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7600000001

第1章

马伯乐在抗战之前就很胆小的。

他的身体不十分好,可是也没有什么病。看外表,他很瘦。但是终年不吃什么药,偶尔伤了风,也不过多吸几支烟就完了。纸烟并不能医伤风,可是他左右一想,也到底上算,吃了药,不也是白吃吗?伤风是死不了人的。

他自己一伤风,就这么办。

若是他的孩子伤了风,或是感冒了,他就买给他们饼干吃,他说:

“吃吧,不吃白不吃,就当药钱把它吃了。”

孩子有了热度,手脚都发烧的,他就拿了一块浸了冷水的毛巾不断的给围在孩子的头上。他很小心的坐在孩子的旁边,若看了孩子一睁开眼睛,他就连忙把饼干盒子打开:

“要吃一点吗?爸爸拿给你。”

那孩子立刻把眼睛闭上了,胸脯不住的喘着。

过了一会,孩子睁开眼睛要水喝。他赶快又把饼干盒子拿过去。孩子大口的喝水,饼干连睬也没有睬。

他拿了一个杯子来,他想了半天才想出这个方法来,把饼干泡到杯中,孩子喝水时不就一道喝下去了吗?

从热水瓶倒了一些开水,用一只小匙子呱啷啷的搅了一阵,搅得不冷不热的,拿到他自己嘴上尝尝,吃得了。他端着杯在旁边等候着,好像若把杯子放下,要用的时候就来不及了。等了半天,孩子没有醒,他等得不耐烦就把孩子招呼醒了。问他:

“要喝水吗?”

“不,我要尿尿。”

“快喝点水再尿,快喝点……”

他用匙子搅了一下泡在杯中稀溜溜的东西,向着孩子的嘴倒去,倒得满鼻子都是浆糊。孩子往鼻子上乱抓,抓了满手,一边哭着,一边把尿也尿在床上了。

“这算完。”

马伯乐骂了一声。他去招呼孩子的妈妈去了。

临去的时候,他拿起那浆糊杯子,自己吞下去了。那东西在喉管里,像要把气给堵断了似的,他连忙把脖子往长伸着,且用手在脖子上按摩了一会,才算完全咽下去了。

孩子不生病的时候,他很少买给孩子什么东西吃。就是买了也把它放到很高的地方,他都是把它放在挂衣箱上。馋得孩子们搬着板凳,登着桌子,想尽了方法跑到挂衣箱上去。

因此马伯乐屋里的茶杯,多半是掉了把柄的,那都是孩子们抢着爬挂衣箱弄掉地下而打去了的。

马伯乐最小的那个女孩——雅格,长得真可爱,眼睛是深黑深黑的,小胳膊胖得不得了,有一天妈妈不在家里,她也跟着哥哥们爬上挂衣箱去。原来那顶上放着三个大白梨。

正都爬到顶上,马伯乐从走廊上来了。隔着玻璃窗子,他就喊了一声:

“好东西,你们这群小狼崽子。”

由于他的声音过于大了一点,雅格吓得一抖从高处滚下来,跌到痰盂上了。

从那时起漂亮的雅格右眼上落了一个很大的疤痕。

马伯乐很胆小,但他却机警异常,他聪明得很,他一看事情不好了,他收拾起箱子来就跑。他说:

“万事总要留个退步。”

他之所谓“退步”就是“逃步”。是凡一件事,他若一觉得悲观,他就先逃。逃到哪里去呢?他自己常常也不知道。但是他是勇敢的,他不顾一切,好像洪水猛兽在后边追着他,使他逃得比什么都快。

有一年他去上海就是逃着去的。他跟他父亲说,说要到上海××大学去念书。他看他父亲不回答,第二天,他问了一次。父亲竟因为这样重复的问而发怒了,把眼镜摘下来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他一看,不好了,这一定是太太在里边作的怪。而他那时候恰巧和一位女子讲着恋爱,这事情太太也和他吵了好几次。大概是太太跑到父亲面前告了状吧?说我追着那女子要去上海。这若再住在家里不走,可要惹下乱子的。

他趁着这两天太太回娘家,他又向父亲问了一次关于他要到上海读书的问题,看看父亲到底答应不答应。父亲果然把话说绝了:“不能去,不能去。”

当天晚上,他就收拾了提包,他想是非逃不可了。

提包里什么都带着,牙刷牙粉。只就说牙刷吧,他打开太太的猪皮箱,一看有十几只,他想:都带着呀,不带白不带,将来要想带也没这个机会了。又看见了毛巾,肥皂,是“力士牌”的肥皂,这肥皂很好。到哪儿还不是得洗脸呢!洗脸就少不了肥皂的。又看到了太太的花手帕,一共有一打多,各种样的,纱的、麻的、绸子的,其中还有很高贵的几张,太太自己俭省着还没舍得用,现在让他拿去了,他得意得很,他心里说:

“这守财奴呵,你不用你给谁省着?”

马伯乐甜蜜蜜的自己笑起来,他越看那小手帕越好看。

“这若送给……她,该多好呵!”(“她”即其爱人。)

马伯乐得意极了,关好了这个箱子又去开第二个。总之到临走的时候,他已经搜刮满了三只大箱子和两只小箱子。

领带连新的带旧的一共带了二十多条,总之,所有的领带,他都带上了,新袜子旧袜子一共二十几双,有的破得简直不能用了,有的穿脏了还没有洗。因为他没多余工夫检查一番,也都一齐塞在箱子里了。

余下他所要不了的,他就倒满一地,屋子弄得一塌糊涂。太太的爽身粉,拍了一床。破鞋破袜子,连孩子们的一些东西,扔得满地都是。反正他也不打算回来了。

这个家庭,他是厌恶之极,平庸,沉寂,无生气……

青年人久住在这样的家里是要坏了的,是要腐烂了的,会要满身生起青苔来的,会和梅雨天似的把一个活泼的现代青年满身生起绒毛来,就和那些海底的植物一般,洗海水浴的时候,脚踏在那些海草上边,那种滑滑的黏腻的感觉,是多么使人不舒服!慢慢青年在这个家庭里,会变成那个样子,会和海底的植物一样。总之,这个家庭是呆不得的,是要昏庸老朽了的。你就看看父亲吧,每天早晨起来,向上帝祷告,要祷告半个多钟头。父亲是跪着的,把眼镜脱掉,那喃喃的语声好像一个大蜂子绕着人的耳朵,嗡嗡的,分不清他在嘟嘟些个什么。有时把两只手扣在脸上,好像石刻的人一样,他一动不动,祷告完了戴起眼镜来,在客厅的铁梨木中国古式的长桌上读那本剑英牧师送给他的涂了金粉的《圣经》。那本《圣经》装潢得很高贵,所以只是父亲一个人翻读,连母亲都不准动一动手,其余家里别的人那更不敢动手了。比马家的家谱还更尊严了一些。自从父亲奉了耶稣教之后,把家谱竟收藏起来了,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取出来摆了一摆,并不像这本《圣经》这样,是终年到尾不准碰一碰的摆着。

马伯乐的父亲,本是纯粹的中国老头,穿着中国古铜色的大团花长袍,礼服呢千层底鞋,手上养着半寸长的指甲。但是他也学着说外国话,当地教会的那些外国朋友来到他家里,那老头就把佣人叫成“Boy”,喊着让他们拿啤酒来:

“Beer beer!”

等啤酒倒到杯子里,冒着白沫,他就向外国朋友说:

“Please!”

是凡外国的什么都好,外国的小孩子是胖的,外国女人是能干的,外国的玻璃杯很结实,外国的毛织品有多好。

因为对于外国人的过于佩服,父亲是常常向儿子们宣传的,让儿子学外国话,提倡儿子穿西装。

这点,差不多连小孙子也做到了,小孙子们都穿起和西洋孩子穿的那样的短裤来,肩上背着背带。早晨起来时都一律说:

“格得毛宁。”

太阳一升高了,就说:

“格得day!”

见了外国人就说:

“Hello,How do you do?”

祖父也不止尽教孙儿们这套,还教孙儿们读《圣经》。有时把孙儿们都叫了来,恭恭敬敬的站在桌前,教他们读一段《圣经》。

所读的在孩子们听来不过是,“我主耶稣说”,“上帝叫我们不如此做”,“大卫撕裂了衣裳”,“牧羊人伯利恒”,“说谎的法利赛人”……

听着听着,孩子们有的就要睡着了,把平时在教堂里所记住的《圣经》上的零零碎碎的话也都混在一道了。站在那里挖着鼻子,咬着指甲,终于痴呆呆的连眼珠都不转了,打起盹来了。

这时候祖父一声令下,就让他们散了去。散到过道的外边,半天工夫那些孩子们都不会吵闹。因为他们揉着眼睛的揉着眼睛,打着哈欠的打着哈欠。

还有守安息日的日子,从早晨到晚上,不准买东西,买菜买水果都不准的。夏天的时候,卖大西瓜的一担一担的过去而不准买。要吃必得前一天买进来放着,第二天吃。若是前一天忘记了,或是买了西瓜而没有买甜瓜,或杏子正下来的时候李子也下来了,买了这样难免就忘了那样。何况一个街市可买的东西太多了,总是买不全的。因此孩子们在这一天,哭闹得太甚时,做妈妈的就只得偷着买了给他们吃。这若让老太爷知道了,虽然在这守安息日的这天,什么话也不讲。到了第二天,若是谁做了错事,让他知道了,他就把他叫过去,又是在那长桌上,把涂着金粉的《圣经》打开,给他们念了一段《圣经》。

马家的传统就是《圣经》和外国话。

有一次正是做礼拜回来,马伯乐的父亲拉着八岁的、雅格的哥哥。一出礼拜堂的门,那孩子看到一个满身穿着外国装的,他以为是个外国人,就回过头去向人家说:

“How do you do?”

那个人在孩子的头顶上拍了一下说:

“你这个小孩,外国话说得好哪!”

那孩子一听是个中国人,很不高兴,于是拉着祖父就大笑起来:

“爷爷,那个中国人,他不会说外国话呀!”

