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73200000002

第2章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博弈与融合

一、文化竞争正在改变世界格局

1.“哥伦布航海”与“郑和下西洋”

直到20世纪末的时候,我们才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体系中出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文化全球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之下,文化的发展突破了地域、语言等各种限制,走向了新的高度。

要弄清楚文化全球化,我们应先弄清楚“全球化”这一个概念的源头。十五世纪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被认为是全球化的源头,当时,我们国家“郑和下洋”也可以看作全球化贸易的一场实践。由此,全球化随着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上的融合变得更加清晰。

直到工业革命之后,交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于是,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世界市场的形成,人类社会在经贸、文化交流上便更加的频繁。也在这一时期内,西方文化开始在全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的殖民和扩张。

我们不得不承认,到了20世纪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的步伐已经向其他地区加速迈进,而到了60年代,这种文化扩张步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巩固。

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之下,全球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而这种文化的竞争也似乎在改变世界格局。

20世纪,世界的格局发生了三次重大的演变:第一次:“一战”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形成资本主义大国联合包围苏联的格局;第二次:“二战”打破了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包围,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标志的两极格局;第三次: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两极格局结束,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正处在新旧格局复杂交替的过渡时期,即暂时以“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为特征的多元化格局。

但我们也发现,在整个20世纪的世界中,导致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因素是以战争为主导。进入21世纪之后,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与经济相互交融,在世界政治经济整体格局中的作用愈加明显。而我们也注意到,在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的当下,它正改变着世界的格局。

在全球化的现当代社会里,文化软实力成为不同区域走向崛起的标杆之一。

之前,我们谈到世界七大文化区,它们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就种族而言,西方文化是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民族创造的文化总体,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以阿拉伯为主体的民族创造的文化总体,俄罗斯及东欧文化是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民族创造的文化总体,印度文化是以达罗毗荼人和雅利安人为主体的民族创造的文化总体,中国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创造的文化总体,非洲文化主要是黑色人种的文化总体,拉美文化则是包含本土的印第安人在内的世界几乎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印记的文化总体。

因此,从这些文化总体中,我们看到世界七大区域格局中,各自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烙印,那是区域的痕迹和色彩。

七大文化区域在发展演变过程之中,也相互博弈。因此,我们才会看到,令人瞩目的西方文化。

像中国文化一样,印度文化更多的是千年古文化积层,印度文化同样被赋予神秘面纱,从历史渊源来看,构成印度文化的主体民族很早就与西方民族之间有着深刻的渊源。过去,印度的雅利安人和欧洲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同属印欧语系族人,殖民时期,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促使西方文化渗透在印度文化的土壤之中,直接导致的影响就是英语在印度的使用。甚至,印度国家文字委员会也宣布印度人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印度文学的组成部分。

因此,印度文化所呈现的趋势,被多数专家认为已经有明显西方化的态势,例如美国有好莱坞,印度则有宝莱坞,这种文化映射自然不言而喻。所以,在全球化的格局之下,某种程度上,印度自身的古老文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了压缩。

另外,在西方文化强烈的攻势之下,我们看到的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俄罗斯以及东欧文化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此长彼消。

然而,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之下,它会给世界格局带来新的变革吗?

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欧文化圈显现出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特征,而中国文化则是有着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基因,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世界格局进入冷战之后,我们看到了文化经济的时代曙光,这时候,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文化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一片压力之下进行了社会结构的调整,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将文化变革融合于社会结构的国家”。自此之后,他们又进行了三次国家总体产业布局的调整,每一次调整都进一步加大了文化、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含量。结果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文化竞争力。

也就从那时候开始,世界其他国家纷纷开始进行产业调整,皆把文化作为一个重点产业来开拓,世界格局也为此一新。

2.互联网加剧全球化文化交流

新世纪之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世界文化格局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形成了势不可当的全球化的趋势;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在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实践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拓展,文化的传播与交往也更加全球化。

经济的全球化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日常文化生活层面。全球化使得我们日常的生活国际化,进而也对中国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甚至居住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之下,世界文化表现出了生态化的一面。

根据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调查显示,世界文化的生态化集中体现在以下两大层面:

一是城市规划与人居环境的生态化趋势。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最早由希腊学者道萨严迪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人口猛增,资源锐减,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住房需求暴涨,环境生态恶化,各种城市问题愈演愈烈。在这种全球大背景下,人们开始对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进行思考,城市人居环境也随之成为世界各国相关学科关注的热点。1976年、1996年联合国第一次、第二次人类住区会议的召开,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特别是第二次人类住区会议,又称城市高峰会议,加深了人们对城市和城市化的认识,界定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概念。城市人居现代化、生态化、宜人化、家园化发展,城市与乡村由分离、隔绝再次走向融合,城市最终又回归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

二是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自然遗产加以保护,这是从人文层面体现的世界文化的生态化。19世纪的美国,就提出了“国家公园”的概念来保护自然遗产,后来又拓展到历史遗迹与名胜领域。近年来,日本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深感现代化建设对人类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同时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及其周边环境受到来自现代化建设的威胁,于是提出了建设“遗址公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遗址公园”模式的出现,虽然有来自公众对旅游业发展的要求,但更深的社会背景则是社会对古代环境的向往和对本民族历史的关心。通过遗址公园来复原古代人类生存环境的典型范例,既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又提醒人们关心和爱护人类未来的生存空间。

值得一体的是,当前的世界文化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因此,对于居住空间的需求就更为讲究,这主要表现在后建筑文化上。如对历史的重视,并实用性地采用诸如建筑构造、建筑符号、建筑比例、建筑材料等历史建筑的因素,以增加城市建筑的文脉性,注重人、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凸显城市建筑与空间的人性与情感。

因此,我们看到现代化进程之中,如纽约、巴黎、法兰克福等城市都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在文化的羽翼之下,催生了文学和戏剧大都市伦敦、服饰大都市巴黎、音乐大都市维也纳等。

3.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文化博弈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已经席卷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并且深刻地影响到世界的发展版图。

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国家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文化作为一种战略力量,以文化博弈作为一种国家博弈的重要手段,是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在冷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这一点上,美国曾将文化作为武器,在国家整个战略利益的层面上安排国家的对外文化工作,以文化和意识形态“演变”作为美国冷战政策的核心内容。而苏联的最终失败,也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在这场文化博弈中的失败。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的这种文化先行的扩张战略并没有告一段落。相反,在高举全球化大旗的背景下,加紧了向发展中国家推行文化渗透,企图建立以西方文化为基准的全球化意识形态价值体系,以之作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和控制力的重要武器。这一现状已经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造成重大威胁。其主要表现为所谓普世价值体系已经成为妨碍国家主权的重要手段,成为挑起民族矛盾的重要不稳定因素;使得发展中国家丧失民族自信力,成为西方的文化殖民地,对民族工业造成了冲击。

当前的文化博弈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互动加剧并朝着良性竞争方向发展,二是西方文化强势地对其他地区文化加大扩张,致使世界格局在这种文化认同当中分离和整合。

过去,随着当年西方国家殖民地的扩张而使其他非西方国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不管是西班牙的、法国的,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扩张,把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传播到了南美、非洲,还有亚洲。像菲律宾就被西班牙统治了300多年,一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后来又被美国统治了几十年,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是由于西方国家殖民扩张所带来的;像新加坡和南非的文化,就带有英国文化影响的痕迹;像越南文化,就带有法国文化影响的痕迹。

现在,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看到,不再是殖民地扩张给西方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土壤,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磨合,这既是一个自然发展、多元整合共生的客观过程,也是一个人为导向的过程。在整合过程中掺和了人为导向因素,具有强势经济和政治外壳的“强势文化”就易于在全球推行文化单极主义,产生“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论”奠基人葛兰西认为“文化霸权”指的便是国家借助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力量,加强并运用文化力量来制约和影响世界事务和其他国家内部事务的发展过程。文化霸权所体现的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权力关系,文化霸权的推行必须以强势文化为基本条件,而其根本基础则是强大的经济实力,其核心动力则是强烈的政治霸权欲望。

拿美国来说,作为年产值超过6000亿美元的文化产业国,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占有科技强势。

在这种背景之下,许多弱势国家的民族文化不断地被蚕食,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这场文化竞争中,几乎时刻都有弱势国家的文化濒临危亡。如在世界范围内,有人统计有50%的语言正在消失。

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咄咄逼人”,其后果是导致其他弱小民族文化的节节败退和泯灭消亡,被西方文化所同化。文化霸权的“入侵”,有一种不同于战争可以看见外在惨烈,而只是伤及其内、毁及其根,带有颠覆性的兵不血刃的效果。

在这种文化入侵之下,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通过发展本国文化来抗争强势文化。

如法国提出了文化例外的新概念,反对美国将自由贸易范围扩大到文化领域;加拿大则直接颁布法令限制电影发行领域的外国投资;韩国也采取增加国产电影放映时间比例的办法限制美国电影的过分侵入。

西方文化旋风吹遍全球,阿拉伯世界虽不在旋风的中心,但也有了被猛烈吹袭的感觉。在全球化的时代,阿拉伯年轻人更容易接收到西方的产品,也更容易理解和受到影响。

一些阿拉伯父母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过于西化,在这样的担忧下,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商人们开始尝试将西方流行文化与阿拉伯文化进行融合,创造出符合阿拉伯世界价值观的产品。例如,在阿拉伯国家,芭比娃娃被描述为关心、尊重父母的有爱心的女孩形象,在穆斯林兄弟会掌权后,芭比娃娃的销量甚至更高。这一传统的西方流行文化图腾在这里被披上了长袍和头巾,变为阿拉伯形象的女子。

