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1700000068

第68章 王府会晤

眨眼间已经是两天过去,这两天时间内,张旺、郑阿生等人夜以继日地忙碌着,等到第二日夜间,十几名屠户才一脸疲惫之色地返回。

根据朱灿的意思,他们在这短短时间内硬是将散布在宜阳坊、安邑坊,乃至于长安城附近的五百余将士全都联系过。现如今,这些将士们个个严阵以待,已经全都暗中聚集在了宜阳坊之中。

原本,朱灿还担心张旺等人的事情并不会太顺利,可是等到看到他们疲惫而欣慰的笑容,心中的一块大石这才放下。

“老郑叔、老范叔,麻烦你们几位暂时呆在坊中,将那些将士们好生安置,绝不可让太子党的人有所察觉。至于老张叔,便请你跟我去秦王府走一趟吧。”

片刻后,朱灿笑了笑道。

……

当朱灿等人在整个长安城疯狂忙碌的时候,秦王府中也是一片忙乱,自那日齐王府宴会之后,李世民等众人日夜聚集,每时每刻都在商讨着应对太子党的计策。

距离朝廷发布诏令已经过去两天,这段时间内,长安城附近的各路府兵正在迅速集结,一转眼已经聚集有数万之众,再加上陆续赶来的其他府兵,预计在出征之际将有十万以上的大军汇聚。大唐朝自立国以来便和突厥数次交战,不过像如今这样军容隆重的也算是少有了。

此刻,秦王府后院的一间内室中挤满了人,除尉迟恭外,李世民、长孙无忌、程咬金、房玄龄、杜如晦、秦琼、侯君集等文臣武将全都在场。虽然上次在齐王府宴会上众人占了上风,可是现如今局势艰难,众人无不都是一脸苦色。

程咬金望了望眼前的长安城地图,当下摇摇头道:

“数万府兵已经全部集结,现在虎符在齐王手上,一旦他有所异动,那么这数万人便是势不可挡,足以将整个长安城都拿下来!如若如此,我们如何应对?”

话音一落,秦琼等人沉吟不语。

李世民微微抬了抬头,平静道:

“齐王府那边有消息吗?四弟他今日如何了?”

“回禀殿下,刚刚传来消息,齐王殿下的身体已经无恙,今日还曾入宫与皇上商讨出征大计。”

一旁的卢涯闷声回道。

“嗯。”

当下,李世民点了点头,倒也没有太过奇怪,毕竟那日晚宴上李元吉虽然心神剧震,但毕竟只是一时急怒攻心所至。到了现在这种关头,李元吉是不可能如此轻易倒下的。

“无忌,玄龄,你们怎么看?”

话音一顿,李世民又看向身旁二人。

闻言,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一眼,房玄龄顿了顿道:

“殿下,依我看,城外大军虽众,但并不足惧,只要他们进不得城门,那就不用顾忌。以眼下而言,我们在城中的大敌还是那长林兵和幽州铁骑,那三百幽州铁骑该如何应对,前几日二郎所授的‘斩马刀’到底成效如何?还有,太子手下的长林兵一向号称有两千之众,若果然如此我们已是难以应对,而若这个数目还有可能更大的话……”

房玄龄没有把话说下去,而一旁的程咬金、秦琼等人却是欲言又止。

当下,李世民笑了笑,道:

“知节,叔宝,你们不必多疑,玄龄所言不错,城外那数万府兵虽众,但的确威胁不到我们,而且我料定大哥和四弟定然没有那么大的胆子!眼下,我们所要应对的就只有那长林兵和那些幽州铁骑了!”