这一天马伯乐也是同去做礼拜的,看了这景况,心里起了无限的憎恶:

这还可以吗?这样的小孩子长大了还有什么用啦!中华民族一天一天走进深坑里去呀!中国若是每家都这样,从小就教他们的子弟见了外国人就眼睛发亮,就像见了大洋钱那个样子。外国人不是给你送大洋钱的呀!他妈的,民脂民膏都让他们吸尽了,还他妈的加以尊敬。

马伯乐一边收拾着箱子,一边对于家庭厌恶之极的情感都来了。

这样的家庭是一刻工夫也不能停的了,为什么早不想走呢?真是糊涂,早就应该离开!真他妈的,若是一个人的话,还能在这家庭呆上一分钟!

还有像这样的太太是一点思想也没有的了。自从她生了孩子,连书也不看了,连日记也不写了。每天拿着本《圣经》似读非读地摆起架子来。她说她也不信什么耶稣,不过是为了将来的家产你能够不信吗?她说父亲说过,谁对主耶稣忠诚,将来的遗嘱上就是谁的财产最多。

这个家庭,实在要不得了,都是看着大洋钱在那里活着,都是些没有道德的,没有信仰的。

虽然马伯乐对于家庭是完全厌恶的了,但是当他要逃开这个家庭的前一会工夫,他却又起了无限的留恋:

“这是最后的一次吧!”

将来还能回来吗?是逃走的呀,父亲因此还不生恨吗?

“还能回来吗?还能回来吗?”

他在脑子里问着自己。

“不能回来的了。”

他自己回答着。

于是他想该带的东西,就得一齐都带着,不带着,将来用的时候可就没有了。而且永远也不会有的了。

背着父亲“逃”,这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情,逃到上海第一封信该怎样写呢?他觉得实在难以措词。但是他又一想,这算什么,该走就走:

“现代有为的青年,做事若不果断,还行吗?”

该带的东西就带,于是他在写字桌的抽屉里抓出不少乱东西来,有用的,无用的,就都塞在箱子里。

钟打了半夜两点的时候,他已经装好了三只大箱子和两只小箱子。

天快亮的时候,他一听不好了,父亲就要起来了,同时像有开大门的声音。

“大概佣人们起来了!”

马伯乐出了一头顶汗,但是想不出个好法子来。

“若带东西,大概人就走不了。人若走得了,东西就带不了。”

他只稍微想了一想:

“还是一生的运命要紧,还是那些东西要紧?”

若是太太回来了,还走得了?

正这时候,父亲的房里,有了咳嗽的声音。不好了,赶快逃吧。

马伯乐很勇敢的,只抓起一顶帽子来,连领带也没有结,下楼就逃了。

马伯乐连一夜没有睡觉赶着收拾好了的箱子也都没有带。他实在很胆小的,但是他却机警。

未发生的事情,他能预料到它要发生。坏的他能够越想越坏。悲观的事情让他一想,能够想到不可收拾。是凡有一点缺点的东西,让他一看上去,他就一眼看出来,那是已经要不得的了,非扔开不可了。

他走路的时候,永久转着眼珠东看西看,好像有人随时要逮捕他。

到饭馆去吃饭,一拉过椅子来,先用手指摸一摸,是否椅子是干净的。若是干净的他就坐下。若是脏的,也还是坐下。不过他总得站着踌躇一会,略有点不大痛快的表示。筷子摆上桌来时,他得先施以检查的工夫。他检查的方法是很奇怪的,并不像一般人一样,是用和筷子一道拿来的方纸块去擦。而是用眼睛去看,而是把筷子举到眼眉上细细的看。看过了之后,他才取出他自己的手帕来,很讲卫生的用他自己的手帕来擦。好像只有他的手帕才是干净的。其实不对的,他的手帕一礼拜之内他洗澡的时候,才把手帕放在澡盆子里,用那洗澡的水一道洗它一次。

他到西餐馆去,他就完全信任的了,椅子,他连看也不看,是拉过来就坐的。(有时他用手仔细的摸着那桌布,不过他是看那桌布上绣的那么精致的花,并非看它脏不脏。)刀叉拿过来时,并且给他一张白色的饭巾。他连刀叉看也不看,无容怀疑的,拿过来就叉在肉饼上。

他到中国商店去买东西,顶愿意争个便宜价钱。明明人家是标着定价的,他看看那定价的价码,他还要争。男人用的人造丝袜子,每双四角,他偏给三角半,结果不成。不成他也买了。他也绝不到第二家去再看看。因为他心中有一个算盘:

“这袜子不贵呀!四角钱便宜,若到大公司里去买,非五角不可。”

既然他知道便宜,为什么还争价?

他就是想,若能够更便宜,那不就是更好吗?不是越便宜越好吗?若白送给他,不就更好吗?

到外国商店去买东西,他不争。让他争,他也不争。哪怕是没有标着价码的,只要外国人一说,两元就是两元,三元就是三元。他一点也没有显出对于钱他是很看重的样子,毫不思索的从腰包取出来,他立刻付出去的。

因为他一进了外国店铺,他就觉得那里边很庄严,那种庄严的空气很使他受压迫,他愿意买了东西赶快就走,赶快的逃出来就算了。

他说外国人没有好东西,他跟他父亲正是相反,他反对他父亲说外国这个好,那个好的。

他虽然不宣传外国人怎样好,可是他却常常骂中国人:

“真他妈的中国人!”

比方上汽车,大家乱挤。马伯乐也在其中挤着的,等人家挤掉了他的帽子,他就大叫着:

“真他妈的中国人!挤什么!”

在街上走路,后边的人把他撞了一下,那人连一声“对不起”也不说。他看看那坦然而走去的人,他要骂一声:

“真他妈的中国人!”

马伯乐家的仆人,失手打了一只杯子,他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真他妈的中国人!”

好像外国人就不打破杯子似的,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有一次他拆一封信,忙了一点,伤着里边的信纸了,他把信张开一看,是丢了许多字的,他就说:

“真他妈的中国人!”

马伯乐的全身都是机警的、灵敏的,且也像愉快的样子。唯独他的两个眼睛常常闪视着悲哀。

他的眼睛是黑沉沉的,常常带着不信任的光辉。他和别人对面谈话,他两个眼睛无时不注重在别人的身上,且是从头到脚,从脚到头,来回的寻视。而后把视线安安定定的落在别人的脸上,向人这么看了一两分钟。

这种看法,他好像很悲哀的样子,从他的眼里放射出来不少的怜悯。

好像他与那谈话的人,是个同谋者,或者是个同党。有共同的幸与不幸联系着他,似乎很亲切但又不好表现的样子。

马伯乐是悲哀的,他喜欢点文学,常常读一点小说,而且一边读着一边感叹着:

“写得这样好呵!真他妈的中国人。”

他读的大半是翻译的小说。中国小说他也读。不过他读了常常感到写的不够劲。

比方写狱中记一类事情的。他感觉他们写得太松散,一点也不紧张,写得吞吞吐吐,若是让他来写,他一定把狱中的黑暗暴露无余,给它一点也不剩,一点也不留,要说的都说出来,要骂的都骂出来。唯独这样才能够得上一个作家。

尤其是在中国,中国的作家在现阶段是要积极促成抗日的。因此他常常叹息着:

“我若是个作家呀,我非领导抗日不可。中国不抗日,没有翻身的一天。”

后来他开始从街上买了一打一打的稿纸回来。他决心开始写了。

他读高尔基《我的童年》的时候,那里边有很多地方提醒了他。他也有一些和高尔基同样的生活经验。有的地方比高尔基的生活还丰富,高尔基他进过煤坑吗?而马伯乐进去过的。他父亲开小煤矿时,他跟工人一路常常进去玩的。

他决心写了。有五六天他都是坐在桌子旁边,静静的坐着,摆着深思的架子。

到了第七天,他还一个字没有写,他气得把稿纸撕掉了许多张。

但他还是要写的,他还是常常往家里买稿纸。开初买的是金边的,后买的是普通的,到最后他就买些报纸回来。他说:

“若想当个作家,稿纸是天天用,哪能尽用好的,好的太浪费了。”

他和朋友们谈话,朋友们都谈到抗日问题上去。于是他想写的稿子,就越得写了。

“若是写了抗日的,这不正是时候吗?这不正是负的领导作用吗?这是多么伟大的工作!这才是真正推动了历史的轮子。”

他越想越伟大,似乎自己已经成了个将军了。

于是他很庄严的用起功来。

新买了许多书,不但书房,把太太的卧房也给摆起书架子。太太到厨房去煎鱼,孩子打开玻璃书架,把他的书给抛了满地,有的竟撕掉了几页,踏在脚下。

“这书是借来的呀,你都给撕坏了,到那时候可怎么办?”

马伯乐这一天可真气坏了,他从来也不打孩子,他也不敢打。他若打孩子,他的太太就在后边打他。可是这一天他实在气红了眼睛,把孩子按到床上打得哇哇的乱叫。

开初那孩子还以为和往常一样,是爸爸和他闹着玩的,所以被按到床上还咯咯的一边笑一边踢荡着小腿。马伯乐说:

“好东西,你等着吧!”

把孩子打了之后,玻璃书橱也锁起来了。一天一天的仍是不断的从民众图书馆里往家搬书。他认识图书馆的办事员,所以他很自由的,愿意拿什么书就拿什么书,不用登记,不用挂号。

民众图书馆的书,马伯乐知道也是不能看,不过家里既然预备了书架,书多一点总是好看。

从此他还戴起眼镜来,和一个真正的学者差不多了。

他大概一天也不到太太屋里来。太太说他瘦多了,要到街上去给他买一瓶鱼肝油来吃。

不久,马伯乐就生了一点小病。大家是知道的,他生病是不吃什么药的。也不过多吸几支烟也就好了。

可是在病中,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的他却写了点文章。

他买了几本世界文学名著,有的他看过,有的还来不及看。但是其中他选了一本,那一本他昼夜的抱着,尤其当他在纸上写了字的时候,他几乎离不开那本书,他是写一写看一看的。

那书是外国小说,并没有涉及到中国的事情。但他以为也没有多大关系,外国人的名字什么什么彼得罗夫,他用到他的小说上,他给改上一个李什么、王什么。总之他把外国人都给改成中国人之后,又加上自己最中心之主题“打日本”。现在这年头,你不写“打日本”,能有销路吗?再说你若想当一个作家,你不在前边领导着,那能被人承认吗?

