失,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可是做好区域市场仅仅能满足生存,企业要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在走出去、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在后来的几年里,我们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寻求企业更大的发展,先后开发了国际市场修井业务、工艺技术服务业务、油气合作开发业务、燃料结构调整业务,加上原有的修井作业业务,五大业务构成了五大板块,企业的年收入由分开分立之初不足2亿元,到九年后实现收入近9个亿,翻了两番多,作业队伍已超过60支,实力大大地增强。随着企业的发展,职工的收入也是每年逐步增长,到了2007年,人均收入已超过6万元,8年翻了一倍半,职工对企业发展充满了信心,能做曙工人是一种自豪,8年后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是铁人的科学求实精神鼓舞我们不懈地探索,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企业管理的难题。在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丝毫未放松做好企业内涵发展的文章,着力从石油企业传统的粗放管理中脱胎,大力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抓机制的转变、抓精细化管理。企业刚成立时,面对二、三线的富余人员,加大向一线倾斜的力度,鼓励员工向一线流动,减少富余人员。机修厂从150多人减到50余人,加上集团公司有偿解除劳动关系政策,企业的富余人员一下子减了下来,负担减轻了许多。经过反复酝酿,职代会通过了曙工处“同工同酬,易岗易薪”的工资分配新机制,一大批二线人员主动要求到一线去,使劳动力资源更趋合理,一线岗位员工更满意。当时的一线员工年收入要比二、三线高出80%左右,但大家都无怨言。

精细化管理是我们最先在辽河油田存续企业提出的,推行了经营全过程管理理念,实行预算指导下的计划管理,引入单井、单车核算模式,把成本管理化整为零,降低管理重心,在连续几年成本费用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了单井、单车的消耗。精细化管理见到了明显的效果,突破了产值增加、利润下降的瓶颈,实现了产值与利润的同步增长,各种体现管理的指标明显好转,效益从年1500万元增长到8900万元,增长幅度是显而易见的。企业效益的提高不仅是每年都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承包指标,而且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矿区建设投入逐年加大。

在铁人精神鼓舞下,我们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去做大做强企业——很多业务发展都经历了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大到小的艰难历程。1999年,曙工处刚刚成立,当时已分在采油厂的李昌绵、张飘石主动申请过来,并在资金紧张、技术研发人员极度短缺的条件下,牵头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所。2000年以来,开发出的具有曙工处特色、获得发明专利的人工井壁压裂防砂等多项技术,成为曙工处的一个品牌,市场足迹遍及辽河油田。

由于我们及时抓住了集团公司和勘探局合作开发的政策机遇,风险作业业务规模做到了辽河最大。起步阶段,也是反复地与甲方沟通,本着双赢的原则,一点点、一块块、一条条地做,通过加大措施投入,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先后开展低产低能井捞油、曙采长停井合作开发、试采油长停井合作开发、难采未动用区块合作开发及曙采工艺措施合作开发五项业务,后来它们创造的效益占据了曙工处的半壁江山,占全处利润的80%。这中间大家都付出了很多的辛苦。

国外市场也是充满了艰辛。在哈萨克斯坦荒凉的草原上,我们的工人在那儿奋战了三年,条件之艰辛,远离亲人的寂寞,是常人无法想象的。2005年,我去哈萨克斯坦看望我们的工人,一到现场,看到在荒无人烟的原野上,孤零零的驻地,工人们简陋的板房,黑得吓人的面孔,嘶哑的说话声,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为了企业的发展,我们的员工做出了多大的付出啊!

燃料结构调整业务自2005年启动以来,发展到现在有了9个注汽站、13台注汽锅炉的规模,形成了4万多吨的年置换能力。规模也是几个工程处最大的,几条技术路线我们都占全了。我们不懂技术,没有技术工人,就一点点地学,坚持培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块业务现已成为处里主要的产值收入来源。

是铁人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鼓舞着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默默奉献。伴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干部成长起来,他们敬业,他们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吃再多的苦,出再多的力都毫无怨言。黄岳南,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不善言辞,不善交际,可在哈萨克斯坦干了三年,无怨无悔。那年我去看他,他脸黑得让人认不出来,腿肿得打不过弯来,仍一瘸一拐地工作在井场上。让他提提困难和要求,他连连摆手,说: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把工作做好。闫鹏翱,2006年从井下过来就在外部市场奔忙,冀东、吉林、大庆不停地来回穿梭,父亲病重、妻子在家累得晕倒在地无人知道,儿子缺少父爱,学习有些问题,这些他都顾不上,可他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这些可敬可爱的干部构成了曙工处坚强的脊梁,有时想想他们,就感到肩上责任重大,当然动力也无穷。这些年来,我们基层班子建设愈来愈好,尤其是作业一线的几个班子,团结、有朝气、事业心强,是他们支撑着曙工处发展的大业。

10年来,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我也在不断地思考,为什么曙工处10年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我考虑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集团公司的一系列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如构造和谐、实现双赢等理念的提出和政策的调整都与分开分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给了我们有利的时机,才使得我们五项业务快速发展,规模迅速壮大;另一个是企业广大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自强不息、艰苦拼搏、不懈努力,这是我们取得如此骄人业绩的最根本原因。回想起10年前面对那么多的困难,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心系企业,想奉献的多,想回报的少。曙工处后来总结出的“五种精神”,即“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心系企业,甘作奉献的敬业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永不停步,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求实精神”应该说我的体会是最深的,它的核心就在于敢于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和心系企业的奉献精神,它来源于铁人精神,是对企业的忠诚;来源于对广大职工、对企业的高度责任感;来源于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自我价值的体现。可以说,没有铁人精神的鼓舞,就没有“五种精神”的高度概括,也就没有企业后来的发展。

10年历程,我们经历了1999年的分开分立、2008年的重组整合,经受了大暴风雪、严重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应对了解困扭亏、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诸多难题,我坚信今后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企业管理中还有多少难题,无论我们还要面对多少困难挑战,铁人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曙工处每一名干部职工,踏着铁人的足迹,秉承“五种精神”,为了曙工处明天的发展,为了百年辽河油田的蓝图,永不停步、奋斗不息!

(作者系曙光工程技术处处长)

难忘的历程 深刻的启示

白根平

1999年8月17日,中石油集团公司对辽河油田上市业务与未上市业务实行分开分立,根据辽河石油勘探局重组改制实施方案,成立了曙光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公司(2000年3月更名为辽河石油勘探局曙光工程技术处)。刚刚组建的曙光工程技术处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设备落后、资金匮乏、包袱沉重、优良资产有限、人才短缺、主营业务单一,“人往哪里去、活从哪里找、钱从哪里来”已成为当时全处的第一大难题。我们迷茫过,我们怀疑过,我们动摇过,我们困惑过:“我们该怎么办?如何生存下去,站立起来?”已成为当时干部职工的第一大精神压力;“路在何方,如何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已成为处党政领导班子面临的第一个巨大挑战。“干部招聘、设备更新、基地建设、技术开发、市场扩展”——在团结务实的党政领导班子带领下,曙光工程技术处怀揣“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满腔热情,以惊人的毅力,独到的眼光,在成长的白纸上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蓝图!风雨兼程十载,到今天已经一路坎坷、昂首阔步走过了10年,10年的历程和岁月,值得回顾、值得总结、值得骄傲,给我们的是难忘的记忆,有太多的收获,深刻的启示,永远的动力。

10年来,我们在业务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风风雨雨经过了各种困难和重重挑战,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披荆斩棘、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服务主业求生存,开拓市场谋发展。从求生存到谋发展,从谋发展到快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攀升,企业一年上一个台阶,到2008年主营业务由单一的修井作业扩展到修井作业、风险合作、燃料结构调整、工艺技术服务、外部市场五大业务板块,具备了年修井作业10000口以上的作业施工能力和井下复杂事故处理能力,有4000多名员工队伍,近400台各种车辆,60多支大小修作业队伍,发展成为辽河油田经济规模最大、管理基础最牢、效益最佳的工程技术服务单位。冀东市场的日趋成熟、月东油田的中标、哈萨克斯坦国际市场的调研论证,为企业的发展绘制了广阔的前景。

10年来,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新的增强。克服了作业价格、运输价格过低,稠油井下作业施工难度大、人工成本高、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诸多困难,修井业务技术含量、装备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增强市场开发能力、提升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先后研发出一系列新技术,获国家专利10余项,荣获省部级、局级先进单位、技术创新等奖项10余项。完成了由常规作业向措施作业、大修作业的重心转移,掌握了系列防砂技术、水平井、SAGD井和复杂措施井等一系列施工技术,精品工程、满意服务和良好的企业信誉,使我们真正担当起了保持油田稳产1000万吨的一份责任和使命。

10年来,我们的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牢固树立“人才兴企”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大力实施“感情留住人才、事业吸引人才、鼓励岗位成才、自学成才”的“人才本土化”培养系列措施,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张彦式的业务尖子、技术标兵,刘力式的“最有价值员工”,闫鹏翱式的“舍小家为大家,外闯市场作贡献”的基层领导干部,提升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三支队伍的整体素质。