我们记得2012年9月,美国一部反穆斯林电影引发的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浪潮。全世界范围内一场反美抗议活动也由此展开,地区涵盖至埃及、也门、突尼斯、摩洛哥、苏丹、伊朗、伊拉克、巴勒斯坦甚至印度尼西亚等伊斯兰国家。

事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导致了这种抗美浪潮的发生。

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但相比于历史上出现的大英帝国等世界霸主,美国有其独特的“手段”,其中之一,就是美国的“软实力”,而文化影响力正是美国“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在世界上大行其道,而其他国家的电影,也以能获得美国“奥斯卡”电影奖而自豪。在美国和西方文化的进攻面前,大多数地区的民族文化都败下阵来,伊斯兰文化也不例外。

有一种声音告诉我们,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很可能给地球上留下了一个永久的战略板块,今天它既无法“西方化”,也不可能“俄罗斯化”,它不会是未来的任何一种“亚文化”。

中国文化更是如此。

可是,现在的文化贸易战争已经成为全球化潮流,如果不发展和促进文化贸易,中国就要失去这个机会,而沦为文化发达国家的文化原料产地和文化产品销售地。

尽管有着无比美好的前景,但与美好的前景相比,中国文化现实却面临着深刻的难题,这些难题表现在:传统文化与意义世界已面临某些危机;主流文化价值系统受到挑战。从国际上看,与中国正在崛起的大国地位相比较,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还缺少实际的影响力和足够的吸引力。

作为竞争的一部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文化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并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各种文化作品和产品通过不同渠道、载体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国家形象。

孔子学院在海外各地的陆续成立,中国国产影片出口的不断加大,中国语言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一系列中国文化活动……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需求,并且随着国家相关战略的提出而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和战略问题研究,既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特点,同时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局限性所在。

值得欣喜的是,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所占的比重得到了增加,中国已经开始针对国外受众群设计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满足国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做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在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并融入国际色彩。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中国电影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频频亮相获奖,中国艺术在世界各地展出……都给中国人的灵魂里注入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贵州代表团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我们知道,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写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精气神,是这个民族凝聚力、团结力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归宿和价值依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再现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舞台上的卓越贡献和重要地位,而且更深层次的则是要实现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复兴。

面对愈演愈烈的文化竞争态势和“西强我弱”的文化竞争格局,一切中国人只有奋发图强实现文化自信和自觉:一方面,使中华文化再度成中国的主体性文化;一方面,推动中华文化大踏步走向世界,参与多元文化交锋、交流、交融,既吸收其他文化有益资源,又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自己独特的思想资源。

事实上,早在三十多年前,世界宗教大会发布的《全球伦理宣言》就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确定为人类伦理的“黄金原则”。宣言主要起草者汉斯·昆指出,儒教这一原则及其仁爱精神,超越其他各宗教文化的分歧,对人类文明有普遍意义。1988年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巴黎集会时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尊重和正视彼此间的差异、力求在不同中寻找平衡,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家国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信”也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念,“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之诚信,从来都是炎黄子孙的为人之道、处世之本,甚至成为关乎一国信誉与形象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和”所强调的平衡与合作价值愈发重要,以此为基础的各国独立、平等交往原则已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西方推行“三片文化”——大片、薯片、芯片,美国大片控制人们的视觉娱乐,炸薯片控制人们的胃,电脑芯片控制人们的创造性和文化安全;西方推行“三争文明”——人际之间竞争,群体之间斗争,国际之间战争。而中国文化的理念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三和文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凭此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谓优劣自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种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有利于促进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对当代世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民族特色和世界潮流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推广开来、传播出去,使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在世界上弘扬起来。未来,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维模式、仁者爱人的普世价值、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天下一家的大同理想,等等,都将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旦铺以高科技的传播手段,中国文化将其最精髓的部分推广出去,便能形成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在保留并充实自身先进文化的前提下,在有选择性地吸收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文化必将伴随着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而兴旺繁荣;中国文化的重新兴旺繁荣,必将改变世界的格局,成为影响世界未来的最重要因素!在不甚遥远的未来,我们会看到,影响并改变世界格局的最有力的主导力量,不再是主张单级世界的西方文化,而是主张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五千年辉煌的中国历史可以证明!未来更加美好的世界也可以证明!

二、世界当代文化拼图

在文化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一部分的前提下,文化战略部署已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在全球化竞争中,也有了新的趋势。

1.当代西方文化:迎来新的组合时代

著名哲学爱情小说《拉塞拉斯》中有段对话,主人公阿比西尼亚王子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欧洲人凭什么强大?他们为了通商或征服可以轻而易举地踏足亚洲和非洲,为什么亚洲人和非洲人不能侵犯他们的海岸,在他们的港口拓殖,对欧洲王公发号施令呢?

被问者这样回答:之所以更加强大……是因为他们更有见识:知识永远会主宰愚昧,就像人类总是统治其他动物一样。但为什么他们的知识比我们丰富呢,除了上帝深不可测的旨意之外,再没有别的原因了。

这是小说作者塞缪尔· 约翰逊提出的半个世纪前的西方社会为什么强盛的问题,在书中他也提到“为什么他们的知识比我们丰富”这种对文明的拷问。我们并不试图再去分析西方文明走向崛起的原因,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走向,我们看到了西方文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也在进一步地缩小,这里面有全球化的原因,也有更为深刻的文化根源。

因此,我们先从了解西方文化开始。

西方文化指的是最初形成于南欧、北欧,盛行于西欧、北欧、北美、澳洲的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

西方文化的概念通常与西方世界传统定义相关联。根据此定义,西方文化是其文学、科学、音乐以及哲学原理的合集,并且有别于其他主要文明。适用于受西欧移民或殖民影响强烈的国家,并不仅限于西欧。这些传统大都被列入西方经典。

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印欧人被认为是西方文化起源的两方面。西方文化也根源于斯拉夫人还有北欧的日尔曼人及凯尔特人的文化,这些文化是形成欧洲的重要推动力量。基督教对中世纪有很大的影响,许多人会将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相提并论。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在穆罕默德之前,整个环地中海算同一个文化圈,基督教及伊斯兰相继兴起后,才被切割为亚非及欧洲两大文化圈。

西方文化的三大基本成分:希腊的哲学、罗马的法律和基督教的信仰是构成西方文化的三大基本成分。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希腊后,吸收了古希腊的科学、哲学、民主、建筑、文学以及艺术,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500年中,尽管罗马帝国拒绝古代雅典很前卫的民主理念,但却将希腊语、拉丁语随着罗马法传遍了欧洲。罗马文化还融合了日耳曼、斯拉夫以及塞尔特文化,但随着罗马的衰落,希腊与罗马的许多艺术、文学以及科学都消失或被取代了。

随着罗马基督教地位的提高,《圣经》成为西方文艺中的核心部分,几乎影响到了西方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艺术、法律、哲学、教育以及政治。罗马基督教成立了许多神学院,现在的许多大学、学院即起源于此,总体而言这些学院促进了早期西方文化的传播。阿拉伯文化保存了一些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知识,随着十字军东征,西班牙、黎凡特的摩尔人所具有的阿拉伯文化,对西欧产生影响,终于在14世纪,希腊的文化遗产重又被西欧发现,于是文艺复兴诞生了。

16世纪之后,文艺复兴的西方文化被探险者、殖民者、商人以及传教士传播到新大陆。随后的启蒙时代,在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时达到顶峰。一些理念,比如公民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公正以及民主,这些社会构成的理想,第一次被付诸实践。如今这些准则已经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

西方文化是西欧、北美人民长期历史活动的产物。它起源、发展并成熟于欧洲,由于19世纪列强势力的向外扩张,到20世纪初扩展到了南北美洲、澳洲和南非的广大地区并影响全世界,是一种具有扩张性的文化。

西方文化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莱文化,中世纪的近千年时间都处于基督教文化的统治之下并融进了阿拉伯文化。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于14世纪出现了欧洲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16世纪又出现了宗教改革,西方文化逐渐定型。17世纪又出现了科技革命,18世纪开始了思想启蒙运动,发展到19世纪的工业社会,西方文化日趋成熟完善,并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的向外侵略而向世界扩张。

总体来说,西方文化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是万物之灵,认为人可以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其出发点是人文主义,其核心是理性和科学;重视个人的发展,重视人与自然的斗争,崇尚民主法制意识、扩张征服意识和冒险精神等。

哈贝马斯认为,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文化的中心一直是对主体性的弘扬、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对整体性的把握,把理性视为哲学、文化的核心,以求为真理提供最终根据,但是后现代主义打破了这种传统,明显的表现为主体性丧失、同一性解体、整体性瓦解、中心消散等态势,他们颠覆了西方传统文化的中心价值观和理想模式。

后现代主义可以理解为当代西方文化的一种主导文化模式。非中心性、平面性、无深度性、商品性和大众化等就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主要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化直指科学理性的局限性,但利用它似乎也找不到解决当代西方人心灵问题的办法。当21世纪到来,西方人越来越认识到实证主义的科学理性的局限性,开始重新反思和调整科学技术、民主法制、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由于认识到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又再度重视宗教信仰的作用。宗教信仰不能压抑科学理性,而必须跟科学理性协调起来。这是当代西方的基督教神学家为自己提出的任务。另一方面,世界的经济正在走向一体化,生态环境成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人类到了从全球的角度考察科学技术、民主法制、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了。由这些新特征的出现表明21世纪很可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新的组合时期。

2.当代美国文化:文化产业驱动强国步骤

在西方文化之中,美国文化自成一体。在所有文化和制度设计中,美国文化对人的压抑是最少的。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始终是美国文化的特质所在,因为个人主义首先对人本身、对多样化的尊重。

时至今日,美国文化形成了五大象征,即: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美国哥特式》、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这里面包容的不仅仅是美国文化的内涵,事实上,美国文化从来就是一个熔炉,德国文化、爱尔兰文化和英格兰文化,就是其主要的文化基因。

