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000000022

第22章 天方夜谭(又译作《舍赫拉查德》)

(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创作背景

《一千零一夜》(又译作《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这些故事在东方阿拉伯地区流传了一千多年。18世纪,当这些故事传到欧洲,立刻受到极大的欢迎。这些故事被一个个连贯串在一起。

“苏丹王山鲁亚尔认为女人都是不忠实的,他发誓要把自己的妻子在第一夜之后全都处死,但是舍赫拉查德王后由于善于用故事来取悦她的丈夫而救了自己的性命,她的故事连续讲了一千零一夜,因此山鲁亚尔为好奇心所驱使不断延缓她的刑期,最后完全打消了自己的念头。舍赫拉查德为他讲述了许多奇事,引用了诗人的诗句和歌曲的歌词,一篇童话套着另一篇童话,一则故事套着另一则故事。”

这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写在《天方夜谭》总谱上的一段说明文字。

里姆斯基选取了《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作为创作的对象,是一个以大海为背景的东方风俗画面。里姆斯基在他的《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来说明这首乐曲:“我用这些线索,只是想对听众的想象力稍加点拨,使其纳入我自己的想象力所走过的路线。我对听众的全部要求是:如果他愿意把我的乐曲看成是交响音乐,那就应当获得下述印象,即这部作品毫无疑问是在叙述某种洋洋大观及变化多端的东方奇景,而不仅仅是四段接连演奏的、以所有四个乐章共有的主题为基础写成的乐曲。”

总谱于1888年夏天在切烈明耶茨湖畔的涅日戈雅提写成,随后即在彼得堡演出季度中首次公演。

作者风采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Nikolay Andreyevich Rimsky-Korsakov,1844-1908),俄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1844 年3月18日生于诺夫哥罗德省季赫温市,七岁学钢琴,十岁开始作曲。十二岁入圣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期间从 F.A.卡尼列学钢琴。1861年,他认识了巴拉基列夫,也加入由巴拉基列夫、古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组成的小团体,共同为建立俄国的国民乐派而努力。这个团体便是音乐史上有名的“俄国五人强力集团”。

“强力集团”在近现代的俄罗斯音乐中曾起到过很大的作用,他们的目标是互相促进,创作区别于欧洲古典音乐的具有鲜明俄罗斯特色的浪漫派音乐。这五个人除了巴拉基列夫是音乐本科毕业之外,其他都是业余作曲家,然而他们都成为音乐大师。从强力集团开始,俄罗斯音乐在世界音乐中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强力集团”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位。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62年从海军士官居学校毕业后随舰航海三年,到过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南北美洲等地,对他后期的音乐创作有很大帮助,他也因此被公认为是最好的“海的风景画家”之一,而为他带来这一殊荣的,主要就是交响组曲《天方夜谭》。

1871年起他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任教,并兼任“强力集团”主办的免费音乐学校校长。1905年革命时,因支持学生罢课一度被解职,作品也遭禁演。后来格拉祖诺夫任院长,他才又回到学院。他的学生中有不少日后成为俄国著名作曲家,其中包括格拉祖诺夫、伊万诺夫、里来多夫和苏联近代三大作曲家中的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以及意大利作曲家雷斯毕吉等人,他们都是他的得意学生。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歌剧,他一生创作了十五部歌剧。他的交响曲创作成就也很大。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旋律多是古老的俄罗斯风格,而节奏和声等却是独创的。他特别重视和声与配器,是公认的色彩大师和配器大师。

1908 年6月21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逝世于卢加附近的柳边斯克庄园。

作品欣赏

在欣赏这个组曲之前,我们先要熟悉两个主题。这两个主题类似两个主导动机贯穿全曲,并反复以不同的变奏在乐曲中出现。

第一个主题,是讲述这些故事的主人公舍赫拉查德王后的形象,这个主题基本上由独奏小提琴奏出,温暖宁静而又有浪漫气息。

第二个主题,则是威严而残暴的苏丹王山鲁亚尔的形象,在乐曲的不同地方出现,它都会有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情绪,它一般由乐队全奏奏出。

