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6200000012

第12章 工资(1)

劳动生产物是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者是劳动的自然工资。

在原始社会,土地还不是私有财产,也没有资本累积,所以也没有地主或雇主,劳动的全部生产物都归劳动者所有。

如果这种状态继续下去,由分工引起的劳动生产力的增强,就会使劳动工资跟着增加。这么以来,生产物品所需的劳动量就会越变越小,从而使得一切物品的价格都日渐低廉。这时,只要是包括等量劳动的商品,都可以相互交换;各种商品都可以用少量的劳动生产物来购买。

实际上,一切物品都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得低廉。而在表面上,有些物品却变得比以前昂贵。换句话说,就是拿它去换其他货物,能够换得的物品数量比以前更多。现在,假设大多数产业的劳动生产力都增加了10倍(即该产业的劳动生产量是以前的10倍),某一种产业的劳动生产力却只增加了1倍,这时,如果交换这大多数产业与某一种产业一天的劳动生产物,那么前者似乎吃亏了。因为,在工作量相同的情况下,前者用10倍的生产物只换得了2倍的生产物。所以,从表面上看,后者的1磅似乎比以前贵了5倍。但是事实上,是后者的1磅比以前低廉了1/2,也就是现在生产这1磅货物比以前容易了2倍。因为,虽然生产这一货物所需的其他货物量是以前的5倍,但所需的劳动量也同时减少到了以前的一半。

在原始社会,全部的劳动生产物都由劳动者独享;等到出现了土地私有和资本累积(即使当时的劳动生产力还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劳动者独享劳动生产物的现象就终结了。至于这种现象对劳动报酬或劳动工资的影响,我们没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土地私有之后,劳动者在土地上生产或采集到的几乎所有物品,都得按要求分一部分给地主。因此,地租是从土地上的劳动生产物中扣除的第一个项目。

一般的耕作者,大都没有生活资料。通常情况下,他们的生活费都由雇佣他们的农业家来垫付,直到庄稼收割。而要想让农业家们垫付耕作者的生活费,就得让农业家们分享耕作者的生产物。这样,农业家们才能收回他们的资本,并得到相当的利润,从而甘愿雇佣耕作者。因此,从土地上的劳动生产物中扣除的第二个项目,是利润。

实际上,除了农业生产物之外,其他的一切劳动生产物也都要扣除利润。比如在工艺或制造业,在作业完成以前,大部分劳动者维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工资与生活费,都是由雇主垫付的。而雇主的代价,就是分享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物(或者说劳动加在原材料上的价值)。我们把雇主分享的这一份额,叫作雇主获得的利润。

如果一个人既可以独立工作,又有自行购买原材料的资本,还能够在作业期间维持自己的生活,那么当作业完成时,他就兼有劳动者、雇主这两重身份,所以能够独享全部的劳动生产物(即劳动对原材料所增加的全部价值),他的利得也自然包括了资本利润、劳动工资这两种不同的收入。

不过,这种实例并不常见。比如全欧洲,如果按照比例计算,在21个工人中,有20个都会在老板手下干活,只有1个工人兼任老板。而且,一说到劳动工资,人们都普遍理解为雇主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情况下,这里的雇主和劳动者都不是同一个人。

无论在什么地方,劳动者的普通工资都由劳资两方所订的契约决定。劳资两方的关系是利害关系,所以他们在订立契约时,立场绝对不会一致。劳动者是为提高工资才与雇主结合的,他当然盼望多得;而雇主却想减低工资,当然不愿意多给。

