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400000040

第40章 有判断力的孩子才能当领导(4)

在孩子一开始发脾气时,就想办法制止。家长可以走开,不理睬他,或把他领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也可以严厉地高声训斥他……不论用哪种方式,目的是制止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同时准备对其加以适当的惩罚,让他记住,下一次绝不可以再这样做。如果这次是重新犯错误,还可以给予一些具体的处罚,比如,不许玩玩具,不许看电视等等。总之,要让孩子感到发脾气带来的后果简直糟透了,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

或者,当孩子要发脾气时,家长不妨抢先一步发火。孩子在一些地方特别容易发脾气,如在商店里或家里来客人时,家长在这些场合往往态度过于温和、妥协,使孩子觉得有可乘之机。所以,家长越是在这样的场合越要态度坚决、语气强硬,使孩子不再利用这些机会提要求。

最重要的,就是阻止爱发脾气成为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习惯,对将来为人处世都是不利的。

3、孩子感情脆弱时家长的引导方法。

一般来说,敏感、脆弱只是孩子个性的一个方面。当孩子感情脆弱时,作为家长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能及时地给孩子以帮助,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

敏感的孩子容易与同伴发生争吵。平时,家长同孩子谈话时可提出各种问题,让他想想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采取什么不同的方法来避免感情冲动。

当孩子悲伤时,让他好好地哭一场。此时,家长无须过多地干预,只要平静地坐在孩子身边,让他感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有时,孩子会投入家长的怀抱,需要家长紧紧地拥抱和轻轻地抚摸。但有的时候,他只需一个人独处,静静地体味自己的悲伤。

还要帮助孩子学会作出冷静的反应,只有在他安静下来后才能逐步帮助他深切地体察事物,教他更好地处理不愉快的事。在问题棘手的情况下,可暂时让孩子回避一下,换个环境休息一会儿,过会儿再帮他解决问题。

4、孩子感到恐惧时家长的引导方法。

孩子更容易感到恐惧。一个人若不知道害怕,就很容易遇到危险,但恐惧过多,也难以过上正常的生活。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们对引起恐惧的因素进行理智的思考。

如果孩子对现实生活的事物(如地震、洪水、战争等)感到恐惧,家长可以针对这些事情与孩子进行讨论,告诉他在这样的事发生时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伤害。

如果孩子对幻想的东西产生了恐惧,家长应明确告诉他,这样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

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里经常害怕,但又说不出为什么,家长应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谈话,从中找到困扰他的原因。

帮助孩子控制暴躁行为。

暴躁行为往往是因一些小事而发作,甚至暴跳如雷。暴躁的人不仅容易伤害自己的身体,而且极易树敌,不利于事业发展。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孩子暴躁性格的形成与遗传有一定联系,如甲肾上腺素含量较高的人,脾气往往就比较暴躁,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个人修养不够,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此外,家庭教育中的某些不正确方式,如打骂、放任、溺爱等,也是造成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

帮助孩子矫正暴躁性格,父母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父母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修养,当着孩子的面要心平气和地处理事情,处事要大度。在这种环境下孩子的性格会受到良好的陶冶。

2、让孩子参加磨炼性格的活动。

让孩子参加学校或校外的书画兴趣小组,在书画练习中陶冶性情;让孩子和妈妈一起剥毛豆,理韭菜,参加诸如此类的家务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双休日,与孩子一起进行登山、远足等活动,磨炼孩子的意志,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许多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实施一年之后,有发脾气习惯的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3、父母要多赞扬少责备。

对孩子的发脾气行为不要过多责难,更不要实行体罚。那样做,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家长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平和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予以赞扬,投去赞许的笑容,让孩子在不自觉中培养良好平和的个性。千万不能让孩子时时提心吊胆,总是担心自己又做出激烈的让家长讨厌的行为,越是提心吊胆,越容易出格,越容易发脾气。

4、帮助孩子认清发脾气的坏处。

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容易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不尊重别人,那就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另外,发脾气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越闹越僵,一发不可收拾。

当孩子发脾气时,不妨让他想想如果别人对他发脾气,他的心里会有何感觉。其次,想想发脾气的后果,从而学会“三思而后行”,脾气就会平息下来。

5、让孩子学会宽容。

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别人的过错,要“待人宽,责己严”,不要动不动就怪罪和指责别人。要使孩子懂得,即使别人犯了错误,发脾气也决非上策,而宽容却能使人自觉反省并改正错误。