从19世纪开始,美国开始发展自成一体的西方文化,20世纪50年代后,在全球占据了主导地位,连同美国时尚、娱乐、技术以及政治,泛滥于其他西方世界,影响波及其他非西方国家。

美国文化作为西方文化之一支,早在美国独立之前就出现并发展了。由于殖民的关系,对美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英国文化,例如英语的广泛使用、法律系统等。其他对美国文化影响较大的文化有爱尔兰文化、德国文化、波兰文化和意大利文化,以及美国土著文化、非洲(特别是西部非洲)文化。美国文化还受到新移民以及美洲邻居(比如加拿大、墨西哥等)的影响。在宏观方面,美国的文化类似以及影响其他西方移民大国,如加拿大和澳洲。

美国是个文化巨无霸。美国拥有世界性的强势文化。美国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今天意义上的文化全球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美国文化的全球化,美国也一直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作为所谓“全世界的福音”加以推广。美国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产值目前已经占到GDP的31%。

1965年美国出台了《人文艺术法令》,标志着美国政府第一次介入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此,美国开启了文化强国之路。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开始了向海外拓展文化之路,几十年来,美国文化在全世界攻城略地,美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强势、最令人生畏的,有很强的侵略性,有无与伦比的原创性、独创性、现代感的文化。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就是美国化,全球化也是美国化,美国标准就是世界标准。美国文化对他国的影响有时几乎是全方位的、系统的、持久的,具有居高临下、无可比拟的优势,美国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音乐、文学、科技、教育,各个领域都在渗透。其政治制度、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是人们争相模仿借鉴的范本。多少人对好莱坞大片情有独钟,多少人对NBA津津乐道,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更是让他国民众趋之若鹜,牛仔裤这样的服饰长盛不衰,谁人能够抵挡迪斯尼的魅力,喝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一直是时尚。美国人演绎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化腐朽为神奇”,可见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而且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英语(美语)是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这对推动美国文化全世界流行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也是美国的巨大产业。2014年8月,美国商务部国家经济分析局和国家艺术基金会共同发布了“2008~2011年度文化艺术对美国民经济影响数据报告”。这是美国联邦政府第一次就美国文化艺术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进行深度分析,并将当年所有在美国境内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创造的价值以美元体现出来,也是第一次将文化艺术等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建筑业等放在同等位置,并分析其为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

报告显示,文化艺术(包括营利和非营利机构)在美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不仅为美国创新经济贡献了无数新的观点和观念,还为美国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化艺术产业已经成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的测算,2011年文化艺术增加值为5040亿美元,占2011年美国GDP的3.2%,高于旅游产业在GDP中所占2.8%的比例,其中电影和录像、广告服务、有线电视制作和播出、出版和演艺等产业贡献最为突出。

据数据显示,美国文化艺术产品贸易近10年来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但此种局面自美国商务部2008年开始公布文化艺术产品贸易顺差数据以来开始出现逆转。2011年美国文化艺术产品出口比进口超出104亿美元。

充分的市场竞争使美国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在全球文化产业市场,来自美国的文化产品占了相当大比重,这也是当前美国文化的主要表现特点。

美国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大国,源自其近百年来的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之路。美国政府一直以来就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来大力发展。美国人早早就认识到,经济效益不仅是佐证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元素之一,而且更是支持和提升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以经济效益来扶持文化艺术,就必须要走产业化道路,而走这条道路就必须历经:文化艺术的产品化,文化单位和传媒机构的企业化,文化艺术领域和多媒体现代娱乐集团的资源整合,以及结合新媒体科技和现代金融体系所打造的规模化的文化产业航母。

规模化的文化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美国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占世界电影产量不足十分之一,却可以占到全世界电影票房的70%。美国出版业也占全球图书销售的30%,而唱片业中六大唱片公司虽然只有一家主体在美国,但其发行量也占全世界的20%,这些均是文化产业规模化产生巨大效益的典型例证。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文化产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中地位仅次于军事工业的支柱性产业,每年的产品出口超过了航天工业相关产品的出口,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

3.当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出的具有浓郁伊斯兰特色的新文化。伊斯兰文化以伊斯兰信仰为灵魂,兼容并蓄多民族多样性文化为一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进而形成多学科、立体化的知识形态和体系。阿拉伯人以阿拉伯语为母语,具有明显的阿拉伯伊斯兰特点,故又被称为“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及罗马文化并称世界五大文化体系,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内容丰富,包括科学、宗教、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文学等诸方面。阿拉伯人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阿拉伯语言、文字、诗歌、谚语、故事传说、星相、音乐,共同构成伊斯兰文化的基本元素。希腊的哲学、自然科学,罗马的政治学、法学,波斯的历史、文学、艺术,印度的数学、天文学、医学、宗教哲学,以及中国的四大发明构成伊斯兰文化的基本养料。而《古兰经》、《圣经》相互诠释、融合,兼收并蓄,共同构成伊斯兰文化的灵魂。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世界三大宗教文化、七大地域文化之一。

公元7世纪兴起的伊斯兰教,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阿拉伯人凝聚起来,赋予他们神奇的力量,让他们走出阿拉伯半岛,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文化的产生得益于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民族、波斯民族、突厥民族的强盛与对外扩张。但是,如果没有伊斯兰教的兴起,就不会有阿拉伯民族的崛起。没有阿拉伯民族的崛起,也就不会有伊斯兰文化的产生。

12世纪以后,伊斯兰文化通过西班牙和西西里岛传入西欧后,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早日到来。阿拉伯人的医学、天文学、数学、化学、光学等方面的著作传入西欧后,至18世纪在自然科学领域占主导地位,为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奠定了科学思想基础。阿拉伯的哲学著作传入欧洲后,促进了基督教经院哲学内部唯名论反对唯实论的斗争,并形成了阿维罗伊学派。

当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能否走出困境,拥抱明天,再创辉煌?人类文明的历史表明,社会的大变革、大进步,总是以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和前提的。

历史告诉我们:阿拉伯人是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也是历经苦难而不屈的民族。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阿拉伯人的明天虽不明朗,但肯定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已故叙利亚作家萨阿德拉·沃努斯道出了阿拉伯民族的心声:“我们注定要怀有希望,今天的一切不可能是历史的终结。”

4.当代俄罗斯及东欧文化:东西文化摆动的“钟表”

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相比,俄罗斯文化更像一个在东西方之间摆动的钟表。

俄罗斯从古至今生息繁衍的土地,它的版图虽占有亚洲1/3的陆地,但其政治文化中心都在欧洲。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置身于东西方文化的交界处。

因此,俄罗斯民族文化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

古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文化可被称作一种中世纪文化传统。俄罗斯民族所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可从10世纪后期罗斯人接受洗礼时算起,到鞑靼蒙古入侵前达两个半世纪。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为俄罗斯文明和文化奠基的时期。

基辅罗斯建立以后,封建关系日益发展,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所信仰的多神教已经不能适应新兴领主阶级以及大公加强统治的需要。因此,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与拜占庭联姻并皈依基督教,随后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同时下令基辅市民到第涅伯河集体受洗,史称“罗斯洗礼”。

“罗斯洗礼”使基辅罗斯成为欧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此前,尽管罗斯人生活在欧洲的土地上,由于文明起步较晚,其自身的文化并没有纳入欧洲大陆的“主体文化”,接受了西方的文明才使俄罗斯人第一次与西方建立了联系。

尽管基督教代表了西方的文明,然而罗斯接受的基督教是由拜占庭而来的,拜占庭文化本身就带有东方色彩,因此罗斯接受的基督教是东方化了的基督教,即东正教。东正教为俄罗斯精神两面性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其后,俄罗斯受鞑靼蒙古在其统治时期带来的东方文物制度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9~12世纪和13~15世纪正属俄罗斯民族成长的早期,其可塑性和易受影响性是异常显著的。在9~12世纪俄罗斯民族的这个发轫时期,融汇东西方文明的拜占庭文化,曾给俄罗斯历史文化打上过极深的烙印,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正当这个时期之后,鞑靼蒙古入侵俄罗斯,以统治者的身份带来东方的一些风俗和制度,这对成长中的俄罗斯民族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由于在1237~1242年间发生了鞑靼人的侵入,这以后的200多年里古罗斯一直处于金帐汗国的统治之下,古罗斯由蒙古—鞑靼人引入了东方文化,这种引入,当然是被动大于主动。蒙古—鞑靼人将古老的中国文物制度和器物带给俄罗斯,这便是俄罗斯接受东方影响的重要路线和途径。蒙古统治者作为连年征战厮杀的落后民族的政治代表,他们是以空前粗暴扭曲的方式理解、消化中国的典章制度后将其搬来运用于俄罗斯的。

这不仅使俄罗斯阻隔于此时正在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外,而且给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打上了蒙古专制和家长制统治的烙印。这是使俄罗斯文化一直难于摆脱掉东方制度和文化传统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古罗斯文化的自然发展终止了,在这段时间里,古罗斯的文化和西欧文化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然而,虽然蒙古人统治罗斯长达240年之久,但始终没有使罗斯彻底东方化。因为罗斯人仍然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俄语,仍然保留着基督教,即东正教的信仰。

17世纪末18世纪初,以沙皇彼得一世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清醒地体察到俄国落后的状况。彼得一世在社会文化方面实施的改革最为引人注目,其社会影响也最为深远。他试图使俄罗斯抛弃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接受文明开化的西方文化的熏陶。他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清除俄罗斯人的愚昧,主持创办俄国历史上第一所世俗学校,第一座图书馆,第一个博物馆,第一份报纸,第一座公共剧院和第一个印刷所。社会风气的变化带动了全面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的最可贵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他通过改革打破了俄罗斯人长期形成的闭塞守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因袭封闭的俄罗斯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成分,使其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自此俄罗斯文化便呈现出开放的特征,从而为俄国现代化的启动创立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彼得一世的这一品格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的后继者——叶卡特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二世等统治者。