10年来,我们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实现了双丰收。既为辽河油田创造了物质财富,贡献了经济效益,又为辽河油田培养、输送了大批管理干部、技术人才,涌现了大批各级劳动模范、各类标兵和先进人物。10年来,可以说,我处成绩斐然、硕果累累,春华秋实、鼓舞人心。先后荣获辽河油田先进单位、辽河油田先进党委、辽河油田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用户满意服务企业、辽宁省模范职工之家、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集团公司基层文化活动先进单位,中石油先进集体、中国企业文化创新奖等从国家到地方各个级别的多项荣誉,并连续四次荣获油田先进党委光荣称号,10年来,累计荣获油田级以上荣誉220项。

我是2004年12月任职,2005年1月初上任曙工处党委书记的。几年的工作经历,我个人有了很多的工作感受,处党委工作也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在曙工处工作的几年里,我个人通过工作和学习,适应了环境,进入了角色,融入了这个幸福大家庭,基本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工作的转变、环境的转变、职务的转变,有很多的思想收获,有不少的工作感受。我切身感受到:一是越来越感到与谢处长和其他领导同志配合默契,团结和谐,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点、长处和经验值得学习。二是越来越看到基层、机关同志们可敬可亲,他们那种忘我工作的精神,爱岗敬业的执著,为了曙工处这个大集体、大家庭的发展建设勇于吃苦、甘愿奉献的品质,不断鼓舞着我克服困难,不断前进,感到尽不到责任就有愧于他们。三是越来越认识到在曙工处这个主要从事生产和多元发展的大单位里工作,在全局单位业绩排名始终保持在前十名的先进集体里工作,在大家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火热团队里工作,有一种动力、有一种氛围在推着你干,不干不行,不干好不行,逼着你去学知识,去提高新本领,去研究新思路,去进取新成绩。四是越来越觉得在曙工处工作虽然劳累些、紧张些,但心情舒畅,有信心、有干劲、有奔头,班子之间、单位之间、同志之间,到处充满了热情、感情和友情。

10年来,处党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实施油田党委“五个一”系统工程,大力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上一年提出一个新思路,一年突出一个新内容,不断总结和推广新举措、新经验、新亮点,发挥了党委工作的政治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强大精神动力,也有了深刻体会:

第一,以“五种精神”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五种精神”是全处广大干部职工经过10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坎坷磨炼,在实践当中自觉提炼出来的,是曙工处全体干部职工的切身体会、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可以说是辽河“家”文化在我处的具体体现和结合深化,也是对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的具体实践,成为激励全处广大干部职工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它使我们通过坚持和发扬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经受住了分开分立、重组整合、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考验,适应了市场的激烈竞争,战胜了2008年大暴风雪、2010年特大洪涝灾害等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从容应对了2009年金融危机的复杂局面。坚持和发扬甘作奉献的敬业精神,使全处上下形成了同创业共发展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外闯国内外市场的职工舍小家顾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奋力开拓外部市场,为我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坚持和发扬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使我们在困难与挑战、机遇与希望并存中,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遇,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管理瓶颈——2003年“由劳务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的战略思想为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的曙工处找到了自我突破的支点;2005年“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使曙工处走出了一度出现的“产值增加,利润却下降”的怪圈;2008年重组整合后,我们在“为油田增储上产服务、为采油生产提供保障、为二次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为建设百年辽河作贡献”和建设“辽河油田最大最优的工程技术服务单位”的企业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上继往开来。当前,我们又将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提升技术、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总体部署上开拓创新。坚持和发扬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使我们有效地解码了“生产运行、节能降耗、提高质量、推进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决定企业发展的诸多命题,在百元产值赢利能力及百元产值原材料、修理、燃料消耗管理指标控制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坚持和发扬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求实精神,通过坚持落实两级班子基层联系点制度,有效改善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坚持把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员工,持续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职工群众的认可;通过大力推进EAP员工帮助计划,保持了员工队伍的和谐稳定。

第二,以“四个重点”为中心内容的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党组织强有力的政治优势。“四个重点”是我处对油田党委“五个一”系统工程的进一步深化,也是落实党中央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重大部署的具体行动。处党委通过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企业发展的重点,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点;把生产经营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把基层工作的焦点,作为党建工作的融合点;把职工反映的热点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使全处党建工作始终紧紧围绕着提升核心技术、解困扭亏、企业扩展内外市场、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及队伍建设等中心工作,紧紧依托“四好班子”、“六个一”、“创先争优”等有效活动载体,始终着力在夯实党的基层组织这一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上,在增强党组织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核心力量上下工夫、做文章,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得到持续增强,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挑战的特殊时期,在企业抢抓机遇的关键时刻,党组织能够站出来,承担责任、加强领导,发挥核心作用;党员干部能够站出来,分担压力、勇于负责,发挥引领作用;党员同志能够站出来,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强于群众,吃苦奉献,发挥先锋示范作用。

第三,以“六个平台”为主要抓手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强有力的凝心聚力作用。“六个平台”是处党委对油田党委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四有六要”工作要求的进一步延伸和具体落实。即构建政策理论、形势任务的舆论导向平台,构建干部职工人才成长的培训提升平台,构建沟通联系、帮扶解困的情感关爱平台,构建先进典型宣传培养的示范推进平台,构建党群活动的服务保证平台,构建阶段性劳动竞赛的目标实现平台。10年来,越是在分开分立、重组整合等企业发展形势变化的时候,越是在企业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的时候,越是在金融危机经济导致效益下滑、过紧日子、职工群众信心不足的时候,我们通过“六个平台”来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加强思想引导,层层讲清楚国情、油情、局情、处情和单位实情,树立起员工“我与企业同创业共发展”的坚定理念,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行动,确保了企业一系列重大部署的贯彻落实;靠“六个平台”树立起了张飘石、徐相利、何岳军、侯伟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弘扬了正气,保持了队伍昂扬向上的士气;靠“六个平台”深入细致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理顺了情绪,保持了队伍的和谐稳定;靠“六个平台”帮扶困难职工,体现了组织的关怀,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10年来,“六个平台”发挥了凝心、聚力、提神、鼓劲的强大作用,使我们的员工队伍展示出无比的敬业精神和兴业豪情,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立足本职、艰苦奋斗、拼搏奉献、攻坚克难。

第四,坚持抓好“学习型”班子建设,在企业发展中持续增强了各级班子的领导执行力。各级班子是企业发展的决策者,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者,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高度和发展质量。10年来,处党委始终把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严格落实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使理论学习成为各级班子发挥领导组织作用不竭的智力支撑,实现了“学风上有新转变、观念上有新突破、能力上有新提高、工作上有新成效”。通过组织各级班子坚持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上级文件和工作部署的学习,尤其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活动中,提高了各级班子把握大局的思维能力,增强了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责任意识、发展意识,使我们的各级班子在分开分立、重组整合的发展环境变换中,在应对危机、队伍大量等停的特殊时期,能够理清思路、从容应对、有效落实各项措施,成为引领企业发展坚实的领导核心;通过以“务虚”引导“务实”,坚持每年推出一个管理主题进行理论研讨,使各级班子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执行力强有力的推手。通过持续更新各级班子的业务知识和管理理念,做好井控、HSE等系统性管理体系专业知识和岗位资质的储备,使各级班子在强化安全、质量、经营管理基础的过程中发挥了持续有效的组织作用;通过学习《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及《玩火者必自焚》等腐败犯罪的典型案例,使各级班子成为管理、教育和稳定队伍的组织核心,赢得了职工群众的信赖。可以说,10年来,全处各级班子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赢得了职工群众的信任,在科学发展观群众测评中处班子群众满意率100%,三级班子平均满意率达到99.5%以上。

第五,坚持抓好“创先争优”活动,在企业发展中始终保持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创先争优”是保持队伍在任何环境下、任何困难挑战下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内在动力。建处10年来,处党委始终坚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广泛搭建“最有价值员工”、党内“创三优”、“两先两优”等争创平台,大力宣传典型、表彰先进,营造了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浓厚氛围。尤其是突出强调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示范辐射作用,要求党员同志思想觉悟要优于群众;业务技能要强于群众;业绩奉献要高于群众。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定期组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党员经常性教育,坚持促动广大党员在“党员工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位”等广阔的舞台上,在特大暴风雪、洪涝灾害等挑战、困难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在应对金融危机等严峻形势面前,把身份亮出来、把旗帜打出来、把标杆立起来,使党员干部成为各个岗位上的生产建设的模范、研发技术的能手、创新管理的标兵、和谐稳定的骨干,成为一面面鲜艳的旗帜,带动我们的队伍成为一支永不言败、不畏艰难困苦,勇于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石油铁军。

当前和“十二五”时期,中石油集团公司要打造绿色、国际和可持续的中石油,辽河油田要实现“33343”发展目标,打造“千万吨原油产量规模,千亿元产值经济”的油田,曙工处要实现“23316”工作目标,打造辽河油田最大、最优的工程技术服务单位,需要和继承的正是建处以来所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启示、经验和体会,发挥和坚持的正是建处以来的和总结起来的精神、观念和意识。我相信,经过磨难和从挑战洗礼中走过来的曙工处,一定能够为“打造辽河新形象,提升企业软实力,实现事业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曙光工程技术处党委书记)

“五种精神”激励我们永不停步

王玉臣

1999年8月17日,曙光工程技术处从曙光采油厂分离出来至今已整整过去11年了。回顾这10多年曙工处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艰难创业史。在曙工处建处10周年之时,我作为一名亲身经历过的人,的确有很多感言,万语千言凝聚成一句话,那就是“五种精神”激励我们永不停步。