6、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孩子年纪小,自制力差,可以告诉孩子:当自己想要发脾气时,可让他反复默念“不要发火”、“没什么要紧的”等放松的语句,或者让他到外面去玩,这样,“气”头一过也就不存在发脾气的事了。

谨防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没有自尊心的孩子很难有自己前进的方向。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爸爸妈妈和老师尊重。对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父母和老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加其自信心,保护自尊心。可是许多家长经常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伤害。

在此列出某些家长不尊重孩子人格的几种表现,以期引起家长重视。

1、对孩子过于宠爱。

爱需要理智。视孩子为掌上明珠,特级保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要高档,穿要名牌;风不能吹,日不能晒,雨不能淋;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一家大人围着孩子转,要东绝不给西;逢年过节过生日,送钱赠物没节制;只要求念书,其他什么活也不用干,即使孩子该干、能干的事情,也一律由家长包办代替……在这种状态下,孩子还能学会过正常人的生活吗?做人的尊严被“瓜分”了。有些家长已经发现,孩子被宠得没有人样了。

2、经常挖苦讽刺孩子。

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脱离实际,非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排在班上前几名。上小学,对“双百”最满意,98分、99分就得挨批;上中学,要平均90分以上,不到90分的科目,视为学习不好。如果孩子成绩处在中等或中等偏下状态,一些家长的话就更难听了:“你不要强,没出息”,“我看你是榆木脑袋,开不了窍了”,“你太笨了,这点功课都学不好,还指望你干什么”,“老师教你的知识,你全就饭吃了”,“就你这德性,长大等着喝西北风吧”,“钱是白花了,好吃的白给你吃了,废物点心”……这样的讽刺挖苦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什么?是使孩子拥有奋起的勇气,还是难言的疼痛?是增强孩子做人的自信,还是使孩子感到越来越失望?留待此类父母亲去好好反省吧。

3、父母高高在上。

家长高高在上,一副威严的面孔,指挥孩子的一切:你必须好好念书,给我考大学;你必须给我上××班,不爱上也得上,没商量;双休日听我安排,上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晚上干什么,不必商量;让你买什么你就买什么,一点不能自主,否则不给你出钱;你的前途,服从我的设计……这样指挥,已经把孩子当成一架“小机器”。

4、家长滥施惩罚。

有的家长不只口头上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还滥用惩罚。调查发现,从城市到农村,有8%—12%的家长对孩子常常采取体罚的方法。挨打的孩子,往往起初感到害怕,打过几次之后就被打“皮”了,更难教育。触及皮肉的结果,可能造成灵魂麻木,或者造成怨恨反抗心理,孩子的人格就会扭曲。更有甚者,一气之下,把孩子打成重伤,甚至命丧黄泉,造成终生悔恨。

5、家长对孩子教训过头。

有的家长误把“训”当教育,天天训孩子,有事没事训几句。虽然没有什么新词,训不出什么名堂,却天天得过“训瘾”。孩子真的出了问题,或者考试成绩不好,或者犯了什么错误,这些家长则更是滔滔不绝,大训不止,大道理讲了一大堆,要求提了一大串,不管孩子是否听懂,也不管孩子是否能做到。最令人遗憾的是,还不允许孩子解释,更不许提出不同意见,只能表态“懂了”、“是”、“我改”。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没有了尊严,也没有了权利。

以上列出的几种现象,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家长们是否察觉到自己也有不同程度的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问题呢?出现这些问题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在部分家长身上残留着封建家长制的余毒,子从父命,“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切家长说了算;另一个则是情感冲淡理智,要么娇宠溺爱无度,要么施教言行无度。这些家长需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施教言行,认真想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道理。