19世纪20~70年代是俄国思想解放的狂飙突进时代,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成为俄国思想解放的主题,十二月党人贵族革命家、革命民主主义者、民粹派知识分子充当了这一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历史上,俄罗斯文化也深受东方影响。俄罗斯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宗法家长制传统和习俗,家长和族长在家庭、族人中具有掌管一切和说一不二的威严与权力。这是较为典型的东方特征的东西。除此之外,在俄罗斯历代国家制度中也能找到许多东方的特征。1649年法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早在19世纪,俄国学者恰达耶夫在其《哲学书简》中就说过:“我们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因此我们既没有东方的传统,也没有西方的传统。”

与东方人和同欧洲人相比,对俄罗斯文化有着更大的亲和力和亲切感。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俄罗斯文明同东方文明有着更多的亲缘关系。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东方国家,却深深地受着东西方文化影响的历史。

俄罗斯民族不仅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幅员辽阔的疆域,而且有着一部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和一个对俄罗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的宗教。这种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心理意识,造就了俄罗斯文化的“两面性”。

当代西方文化的再次冲击,导致了苏联解体和俄联邦独立。

20世纪末期,西方文化再次向俄罗斯发起冲击,尤其是苏联解体、俄联邦独立后,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自由派坚决抛弃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义无返顾地走上了西方式的资本主义道路。然而十几年过去了,俄罗斯国家并没有“西化”,相反却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危机。

俄罗斯历史发展的摇摆性、矛盾性,仍然加深了俄罗斯精神的双重性。俄罗斯文化处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叉口上,不断被撕裂的痛苦,令其在残酷中学会了自强。俄罗斯民族在经过了自身漫长而艰难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渗透、融合、对立、冲突和宗教思想的浸润与灌输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精神。

即对立面的融合——“专制主义、国家至上和无政府主义、自由放纵;残忍、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普济主义、全人类性;谦逊恭顺和放肆无理;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等等。当我们了解了俄罗斯的历史与现实,就不难了解俄罗斯文化的“两面性”;当我们认识了俄罗斯文化的“两面性”,俄罗斯人给予世人的一切困惑和震惊就迎刃而解了。

综上所述,俄罗斯文化虽然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同出一源,但因其已融入很多东方文化的内容,自成一体,从而成为当今世界一个独立的大文明实体。

5.当代印度文化:古典文明的万花筒

印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为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印度文明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其连续性、吸收性和融合性见长,从而不断发展和丰富。

印度文明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在世界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印度历史上最初的国家大约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出现在恒河流域,其政治文明史至今已经有3000年左右。

三千多年来,印度文明经历了兴旺、衰落、复兴的发展过程,这对当代印度的社会与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念、思想体系以及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印度的战略文化得以孕育、生长,并在印度独立后最终形成。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雅利安人迁入,他们带来了雅利安文化,成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学、哲学和艺术的源头,开始了恒河谷地文明。约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性,为奴隶制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是印度文化史上灿烂的阶段,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和社会理论蓬勃涌现,产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

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印度宗教有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等本土宗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犹太教、巴哈伊教等外来宗教两大类,不仅本土宗教,其他主要的世界性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也拥有广泛的信徒。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宗教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更是以宗教为中心。

在印度文化体系中不难看出其他文化成分如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形成印度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上的外族入侵,二是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此外,印度有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众多的部落,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均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印度文化中的宗教底蕴十分深厚,体现于形成和实施等各个层面。就当代印度而言,其文化的本土宗教色彩尤为浓烈,具有印度中心意识、独立自主意识、宗教大家庭意识和非暴力意识等特点,为印度政府和印度民间的“共识”,成为印度凝聚国民情结、发展对外关系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持。

印度可谓名副其实的宗教博物馆。长期以来,本土宗教持续发展,香火绵延,外来宗教借土生根,枝繁叶茂,印度由此孕育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状况使印度的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即宗教性,或者说,宗教居于印度文化的核心位置,是印度文化战略的内容主体和实施主体。

印度丰富的宗教资源对印度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为印度文化战略提供了可供使用的工具性资源,另一方面印度宗教中的很多理念和实践塑造了印度的文化战略理念。印度古代的孔雀王朝和中世纪的莫卧儿王朝等就是这方面的有力例证。

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第三代皇帝阿育王通过南北征伐,缔造了印度次大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实现统一以后,阿育王“弃武从文”,制定了以宗教为核心的治国方略,他借助佛教、印度教等以达到安抚民心、巩固政权、树立国威的目的。这不仅是古代印度君主利用宗教手段强化统治的经典案例,也是印度次大陆历史上将宗教纳入文化战略体系以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雏形。

印度中世纪的莫卧儿王朝不同于孔雀王朝,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王朝。不过,其最有影响的皇帝阿克巴却和阿育王一样,将包括印度教、耆那教和锡克教在内的本土宗教资源纳入治国方略之中。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以后,印度的仁人志士举起民族团结、宗教和解的旗帜,在甘地的领导下展开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这一时刻,英国殖民者看到了宗教的反面利用价值,策划了“分而治之”的阴谋,在印度教、伊斯兰教和锡克教之间制造分裂,充分利用了宗教的影响力,其结果大家有目共睹。这是国家不振,没有独立制定和实施文化战略能力的最有力的反面例证。

不管是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还是公元16世纪的阿克巴,他们都看到了宗教的利用价值,都自觉不自觉地制定了或清晰或模糊的国家文化战略,实践了印度宗教的工具性资源和理念性资源,提升了国家的影响力乃至综合国力。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印度无力制定并实施文化战略的弱点为英国所利用,以致印巴分治,人民遭难。如此等等都为现代印度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在印度的独立运动中,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直接受益于印度宗教,尤其是印度教和耆那教的遗产。印度独立以后,特别是尼赫鲁病逝之后,印度的国家机器重新审视了宗教的力量,宗教逐渐成为印度文化战略最重要的资源,成为印度国家战略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审视当今印度文化战略,宗教既享工具性资源又享理念性资源,成为印度文化战略内容主体和实施主体。

在不少人的认识之中,印度人似乎在传统文化领域有点故步自封,但当我们把视线放在印度的当代文化来看,这种认识似乎带有偏见。

当印度人在孟买、在新德里等大都市可以免费观赏的印度古典音乐舞蹈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现代化的文化在开始流行,这时候,我们才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印度。

美国有“好莱坞”,但印度却有“宝莱坞”。我们知道好莱坞影片世界闻名,但每年影片产量最多的不是美国,而是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王国,印度每年生产1000部电影,是好莱坞的4倍,堪称世界之最。印度电影售票量也居世界首位,据有关报道,印度电影在全球拥有36亿观众,而好莱坞却只有26亿。印度同时是世界上电影观众最多的国家,每天进出影院的观众达1400万人之多。

宝莱坞和印度其他几个主要影视基地构成了印度庞大的电影帝国。但宝莱坞是印度电影业的基地和中心,也是印度电影业的代名词。其国外市场主要集中在英国、日本、中国、韩国等地,同时对中东、非洲、东南亚地区也都有重要影响。当然,大部分观众群在印度本土,西方观众也正在加入进来。印度的一些制片人正努力使印度电影制作更加专业,以便走向更大的国际市场。

目前,全印度拥有近100家电影制片厂,1.3万家电影院,500多家电影杂志,电影从业人员30多万人,年耗资30亿美元。这些数字表明,印度的确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电影王国”。

印度电影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狄拉吉·戈温特·巴尔吉(1870~1944)被称为“印度电影之父”。他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哈里什昌德拉国王》,取材于印度神话,赞颂了为追求真理而牺牲财产、王国和家庭的君主的功绩,深受印度各阶层观众的欢迎。从这时起,印度的电影业算正式诞生。

如今,印度电影在沉寂了几十年后重新崛起,每年都生产千部以上电影,仍超过美国。印度每年花在电影票上的钱就有20亿美元,到2012年这个数字有望增加30%。近年来印度电影收入保持了每年约17%的增幅,而好莱坞仅有3%。

另外,印度影片生动活泼,歌舞贯穿始终,影片一般不少于3小时,电影导演们都认真遵守这个不成文的“法规”。在绝大多数印度人看来,看电影是文化娱乐和逃避现实的主要形式。劳动一天,晚上看场电影调剂一下,也是一种享受。因此,电影在印度具有广大的市场,这又促进了电影业的发展。

印度的文学具有几千年历史,几乎每一种主要语言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学传统。印度20世纪文坛在本土感觉中自觉地国际化。泰戈尔和印度裔的美洲作家奈保尔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现代印度文学中的大事,前者使泰戈尔开始被夹杂在西方的文学大师中间在世界文学圈里引起回响,印度的古老文学传统得以朦朦胧胧地对泡在现代性里的东西方心灵产生影响。后者对印度牢骚满腹的关注和品评让世界开始关注印度,甚至多少有点“发现”印度的味道。而对于印度自身,外界对古老的形式和理念的摧残,内在的分崩和孤独,恰恰加深了悲凉的委曲迷情,正是其文学愈加意蕴含蓄、滋味悠长的良窖。

早年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曾经以其作品《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在由于读者群萎缩,运用包括印地语在内的本地语言从事文学创作的积极性受到限制,这使得印度很难出现影响较大的本地语言文学家。而随着印度的改革开放,英语在印度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当今许多用英语写作的印度作品不仅在印度大行其道,而且在国际上也受到好评。

近年来,印度文学、尤其是印度英语文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学界所谓“六十年代以来英语文学最令人瞩目的转向”,就是指印度裔作家群的崛起、印度题材作品在数量和影响力方面的持续增长。

