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700000029

第29章 郑小姐赐爵英阳主 贾春云续咏喜鹊诗(1)

话说郑小姐厚被公主备说太后娘娘懿旨,一同坐在辇轿,宝幢绣幡,前后拥卫,行至端门外。

小姐虽然凝重端雅,也不顾眄,左右轿窗外,眼前所瞧,其人烟稠密,街市繁华,比别处阜盛。行了半日,忽见街北大路侧,蹲着大大的石狮子,左右一般,中间五间兽头嵬嵬的大门。门前列坐着几十个雄赳赳的武夫罗卒,正门不开,只东西两挟门,有许多簪花朱履之官员。正门上有一匾,匾上大书“端门”两个金字。

辇轿入了端门,复往西一箭之地,照样也是五个大门,正门不开,只由东角小门而进。轿抬着走了不甚远之地,复转弯,过了一大石桥时,便歇了辇。后面的宫娥,也都下来。另换了四个眉目秀洁的、年十七八岁、头上着了乌帽的小黄门,前来抬着辇。众宫娥步下跟随。至一垂花门外落下,那小黄门俱肃然退去。

众宫娥上前,八人齐抬,进了门。两边是超手游廊,正中是一座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

八宫娥方才歇下了,正路上一齐前来,打起辇帘,扶着公主下了辇,将扶郑小姐出辇。小姐扶了奶娘,出了辇,秦氏跟前,一同从东路上前。

但见穿堂正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堂檐傍边,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阶上,列坐着许多穿红着绿的一队宫娥。一见公主来了,都忙的下了阶,把了长袖列立,住了脚迎着,笑嘻嘻地道:“刚才的太后娘娘焦燥,贵主娘娘还宫迟晚了,可巧就临还了。”说犹未了,三五宫娥一面争走了,告于太后。公主顾谓秦氏道:“今也中书陪着姐姐,少俟于此,以待太后引见了。”又有宫娥两人,自内迎出来,奏道:“郑氏幕次已设于大内。太后懿旨:公主与郑小姐,一同进来罢。”公主大喜,复谓秦氏陪姐姐改服,先自入谒太后,先告同辇入宫之事,复白郑小姐许多美处于太后。

太后大喜,就命两宫娥,命赐一品命妇章服于郑氏,下旨道:“郑氏以大臣之女,受尚书之币,犹着亵服于朝见之时,于礼不可。即赐九华章服,换着朝见。”两宫娥飞也似出传娘娘懿旨,复请换着章服以进。

郑小姐伏地奏道:“臣妾便是闾里一个儿女,本不当于命妇章服。臣妾所著,虽甚简亵,便是着于父母之前。太后娘娘,即是万民之父母。请以见父母之服,入见于太后娘娘。”宫娥奏郑氏之言,太后喜甚,道:“郑女所言,可云的当。”此时太后感动公主仁爱之德,心中已有八七分许杨尚书之婚,与公主为两夫人同事一人之意,又闻所奏得当,即命引见入侍。

郑小姐随宫女之后,入于殿前,到阶下,行八拜九叩头之礼,山呼万岁。太后先察其颜貌秀美,举止典雅,心内不觉艳叹,即命侍女引上殿赐坐。郑小姐俯伏牀前,不敢仰视。

太后谕道:“杨少游拟选禁脔之亲。帝家规范,不宜为后于臣僚。臣子分义,又不敢居前于帝王。是故国有椒房禁脔之选:臣僚年字之男女,俱有禁婚之法。前者杨少游退还聘币之举,即遵国法,非寡躬创行非礼也。就是君臣之义,公私之分,在所当然。而兰阳每言非以礼使臣之道,又言有违于伦常之义。

兰阳曾有箫声鹤舞之事,天缘不可低昂,愿与你齐肩比体,同事一人。猜美妒艳,女子之所不免。而兰阳之爱慕贤德如是实有南国之化。予感兰阳之至诚,欲亲见你面,然后谕之。已与皇上议定,皇上亦钦叹兰阳之至意,已允女儿之愿。今杨少游建不世之勋,不日凯还。前日退还之币,当使复纳于你们。涓日并行合卺之礼,实旷世之恩数,你其领之,善与兰阳和顺,以副朕望。”郑琼贝俯伏奏道:“圣恩隆盛,及至于此。臣妾虽靡身粉骨,无以报万一。臣妾卑贱之躯,不敢与贵主比肩同列,是恐不敢奉教。臣妾终鲜兄弟,惟有长侍父母膝下,以尽爱日之诚。伏愿娘娘垂察焉。”太后道:“常言道,臣分以恭敬为本。恭敬莫如遵命。天子有命,岂不可遵?”郑氏俯伏,不敢更对。