同类推荐
  • 不吼不叫不宠不娇教育孩子100招

    不吼不叫不宠不娇教育孩子100招

    如何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一大难题。培养和教育孩子本应该是一件十分快乐幸福的事,但为何越来越多的父母,却视其为异常辛苦、备受煎熬的苦活?今天的父母很难做。今天做父母,难就难在,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不一样:政府和媒体提倡素质教育,企业反对高分低能,学校到老师却追求升学率。父母琢磨如何教孩子?眼前处处皆歧路,不知该从哪条路上走。所以说,今天的父母很难做。面对父母的种种困惑,我们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家教理念和原则,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切实可行的操作技巧,提供广大苦苦寻觅良方的父母,一条有章可循的康庄大道。教育的关键是:育好种子,护好苗子。教育孩子,最好的时间是在孩子10岁以前。而孩子价值观的定位、品格的塑造、习惯的养成,主要也在这一时期。3~6岁,是“育种”期,父母的主要任务是将一些健康的价值观传导给孩子:首先是将爱的种子种植在孩子的心里,教他(她)与人为善、积极向上的概念;其次才是培育孩子的智能。6~10岁,是“护苗”期,父母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孩子的人生观念、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 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口才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成功素质。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口才,让孩子变得能说会道。《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从语言环境、口才素质、说话习惯、说话技巧及口才训练五方面出发,教给父母一些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口才的方法,并提供了一些关于口才的亲子故事和亲子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口才。紧贴素质教育实际提升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从不愿相信的事实中知晓必须明白的道理,心理健康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国内顶尖教育专家孙云晓、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阮梅,七年沉底采访,用沉痛的答案告诉天下父母和老师,我们该怎样去持平孩子的心灵创伤。
  • 别轻易对孩子说不(斯托纳夫人的自然教育)

    别轻易对孩子说不(斯托纳夫人的自然教育)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蕴藏了大量的实用工具,帮助孩子在玩乐中掌握有用的知识;并真实记录了她培养女儿的全过程,传承一个世纪,影响千万家庭,堪称实践自然教育理念的首选读本。
  • 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老威特的教子过程,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全能教育法。老威特早期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由天赋和遗传决定的,而是由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决定的;对于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尽可能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这样孩子就能成为天才。
热门推荐
  • 银河系有外星人的老家

    银河系有外星人的老家

    晚上,仰望苍穹,星光点点,每一个闪烁的星点就是一颗恒星,每一颗恒星都有行星围绕着它,而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有着无数的星球。可是,宇宙究竟有多大呢?有边际吗?是否还存在另外数不清的宇宙呢?
  • 漓若惊鸿

    漓若惊鸿

    为谁断念成佛,为谁痴狂入魔……他这一世,极苦,若有来世,我愿用十世悲凉,换你一世笑的猖狂。
  • 情来不自禁

    情来不自禁

    娱乐圈有三宝:长得好、演得好、后台硬。黎芮表示这些都不算事儿,作为一个优秀的新人女演员。还要懂得:撕逼上位!四方面全齐活,演艺、男神两手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桑榆传

    桑榆传

    流落在外的苦命林家女,本以为今生全无指望。却不想突然有了个疼爱自已的祖母、外冷内热的父亲、性格爽朗的嫡母,还有了性情不一的姐妹兄弟,这小日子这样过下去也不错。可一眨眼又碰上了个欢喜冤家,可我的青梅竹马怎么办?哪料到冤家路窄,青梅竹马靠边站。好吧!那就往后余生,“冤家”请多关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后宫倾城妃

    后宫倾城妃

    简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乃后宫生存之道;后宫之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绝美的容颜,灵巧的聪慧;却为了争夺那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不爱自己的人,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得到那渺渺虚名;虽笑靥如花,却暗藏汹涌,无论争斗的多么凄惨,她们都坚信真爱;她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在后宫之中她也奢侈那美好的爱,到最后却伤痕累累,落的孤寂一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若你不弃,执手相依

    若你不弃,执手相依

    傅羽修以为世界上最难过的事情是遗忘,当七年后再见到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再相见的秦所依时,他才知道,世界上最难过的事情是舍不得。秦所依以前认为,人和人的缘分总有尽头。当她重新回到荷兰,她觉得自己和傅羽修的缘分到了尽头。这么多年过去,再相见的时候,当她注视着那张熟悉的脸庞,她想,缘分这东西,没有尽头,只看你愿不愿意随缘了。有些人你一旦遇到,就别再分开。若你不弃,执手相依,不离不弃。
  • 竹马医生太高冷

    竹马医生太高冷

    三岁相识,六岁出现占有欲。十六岁“早恋”朋友越多竹马越普通只因一句争吵“我讨厌你,讨厌你管着我的样子”从此竹马再未出现她眼前她暗恋竹马,但也知道竹马身边不缺美女同时也不知道竹马从小因为她的一句“竹马哥哥,我想做你老婆”心里再也没有其他人暗恋,有甜有酸有涩,就怕以后我们真的形同陌路!再遇见,她也还单身,竹马也还孤独一人“竹马哥哥,我可以做你的女朋友吗?”“不可以,你只能做我的老婆!”‘还好,青梅妹妹,你有那么多追求者又怎么样?你不还是我的?’‘竹马哥哥真好!白头会是你陪我度过’
  • 七年等七年寻

    七年等七年寻

    所有的相遇,都是为了一个故事的延续和一个美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