两个动机均有许多变化,依照作曲家的说法,如此整部作品才能“借着主题与动机间的结合紧密交织,并呈现有如万花筒般千变万化的意象与设计”。

对这两个主题有了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来欣赏这个组曲了。

1.《大海和辛巴德的船》

辛巴德是一位航海家,在《一千零一夜》中,他讲述了他七次航海的惊险经历。

“我们从这座城市航行到另一座城市,从这个岛屿到下一个岛屿,从大海到另一片大海,直到有一天,我们遇上了恶劣的暴风,于是大家开始祈祷。就在此时,一阵强风袭来,船帆全被扯成碎片,船身旋绕三次后又被向后推,此时船舵忽然断裂,船冲向峭壁……”

这是《一千零一夜》中辛巴德给别人讲述他的航海经历时的一段话。

辛巴德的故事,是《一千零一夜》中非常动人的故事,它讲述了航海家辛巴德七次出海的充满危险刺激的经历。作者并没有在乐曲中去具体刻画这些经历和故事,听众自可根据自己阅读的《一千零一夜》中的情节去联想补充。

乐曲的基调是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俄国人心目中的远东,充满了奇异的风光和惊人的美景与英雄事迹,至少这是当时一个俄国知识分子可能有的印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曾有过航海的经历,到过俄罗斯之外的许多地方,他后来说,是想留给听者“各式各样数不清的东方神仙故事”的印象。

一开始,由乐队强有力地全奏,奏出第一主题。这个主题基本上就是前面介绍的苏丹王主题,但是,作者在节奏等方面做了巧妙的处理,已经没有原来那种威严的形象,而是显得稳健,很形象地表现了大海的浩瀚与波涛的起伏。

这个主题几乎一直存在,不过在调式和和声处理上有许多变化,正如大海的多姿多彩。

在这个主题出现不久,独奏小提琴在竖琴的伴奏下奏出了舍赫拉查德主题。由于第一主题的铺垫,这个主题就有了船行海上的感觉。

此后,这两个主题不停地变化,不断地交织,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辛巴德的小船都在海面上平稳地行驶着。最后第一主题移到高音区演奏,色彩轻柔明快,就像辛巴德的小船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远去。

2.《僧人的故事》(也译作《卡德伦王子的故事》)

在《一千零一夜》中,有一组故事:《脚夫和巴格达三个女人的故事》《第一个僧人的故事》《第二个僧人的故事》《第三个僧人的故事》,讲述三个僧人到巴格达三个女人家借宿,后来国王和宰相也来借宿,在这里,三个僧人向他们讲了自己的故事。

他们都瞎了左眼,剃了头发和胡须,穿上了僧人的衣服。他们原先都是王子,但是都遭遇到不幸。

乐曲虽然取材于这个故事,采用叙事性描述的手法,但并没有执着于故事的本身。我们也不知道作曲家描写的是哪一位王子,欣赏者自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

一开始,是独奏小提琴在竖琴伴奏下的舍赫拉查德主题。紧接着,出现的是木管奏出的王子主题。

这个主题开始是在低音提琴伴奏下由大管奏出,带有一定的叙事性,但情绪还比较平稳。然后又分别双簧管、小提琴和木管乐器组变化重复,情绪也就在不断地变化,由平衡而变为激烈。由铜管乐器奏出的苏丹王主题闯入后,这种激烈甚至发展为一种斗争的场面。速度加快,情绪激昂。突然竖琴伴奏也出现,长笛奏出轻柔的王子主题,然后在小提琴和大提琴上反复,乐队加入后,把乐曲推向高潮。

3.《王子与公主》

王子与公主的爱情,似乎永远是许多小说、戏剧乃至音乐的主题,《一千零一夜》中也有许多王子与公主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这个乐章非常优美,不必去考证它描写的是哪一位王子和哪一位公主的爱情,因为它们都一样美,一样动人。