最难得的是印度英文作家队伍整齐,从20世纪40年代的拉什迪,“50后”的维克拉姆·赛斯、“60后”代表洛伊、直至以基兰·德塞和阿迪加为代表的“70后”崭露头角,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

印度文化受到西方的影响其实并不小,并在西方世界取得了一定回响,然而印度的传统文化还是在印度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和炫目迷人的色彩。

在印度,艺术本身就是宗教的一个部分。印度人从出生、成年、庆典、婚宴、死亡都离不开音乐、舞蹈,而印度的传统文化不论是音乐、戏剧、舞蹈、雕刻、诗歌文学等艺术表现均和宗教密不可分。印度音乐舞蹈,对外国人来说充满异国风情和神秘感,而对印度人而言,即便是他们学会并接受西方文化,但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宗教祭典,仍然是他们生活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印度文化是一个融入多元文化的大熔炉。印度人很善于融合,它除了拥有自己的传统乐器以外,还把一些传到印度的西方乐器完全同化为印度民族乐器。例如印度人把西方的小提琴按照印度的声乐歌唱习惯,按照印度的各种音阶装饰音将其彻底改变。因此在印度古典音乐表演中,我们常常看到有小提琴,虽然它的形状仍是西式小提琴的样子,但是其定音、演奏、持器姿态、演奏音色、方法、风格及内涵等都被彻底改头换面,其灵魂完全是印度的。

灵魂永远是印度的,这才是印度文化的精髓。尽管21世纪的今天,印度文化的融合将会更加多元,然而古典音乐、传统舞蹈、宗教活动仍将成为延续印度人文化与梦想的原动力。

从人种构成来看,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种都有生活在印度的,并因之形成了100多个民族。此外还有数百个分布于各地的部落族群。他们使用着700种正式登记的语言,主要的语言有18种之多。从宗教来看,这里既有产生于本土的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也有从其他地区传播而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琐罗亚斯德教等。从文化艺术来看,印度各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等民间艺术。

这份名单还可以列得更长,但比多元现象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它的态度。一般来说,印度人对自己的文化抱有强烈的自豪感,但并不会因此就蔑视甚至排斥其他文化。与某些地区多元文化碰撞交汇、最终融为一体的情况不同,印度极为多样的文化并没有完全合而为一。印度教文化虽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远没有形成垄断地位。各种文化同时并存,虽然也相互学习吸收,但基本保持了自身特征。在印度,完全不同的文化现象共存一处的特色十分常见,从而使它拥有了“人种博物馆”、“宗教博物馆”、“文明万花筒”等“雅号”。

6.当代中国文化:在多重矛盾焦虑中前行

早期西方的传教士、汉学家把中国看成一个“谜”,对于“谜底”的好奇终于在晚清达到了高峰。

过去,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均产生过深远影响,尤其是在亚太地区体现更为突出,并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当代中国文化是近、现代中国在其世界性的历史遭遇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其中既有客观形势的逼迫,也有知识分子的自觉选择。国内学者柯琳对当代中国文化给予了新的定义,认为,当代中国文化的构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中国传统本位文化,这部分文化主要是由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观念和从汉代以来进入中国的佛教观念融合而成的;二是苏联马克思主义文化。指通过苏联、日本等渠道传播进来的马克思主义观念,人们通常称之为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则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是西方的自由主义文化,特别是自由主义和宪政主义思潮。在所有的历史遭遇中,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普世文化价值的传入和五四运动后中国知识分子对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构成之一,对于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三个部分之间的互动又构成了中国文化历史演进的轨迹。

20世纪后半期,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儒家文化圈”内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蓬勃生机和超凡力量,昭示出中国文化的远大前景,同时也一举打破了马克斯·韦伯只有“新教”才能引发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咒语”。

当中国大陆也开始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中国的民众思想便日趋活跃,海外新儒家的著作不仅得以引进大陆,而且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出现了中华文化“礼失求诸野”和由海外“反哺大陆”的喜人局面。一直到20世纪末以来,中国大陆更是掀起一股令人振奋、令人激扬的中华文化热潮。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正以澎湃之势席卷全世界,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国,应当顺势而为,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中国正在更广范围地进行中外文化的交流合作,也正在进一步振兴民族文化。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将让中国文化不仅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服务,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繁荣与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是异常丰富的。古老的京剧、昆曲、越剧等传统剧目与当代流行歌曲、流行音乐和现代舞蹈同台演出;中国传统思想家的著作与当代西方思想家,甚至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著作陈列在同一个书柜中;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热”不断地变换着。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文化思考的主题不断地更新着,如“人道主义与异化”、“萨特与存在主义”、“港台新儒学”、“周易热”、“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新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萨伊德和东方主义理论”、“亨廷顿和文明冲突论”、“人文主义精神热”、“自由主义”,等等。实际上,各种文化思潮的纷然杂陈和文化热的迅速变换并不意味着文化研究的繁荣,而是处处暴露出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究竟如何发展,这是当代中国人必须加以解答的问题。

《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冲突与出路》(原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4期 作者:俞吾金)在分析当代中国文化时,认为当代中国文化包含了三种主要矛盾:

(1)总体本位与个体本位之间的矛盾;

传统中国社会作为东方专制主义社会,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既未经历过欧洲意义上的奴隶主义阶段,也未经历过欧洲意义上的封建主义阶段,它实际上是一种以自然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本位制的国家。这一制度是以总体为本位的,这里的总体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家族,二是指国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和“国”是不可分离地联在一起的,汉语中的“国家”一词就暗含着这种密切的关系。儒家主张在治理社会时“以孝为本”,就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即只要每个家族都稳定了,国家也就稳定了。

在传统社会的“家”与“国”中,真正独立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存在着的只是血缘和身份意义上的个人。在家族中,个人只是父亲、儿子、兄弟,但绝对不是独立的人格;在国家中,个人只是臣民,而不是一个自由的个体。黑格尔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只有一个人,即皇帝是自由的。其实,连皇帝也不是自由的,因为他的自由也是有条件的,即必须维护整个皇族的利益。一旦他违背这种利益,他的自由,甚至连他的存在本身也会被取消。然而,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在市场经济机制的驱动下,个体本位变成一种越来越基本的发展趋势,因为市场经济的契约机制正是以这种从家族身份制度中游离出来的、自由的、平等的个体的存在为基础的。在某种意义上,没有这样的独立的个体,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这就使总体本位与个体本位之间的矛盾渐渐地变得尖锐起来。

(2)发展科学技术与遏制科学主义蔓延之间的矛盾;

一是科学技术。显然,这里的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目的是发现经验现象的规律,而技术则把这些规律转换为可操作的器物,用以改造自然。一般说来,科学技术是一种中性的东西,但当代西方的一些学者,如海德格尔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现代技术是一种消极的东西,它不但控制自然,而且也控制人,使人处在高度异化的状态中。

二是科学精神。尊重理性、尊重事实、追求真理、强调协作等都是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一般认为,科学精神是一种积极的东西。

三是科学主义。它实际上是一种科学万能的观念,认为人们可以用科学解决所有的问题,认为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可以无条件地推广到现实生活和人文科学中去。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科学主义“认为宇宙万物的所有方面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认识”。一般认为,科学主义是消极的东西,必须加以遏制。

(3)激进主义的文化心态与保守主义的文化心态之间的矛盾。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文化保守主义一直占主导地位,形成了闭关锁国的惰性的文化心理。从1840年以来,在西方列强的进攻下,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优劣进行了比较,深感中国的落后,特别是中国在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的落后。巨大的文化落差助长了激进主义思潮的蔓延,这一思潮的特点就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正如林毓生先生所说的:“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

这种激进主义思潮在五四运动中已见端倪,后来,在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和之后的“文革”中,更加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地增强,对贫富落差的感受和对金钱财富的追求,为激进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之后,激进主义在中国遭遇到严重挫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守主义又渐渐地在文化界抬头了。毋庸讳言,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中,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下去。这是由中国既具有悠久的历史,又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双重的身份决定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中国文化处在一系列矛盾和冲突之中。只有全面地认识这些矛盾,才能全面地理解当代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其精华与糟粕并存。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对待人类本身修养的“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待外部环境的“天人合一”等哲学和伦理学上的思想文化精华,是理应得到继承和发扬的。而它的劣根性如专制集权、愚昧、迷信等则应该彻底批判和摒弃,这也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化界一直在做的一项艰巨的工作,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从总体来看,由于我们对中华文化自身的精华与糟粕缺乏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不能正确区别什么是“封建毒瘤”与什么是“传统精神”,而且对传统的“阴暗面”只停留在简单粗暴和表层上的揭露和批判,因而,既不能使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也未能把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彻底摒弃,从而也就不能真正科学地吸收融化西方文化。

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与吸纳人类社会其他优秀文化相结合,将中西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熔为一炉,才能促使中国文化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并在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世界先进文化的典范。

7.当代非洲文化:谁来讲述非洲的故事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非洲有将近700种语言,并且有多种信仰,因此,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样式和一般文化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

非洲文化圈地理上的实质界限为:最北端就是撒哈拉沙漠南部—埃塞俄比亚高原(毛里塔尼亚南部—马里南部—乍得南部—苏丹南部),最南、最西都到达大海,最东到达索马里(不包括索马里)和大海,包括马达加斯加等岛屿。

非洲并非如一些西方学者所描绘的那样只是“狮子出没的地方”,而是在远古时代就有高度文明的大陆,非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非洲文化圈层中,非洲音乐文化区则是重要的内容,在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运用方式、旋律和节奏的构成原理、乐器类型等音乐特征方面,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的音乐风格上的共同性显而易见。