“五种精神”是引导我们积极进取的思想优势所在

文化强则企业强,文化兴则企业兴。以“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心系企业,甘作奉献的敬业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永不停步,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求实精神”为基本内容的曙工处五种精神的形成是伴随着曙工处的发展壮大逐步凝练、积淀、升华而成的,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成为激励我不断奋进的重要精神力量。

“五种精神”在特殊背景下孕育。曙工处的发展是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1999年8月17日下午,我当时作为一名运输公司的副经理亲身经历了在曙光采油厂调度楼会议室召开的分开分立会议的全过程,我们运输公司毫无选择地被划到曙工处。散会后,当时的心情应当说是非常沮丧。曙工处当时应当说困难重重。从生产情况看,资产破旧,不良资产都被划拨过来,当时我处的资产总额不足2亿元,设备新度系数仅为0.23,用这样的资产状况去实现企业发展,实现企业的盈利,简直是天方夜谭。从人员结构上看,负担沉重。全处2000多人,40%的富余人员,还有1400多位离退休职工和1200多名家属由我处来承担,可以说是举步艰难,困难重重。从业务作业上看,运输、作业、机厂、物业、管厂、金宇、准备等二线服务单位被分到我处,可以说这些行业都是不挣钱的行业,只有作业行业略有盈利,其他行业均处于亏损状态。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全处上下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心系企业,甘于奉献,孜孜不倦,勇于进取,通过开展精品工程、满意服务、精细化管理,我们用真心和优质服务,将修井作业品牌唱响在曙光油区,回荡在外部市场。

“五种精神”在艰苦创业中完善。思路决定出路。面对企业的各种困难,处长谢伟明多次与班子成员沟通,形成了“团结高效,勤奋务实,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理念;形成了“靠优质服务占领市场,靠技术开发求得发展,靠转变机制激发活力,靠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求实、创新的发展战略。可以说,当时这一理念和战略的提出,为还在困惑中的全体干部职工指明了方向,广大干部职工把高度的革命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定了攻克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就拿运输业务来说,我记得1999年运输公司亏损1000万元。从政策上看,前途渺茫,看不到一丝希望。因为公司压缩成本,市场放开,已成为大势所趋。我作为一名运输公司的副经理更是感到一种难以承受的压力。2000年之后,我担任了运输公司经理兼书记职务,应当说责任更大,担子更重。曙工处两个运输业务部门合并到一起,由我来负责,无论是从企业的大环境还是运输公司的小环境来看,都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光明。但是有了曙工处坚强的班子和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特别是当时谢处长在找我谈话时说:你可不能给我亏损1000万,要上缴1000多万利润,如果你要再亏1000万,全处就完了。虽然这些话不多,但话里包含着责任,透着信任,所以,我们运输公司2000年经过不懈努力,效益持平,为全处完成指标打下一个好基础。

“五种精神”在发展建设中成熟。分开分立之时,曙工处面临的生存环境极其艰苦。以谢处长为核心的曙工处人,怀着满腔的热情,以“胸怀大局,为企分忧”的献身精神,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不等不靠,谱写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壮歌。企业经济规模和效益大幅提升,2008年是我处效益最好的一年,实现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利润8910万元;企业主营业务能力显著增强,修井队伍从28支增加到63支,完成了由常规作业向措施作业、大修作业的重心转移;企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2005年12月,第一部修井机正式进入哈萨克斯坦,2007年进入冀东油田,2008年进入吉林油田,2009年进入大庆油田和长庆油田。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全处上下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继承石油工业光荣传统,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积淀形成了曙工处“五种精神”,并成为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五种精神”是推动我们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五种精神”虽然在艰苦创业的年代孕育,但其“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和心系企业的奉献精神”的核心理念,却始终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始终是推动我处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

“五种精神”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行动指南,是团结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2001年底,我被提拔到处领导班子,参加班子的各项活动,包括企业的发展定位,企业精神、指导思想等的确立,也亲眼见证了曙工处从生存到发展到快发展的全过程。在这10年的发展过程中,凝聚了曙工人的智慧,凝聚了曙工人的艰辛。无论是在曙光油区服务主业发展还是在国际市场修井作业,无论是做强工艺技术服务业务还是发展燃料结构调整业务,我们都坚持不懈地实践“五种精神”,时刻用“五种精神”育人铸魂;我们旗帜鲜明地把“五种精神”作为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构筑具有曙工处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我们积极树立和宣传在践行“五种精神”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使他们成为展示当代曙工人风采、激励曙工人斗志的楷模。10年来,正是由于全处上下坚持“五种精神”,抢抓一切可能的机遇,企业实现了一年一个台阶,到2008年,由单一修井业务扩展到“五大业务板块”,由建处时的产值收入不到2亿元增加到8亿多元,利润7000万元,发展成为辽河油田经济规模最大、管理基础最厚、效益最佳的工程技术服务单位,年年超额完成油田下达的主要经营指标,成为全局创效排在前10名的单位。

“五种精神”是企业职工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提升企业软实力的引擎。“五种精神”是对曙工人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诠释。我们始终坚持用“五种精神”构筑曙工处干部职工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大力弘扬“五种精神”,我们锻炼了一支经历10年磨炼能打硬仗、政治和组织优势突出、素质日益提高的员工队伍。并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面貌,能够迎难而上,与企业共患难,这些都为企业实现新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使我们在应对各种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和主动。尤其是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无论企业发展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还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中,都始终如一地保持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讲大局、讲奉献,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强化责任、创新管理、开拓思路,成为带领广大职工勇敢地面对困难和压力,积极地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坚强领导核心。企业成立之初,机关人员不足30人,所有干部不足50人,处级干部只有4人。10年后,培养了处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60多人,当然这些与企业的业务格局和发展壮大有关,没有企业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我作为科级干部能走上处级干部岗位,也得益于企业的发展,得益于领导的提拔和关怀,得益于职工的信任和支持。

“五种精神”是激励我们不断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作为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的排头兵,曙工处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重大,要实现曙光油区的和谐稳定发展,需要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付出艰苦努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把“五种精神”发扬光大。

发扬“五种精神”,全面履行企业责任。当年创业之初那种立志扭转被动局面,改变亏损状况的坚定信念,“激流弄潮风劲帆”的豪情壮志,充分展现了曙工处人“服务能源,奉献曙光”的情怀。今天,树立大局意识,强化责任,充分认清保持油田1000万吨原油产量规模,保证曙光油区稳产,是我处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效益之源。站在这样的高度上,实践“五种精神”,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坚持把为“采油生产提供保障”作为我们的“第一责任”,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在推动我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以实际行动为辽河油田勘探开发建设40周年献礼!

发扬“五种精神”,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心系企业,甘作奉献的敬业精神”等优良作风,是曙工人科学求实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曙工处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发扬“五种精神”,大力发展和推广特色技术,在满足增储稳产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冀东、长庆等重点区域市场,大力开发配套技术服务市场,努力实现主营业务规模效益和特色工程技术服务效益双增长。同时,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提升各专业队伍装备、资质、技术水平和施工效率,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好准备。

发扬“五种精神”,永葆曙工人本色。十几年来,曙工人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并在服务曙光油区发展的不断奉献中得到升华,凝聚成了曙工处“五种精神”。“五种精神”凝心聚力,永远是我们重要的精神力量。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五种精神,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奉献企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系曙光工程技术处副处长)

十年感怀

——纪念曙光工程技术处成立10周年

刘杰

花开花落,几度寒暑,十年时光,弹指一挥,艰苦奋斗,峥嵘曲折,十年历程,岁月章回。回溯流光溢彩的漫漫征程,重温一路走来的岁月年轮,自强不息成为我们不朽的信念,追随理想已深埋在每个曙工处人的心底。今天我们曙工处人欢聚一堂,迎来了曙工处的第10个春天。作为一名老石油作业人,曙工处的前身是我1981年毕业参加石油工作接受战斗洗礼锻炼成长的地方,是我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热爱而奋斗的地方。2005年,因工作关系,我有幸又回到了我当初奋斗过的地方,重新为她的成长而努力工作,曙工处是我激情燃烧的地方,也是我终生眷恋的热土。

回首过去的10年,从曙光油区到冀东、吉林、大庆油田,到哈萨克斯坦都留下了曙工处人奋斗的痕迹;从成立之初的28支修井队伍增加到现在的65支;从年修井作业完井数由初期的5265口提高到年修10000口以上;从年收入2.3亿元,利润1648万元,到实现收入8.7亿元,实现利润8910万元……这所有的一切,曙工处人整整用了10年,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十多年的沧桑巨变,实现了主营业务能力显著增强,业务结构不断完善,抵御风险能力逐年增强,企业发展空间逐年扩大。10年来,我们不仅仅取得了让每一个曙工人都感到骄傲的经营业绩,更重要的是10年来的艰苦拼搏、风雨同舟形成了曙工人的“五种精神”,成为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1981年,我从辽河石油学校毕业分配到了曙光采油厂作业大队当了一名石油作业工人,从此与石油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石油作业施工条件非常艰苦,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还时刻受到井喷等事故的威胁。但条件的艰苦没有磨灭我对石油作业工作的热情,更没有让我丧失前进的动力。我一面虚心向老作业师傅们请教,积极到现场进行实际操作,井口旁、井架边、芦苇丛中都留下了我的身影。经过十几年的辛勤耕耘,我从一名不谙世事的小伙子,锻炼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石油作业工人、技术员、作业小队队长、作业大队大队长。是石油作业这片热土培育了我坚强不屈的性格和执著的奋斗精神,而我也见证了作业大队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因工作关系,1994年我离开了自己所热爱的作业大队,到曙光采油厂机关任调度长。以后的10年虽然我离开了作业大队,但作业大队始终是我牵挂的地方,我一直关心着作业大队的变革,因为那里有我留下的汗水,更有我朝夕相处的同事和热爱的老领导,只要一有空,我跑现场时就到作业施工现场,与作业工人聊天,了解作业技术和施工作业情况。1999年,因集团公司业务调整,以原先的作业大队为主体成立了曙光工程技术处,从此曙光工程技术处走上由求生存到谋发展,由谋发展到快发展、持续发展的巨大转变之路。而我在2005年因工作需要也有幸重新加入到这个充满激情和挑战的创业队伍中。

