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6500000003

第3章 自然·宇宙

太初有为!

我写上了:“太初有言!”

笔已停住!没法继续向前。

对“言”字不可估计过高,

我得将别的翻译方式寻找,

如果我真得到神灵的启示。

我又写上:“太初有意!”

仔细考虑好这第一行,

下笔绝不能过分匆忙!

难道万物能创化于“意”?

看来该译作:“太初有力!”

然而正当我写下“力”字,

已有什么提醒我欠合适。

神助我也!心中豁然开朗,

“太初有为!”我欣然写上。

——《浮士德》第一部

解说

这是诗剧《浮士德》最脍炙人口的一段,描写浮士德翻译《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句时细加斟酌的情景。句中的难点和核心词“Logos”原出希腊文,含有词、言语、上帝之言、理念、理性、宇宙法则等多重意义。浮士德的思考和选择,反映出歌德对宇宙中何为本源问题的哲学观点:“太初有为”是他对宇宙成因给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回答。

老想作恶却总是把善促成

糜非斯托:

老想作恶却总是把善促成,

我便是这种力量的一部分。

浮士德:

你这哑谜有什么含义?

糜非斯托:

我就是那个精灵,它惯于否定!

但也有理;因为万物既然生成,

理所当然也有毁灭;

所以最好全然无所生成。

你们所谓罪过啊、破坏啊,

简言之,被称为恶的一切,

正是我的本质特性。

浮士德:

你自称一部分,站在我面前不是挺完整?

糜非斯托:

告诉你一些实际情形:

人类是一群井底之蛙,

爱把自己的世界无限夸大——

我乃构成太初万有的那部分的一部分,

也即黑暗的一部分,是我生育了光明;

光明忘恩负义,背叛黑夜母亲,

竟想夺取她的特权,把空间全占领,

然而费尽心机仍旧徒劳,

因为光永远不能和物体离分。

它源于物体,因物体而显得美丽,

却也被物体阻挡不能前进,

因此我希望过不了多久,

光将随着物体走向沉沦。

——《浮士德》第一部

解说

这里糜非斯托夫子自道,揭开了他“否定的精灵”的本质。同时作者也借魔鬼之口,道出了一种宇宙形成的观点,而特别有意思的是这种观点与我国老子《道德经》里的“玄母”之说颇为吻合。

天堂里的序幕[34]

上帝和众天使。

糜非斯托斐勒斯尾随其后。

三位大天使走到台前。

拉斐尔:

太阳和着古老的曲调,

与同宗兄弟竞相歌唱,

为完成它既定的行程,

步伐雷霆般威武雄壮。

阳光照耀令天使振奋,

尽管不明白何以这样;

玄妙崇高的造化之工啊,

不减创世当日的辉煌。[35]

加百列:

用不可想像的飞快速度,

壮丽的地球在自行旋转;

让光明如同天国的白昼

把可怖的沉沉暗夜替换;

大海掀起一阵阵的狂潮,

高峻的山岩下浪花激溅;

日月星辰永远飞速行进,

牵动着大海牵动着高山。[36]则充满了歌德自己对宇宙、自然、世界、人类乃至魔鬼的独特看法,充满了辨证的哲学思维。一些假“天主”之口说出的至理名言,如“要奋斗难免迷误差池”;“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人在努力时太容易松懈,很快会贪恋绝对的安闲;为此我乐意造一个魔鬼,让他刺激人,与人作伴”等,都是开启《浮士德》这部以难解著称的思想宝库的钥匙。

米迦勒:

一阵阵风暴争先恐后,

在海陆之间刮来刮去,

围绕自身形成为圆圈,

摧毁一切的狂野暴力。

闪电燃起了破坏之火,

滚滚巨雷在路上驰驱。[37]

主啊,你的日子多么从容,

我们对此深怀敬意。

三位大天使:

阳光照耀令天使振奋,

尽管不明白何以这样;

玄妙崇高的造化之工啊,

不减创世当日的辉煌。

糜非斯托斐勒斯[38]:

主啊,多承你又许我靠近,

并且垂询鄙处的种种下情,

再说你平素就乐意看见我,

所以也见我和天使们同行。

请原谅,咱不会夸夸其谈,

即使列位把咱讥笑、看轻;

只要你还没革除笑的习惯,

我一激动准叫你忍俊不禁。

太阳啊宇宙啊我没啥可讲,

我只看见人类实在是可怜。

这尘世的小神老一个样子,[39]

仍没改创世之日的怪德性。

他也许还活得好一点点儿,

要是你没给他天光的虚影;

他称它理性并且独自享用,

结果只变成畜生中的畜生。

我看他啊,请你千万原谅,

简直就像那长腿儿的蛐蛐,

不住地飞过来啊、蹦过去,

一钻进草里便又哼哼唧唧;

他要总呆在草中倒也罢啦!