主要音乐体裁形式有:(1)民俗歌唱:在黑人非洲的社会里,歌唱成为从日常生活中涌现的自然行为。另外,拥有各种各样的职业或半职业音乐家也成为黑人非洲的特征之一。(2)民俗舞蹈与歌舞、乐舞:在黑人非洲的音乐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黑人非洲的舞蹈按其表现内容和运用场合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仪式性舞蹈和娱乐性舞蹈。从舞蹈表现手段的形式特点来看,黑人非洲的舞蹈大致可以分为:歌舞、乐舞、假面舞、高跷舞等。

有学者总结称,非洲文化的三个特征是部族性、口传性和大众性。学者艾周昌在《非洲黑人文明》中批判了非洲无文明论、“传播论”等观点,他提出,非洲热带文明是世界文明极富特点的一部分,但也是发展比较缓慢的一部分。在物质文明方面,长期停滞在锄耕农业,甚至没有发展犁耕农业;在精神文明方面,非洲黑人传统文明没有留下众多的思辨性哲学和文论著作。

随着世界各国学者的探索,非洲作为人类种群起源之地和文化发祥之地的地位都得到不断巩固,正如贝尔纳在《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所作的尝试一样,非洲不但为我们贡献了人类文明的源头,古往今来,也为我们留下了《阿维尼翁的少女》的原型,以及诸多口头历史的记录。

近几个世纪,非洲文化同样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来自西方音乐的影响在非洲形成了两股潮流。一股是为教堂、学校和音乐厅而作的专业音乐。

20世纪初起,一些非洲学生去欧洲学习作曲,他们根据非洲的题材、语言以及旋律音调和节奏特点,运用欧洲的作曲技巧,兼用欧洲、非洲乐器,创作新型的现代非洲的音乐作品。

另一股潮流是现代流行音乐,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非洲大陆,和西方流行音乐一起风靡整个非洲。如西非的一种现代舞曲“高尚生活”结合了当地传统音乐和美国黑人音乐的特点,运用传统节奏,乐队使用各种爵士乐器,有时还加上传统木琴和鼓。中非的刚果舞曲结合了拉美黑人舞曲——“伦巴”与“嚓嚓嚓”和非洲的传统音乐。

当非洲人群沿着始于殖民时代,又延伸到20世纪的离散之路向着北美迁移时,又为人类音乐史贡献了著名的“蓝调”布鲁斯音乐。种种这些,都构成了非洲文化对当下不断的影响。

当代非洲文学更是成就斐然,不仅充分发扬了丰厚而多样化的历史传统,而且还曾产生多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非洲拥有丰富的口头传承文学传统,其间不仅有神话、史诗、民间歌谣、寓言、谚语等多样化的文学样式,还伴生了公共与私人空间的表演功能,与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等各方面息息相关,成为非洲作家在叙述中构建自我意识的重要方式。

就文学语言而言,非洲大陆将近有1000种语言,使用何种语言才能使文学作品既保持本土性又适应全球化需求,一直是非洲文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考虑到近5个世纪的殖民历史,非洲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联系也是必然的。在殖民与后殖民的语境下,民族边界、性别观念、伦理道德的冲突与对抗、融合与变迁,使得非洲作家的身份认同变得愈加复杂。

被称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的钦努阿·阿契贝说过,他一生的奋斗目标是“给世界讲述一个平衡的非洲故事”。如果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现代作家希望通过革命性的书写,为国家和人民提供精神食粮和文化凝聚力;那么,在愈加复杂的全球化语境中,非洲新生代作家正以超越的视野,努力褪去殖民色彩,在新的历史现实中传承民族文化,激发出非洲现代文学的活力和魅力。

非洲现代文学根据地域和历史的因素,习惯上分为撒哈拉以北文学和撒哈拉以南包括东非、西非和南非在内的非洲文学。

撒哈拉以北文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阿拉伯语文学,另一部分是马格里布地区法语文学。

北非的阿拉伯语文学以埃及为先导。阿拉伯文学一向以诗歌闻名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小说创作开始取得重要成就。1988年,埃及作家纳吉布·迈哈福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认为“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其获奖作品包括著名的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和《甘露街》。

东非地区斯瓦希里语文学和英语文学并存。斯瓦希里语文学可以上溯到18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进入一个新时期,出现了被誉为“东非的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家夏班·罗伯特。肯尼亚第一任总统——朱墨·肯雅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与基库尤人心心相连。他的著名小说是《面朝肯尼亚山》。被誉为“东非现代文学奠基人”的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昂戈广泛涉猎各种文学题材,他的作品《大河两岸》抨击了西方殖民文化对非洲本土文化的侵蚀。

西非文学中,塞内加尔的诗人桑戈尔1960~1980年间任塞内加尔总统,他用法语创作,并以他对“黑人性”运动的倡导而闻名,主张从非洲传统生活的源泉中吸取灵感和主题进行创作。此外,比较重要的法语诗人还有科特迪瓦诗人、民间文学搜集者、非洲民间故事“兔子系列”的代表作家贝尔纳·达迪耶;控诉非洲殖民者罪恶的代表作家桑贝内·乌斯曼;搜集整理了非洲史诗《松迪亚塔》的几内亚作家吉布里尔·塔姆希尔·尼亚奈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英语文学主要分布于西非的尼日利亚、加纳、塞拉利昂、冈比亚,东非的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索马里和南非。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的“尼日利亚四部曲”享誉世界,他的第一部小说《瓦解》描写了英国殖民主义入侵前后尼日利亚伊博族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1958年,阿契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瓦解》问世,有如石破天惊,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这是第一部从非洲人视角描写非洲殖民化过程的作品,被视为改变了世界文学的面貌;它也是非洲文学的里程碑,对现代非洲文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所以阿契贝又被誉为“非洲文学之父”。在艺术上,这部小说也堪称杰作。《瓦解》一书不仅是许多非洲国家学生的必读物,也早已成为欧美的中学和大学里广泛使用的教材。

此前,西方作家笔下的黑非洲如同原始社会,非洲人的形象或是愚昧的野蛮人,或是头脑简单的原始初民。但《瓦解》描写的伊博族社会自成系统,其经济模式和规章制度错综复杂。这个社会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包括整套的宗教哲学和道德伦理,就连接人待客都有繁复的礼节。小说刻画了主要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及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阿契贝的小说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对非洲人存有的偏见。

这位被称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的作家2013年3月21日憾别文坛。其绝笔之作《曾经有个国家——比夫拉个人历史叙事》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总结。

渥勒·索因卡是当代非洲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1986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琼枝。瑞典文学院认为“他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关于人生的戏剧”。他在尼日利亚被尊为“非洲英语现代剧之父”。他的代表性《森林之舞》将欧洲荒诞派、象征派和传统宗教仪式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剧本多层的文化意蕴。

豪萨语文学在非洲本土语言创作的文学中饶有分量。豪萨人多数为穆斯林,其文学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70后女作家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的小说《紫芙蓉》和《半轮黄日》掀起了“青年回归文学的浪潮”。

南部非洲的文学有葡萄牙语文学、班图族语文学、英语文学和阿非里卡语文学等。南非共和国文学形成于19世纪。当地的白人文学分为英语文学和阿非里卡语文学两个部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融合,英语文学逐渐取代阿非里卡语文学。南非本土作家曾坚持用班图族语写作,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却被迫使用英语写作。

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是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瑞典文学院认为她的文学作品“通过恢宏的史诗般的作品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她的创作主题以种族政治所造成的人类关系扭曲作为基础。而南非剧作家阿索尔·富加德被认为是南非的灵魂人物,他的作品《血结》、《我的孩子!我的非洲!》和《火车司机》追述了一位非洲女人带着她的四个孩子在铁轨上自杀的悲剧故事,深动人心。

8.当代拉美文化:混合文化在世界的回响

毫无疑问,印第安人是美洲古文明的创造者。

美洲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美洲印第安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至2000年开始定居并从事农业广种玉米,故美洲文明又称“玉米文明”。

据估计,在公元15~16世纪之交,美洲印第安人约有1500万~4000万,语言和方言达1700余种。印第安部族也很复杂,主要的部族有:加拿大和美国的易洛魁人,墨西哥的萨波特克人、托尔特克人和阿兹特克人,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的玛雅人,加勒比海地区的加勒比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及周围地区的奇布查人,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安第斯高原地区的印加人,阿根廷、巴拉圭的瓜拉尼人,智利的阿拉乌干人,巴西等国亚马孙河流域热带森林和草原地区的阿拉瓦克人和图皮人。

美洲古代文明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前古典时期(公元前2000至公元250年左右),古典时期(公元250~900年左右),后古典时期(公元900~1500年左右)。

时至后古典时期,美洲印第安文明发展水平最高的为两大地区:一个在中部美洲,包括今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伯利兹等国,被称为“中部美洲文明”。在那里最早兴起的是奥尔梅克文化,被认为是中部美洲文明的先驱。其后兴起的有特奥蒂华坎文化、萨波特克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等;另一个在南美安第斯高原及太平洋沿岸一带,被称为“安第斯文明”。在那里最早出现的是查文文化,被认为是安第斯文明的渊源。其后兴起的有帕拉卡斯文化、纳斯卡文化、莫契卡文化、蒂亚华纳科文化和契姆文化等。在此基础上最后形成了三个主要文明中心:一是以现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和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为中心的古代玛雅文明;二是以墨西哥高原盆地为中心的古代阿兹特克文明;三是分布于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广大地区的古代印加文明。

美洲古代(也是拉美)三大文明包括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

玛雅文明为古代玛雅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是中部美洲印第安古文明的杰出代表,是古代美洲的三大文明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也是唯一诞生在热带丛林而非大河流域的文明。

玛雅文明区主要包括今天墨西哥南部塔巴斯科州和恰帕斯州,尤卡坦半岛的尤卡坦州、坎佩切州和金塔纳罗奥州,地处尤卡坦半岛的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伯利兹和萨尔瓦多,总面积约32.4万平方公里。公元3世纪以前的历史,被认为是玛雅文化的形成期。