至于劳资双方谁占有利地位,换言之,就是谁能最终迫使对方接受自己提出的条件,一般是很容易推断的。因为,雇主的人数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团结起来,而且这一团结不受法律限制。但是,人数众多的劳动者的结合,却受到了法律的禁止。许多为提高劳动价格而结合的团体,都经常会被议会的法令取缔;而那些为减低劳动价格而结合的组织,却没有一个被取缔。而且,一旦发生争议,雇主可以打持久战,劳动者却大多不能坚持。因为,地主、农业家、制造者或商人,本身都有积蓄,就算不雇用一个劳动者也能维持一两年的生活;而失业的劳动者却没有足够的资本,他们一般连一个星期都不能坚持,更别说坚持一个月、一年了。雇主和劳动者相互需要的程度,在长时期内是相同的。但是,雇主对劳动者的需要,没有劳动者对雇主的需要那么迫切。

人们可能经常会听到工人的结合,却很少听到雇主的结合。而实际上,雇主之间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结合。因此,那些透过表面现象认为雇主很少结合的人,根本不了解世故、不了解问题的真相。雇主们的结合,是一种秘而不宣的团结一致的结合,目的就是使劳动工资不超过其实际应得工资。无论何时何地,如果哪个雇主胆敢破坏这种团结,那他就是做了最不明智的事,一定会被邻近行业者和同行业者耻笑。

雇主之间的这种结合,是一种自然的结合,它普遍得不被人知道,所以我们才不经常听到。有时候,雇主们为了把劳动工资减低到实际工资以下,会秘密地进行特殊结合,而且会在达到目的之前,始终保持极度的沉默。

对于这种秘密结合,劳动者虽然能够痛彻地感受到,但往往无力抵抗,只有默默地屈服。因此,其他人都不知道这种秘密结合的存在。

但有时候,工人们为了对抗这种结合,往往也会防御性地组织起来。而且,即使是在雇主没有结合的情况下,工人们也会为了提高劳动价格而自动结合。他们之所以会结合,有时是因为粮食价格忽然上涨,有时是因为他们的劳动被雇主过多地剥夺了。他们一旦结合,消息很快就会传遍,无论这一结合是防御性的还是攻击性的。因为,他们一旦结合起来,就是已经处于绝望的境地了,他们为了迅速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只好铤而走险,采取狂呼呐喊甚至是可怕的暴力手段,胁迫雇主立即满足他们的需要。

这时候,雇主当然也会大肆宣扬,并求助于官厅,要求官厅禁止工人的结合。因此,这种激愤的暴动结合,一般是不能给工人带来利益的,其结果往往是为首者受到惩罚或全体一败涂地。由于官厅的干涉,再加上一部分雇主能够坚持,大多数劳动者只好为了生计而屈服。

虽然雇主在争议中经常处于有利地位,但他所给付的劳动者(哪怕是最低级的劳动者)的普通工资,也不能低于一定的标准。而且,还要在长时期内保持这一标准。

支付给仅靠劳动过活者的工资,至少要足够其维持生活。一般情况下,这一工资还得能够让劳动者赡养家室。似乎就因为这个原因,坎梯隆理查德·坎梯隆(1680—1734),重农主义的先驱者,继承了配第的思想,但他把财富的源泉主要归于土地,而把人的劳动看作是生产财富的形式。著有《商业性质概论》一书。——译者注才作出了如下推测:供养着一对子女的最下级劳动者的工资,至少也得是其自身所需生活费的倍数;而其妻子的劳动所得,除去照料儿女的部分,只够维持自己的生活。

据一般统计,有一半儿童都在未成年之前死去。因此,最贫穷的劳动者,为了能够有两个活到成人年龄的孩子,一般至少会养育四个孩子。坎梯隆认为:“抚养四个孩子的必要费用,几乎等于一个成年人的生活费,这对于一个最低级的劳动者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因为,就连一个强壮奴隶的劳动价值,都是他自身生活费的倍数,何况是一个最低级的劳动者。因此,我似乎可以肯定这一点:即使是最低级、最普通的劳动者夫妇,他们的劳动所得也必须要稍微超过他俩的生活费,才能赡养家属。至于这种超过额是按什么比例来计算的,我不想确定。”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劳动者所处的地位比雇主更有利。他们得到的工资,会大大超过上述符合一般人道标准的最低工资。