偏偏爱用鼻子去翻拱垃圾。

天主:

难道你没别的可以告诉我?

你来就为没完没了地抱怨?

未必人世你一点看不顺眼?

糜非斯托:

是的,主!我看仍旧糟得要命。

世人凄惨度日,实在叫咱怜悯,

再折磨这些可怜虫,我于心不忍。

天主:

你可认识浮士德?

糜非斯托:

那个博士?

天主:

我的仆人!

糜非斯托:

可不!他为您提供特别服务。

这傻瓜啊好像不进人间烟火。

永远心神不宁,老向往远处,

对自己的傻毛病却多少有数;

从天上,他想摘最美的星星,

在人间,他想登享乐的极顶,

不管远方近处,近处远方,

他都心潮激动,难以平伏。

天主:

如果眼下他侍奉我还浑浑噩噩,

那我很快会领他进入清明之境。

小树发出青芽,园丁就已知道,

往后有花果装点一个个好年景。

糜非斯托:

赌什么?我要您将这奴仆失掉,

倘若您允许我试一试身手,

我会慢慢儿引他入我魔道!

天主:

只要他还生活在人世,

我对你不加任何限制。

要奋斗难免迷误差池。

糜非斯托:

那我就多谢了;须知我从来

不喜欢去对付那些个死人。

丰满鲜艳的脸蛋最令我高兴。

侍弄尸体的活儿我不在行,

我有的是猫抓老鼠的本领。

天主:

好吧,你爱怎么办怎么办!

要是你能将他的灵魂逮住,

不妨引诱他背离他的本源,

领着他同走你的堕落之路,

但是你得认输,如果发现: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

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糜非斯托:

行啊!不久自有分晓。

我不担心我会输掉。

请允许我欢呼雀跃,

当我终于达到目标。

我要他津津有味吃泥土,

像那著名的蛇——我的婶母。[40]

天主:

到那时候你尽可以随便;

对你的同类我从不讨厌。

在所有否定的精灵当中,

这家伙最少给我惹麻烦。

人在努力时太容易松懈,

很快会爱上绝对的清闲;

因此我乐意造一个魔鬼,

让他刺激人,与人作伴。——

而你们真正的神的孩子啊,

享受这生动而丰富的美吧!

永恒的造化生生不息,但愿它

呵护你们,用温柔的爱之藩篱。

世间万象飘飘渺渺,动荡游移,

坚持思考,把它们凝定在心里。

(天界关闭,众天使散去)

糜非斯托(独白):

我乐意时不时来看看这老头,

并且挺小心,生怕和他闹翻。

身为伟大的主,他对魔鬼也

和和气气,这老头硬不简单。

——《浮士德》《天上的序幕》

解说

诗剧《浮士德》的《天上的序幕》作于1798年,为全剧丰富深刻内涵的总纲,也可谓歌德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表面上袭用了《圣经》中包含的基督教的教义例如创世之说等等,以利于读者和观众的接受,实则表达了歌德自己对宇宙、自然、世界、人类乃至魔鬼的独特看法,充满了辨证的哲学思维。一些假“天主”之口说出的至理名言,如“要奋斗难免迷误差池”;“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人在努力时太容易松懈,很快会贪恋绝对的安闲;为此我乐意造一个魔鬼,让他刺激人,与人作伴”等,都是开启《浮士德》这部以难解著称的思想宝库的钥匙。

上帝创造生气勃勃的自然,

原本为让人类生存其间;

可你却将它远离,来亲近

烟雾、腐臭和死尸骨架。

走!快!快逃向广阔天地!

这部神秘的著作,它出自

诺斯特拉达姆斯的手笔,

难道它还不足以引导你?

一当你得到自然的指点,

就会看清星辰的轨迹,

顿时获得心灵的力量,

把神灵间的对话洞悉。

……

宇宙万物交织成一个整体,

相互依存,才富有活力!

宇宙之力在不断消涨,

把黄金的吊桶相互传递![41]

鼓动着散发福馨的灵翅,

从空而降,渗透大地,

有和谐的天籁响彻环宇。

何等壮观哦!唉,也只壮观而已!