话音一顿,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前几日二郎所演示的‘斩马刀’我们是亲眼所见,对付那三百骑兵应该不是难事,难就难在如何在关键时刻悄无声息地除去他们。至于长林兵,我们现在只好先等二郎的消息了。”

上次离别之前,朱灿便已经暗示众人自己会竭力争取朱老三等人加入秦王府,现如今两天过去了,却还是没有消息传来。不用说,众人已经是等得有些心焦了。

当下,李世民首先将目光看向程咬金,只见后者微微摇头,显然这两日间朱灿也并没有联系过他。

“罢了,”

李世民眉头微皱,继续道:

“二郎之事暂且不论,三日之后便是大军出征之际,知节、叔宝,届时你们都将提前出城领军,现在我们便商议一下到时候的事情。”

“是,殿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很快,李世民等人已经商议多时,而到此刻已经是夜深时分。

眼见众人有些累了,李世民便想要吩咐众人先去歇息,然而,就在此时,只见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有一名王府侍卫传话道:

“禀殿下,朱校尉在府外求见,除此之外,还另有一名自称张旺的人。”

“二郎来了?快请!”

当下,李世民神情一振,不由得面露喜色,紧接着他又有些疑惑道:“张旺?此人是谁,这名字似乎有些熟悉……”

一旁的程咬金也是大喜,急忙提醒道:

“殿下可曾记得,这张旺乃是当日朱将军手下之人,此人颇负智谋,当年入主长安之战也曾有其一份功劳!”

“嗯?对了,原来是他!”

很快,李世民便也记起来,当年李氏一家从太原起兵,仅仅用半年时间便兵临长安城下。说起来,那场攻破长安之战便有朱老三所领军伍的一份功劳,而这其中又以这个张旺所献之计最为奏效。李世民乃是爱才之人,经程咬金这么一提醒,很快便有了印象。

当下,众人都在焦急等待着。

片刻后,朱灿和张旺推门而入,朱灿只是向众人点头示意了一番,而张旺却不由得放眼一望,只见在场众人大多也都是当年的旧相识,只不过时隔多年,物是人非,现如今彼此间的差距已经很大了。

“在下张旺,见过秦王殿下,见过众位将军。”

心中微微叹息一声,张旺向众人弯腰行了一礼。

李世民急忙上前道:

“先生说哪里话,故人相见,何用这般礼数?”

说着便将张旺扶了起来。

张旺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目光看向一旁的朱灿。

同一时间,李世民等人也都纷纷紧盯着朱灿,多年希望,如今事情成败就在朱灿的一念之间了。

终于,朱灿微笑点了点头,其含义已经无需多言。

见状,程咬金等人大喜,李世民更是情难自已,猛地一掌拍在桌上,口中低声笑道:

“好!上天助我!有二郎和朱将军等人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小半个时辰过后,朱灿便将这两日内所发生的事情全部讲述了一遍,听闻朱氏夫妇至今没有直接点头,李世民众人难免不安,不过听朱灿所言,现如今的确是水到渠成,便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尤其,当众人听闻朱灿他们已经将五百余将士大多集结起来时,更是大喜过望。有了这一伙儿人相助,秦王府面对那两千余长林兵时的压力便会小很多,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悄无声息地集结,没有让太子党他们察觉,到时突然出现便无异于雷霆一击了。

“哈哈!好啊,老张,原来这么多年你们依旧有五百余弟兄藏在长安内外,看来是殿下和我们小瞧了你们!”

此时,程咬金喜不自禁,忍不住猛地捶了张旺几下。

张旺惨然一笑,道:

“事已至此,五百余兄弟已经仅是当年的半数,怪我们一直以来优柔寡断,当初若是第一时间听从秦王殿下号令,那千余弟兄当可全部存活下来。”

言下之意,张旺对于这些年来的事情也颇为后悔,毕竟,这些年来惨死在太子党手下的将士实在太让人可惜了。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张先生不必挂怀。”

微微叹息一声,李世民低声安慰一句,随即又道:

“虽然如此,不过五百余人毕竟人多势众,二郎你们准备如何安置他们?能够保证他们在短时间内不暴露目标吗?”

“殿下放心,”

朱灿当即点点头道:“这五百余人多半便是这些年来隐藏在长安城各个坊间的百姓,其中尤其以宜阳坊和安邑坊等最多,只有其余少数人是从城外而来。现如今,我们只可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太子他们短时间内定然难以发觉!”

“好!如此以来,便是最好不过!”

一旁,长孙无忌大笑一声:“不过,二郎,我想这些人眼下应该只听从你一人的号令,你打算如何利用他们?”