马伯乐没有什么职业,终年的闲着,从中学毕业后就这样。那年他虽然去到了上海,也想上××大学念书,但是他没有考上,是在那里旁听。父亲也就因此不给他费用。虽然他假造了些凭据,写信用××大学的信封,让父亲回信到××大学,但也都没有生效。

于是他又回到家中做少爷,少爷多半都是很幸福的,随便花钱。

但他不成,他的父亲说过:

“非等我咽了气,你们就不用想,一分一文都得拿在我的手里。”

同时又常常说:

“你们哪一个若嫌弃你爹老朽昏庸,哪一个就带着孩子老婆另起炉灶去好啦。”

马伯乐住在家里常常听这难听没有意思的话。虽然家里边的床是软的,家里的饭食是应时的,但总像每天被虐待了一样,也好像家中的奴仆之一似的,溜溜的,看见父亲的脸色一不对,就得赶快躲开。

每逢向父亲要一点零用的钱,比挖金子还难。钱拿到了手必得说:

“感谢主,感谢在天的父。”

他每逢和父亲要了钱来,都气得面红耳热,带钱回到自己房里,往桌上一摔,接着就是:

“真他妈的中国人!”

而后他骂父亲是守财奴,看钱兽,保险箱,石头柜等等名词。

可是过不了几天,钱又花完了,还是省着省着花的。要买一套新的睡衣,旧的都穿不得了,让太太给缝了好几回了。可是一开口就要八块钱,八块钱倒不算贵,但是手里只有十块了,去了八块零用的又没有了。

有的时候同朋友去看看电影,人家请咱们,咱们也得请请人家!

有时他手里完全空了时,他就去向太太借,太太把自己的体己钱扔给他,太太做出一种不大好看的脸色来:

“男子汉哪,不能到外边去想钱,拿女人的钱。”

有一次马伯乐向父亲去要钱,父亲没有给,他跑到太太那里去,他向太太说:

“这老头子,越老越糊涂,真他妈的中国人!”

太太说:

“也难怪父亲啦,什么小啦,也是二三十岁的人啦。开口就是父亲,伸手就是钱。若不是父亲把得紧一点,就像你这样的呀!将来非得卖老婆当孩子不可。一天两只手,除了要钱,就是吃饭,自己看看还有别的能耐没有。我看父亲还算好的呢!若摊着穷父亲岂不讨饭去!”

马伯乐的脸色惨白惨白的:

“我讨饭去不要紧哪。你不会看哪个有钱有势的你就跟他去……”

马伯乐还想往下说。

可是太太伏在床上就大哭起来了:

“你这没有良心的,这不都是你吗?我的金戒指一只一只的都没有啦。那年你也不是发的什么疯,上的什么上海!……我的金手镯呢,你还我呀,在上海你交的什么女朋友,你拿谁的钱摆的阔?到今天我还没和你要,你倒有嘴骂起我来。东家西家,姊姊妹妹的,人家出门都是满手金虎虎的戴着。咱们哪怕没有人家多,也总得有点呵。我嫁你马伯乐没有吃过香的,没有喝过辣的。动不动你就跑啦,跑北京,跑上海……跑到哪儿就会要钱,要钱的时候,写快信不够快,打来了电报。向我要钱的时候,越快越好。用不着我的时候就要给点气受。你还没得好呢,就歪起我来了,你若得好,还能要我,早抛到八千里之外去了……”

马伯乐早就逃开了,知道事情不好了,太太这顿乱说,若让父亲听着,“到那时候可怎么办哪?”

他下了楼,跑到二门口去,在迎壁那里站着。

迎壁后边摆着一对大圆的玻璃养鱼缸。他一振动那缸沿,里边的鱼就更快的跑一阵。他看着,觉得很有趣。

“人若能变个金鱼多好!金鱼只喝水,不吃饭也不花钱的呀!”

他正想着想着,楼上那连哭带吵的声音,隐约还可以听到。他想把耳朵塞住,他觉得真可怕。若是让父亲听见:

“到那时候,可怎么办?”

正想迈开步逃,逃到街上去,在街上可以完全听不见这种哭声。他刚一转身,他听楼上喊着:

“你给我金手镯呀!你给我金手镯!”

这声特别大,好像太太已经出来了,在走廊上喊着似的,听得非常清楚。

可是他也没敢往走廊上看。他跑到大街上去了。

太太在楼上自己还是哭着,把一张亲手做的白花蓝地的小手帕也都哭湿了,头发乱蓬蓬的盖了满脸。把床单也哭湿了。

她的无限的伤心,好像倾了杯子的水,是收不住的了。

“你马伯乐,好没良心的。你看看,我的手上还有一颗金星没有,你看看,你来看……”

太太站起来一看,马伯乐早就不在屋里了。

于是伏在床上,哭得比较更为悲哀,但只哭了几声就站起来了。

很刚强的把眼泪止住,拿了毛巾在脸盆里浸了水,而后揩着脸,脸上火辣辣的热,用冷水一洗,觉得很凉爽。只是头有点昏,而且眼睛很红的。不能出去,出去让人看了难为情。

只得坐在沙发上,顺手拿起当天的日报看看,觉得很无聊。

等她看到某商店的广告,说是新从上海来了一批时装,仕女们请早光临。就在报纸上还刊登了一件小绒衣的照像。那衣裳是透花的,很好看,新样子,她从来没有见过。她想,若也买一件,到海边去散步穿穿,是很好的。在灯光下边,透花的就更好看。

她一抬头,看见了穿衣镜里边,那红眼睛的女人就是她自己。她又想起来了:

“还买这个买那个呢,有了钱还不够他一个人连挖带骗的……唉……”

她叹了一口气,仍勉强的看报纸。她很不耐烦。

“那样没出息的人,跟他一辈子也是白忙。”

太太是很要强的一个女人。

“光要强有什么用,你要强,他不要强……”

她想来想去,觉得人活着没有什么意思,又加上往镜子里一看,觉得自己也老许多了,颜色也苍白了许多。

可是比从前还胖了一点,所以下巴是很宽的。人一胖,眼睛也就小。

她觉得自己从前的风韵全无了。

于是拿起身边的小镜子来,把额前的散发撩一撩,细看一看自己的头盖是否已经有了许多皱纹?皱纹仍是不很显然。不过眉毛可有多少日子没有修理了。让孩子闹的,两个眉毛长成一片了。

她去开了梳妆台的抽屉,去找夹眉毛的夹子。左找右找也找不着,忽然她想起来那夹子不是让孩子们拿着来玩的吗?似乎记得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但又忘得死死的,想也想不起来。这些孩子真讨厌,什么东西没有不拿着玩的,一天让他们闹昏了……

说说她又觉得头有点昏,她又重新没有力气的坐到沙发上去了。

一直坐在那里,听到游廊上有人喊她,她才站起来。

“大少奶奶!”

喊声是很温爱的,一听就知道是她的婆母。她连忙答应了一声:

“请娘等一会,我拢一拢头就来……”

她回答的时候,她尽可能发出柔弱爱娇的声音,使她自己听了,也感到人生还是有趣的。

于是她赶快梳了头,脸上扑了一点粉,虽没有擦胭脂,她觉得自己也并没有老了多少。正待走出去,才看见自己的旗袍在哭时已经压了满身的褶子。

她打开挂衣箱,挂衣箱里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袍子。她也没有仔细检选,拉出一件就穿上了,是一件紫色的,上边也没有花,已经是半新不旧的了。但是她穿起来也很好看,很有大家闺秀的姿态。

她的头发,一齐往后梳着,烫着很小的波浪,只因刚用梳子梳过,还有些蓬蓬之感。她穿的是米色的袜子,蓝缎绣着黄花的家常便鞋。

她走起路来,一些些声音也没有。她关门的时候在大镜子里看一看自己,的确不像刚刚哭过。

于是她很放心的沿着走廊过去了。走廊前的玻璃窗子一闪一闪的闪着个人影。

到了婆婆屋里。婆婆叫她原来没有别的事,而是马神父的女儿从上海来,带一件黑纱的衣料送给婆母。婆母说纱的她上了年纪的人穿了让人笑话,打算送给她。她接过来说:

“感谢我主耶稣。”

她用双手托着那纸盒,她做出很恭敬的姿态。她托着纸盒要离开的时候,婆母还贴近她的耳朵说:

“你偷偷摸摸做了穿,你可别说……说了二少奶奶要不高兴的。”

马伯乐的太太回到自己房里,把黑纱展开围在身上,在镜前看了一看。她的自信心又生起来了。

婆婆把衣料送给她,而不送给二少奶奶,这可证明婆婆是很喜欢她的。婆婆喜欢她,就因为她每早很勤奋的读《圣经》。老太爷说的好:

“谁对主耶稣最真诚,将来谁得的遗产就多。”

她感到她读《圣经》的声音还算小。老太太是听见了的。老太爷的耳朵不大好,怕他未必听见,明天要再大声的读。

她把衣料放好,她就下厨房去,照料佣人去烧菜去了。

什么金手镯、金戒指,将来还怕没有的吗?只要对耶稣真诚一些。

所以她和马伯乐吵嘴的事情,差不多已不记在她心上了。

马伯乐的父亲是中国北部的一个不很大的城市的绅士,有钱,但不十分阔气。父亲是贫穷出身,他怕还要回到贫穷那边去,所以他很加小心,他处处兢兢业业。有几万块的存款,或者不到十万。大概就是这个数目。因此他对儿子管理的方法,都是很严的。(其实只有一个方法,“要钱没有”。)

而且自己也是以身作则,早起晚睡。对于耶稣几年来就有了深厚的信仰。

这一些,马伯乐也都不管。独有向父亲要钱的时候,父亲那种严加考问的态度,使他大为不满,使他大为受不了。

马伯乐在家里边本是一位少爷,但因为他得不到实在的,他就甘心和奴仆们站在一方面。他的举动在家里是不怎样大方的,是一点气派也没有的,走路溜溜的。

因此他恨那有钱的人,他讨厌富商,他讨厌买办,他看不起银行家。他喜欢嘲笑当地的士绅。他不喜欢他的父亲。

因此,和父亲那一流人,他都不喜欢。

他出门不愿坐洋车。他说:

“人拉着人,太没道理。”

“前边一个挣命的,后边一个养病的。”这不知是什么人发明的两句比喻,他觉得这真来得恰当。拉车的拼命的跑,真像挣命的样子。坐车的朝后边歪着,真像个养病的。

对于前边跑着那个挣命的,虽然说马伯乐也觉得很恰当,但他就总觉得最恰当的还是后边坐着那个养病的。

因为他真是看不惯,父亲一出一入总是坐在他自用的洋车里。

马伯乐是根本不愿意坐洋车,就是愿意坐,他父亲的车子,他也根本不能坐。

记得有一次马伯乐偷着跳上了父亲的车子,喊那车夫,让那车夫拉他。

车夫甩着那张擦汗的毛巾,向马伯乐说:

“我是侍候老爷的,我侍候你,我侍候不着。”

他只得悄悄的从车子上下来了。

但是车前那两个擦得闪眼湛亮的白铜灯,也好像和马伯乐示威的样子。

他心里真愤恨极了,他想上去一脚把它踏碎。

他临走出大门的时候,他还回头回脑的用眼睛去瞪那两个白铜灯。

马伯乐不喜交有钱的朋友。他说:

“有钱的人,没有好人。”

“有钱的人就认得钱。”

“有钱的人,妻子老婆孩都不认得。”

“有钱的人,一家上下没有不刻薄的。从仆人到孩子。”

“有钱的人,不提钱,大家欢欢喜喜。若一提钱,就把脸一变。祖孙父子尚且如此,若是朋友,有钱的,还能看得起没钱的吗?”

他算打定了主意,不交有钱的朋友。

交有钱的朋友,哪怕你没有钱,你回家去当你老婆的首饰,你也得花钱。他请你看电影,你也得请他。他请你吃饭,你也得请他。他请你上跳舞厅,你也得照样买好了舞票,放在他的口袋里。他给你放一打,你也得给他放一打半。他给你放一打半,你得给他放两打。他给你放一打,你也给他放一打,那未免太小气了,他就要看不起你了。

可是交几个穷朋友,那就用不着这一套。那真好对付,有钱的时候,随便请他们吃一点烫面蒸饺,吃一点枣泥汤圆之类,就把他们对付得心满意足了。

所以马伯乐在中学里交的多半是穷朋友,就是现在他的朋友也不算多,差不多还是那几个。他们的资财都照马伯乐差得很远。

交了穷朋友,还有一种好处,你若一向他们说:

“我的父亲有七八万的财产。”

不用说第二句话,他们的眼睛就都亮了。可是你若当有钱的人说,他们简直不听你这套,因为他父亲的比你的父亲的钱更多。你若向他们说了,他们岂不笑死。

所以马伯乐很坚定的,认为有钱的人不好。

但是穷朋友也有一个毛病,就是他们常常要向他借钱。钱若一让他们看见了,就多少总得给他们一点。

所以马伯乐与穷朋友相处时,特别要紧的是他的腰包要放在一个妥当的地方。

再回头来说,马伯乐要想写文章,不是没有道理的。他觉得他的钱太少了,他要写文章去卖钱。他的文章没有写出来,白费了工夫。

后来,他看看,若想有钱,还是得经商。所以他又到上海去了一次,去经营了一个小书店。

这次是父亲应允了的,不是逃的。

并且父亲觉得他打算做生意了,大概是看得钱中用了。于是赞助他一笔款子。

太太对他这经商的企图,且也暗中存着很多的期望,对他表示着十分的尊敬。

在马伯乐临走的前一天的晚饭,太太下了厨房,亲自做了一条鱼。就像给外国神父所做的一样。外国神父到她家来吃饭时都是依着外国法子,先把鱼涂好了面包粉,而后放在锅子炸的。

太太走在前边,仆人端着盘子,跟在后边。一进了饭厅太太就说:

“伯乐今天可得多吃一点。鱼,是富贵有余的象征,象征着你将来的买卖必有盈余。说不定伯乐这回去上海会发个小财回来……”

马伯乐的母亲听了也很高兴,不过略微给她更正了一点:

“大少爷是去开书店,可不是做买卖。”

父亲讲了很大的一堆话。父亲的眼镜不是挂在耳朵上的,而是像蚂蚱腿一样,往两鬓的后边一夹,那两块透明的石头是又大又圆的,据说是乾隆年间的。

是很不错,戴着它,眼睛凉瓦瓦的,是个花镜。父亲一天也离不了它。

但是有时候也很讨厌,父亲就觉得它不是外国货。有好几次教会里的外国朋友,从上海、从香港,带回来外国的小长长眼镜来送给他。他也总打算戴一戴试试,哪管不能多戴,只是到礼拜堂里去时戴一戴。

可是无论如何不成,无论如何戴不上。因为外国眼镜是夹在鼻子上的,中国人的鼻子太小,夹不住。

到后来,没有办法,还是照旧戴着这大得和小碟似的前清的眼镜。

父亲抬一抬眼镜说:

“你今年可不算小了,人不怕做了错事,主耶稣说过,知道错了,就改了,那是不算罪恶的。好比你……过去……”

父亲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

“唉!那都不用说了,你南方跑一次上海北方跑一次北京……唉!那都不用说了,哪个人年轻还不荒唐二年,可是人近了三十,就应该立定脚跟好好干一点事,不为自己,还得为自己的儿孙后代……主耶稣为什么爱他的民呢?为什么上了十字架的?还不是为了他的民。人也非得为着他的后代着想不可,我若是不为着你们,我有钱我还不会到处逛逛,我何必把得这样的紧,和个老守财奴似的。你看你父亲,从早到晚,一会礼拜堂,一会马神父公馆。我知道,你们看了,觉得这都是多余的,好像你父亲对外国人太着眼,其实你父亲也不愿那样做,也愿意躺在家里装一装老太爷。可是这不可能。外国人是比咱们强,人家吃的穿的,人家干起事来那气派。咱们中国人,没有外国人能行吗?虽然也有过八国联军破北京,打过咱们,那打是为了咱们好,若不打,中国的教堂能够设立这么多吗?……人家为啥呢,设立教堂。人家是为着咱们老百姓呵。咱们中国的老百姓,各种道德都及不上外国人,咱们中国人不讲卫生,十个八个人的住在一个房间里。就好比咱们这样的人家,这院子里也噪杂得很,一天像箭穿似的,大门口一会丫头出去啦,一会拉车的车夫进来啦。一会卖香瓜的来,又都出去买香瓜。你看那外国人,你看那外国人住的街,真是雅静得很,一天到晚好像房子是空着。人家外国人,不但夫妇不住一个屋,就连孩子也不能跟着她妈睡觉,人家有儿童室,儿童室就是专门给小孩子预备的。咱们中国人可倒好,你往咱们这条街上看看,那一个院子里不是蚂蚁翻锅似的。一个院子恨不能住着八家,一家有上三个孩子。外国人就不然,外国人是咱们中国人的模范。好比咱们喝酒这玻璃杯子吧,若不是人家外国人坐着大洋船给咱们送到中国来,咱们用一个杯子还得到外国去买,那该多不便当。人家为着啥?人家不是为了咱们中国方便吗?”

马伯乐听了心里可笑,但是他也没有说什么,因为马伯乐的脾气一向如此,当着面是什么也不说的,还应和着父亲,他也点着头。

父亲这一大堆话,到后来是很感伤的把话题落在马伯乐身上。好像是说,做父亲的年纪这样大了,还能够看你们几年,你们自己是该好好干的时候了。

母亲在桌子上没敢说什么。可是一吃完了饭,就跪到圣母玛丽亚的像前,去祷告了半点多钟,乞求主耶稣给她儿子以无限的勇气,使她儿子将来的生意发财。

“主耶稣,可怜他,他从来就是个老实的好孩子。就是胆小,我主必多多赐给他胆量。他没有做过逆犯我主约言的事情。我主,在天的父,你给他这个去上海的机会,你也必给他无限的为商的经验。使他做起商来,一年还本,二年生利,三年五年,金玉满堂……我主在天的父。”

马伯乐有生以来第一次接受这样庄严的感情,自己受着全家的尊敬,于是他迈着大步在屋子里来回的踱着,他的手背在背后,他的嘴唇扣得很紧,看起来好像嘴里边在咬着什么。他的眼光看出去也是很坚定的。他觉得自己差一点也是一位主人。他自己觉着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也是有权利的。

他从来不信什么耶稣,这一天也不知道他倒是真的信了还是怎么的,只是他母亲从玛丽亚那儿起来时,他就跪下去了。

这是他从来所未有的。母亲看了十分感动,连忙把门帘挑起,要使在客厅里的父亲看一看。

平常父亲说马伯乐对主是不真诚的:

“晚祷他也不做呀!”