无尽的自然啊,我在何处把握你?

丰乳——众生之源,天地之根,

我枯萎的心胸对你们无限渴慕,

可你们在哪里?你们在哪里

涌溢、滋养,却把焦渴的我抛弃?

地灵:

生命的狂潮,行为的激浪,

我上下沉浮,

我来而复往!

生生又死死,

永恒的海洋,

往返地交织,

火热地生长,

傍着时光飞转的纺车,

我织造神性生命之裳。[42]

——《浮士德》第一部

重逢

竟然可能!明星中的明星啊,

我又将你紧抱在胸前!

那远离你的长夜啊,真是

无底的深渊,无尽的苦难!

是的,你甜蜜而又可爱,

是我分享欢乐的伙伴;

想起昔日分离的痛苦,

现实也令我心惊胆战。

当世界还处于最深的深渊,

还偎在上帝的永恒的怀抱,

他便带着崇高的创造之乐,

安排混沌初开的第一个钟点。

他说出了那个字:变——!

于是响起了痛苦的呻吟,

随后便气势磅礴,雷霆万钧,

宇宙闯进了现实的中间。

光明慢慢地扩展开来,

黑暗畏葸地离开它身边,

元素也立刻开始分解,

向着四面八方逃散。

迅速地,在野蛮荒凉的

梦中,各自向广远伸展,

在无垠的空间凝固僵化,

没有渴慕,喑然哑然!

一片荒凉,一派死寂,

上帝第一次感到孤单!

于是他创造了朝霞,

让朝霞怜悯他的寂寞;

它撕开那无边的混浊,

天空呈现出五色斑斓,

那一开始各奔东西的

又聚在一起,相爱相恋。

于是,那相依相属的

便急不可待地相互找寻;

感情和目光一齐转向

那无穷无尽的生命。

攫取也罢,掠夺也罢,

只要能够把握和保持!

阿拉勿需再创造世界,

世界的创造者是我们。

就这样,驾着朝霞的羽翼,

我飞到了你的唇边,

繁星之夜用千重封印

巩固我们的美满良缘。

我俩在世上将成为

同甘苦共患难的典范,

我们不会又一次分离,

纵令上帝第二次说:变——!

解说

这首诗把男女之间的爱情,把爱人之间的离合悲欢,放在世界形成和万物产生的大背景和大框架中,从宇宙观的原则高度,来加以考察和阐释。诗中表现了一种近似新柏拉图主义的宇宙形成的观点,即认为光明与黑暗的一分一合两次行动,是世界和万物产生的原因。诗里所谓元素在西方的传统观念中指土、水、气、火。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很容易让人想起我国古代用来解释宇宙人生的阴阳五行之说。正像我们用阴代表女性,用阳代表男性,相信阴阳的和谐结合便形成太极,达到幸福圆满一样,歌德的诗中也以光明与黑暗来代表男和女,认为他们本来就是“相依相属的”一体,一当他们“又聚在一起,相爱相恋”,就创造了美好的宇宙和世界。因此,诗中说“世界的创造者是我们”,是热烈而真诚的相爱的人,而不是上帝或者阿拉伯人的上帝阿拉!

真不知道中外古今,还有没有哪一首诗能以如此崇高的思想,如此恢宏的气势,来赞颂男女之间的爱情,来抒写恋人之间的离合悲欢!

赞颂大自然和神

1

倾倒在地的华屋广厦,

穹顶犹在,墙壁已经垮塌;

千年的世事变迁之后,

高门巨柱全不再显得高大。

以后却又有生命萌动,

地上处处见新的种子抽芽;

大自然再次获得成功,

但见废墟藤蔓丛生、垂挂。

2

指引我们来到野外的精灵,

它心地美好而富于人性。

在这树林中,在这田野上,

还有那陡峭的悬崖绝顶,

日出复日落,日落复日出,

都是在赞颂大自然和神。

3

森林里树木挨着树木生长,

就像亲密无间的兄弟,

让我们在林中漫游、畅想,

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是啊,当朋友们手拉着手,

不再是分散的一个个,

而是努力结成美好的整体,

就有欢乐,就有生趣。

4

平明如镜的湖水中间,

橡树的倒影直插蓝天,

给这林中的绿色王国,

钤上威严的皇家印鉴;

它俯视着自己的脚下,

它把水中的天空仰望:

