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600000005

第5章 通三教九流—— 洞明生存般若智慧(4)

后来,汉武帝率群臣东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顶立石。之后,东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禅礼仪:至梁父山礼祠“地主”神;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方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侍中奉车子候登泰山,行登封礼;第二天自岱阴下,按祭后土的礼仪,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封禅结束后,汉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贺,并改年号元鼎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县奉祀泰山,名为奉高县。此后,他又五次来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封禅与祥瑞之兆

据说,在封禅仪式上,汉武帝穿着黄色的礼服,旁边有乐队奏乐,祭祀时使用江淮出产的三脊茅草,并使用了五色土。山上还放生了许多奇禽异兽,以营造盛世祥瑞的景象。传说,当年封禅的地方白天会有白色的雾气升起,夜里会闪闪发光。

到东汉时,平定天下、重建汉室的光武帝刘秀也来到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在他所立石碑的铭文中,明显加入了谶纬之说的成分,利用谶纬宣扬自己受命于天,体现了儒教敬事天地的教义。

唐宋时,封禅更盛,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接二连三地大举封禅,在泰山上共立石碑16块。封禅大典极其隆重。宋真宗以后,封禅大典没有再正式举行过,不过历代帝王依然经常亲自或者派官员到泰山进行祭祀,泰山始终是儒教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之一。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封禅仪式简单明了,却暗藏玄机。它实际上深受儒家“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观念的影响,其祭祀已被纳入儒家宗教仪式的范畴,暗含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的意思。封禅除了代表国民的精神信仰外,它更现实的功能是整合社会关系,稳定国家秩序。

⊙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东方圣城”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曲阜文化积淀丰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物珍藏丰富,且在中国历史和东方文化中地位显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列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孔府

孔府是孔子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地20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00多间。其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

三堂六厅

三堂六厅指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其中,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内有八宝暖阁、虎皮大圈椅、红漆公案,公案上有公府大印、令旗令箭、惊堂木、文房四宝等。两侧是仪仗,气象森严可畏。

府内所藏的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其中最著名者为“商周十器”,亦称“十供”,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后来乾隆赏赐给了孔府。

孔府花园又名铁山园,始建于明朝,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铁山园现占地十余亩,中有山水曲桥、花坞喷泉、乘凉花厅、赏月凉台、焚香读书的坛屋等。园内还有一株百年“君子柏”,一树五枝,中生一槐,又名“五柏抱槐”。

孔庙

孔庙在全世界都有,但规模最大的还是曲阜的孔庙。它位于曲阜城的中央,最初是在孔子故居的基础上改造、建设起来的,后来发展为一座庞大的古代建筑群,气势雄伟、格调清新、色彩斑斓,尽显东方建筑的魅力。

孔庙的主体建筑处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院落分前后九重,长1300多米,宽近150米。庙内有金、元、明、清各代殿阁、门坊、亭堂100多座,鲁壁碑和其他碑刻1000多块,还有孔子当年亲手栽种的桧树、开凿的水井及杏坛、诗礼堂等。

外国的孔庙

在韩国首尔的文庙中,供奉着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儒教先圣,而且每年春秋两季都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以祀孔子,弘扬儒教。另外,在朝鲜、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美国等国,还有近2000座孔庙每年接受成千上万的人朝拜。

曲阜孔庙的历史极其悠久,孔子逝世后的第二年,故居就被改造为庙宇。它作为推崇孔子、光大儒学的宗庙,主祭孔子的同时,还以孔子弟子、孟子弟子——“四配”“十二哲”以及历代的名儒为从祀。汉高祖、北魏孝文帝、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等帝王,为表示对孔子和儒学的尊崇,还曾亲赴曲阜祭奠孔子。

孔林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家族墓地。现在孔林周围垣墙长达7.25公里,总面积达2平方公里。

林前有神道、万古长春坊。林内碑碣林立,石仪成群,有至圣林坊、大林门、洙水桥、墓道、思堂、后土祠、享殿等古建筑。林中墓冢累累,除孔子、孔鲤、孔伋祖孙三代的墓葬建筑外,还有孔毓垢、孔闻韶、孔尚任等孔氏名流的坟冢。

天然的植物园

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时至今日,孔林内的一些树,人们仍不知其名。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其中柏、桧、柞、楷、朴、枫、女贞、五味、樱花等,枝繁叶茂;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何首乌等,也依时争荣。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央,四周围以红墙,墓前立有“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附近有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拜谒时休息的“驻跸亭”各一座。墓南不远处,有子贡亲手栽植的楷树和“子贡庐墓处”遗迹。

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两千多年来葬埋从未间断。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古代的儒士,要“通五经,贯六艺”。其中,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儒士们必须掌握的六种技艺。《周礼》中说:“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什么是“礼”?