2009年8月,我们迎来了曙工处建处10年的大喜日子。10年,包含了多少个日日夜夜;10年,又饱尝了多少的酸甜苦辣,蓦然回首,感慨良多。还记得,曙工处成立之初,虽不是白手起家,但是生存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可同事们的热情却是那般高昂!还记得,我们作业工人们,不辞辛劳,挥汗如雨,为了生存而拼搏;还记得,在进军哈萨克斯坦国际市场时,处领导与创业者们依依惜别的场景,我们的员工为了企业的明天,带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气概告别了亲人远赴他乡;还记得,在发生井喷时,我们的干部带头与工人们一次次冲在前,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危机。10年来,我们正是在油田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迎难而上,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企业发展和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所有的一切表达了曙工人“十年铸一剑”的豪情,这所有的一切更是曙工处人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

曙光工程技术处改革发展的道路很不平坦,我们走过来的是一条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创业之路;是一条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求真务实的创新之路;是一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健康发展之路。回顾起来,我们有很深的认识和体会,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牢牢把握:一是,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特别是在企业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更要坚定发展的信心。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靠职工、关心职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是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取得各项工作胜利,实现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三是,提高技术能力和水平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我们把提高主营业务技术含量、技术服务能力作为保持规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来对待。四是,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形势任务教育,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五是,企业发展要善于把握住机遇。我们就是较好地把握住了集团公司政策调整和辽河油田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实现了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规模的快速发展。

回首过去,我们成绩斐然;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2010年,我们又迈向了曙工处发展的第二个10年。您听,前进的号角已吹响!您看,迈出的步子扎实而又稳健!这就是我们曙工人,善于总结,勤于思考,敢于直面新时代的挑战!这就是我们曙工人,以“不满足于昨天”的豪迈气概,高奏凯歌,走向未来,奔向充满希望的明天!我们相信:曙工处的明天定将更幸福明朗!让我们紧跟曙工处,怀揣一颗感恩的心,随着跃进的鼓乐,踏着时代节拍,前进!再前进!

(作者系曙光工程技术处副处长)

风景这边独好

许林祥

8月17日,一个令我铭刻在心的日子。深夜,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万千。时光仿佛快速倒转,承载着曙工处十载历史的巨大画卷正渐渐舒展,带着我飘逸的思绪回到了10年前。

10年前的今天,曙光工程技术处,一个响亮的名字伴随着辽河油田的改制悄然在曙光油区这片沃土上诞生。从此,曙工人满怀豪情壮志开始了他们创业的旅程。然而,“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路往哪里走”三座大山阻挡了他们前进的道路,他们举步维艰,历尽心酸。但,曙工人没有畏惧困难,他们跟随着处领导班子坚定的步伐,在市场的波涛中,勇敢地迎接考验。“围绕‘一个中心’,实施‘五项工程’,实现‘两大目标’,达到‘三个上水平’和‘三个增强’”是他们向困难发起的对抗宣言。顶烈日,斗严寒,夜以继日。挑灯夜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如腊梅,愈寒冷愈绽放得娇艳。他们似青松,不畏风雪,挺直脊背,写满自强的尊严。风雨中,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奋力拼搏、合力攻坚。

看今朝,企业发展尽显风流,五大板块齐头并进,各显风骚。修井作业,规模扩大,技术提升,作业服务能力创一流。合作开发,难采区块合作取得新突破,原油产量大幅提升人称赞。工艺技术,多项专利手中攥,科技攻关步伐坚。燃料结构调整也耐看,降低能源消耗,谱写成本节约新诗篇。再看外部市场,从无到有,从少到繁,异国他乡雄风展,那是领导的智慧在流传,也是员工的心血化作了霞光满天。10年间,企业产值连翻番,实现了从1.8亿元到8.7亿元的快速转变,利润更有新突破,现已接近1亿元。

纵眼观,曙工处更是满园春色。生产经营成绩斐然,“四个万无一失”保安全,矿区模样年年变,生产设施日臻完善,办公条件大大改观,文化生活五彩斑斓,职工笑逐颜开心里甜,工作起来乐无边。

细思量,曙工处的企业文化具有独特内涵。10年的春华秋实,10年的风雨打磨,凝练出了曙工人可贵的“五种精神”。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是前进的航标,指引曙工人披荆斩棘,阔步前行;心系企业,甘作奉献的敬业精神是磁石,凝聚智慧,汇聚力量,催人奋进;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是旗帜,鞭策他们励精图治,再创辉煌;永不停步,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是冲锋号角,激励着曙工人勇往直前,奋力争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求实精神则是甘露,滋润心田,引导他们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在实践与认知的循环间,曙工人撑起了曙光这片天,实现了他们从优秀到卓越的美丽蜕变。

放眼远眺,曙工人理想比海阔,志向比天高。建造辽河油田最大最优的工程技术处服务单位是他们的新目标,这将指引他们以坚强的步调,奔向加速发展的热潮。他们的决心将化作滚滚波涛,冲破重重艰难险阻,让事业分外妖娆。

微风吹起,树叶沙沙作响,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披衣而起,抬头看窗外,皓月当空,银河群星闪烁,路边杨柳婆娑,月色宜人。这一切我却无法入眼。在我看来,纵使春风杨柳千万条,唯有曙光风景这边独好。

(作者系曙光工程技术处副处长)

生日贺卡——1/3550的感动与祝福

廉希金

我可爱的曙工处大家庭:

今天是你10周岁的生日,作为这个大家庭3550名成员中的一分子,首先由衷地向你道一声“生日快乐”!

10年前的今天,由于石油系统的重组改制,你应运而生,取名为曙光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公司,2000年3月,你更名为曙光工程技术处。10年来,在党政班子的带领下,你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断发展,你乘风破浪一路凯歌不断壮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华美乐章,走过了一段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

成立之初,你是采油主业人嘴中的“非主体”、眼中的“非核心”;缺乏优质资产、优势项目;急需优秀人才、技术骨干;只有几栋陈旧的办公楼、破旧的厂房。而你却不仅要负担2400多名家庭成员和曙光整个矿区离退休职工的薪酬,还要承担近2000万元的利润上缴指标和曙光矿区的建设任务。面临着一筹莫展的艰难局面,你没有忘记2400多名家庭成员的托付和希望,怀着满腔热血,凭着一身肝胆,唱响了“敢问路在何方”的万丈豪情,吹响了“路在脚下”的前进号角。

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你不断继承和发扬铁人精神、大庆精神、辽河会战精神,积淀着每位家庭成员的优秀品质和独特气质,凝结出了你特有的“五种精神”: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心系企业,甘作奉献的敬业精神;勇于奉献,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永不停步,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求是精神。凭着“五种精神”,你不断地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2000年,你完成作业施工井不足5000口,收入不足2亿元,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不足2万元;2008年,你完成作业施工井超过10000口,实现收入8.7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18%,家庭成员人均收入超过6万元。

2000年,你主营业务只有小修作业;2004年,你形成了大小修作业、能源风险合作、工艺技术、燃料结构调整、外部市场五大业务板块。

2000—2009年,你研发应用新技术10多项,拥有国家专利19项。

2001年,你通过了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你通过了HSE管理体系认证。

2005年,你的修井作业队伍进入哈萨克斯坦;2007年,你的试油、修井队伍进入冀东油田;2007年,你的防砂项目进入大庆油田;2008年,你的试油队伍进入吉林油田;2009年,你积极竞争月东油田修井作业项目。

伴随着你的传奇经历,一批又一批的能人志士慕名而来,希望加入你灿烂的旅程。而你总是张开宽厚的双臂,微笑着将他们拥入你温暖的怀抱。到今天为止,你已经拥有了3550名家庭成员,其中,专业技术干部59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5人,中级职称的141人。每名成员都感谢上苍使你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也都感谢你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挥洒青春热血、谱写壮丽诗篇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将你的发展和自身荣辱融为一体,将你的恩情转化成了不竭的动力,找到了各自的人生坐标,实现着各自的人生价值。而作为你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我幸运地亲身参与、亲眼见证了你整个的发展历程。在你“五种精神”的激励和鞭策下,在你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下,我本人也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不断进步。

你成立之初,我只是你旗下作业二公司的一名生产副经理。当时作业二公司的生产能力过剩20%,作业工作量不足;装备设备陈旧老化,只有20多台履带式通井机;职工公寓里只有几张不太结实的床,没有其他设施;施工现场没有一栋像样的值班房,冬天比外面还冷,夏天比外面更热;作业工想喝水,只能到采油站、热注站喝自来水;现场管理水平低下,“三违”行为屡禁不止。客观地说,一些职工对你的未来并不看好,主观能动性差,工作积极性不高。而我也对你的前途有一丝隐忧,对作业二公司的命运心存焦虑。