只要能这么享受生命,

孤独无异于最高奖赏。

5

高贵而严肃,半兽半人,[43]

伏在地上静观、沉思,

精神的钟摆无片刻停顿,

总想着建立伟大功勋。

唉,他真希望能逃避

这种荣耀,这种使命;

要想调教出一位英雄,

对喀戎也是很难的事情。[44]

解说

歌德一生热爱自然,早年便深受认为神性无所不在的自然神论影响。这首作于晚年的诗也明显地反映出诗人的自然观。

自然自有其路线

“自然自有其路线,我们看来是例外的现象,其实符合规律。”

——艾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

认识自然应排除目的论

“人自然会把自己看作造物的目的,把其他所有事物都仅仅看作与自己有关,也即以为它们都是为他服务,为他所用的。人征服了植物界和动物界;由于他把其他造物都当作了食品,便承认造物主为自己的上帝,并赞颂上帝像父亲一般关怀他的仁慈。他从母牛获取牛奶,从蜜蜂获取蜂蜜,从绵羊获取羊毛;由于人给这些东西都附加了一个对他有用的目的,也就相信它们是为此而创造的。是的,他不能想象,哪怕就是最小的小草会不是为他而存在;他即使眼下还未发现它的功用,他仍旧相信将来一定会发现。

“人对整个的大千世界一般这么想,在特定的问题上也抱着同样的想法,因此就免不了把他习惯的观点从生活中移用到科学里,在研究有机体一个个器官的时候,也要问它们的目的和用途。

“这也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就算在科学里,他持这种观点也可以有一段时间畅通无阻。但是过不多久他就会碰见一些现象,让他发现用这样狭隘的观点行不通了,他要是没有更高的立足点,就一直会陷入矛盾。

“那些个目的论鼓吹者会说:公牛长角为的是自卫。那我就要问:绵羊为什么没有角呢?就算也有吧,那这角怎么会卷在耳朵旁边,对羊一点用没有呢?

“要我说啊,事情是另一个样子:公牛用角自卫,就因为它有角。

“提出目的这个问题,提出为何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科学。相比之下,倒不如问如何来得更有意义。例如我要是问:公牛是如何长出角的?我于是就会去观察它的生理结构,同时也弄明白,狮子为什么没有角,也不可能有角。

“再如,人的头盖骨有两个未填满的空洞。你问为何不会有多少结果,相反问如何则可能认识到,这两个空洞实乃动物头盖骨的遗存;在那些低等动物身上,这两个空洞还要大一些,即使到了高级的人的身上,它们也仍未完全消失。

“功用论鼓吹者相信,要是不信奉给了牛用于自卫的角的上帝,他们就失去了上帝。可是请相信我,我信奉的上帝如此伟大,他创造的大千世界真叫丰富多彩,竟在创造了千万种植物和千万种动物之后,再创造出包容一切的一种:人类。

“让人们将来信奉这个上帝吧,他给了牲畜饲料,给了人饮食,让他尽情享用;我呢,却信奉这样一位上帝,他赋予了世界如此强的生殖力,即使只有百万分之一衍化成了生命吧,世界也会挤满芸芸众生,战争也罢,瘟疫也罢,水灾火灾也罢,全都伤不了世界一根毫毛。这,就是我的上帝!”

——艾克曼《歌德谈话录》

解说

朱光潜先生说:这是理解歌德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一篇极重要的谈话。原始宗教一般都认定世界是由一神或多神创造的,神对所造物各定有一种目的或功用。目的可以是为物自身的,也可以是为人的。这就叫目的论。

西方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很多哲学家都相信这种目的论。目的论的基础是有神论。歌德是泛神论者,泛神论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神,神不是世界之外遥控世界的。所以他是一个不彻底的无神论者。

歌德在科学方法上主张排除目的论,不追究事物为什么目的发生,侧重事物的内外因和内在规律。这自然就否定了创世说或“天意安排”说,对辩证思想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他所说的综合法也就指此。

动植物生长有同样的规律

“写完了《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我准备再回过头来弄植物学,和索勒一起继续做翻译。[45]我只是担心又会漫无边际,最后再次变成不堪忍受的重负。还有许多重大奥秘未曾揭开;有一些我知道了,更多的只有预感。我想对你透露一个秘密,一个令我自己也感到惊异的秘密:

“植物是一节一节地往上长,最后以花和种子为结束。动物界也没有两样。毛虫和线虫同样一节一节地长大,最后才形成一个脑袋。这在高等动物和人类就是脊椎;脊椎同样是一节联着一节,最后以集中所有力量的脑袋结束。