母亲那时就竭力辩护着,她说:

“慢慢他必要真诚的。”

现在也不是晚祷的时候,他竟自动的跪下了。

母亲挑起门帘来还向父亲那边做了一个感动的眼神。

父亲一看,立刻就在客厅里耶稣的圣像面前跪下了。他祷告的是他的儿子被耶稣的心灵的诱导,也显了真诚的心了。他是万分的赞颂耶稣给他的恩德。

父亲也祷告了半点多钟。

母亲一看,父亲也跪下了,就连忙去到媳妇的屋里。而媳妇不在。

老太太急急忙忙的往回头走,因为走得太急,她的很宽的腮边不住的颤抖着。

在走廊上碰到媳妇抱着孩子大说大叫的来了。她和婆母走了个对面,她就说:

“娘呵!这孩子也非打不可了,看见卖什么的,就要买什么。这守安息日的日子,买不得……”

婆婆向她一摆手,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好像有什么事发生了似的。

婆婆说:

“你别喊……你看保罗跪在圣母那儿啦!”婆婆说了一句话,还往喉咙里边咽了一口气,“你还不快去也为他祈祷,祈求慈爱的在天的父不要离开他。从今天起,保罗就要对主真诚了。”

说着她就推着媳妇:

“你没看你爹也跪下了,你快去……”

(马伯乐本来是马保罗,是父亲给他起的外国名字,他看外国名子不大好,所以自己改了的。他的母亲和父亲仍叫他保罗。)

不一会的工夫差不多全家都跪下了。

马家虽然不是礼拜堂,可是每一间屋里都有一张圣像。就连走廊、过道也有。仆人们的屋子里也有。

不过仆人的屋子比较不大讲究一点,没有镶着框子,就是用图钉随便钉在那里。仆人屋里的圣像一年要给他们换上一张,好像中国过年贴的年画一样。一年到头挂得又黑又破,有的竟在耶稣的脚上撕掉了一块。

经老太太这一上下的奔跑,每张圣像前边都跪着人,不但主人,仆人也都跪下了。

梗妈跪在灶房里。

梗妈是山东乡下人,来到城里不久,就随了耶稣教了。在乡下她是供着佛的,进了城不久把佛也都扔了。传教的人向她说:

“世间就是一个神,就是耶稣,其余没有别的神了。你从前信佛,那就是魔鬼遣进你的心了。现在你得救了。耶稣是永久开着慈爱的门的,脱离了魔鬼的人们,一跪到耶稣的脚前,耶稣没有不保护他的……”

梗妈于是每个礼拜日都到礼拜堂去,她对上帝最真诚,她一祷告起来就止不住眼泪,所以她每一祷告就必得大哭。

梗妈的身世是很悲惨的,在她祷告的时候,她向上帝从头到尾的说了一遍:

“上帝,你可怜我,我十岁没有娘,十五岁做了媳妇,做了媳妇三年我生了三个孩子……第三个孩子还没有生,孩子的爹就走了,他说他跑关东去(即出山海关),第二年回来。从此一去无消息……上帝,你可怜我……我的三个孩子,今天都长大了,上帝,可怜我,可别让他们再去跑关东。上帝,你使魔鬼离开他们,哪怕穷死,也是在乡里吧。”

马老太太跟她一同去做礼拜,听了她这番祷告,她也感动得流了眼泪。

梗妈做起事情来笨极了,拿东忘西的,只是她的心是善良的,马老太太因此就将就着她没有把她辞退。

她哄着孩子玩的时候,孩子要在她的脸上画个什么,就画个什么。

给她画两撇胡子,脑盖上画一个“王”字,就说梗妈是大老虎。于是梗妈也就伏在地上四个腿爬着,并且噢噢的学着虎叫。

有的时候,孩子给梗妈用墨笔画上了两个大圆眼镜,给她拿了手杖,让她装着绅士的样子。有一天老太太撞见了,把老太太还吓了一跳。可是老太太也没有生气。

因为梗妈的脾气太好了,让孩子捉弄着。

“若是别人,就那么捉弄,人家受得了?”

二少奶奶要辞退梗妈的时候,老太太就如此维护着她的。

所以今天老太太命令她为大少爷祈祷,以她祷告得最为悲哀,她缠缠绵绵的哭着,数数叨叨的念诵着。

小丫环正端着一盆脸水,刚一上楼梯,就被老太太招呼住。

小丫环也是个没有娘的孩子。并不是娘死了,或者是爹死了,而是因为穷,养活不了她,做娘的就亲手抱着她,好像抱着小羊上市去卖的一样,在大街上就把她卖了。那时她才两岁,就卖给马老太太邻居家的女仆了。后来她长到七岁,马老太太又从那女仆手里买过来的。马老太太花去了三十块钱,一直到今天,马老太太还没有忘记。她一骂起小丫环来,或者是她自己心里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她就说:

“我花三十块钱买你,还不如买几条好看的金鱼看看,金鱼是中看不中吃,你是又不中看又不中吃。”

小丫环做事很伶俐,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好偷点东西吃。姑奶奶或是少奶奶们的屋子,她是随时进出的,若屋子里没有人在,她总是要找一点什么糖果吃吃的。

老太太也打了她几次,一打她就嘴软了,她说再也不敢吃了,她说她要打赌。老太太看她很可怜,也就不打她了,说:

“主是不喜欢盟誓的……”

老太太每打她一次,还自己难过一阵:

“唉!也不是多大的孩子呵!今年才九岁,走一家又一家的,向人这个叫妈那个叫娘的。若不是花钱买来的,若是自己肉生肉长的,还不知多娇多爱呢!最苦苦不过没娘的孩。”

老太太也常在圣像面前为她祈祷,但她这个好偷嘴吃的毛病,总不大肯改。

小丫环现在被老太太这一招呼,放下了端着的脸盆,就跪在走廊上了。

她以为又是她自己犯了什么还不知道的错处,所以规规矩矩的跪着,用污黑的小手盖在脸上。

老太太下楼一看,拉车的车夫还蹲在那儿擦车灯,她赶快招呼住他:

“快为大少爷祈祷……快到主前为大少爷祈祷。”

车夫一听,以为大少爷发生了什么不幸,他便问:

“大少爷不是在家没出去吗?”

“就是在家没出去才让你祈祷。”

车夫被喝呼着也就隔着一道门坎向着他屋里的圣像跪下了。

车夫本来是个当地的瓷器小贩子,担些个土瓷、瓦盆之类,过门唤卖。本来日子过得还好,一妻一女。不料生了一场大病(伤寒病),他又没有准备金,又没有进医院,只吃些中国的草药,一病,病了一年多。他还没有全好,他的妻女,被他传染就都死在他的前面。

于是病上加忧,等他好了,他差不多是个痴人了。每于黄昏、半夜,他一想到他的此后的生活的没有乐趣,便大喊一声:

“思想起往事来,好不伤感人也!”

若是夜里,他就破门而出,上街就走,走到天亮再回来睡觉。

他,人是苍白的,一看了就知道他是生过大病。他吃完了饭,坐在台阶上用筷子敲着饭碗,半天半天的敲。若有几个人围着看他,或劝他说:

“你不要打破了它。”

他就真的用一点劲把它打破了。他租了一架洋车,在街上拉着,一天到晚拉不到几个钱。他多半是休息着不拉,他说他拉不动。有人跳上他的车让他拉的时候,他说:

“拉不动。”

这真是奇怪的事情,拉车的而拉不动。人家看了看他,又从他的车子下来了。

不知怎样,马伯乐的父亲碰上他了。对他说:

“你既是身体不好,你怎么不到上帝那里,去哀求上帝给你治好呢?”

他看他有一点意思,便说:

“你快去到主前,哀求主给你治吧!主治好过害麻风病的人,治好过瞎眼的人……你到礼拜堂去做过礼拜没有?我看你这个样子,是没有去过的,你快快去到主前吧。只有上帝会救了你。”

下礼拜,那个苍白的人,去到了礼拜堂,在礼拜堂里学会了祷告。

马伯乐的父亲一看,他这人很忠实,就让他到家里来当一个打杂的,扫扫院子之类。一天白给他三顿饭吃,早晨吃稀饭,中午和晚饭棒子面大饼子。

本来他家里有一个拉车子的,那个拉车的跑的快,也没有别的毛病。只是他每个月的工钱就要十块。若让这打杂的兼拉车,每月可少开销十块。

不久就把那原来拉车的辞退走了,换上这个满脸苍白的人。他拉车子走得很慢,若遇到上坡路,他一边拉着,嘴里和一匹害病的马似的一边冒着白沫。他喘得厉害,他真是要倒下来似的,一点力量也没有了。

马伯乐的父亲坐在车上,虽然心里着一点急,但还觉得是上算的:

“若是跑得快,他能够不要钱吗?主耶稣说过,一个人不能太贪便宜。”

况且马伯乐的父亲是讲主耶稣慈悲之道的,他坐在这样慢的车上是很安然的,他觉得对一个又穷又病的人是不应该加以责罚的。

马伯乐的父亲到了地方一下了车子,一看那车夫又咳嗽又喘的样子。他心里想:“你这可怜的人哪!”于是打开了腰包,拿出来五个铜板给他,让他去喝一碗热茶或者会好一点。

有一天老太爷看他喘得太甚,和一个毛毛虫似的缩作一团,于是就拿了一毛钱的票子扔给他。车夫感动极了,拾起来看看,这票子是又新又硬的。他没去用,等老太爷出来,他又交还他。老太爷摆手不要。

车夫一想,马家上下,没有对我不好的,老太太一看我不好,常常给我胡椒酒喝。就是大少爷差一点,大少爷不怎样慈悲,但是对我也不算坏。

于是车夫把这一毛钱买了一张圣母玛丽亚的图像呈到老太太的面前了。

老太太当时就为车夫祷告的,并且把小丫环和梗妈也都叫来,叫她们看看这是车夫对耶稣的诚心。

有一天车夫拉着老太爷回来,一放下车子人就不行了。

马伯乐主张把他抬到附近的里仁医院去。父亲说:

“那是外国人的医院,得多少钱!”

马伯乐说:

“不是去给他医治,是那医院里有停尸室。”

父亲问:

“他要死了吗?”

马伯乐说:

“他要死了,咱们家这样多的孩子,能让他死在这院子吗?”

过了半天工夫,街上聚了很多人了,车夫躺在大门外边,嘴里边可怕的冒着白沫。

马伯乐的父亲出来了,为车夫来祷告:

“我主在天的父,你多多拯救穷人,你若救活了这个将死的人,那些不信主的人,闻风就都来信服你……我主,在天的父……”

老太太站在大门里,揩着眼睛,她很可怜这样无告的人。

街上那些看热闹的人静静的看着,一句话也不说。只有梗妈向老太爷说了好几次:

“把他抬到屋里去吧,他死不了。”

老太爷摇摇头说:

“我主耶稣,不喜欢狭窄的地方……”

梗妈又对老太太去说:

“把他抬进来吧!”

老太太擦擦眼泪说:

“多嘴!”

于是那车夫就在大门外边,让太阳晒着,让上百的人围着。

车夫果然没有死。

今天被老太太喝呼着,他就跪在大门洞子里了。

但是他不晓得为大少爷祈祷什么,同时街上过往来回的人,还一劲的看他,他只得抬起手来把脸蒙住。可是他的手正在擦车灯,满手是擦铜油的气味。

他看一看老太太也上楼了,他也就站起来了。

这一天祷告的声音很大,不同平常的晚祷。声音是嗡嗡的,还好像有人哭着。车夫想:

“哭是在礼拜堂里边,怎么在家也哭!”