无论在任何国家,如果其市场不断增加对工人、散工、佣人这类靠工资生活的劳动者的需求,也就是说,劳动者的就业机会每年都多于前一年,那么劳动者就没必要为了提高工资而结合。因为,雇主这时自然会竞相出高价雇用劳动者。这么以来,他们为了防止工资提高而组成的自然组合,就会自动被冲破。

明显地,雇主对靠工资生活的劳动者的需求,必定会随着他垫付的劳动工资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会成比例地增加。这种增加的资本,一部分来自雇主超过生活所需的生活费,一部分来自雇主超过自己使用所需的资财。

不管是哪一个地主、年金领受者、有钱人,只要他认为自己的收入既能维持一家人生活又有剩余,就一定会用全部或部分剩余额来雇佣家仆。而且,他们所雇佣的家仆人数,会自然地随着这一剩余额的增加而增加。

把剩余额花费在雇佣方面的人,除了有钱人,还有织工、鞋匠这类独立工作的劳动者。当他所持的资本除了足够他购买原材料、维持他在货品出售之前的生活之外,还有剩余时,他自然也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拿这一剩余部分去雇佣帮工。他所雇佣的帮工人数,也自然会随着这一剩余额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一国对靠工资生活的劳动者的需求,取决于该国的收入和资本是否增加。当收入和资本增加时,这一需求自然也随之增加;而当收入和资本没有增加时,这一需求也绝对不会增加。

收入和资本是国民财富。所以,换句话说,就是当国民财富增加时,对靠工资生活的劳动者的需求自然也会增加;而当国民财富没有增加时,对靠工资生活的劳动者的需求也绝对不会增加。

决定劳动工资增高的因素,不是现有的国民财富有多庞大,而是国民财富的不断增加。所以,出现最高劳动工资的国家,往往不是最富有的国家,而是那些最快变得富裕、繁荣的国家。

现在的英格兰和北美各地相比,前者虽然较富裕,但其劳动工资却没有后者高。在纽约,普通劳动者一天的工资,是3先令6便士的美币(合2先令英币);而造船木匠一天所赚的,除了10先令6便士的美币,还有1品脱品脱是一个容量单位,主要在英国、美国及爱尔兰使用。1品脱在英国和美国代表的是不同的容量,而美国更有两种品脱:干量品脱及湿量品脱。1加仑=4夸脱,1夸脱=2品脱,1英制品脱=20液盎司=568.26125毫升。——译者注价值6便士英币的糖酒(总共合6先令6便士英币);而泥水匠和建筑木匠,每天可以赚得8先令美币(合4先令6便士英币);就连裁缝帮工,每天也可以赚得5先令美币(合2先令10便士英币)……这些劳动工资,都比伦敦同行业者的劳动工资高。

在北美的殖民地,劳动工资似乎和纽约一样高,而食品价格比英格兰要低很多,所以当地从未出现过饥荒现象。即使是遇到歉收年,也只是减少一部分输出,剩余的部分还足够满足自己所需。所以,对北美劳动者来说,如果其货币价格高于母国,那么按照比例,其真实价格也一定高于母国。换言之,在为劳动者提供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方面,北美劳动的实际能力要高于母国。

跟英格兰相比,北美虽然不够富裕,却更繁荣,其财富的增长速度也快得多。居民人数的增加,就是一国繁荣的明显标识。同样是增加一倍的居民,北美英属各殖民地只需要20年或25年就做到了,而英格兰及其他大多数欧洲国家却用了大约500年。居民人数迅速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当地人口迅速繁殖,而不是有新居民移入。据说,当地有些高龄居民甚至有上百个直系子孙。这时,虽然子女众多,但由于劳动报酬优厚,家庭反而会富盛起来。