不学礼则无以立,民间婚嫁、丧娶、入学、拜师、祭祀等,自古都有司礼。孔子从小就学习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古代有太常寺、祠祭署等礼仪部门,并有读祝官、赞礼郎等礼仪官。现代则有外交部礼宾司,主管国家对外礼仪事务。

什么是“乐”?

有“礼”则必有庆贺燕飨之“乐”,有庆贺燕飨之乐则必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伴奏。古代政府设立掌管音乐的官吏,并负责宫中庆贺燕飨之乐。相传孔子曾向鲁国著名的乐官师襄学习弹琴。唐代的梨园则设立乐官,由梨园教坊使、梨园使、梨园判官、梨园供奉官等组成。到了现代,音乐早已发展为一种文化产业。

六艺即六经

这是六艺的另一说法,指《书》《诗》《礼》《乐》《易》《春秋》六经。六经之名,最早开始出现在《礼·经解》,后又出现于庄子所写的书中。后来,秦朝焚书坑儒,《乐经》散佚,仅存《乐记》一篇,被并入《礼记》之中,六经也就改称五经了。

什么是“射”?

在古代,“射”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孔子曾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由于射箭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举足轻重,所以历来很受重视。如女皇武则天设定的九项选拔武举的标准中,就有五项是射箭。如今的“射”艺,则是手枪、步枪、射箭、弹弓并举。

什么是“御”?

御,“御”的范围就是驾驶,但是无论在现代和古代,都包含交通工具的“驾驶学”和政治、领导、管理学领域的“驾驭学”。中国古代著名的案例包括“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朝”和“田忌赛马”,这说明,驾驭之术不仅仅是一种斗勇,更是一种斗智的方式,包含对某一问题在运筹学、驾驭学、领导学方面的综合最优化。

六艺心统

六艺心统,将六艺德性化,六德归之于一心。这是新儒学大师马一浮提出的更具中国文化回归性的学说,可以用来重新梳理儒学的哲学意涵,促进六经的现代转化。

什么是“书”?

书顾名思义,即书画艺术。不过,若把书画单单看作一种技艺就错了,中国的书画不仅是一种高雅技艺,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工具和法宝,很多官僚寄情于书画,不仅仅是锻炼技艺,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留给读者三思吧。

什么是“数”?

数,即数学。中国古代数学发达,汉代《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传说,中国古代的数学起源于《周易》及河图、洛书,如宋朝大数学家秦九韶曾说:“周教六艺,数实成之……爰自河图、洛书闿发秘奥,八卦、九畴错综精微,极而至于大衍、皇极之用,而人事之变无不该,鬼神之情莫能隐矣。”

⊙礼仪——立、坐、行、迎宾、宴请

汉代名儒贾谊在其著作《新书·容经》中,对儒家的立容、坐容有着详细的描述,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窥见汉代儒士生活礼仪的一斑。

关于立容,贾谊说:“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拿着、拄着东西也行。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力求展示出柔和的曲线之美。

叉手礼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弯腰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30度。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关于坐容,贾谊说:“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汉代的经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胡坐,要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一般在正规场合,只能通过稍稍移动上下膝盖的方式稍微解除疲劳。对于友人聚会等场合,则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坐(盘腿)都可以。

下面是儒家有关行礼、迎宾、宴请的一些礼仪,有着一定的现代意义和实用性。

儒家行礼的方式主要有正规揖礼、一般揖礼、正规拜礼、一般拜礼、女子行礼等。

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90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45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正规拜礼:鞠躬(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90度,然后直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拜(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拜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接着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一般拜礼: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叩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在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衣冠严整

古人迎宾讲究衣冠严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门口不期而遇,那么主人会装作不认识,不理不睬地把门关上,等换上衣服再开门迎宾。这样未免过于迂腐,但仪容整洁地迎接宾客,放到今日社会,仍然是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礼貌。

此外,还有拱手、颔首致意等礼仪。上述礼仪中,正规拜礼常用于祭祀天地、祖先等严肃场合。一般拜礼、拱手、颔首致意等,常用于日常生活中。应根据对方受尊敬的程度、具体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礼节。现在人缺少礼仪观念,不必过分要求,但起码要做到拱手。若在与人交谈时又有人来,要根据身边人的情况决定行礼的程度。

关于迎宾。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客人走门左(即主人在东,客人在西)。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说“请”,要为客人开门、掀帘子……请客人上座(坐到右边的椅子上),客人请辞,最终看情况决定座次。由于现在建筑布局多样,所以不可能将主位客位分清楚,但主人引路,却是应当把握的精神。