车夫一听不好了,大半是发生了不幸。他赶快跑到屋里去,把门关上,向着圣像很虔诚的把头低下去,于是也大声的啕啕起来:

“主,耶稣,你千灵万灵的主,可不要降灾于我们的大少爷……可不要降灾于我们的大少爷,……从前我以为他是个狠心的人,从昨天起我才知道他也是心肠很好的人。上帝,昨天他还给我两块钱来的……昨天。”

马伯乐因为要离开家了,所以赏给两块钱,因此车夫为他大嚷大叫着。

送信的信差来了,敲打着门房的窗子,没有人应。把信丢进窗子里去。他往窗子里一望,地上跪着一个人,他招呼一声:

“信!”

里边也没有回答,他觉得奇怪。又听这院子里楼上楼下都嗡嗡的。

在这个城里,耶稣教很盛行,信差也有许多信教的,他知道他们在做祷告,他看一看手上的表,知道晚祷的时候还未到。

若不在晚祷的时候,全体的祷告是不多见的,大概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生了初生的婴儿是如此。因为婴儿是从耶稣那里得到生命的。有人离去了世界,大家希望他能够回到主那里。所以大家也为他祈祷。

那信差从大门口往里望一下,没有看见一个人。两三个花鸭子绕着迎壁跩跩的走来。信差又往院子里走一走,看见小丫环在走廊上也是跪着。他就一步跳出来了,心中纳闷。

他到隔壁那家去送信,他就把这情形告诉了那看门的。

看门的跑到马公馆的大门口站了一会,回去就告诉了女仆,女仆又告诉了大小姐。

不一会马公馆的大门外聚了一大堆的人。因为这一群人又都是不相干的,不敢进去问一问。都站在那儿往里边探头探脑。

有的想,老马先生死了。有的想孙少爷前天发烧,也许是病重。

还有一些,是些过路人,看人家停在那儿了,他也就停在那儿了,他根本什么也不知道,就跟人家在那里白白的站着。

马公馆的老厨子,扎着个蓝围裙,提着个泥烧的扁扁酒瓶子,笑呵呵的从街上回来。走到大门口,那些人把他拦住,问他:

“你们公馆怎么着了?有什么事吗?”

他说:

“没什么,没什么!”

人们向他拥着。他说:

“别挤别挤,我要喝酒去了。”

他一进了院子,听听楼上楼下,都在祷告。他一开厨房的门,他看梗妈跪在那里,并且梗妈哭得和个泪人似的。他也就赶快的放下了酒壶,跪下去了。

马伯乐有生以来只受过两次这样庄严的祷告。一次是在他初生的时候,那时他还太小,他全然不知道。那么只有这一次了,所以使他感到很庄严,他觉得坐立不安。

不久他带着父亲赞助他的那笔款子,书店在上海开起来了。

现在再说他父亲赞助他这笔款子究竟是三千块钱,还是几百块钱,外人不能详细的知道。他见了有钱的人,他说三千。他见了穷朋友,他说:

“哪有那么多,也不过几百块钱。我的父亲好比保险箱,多一个铜板也不用想从他那里跳出来。”

“说是这样说……”马伯乐招呼着他的穷朋友,“咱们该吃还是得吃呵,下楼去,走……”

他是没有戴帽子的习惯的,只紧了紧裤带就下楼去了。

他走在前边,很大方的样子。走到弄堂口,他就指给朋友们两条大路,一边是向左,一边是向右。问他们要吃汤圆,还是要吃水饺。

马伯乐所开的这爿店是在法租界一条僻静的街上,三层楼的房子。

马伯乐这书店开得很阔气。营业部设在楼下,二楼也是办公厅,是他私人的,三楼是职员的卧室。(他的职员就是前次他来上海所交的几个穷朋友。)

房子共有六七间,写字台五六张,每张写字台上都摆着大玻璃片。墨水壶、剪刀、浆糊、图钉,这一些零碎就买了五十多块钱的。

厨房里边,请上娘姨,生起火来,开了炉灶,若遇到有钱的朋友来,厨房就蒸着鸡啦、鸭啦、鱼啦、肉啦各种香味,大宴宾客起来。

比方会写一点诗的,或将来要写而现在还未写的,或是打算不久就要开始的诗人,或是正在收集材料的小说家……

就是这一些人等等,马伯乐最欢迎。他这些新朋友,没有几天工夫都交成了。简直是至交,不分彼此,有吃就吃,有喝就喝,一切都谈得来,一切不成问题。

马伯乐一看,这生意将来是不成问题的了。将来让他们供给文章是不成问题的了。因为并非商人之交,商人是以利合,他们却是以道合。他们彼此都很谈得来。

马伯乐把他从前写小说的计划也都讲了一番。但是关于他为着想卖点稿费才来写小说这一层,是一字未提的。只说了他最中心的主题,想要用文章挽救中华民族。

“真是我们的民族非得用我们的笔去唤醒不可了,这是谁的责任……这是我们人人的责任。”

马伯乐大凡在高兴的时候,对着他的宾客没有不说这话的。

于是人人都承认马伯乐是将来最有希望的一人。

彼此高谈阔论,把窗子推开,把椅子乱拉着。横着的,斜着的,还有的把体重沉在椅子的两只后腿上,椅子的前腿抬起来,看着很危险。可是坐在椅子上的人把两脚高高的举在写字台上,一点也不在乎,悠然自得。他把皮鞋的后跟还在桌心那块玻璃砖上慢慢的擦着。

那玻璃砖的下层压着一张高尔基的像片,压着一张使大林的像片。

那个张歪着椅子的前腿的人,一看到这两张像片,赶忙把脚从桌上拿下来。抬起玻璃砖把像片拿出来细看一番,连像片的背面都看了,好像说不定这张像片就是他的。

看了半天,没能看出什么来。

经他这一看,别人也都围上来了,并且好几个人问着:

“这是在哪儿买的,伯乐!”

“呵,什么?”马伯乐表示着很不经意的样子,他晓得在交际场中,你大惊小怪的,未免太小家子气。

“从青岛带来的。”

马伯乐是说了个谎,其实这照片不是他的,是他的职员的。

因为还是远道而来,众人对这照片更表示一番特别重视。

所以接着不断的议论起来。有的说霞飞路上有一家外国书店卖的多半是俄国书,比如果戈里的、托尔斯泰的……还有些新俄的作家。可惜他们都不大认识俄文,只凭了书封面上的作者的画像才知道是某人某人的作品。就是这一家就有使大林的照片。

马伯乐说:

“我还从那里买过一张法捷也夫的照片……穿的是哥萨克的衣裳……”

马伯乐的确在朋友的地方见过这张照片,可是他并没有买过。他看大家都对这个有兴趣,所以他又说了个谎。

“是的呀,俄国的作家,都愿意穿哥萨克的衣裳,那也实在好看,可惜上海没有卖的,听说哈尔滨有,我那儿有认识人,我想托他给我买一件寄来。俄国东西实在好。”

马伯乐说:

“很好,很好。”

再说那卖俄国画片的书店,众人都不落后,各人说着各人对那书店发现的经过。有的说:

“刚开门不久。”

有的说:

“不对,是从南京路搬来的。”

有一个人说,他在两年前就注意到它了。正说到这里,另一个人站起来,把一支吸完了的烟尾从窗子抛到花园里去。那个人是带着太太的,太太就说:

“你看你,怎么把烟头丢进花园的,花是见不得烟的……”

马伯乐过来说不要紧。

“这花算什么,没有一点好花……”

可是大家的话题仍没有打断。那丢烟尾的人发表了更丰富更正确的,关于那家书店的来历,他说他有一个侄子,从前到过海参崴,学了很好的俄国话回来。他是那书店老板的翻译。

“老板的名字叫什么来的,叫作什……多宁克……有一次,我到那书店里去,侄子还给我介绍过,现在想不起了,总之,是个纯粹的俄国人,从他那哈哈大笑的笑声里,就可以分辨出来,俄国人是和别的国人不同的,俄国人是有着他了不起的魄力的……”

他知道他自己的话越说越远,于是把话拉回来:

“那书店不是什么美国人开的,也不是从南京路来的。而是从莫斯科来的,是最近,就是今年春天。”

关于这样一个大家认为前进的书店,马伯乐若不站起来说上几句,觉得自己实在太落后了。但是他要说什么呢!其实他刚来上海不久,连这书店还是第一次听说,连看也未曾看过,实在无从说起。又加上已经被人确定是俄国书店了,大家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大家也就不感到趣味了。马伯乐看一看这情景,也就闭口无言算了。

大家都静了几分钟。

马伯乐要设法把空气缓和下来。正好门口来个卖西瓜的,就叫了佣人来抱西瓜,他站在门口招呼着:

“选大的,选大的。”

他表示很慷慨的样子,让佣人拿了四五个进来。

一会工夫,满地都是西瓜皮了。

马伯乐说:

“随便扔,随便扔。”

他觉得若能做到主客不分,这才能算作好交情。办公桌上的墨盒盖没有关,有人不经意的把西瓜子吐在墨盒里了。

马伯乐说:

“不要紧,不要紧,真他妈的这些东西真碍事。”

他走过去,把办公桌上零零碎碎的什么印色盒,什么橡皮图章、墨水壶之类,都一齐往一边扒拉着,这些东西实在是很碍事。

过了没有多少日子,马伯乐这书店,有些泄气了。他让会计把账一算,他说开销太大了。他手里拿着账单,他说:

“是这个数目吗?”

他说:

“有这么多吗?”

他拿起铅笔来,坐在办公桌那儿算了一个上午。这是他开书店以来第一次办公,觉得很疲乏,头脑有点不够用,躺在床上去休息了一下,才又起来接着算。无论怎样算法,数目还是那么多,和会计算的一样。于是他说着:

“这真奇怪,这真奇怪,可是一两千块钱都是做什么花的?并没有买什么用不着的东西呀!并没有浪费呀!钱可到底是哪儿去了?”