“个体的情况如此,整个种群的成长亦然。例如蜂群,也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联结起来变成为整体,最后也有一个可视为头的结束,这就是蜂王。真是神秘极了,很难解释怎么会这样;只不过我可以讲,对这些现象我是有自己想法的。

“同样,一个民族也造就出自己的英雄,这些人就像半神似的站在云端,保护并造福自己的人民。例如伏尔泰,法国人的文学创造力就凝聚在了他的身上。这样的民族领袖在其活动的那个时代是伟大的;有一些还能超越时代,大多数却被他人取代从而让后世给遗忘。”

——艾克曼《歌德谈话录》

矿物界和有机界之间没有阶梯式的演进

“这太荒谬啦。在矿物界最简单的东西最美丽,在有机界最美丽的却最复杂。显而易见嘛,两个领域的倾向完全不同,从一个到另一个根本不存在阶梯式的演进。”

——艾克曼《歌德谈话录》

研究自然的方法

“法国科学院公开吵起来了,在顾维叶和乔弗列之间,爆发了一场对于科学事业再重要不过的争论![46]

“这件事重要得无以复加,你想象不出,我在得到七月十九会议的消息时有怎样的感受。现在咱们有了乔弗列这位强有力的、长期的同盟军。同时我还看出,法国科学界对这件事多么关心,因为尽管发生了可怕的政治动乱,七月十九日仍照常开会,而且还座无虚席。然而最精彩的是,由乔弗列引入法国的自然科学研究的综合法,而今已不可逆转。经过在科学院自由讨论,而且是当着广大听众讨论,事情便已经公开,不可能再提交给一些秘密委员会,被关起门来否决掉和压制下去。从今以后,法国的自然科学研究也将是精神统驭物质。人们将能够窥探伟大的造化法则,窥探造物主无比神秘的工场!——如果我们沿袭分析的方法仅仅跟物质的个别部分打交道,对规定各部分物质运动方向、以内在法则约束或钳制任何偏离的精神的嘘息无所感触,那所有与自然打交道的努力根本不会有什么结果!”

——艾克曼《歌德谈话录》

自然现象不一定总与人的感受吻合

“研究自然难就难在你得在规律藏而不露的地方发现规律,不能让不合乎我们感受的矛盾现象所迷惑。要知道自然界有些现象不符合我们的感受知觉,但却是真实的。例如太阳静止不动,不升也不降,而是地球每天以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在围着它运转,这跟我们的感受可谓南辕北辙,但却没有一个有知识的人怀疑它是真的。同样,植物界也有一些矛盾现象,因此得格外小心,不然便会误入歧途。”

——艾克曼《歌德谈话录》

自然与艺术

自然与艺术像在相互逃避,

可是想不到却经常地碰面;

我心中对它们也不再反感,

它俩已对我有同样的魅力。

要紧的是付出真诚的努力!

只有我们抓紧有限的光阴,

投身艺术创造,以整个身心,

自然便又炽烧,在我们心里。

我看一切的创造莫不如此:

放荡不羁的精神妄图实现

纯粹的崇高,只能白费气力。

兢兢业业,方能够成就大事;

限制乃大师展身手的条件,

能给我们自由的唯有规律。

解说

眼前这首十四行诗约作于1800年。艺术与自然,自由与法则,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实际上可以也应该和谐统一,协调一致。歌德的思想从来如此,在诗中他把这一思想作了辩证而又精辟的阐述。

只有自然,才是无穷丰富

“只有自然,才是无穷丰富;只有自然,才能造就大艺术家。对于成法定则,人们尽可以讲许多好话,正如对于市民社会,也可以致这样那样的颂词一般。诚然,一个按法成定则培养的画家,决不至于绘出拙劣乏味的作品,就像一个奉法唯谨的小康市民,决不至于成为一个讨厌的邻居或者大恶棍;但是,另一方面,所有的清规戒律,不管你怎么讲,统统都会破坏我们对自然的真实感受,真实表现!”