可过了不久,你“路在脚下”的号角将我惊醒,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开始憧憬你和作业二公司的美好未来,也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成了你不断前行浪潮中的一滴水。你拓展业务范围、发展外部市场的战略帮助作业二公司解决了富余人员;你的创新机制、创新管理提高了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一年以后,设备设施开始逐步更新;职工公寓开始改造装修;施工现场值班房开始逐一配备;现场管理情况逐渐好转,操作标准坚持得也越来越好……

面对着你带给作业二公司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更加坚定了和你“同呼吸共命运”、“同创业共发展”的信念,更加充满激情、忘我工作。我和你一起越过险滩、穿过峡谷,和你一起激昂、一起碰撞、一起震荡、一起共鸣,创造了一次次的辉煌、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2000年,我成为作业二公司的主要领导;2003年,我成为你的安全副总监;2006年,我成了你的副处长。

一路走来,作为你3550名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我感到无比骄傲;作为你不断前行浪潮中的一滴水,我感到无上荣光。是你给了我生存的土壤,让我茁壮成长;是你给了我广阔的蓝天,让我展翅飞翔;是你给了我无穷的精神食粮,教我敬业而忠诚、执著而无私、博爱而善良。

今天的你,正承受着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消退的影响,面临着重组改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承载着履行“三大责任”、建设“四个基地”、实现“三大目标”、创建“百年辽河”的光荣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你重新调整发展定位,站在新起点上,向着“辽河油田最大最优的工程技术服务单位”的目标,再次起航。

我坚信:有“五种精神”的激励和引领、有引航员的英明决策、有辽河油田不竭的东风、有3550个勇敢的水手,作为曙工处大家庭的你就是战无不胜的“航空母舰”,一定会继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从胜利迈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

请你相信:3550个“我”,一定会为你一路祝福,一直祈祷,全力奉献,全程呐喊,纵情歌唱!

此致

敬礼

你3550名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廉希金

2009年8月17日

(作者系曙光工程技术处副处长)

十年颂

李智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十年的光辉岁月如沧海一粟,似弹指一挥。铺开历史的画卷,在漫漫无边的岁月中,一个看似平淡无奇而又值得记忆的日子:1999年8月17日,伴着庆典的礼炮,迎着绚丽的朝霞,你悄然诞生在茫茫苇海的曙光大地。新成立的曙光工程技术服务处,犹如襁褓中的婴儿即将驾驭一艘小艇独自起航。面对茫茫油海,分开分立震荡的余波未平,搏击市场竞争的风浪又起:机遇应该怎样把握,如何承载着近2000名员工的期望;怎样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得生存,如何做好肩负企业发展的文章。冲破一切前行的困惑,求生存、谋发展,携手渡难关成为曙工人的光荣使命。

新世纪的车轮碾过了3650个日日夜夜,曙工处的旗舰引领着行业巨轮发展的航向。站在新起点,回首往昔,曙工人靠质量信誉服务主业求得生存,曙工处凭着科技管理开拓市场谋得发展。历史的丰碑镌刻着创业者的艰辛与辉煌,看如今,十年的沧桑巨变,曙工处的飞速发展、规模的壮大、创业的辉煌伟绩让世人刮目相看。

十年的历程,脚踏实地,卓尔不群。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路踏歌而行,以高唱“敢问路在何方”的英勇气概,携手并肩,众志成城,昂首跨进新世纪。曙工人的创业团队,一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奋勇前行,风雨同舟。2000名职工相互拂去扑面而来的浪花,用宽厚的胸膛、坚实的臂膀,共同托起了最大的工程技术服务单位的钢铁脊梁。曙工处,我们为之奋斗的和谐家园。

十年的耕耘,岁月峥嵘,硕果累累。全处工作思路清晰,企业定位准确。由单一的修井作业发展成五大业务板块,年产值从1.8亿元到8.7亿元,年上缴利润从1500万元到8900万元;技术在不断提升,规模在飞速发展,综合素质在逐年提高,队伍团结和谐稳定。曙工处,我们为之骄傲的金色家园。

十年的璀璨,星光熠熠,铸就辉煌。最佳的创效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耀光环是曙工处人拼搏进取的硕果,迎难而上、心系企业、永不停步、勇于探索、以人为本的“五种精神”是企业精华的凝结。曙工处的路宽了,曙光矿区的灯亮了,曙工人的笑多了,曙工处科学发展的步伐坚实了。曙工处,我们为之自豪的温馨家园。

我们不会忘记,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曙工处发展作出贡献的先进劳模和默默奉献的曙工人,是他们,用十年的努力和付出打造今日的辉煌。

我们更应该铭记,十年来一直不懈探索、努力追求的创业者,用智慧和拼搏挺起了今日的脊梁。年年都有新思路,年年都创新业绩,年年都上新台阶,年年都有新跨越,彰显建设者的聪睿和远见。

我们不应忘记,初成立时的迷茫困惑,创业奋斗的艰辛;我们更应该记住,整合后保持规模、提升技术、精细管理、科学发展,做最大最优的技术服务单位的坐标。

曙工人有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曙工人有心系企业,甘作奉献的敬业精神;

曙工人有永不停步,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

曙工人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曙工人有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求实精神。

这里有智慧的沃土,这里有发展的机遇,这里有展示的舞台,这里有实现梦想的成功之路。这里的每一天都迎接着新的朝阳。

辽河的浪花翻卷不息,曙工的行业巨轮承载着4000名曙工人继续扬帆远航,迎着曙光驶向新的彼岸。

十年里,曙工人为油田开发建设的画卷浓墨重彩地画上了绚丽的一笔。十年,曙工处高举累累硕果为新中国六十华诞献上沉甸甸的厚礼。

“枫叶如月忆照华,聚沙成塔创未来”。穿过悠悠岁月,十年花季已然缤纷,建设者们还将继续演绎创业的激情,一路前行!秉承拼搏、敬业、进取、创新、求实精神,我们更加信心百倍地再铸油田开发建设新的辉煌,续写百年辽河文明史上最壮丽的诗篇!

情系曙工,我骄傲,成为曙工的一员。

心系企业,我自豪,要实现自己的价值。

甘作奉献,我要为之奋斗,去建设更加美好的幸福家园。

(作者系曙光工程技术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十年礼赞

张飘石

十年前的今天

一个朝阳如歌的日子

您——悄然诞生

接过“为油田生产保驾护航”的神圣使命

您,毅然踏上了创业的征程

前方的道路布满了无数的荆棘与泥洼

困难面前

您以领路人的气魄

吹响了集结的号角

人员招聘、设备引进、基地建设、技术开发、市场外拓

一路走来

您以惊人的毅力,独到的眼光

在成长的白纸上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蓝图!

看!

作业汉子们正挥舞着管钳干劲儿十足地奋战在最艰苦的一线!

“修井大拿”是对他们的最好称呼

SAGD作业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酷暑骄阳、风霜雨雪又算得了什么?

铁人的力量必将注入黑色的琼浆!

燃料结构调整战役打响了!

以煤代油

创造着节能降耗的神话

一举摘掉了“烧油大户”的帽子

“走出去”的铿锵脚步

把二次创业的宏图丈量

从冀东、绕吉林、到大庆、再到挺进哈萨克斯坦

外闯的新天地里

有我们奋斗过的足迹

大干的口号似乎仍在回响

SAGD1号注汽站成立了!

炙热的气体燃起稠油喷涌的欲望

跳动的火苗仿佛在庆祝

您在技术领域又跨出了新的一步!

实验研究、现场勘查、技术研讨、图纸设计、工具制作

防砂团队的技术精英们

用智慧点燃着创新的激情

用汗水浇铸着科技的丰碑

辉煌的成果不断被刷新

一流的技术已走在防砂界的前沿!

人工井壁更成为外拓市场的“重磅武器”!

十年风雨

年产值从1.8亿到8.7亿

数字的飞跃是您前进的最好证明!

我们为您欢呼!为您雀跃!

激动的泪水润湿了我们的眼眶

今天

您又将“构建和谐,科学发展”的时代旋律唱响!

“五个一”工程结出丰硕的果实

“曙工家园”洋溢着和谐的欢乐

解放思想,追求真理

学习实践狂潮犹如一阵强劲的东风

吹开了您在发展路上久封的冰河

站在“五种精神”的光辉旗帜下

我们挽手并肩齐声宣誓:

要将最炽热的心奉献给您——曙光工程技术处!

听!战斗的号角再次吹响!

现在!就是现在!

让我们以百年辽河作为坚定的信仰

点亮科学发展的指引明灯

在这滚滚咆哮的油海中

扬帆起航!