闻言,众人齐齐将目光看了过来。

朱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一句道:“殿下,你们呢?你们现在打算如何应对?据我分析,城外那数万府兵并不足惧,我们现在只需应付那长林兵和幽州铁骑即可,而且我想现在大军出征在即,三日之内太子党必有异动。”

“哈哈,二郎所想恰好与我们一模一样!”

一声低笑,李世民高兴地拍了拍朱灿的肩膀,不由得对后者更加赞赏起来。

朱灿尴尬一笑,心中惭愧道你们固然是料事如神,而我却只是先知先得,以现在情形来看,还好历史的轨迹并没有脱离太远,几日之后应该就是大变之期了。

“那好,既然如此,殿下你放心,到时这五百人定然会及时出现,绝不会误事!”

一声低喝,朱灿向李世民许下自己的承诺。

李世民点了点头,紧接着,众人便再度开始议事。现在确定有了朱灿这五百余人相助,许多局面都可变得乐观起来,众人已经隐约料想到几日之后便是决一胜负的时候了。

“对了,我想请求殿下一件事。”

忽然间,张旺向李世民道:

“此事过后,我们那五百余兄弟有的并不愿深陷泥泞之中,无论如何,还请殿下尊重他们的意愿,不要强求。”

张旺的话说得有些奇怪,在场只有朱灿知道这话其实是他为自己所说。

好在,李世民没有多想,当即点了点头。

……

同类推荐
  • 水浒之逍遥小衙内

    水浒之逍遥小衙内

    穿越成逼死林冲小娘子的高衙内,撞上了西门庆。这边被被林教头、鲁提辖、武二郎时刻惦记,那边又窥觑皇帝的妃子,惹恼了童贯,不小心又绿了梁中书,得罪了王太守,惹恼了大名府中军政首脑。这还不算,更是胆大包天收了李师师,恶了宋徽宗。那又如何?且看我这重生的衙内,在这乱世如何拉起神勇无敌的高家军,翻手为云瓦解梁山草寇,让真正的好汉不再遗憾,让可怜的美人幸福快乐,覆手为雨搅动天下大势,让皇帝也只能忍气吞声求我保驾。
  • 永历四年

    永历四年

    永历四年九月,清军为彻底击败盘踞于舟山群岛的鲁监国系统明军,先期围剿与其势同犄角的四明山反清武装。是役,清军在击溃当地明军主力后进行了血腥的洗山的行动。自此之后,一度由于满清的民族压迫而人口激增的四明山地区再也无力组织起大规模的反清武装,而四明山的陷落也直接导致了一年后的舟山之战中鲁监国系统明军的孤立无援,以及浙江反清大局的彻底败坏。永历四年七月,穿越者陈文意外的出现在此地,在这片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经护翼过的土地上以重建戚家军的名义重新开启几十年前被强行打断的中国军事近代化之路。自此之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拯救斯民,重建华夏文明!书友群:519264778
  • 史记一日一得

    史记一日一得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我们的许多故事其实古人早已演绎过!甚至同样的故事我们依然在演绎,依然那么投入,那么有激情。路是人走出来的,开始的时候无疑布满荆棘坎坷,也正因此,我们从没嘲笑过前车之覆,我们鄙夷的是重蹈覆辙!人生不能彩排,你想让你的人生少走一些弯路吗?你想让你的人生演绎得更加精彩吗?亲爱的朋友们,面对着喧嚣的世界,你不妨暂停脚步,倾听一下来自历史的声音;汲取一下司马迁在《史记》中所给予我们的人生智慧!也许,你的人生从此就别有了一番洞天!
  •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贞观十六年冬,现代宅男杨舟穿越成为大唐太子李承乾,此时李世民已经有了废太子的心思,一旁的李泰虎视眈眈,大臣也因为李承乾反感汉文化,对他离心离德。在这个冬天李承乾如何用自己后世的见识改变历史,走出一条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皇图大道。携现代思想与技术的强势皇太子李承乾VS霸道狠辣千古一帝李世民。李承乾: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为了大唐帝国的千秋长盛,孤王要改革。李世民:老子十六岁领兵,杀兄杀弟还囚父,老子还活着,你小子就想当家?李承乾:当皇帝要懂阴阳矛盾变化之道。李世民:魏征死了,你小子想接班,完成气死老子的大业?李世民:程咬金点兵,老子是马得天下。李承乾:薛仁贵上马,孤王能征战四方大臣:…………
  • 神棍回到大观四年