关于宴请。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再说一次“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总之,心安则行之,可以行则行之,其他的不必强求。

■ 开山祖师及历代圣贤 ■

世人皆知,孔子是儒学祖师、儒教教主,他曾培养出72位贤人。亚圣孟子,继承并弘扬了儒学,稳坐儒教第二把交椅。荀子则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儒教有相当的地位。西汉大儒董仲舒则将儒家的地位推向巅峰,堪称儒教的真正创立者。后世的二程、朱熹、张载、陆九渊、王阳明等,均是对弘扬圣贤道统有突出贡献者。

⊙圣人孔丘——儒教之教主

自汉代始,几乎历代帝王都将孔子作为神来膜拜。孔庙中的孔子塑像头戴十二旒之冕,身穿十二章之服,手持镇圭,教主派头十足。不过,在现实中,孔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四处碰壁,死后却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孔子降生的传说

传说,孔子生就异相,身高十尺,腰粗九围,头顶凹陷,辅喉骈齿,龟脊虎掌,远远望去有如昴星和北斗一般。最重要的是,他内心不同凡俗,具有救世主的特征。他降临人间,肩负着伟大的使命,要救民于水火,拯民于困苦。

孔子生长在西周礼乐文化保存最完整的鲁国,自幼喜欢摆弄祭器,模仿祭祀礼仪。他曾做过主持婚丧仪式的相礼,从事过看管仓库、牛羊的差事。不过,他勤奋好学,曾向老子问过礼,向苌弘学过舞蹈,向师襄学过琴,年轻时就很有名。

大约30岁的时候,他开始授徒讲学,子路、冉有、子贡、颜渊等人是他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来向他学礼。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促进了文化的下移。他一生中有大半时间都在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一直都希望用自己的所学去治理国家,教化百姓。但是,他虽然做过中都宰和大司空,其政治主张却未能被鲁君采纳。于是他在55岁时离开鲁国,带领弟子周游卫、曹、宋、郑、陈等国。68岁时,他才被迎回鲁国,但仍未得重用。

此后,孔子便把精力投入到文化教育事业中,直至终老。孔子在晚年时期一直从事专门的教育活动,并根据鲁国的编年史整理修订成《春秋》一书。

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泅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对待他,为他服丧三年。子贡还在他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他守墓。

电影《孔子》

本片叙述了孔子从51岁出任中都宰直到73岁病逝的这段经历,再现了极富戏剧性的堕三都、周游列国、遇见南子、陈蔡被围等事件,展示了他的入世与出世、有为与无为,及其师生之情、知音之情、家园之情。影片看似在描摹了一个知音寥寥的理想主义者的落魄与无奈,实际上却道出了另一番豁然开朗与淡定从容。

孔子将礼看成区别华、夷的标志,谴责破坏礼的行为,主张“正名”。他要求人们“克己复礼”,以匡正世道。另外,孔子倡导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要求执政者任贤才、行德政。他还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修养方法。

同类推荐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苏丝黄的世界

    苏丝黄的世界

    Susie wong(苏丝黄)这个笔名和1960年那部美国烂片没有关系。它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时的随口一说,和这个专栏的诞生一样匆忙草率。当时,我醉心于让自己的名字填满整个报纸,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而且最后一版编辑们是那么纵容和善良,不仅忍受我的涂鸦,而且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尽可能地在生活上教我腐化堕落。
  • 经典人文:人文思想卷

    经典人文:人文思想卷

    本书是著名作家余秋雨主编的系列读物,书中收录了众多经典的思想、人文、社科文章,有很强的阅读和收藏价值。灵魂和精神的领域有着强大的稳固性。那儿也会云霞飞动,变幻莫测,却夜夜可见深邃的星空。那儿也会花开花落,岁月不驻,却无法改易千古山河。那些北欧好汉,正是看到了这个领域的深邃星空和千古山河,才重新书写人生。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文化批评的一鳞半爪

    文化批评的一鳞半爪

    本书收录之短文,除刊于电影杂志的若干影评之外,盖源于《光明日报》和光明网上作者的专栏文章,大部分文章基本因事而写、有感而发,共同特点是锁定当下的“文艺”和“文化”,聚焦“批评”,更属意于话题性和思想性,是一部颇具阅读性的文化批评杂文集。
热门推荐
  • 非洲狮传奇3:猎豹来袭