从公元3世纪至9世纪,玛雅文化进入鼎盛期,建立大小城邦达百余个,使用统一的象形文字和历法;公元435年开始建城,公元5~9世纪处于全盛时期,成为当时的科学文化和宗教活动中心。玛雅有立柱记事的习俗,一般是每隔20年建一座石柱碑。9世纪末,这些城邦突然衰落,立柱记事由此中断,原因不详。

公元10世纪末,玛雅文明中心移向尤卡坦半岛北部,与入侵的托尔特克人的文化相融合,先后兴起多个城邦,使玛雅文化重新繁荣起来。1450年各城邦间发生混战,玛雅文化再度走向衰落。最后一块石柱碑立于1516年。

在玛雅文明的后古典时期,由于飓风、干旱、瘟疫和战乱等天灾人祸,古玛雅文明迅速衰落,城市大都被遗弃。当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时,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城邦已呈现出支离破碎、衰微破败的景象。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使脆弱的玛雅文明遭到严重的摧残。

玛雅人在文化和科学方面却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就。公元前后,玛雅人创造了象形文字,用树皮纸或鞣制过的鹿皮记载天文、医学、仪典、神话传说、诗歌和历史,为美洲大陆唯一发明使用文字的印第安部族。

在数学方面,玛雅人创造了精确的数学体系和天文历法系统,他们采用20进位法,在世界上最早使用“零”的概念,比欧洲早800余年。他们建立了精密的历法制度,最重视对太阳和月亮的观测,他们能算出日食和月食出现的时间,并已将7大行星都列入了研究范围。他们对金星运行周期的计算和现代科学实测结果完全一致。玛雅历法体系由“神历”、“太阳历”和“长纪年历”组成。玛雅人经过周密计算,认为一年是365.2420天,这同现在计算的一年为365.2422天的数值只差2/10000。

在建筑方面,古代玛雅人修建了不少金字塔。在没有金属工具、没有大牲畜和轮车的情况下,古代玛雅人却能够开采大量重达数十吨的石头,跋山涉水、一路艰辛地运到目的地,建成一个个雄伟的金字塔。金字塔最高的可达70米,其规模之巨大、施工难度之高,令人吃惊。玛雅的金字塔除个别外,一般是用来祭祀或观察天象的。除金字塔外,玛雅人还兴建了不少功能性强、技艺高的民用建筑。

此外,玛雅人在壁画、雕刻、彩陶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水平。墨西哥恰帕斯州博南帕克的壁画是世界古代壁画艺术的珍贵宝藏。雕刻方面,按所使用的材料划分为石刻、木刻、贝雕、玉雕、骨雕和泥塑等。

玛雅人的宗教是多神教。居首位的是天神伊察姆纳,为祭祀的保护神,也是文字和科学的创造者。众多神灵中主要有雨神恰克以及玉米神龙姆卡什,还有羽蛇神库库尔坎、战神和风神乌拉坎等。

阿兹特克文明是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

阿兹特克人原属纳瓦语系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部落,后来因吸收、融合这个地区其他印第安优秀文化传统而迅速崛起。1521年8月,西班牙人占领特诺奇蒂特兰,在城中大肆屠杀,并将该城彻底毁坏,后在其废墟上建立墨西哥城。

阿兹特克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托尔特克文化和玛雅文明的许多成就,但自己也有独创。其文字仍属图画文字,但已含有象形文字成分。天文历法方面,使用太阳历与圣年历,已知一年为365天,每逢闰年补加一天。医学方面,知道利用各种草药治病,并已使用土法麻醉。阿兹特克人的陶器和绘画均极精致,建筑和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的公共建筑物多以白石砌成,十分宏丽壮观。城中心的主庙宏伟,塔顶建有供奉主神威济洛波特利和雨神特拉洛克的神殿,其祭坛周围有蛇头石雕,坛下发现的重达10吨的大石上,刻有被肢解的月亮女神图案,1790年在墨西哥城中心广场发现的“第五太阳石”直径近4米,重约120吨,刻有阿兹特克宗教传说中创世以来四个时代的图像,代表了阿兹特克人石雕艺术的高度水平。城内建有宫殿、神庙、官邸、学校,建筑宏伟,最大一座金字塔台庙其规模甚至可与古埃及的媲美。有精确历法,会使用各种草药治病,在音乐、舞蹈、绘画方面也有一定的水平。

宗教在阿兹特克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居民相信灵魂永存,并相信存在至高无上的主宰。他们崇拜自然神,主神威济洛波特利被视为太阳神和战争之神,其他的神主要有:创造神特洛克—纳瓦克、太阳神托南辛、雨神特拉洛克、玉米神希洛内、羽蛇神克查尔科阿特尔、“双头神”奥梅特库特利及其妻子奥梅奇华特尔等,国王被看成神的化身,祭神时以战俘为牺牲。其特异习俗之一是以活人为祭品,每年有数千人被祭神灵。武士以献身祭坛为荣。

印加文明是以古代印加人为代表的印第安文明,为南美安第斯地区的古代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

“印加”,意即“太阳之子”,是安第斯地区讲克丘亚语的印第安人对他们首领的尊称。公元13世纪,印卡部落在秘鲁的库斯科谷地附近定居,15世纪初,崛起成为安第斯地区的强国。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瓦伊纳·卡帕克在位时,印卡帝国处于鼎盛时期,其疆域北至今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南部,南达智利和阿根廷北部,南北4000千米,人口约1000万,成为古代美洲最大的一个印第安国家。

印加人文化上的成就突出表现在雄伟的巨石建筑方面。在库斯科、萨克萨瓦曼、马丘比丘等地有用巨石建成的宫殿和城堡。另外,在冶炼浇铸、纺织制陶、天文历法、外科医术、文学音乐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印加国的主神是创造之神维拉科查,是其他神灵和包括天、地、人类在内的万物的创造者。其他神灵主要有:太阳神、雷神、月亮神等。印卡人信奉自然神,对世间万物均奉为神明。

中世纪末期,美洲原有的土著文化的传统被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所割断。由于中世纪末期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征服和殖民,打断了拉美印第安土著文化的发展,使印第安土著文化没能成为拉美文化的主体,而是以移植来的欧洲文化为主体,以美洲印第安土著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为次要成分。

拉美文化是“杂交”文化或“混合”文化。拉美文化是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土著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等多种不同来源的文化的汇合和融合。

拉美文化极少保守性和排他性,它善于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很大的亲和力,以及很强的融合力,从而创造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开放和创新并举是拉美文化兴盛发展之根本。

当代拉美文化尤以小说为世瞩目。随着拉美社会风云的变化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当代拉美文学界出现了小说繁荣的新局面,不少作家和作品赢得前所未有的世界声誉。这些小说,由于风格独特,结构新颖,既继承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又大胆吸收了欧美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段,使拉美文学的面目为之一新,被世人称为“新小说”。

第一代新小说作家中,影响深远、成就卓著的要数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阿根廷的博尔赫斯、墨西哥的胡安·鲁尔福等。这一代作家是新小说的奠基者,有革新精神,勇于尝试新手法,探索新路子,一定程度上同他们的前辈作家实行了决裂,以自己的新型创作使拉丁美洲文学的影响冲出了美洲大陆,扩大到了西方乃至世界文坛。

第二代新小说作家中包括智利的多诺索、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墨西哥的富恩特斯、古巴的因凡特、秘鲁的略萨等。这一代作家十分注意作品的外部结构、艺术手法的革新和语言的运用。其中有不少作家在采用新的表现手法的尝试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拉美甚至国际文坛上赢得了盛誉。

拉美文学特别是小说,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之林中一棵参天大树,当今拉美文学仍在朝气蓬勃地发展、成长,不断引起国际文坛的注意和致敬。不仅是拉美文学,整个拉美文化都是如此。

三、文化融合: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深刻变革,经济、文化、政治都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影响了世界发展格局和文明的进程。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全球化的今天正走向交锋、交融的状态。目前,世界文化多样化在不同文化的相互依存、对话、交流中发展。

世界文化多样化是不同文化相互依存、对话、交流的产物,具有“和而不同”的特征,表现为不同文化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因此,文化多样化是人类文化深度交流的结果,是信息时代、开放时代不同文化相互学习、相互交融的重要体现。抱残守缺或文化傲慢都不可能从多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都不可能在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中发展自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以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这三部公约,为尊重、保护与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提供了法理依据与制度保障。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的民族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文化多样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是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

况且,任何抱残守缺的思想或傲慢自大的态度都不可能从多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都不可能在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中发展自己。只有善于通过文化交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养分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实现自身文化的发扬光大;只有善于通过有效途径向外传播自身文化的国家和民族,才能为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做出更大贡献。

为什么说世界文化大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呢?