(作者系曙光工程技术处总工程师)

曙光工程技术处,

我为您加油,为您自豪

曲鲁军

欣逢曙光工程技术处建处十周年,接到党群工作部刘力同志让我写一篇回忆文章的通知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激动,同时,又勾起了我在曙工处工作七个年头的往事。我对曙光工程技术处走过十年风风雨雨的评价是:“酸甜苦辣的十年,创业奋斗的十年,成就辉煌的十年。”

1999年8月17日,这一天让我永生难忘。辽河油田进行了重大改制,原曙光采油厂部分单位从曙采厂分离出来,成立了当时的曙光工程技术处服务公司。这一天,让我夜不能寐,局党委决定谢伟明、杨贵润、于占军和我组成新的领导班子;这一天,让我刻骨铭心,我们班子四名成员带领35名机关干部、2000余名职工离开了主业,变成了“存续企业”,被人称为“非核心”;这一天,我记忆犹新,我和许多人一样心凉了,失落了,感觉好像被人甩掉;这一天……

然而,就是从这天起,我们在处长谢伟明的带领下,振奋精神、奋勇拼搏、团结一心、共克难关,走向了新的一天。

我忘不了,分开分立的头半年,我负责生产组织。但由于职工观念滞后、作业质量差、设备陈旧老化,安全事故频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我和其他班子成员一起从基础抓起,重点解决作业工人的观念问题,教育职工怎样从甲方转变成乙方,怎样提高作业质量,怎样为甲方做好服务。就是靠这种坚强的意志,靠全处职工共同努力,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形势,适应了环境,逐步走向了成为全油田最大的工程技术服务单位,为辽河油田的发展、为曙光油区的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忘不了,分开分立后,我们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使用原曙采工程大队的办公楼,机关35名干部不分白天黑夜,自己动手,简易装修,用了很短的时间搬进楼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记得有一次下大雪,没有人安排,没有领导命令,机关全体干部自觉地清除楼外的积雪,很让人感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怨言、不讲条件、不提报酬,表现了曙工人极高的思想素质,体现了曙工处人的团队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曙工处后来发展蒸蒸日上,一跃成为全油田第一大工程技术处。

我忘不了,当时的曙工处在谢处长的带领下,从发展、服务、稳定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刚刚分开分立的曙工处,家底很薄,队伍人心恐慌,设备陈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处党委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上,从对内服务好曙光采油厂到国内找市场,从国内开拓业务到走出国门,从以作业为龙头开展修井作业项目到开展合作开发捞油、大修业务,使曙工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济效益一跃成为全油田前列;在服务方面,我们放下身份,端正态度,全力为甲方服好务。为保证甲方的需求,曙工处不断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队伍的声誉,树立全处的形象,从而使曙工处十年里荣获了多项荣誉,在油田内外叫响了曙工处的大名;在稳定方面,当时正值买断内养上访高峰,为了稳定队伍,处党委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不断地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信任,使当时分开分立的离退休、买断、内养、多种经营几大群体得到了稳定,为辽河油田稳定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忘不了,那些曾经为曙工处作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老石油、老职工,那些同甘共苦、共患难,一起创业的曙工人,是他们为曙工处十年的发展贡献了青春和年华,是他们为曙工处十年的打拼奉献了所有的一切。

2005年年初,我离开了奋斗了七个年头的曙工处,离开了朝夕相处多年的同志和朋友,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曙工处那段我曾经工作生活过的经历,永远不会忘记曙工处各位领导、同仁、广大职工群众对我的培养和支持。我衷心地祝愿曙工处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祝愿曙工处的职工家属身体安康、幸福快乐!曙光工程技术处,我为您加油,为您自豪。

(作者系曙光工程技术处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感悟

——纪念曙光工程技术处成立10周年

于占军

参加工作以来,我曾先后在许多岗位工作过,前后对比起来,曙光工程技术处的这段经历是我收获最多、感触最深的。在曙光工程技术处成立十周年之际,细细回想起来,有留恋、有欣慰、有祝福,但更多的还是一些感悟。

感悟之一,磨砺人生是成长的基石。跨专业转行,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艰难又极具挑战性的选择。刚到曙光的时候,对于我来说是从政工岗位转到行政岗位。在曙光工程技术处工作时,我负责经营管理工作,面对一些新的概念和规则,接手工作确实有些一筹莫展。只有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在实践中边学边干。我十分感谢一同工作的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难忘一起研究工作的段段往事。经过实践和锻炼,我积累了丰富的行政工作知识和经验,建立起了正确的思维模式,这为我后来从事的党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感悟之二,修炼做人是成功的前提。在曙光工程技术处工作期间,淳朴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我至今难忘。这里有真诚相约的心灵沟通;有无私奉献的热情相助;有忠诚无畏的任劳任怨;有同甘共苦的荣辱与共。每当有苦恼时能相互倾诉,每当有责任时能共同承担,每当有困难时能默默付出,每当有成绩时能谦虚推让。人们常说:“做事先做人”,从曙光工程技术处的员工身上,我深刻领悟到了这句话的真谛,这也是我以后工作遵循的原则,就是要把我所承担的领导、部下、同事、兄弟、朋友等各角色都做好。

感悟之三,培育文化是企业的精髓。曙光工程技术处是从人们都感到优越的曙光采油厂分开分立成立的,成立之初干部职工的无奈之情我至今还历历在目。但经过短短几年的共同奋斗,干部职工的喜悦又让我深感自豪。这归结为曙光工程技术处在成立初期就形成了“团结高效、勤奋务实、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发展理念。坚持靠“优质服务占领市场,靠转变机制激发活力,靠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靠技术创新求得发展”的发展战略。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从劳务型向技术型的转变,实现由单一市场向多元市场的拓展。能够实现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的统一,把忠诚企业的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同创业共发展。能够以无畏的胆识和魄力克服各种困难,沿着正确的目标前进。这是我所感悟到的曙光工程技术处的灵魂。

十年的历程,曙光工程技术处塑造了一个优秀的企业,凝练了“五种精神”,培育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每到一个新的单位,我都与曙光工程技术处进行对比,从生产经营管理到员工队伍建设,可鉴、可学、可取的东西太多。我为自己曾是曙光工程技术处的一员而感到自豪!我也衷心祝愿曙光工程技术处能够基业常青,永续辉煌!

(作者系曙光工程技术处原副处长)

永远的曙光工程技术处

——曙工处建处10周年记

张海军

2009年的8月17日对于曙工处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是她10周岁的生日。8月17日在我的记忆中,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一个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日子。在曙工处建处10周年之际,她所呈现出的祥和、文明、团结、发展的局面和趋势,让在她怀抱中生活、工作、成长了10年的我,倍感骄傲和自豪!

在曙工处建处10周年之际,她由求生存、谋发展到建成辽河规模最大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并得到全面发展,那艰辛、辉煌的历程又一幕一幕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1999年8月17日,随着油田重组改制、分开分立,曙工处独立运营的那一刻,谢伟明处长提出的“团结高效、勤奋务实、开拓进取、争先创优”16个鲜红大字便牢牢地镶嵌在我们简朴的办公楼正面,同时也深深地镶嵌在我们曙工处每名员工的心里。这“十六字团队精神”为我们扫除了非核心层的自卑与被轻视的阴霾,重树了自信;这十六字团队精神更为我们明确了工作思路,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规划出曙工处美好的愿景。

自分开分立伊始,曙工处与其他存续单位面临着共同的困难与挑战,那就是:业务单一、装备水平低下、人员素质不高、工程技术服务价格不到位、劳动效率及效益差、生产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生存环境不友好等,归集起来就是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在“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企业如何生存与发展”这一现实挑战面前,以谢伟明处长为首的领导班子,没有等、没有靠,没有追求客观环境的改变求得生存的奢望,而是按照内涵发展的要求,拓思路、练内功,夯基础、寻市场、扩规模。在10年中,将曙工处由建处之初单一的油水井小修业务,逐步发展到修井作业、能源风险合作、燃料结构调整、工艺技术、外部市场五大主营业务板块;产值规模由建处之初的2.5亿元,增加到8.7亿元;利润由建处之初的1648万元增至8910万元。曙工处的发展规模、赢利能力、管理水平始终处于辽河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单位首位。

曙工处的发展是一个阶梯式上升的科学发展历程,曙工处的发展得益于以谢伟明处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正确思路,得益于全体爱岗敬业爱企的员工的努力。

2000—2001年,以服务主业求生存、开拓市场谋发展为思路,以效益为中心,真抓实干,做好改革、管理、创效三篇文章。基本解决了曙工处的生存问题。

2002—2003年,坚持服务与效益并重、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原则,以人为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创新管理实现企业持续发展,把发展壮大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奠定了曙工处全体员工有尊严的工作、生活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曙工处快速发展的基础。

2004—2005年,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企业转型步伐;创新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管理升级、创新增效,继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优化经营组织结构,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解决了曙工处快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有力地保障了持续发展的势头。

2006—2007年,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的前提下,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推动力,全面加强基层建设,深化精细管理,加快主营业务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有效增长,将建设文明企业确定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曙工处步入快速发展期。

2008—2009年,在重组整合的有利形势下,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全面加强基层建设。增强责任,迎接挑战;提升素质,确保安全;科学管理,提高水平;在确保辽河油田公司曙光和特油两大油区稳产的前提下,实现了自身发展,文明企业建设进程得以持续推进。