此时宫中左右,一见郑小姐花容月态,举止天雅,奏对合式,莫不啧舌喝采。太后顾谓兰阳道:“女儿同与归房小憩,歇歇罢。”公主遂与郑小姐同归寝所,秦氏同来陪席。宫娥又献茶,太后又使宫娥送了果品糕膳,一同用过。宫娥们见了一堂三美,宛如天仙样子,莫能上下,不觉眼花迷缬,只自赞叹。

话休絮烦。原来太后以公主之谏,谓以不识之见,虽然允许公主微服同辇,意欲入宫之后,囚闭幽室,勒令嫁他,不用命则杀之,以绝杨少游之望;及见郑小姐,爱眷之心,不但由中而出,越瞧越喜,看其举止仪容,敬谨之意愈重也,将一腔不贤之心,已攒到东洋大海去了;一片恨心,就化为喜气,便不可使郑小姐须臾不在眼前。又使宫娥召至郑小姐,公主亦为同至陪席。厨房供进午膳,自然是御厨珍餐,非同小可。山珍海错,列桌丰腴。一时用过,漱口茶毕,郑小姐逡巡请公主辞退。

太后道:“郑女既入大内,不可退归。予以兰阳同你共事一人。但位次之际,终有所些碍处。臣子之女,难与公主齐肩并体。今予思有一个方便、专美之道。今以郑女取为予养女,一体赐公主位号,与兰阳为姊妹。一来尽予爱眷之心,二则无有碍于位次之未妥。仿帝尧之娥皇、女英厘降,虞纳之故事,岂不盛仪专美方便的事么!”公主起身四拜,告道:“娘娘盛德,如天同大,处分明正快豁。孩儿得遂夙昔之愿,喜而不知攸达。”郑小姐避席伏地,只自感泪纵横,稽首不敢仰对。

太后道:“郑女何无一言?”郑小姐收泪,伏地奏道:“千古旷绝未有之恩泽,及于臣妾之身。虽结草含珠,何以仰答其万一。”太后道:“今已成命,郑女不可还其私第。待皇上入内,可以定号锡命。”乃与说些闲话。

时正春晚,花煦和暖。殿前碧桃盛开,忽有灵鹊一双,飞坐枝上,喳喳的鸣,听之可爱。太后笑道:“今天好日,予得一女,佳期有迩,哪无喜兆?予闻琼贝女儿有咏絮之才,仿古人七步成章之事,使宫女移步,你两人各以一诗咏时景,以识今日之喜。”就命宫娥,各排文房四友于两公主之前。

太后亲自展纸,上写“碧桃花上闻喜鹊”七字为题,道:“诗中俱带丝萝之义,各为趁限制进。”两人才执笔,宫女方才移步。宫女恐公主未能趁七步,犹缓其移武。两公主举笔纵横,俱如惊风骤雨,一时俱到,诗已呈于太后之前,宫女仅移五步半了。

太后大喜,次第取览。郑氏诗云:

紫禁春花醉碧桃,何来好鸟语咬咬?

楼头御妓传新曲,南国夭华与鹊巢。

公主诗云:

春深宫掖百花繁,灵鹊飞来报喜言。

银汉作桥须努力,一时齐渡两天孙。

太后览毕,大喜道:“予虽不娴诗章,两女儿诗才如是敏速,诗意易解,俱有至义,诚可爱。当就考于皇上,以定高下,大有评赏。”时已日晏,天子承夕候于太后。郑小姐不便便服见至尊,复与兰阳自去寝所。天子问候,毕,太后道:“杨少游不日将还。兰阳亲事,预讲吉日,无有差迟,予所望之。陛下何不讲定么?”天子闷然仰对道:“郑女退币,终有伤于风化。伏愿娘娘再思裁处。”太后道:“若是杨少游并许郑女之婚,为左右夫人,郑女不敢与御妹金枝玉叶齐肩;若又以郑女为媵御,则郑女已先受杨家之币,于礼不可。郑鄤之女,予已召见。其才貌双全,德仪兼备,实与兰阳难为乎兄弟。予欲取郑女为女,定名赐爵,然后许与女儿同行卺礼于杨少游。陛下之意何如?”天子大惊,仰对道:“娘娘,何以致郑鄤之女召见耶?”太后遂将兰阳微服出宫、如此这般之事,从头至尾,细述一遍。