首先,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到来可以为世界文化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信息化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而且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信息化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载体。以数字化、网络化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极大地压缩了文化传播的物理时空,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播工具,文化信息可以在瞬间抵达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用户,实现文化的“零距离”、“零时差”传播。这种文化传播速度和效率,是以往任何文化传播媒体都无法比拟的。这显然大大提高了文化传播效率,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

现代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文化传播工具与载体的同时,也推动文化表现形态发生变迁,出现了电子书、电子报、网络电视、博客、微博客、微信等一系列全新的文化表现形态,这些新的文化表现形态又反过来推动当代文化的进一步变迁。这显然大大拓展了文化的内涵,为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提供了更丰富的原料。

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开始国际化,开始有强烈的文化融合冲动。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大趋势。谁都无法改变这种客观趋势的存在与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全面加速,当代国际文化传播和整个世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由于文化产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其增加值大大超过其他产业,增长率也普遍高于经济总量增长率。据统计,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40%以上的份额。

文化产业呈现跨界发展、产业融合的趋势。互联网、移动媒体、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媒体融合、产业融合的步伐。借助跨界发展的力量,新型文化业态层出不穷,新的文化领域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呈现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跨国文化公司成为世界文化版图的重要构成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文化产业之间的壁垒不断被打破,掀起了跨行业、跨国界企业兼并重组浪潮。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西欧和日本的跨国文化公司占据了全球国际文化贸易量的2/3以上。

全球范围内整合文化要素的能力成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文化资源、人才、资本等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一些文化产业集团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逐步形成了大型和超大型跨行业、跨国界的强势文化产业集团。

文化产业组织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同媒体的相互融合,不同生产方式的相互嫁接,加上全球文化市场的形成,使文化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出现了一些巨型文化企业;不同类型文化生产关联度增强,延长了产业链。在经历了全球化、结构调整和重新整合之后,文化产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必然带动文化的融合。

再次,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有以继承和发扬世界范围内的所有优秀传统文化来达到新融合的自觉。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先进文化都渴望融合其他的传统文化,并具有融合的历史。譬如,中国文化就从来不是封闭的、保守的,而是开放和包容的。一方面,中国文化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显示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襟,形成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历史传统。如汉唐时期吸收佛教文化、西域文化,宋明时期包容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近代以来接纳基督教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佛、道文化为两翼,以其他外来文化为辅助的多元一体、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格局。

从2000多年前开始,中国文化就与西方文化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中国“四大发明”就是借助著名的“丝绸之路”传播至西方世界的,其中指南针使世界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欧洲学术繁荣与思想传播,火药帮助欧洲各国军事崛起。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说:“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曾谈到,美国多元文化以全球文化资源为自己文化的资源,欧洲以及世界各国文化均可成为其资源储备地。美国以欧洲古典文化为自己的文化渊源,作为移民国家,现代以来又建立起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传统。

由于广泛地继承传统文化,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国际性”的轮廓和走向。

这种“世界性”在北部非洲最典型地反映在融合古罗马文化、柏柏尔本土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近代西班牙和法国文化的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在东部和南部非洲,“世界性”突出表现为斯瓦希里文化的形成,即伊斯兰文化与非洲本土文化交流的结晶。

当然,一切传统的文化资源要想在今天发挥作用,都要经历一个现代的转换。对传统文化,不仅要继承,更要发扬,这样才是最好的融合。

最后,世界文化需要通过交流和融合消弭国家之间的误解和敌视,促进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有时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可以消弭国家之间的误解和敌视,达到消除战争隐患,促进人类和平事业发展的目的。

比如,在冷战时期,由于苏联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存在着根本的矛盾和冲突,美国政府一直对布尔什维克政权采取否定和敌视的态度,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原则性分歧始终是困扰苏联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双边关系的症结所在。“冷战”的格局与“铁幕”的严实性是苏联与美国和西方国家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而美国对苏联采取的敌视和遏制政策对前苏联的对外文化交流产生重大影响。

“二战”结束后,苏联与美国的“冷战”和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立对国际安全形成一定的威胁。苏共二十大后,苏美文化交流协议的签订为双方相互渗透思想提供了合法的渠道,而文化交流是这种合法渠道的沟通工具。事实证明,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扩大和加强苏联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相互联系和了解,有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逐步缓解和结束冷战局面,有利于促进世界各民族的团结,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世界还有非和平的因素存在,世界文化如何通过交流和融合,消弭国家之间的误解和敌视,促进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这是摆在每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和每一个热爱和平的地球公民面前的一道问答题。

——就让我们听从人类的意志,响应未来的召唤,一起参与到世界文化融合的大浪潮中来吧!相信所有的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同类推荐
  • 官商是怎样的怪物?(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2)

    官商是怎样的怪物?(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2)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官商是怎样的怪物?(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2)》:深度剖析中国百年官商关系史。
  • 胡雪岩商道

    胡雪岩商道

    《胡雪岩商道》从心性、借势、用人、协作、冒险、胆识、处世等多角度,对胡雪岩成事之道的智慧做了详尽的总结和剖析。他的为人处世,他的奋斗,他对做事业的独特见解,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盏指路明灯。
  •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开放型经济新阶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开放型经济新阶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国家战略,是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重大创新,对于中国开发型经济的发展导向、路径选择和“政治-经济”互动形态的对外合作政策安排都带来重要影响。
  • The Rejuven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浴火重生

    The Rejuven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浴火重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国的东北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有鉴于此,国家提出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本书作者历时一年的采访,走遍城郭、海港、煤都、钢城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以数个普通工人、几家工厂、一座城市和整个时代的沉浮为命运纵线,穿越六十年的历史时空。再现老东北工业基地如何创造诸多工业神话、奇迹与辉煌,如何在沉寂和黯然岁月里经历生命劫难,最终如何找回东山再起的自信和骄傲。
  • 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

    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

    《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一书记录了后苏联时代新富阶层的崛起。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一直到普京上台初期,几个甚为瞩目的寡头带领俄罗斯进行了未曾有过的险峻试验。从权力推手别列佐夫斯基、媒体大王古辛斯基、石油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银行巨头斯莫伦斯基、青年改革家丘拜斯到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这些寡头化身新秩序的建筑家和鼓吹者,反过来操纵旧制度,推动了财富与权力的联姻。在寡头资本主义走向盛极之时,他们基本上控制了国家的油气、电力、冶金和金融业,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媒体,操纵着舆论。
热门推荐
  • 情感谍报

    情感谍报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在别处》、《十万块》、《看门诊》、《穿错鞋》、《暗恋》、《惴惴不安》、《美发卡》、《小白》、《情感谍报》、《史老板》等。
  • 娇蛮弃妃:帝君太霸道

    娇蛮弃妃:帝君太霸道

    谁说弃妇没人要?即使烂桃花在身边朵朵开,也总会有不烂的那一朵出现。前半生,他们害了她的父兄,害得她失去腹中的孩子。同床的夫君看似彬彬有礼衣冠楚楚,却一直都在利用她,折磨得她痛苦不堪。再次醒来,却还是要低人一头。但因为一场久远的偶遇,她被他惦记着,牵挂着,甚至在她被夫家扫地出门后,愿纡尊降贵带她回宫。从此她随心所欲斩妖除魔,把坑害过她的人狠狠教训一遍。只是,这看似冰冷的他是怎么回事?弃妇也敢要?还一直缠着她?
  • 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是德国著名学者、思想家本雅明重新审视自己童年时代生活的散文集。1900年前后,作者经历的柏林都市生活景象,那天马行空般的记忆碎片,插图般美丽的画面感,如散落一地的珍珠,在暗夜里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西方评论家将其誉为“我们时代优美的散文创作之一”。
  • 无双帝灵

    无双帝灵

    帝意之念,散落滄田.集七念之意,拥治世之能.……南地少年自南滨走出,闯入大千世界之中荡起千层浪涛.万灵当道,谁为帝?且看今朝谁主沉浮.PS:本书过于精彩,请读者慎点,如果不爽,请用打赏批评作者
  • 素衣锦食

    素衣锦食

    这是一个假文案:一开始,阿柳仅仅只是想当个食神;然而谁让她有一对逆天父母,皇后、王妃是亲妈闺蜜,名士舅舅是姐控;皇帝、亲王是亲爸异性兄弟,名将义父视他为神,大佬们个个拿她当宝!他们医术超绝的朋友成了她的师父,他们富可敌国的曾下属认她为主!还让不让她当个单纯的厨娘了?以下为真文案:前世英年早逝,今生格外惜命,山野长大的阿柳是奴身,所以这辈子是不打算有什么出息了,种种粮食,挖挖野菜,今日河里捞一道小鱼小虾,明日上山捡个龙凤汤,小日子无聊又惬意。被主子点名进府当厨娘,赶紧先找个大腿抱抱。可是这大腿怎么越抱越粗了……这是个正经文案:素衣巧手,一把金刀可镂月;色香为魂,铜勺独运饪锦食。
  • 高适集

    高适集

    《高适集》主要内容: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边塞诗的创作,开拓了诗歌的广阔视野,尤其表现了那种长期戎边浴血苦战中昂扬向上的精神。高适的边塞诗有的抒发保国安边的豪情,有的歌颂边塞将士的英勇,有的更是多方面地描绘了边疆奇特风光及当地的生活习俗。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高适是盛唐诗人中较突出的一个,他以极大的同情写出戍卒所遭受的苦难境遇,表现久戍思归的哀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冥茫漠

    冥茫漠

    忠心,坚定,麻木,理智,孤独。蛮旗早已麻木无数人的死亡,当开始世界真正开始乱斗的时候。站在世界的一角,这最后一点的忠诚也许就是最后消灭迷茫的办法。新人写书,求支持,就这里催一次,从此不再催。这书我会写下去的,只是为了我离开世界时有一个东西他还在。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注意一点,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
  • 小文学幻之星球系列:地球假日①:寻找洛神

    小文学幻之星球系列:地球假日①:寻找洛神

    位于遥远太空中的芭博星即将发生战争,芭博星少年飞眉和连珠被家长送到了地球保护区。为了不给孩子内心留下阴影,大人们告诉他们要去地球度假。此次去地球,连珠带上了自己的宠物小金鱼。因为小金鱼是来自远古时代的地球,是传说中洛神的爱宠。飞眉和连珠带着满满的期待开始他们的地球假日之旅。为了将小金鱼送回主人身边,并帮它的主人渡过劫难,飞眉和连珠从科学怪人处得到了时空穿梭仪,回到神话时代,寻找洛神。在经历重重困难之后,飞眉和连珠终于帮助小金鱼回到主人身边,而他们也被地球的古代文明所折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