曙工处的10年发展历程,是一个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与提高的过程,谢伟明处长凝练的“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心系企业,甘作奉献的敬业精神;永不停步,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求实精神”,不仅是曙工处10年发展的写照,更是曙工处10年发展积累的精神财富,它必将在曙工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曙工处10年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企业规模与赢利能力不断提高的历程,更是发展成果惠及曙工处广大员工与整个曙光矿区的历程。10年中,曙工处员工年人均收入由成立初期的不足2万元,增加到6万多元;曙工处的生产指挥车、员工送班车、值班板房、施工照明系统等生产设施数次升级改造,为广大员工提供安全、健康、清洁的生产环境;曙工处职工宿舍、浴池几次改造、装修,加装空调、配备电视,使员工在工作之余得以充分休息与娱乐,心有所属;曙工处为在岗的一线员工提供免费餐饮,夏季免费提供消暑西瓜已成常态;曙工处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利用两年时间投资800万元,为矿区的职工住宅楼进行了外墙保温,为矿区员工家属解除多年的寒冬之苦,并年年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曙光公用事业处改善矿区物业服务水平;曙工处在经营指标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为经营困难的多种经营企业员工每年支付近100万元的物业费和采暖费,使多种经营企业减少了发展的成本;曙工处利用规模与效益的扩大,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曙光矿区部分职工待业子女的就业问题,使他们的家庭解除沉重的经济与精神压力;曙工处发展了,壮大了,先后投资100万元,为油田开发建设的离退休员工重新装修了活动室,购买了娱乐设施,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曙工处的发展是人企共进的发展,是文明和谐的发展。

曙工处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公正的人生成长进步的平台。进入曙工处以后,我由一名副科级干部成长为处级领导。正是因为处于曙工处这一平台之上才得以进步,是曙工处给予我历练的机会。

曙工处在历次选优评先、干部任用方面,始终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竞聘的方式,所以才涌现出众多令人敬佩的劳动模范、最有价值员工、行业标兵和业绩优秀的管理干部。正是曙工处这一平台成就了他们的人生价值,同时,也正是他们形成的合力,促进了曙工处的和谐发展。

曙工处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企业,我在曙光油区工作生活了19年,在曙工处工作生活了10年,这10年是我成长进步最快、工作最愉快的10年,我感恩曙工处的领导班子,因为他们给予我太多的呵护与指导;我感恩曙工处机关的同事,因为他们给予我太多的理解与支持;我感恩曙工处基层的领导和员工,因为他们给予我太多的宽容与帮助。虽然我离开了曙工处,但曙工处永远是我心灵的家园,我从曙工处所汲取的营养将令我受益终生。

虽然我离开了曙工处,但我始终认为我仍是曙工处大家庭的一员。亲情如水,纯洁透明,它荡漾于生活的长河,浸满在每个空隙,无色无味,无影无香,于是它常常让我们在拥有时习以为常,在享受时无动于衷,又在离别后辗转低回、万般牵挂。在纷繁的世界,不管时空距离,无论喧嚣寂寞,相信我们的心因为有了亲情而始终淡然从容,我们的眼睛因为有了曙光而永远充满希望!

我为曙光工程技术处而自豪,愿曙光工程技术处业绩卓越、基业常青!

(作者系曙光工程技术处原总会计师)

永不磨灭的记忆——曙光工程技术处

陈武

离开曙工处已经五年了,每当想起在曙工处工作的日子,心里总是不断地涌动着一种感恩、自豪、亲切的感觉。我知道,那段美好的时光已经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生命中永远不能磨灭的记忆。

1999年分开分立,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曙工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每一步无不渗透着广大员工的辛劳和汗水。伴随着曙工处的发展壮大,我个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感谢以谢处长、白书记为首的曙工处领导班子对我的培养,感谢曙工处的同志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为自己曾经在曙工处工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有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回想我们建处之初艰难的起步时期,多少领导、多少同事,不分分内分外,加班加点,埋头苦干,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使全处各项工作走上了正轨。那时的处机关晚上11点前很少有办公室没人加班,机关楼的卫生是机关人员自己打扫。冬天扫雪,从处长到普通干事,人人争抢早到单位,没有人想过偷懒。正是上下拧成一股绳的干劲,使曙工处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人心齐,泰山移。曙工处全体员工的人心是领导班子的好作风带出来的。记得建处初期跟谢处长到作业现场了解情况,现场的工人能躲的都躲得远远的,躲不了的硬着头皮听我们问话。随着曙工处的发展,各项倾斜一线的福利政策不断兑现,再到井场时,工人们都是满脸笑意地围过来和领导说心里话,那种做曙工处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都写在了脸上。试想这样一支心气顺、干劲足的队伍怎能不创造出最好的业绩!

我是2000年4月份任党群工作部部长的。当时党群工作部负责对口勘探局组织部、宣传部、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部、团委、武装部以及油田报社和电视台。截止到2006年4月,部里的人员先后有李春波、刘力、郑培德、赵春雷、由志先、徐燕、艾唐敏等,但人员最多时也没有超过五人,可以说人员少、任务重,加班加点是常事。但几名同志任劳任怨,从没有叫苦叫累,我永远感谢他们对我工作的支持!

人的一生是十分短暂的,有一份值得骄傲的经历和回忆更是十分难得。在曙工处工作的几年,是我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时光。我在见证企业成长的同时,也锤炼形成了自身最重要的品格,学会了真诚做人、公平做事,学会了换位思考、相互包容……这些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浅。我深信,这笔精神财富将一直伴随我,走过一段又一段的生命旅程,创造更丰富的人生。

虽然现在我已经不在曙工处工作,但是深深的曙工处情结已经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我都将永远铭记,我曾经是曙工处人,我深爱这块见证我成长岁月的热土!

祝愿曙光工程技术处前程似锦,事业辉煌!

(作者系曙光工程技术处原党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

我与曙工处一同成长

刘保卫

仿佛在转眼之间,曙工处已经成立了10个年头。10年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仅仅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一个人来说,尤其是对一个人的工作时间来说却是一段不短的成长历程。

10年前,在中国石油按照国务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下,伴随着辽河石油勘探局的分开分立、企业重组,曙工处成立了。从此,曙工处的干部员工在处领导班子带领下踏上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10年的创业使曙工处的企业规模从小到大,企业的营运、赢利及抵御风险的能力从弱到强,员工的素质步步提升。曙工处人辛勤的付出,结出累累硕果,使企业变成同行业里的佼佼者。曙工处人工作和生活得更有尊严。10年前,曙工处成立之时我在财务资产科从事会计工作,企业的发展壮大、营运能力最终都要通过财务数据反映出来。当看到企业的收入成倍增长,实现利润年年攀升之时,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欣喜。现在每每回想起来,那种喜悦的心情依然在心中激荡,这刻骨铭心的欣喜,永世难忘。曙工处成长发展的10年可谓每一步都包含着创业的艰辛、拼搏的磨难,凝聚着成功的喜悦、超越的自豪,更寄托着所有曙工处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追求。

伴随着曙工处10年的成长,我的人生在这个大家庭中得到了历练,我本人也从一名普通的员工走上了财务科的领导岗位。在曙工处成立五周年时,我被评为企业最有价值员工。尽管在2007年3月因工作需要我调出了曙工处,但它的发展我一直在密切关注,直到今天还每天登录到曙工处的网页关注着那里发生的一切。改变我人生命运的曙工处让我真的很留恋。

今天,在曙工处成立10周年之际,我要送上感恩的祝福。我感恩这块曾经培育我成长的沃土,更感恩那些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我帮助和力量的曙工处的兄弟姐妹。在这块沃土上,我曾经拼搏过、奋斗过,洒下过汗水,但更多的是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呵护、关爱和栽培,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得更稳健。

我爱曙工处,衷心祝愿曙工处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作者系辽河油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

深刻的记忆

——对曙工处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张辉

2009年8月17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是曙工处成立十周年的纪念日。作为与曙工处一同成长起来的员工是自豪的——今天的曙工处,发展壮大了,是辽河油田规模最大、效益最好、职工幸福指数最高的工程技术服务单位,有着和谐、公平、安全的工作环境,有着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浓厚氛围,迸发着勃勃生机,是一个人人向往的企业。

今天的美好都源于十年来的开拓进取。十年来,曙工处走过的是一条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创业之路,是一条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求真务实的创新之路,是一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健康发展之路。曙工处十年的发展历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幅团结奋进的动人画卷,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更是一部耐读的书,有着丰富的内涵。

思路决定出路。“思考让人伟大”,这是一位哲人说过的一句话。思考赋予我们理性的思想和智慧,思考对于人生的启迪是由平凡升华为卓越。曙工处睿智的领导班子理性而深邃的思考,不仅为艰难中起步的企业寻求出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而且实现了由求生存到谋发展,由谋发展到快发展、持续发展的巨大转变。

——在1999年艰难的起步时期,全处主营业务单一,作业、运输、机修等单位生产能力过剩;职工总量富余;能参与市场竞争的装备少,缺乏盈利基础,仅需要经费补贴的单位就有5个;职工群众心理失衡,对未来充满担忧情绪。在这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的情况下,带领大家负重前行的领导班子,经过深思熟虑,明确了“靠优质服务占领市场,靠技术创新求得发展,靠转变机制激发活力,靠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发展战略和“团结高效、勤奋务实、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团队精神。领导班子高瞻远瞩在全局率先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所。努力方向明确了,职工的信心因此坚定了,精神振奋了,闯市场求生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2004年,在企业虽已走出困境,同时又充满挑战的形势下,处领导班子深谋远虑,形成了“由劳务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的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产业升级的技术领域、发展方向及技术服务收入三年要迈上三个台阶的总体目标。提高核心业务的技术含量,促进了企业整体实力的增强。