偏偏拿在他手里的账单是很清晰的,不但记明了买的什么东西,还记明了日子。马伯乐依次的看下去,没有一笔款子不是经他手而花出去的。件件他都想得起来,桌子、椅子、衣柜、痰盂……甚至于买了多少听子烟招待客人他还记得的,的的确确没有算错账,一点也没有错。马伯乐承认账单是完全对的。虽然对了,他还奇怪:

“这么多,真这么多!”

他完全承认了之后,还是表示着怀疑的样子。

到了第二天,他想了一个很好的紧缩的办法,把楼下房子租出去,在门口贴了一张红纸租帖,上边写着:

余屋分租,抽水马桶,卫生设备具全。

租金不贵,只取四十元。

因为“租金不贵”这四个字,马伯乐差一点没跟会计打起来,会计说:

“写上‘租金不贵’干什么呢?他要租就租,不租就是不租。写上‘租金不贵’有多难看,朋友来了,看了也不好,好像咱们书店开不起了似的。”

马伯乐打定了主意,必要写上。

写好了,在贴的时候,差一点又没打一仗。马伯乐主张贴得高一点,会计主张贴得低一点,贴得低人家好容易看见。马伯乐说:

“贴得低,讨厌的小孩子给撕了去。到那时候可怎么办哪!”

马伯乐到底亲自刷了胶水,出去就把它贴上了。他是翘着脚尖贴上的。

因为那招帖刷了过多的胶水,一直到招来的房客都搬来了,那招帖几次三番的往下撕都撕不下来,后来下了几场雨,才算慢慢的掉了。

朋友来了的时候,仍是拉开楼下客堂间的门就进去,并且喊着:

“伯乐,不在家吗?”

常常把那家房客,闹得莫名其妙。

马伯乐很表示对不住的样子,从二楼下来把客人让上去:

“房子太多,住不了……都一齐……搬到楼上来了。”

他想要说,把营业部都一齐搬到楼上来了。但他自己一想也没营什么业,所以没有说出来。

从此朋友也就少了一点,就是来了也不大热闹。因为马伯乐不像从前常常留他们吃,只是陪着客人坐了一会,白白的坐着,大家也没有什么趣味。显得很冷落,谈的话也比较少,也比较有次序,不能够谈得很混乱,所以一点不热闹。

二楼摆着三张办公桌子,外加一个立柜,两个书架,七八张椅子,还有马伯乐的床,可说连地板都没有多大空处了。乱七八糟的,实在一点规模也没有了。

所以马伯乐也随便起来,连领带也不打了,袜子也不穿,光着脚穿着拖鞋。

到后来连西装也不穿了,一天到晚穿着睡衣,睡衣要脱下去洗时,就只穿了一个背心和一个短衬裤。马伯乐是一个近乎瘦的人,别人看了觉得他的腿很长,且也很细,脖子也很长很细。也许是因为不穿衣裳露在外边的缘故。

他早晨起来,不但不洗脸,连牙也不刷了。一会靠在椅子上,一会靠在床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连精神也没有了。

“到那时候,可怎么办!”

他之所谓到那时候,是有所指的,但是别人不大知道,也许指的是到书店关门的时候。

经过这样一个时间,他把三楼也租出去了。把亭子间也租出去了。

全书店都在二楼上,会计课、庶务课,所有的部门,都在一间房子里。

马伯乐和两三个朋友吃住在一道了。朋友就是书店的职员。

马伯乐觉得这不大雅观。

“怎么书店的经理能够和普通的职员住在一起呢!”

本来他想住在一起也没有什么,省钱就好。但是外边人看了不好看。于是又破费了好几块钱,买了个屏风来,用这屏风把他自己和另外的两个人隔开。

经这样一紧缩,生活倒也好过了,楼下出租四十元,三楼出租二十元,又加两个亭子间共租十四元。

全幢的房子从大房东那里租来是七十五元。

马伯乐这一爿店,房租每月一元。他算一算,真开心极了。

“这不是白捡的吗?他妈的,吃呵!”

经过了这一番紧缩,他又来了精神。

每到下半天,他必叫娘姨到街上去买小包子来吃,一买就买好几十个。吃得马伯乐满嘴都冒着油,因为他吃得很快,一口一个的吞着,他说:

“这真便宜!”

他是勉强说出来的,他的嘴里挤满了包子。

这样下去,朋友们也不大来了。马伯乐天天没有事好做,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就吃,生活也倒安适。

但那住在三楼的那个穷小子,可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南洋华侨不是南洋华侨,广东人不是广东人,一天穿着木头板鞋上上下下,清早就不让人睡觉。

“真他妈的中国人!”马伯乐骂着。

会计说:

“那小子是个穷光蛋,屋里什么也没有,摆着个光杆床,算个干什么的!”

马伯乐一听,说:

“是真的吗?只有一张床。那他下个月可不要拖欠咱们的房租呵!”

当天马伯乐就上楼去打算偷看一番,不料那穷小子的屋里来了一个外国女人。马伯乐跑下楼来就告诉了他同屋的,就是那会计。

“那外国姑娘真漂亮。”

会计说:

“你老马真是崇拜外国人,一看就说外国人漂亮。”

“你说谁崇拜外国人?哪个王八蛋才崇拜外国人呢!”

正说着楼上的外国姑娘下来了。马伯乐开门到洗脸室去,跟她走了个对面,差一点要撞上了。马伯乐赶忙点着头说:

“Sorry。”

并不像撞到中国人那样。撞到中国人,他瞪一瞪眼睛:

“真他妈的中国人!”

可是过了不久,可到底是不行。开书店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听说哪条街哪条街也挂了牌子。而最使马伯乐觉得不开心的,是和他对门的弄堂房子也挂了书店的牌子。这不简直是在抢买卖吗?这是干什么!

马伯乐说:

“咱们下楼去仔细看看……”

没有人和他同去,只得一个人去了。他站在那儿,他歪着脖,他把那牌子用手敲得工工的响。他回来,上了楼,没有说别的,只骂了一句:

“店铺还不知哪天关门,他妈的牌子可做得不错。”

没有几天,马伯乐的书店就先关了门。总计开店三个月,房钱饭钱、家具钱……开销了两千块。大概马伯乐的腰里还有几百,确实的数目,外人不得而知。

他的书店是一本书也没有出,就关了门了。

马伯乐说:

“不好了,又得回家了。”

于是好像逃难似的,在几天之内,把东西就都变卖完了。

这变卖东西的钱,刚刚够得上一张回家的船票。马伯乐又回家去了。

马伯乐在家里的地位降得更低了。

他说:

“怎么办呢,只得忍受着吧。”

当地的朋友问他在上海开书店的情形,他伤心的一字不提。只说:

“没有好人,没有好人……”

再问他:“此后你将怎样呢?”

他说:

“上帝知道,也许给我个机会再逃吧!”

马伯乐刚一回到家里,太太是很惊疑的。等她晓得他是关了店才回来的,她什么也没有表示。并没有和他争吵,且也什么不问,就像没看见他一样。她的脸和熨斗熨过似的那么平板,整天不跟他说一句话。她用了斜视的目光躲避着他,有时也把眼睛一上一下的对着他,好像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生人一般。吃饭了,老妈子来喊的时候,太太抱起小女孩雅格来就走了,并不向他说一声:

“吃饭啦。”或“吃饭去。”

只有雅格伏在太太的肩上向他拍着手,一面叫着爸爸。

马伯乐看了这情景,眼泪立即满了两眼。

他觉得还是孩子好,孩子是不知道爸爸是失败了回来的。

他坐在桌上吃饭,桌上没有人开口和他讲话,别人所讲的话,好像他也搭不上言。

母亲说:

“黄花鱼下来了,这几天便宜,你们有工夫去多买些来,腌上。”

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都答应着说去买。

父亲这几天来,一句话不说。银筷子碰着碗边扔扔的响。父亲吃完了一碗饭,梗妈要接过碗去装饭,老爷一摇头,把饭碗放下,站起来走了。

大黑猫从窗台上跳下来,跳到父亲离开的软椅上蹲着,咕噜咕噜的。那猫是又黑又胖。马伯乐看看它,它看看马伯乐。

马伯乐也只得不饱不饿的吃上一碗饭就退出饭厅来了。

后来父亲就不和马伯乐一张桌吃饭,父亲自己在客厅里边吃。吃完了饭,那漱口的声音非常大。马伯乐觉得很受威胁。

母亲因为父亲的不开心也就冷落多了。老妈子站在旁边是一声不敢响。

雅格叫着要吃蛋汤时,马伯乐用汤匙调了一匙倒在雅格的饭碗里,孩子刚要动手吃,妈妈伸手把饭碗就给抢过去了,骂着那孩子:

“这两天肚子不好,馋嘴,还要吃汤泡饭。”

雅格哭起来了。马伯乐说:

“怕什么的,喝点汤怕什么的?”

太太抱起孩子来就走了,连睬也没有睬他。

全家对待马伯乐,就像《圣经》上说的对待魔鬼的那个样子,连小雅格也不让爸爸到她的身边了。雅格玩着的一个小狗熊,马伯乐拿着看看,那孩子立刻抢过去,突着嘴说:

“你给我,是我的……”

苹果上市的时候,马伯乐给雅格买来了,那孩子正想伸手去拿,妈妈在旁瞪了她一眼,于是她说:

“我不要……妈说妈买给我。”

马伯乐感到全家都变了。

马伯乐下了最后的决心,从太太房间,搬到自己的书房去了,搬得干干净净,连一点什么也没有留。连箱子带衣裳带鞋袜,都搬过去了。他那跟着他去过两次上海的化学料的肥皂盒,也搬过去了。好像是他与太太分了家。

太太一声也没有响,一眼也没有看他。不用声音同时也不用眼睛表示挽留他。但也一点没有反对他的意思,好像说,他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与她是一点也不相干的。

马伯乐最后一次去拿他的肥皂盒时,他故意表示着恶劣的态度,他很强横的样子,一脚就把门踢开了。

眼睛是横着看人的,肥皂盒就在镜台上,他假装看不见,他假装东找西找,在屋里走来走去,开遍了抽屉,他一边开着,他一边用眼梢偷看着太太。太太是躺在床上和孩子玩着,马伯乐想:

“你怎么就不和我说一句话呢?就这么狠心吗?”