——《少年维特的烦恼》

论美与自然以及艺术家与自然的双重关系

“我忍不住要笑那些美学家,他们自讨苦吃,硬想用几个抽象的词儿来定义我们所谓的‘美’,定义这个无以言表的概念。美是一种本原现象,尽管本身从不现形,却可见地反映在创造精神的千万种表现中,那么形形色色,那么千姿百态,就像自然本身一样。”

“我很清楚,自然常常展现出一种非人所能及的魅力;不过我根本不以为,自然的所有表现形态都是美的。自然的本性固然总是好的,但能让其得到充分显现的相关条件却不尽然。

“例如橡树是可以长得很美的。可是须要多少有利的情况遇合在一起,自然才可能让一株橡树茁壮成长啊。一株橡树要是长在密林中间,四周让一些高大的树包围着,那它势必将一个劲向上生长,去自由地吸取空气和阳光。向周围只会长出少许细弱的枝桠,年深月久,连这些旁枝也会枯萎和断掉。可是当橡树终于长到树梢在上边感到自由的高度,它便会静静地开始向四周伸展,形成一个树冠。然而到这个阶段树龄的中年已过,多年的往上生长已耗去它最旺盛的精力,眼下拼命想往横里长将不会再取得成功。长到最后,立在那里的只是一株主干细瘦的树,高大固然高大,树干和树冠之间却不成比例,这株橡树事实上也就不美啦。

“反之,橡树要是长在潮湿的沼泽地里,土壤极其肥沃,那它只要有适当的空间,又会早早地向周围长出繁密的枝枝桠桠;可是由于缺少抗衡和限制其生长的力量,就长不出疖疤嶙峋、执傲挺拔的树形来,远看像一棵柔弱的菩提树,还是不美,至少没有橡树的美。

“最后,如果橡树长在山坡上,含石质的土壤十分贫瘠,那它会长出太多的疖疤和枝杈,却缺少充分发育生长的能力,会早早地枯萎、凋零,也就永远不能让人面对它发出感慨:这橡树体内蕴藏着一股令人惊讶的力量。”

……

“沙质的或者含沙的土壤,可以让它往四面八方伸展粗壮的根须,看来最宜于橡树生长。然后还要一个有足够空间的生长点,让它能从四面八方受到光线、日照以及雨和风的影响。舒舒服服地避开了风和雨,对它的生长一点没好处;要与风霜雨雪作百年抗争,才能长得挺拔、健壮,我们面对着一棵发育成熟的橡树,不由得会发出惊叹和赞美。”

“从您以上的描述,”我接过话头,“可不可以得出结论,说:一个造物只有达到其自然发育的顶峰,它才是美的?”

“没错儿,只不过先必须说清楚,你怎么理解这自然发育的顶峰。”

“我想说的是生长发育得这样一个阶段,”我回答,“在这个阶段,这种或那种造物所特有的品质已得到了充分完满的展现。”

“你这么讲我毫无异议,特别是如果再补充一下:所谓特性的充分完满展现同时包含这么一层意思,即它不同肢体的构造都符合它们的自然定性,也就是说切实有用。

“例如一个已到结婚年龄的姑娘,其自然定性就是生养孩子和哺乳婴儿,骨盆不够宽大、乳房不够丰满就不美。然而过分宽大、丰满也不美,因为超出了有用的范围。

“刚才遇见的有几匹马,我们之所以称它们美,难道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体型符合赛马的要求么?不只是它们步态的轻快、灵活、优雅,必定还有某些一位优秀的骑师或相马者才能说清楚的其他品质;对此我们旁人只会感到个一般的印象罢了。”

“刚才我们还遇见几匹替布拉邦特的车夫拉货车的马,体格十分健壮,”我问,“这样的一匹辕马我们可不可以也称它美呢?”

“当然,”歌德回答,“为什么不可以?从这样一头牲畜鲜明的个性,暴突的骨骼、筋腱和肌肉,一位画家很可能会比在一匹个性平和、体态优雅的赛马身上,发现更加多姿多彩的美的表现哩。

“问题的关键总在于种要纯,不能遭受人为的戕害。一匹剪短了尾巴和鬃毛的马,一只削平了耳朵的狗,一棵锯掉最强壮的枝干后修剪成了球形的树,尤其是一个从小就受束胸带摧残以致身体变了形的少女,所有这些都为有品位的人士所不屑,仅在俗人的美学教程里能占据一席之地。”

……

“你基本上是对的,这篇作品是挺特别,尽管不能讲,合理的都是美的;但美的总是合理的,或者至少应该是合理的……”

