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26800000004

第4章 从道不从君

当时,孟子住在齐国有名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齐宣王招揽人才的地方,聚集了当时多达千人的知识精英,齐国政府为他们安排了最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安心愉快地研究治理国家的谋略。在这里,孟子经常跟齐宣王讨论问题,其中有一次,他们讨论到了君臣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社会,君臣关系问题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西周时,君主有两层君主:西周的天子是天下的君主,各诸侯是他的臣子;各个诸侯国中,诸侯是国君,大夫、国人是臣子。所以,君臣关系是当时一个很重要的政治关系。周公制礼作乐,制定了严格的宗法等级制和分封制,而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维护君臣的上下关系。儒家所讲的礼的核心也就是君臣上下之礼。除此之外,当然还有父子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是最重要的两种社会关系。由此,也就延伸出了两种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忠和孝。

自西周制礼作乐之后,君臣上下的等级制度就被严格地规范固定了下来,即使到了春秋和战国这样的乱世,君臣上下的关系仍然被严格地坚守着。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会碰到许多难题和麻烦,对君臣的关系问题产生疑问。齐宣王就产生了这种疑问。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齐宣王问孟子,人们说商汤王放逐了夏桀,周武王杀了商纣王,有这个事吗?中国社会到了夏朝,进入了阶级社会,建立了国家,所以夏朝是中国社会的第一个王朝。在传说中,夏朝的最后一个王叫夏桀,非常残暴无道。后来夏桀手下的一个小国的国君——商国的商汤王起兵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到了商朝的后期,又出了一个暴君,就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叫商纣王。他也很残暴,整天花天酒地,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谁要提意见,就把他杀了,把他的心掏出来,所以弄得民不聊生。这样,商朝一个小属国周国就起兵来反商。在周武王强大的攻势之下,商朝兵败如山倒。

从君臣的关系来说,当时的夏朝是很大的王朝,境内有很多小属国。那么夏朝的王是君,臣属国家的王和民就是臣子,但是作为臣子,商汤王推翻了夏朝,把夏桀给流放到偏僻的地方去了。商朝也是个很大的王朝,商王是君,而作为商朝的臣属国的周国,它的国君只是一个臣子,但是周武王却杀了商纣王。那么,按照君臣上下的关系来说,这是不合适的。所以齐宣王就问,有没有这件事情呢?孟子说,传记上有,但事实是不是这样,我也不知道。齐宣王一听,传记上有记载,马上继续问。

曰:“臣弑其君,可乎?”

臣杀君,这样可以吗?齐宣王用了一个“弑”字。“弑”的本意就是杀,特指臣杀君、儿子杀父亲这样不道德和丧尽天良的行为。孟子作了一个很深刻也很巧妙的论述。他同样认为这种行为是大逆不道的,所以他没有对齐宣王的这个问题直接作答,而是讲了如下这样一番话。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损害和践踏了仁德的行为就叫“贼”,损坏和践踏了义的行为就叫“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损害和践踏仁义道德和社会秩序的人,叫做“一夫”。“一夫”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独夫,我们会骂一个残暴无度、专制横行的君主是独夫民贼。他接着说,我只听说过讨伐了一个独夫民贼的纣,而没有听说过弑君。也就是说,正义的力量去讨伐不正义的力量,道德之善去讨伐道德之恶,这叫讨伐。

臣弑君固然不可,但若君王损害、践踏了仁义道德,就不再是君,而只是独夫,对于独夫当然就是可以诛杀的。这个观点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孟子赞成君臣上下之义,赞成君臣上下的尊卑贵贱等级制度,但是他是有条件的。君主应该由圣人来担任,所以君主应该努力成为圣人。这样的君主,我们拥护、尊敬他,这叫有条件地维护君臣上下尊卑。在他的心目中,如果一个君主丧尽天良、残暴无度,这样的君主不应该成为君主。进一步而言,这样的君主应该被推翻,被诛杀。这种思想在当时是振聋发聩的。