到后来他简直乱闹起来。在他生起气来的时候,他的力气是很大的,弄的东西乒乓的乱响。可是太太什么反应也没有,简直没有看见他。于是他就把肥皂盒举起来摔在地上了。

“真他妈的中国人……”

他等了一会,他想,太太这回大概受不住了!

可是太太一声没有响,仍是躺在床上和孩子玩着。

马伯乐看看,是一点办法没有了。于是拾起肥皂盒子来,跑到他自己新安排好的屋中去。从此他就单独的存在着。

马伯乐很悲哀的过着生活。夜里打开窗子一看,月亮出来了,他说:

“月亮出来,太阳就看不见了。”

外边下雨了,他一出大门他就说:

“下雨了,路就是湿的。”

秋天树叶子飘了一院子,一游廊。夜里来了风,就往玻璃窗子上直打,这时马伯乐在床上左翻右转,思来想去。古人说得好,人生是苦多乐少,有了钱,妻、子、父、兄。没有钱,还不如丧家的狗。人活着就是这么一回子事,哪有什么正义真理,还不都是骗人的话。

马伯乐东西乱想,把头想痛了。他起来喝了一杯茶才好一点。他往窗子外边一看,外边是黑沉沉的,他说:

“没有月亮,夜是黑的。”

他听落叶打在窗上,他又说:

“秋天了,叶子是要落的。”

他跟着这个原则,他接着想了许多:

“有钱的人是要看不起穷人的。”

“做官的是要看不起小民的。”

“太太是要看不起我的。”

“风停了,树叶就不落了。”

“我有了钱,太太就看得起我了。”

“我有钱,父亲也是父亲了,孩子也是孩子了。”

“人活着就是这么的。”

“活着就是活着。”

“死了就活不了。”

“自杀就非死不可。”

“若想逃就非逃不可。”

马伯乐一想到“逃”这个字,他想这回可别逃了。

于是马伯乐在家里住了一个很长的时间,七八个月之内。他没有逃。

同类推荐
  • 国叔

    国叔

    星期三傍晚快下班时,手机响了。是成刚吧?是我,国叔,有事吗?这个星期天你带孩子回来,回来喝喜酒。国叔语气里压抑不住的兴奋。我问:国叔,什么好事啊,要请我喝酒?我生儿子了!啊?……一定要回来呀!国叔仍在大声说着。我“嗯嗯”着,后面的话根本没听进去。
  • 懂你

    懂你

    记得曾有人说过:友情是没有翅膀的爱情。我刚听到这句话时,也曾一头雾水,友情怎么会是爱情呢?没有翅膀的爱情?如果这句话是针对两个女孩的友情来说的,它也同样正确吗?是不是说这两个女孩的友情已经很深很深,但又不是爱情,没有翅膀的爱情就不是爱情了只能是友情,深深的友情,是这样的吗?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句话,但我一直地一直地思索也无法读懂其中的意蕴,直到后来遇到了好友晶,我才开始在我们的友情中慢慢潜析出这句话的意蕴。
  • 透视(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透视(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80后当红女作家周李立的中短篇小说结集。小说聚焦现代人所经历的隔绝与孤独,《火山》中赴日寻父的男孩,经历国度与亲情的隔阂,《另存》中寻找灵感无果的画家与周遭喧闹隔绝,《透视》中在地震后幸存的老司机与艺术区格格不入,默默埋葬往日记忆……作家笔下的人物在喧嚣的时代中独自应对命运和人生的不确定,其间呈现出多维的人性差异,叙述语言冷静从容,为较好的80后小说。
  • 决战王妃

    决战王妃

    在社会阶级分明的伊利亚王国,当上王妃是扭转命运的唯一机会。17岁的第五等级姑娘亚美利加被迫选妃,全家人都将希望寄托于她。然而,王妃只有一位,机会仅有一次,而亚美利加最大的筹码是,她不爱王子,也不想要这个位子,所以,她可以做真正的自己。 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竞赛,没人愿意乖乖按规则来,女孩们纷纷穿起心机的盔甲,去争夺王冠。亚美利加虽无所求,却不能对盛装华服下埋伏的凶险视而不见。对于她,王子每多一个微笑,每多一次关注,都为她招来更多的嫉恨与敌意。何况,从前的爱人如今成了专门保护她的皇家侍卫,倘若竞争者发现这秘密,哪怕是蛛丝马迹,他们俩就死定了。
  • 珠玉在侧,总裁在上

    珠玉在侧,总裁在上

    神秘的古董珠玉,揭开的是藏宝隐秘,家族诅咒,映照的是诡谲人心,古董局中局,收藏谜中谜,当人人机关算尽,只她赤诚天真放爱入局,用一块南红坠子撬动了所有人的命运齿轮。传说中的四枚古董珠玉,揭开的究竟是什么隐秘?家族诅咒,死亡迷局,究竟如何破解?珠宝局中局,收藏谜中谜,映照的是诡谲人心,当人人机关算尽,只她赤诚天真放爱入局,用一块南红坠子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齿轮。
热门推荐
  • 恶作剧之劫

    恶作剧之劫

    秋芷璐在进景颢高中的第一天就得罪了小霸王圣豫宸,幸好有钢琴王子君宇灏为她解围。君宇灏对她的好感导致一向以君宇灏女朋友自居的毕菌莎处处与她作对,秋芷璐几乎成了女生的公敌,多亏圣豫宸和君宇灏每次都及时相助。一个是凶又暴力的校园小霸王,一个是完美无缺的钢琴王子,面对他们同样的真情该怎样选择? 原来,灰姑娘和王子真的只是童话,什么也抵不过心里最真实的声音。
  • 凤凰错:冷面王爷请绕行

    凤凰错:冷面王爷请绕行

    身为被先帝委以重任的右相,简奕澜觉得压力很大,不仅要隐藏好自己其实是个女人的秘密,还要为大岚朝任劳任怨。这样也就罢了,可是为什么秦王却总是缠着?被秦王祁清岑搂住小蛮腰的简奕澜惊恐喊道,“王爷,请自重!”祁清岑蹙眉一叹,“怎么?失忆症又犯了?算了,本王帮你回忆回忆!”“唔。”祁清岑堵住简奕澜的嘴唇,辗转厮磨。“想起来了吗”简奕澜砸吧砸吧嘴,“好像有点印象。”
  • 时光许我乱琉年

    时光许我乱琉年

    你是不是从来没有想过我有一天会醒过来?可惜你的独角戏结束了。所以这是你不择手段的理由?
  • 只有厨房温暖灵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只有厨房温暖灵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招待自己和喜欢的人,从认识厨房生活开始。想法积极的人,做任何事都会有正能量看法,比如做饭。厨房的创造力在于,让你专注于手头工作,专注于当下,集中注意力,而不会让你分心或有压力。当你拿起一棵青菜,你开始专注所有的感觉。水流的声音、青菜的外观。当你拿起一只碗,你闻到洗涤液的气味、听到碗盘之间碰撞的声音。当你做好一盘菜,你手中盘子的触觉,菜的色与香。一个人,更要好好吃饭。
  •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过对生命、成长、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问题的讨论,试图以这本书满怀诚意地探讨现代人的母题之一——生育。全书分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内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作者对于生命创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权利和个人生活的转变。从中篇起,作者开始向繁育子女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批评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诞、经验主义对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错乱。用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谈父母的职责、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人。在下篇里,挑战延伸到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教育体制、环保现状进行批判。
  • 那个小兵开外挂

    那个小兵开外挂

    某主播:那个小兵成精啦,会卡位,打野,躲技能,还会抓人......UZI:卧槽,那个小兵肩抗饮血,手拿无尽,砍人了!小苍:哇,这小兵好友爱,竟然帮我挡了个技能,可为什么放的是风墙?被系统召唤成小兵的林凡叹息一声:“唉,我这不是成精,只是开了个挂而已。”
  • 情场麻辣烫

    情场麻辣烫

    选录了《最美的爱情有多美》、《等待第十朵玫瑰》、《等待一朵蔷薇再盛开》、《开灯》、《谁是我的拉风王子》、《找一趟回18岁的班车》、《5000只鸟儿说爱你》、《拼图游戏》、《一袋买了60年的盐》、《相守一生的爱人》、《想抓你就抓床单吧》、《蜀葵边上的石凳》、《绑架者》、《和初恋情人看电影》、《请把我的花儿浇点水》等近百篇关于情感的微型小说。
  • 穿越之富贵小锦鲤

    穿越之富贵小锦鲤

    一场车祸,坠入湖中,偶遇锦鲤,穿越她身; 她成为颍州谢家二小姐谢抒饶,被家人放逐幽禁,甚至想置她于死地;声名狼藉恬不知耻的原主,定掌握了攸关他人生死的秘密,才招来杀身之祸。只是这关她什么事!她一新来的,又有锦鲤傍身,得好好活下去,赚钱买房走上富贵之路! 他是颍州谢家三公子谢抒显,名满天下,商业奇才,身世复杂。谢抒饶:“我对三哥绝无非分之想!”谢抒显:“你做不到的!”
  • 勇者崛起(王与巫师·第二卷)

    勇者崛起(王与巫师·第二卷)

    An action packed fantasy sure to please fans of Morgan Rice's previous novels, along with fans of works such as The Inheritance Cycle by Christopher Paolini…. Fans of Young Adult Fiction will devour this latest work by Rice and beg for more.
  • 宋庆龄与孙中山

    宋庆龄与孙中山

    宋庆龄和孙中山的婚姻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诠释了宋庆龄对孙中山从崇拜到结合,并共同从事民族解放事业的革命经历。包括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辅佐孙中山革命,宋庆龄与孙中山共事后即对他产生的崇拜;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合的过程;婚后十年间二人共同经历的艰苦革命历程;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对他的深深怀念五部分内容,且配有大量珍贵照片。本书是一部介绍宋庆龄与孙中山生平的普及性学术佳作。书中披露了很多从未为世人了解的新史料,对研究孙中山与宋庆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