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8100000003

第3章 绪论

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情节的探索算起,西方叙事理论已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2000年美国《文体》杂志夏季刊登载了布赖恩·理查森(Brian Richardson)的如下判断:“叙事理论正在达到一个更为高级和更为全面的层次。由于占主导地位的批评范式(paradigm)已经开始消退,而一个新的(至少是不同的)批评模式(model)正在奋力兴起,叙事理论很可能会在文学研究中处于越来越中心的地位。”[1]理查森所说的“叙事理论”主要指涉从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也称叙述学)[2]发展而来的后经典叙事理论,其研究范围包括各种媒介和生活中的叙事。我们知道,近20年来,在西方出现了一种将各种活动、各种领域均视为叙事的“泛叙事观”。这有利于拓展叙事研究的领域,丰富叙事研究的成果。然而,这种泛叙事研究往往流于浅显,真正取得了富有深度的研究成果的当首推小说叙事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了申丹的《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一书,并于2001年和2004年两度再版。但该书聚焦于经典小说叙事学的基本模式和方法,没有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典叙事学之前的传统和现代小说叙事理论,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后经典小说叙事理论。这正是本书探讨的对象。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探讨18世纪到19世纪的传统英美小说叙事理论,撰写这一部分的韩加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读博士时,主攻18世纪英国文学,此后也多年潜心于研究亨利·菲尔丁等传统小说家的创作和理论。中篇关注现代英美小说叙事理论,撰写这一部分的王丽亚在北京大学读博士时以亨利·詹姆斯的创作为研究中心,从博士后时期开始,集中对现代英美小说理论展开了探讨。下篇聚焦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后经典小说叙事理论,撰写这一部分的申丹近年来密切关注西方叙事理论的新发展,并应邀参与了西方叙事理论界核心圈子的一些研究项目。不难看出,以“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为题的本书与《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一书构成一种互为补充的关系。

本书之所以基本绕过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从现代小说叙事理论一跃而至后经典小说叙事理论,不仅因为《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已对经典叙事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探讨,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我们知道,经典叙事学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结构主义发展势头强劲的法国,虽然很快就扩展到其他国家,成了一股国际性的文学研究潮流,但其主要模式和概念均源于法国。美国的经典叙事学研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势头较为旺盛,但也主要是对法国模式的阐发和应用,独创性的成分不多。从这一角度看,探讨美国的经典叙事学,本身余地不大,意义有限。英国小说家论小说创作的传统经久不衰,但经典叙事学的发展势头较为弱小。英国的后经典叙事学也未能得到长足发展,基本停留在阐发应用的层次,因此也没有留下多少探讨的空间。与此相对照,美国或北美的后经典叙事理论起到了引领国际潮流的作用。在后结构主义的强烈冲击下,法国的后经典叙事学未形成大的气候,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美取代法国成了国际叙事理论的中心。2005年以伦敦为总部的Routledge出版社推出了《Routledge叙事理论百科全书》,牛津的Blackwell出版社也在2005年出版了《叙事理论指南》,但两家出版社都跨越大西洋,邀请美国学者担任主编,撰稿人员也以北美学者为主。鉴于这一情况,本书的下篇将聚焦于北美的后经典小说叙事理论。学界一般认为,后经典叙事学是经典叙事学的替代者,其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为了更好地了解后经典叙事理论,本书的下篇将首先回答“经典叙事学究竟是否已经过时?”这一问题,旨在廓清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之间的实质关系,为把握后经典叙事理论提供一个重要参照。

后经典叙事理论尚未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在经历了“文革”十年动乱之后,国内学界在改革开放时期关注客观性和科学性,重视形式审美研究,为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提供了理想的发展土壤。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的经典叙事学研究形成了高潮。一方面西方叙事学家70和80年代的重要著述被相继翻译出版,另一方面国内学者经典叙事学方面的论著也不断问世。但迄今为止,国内的研究有一个问题,颇值得引起重视:无论是译著还是与西方叙事学有关的论著,往往局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的西方经典叙事学,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后经典叙事理论。正因为这一忽略,国内的研究偏重法国,对北美很少涉足。诚然,对于后经典叙事理论的研究应当以对经典叙事学的研究为基础。以前,在国内对经典叙事学尚未达到较好了解和把握的情况下,集中研究以法国为中心的西方经典叙事学无疑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从现在开始,应该拓展视野,对近20年来以北美为中心的西方后经典叙事理论展开研究。本书的下篇旨在帮助填补国内这一方面的空白。