孟子待在齐国的时候,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齐国北边的燕国发生了内乱,齐国意欲趁机攻打它,齐宣王就问孟子该不该去。他说,我去攻打一个跟我国差不多大的国家,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它拿下来,要是不去攻打,可能就说不过去了。孟子说,如果你去攻打的时候,看到老百姓非常欢迎,您就可以去攻打它,如果老百姓不欢迎,您就赶紧撤回来。齐宣王就率兵把燕国打下来了。之后他并没有像孟子告诉他的那样,安排一个新的君主,然后撤回来,而是把燕国的许多的宝贝,包括那些重物,比如鼎,搬到了自己的国家。燕国的老百姓很不高兴,其他诸侯国也害怕齐国因此而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要联合攻打齐国来挽救燕国。此时,齐宣王才感觉到,在这件事情上他没有听孟子的话,很惭愧。

孟子在齐国的时候,齐宣王除了跟他谈如何治国、君臣关系,还谈到一个问题:如何做一个卿大夫。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

齐宣王问,卿大夫应该如何做才是个合格的卿大夫呢?孟子就问他,是贵戚之卿还是异姓之卿?所谓“贵戚之卿”就是与国君同姓、同宗族的卿大夫,“异姓之卿”就是跟国君不同姓、不同族的卿大夫。齐宣王说,先问贵戚之卿怎么样做才合格。

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

贵戚之卿,跟国君是同姓、同宗族的,国君有了过错,他应该负责任地提出意见,而且要反复地提。如果他反复地提出意见,国君还不听的话,他就应该把这个国君推翻,自己来做国君。齐宣王听了以后,马上就变了脸色,好像很不高兴,也好像很紧张的样子。孟子马上说,大王问我这个问题,我不能不如实地告诉您,所以请您原谅。

过了一会儿,齐宣王的脸色才正常下来。他稍作镇定,接着问,那么异姓之卿怎么样做才是合格的呢?

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异姓之卿跟国君非亲非故,所以国君有了错误,他应该负责任地去建议他,去提出意见。如果他反复地提,这个国君也不听,那就离开国君算了。

孟子分别谈到了贵戚之卿和异姓之卿如何服侍君主。按照君臣上下尊卑的观点和制度,大夫是臣,无论是贵戚之卿,还是异姓之卿,他们都是臣,对于君都应该是无条件的服从。但是孟子不这么看,他认为就某一位具体的君主而言,君权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只对贵戚之卿有效,对异姓之卿而言则是无效的。异姓之卿不能推翻君主,取而代之,只能选择离开。所以说,孟子是有条件地承认君主是可以更换的,他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君主的权力并不是绝对的。

由上,我们就会对孟子及其儒家思想有一个更真切的了解,那么在中国的古代社会,君臣关系的重要性是怎样体现的呢?

君臣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制度上,都是君尊臣卑,等级森严。越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后期越是这样,以致出现这样的观念: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的观念认为,天下没有不是之君。天下的君主都是正确的,错误都是臣子的,因此就出现了很多愚忠的思想。这些思想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化而来的,中国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在社会中被运用的时候发生了变化。而实际上,儒家特别是早期的儒家并不是这样主张的。我们看到,孟子就提出残贼仁义的君主是可以推翻的,甚至说商汤王和周武王的行为是一场革命,顺乎天,应乎人,是合乎时代潮流的。孔子也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相互的关系。荀子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从道不从君,从道不从父”。我服从道,但不服从君;我服从道,但不服从父。“道”就是仁义道德,就是社会的根本规范。用一句话来说,道比君大。这些杰出的思想都对后来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只是由于后来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逐渐完善,君权得到了空前的膨胀,在思想上就过于强调尊君、忠君,而把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中很合理的部分给慢慢抹掉了。所以,我们应该去认识真实的历史,从历史的真实中去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同类推荐
  • 白居易诗选