乐曲的两个主题都非常优美抒情,一个是王子主题,一个是公主主题。

乐曲开始奏出的是歌唱性的王子主题,深情而温柔。

这个主题由弦乐温柔地奏出。黑管的一段琶音加入,增加了一些情绪的变化。

木管奏出轻快的公主主题。这个主题轻快活泼,带有明显的舞曲风,很生动地刻画了一位美丽而又活泼的公主形象。当碰铃和三角铁加入后,舞曲更加欢快了。

这时王子主题进入,与公主主题交织进行。

舍赫拉查德主题出现了,不像是在讲故事,而更像是为王子和公主的一段双人芭蕾伴奏。

此后,公主主题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然后逐渐在加入铃鼓的渐弱行进中结束全曲。

4.《巴格达的节日和辛巴德的 船撞上立有青铜骑士像的峭壁》

这个乐章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来欣赏。

前一部分是五光十色的节日场面,前三部分的许多主题都出现了,但是被作曲家组合得非常巧妙。它有一个主导性的主题,这个主题带有明显的格鲁吉亚舞曲风格。

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一个热闹的巴格达市场,我们的许多主人公都在这里出现了,甚至连舍赫拉查德和苏丹王山鲁亚尔都化了装来了。

当舞会到高潮的时候,音乐突然变了,第一曲中的海景旋律和辛巴德航海的旋律响起,画面回到了大海上,风与浪的搏击、船在浪涛中穿行,风更急、浪更高,突然,乐队发出两次巨雷般的响声,辛巴德的船撞上了立着青铜骑士像的峭壁,似乎已经沉没了。

就在人们为之感叹惋惜的时候,航海主题悄然出现在远方,辛巴德没有死,他又开始了新的一次航海。舍赫拉查德主题的出现,似乎是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她为我们讲述的一个美妙的传说。

版本推荐

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版,RCA公司,片号:RCA09026-60875-2

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录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被各大发烧天书推荐为最佳版本。

莱纳是位匈牙利出生的美国指挥家。1953-1962年他负责管理芝加哥交响乐团,达到指挥事业的高峰。该团在他的领导下,按斯特拉文斯基的评价是“世界上最精确、最灵敏的乐团”,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作品该团都演奏得完美无瑕,在美国交响乐团中达到非常高的地位。莱纳制造出的是光辉灿烂的音乐。莱纳手下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当时正处在鼎盛时期,其高超的水准是无法否认的,尤其出色的是有张有弛的铜管部分。莱纳的版本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RCA既生动又温暖的录音,这样的录音效果和莱纳的演绎方式相得益彰。

马克拉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版,Telarc公司,片号:TelarcCD 80208

指挥马克拉斯爵士是位欧洲指挥家,1925年生于美国,后定居英国,成为英国国家歌剧院的总监,他指挥的一大特色就是深具该曲时代背景的气氛,这张专辑拥有顶级录音和十足动感两大特点,当然更重要的是精彩的演绎。马克拉斯诠释的舍赫拉查德主题非常出色。此片获《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评价。

比彻姆指挥皇家爱乐管弦乐团版,EMI公司,片号:EMICDC7477172

比彻姆的演绎并不见得比莱姆的好,但仍然可圈可点。尤其是EMI的录音值得赞赏。深度感和透明度都堪称完美,获美国两大发烧天书The Absolute Sound和Stereophile推荐,并获《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评价。

同类推荐
  • 手艺的思想

    手艺的思想

    《手艺的思想》于2000年初版后,不到一年即再版,于是又有了另外一个封面的重印版,但书的内容没有变化。新书上架不久,即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当时还叫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学术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三周位居前几名。书中文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发表于各大报纸和专业刊物,有的在发表时还曾经引发讨论,在编辑过程中,作者将它们分门别类整理,并形成作者的“手艺的思想”的思路。每篇文章后面均注明了最初发表的出处,这样读者可以结合发表的年代来整体思索手艺思想与时代变迁的关系。此次修订版删去了几篇现在看来不甚成熟的文章,又增加了若干作者近年来的新作,以期更完整地展现作者思考的脉络。
  • 元杂剧本体论

    元杂剧本体论

    本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成、成熟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脚色扮演、唱腔声律等方面的专论,通过对元杂剧的发生、发展、生成以及体制、音律、演出等方面的论述,旨在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元杂剧文化与艺术的重新思考,揭示元杂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能为古代戏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能够成为古典文学、古典音乐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同时也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与研究者提出一些新的研究空间与思路,从而达到对传统戏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光影图景影视艺术论稿