——艾克曼《歌德谈话录》

同类推荐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 紫色菩提

    紫色菩提

    “菩提十书”之《紫色菩提》:《紫色菩提》是林清玄从掌声与喝彩中走出,反观自性,深入佛典,体验般若智慧的结晶。除了沿承他一贯明朗浪漫的抒情风格,更展现了深刻而细腻的生命思考。林清玄说,紫金色是佛教最尊贵的颜色,菩提是觉悟,“紫色菩提”是“最尊贵的觉悟”,可以开启入世与出世的双重智慧。“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 天堂的桥

    天堂的桥

    本书收入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主要电影剧本,题材紧贴时代发展脉搏,反映、记录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及军队建设成就,如反映军旅生活的《导弹司令》、《老兵》等,人物形象饱满生动,细节处理精彩,值得戏剧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研究、学习。
  •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共分六章: 第一章重在考证“晚唐”、“晚唐体”两个术语在宋代的出现时间及其文化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宋初晚唐体。第三章谈及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章是对永嘉四灵的研究。第五章谈的是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创作及相关问题。第六章是对宋代晚唐体诗歌特色的总结。宋代晚唐体诗人作诗态度近乎狂热,他们重五律、轻古体,偏好于描写秋季暮夜的山水竹石,喜好白描为诗,重中间二联,诗歌呈现出清新平淡的美学特点。
  • 椰壳碗外的人生: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回忆录

    椰壳碗外的人生: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回忆录

    《想象的共同体》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自述,戴锦华教授作序推荐,《想象的共同体》,一部民族主义的颠覆之作,让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全球学界声名鹊起,至今余波未散。思想生发的背后是个人成长与时代流变的交汇。《椰壳碗外的人生》将带领读者叩访安德森的生命故事及历史现场。正如戴锦华教授所言,这是一位学者的生命轨迹与心路历程,是一段20世纪特定时段的历史,也是一个重要思想生成发展的历史。还原历史语境,以获得校准自身的可能。
热门推荐
  • 一笑如川

    一笑如川

    明初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部分党徒谋划组建文火香会,意图通过追寻张士诚宝藏、挑动朝堂和江湖的冲突等手段组建势力,打击永乐帝,甚至谋求复夺帝位。整个江湖也因为文火香会挑起的一桩命案而被搅弄的腥风血雨,而背后还有更复杂的计划。以韩笑川的视角看待武林的没落与传承,以作者的视角反思武侠的没落与传承。
  • 逆天狂女霸气重生

    逆天狂女霸气重生

    【女强、男强、一对一、爽文】身怀五系元素,本应是此诧风云的天子娇女,最后却落了一个天才变废材,被自己的夫君亲自送上了刑场。当星辰逆转,她再一次睁开眼睛,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傀儡。这一世她发誓一定要我只为自己活,她一定要翻了这天,覆了这地。说她嚣张?切!那是她有嚣张的本钱,有一个强悍的老爹做后盾,尊介高手做侍卫,契约魔兽一抓一大把。更有强悍的妖孽男常伴左右,她就是想不嚣张都难啊!
  • 蒲柳人家(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蒲柳人家(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蒲柳人家》为“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刘绍棠的作品选本,收入其中短篇小说代表作《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蛾眉》等,以及十余篇散文代表作,如《榆钱饭》《插柳之恩怎能忘》等。他的作品富含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精致而韵味十足,描绘了一幅幅淳朴而典雅的运河乡土风俗画,热情讴歌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 黑白道3:渗透

    黑白道3:渗透

    洪水中接连出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李斌良和战友们经缜密侦查,确认二人都是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为查明真相,他的足迹随着作家的笔迹奔走于各个校园之间,由此他涉足到一个从未涉及过的领域——教育……
  • 纵宠金牌妖后