天子听来大喜,奉节便奏道:“御妹爱人敬德之义,出谋发虑之奇,诚千古之一女。郑女今在何处?”太后即使宫娥同召两公主,兰阳遂与郑氏一同进前。天子一举龙眼,见了郑氏,真是亭亭玉树,矫矫云鹤,白玉不自知洁,幽兰不自知香。

皇爷大喜,贺道:“娘娘盛德,天地同大,荡荡不能名焉。”顾谓兰阳道:“郑女已为御妹,何不着九华之服?”太后道:“以其诰命未下,固辞了。”天子乃命女中书取来笔砚及龙凤彩笺。女中书对已预备,即地进前。

同类推荐
  • 圣殿春秋三部曲(共9册)

    圣殿春秋三部曲(共9册)

    《圣殿春秋》十二世纪英国。一个贫困的建筑匠,一心只想建造一座美丽的大教堂。几经波折,他终于遇到了一个机会。但一座大教堂的建造过程是各方势力的角力:教会、贵族、王室、“巫女”……教堂的建造屡遭干涉。每一种声音都有可能成就他,也有可能毁灭他。在那个风云诡谲的时代,一个普通建筑匠的信念能否改变世界……《无尽世界》英国,十四世纪,一个旧时代即将落幕,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王桥镇上,建筑匠师的后代有着自己的烦恼。而成长的痛苦背后,伴随着一个时代的阵痛:文艺复兴、教堂建筑、王权斗争、黑死病、教会矛盾……他们的命运将何去何从?一个比《圣殿春秋》格局更为开阔的故事!《永恒火焰》1558年,年轻而雄心勃勃的内德回到了王桥镇的家中。那时他还不知道,这一年不仅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整个欧洲历史的转折点。宗教仇恨撕裂着人们的生活;内德的友谊和爱情也备受考验。年轻的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后,成立了英国首个秘密间谍机构。一个崭新的挑战即将开始……
  • 巴比特(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巴比特(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主人公乔治·福兰斯比·巴比特是泽尼斯市一个生意兴旺的房地产经纪人。作者截取了巴比特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以生动简练的文笔、鲜明的色彩、机智风趣的格调描绘了一幅二十年代美国中西部城市生活的风俗画,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中层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泽尼斯虽然是一个虚构的名称,但有典型意义,可以被看成是美国任何一个城市,在那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事物,包括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都降为商品,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资产阶级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人与人之间没有别的联系,只有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
  • 狗日的城市

    狗日的城市

    天就要黑透了,金凤才看到一个人影向自己走来。在村头站了一个多点儿,腿有些酸酸的。女人的直觉告诉金凤,那个人影是自己的男人永利。金凤迎上去,接过男人的包,问,事情咋样了。永利说,回家再说吧。儿子小翔在家门口等着爸妈。看到爸爸回来,小翔很高兴,知道爸爸这次去湖城是为了自己上学的事。今年村里有三个孩子考上了一本,都是初中或高中转到湖城上的。尽管小翔在乡中学成绩很优异,永利和金凤还是想让小翔去湖城读书。金凤麻利地给男人端上饭菜,还有一壶酒。饭做好一个多小时了,饭菜都不是太热了。放下饭菜,金凤又转身对小翔说,做作业去。
  • 元神记2:元神少年

    元神记2:元神少年

    伐纣的封神榜时代过后,那些灿烂辉煌的神人,可曾在大地消失了踪迹?在烽火连天的东周列国时代,平野间突然出现了能力强大的「元神之族」,这些人的背后有着黑色猛兽、蓝色飞鸟、深红毒蕈、澄黄厨人、鲜绿奇树的怪异「元神」。与「元神」相牵扯的大神、能人的数量极多,他们和东周时代的许多军国大事息息相关。这些奇异的人们,会在古代中国的大地上,谱出什么样的动人传说呢?
  • 香寒