照推算,一个未离开双亲家庭的子女,其劳动价值足有100镑。在欧洲中下等人中,如果一个青年寡妇有四五个孩子,那么她就很难再找一个丈夫。而在北美,结婚的最大鼓励就是儿童。如果北美同样也有一个有四五个孩子的青年寡妇,则往往会有男子因为孩子的诱惑而向她求婚。所以,早婚在北美根本不足为奇。因为早婚,北美的人口大量增加。不过,尽管北美增加了很多人口,劳动者的人数还是不够。劳动者增加的速度,跟劳动需求增加的速度、维持劳动者的资金增加的速度相比,似乎要慢得多。

无论一个国家有多富有,只要它在长时期内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它的工资都不会很高。因为,这笔用来支付工资的资金,也许是它能够支付居民的收入和资本的极大数额。如果在几个世纪之内,这笔资金都几乎维持不变,那么每年所需的劳动者人数也会得到满足,甚至还有剩余。这么以来,雇主就不会因为劳动者不足而相互竞争了。

而当劳动者人数增加到超过有效需求时,就业机会就会不足。于是,劳动者就不得不通过相互竞争来获得工作。比如说,当劳动者的工资除了足够养活其一家人之外,还有剩余时,如果又出现了劳动者之间的竞争,那么雇主们就会出于利害关系而压低工资,不久之后,工资就会被减到合乎一般人道标准的最低水平。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它拥有最肥沃的土地、最精细的耕作、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居民。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它似乎就开始停滞不前了。如果翻看现在的旅行家写的关于中国的报告,就会发现其中记述中国的耕作、勤劳及人口的稠密状况,几乎跟500年前马可波罗记述的同类报告没什么两样。中国财富的发展程度,也许早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就已经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顶峰了。

比较各旅行家的报告,发现它们有很多地方都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它们都一致地记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劳动工资低廉得难以赡养家属。在中国,耕作者虽然终日劳动,所得的报酬最多也只够购买少量稻米;至于技工,状况就更恶劣了。他们携带着器具在街市上不断地东奔西走,靠搜寻甚至是乞求工作来过活,完全不同于那些漫不经心地在自己的工场内等候顾客的欧洲技工。中国下层人民跟欧洲最贫乏的国民相比,前者的贫困程度要远远超过后者。

据说,由于广州附近的陆地上没有居住处,有数千户人家都栖息在小渔船中。这些人不但没有住处,还缺少食物,往往会为了夺得船舶丢弃的污秽废物而相互殴打。他们如果得到猫或狗的尸体,即使那些尸体已经有一半腐烂并发臭了,他们也会像别国人得到卫生食品那样高兴。人们之所以会结婚,也不是出于生儿育女的考虑,而是因为婚后就可以自由地杀害儿童。每天夜里,各大都市都会多出若干的弃婴。这些弃婴,要么被丢弃在街头巷尾,要么像小狗似的被扔进水里。杀婴这种可怕的工作,据说还被一部分人公然地认为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同类推荐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
  • 低碳经济时代的四川产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时代的四川产业发展战略

    本书借助低碳转型的强大压力和动力,探讨了新形势下四川的产业发展战略。本书共分8章,其中第一章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第二章四川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考,第三章四川能源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四章四川农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五章四川制造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六章四川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七章四川服务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八章四川交通的低碳发展战略。
  • 家庭理财好帮手

    家庭理财好帮手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有通过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收入,谨慎地投资理财才能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之路。那么,如何设计自己家庭的致富之路?怎样才能在家庭生活和经济压力等问题中做到平衡呢?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投资理财的方法和途径呢?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我们家庭理财的好帮手。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人们从生活中获取智慧,从而使每个家庭在生活和经济收入之间有一个合理的缓冲区,从而保证家庭生活朝着稳定、和睦、健康的方向发展。
  • 芝麻绿豆经济学