    神棍回到大观四年

    神棍带着一家人被撞到了北宋大观四年,为了生存而战斗,为了一家人的幸福神棍奋发努力施展法力!看一个现代法师如何用自己的法力来改变北宋王朝的走向,摆脱儒家的控制,真正实现“复兴中华”之理想。让大宋王朝成为“日不落帝国”,让大宋提前成为一个发达资本主义社会
热门推荐
  • 玄兵破魔(上)

    玄兵破魔(上)

    少年古错,自幼出生于武林世家,悟性超群,生性顽劣,在一次无意中摔下斜坡,使脑部神经错乱,便成疯癫之状,尝尽世间酸甜苦辣,不幸因追一颗失落的彩石,失足落下了绝潭,巧幸苍天有眼,使他因祸得福,不但吞服千年双头神蛟的“天蛟丹”,还巧遇数十年前被正道高手逼落潭中的一代绝世神兵高人“哭神农”,顿时恢复灵性,又习成一代奇人之学和得到了他的“百年真元”,同时,又继承了哭神农的遗志,脱困而出,身入江湖。
  • 琵琶引可归否

    琵琶引可归否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雄鹰乱心曲,终是心意难耐,一朝离别。云泥之别之后再相逢,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我们可还有未来?
  • 所爱仅隔山与海

    所爱仅隔山与海

    她从不做无目的的事,而接近他是她谋划了二十年的结果,她要他身败名裂,为所发生的一切付出惨痛代价,可为何到最后事情却与她预料中的发展大相径庭?那位突然出现的美男子请你不要挡住镜头,我与观众还有话说。(本文以《轻轻的年华》故事为背景)
  • 低熵使者

    低熵使者

    这是一个认真毁灭地球的故事。(中篇小说,慎入!)
  • 绝境求美

    绝境求美

    “不知道你们寻美是为了什么?但我不得不去追寻……因为——我需要活下去!”美指美德、美颜、美食、美景……清秀少年白有墨偶得神器三千美卷,同时被万象恶图所追杀,绝境中不得不穿梭于各个位面寻求生存之路,同时通过‘美’来提升自己的实力。万象恶图所制造的怪物分级为N/R/SR/SSR。
  • 伏山霁妖

    伏山霁妖

    被好姐妹陷害的霓姬背贴着火架,任凭火烧火燎,发誓:来生不再是一个软弱的女子!
  • 盗墓邪说

    盗墓邪说

    长青一听声音觉得熟悉,放下手中擦试的古董,抬头冲着来人,礼貌性的笑下。“是刘老板啊”刘老板一进店眼睛先是看向周围看了一圈,有没有新摆上去的古董,因为上次在这里拿的青瓷可是赚大发了。
  • 不是魔术师

    不是魔术师

    “我不想当魔术师,一群卑劣、愚蠢、狂妄自大的家伙,我干嘛要和他们混在一起?非要在这个世界选一个的话,还是当英灵好了。”现在,间桐樱是我妹,经常叫她姐来我家住。现在,我与迦勒底初代所长谈笑风生,他死前还把迦勒底送给了我。现在,奇迹正在上演。这是一个整合了fate世界无数可能性的故事。
  • 江湖名人谱

    江湖名人谱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一首江湖逍遥曲,一段爱恨情仇事。此中善恶多为心,浪海浮沉不由人。 辨善恶,量天下 求而有所得,做而有所成, 自不负此男儿身。 百年之后作白骨, 亦有雄名在人间。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读古籍不易,读《黄帝内经》尤难。因为书中有大量的古典医学术语,再加上理义深奥,文词晦涩。本书作者傅维康大夫为这部宝典萃选精华,详细注释,并概括全书要点,精心写出《概述》一文,以及指导学习方法,给读者以打开大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