    香寒

    他是复仇而来的金融巨子,她心甘情愿含笑饮鸩;她是瑰丽带刺的商界蔷薇,他却让她成为锦上花。为了相同的敌人、刻骨的仇怨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最终会选择爱情,还是背弃?
热门推荐
  • 神医狂妃:邪王的心尖宠妻

    神医狂妃:邪王的心尖宠妻

    被嫡姐设计,错上神秘男子床榻,声名狼藉。五年后,她浴血归来,不谈情爱,只为复仇,却被权倾天下的冷面摄政王盯上。“王爷,妾身连孩子都有了,您现在退婚还来得及。”垂眸假寐的男子,豁然睁开双目,精光迸射:“娶一送一,爷赚了。”
  • 领导与口才知识(全集)

    领导与口才知识(全集)

    国口才训练大师戴尔·卡耐基说:“假如你的口才好,可以使人家喜欢你,可以结交好的朋友,可以开辟前程,使你获得满意。有许多人,因为他善于辞令,因此而擢升了职位,有许多人因此而获得荣誉,获得了厚利。你不要以为这是小节,你的一生,有一大半的影响,由于说话艺术。” 鉴于此,本书涵盖了领导口才的所有内容,分为下面几个部分:领导口才的魅力、领导口才与心理,领导口才与行为细节、领导口才与自我训练,领导口才与人际关系、领导口才与激励,还有领导在各种场合的说话艺术以及说话技巧。
  • 用故事优化孩子的性格

    用故事优化孩子的性格

    在孩子幼年的时候,播种下什么思想,就会收获什么命运,这样就是性格的优化的目的,这就是性格可以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神秘。性格是可以因为思想,因为行为、因为习惯,而成为动词的。特别是在孩子性格尚未成形的时候,给孩子播种下一种思想,或许你会问思想源自于哪里,什么样的思想才是一种好的思想呢?它可以让你实现——故事!本书在为家长们列举了10多种需要优化的性格外,还聚集了凝聚中西方文化精髓的近200个故事,结合编者自身故事的运用,让家长们从故事里给孩子播种思想,优化性格,收获命运。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讲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悲剧虽然取材于丹麦历史,但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部的腐化和堕落的尖锐的斗争。
  • 上海因为想念谁

    上海因为想念谁

    《上海因为想念谁》是一本诗集,它包括50多首清丽的小诗,过去与现在、梦想与现实、春风与明月……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化成了一首首诗与歌的爱恋。
  • 旧爱新欢:总裁大叔别乱来

    旧爱新欢:总裁大叔别乱来

    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长到邹沫再见到孟庭之时竟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短到她想尽办法都没能忘掉那段过去。他们都说孟庭之待她好,她也这么以为,好到她喜欢他入了骨,中了毒。可他们却又说,你看,你长的多像她。是啊,多像她。邹沫识趣的远离他的生活。可为什么,他还要来招惹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之最弱龙骑士

    异界之最弱龙骑士

    “穿越异界,我成为了最强的龙骑士!”“什,什么,我,我的龙是一条只负责萌萌哒的幼龙?”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8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老子是老子的青牛

    老子是老子的青牛

    墨金莲:崔大牛你不是人!竟敢假借母亲之口骗婚。黎媚:崔大牛你不是人!竟遁入我香喷喷的浴盆。姜灵儿:崔大牛你不是人!竟辱我丹道炼TNT炸药。沙铿:崔大牛你不是人!竟是拯救了金沙界的神。薛清:崔大牛你不是人!竟给我起外号叫嗝屁龙,虽然我爱打嗝放屁,可我龙威何在?崔大牛:你们这是诅咒我么?我竟然真的不是人,而是……哞……(捂嘴、瞪眼,满脸懵逼)
  • 阡陌乱

    阡陌乱

    阡陌乱,归鸟倦。“归”此一字,九解,却是世间大多之纠结。阡陌纵横,世间万事万物,千般百态,殊途同归,都难以抵过岁月的风蚀。奈何桥上,孟婆摊前相遇,递一碗是非曲折,敬一碗酸甜苦辣,饮一碗恩怨情仇,终是相忘于黄泉河畔。心置于何处,情归向何方,魂终是安于何地。阡陌乱,切记不过一句“千莫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