    光影图景影视艺术论稿

    本书从历史层面叙述影视艺术的发展,认识它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从理论层面分析影视艺术的语言系统与理论演变,认识它独具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特征;从艺术层面解读与鉴赏中外优秀电影作品,感受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
热门推荐
  • 心不厌久逢之宴

    心不厌久逢之宴

    明知悲剧结尾,但总想一试。(你们可能在别的网站上看见过,请放心是同一个作者,毋庸置疑。)
  •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

    本书稿是一部学术专著。作者认为,美术鉴赏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既涉及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又涉及鉴赏者的知识、能力和修养。本书探讨了美术的价值、功能和内容,介绍了美术作品的形式和动态,并从书法、绘画、建筑、雕塑等具体领域对相关作品进行鉴赏。
  • 源之说

    源之说

    正义?邪恶?之间的界限究竟是什么?自由,秩序,二者又该怎么样去选择?人性、情感、思想、因果,在这一条条无形之线的交织穿插下,编织起了整个世界模糊的轮廓,无数的生灵坎坷一生,究竟是因何勉力苟活,然又为何甘心赴死?在阴谋笼罩下的源力大陆,每个生灵都是主角,每个灵魂都有自己的意志与抉择,命运的轮盘已悄然转动,在这个百族争辉的时代,且看这平凡的人类青年如何执剑为笔,去描绘属于自己的绚烂诗篇!去刻画理想中的缤纷画卷!
  • 你们是我的世界

    你们是我的世界

    朋友、室友、同学,一个个奇葩都值得我们去珍惜,那是我们的青春
  • 凰染天下雪舞离殇

    凰染天下雪舞离殇

    混沌界面,分为上,中,下三个主界,而混沌界面的核心,便是神圣天域,世代由灵女掌管。
  • 末世灾劫进行时

    末世灾劫进行时

    末世灾难不断,天灾人祸不断出现,一个伪地球女生在末世的生存故事。文字版:谁说离异家庭就要被歧视,没爸的孩子就活该。苏默心附身到地球女生的身上,在末世来到之际,智斗陈世美渣爸一家,顽强生活在末世。自然灾害为主的末世文
  • 谁来咬狗

    谁来咬狗

    吾名有毒莫叫唤一声修为降一层敢叫十声立瘫痪牛老狗不甘岁月摧残,不甘香火绝灭,在即将入土为安的那年,毅然踏上漫漫仙途,从此千难万苦,一步步前行,一步步崛起,后据毒虫咒术,创《毒名毒姓大法》,携其功纵横诸天,所向披靡,后与阴夺其舍之创世老祖博弈,终成一代仙尊,实现美好愿望~
  • 南洋国商(下)

    南洋国商(下)

    清末明初,风云际会,华夏之国却在风云中飘摇不定。站在历史的乱潮之中,尹正纲——这位“猪仔”的后代,该何去何从?丛林、土著、会党、奸商、恶霸……一个个生死难关。爱情、亲情、友情,成了他一飞冲天之前最好的磨炼。于是,勾心斗角的商战之中,他杀伐决断、运筹帷幄,于那一段沉郁暗淡的历史中,留下光彩绝伦的一笔。本书通过爱国华商尹正纲的传奇经历,再现了继闯关东、走西口之后,被称为规模最为壮观、生存环境最为恶劣、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下南洋”的这段历史,讲述了下南洋的一代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坎坷之路,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 柴扉

    柴扉

    “了无牵挂,方得逍遥!”梁宇走时是这么认为的。
  • 姜少,你老婆又跑了

    姜少,你老婆又跑了

    合法的丈夫不能人道,还丧心病狂地为别的女人把她卖给姜少换取好处!这种恶心的男人不离婚难道还留着过年用吗?可她没想到买了她一夜的姜少竟然还会找上门来!他说:“离婚,跟了我。”她气急败坏,谁不知道姜大少心里有个白月光,她才不要给人当替身!谁料这个霸道的男人竟然布下天罗地网让她无法逃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