——2006年,曙工处伴着勘探局这部充满动力的列车已奔驰在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上,领导班子却咬定发展不放松,绘制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有效增长”的宏伟蓝图。又抢抓机遇,将全处的主营业务扩展为修井作业、能源风险合作、燃料结构调整、工艺技术服务、国际市场五大业务板块,五项业务推动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油田重组整合后,具有大局意识和高度政治责任感的领导班子重新调整了企业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将“为油田增储上产服务、为采油生产提供保障、为二次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为建设百年辽河作贡献”和“建造辽河油田最大最优的工程技术服务单位”作为新的努力方向。

可以想象,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班子,如果没有理性的思考和过人的勇气及魄力,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没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就没有科学的决策,就不可能引领企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这是值得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永远珍惜和发扬的。

人企共荣。“人是企业的灵魂”,无论是什么工作,离开了人是无法进行也是不可想象的。对一个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往往是人的问题。十年来,曙工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员工,关爱员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铸就了企业持久发展的根本动力。

——注重员工的自我实现。树立“人人是人才”的理念,无论什么身份,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十年来,有近500名优秀工人走上了干部岗位,100多名优秀基层干部走上了科级以上干部岗位;有130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到高一级职称;400多名有学历、有能力、思想进步的新机制就业人员被聘用到了关键岗位;166名能吃苦、懂技术的农民工被聘用到班组长岗位,非全民工班组长占到了54.24%。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其产生的工作动力远比工资、福利等外在的激励要深刻和持久。

——建立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建立了“首席技工”、“最有价值员工”、“职工标兵”、“技术专家”、“技术骨干”等评选制度和“同工同酬、易岗易薪”薪酬分配机制;岗位靠竞争,公开竞聘的任用机制等等,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结合,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使每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命运紧紧相连。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干部职工全身心地参与、奉献的积极性。让每一名员工相信,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可以成为一个让人一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相信平凡的人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让员工充分参与管理。坚持民主决策,实施厂务公开、队务公开,畅通职工建言献策的沟通渠道,让每名职工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降低管理重心,实施单井单车核算,划小核算单元,让广大职工认识到他们的努力能够发挥作用,认识到他们是全处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每个人都起着重要作用。

——关爱员工,用改革发展的成果回报广大职工、回报社会。职工收入大幅度增长,是2000年的3.7倍,人均年收入增长39.98%。较好地改善了工作环境,形成了长效帮扶机制,近4年来,累计发放助学金、捐助扶贫款135.6万元;慰问特困家庭、生病住院员工、离退休老同志3000余人次,让广大职工家属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较好地解决了矿区子女就业问题,累计为391名矿区待业子女提供了工作岗位。积极推进矿区基础设施建设,使矿区职工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累计上缴税费43698万元,年均增长18.8%。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累计向社会捐助102.2万元,捐赠救灾物资价值48.35万元。

企业与职工群众是利益和命运的共同体。我们应该记住的是企业对职工的尊重和关爱会转化成职工对企业的热爱和奉献,就会形成同创业共发展的强大力量。

全处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

——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大幅上升。2000年,产值收入2.3亿元,2008年则实现产值收入8.7亿元,实现利润8910万元。经济总量翻两番。

——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0.88%,设备新度系数逐年提高,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经营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达到94%。

——主营业务能力显著增强,形成核心竞争能力。主营业务专业技术获得专利授权19项,获得各级科技奖13项。主营业务逐渐扩展为修井作业、能源风险合作、燃料结构调整、工艺技术服务、国际市场五大业务板块,经营格局多元化。

——拓宽了企业发展空间。在哈萨克斯坦打出了“辽河”品牌;成功开拓了冀东油田所属的四个作业区市场,工作区域由陆上延伸到海上;2008年进入吉林油田;2009年进入大庆油田和长庆油田市场,企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

十年的历史不仅书写了曾经的辉煌和那些激昂的记忆,更是支撑我们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要继承优良传统,以更高的责任,更深的情怀,更好的作风,勇担发展新使命。相信曙光工程技术处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系曙光工程技术处党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

同类推荐
  • 世纪回眸:当代红学的记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世纪回眸:当代红学的记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一部“自选集”,共分四卷。卷一、阅读与发现。主要内容是《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家族的发展史及曹家家世对小说的影响。基本观点是阅读和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本,同时强调《红楼梦》120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后四十回的作者不是高鹗、程伟元,他们传播《红楼梦》有功,而不是伪书牟利。本卷第二部分内容强调了红学研究要重视曹家档案资料和版本材料的发掘与校勘、注释。卷二、人物与情态。作者从人物心理描写、情态、肢体语言解读九个女性人物的身份、文化修养、性格特点、命运结局,分析这些女性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典型意义,由此打破以往《红楼梦》人物研究的呆板模式,被读者和评论家认为是一个创新。
  • 智读毛泽东诗词

    智读毛泽东诗词

    红色经典:智读毛泽东诗词》一书,近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60多首脍炙人口的毛泽东诗词加以哲学层面的智慧解读。在感悟诗词崇高而超凡的理念世界的同时,体会诗词的精神内涵,将伟人恢弘的革命气势、浪漫的革命情怀和生动的革命气质用全新感受表达出来,继而展现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和辩证而睿智的思考。
  • 年轻时的思绪

    年轻时的思绪

    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案头整理好的文集,我很欣慰。这当是自己作为妈妈送给儿子步入少年的一份礼物吧!同时,也算是自己人生历程中收获了的褒奖和鼓励后的回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人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却不是所有人为此付出努力都能追求到想要的结果。对此我深有感触。
  • 寻觅柳永

    寻觅柳永

    金秋的周末下午,天高云淡,和风拂面。我和作家陈旭驱车去武夷山上梅乡白水村探访柳永遗迹。不料遇上修路,汽车一路颠簸,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四五十公里的路程却花了3个多小时。到了村口,我即到一农家问路,一位20多岁的农民兄弟得知我的来意后,执意要为我做向导,领着我们借着手电筒光深一脚浅一脚来到依山傍水的路边自然村,他比画着跟前的五六幢房子说:“柳永曾住在这个地方,具体是哪里已无证可考。”眼前视野开阔,溪水潺潺,绿波荡漾。不远处,朦胧可见两棵参天大树,我们沿着田埂走到树旁,两棵罗汉松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公子当朝

    公子当朝

    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思维在高武力的皇权时代将有怎样别样的风采。开明与霸道于一身的男子在朝廷和江湖将创造什么样的故事?
  • 茶归暖风时

    茶归暖风时

    “无论如何我都不可能娶那个你们随随便便给我安排的女孩!”五年后“那个……卿卿结个婚?”“不好意思,我不嫁。”女孩撇了他一眼,当初谁把我耍的团团转来着?嫁给他,不可能!男孩沉思了一下,斟酌的开口,“我嫁也行,卿卿你娶我吧!”茶思卿:????【男女主身心干净,1V1,请安心入坑,小甜饼!】
  • 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辛雨委屈出嫁。新婚之夜,屋外风雨交加。房间里,新郎田野大醉躺在床上昏睡不醒,新娘辛雨蜷缩在沙发上,想起了自己的高中密友静怡,初恋文强。五年前,文强就成为了厂长的乘龙快婿,却被儿子洋洋的病情困扰,后来果断带孩子加入康复训练。辛雨看不上田野这个老实巴交的男人,一直想开店铺做生意,田野怕去城里诱惑多失去辛雨不同意。一次醉酒,田野强暴了辛雨。静怡未婚先孕邀请辛雨参加婚礼,辛雨借此机会离家出走。后来,辛雨怀孕身体特殊原因不能打胎,选择回家和田野过日子。静怡因为丈夫杨烁赌博离婚,回到老家带着女儿到市区租房生活。辛雨和田野的女儿因感冒发烧延误治疗致使耳朵失聪,婆婆怀疑孩子身份并威逼辛雨生二胎,为了躲避公婆,也为了女儿将来能到特殊学校上学,辛雨和田野带女儿来到市区生活。在繁华的都市,辛雨与文强不期而遇,文强偷偷把夫妻二人的积蓄投资给辛雨和静怡开店铺,让文强的妻子琳琳大为恼火,辛雨的老公也暗中监视辛雨和文强……经过几年努力打拼日子逐渐好起来,生活却再起变故……
  • 等你归来三点一

    等你归来三点一

    随便写写,,,,亦人亦鬼,且看我笑望天下。
  • 那个神秘的双生姐妹花

    那个神秘的双生姐妹花

    因一次意外两姐妹来到了人类世界并变化成为两个大小姐不料神帝的女儿和魔帝的女儿都看上了妖界的人他们最终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吗发生在苏桉辞身上的谜团能否一一揭开。
  • 我的生命谁做主?

    我的生命谁做主?

    如果死是生的一部分,那“生命教育”就应该包括“死亡教育”。但你这辈子有过“死亡老师”吗?上过一堂与“死亡”有关的课程吗?没有,一个人说“没有”,十几亿人如果都说“没有”,那问题就值得警惕了,这个“缺席”就是铺天盖地,荒草甸子一样没有了一点绿色的生机。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杂着

    杂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精灵之山巅之上

    精灵之山巅之上

    幻觉的极致,不分真假!——索罗亚克佛说:“心中有鬼”——耿鬼准神的骄傲,不容亵渎!——班吉拉毒到深处自然萌~——阿利多斯没有翅膀,也能飞!——巨牙鲨小弟越多我越强!——黑鲁加卖萌是不可能卖萌的——月精灵爱我你就抱抱我——梦歌奈亚默言:“玛狃拉、绅士鸦、皮卡丘、沙奈朵……字数不够你们下次介绍”书友群:711868761,欢迎随时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