    白居易诗选

    白居易是唐代的诗作大家,是中国诗史上的难得的诗人。本书是其诗作的精品选粹,收入诗近200首,都是流传久远的佳篇、代表其创作成就的力作。作品所依版本可靠;注释准确简要,必要处作串讲;所设“解读”一项概括全篇要旨和赏析诗作的艺术特点,分析细腻独到,语言流畅清新。该书由此可使读者在精悍的篇幅之中欣赏到白居易创作的精华,洵为善本。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诗传通释

    诗传通释

    本书收录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在文献整理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旁搜现寻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标点,同时撰写成各个著述的内容提要,对该著述作者、著作内容、特点及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绍。本套丛书是收录现存元代经部文献的大型丛书,有助于推进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等不同专门史的研究。
  •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左传》。自宋代朱熹编定之后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热门推荐
  • 铸剑江湖(下)

    铸剑江湖(下)

    百年前,一代邪魔“九面暴魔”突现武林,因其易容绝技及魔道奇技天下无敌,以致乾坤笼罩在一片魔气之中,巧幸正道武林出现了一位力敌群魔之人——“孔孟神刀”,他终以浩然之气将“九面暴魔”驱出武林。数十年后,因“穷恶剑”为祸武林,而被“四情剑客”围剿于荒山枯野之中。
  • 烈焰重生:宰相千金狂天下

    烈焰重生:宰相千金狂天下

    她,特工组美艳的电脑高手,追踪敌人时意外穿越;被二小姐一掌幻力拍死的宰相家大小姐死而复生,再度醒来,她已是统领万灵兽的森林之女。她,修高强幻力,寻元神,唤醒无人能匹敌的神力。终一日,她成幻罗大界之王,灭妖魔,扰天神,神人魔三界以她为尊……
  • 我的世界我是HIM的妹妹

    我的世界我是HIM的妹妹

    系统检测您所阅读的版本过于旧,请看最新版本的书籍。
  • 异世黑光录

    异世黑光录

    当最强大的丧尸来到异界,生化病毒与无数文明相碰撞,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拥有无限可能的生命体,将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
  • 我的系统能联机

    我的系统能联机

    虚空幻界,聚集了当世最强的天才。但是在云振面前统统跪败!一口魔窖横空,当中诸神沉浮。绝顶武魂?徒手斩断!远古血脉?抽魂炼魄!十大神体?嫁接神通!神祇后裔?提炼神格!天才,你这是在俯视我吗?能不能在优越一点,然后再高傲一些,将另外的半张脸也狠狠地撞向我的手掌?
  • 凤女帝命

    凤女帝命

    不受宠的的雨国公主,遥身一变成为江湖的著名杀手,我的命运就此该变
  • 野草异闻录

    野草异闻录

    天上掉下个野丫头,一心想要杀自己未知时空又一只狼崽子蹿出来,与女孩有着共同的目标烧火的坏人忧愁于心,这天,彻底的闹翻了。
  • 抗日狙击手

    抗日狙击手

    1938年,武汉战役时,国军少校营长罗月松率部镇守大别山东麓,被日军猛烈炮火震晕,醒来全营弟兄阵亡,自己独自坚持敌后抗战,无意中缴获日军狙击手狙击步枪,在实战中成为出色的狙击手,偶遇国军执行特殊任务的别动队,协助别动队完成炸毁日军细菌武器库后,被日军狙击手击中,幸运地被新四军侦察连长胡彪营救,伤愈后参加新四军第五师二团的抗日斗争,并在二团组建特战队,担任特战队队长,充分发挥狙击手的长处,依靠各种特殊的作战,营救新四军机要人员,歼灭日军特种作战小队,打击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显赫战功,顺利申请加入新四军,并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最终成长为我军优秀的军官。
  • 隔壁男神的女王陛下

    隔壁男神的女王陛下

    他本以为她是他的余生幸运,却没想到余生还没开始便已结束。骄傲如她,她看着他们的背影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开,竟不想这一走便是天人相隔。他悔,他亦恨,冷情如他此刻却像孩童般痛哭伤情。开始便已结束,结束便是开始。他以爱为名为她布下天罗地网,以身为诱惑她入网,只为一个她。
  • War and the Future

    War and the Fut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