    纵宠金牌妖后

    她尉迟妍姗,乃月华国护国大将军之嫡女,素有天下第一美人与第一天才少女之称。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最重要的是,她的练武资质亦百年难得一见。热力推荐:嗜宠——相门毒女宰相府嫡系大小姐天生痴傻蠢笨不如猪,貌丑无盐赛鬼魅,半面天使艳惊天,半面鬼刹吓死人。亲娘不在,亲爹不爱,姨娘欺辱,庶妹迫害,下人践踏,人可打骂。被丢弃于乡下老宅苟延残喘,却不想仍旧有人不甘寂寞,一朝毒计出,傻女魂归西,却因而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异世灵魂。她,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级S级赏金猎人,一手玩儿毒,一手耍暗器,出道至今从无败绩,却不想某日一觉醒来竟魂穿千年。如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女,裙下之臣自然多不胜数,上至王孙贵族,下至草根黎民,而她,却偏偏瞎了眼错将狼人当良人,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亦毁掉了自己的一生。为他,她不惜含泪凤冠霞帔嫁与他人为妻,亲手将那个爱他如命的男人送入地狱,只为帮他除掉他此生最大的敌人。为他,她不惜忍痛亲手将自己的庶妹推入他的怀抱,只为能免除她不在之时他的空虚寂寞。为他,她不惜褪下红装换铠甲,四处征战十载,将一个女人最绚烂的年华留在了血流成河尸骨成堆的战场,只为满足他的野心为他打下这天下!却不想十年前,他便亲手喂她喝下了绝子汤。十年后,他更与庶妹一同亲手将她推上了黄泉路。天可见怜!蚀骨恨意、冲天怨气得以保她灵魂不灭,重生一世,一切皆刚刚开始。身为讨债人:欠了我的,我尉迟妍姗誓要你们百倍奉还!身为欠债人:前世债,今世偿;前世情,今世还。【精彩一】八抬大轿抬入王宫,却不见新郎相迎。洞房花烛夜,新郎却与宠妃云雨不休。天下第一美人,瞬间沦为天下第一笑话。谁料翌日宠妃登门挑衅,新郎冥王的一句“断其四肢,拔去舌头,打入冷宫”却惊呆了所有人。一时间,阴晴不定的冥王对王后的态度似乎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唯有尉迟妍姗自己心里清楚,他对她是爱之深恨之切。尤记得上一世他临死前曾说过:若有来世,我还会娶你为妻,却不会再爱你,因为我对你的爱,早已被你挥霍殆尽!既然如此,那么今生便换我来爱你吧。【精彩二】“唔······好热······”皇甫雨泽忙将她凌乱的衣裳拉好,扭头对暗一冷声命令道:“退下!”
  • 佛爷要的是斗战胜佛

    佛爷要的是斗战胜佛

    一个现代的灵魂穿越了西游的世界,而且还吞吃了原本金蝉子的佛果舍利,让唐胜获得了不一样的能力。有一拳超人趋势的唐胜却还是选择了西天取经。因为那里有说不清的食材,还有好多烫心的妖精小姐姐,这么刺激有意思的事为嘛不去,况且还有一个旃檀功德佛等着自己去领取,不过唐胜有些不愿意领什么旃檀功德佛,他有些看上了那个斗战胜佛的果位。不一样的西游,不一样的旅程!……………………域外天魔入侵山海界,全村人的希望都在他们西行四人组的身上。无论妖魔鬼怪神仙佛陀都在努力的保护他们西行成功!
  • 家常汤煲精选128例

    家常汤煲精选128例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汤煲精选128例》精选了128道家常汤煲,并且按照所选食材分为农校畜肉汤、美味禽蛋汤、鲜香水产汤、营养菌豆汤、清新蔬果,详细的介绍了煲汤的技巧,,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您也可以煲出一碗好汤。每款菜品的食材简单易得,做法说明文字非常详细,让读者一看就懂。
  • 天机之纵横诸天

    天机之纵横诸天

    平凡少年得家传至宝天机盘,穿梭无尽位面,领略万千世界风采,以无敌之资纵横诸天(内容较小白,自认老书虫的选手请谨慎观看,若引起不适,请立即弃书走人,评论请使用文明用语)
  • 特种部队之中东、意大利、印度篇

    特种部队之中东、意大利、印度篇

    这支特种部队极受以色列总参谋部器重,并得到了政府财力、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总参侦察营的任务重点是进行越境侦察和突袭,同时,为了避免重蹈“101”部队的覆辙,总参侦察营制订了严格的军纪,并对所有行动都进行面面俱到的周密计划,以确保不再出现任何疏漏。
  • 成龙

    成龙

    张成龙成为金融部门的一分子,完全是他爸爸张引明一厢情愿望子成龙搞定的。从“成龙”这个赫然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端倪来。本来张成龙的志向是上美术学院当画家,就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强势且又蛮不讲理的张引明硬是逼他填了所财经大学,并且还细化到专业就是金融。哭过一场鼻子的张成龙只得遵从父命,带着他爸爸望子成龙的梦想去上了财经大学。转眼四年就快过去,安心下来读书的张成龙决定去考研究生,可是他爸爸的指示又来了,说农行在招应届大学毕业生,要他抓紧去报名参考。张成龙阐明出自己的想法,准备把就业的事向后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