本书的上篇和中篇则旨在引入历史发展的视角。我们知道,西方小说是从史诗——经过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传奇作为过渡——发展而来的。在英国,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诞生于18世纪初、中期,美国稍晚于此。而自小说诞生之日起,对小说创作的评论也就随之产生了。如果说20世纪以来小说叙事理论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越来越多的叙事理论家仅以学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20世纪之前,小说叙事理论则与创作密切相关,一般都是小说家自己对小说创作的评论。作为一种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独特文学形式,小说有其自身的建构规律和结构技巧,古典文论在这一领域中暴露出诸多不足。若仔细考察,可发现早期的小说创作评论与后来的叙事理论之间的各种关联。就“传统小说叙事理论”部分而言,本书针对的问题是:以往对传统叙事理论的认识倾向于停留在笼统的现实主义范畴,缺乏将小说作为叙事作品来探讨其建构规律和叙述机制的研究。本书除重点分析现实主义小说家对叙事形式的不同观点之外,还将有意识地探讨传奇小说的叙事特点及其对小说发展的重要影响。就“现代小说叙事理论”部分而言,本书将重点阐明以詹姆斯为代表、视小说为“自足”体系的现代叙事理论给叙事方式、叙述技巧以及小说批评带来的革命。这一阶段的小说诗学和试验性的小说创作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不少研究者都倾向于将现代小说叙事理论视作铁板一块,与传统小说叙事理论完全对立。但本书认为,不少现代叙事理论家实际上以各种方式体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这一部分的探讨也十分关注现代小说叙事理论与当代叙事学之间的关联。

本书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18、19世纪的英美小说叙事理论处于萌芽期或不成熟期。本书采取理论建构和批评分析并重的原则,用批评分析来检验和发展理论。在涉及的每一个时期,以代表性小说家和评论家为中心,以相关小说家和评论家为参照,从叙事传统发展演变、当时的理论思潮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现代英美小说叙事理论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派别之间的界限尚不明了。本书着力于剖析相关理论,结合小说家的实践,廓清现代叙事理论的发展脉络。当代北美后经典小说叙事理论已形成界限较为分明的不同派别。本书旨在探讨这些派别各自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联,廓清后经典叙事学和经典叙事学之间的关系,清理理论上的各种混乱。由于篇幅所限,本书难以面面俱到,而只能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探讨。沿着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的发展轨迹,我们的聚焦镜头首先对准英国,然后转到英美,之后再转至北美。本书上、中、下三篇都特别关注小说的形式技巧。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小说形式技巧近年来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兴趣,越来越多的学术论著聚焦于小说叙事结构和叙述模式。将叙事理论运用于小说分析成了一种热门的解读方法,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途径。诚然,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西方学者更为关注小说的结构技巧与意识形态的关联,而国内学者则更为关注结构技巧的审美效果。但这种“偏爱”的现象正在逐步得以纠正,两种关注在国内外均正在逐渐走向某种平衡。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叙事理论方面的课程,在学生中培养了不少叙事理论的爱好者。此外,对小说叙事理论的关注也推动了小说创作的发展。不少小说家着力于在叙事结构和叙述模式上下功夫,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增强对叙事理论的了解,也有助于提高阅读欣赏小说的水平。然而,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聚焦于以法国为中心的经典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对于英美叙事理论很少关注。鉴于这一情况,我们应对传统、现代和后经典英美小说叙事理论做进一步的探讨,填补有关空白,清理有关混乱,为小说批评、小说欣赏和小说创作铺路搭桥。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为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项目(属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并且得到“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的立项支持,本书的出版则得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的支持。在撰写过程中,不少同行和友人曾经鼎力相助,后经典叙事理论部分更是得益于与多位美国叙事理论家的直接交流。谨在此深表谢意。

同类推荐
  • 梦想人生

    梦想人生

    《梦想人生》一书,文章朴素自然,文字清新宁静,笔触空灵激情溢于纸上——有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深邃、悠远,避开无味的说教而直抵心灵;有的则寄情于山水间,借写风光景物而咏怀,妙语连珠;还有的是对都市生活场景的感触与刻画,坦诚、幽默,令人忍俊不禁,体现出了作者特有的气质。
  • 王小波经典作品

    王小波经典作品

    王小波,一代著名作家。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后,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台湾李敖说过,他是中国白话文第一把手,不知道看了王小波的文字还会不会这么说。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李银河如是说。
  • 心中的大佛

    心中的大佛

    《心中的大佛》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钱币收藏家傅惟慈的随笔集。傅惟慈在书中追忆过往,回顾他年轻时代在抗战时期的求学生涯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翻译工作和故人;记叙了他在翻译中的体会,和对翻译作品和原作者的理解;并对自己游历世界遇到的景色和各色人等进行了怀念。他用温润精致的笔触回望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可谓是傅惟慈的人生思考录:拿放自如,进退得体,强弱有秩,行止成禅。
  • 心中有晨曦