    非洲狮传奇3:猎豹来袭

    在一次玩游戏时,凯米丽发生意外被猎豹叼走,她一次次避开了猎豹的攻击却不幸掉进了湍急的戴斯瑞尔河。当追寻而来的亲人们放弃寻找时,凯米丽却从不知名的草原上醒来,并开始了艰难的求生经历。她结识了幼狮安迪,在安迪的帮助下找到了回家的路,经过重重困难之后,家已近在眼前,凯米丽却再次遇到对她恨之入骨的猎豹,与猎豹的一战不可避免……
  • 雪飘五界

    雪飘五界

    现代的第一杀手,被同伴出卖,意外穿越到了一片以实力为尊的大陆。初见时,俩人都被对方的容貌惊呆了。回过神后他道:“女人,嫁给我,做我的女人。”她听后妖娆一笑,手指轻佻的挑起他的下巴,慵懒的眯起双眸,笑道:“美人,想娶我,你真是勇气可嘉,痴心妄想,胆大妄为啊!本姑娘的丈夫那要是世界第一强者。”他听言,没有表情,但内心微感失落,正准备转身离去。她又笑道:“不过,我答应了。”他转回头,目露惊喜的看着她绝美的笑颜。“但是,不是你娶我,而是你嫁给我,如何啊,美人?”在她轻佻的话音下,他的俊脸慢慢的变黑了。低吼道:“女人,你太过分了!”她笑笑:“有么?若是你想娶我,可以,不过要让我爱上你才行哦!”互生情谊后她冷声道:“若你敢背叛我。”他笑问:“你怎样?”“杀了你!”她冷哼一声。他听言,并不生气,宠溺的揉揉她柔软的长发笑道:“不要这么狠吧!你能下的去手吗?”她占有欲极强的反手将他抱住,凉凉的道:“你是我的,我的东西若得不到,一定会将它毁了,所以......”她露出白森森的牙齿:“不要背叛我,那结果是你承受不起的。”
  • 待你如命,爱情蚀骨

    待你如命,爱情蚀骨

    一场阴谋,让她失去了所有,黑化的闺蜜三番五次陷害,集团利益争斗,难道她要沦为受伤的小绵羊任人宰割?绝不!打渣男,整小三,她的人生她主宰!
  • 唐瑟

    唐瑟

    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东都洛阳初春的天气仍旧有些料峭,风吹来还有一丝丝的凉意。一家小作坊后院的丝柳发了新芽,几只黄鹂在上面跳来跳去,柳树下坐着一书生摸样的男子,那男子穿一袭单衣,微微凝眉,一手托着下巴,不时拿眼去看柳树上的黄鹂。男子眉间略显清愁,似乎有心事。
  • 我在地球打野怪

    我在地球打野怪

    人族与灾族的战争,命运与现实的牵连,世界再残酷,只要有翅膀,就算折翼,也要飞天!
  • Once Dormant (A Riley Paige Mystery—Book 14)

    Once Dormant (A Riley Paige Mystery—Book 14)

    After lying dormant for 10 years,an elusive serial killer strikes again,leaving few clues—and the only way for FBI Special Agent Riley Paige to catch him in the present is to solve the riddles of the pgsk.com are turning up dead,and in this dark psychological thriller,Riley Paige realizes she is in a race against pgsk.com murders of the past were too perplexing to be solved back pgsk.com Riley solve them 10 years cold?And connect the dots to the present-day crimes?When Riley finds her personal life in crisis,playing cat and mouse with a brilliant psychopath may just be too much for pgsk.comlly since there is something that is just not sitting right with this case…
  • 阈

    《盈》的姊妹篇,从另一个角度补全了林岚的足迹。走进林岚破碎的心灵,寻找黑暗的过去里那些遗失的美好片段。
  • 贤妻止于礼

    贤妻止于礼

    前世因一时之差,死在对头赐下的一杯鸩酒中。重生归来的黎礼抛弃最后一丝仁慈之心,立誓改变前生之局,救安家于水深火热之中,本以为自己的重生就是最大的作弊器,可是无意之中,她发现了前世的丈夫和死对头同样重生回来……三人行,必有我仇人!死对头还是死对头,但是寡言少语坐怀不乱的丈夫,为何今世如此粘人?还能对她说冷笑话?!安逸臣:“团子。”“呵呵,你全家都是子!“嗯,娘子。”
  • 天枢院都司须知行遣式

    天枢院都司须知行遣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科学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某项观察、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把某人得到贵人的提携,或者在困境中遇到转折点,从此走上成功之路的现象,称之为机遇;把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活动中出现的,起带动促进作用的新情况、新目标,称之为机遇;把能促进事业获得成功的偶然的,或一闪即逝的现象、先兆或时机,称之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