    芝麻绿豆经济学

    作者从事经济学相关的项目研究,专业知识丰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作者避开了传统灌输式的内容呈现方式,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恋爱、买房、赚钱、消费、销售等进行生活化的讲解,让大家明白经济学如芝麻绿豆一样简单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这本《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由刘忠生著:现代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和动脉,它的稳定与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次金融危机使人们看到金融灾难对国家经济的破坏性影响,而金融安全也因此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资本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有效率的融资平台,而且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其本身也是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资本市场出现为标志,金融交易日益表现出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特点,同时仍然保持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影响,资产价格是资本市场运行状况最直接的反映,但其却不断表现出泡沫膨胀和破裂的过程。
热门推荐
  • 达磨大师悟性论

    达磨大师悟性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看两相知

    相看两相知

    一毕业就来到S市躲避情伤的乖女孩陈方好,遇上了正在单枪匹马闯天下的小老板关海波。一个直老板,一个憨员工,竟然也相互扶持着混成了行业中的黑马。彼此井水不犯河水了三年,如今他突然提出要做她的“男朋友”,怎能不让方好惶惑之余心存错愕和质问——凭什么于万千人中,单单挑中了没出息的她!
  •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写了2166年的历史,包括《前汉通俗演义》、《后汉通俗演义》、《两晋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唐史通俗演义》、《五代史通俗演义》、《宋史通俗演义》、《元史通俗演义》、《明史通俗演义》、《清史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共11部、1040回,约600万字。这部用章回小说体裁形式写的小说不像《三国演义》那样创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的文学作品,而是史实力求确凿的通俗历史书,是一部观念先进、文笔优美,足以充分反映历史真实的新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 极品逍遥行

    极品逍遥行

    此生若不逍遥行,且疯狂,疯狂若不得逍遥,那吾为王!
  • 都市生活蜕变女孩逆袭爱情

    都市生活蜕变女孩逆袭爱情

    伊雪,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平平无其的样貌,小小的眼睛,微黄的脸,一头毛躁的长发,总是因为自己长的不够漂亮而自卑,直到一场梦改变了她的外貌……看她如何恢复自信活的风生水起,潇洒漂亮!暮黎,一个从十多岁开始就拼搏在s市的男孩,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完美蜕变的伊雪,摩擦出爱情……“其实我原来长的并不是这么漂亮,只是因为一场神奇的梦改变了我原本的容貌”……“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有多漂亮,而是因为你就是你”……
  • 与君再度相逢

    与君再度相逢

    外冷内热心机小王妃VS深情不换为局势所困战神王爷。“魏砚之,我要跟你约法三章!”“忧儿你说,怎么约?”“……”“站着约还是睡着约啊?”“说好了,这几日不能乱来!”“好好好,那过几日可以吧?”“你出去!””怎么还在门口等我?”“魏砚之!”一个不重要的小婢女:主子,注意你高冷的人设……
  • 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

    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闪婚成爱

    闪婚成爱

    男友傍上富婆,还拿钱羞辱自己,夏南星赌气转身,就这样和陌生帅大叔闪婚了。婚后,帅大叔宠她入骨,狗粮撒了一地。可随着阴谋的接踵而至,所有人都说她心狠手辣,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当全世界都背弃她,避她如蛇蝎的时候,只有他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她的身后,坚定的握着她的手。“你可以一生猖狂,做我的混世魔王。”“大叔,你嫌弃我吗?”“不嫌弃,我喜欢青梅竹马的感觉。”
  • 大富豪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富豪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创造财富需要智慧,需要胆略,每一位大富豪的历史,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世界上著名的大富豪,他们不但为自己创造财富,同时,也为人类创造财富,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经济飞跃的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
  • 让学生自信自强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自信自强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自信而后可自强:自信可以决定理想人生的目标,人有了自信心就有力量决定自己人生的方向,就能策划自己人生的前途,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能做自己的主人。自强而后能自立:为人当自强,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懂得自己奋发图强、努力向上的人,才能自立。“少年强则国强”,故事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阅读形式,它轻松、活泼、润心田于无声,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更容易让人记住。特别是那些经典故事,因为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而更加隽永、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