    心中有晨曦

    《心中有晨曦》,讲述国安铁杆球迷与国安、与国安球迷的故事。从少年到壮年,从青葱到成熟,经历了青春的梦想与迷惘,变得成熟、坚韧,但热情不改。国安陪我们成长,足球也在改变着我们。他们用忠诚铸就信仰,我们用信仰追随忠诚;他们用青涩丈量成长,我们用成长笑看青涩;他们用缺憾成就完美,我们用完美致敬缺憾;他们用热血浇铸青春,我们用青春激荡热血;他们用坚韧雕刻梦想,我们用感动学会坚韧。这是足球留给我们的印记,这是足球与我们之间最美的邂逅。北京国安,我们与你同在。赢就一起狂,输就一起扛!
  • 2016中国随笔年选

    2016中国随笔年选

    《2016中国随笔年选》一如既往地精选2016年度于各大报刊或新媒体公开发表的随笔精品力作,尤其是汇聚了不少名家的佳作,像余光中,白先勇,董桥,陆文虎,王安忆,余华,刘亮程,张宗子,止庵,孙郁,叶兆言等等。
热门推荐
  • 无敌战神之路

    无敌战神之路

    携战神神格降临武道文明,以狂蛮姿态会尽天下高手。“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是拳头解决不了的,一拳不行,就一万拳。”
  • 大学是座城

    大学是座城

    最具实力的新生代作家韩梦泽,“成长三部曲”收官之作。三段大学故事,将高校“生态圈”横陈于眼前。一座城池中的爱恨缠绕,一群人的青春史诗。带你回头看,这里的正直与欺骗、追梦与幻灭、成长与疼痛。
  • 重生之至强神帝

    重生之至强神帝

    神魔时代得领袖‘凡’死在宇宙大破灭下。无数年后,新的纪元开启,‘凡’重生在一个名为林凡的少年身上。重生归来,掌握着神魔时代的修炼方法,靠着宇宙大破灭而得到的天劫之力,一步一步成就最强神帝。
  • 谈天说海话仙乡

    谈天说海话仙乡

    蚕沙口被称作神龟背上的村庄,天妃仙驻的圣地;佛家说这里“天妃慈佑临福地,神龟背上隐仙庄”;方志说这里“滦控缰索,翼蔽畿甸,是为形胜”;帝师说这里“海外一荒村,远视如孤岛,命名曰蚕沙,谲奇费探讨”;民众说这里传说美丽,故事神奇,是一部读不完的书;游人说这里神秘的渤海湾、神圣的天妃宫、神奇的古戏楼……是看不完的圣境。
  • 大筒木辉夜的万界之旅

    大筒木辉夜的万界之旅

    吾名大筒木辉夜,忍界至高神,即是创造世界的创世神亦是毁灭世界的毁灭之神。入六道,控轮回,让大筒木之名响彻诸天万界。
  • 都市超级狂仙

    都市超级狂仙

    【免费新书】【火热连载】身为华夏第一修仙者,林修身怀惊天绝学。他携千年记忆回归都市,手握滔天权柄,掌控巨额财富。这一世,定要纵横无敌、搅动乾坤、登临苍穹之巅!
  • 种因得果奇游记

    种因得果奇游记

    侠侣偕行,恣意江湖,畅游三界,玩转五宿...她虽为人界一个普通的郑家小姐,但一件又一件奇闻的显现,她这才发现,原来她的身份不止如此...初见他,如同冰与火的相遇,随着了解的深入,他到底从何而来,所需为甚,皆如谜团侵扰其心...绝不限于江湖,绝不止于法术,每至一处,皆有奇闻异事,一个个看似诡异的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本文系仙侠玄幻虐恋悬疑破案文,到处都是坑,但结局皆会揭晓,脑洞有点大,架构也不差,最后挺惊吓...
  • 蜀山剑侠新传

    蜀山剑侠新传

    本书是一部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全书共四集八回,总计二十九万字。1947年3月由上海百新书店出版第一集,至1948年5月出版第四集。作品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富有传奇色彩,在展开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诠释了侠客精神的内涵。
  • 庶女毒妃:轻狂三小姐

    庶女毒妃:轻狂三小姐

    前世,她为爱倾尽所有,却不料一朝背叛,全家灭门。今生,凤凰涅槃,她誓要将渣男贱女齐收拾!她本以为早已绝情绝爱,却不料痴心再付。王者对王者,她毫不逊色,统领魔教;他强势霸道,一统天下!只是杀母之仇,正邪两立,他与她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穿之坏脾气

    清穿之坏脾气

    穿越成胤禟,还荣获未来九爷的记忆,是不是从此便走上了人生巅峰?穿越九表示,那是不存在的。他生而为人,便没想过真正做个人。那他是什么?——他有着无可比拟的坏脾气,却又是别人的掌中宝啊。PS:赚君一笑,娱乐之作,私设如山,考据党及不适者请点差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