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2300000007

第7章 救亡呼声响四方

1931年9月19日,中央广播电台一名男播音员以沉痛、愤慨的语调,播出了一条震撼人心的消息:9月18日夜,日军在东北发动突然袭击,占领沈阳等地……20日,这座电台又播发《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日军侵华对各级党部的训令》;22日,播发《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国同胞书》。

这一突发事变,引起了中国政局和亚洲形势的重大变化,全国各地抗日救亡的呼声,似汹涌澎湃的怒潮,涌进了首都南京,也涌进了这座中央广播电台。

(一)

吞并满蒙,占领东北,这是日本既定的“大陆政策”的第一步,所以东北危机已非一日。然而,南京国民党政府长期以来第一位的事情是一门心思地“剿共”,对日本,只是想方设法钝化矛盾,避免冲突。所以,“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出现了两个重要情况:在南京找不到“党国”首脑蒋介石,他正“赴赣督师”,在江西忙着“围剿”红军;而东北方面,二十几万国民党部队,面对万余名日军的挑衅,恪守蒋介石指示,抱定“不抵抗主义”,“恭恭敬敬地让出了沈阳城”,坐视大片国土沦陷敌手。

面对这一切,全国人民包括很多正直、爱国的国民党人,都义愤填膺、同仇敌忾,一致呼吁抗日救国。据“党国”要员、后来死于西安事变的邵元冲的日记记载:9月22日上午,南京市国民党员在中央大学集会,先一日晨由江西风尘仆仆赶回南京的蒋介石前往演说,会场群情激愤,难以抑制,“中有一人施讥弹,季陶即叱令缚跪,介石亦顿足怒骂。是亦不可以已乎”。可见当时国民党人情绪之一斑。全国各界人民群众的请愿、抗议活动更是此起彼落。最突出的是捣毁外交部的一次。原来当时的外交部部长王正廷,为“事变”事向国际联盟送交的抗议书,竟是非不分,说什么“据报日军侵入沈阳,与华军冲突”,这个“国联”则据此一说却要中日两国军队各退原防。对此,连一些爱国的国民党要员也斥之为“一言丧邦”。9月28日,中央大学及上海学生代表约800人,冲进外交部捣毁器具,将这位王部长揍得头破血流。自此以后,全国各地来京请愿的学生及民众团体络绎不绝,而使国民党当局每每穷于应付。那时,常常由汪精卫出来接谈。此人出语圆滑,伸缩得不可捉摸,常常激起民愤,难免出危险。为此,中央党部于11月27日晚召开临时会议,成立几个委员会专事接待。当时,南京城和全国一样,到处都在沸腾。

在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气氛中,国民党一些高层人士仿佛也受到了感染。即如蒋介石,11月19日于外交委员会发言宣称,他本人“愿不日即可北上,收复失地,以挽回国民对党国之信用云云。词甚激昂,众多感动”。[5]第二天,国民党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决议一致拥护国民政府之外交方针,并准备作最大之牺牲奋斗,赞成介石之北上收复失地等政策”。[6]

抗日救亡的热潮对国民党当政者的影响毕竟有限,他们总是九九归一,要同日本力求妥协,而念念不忘“剿共”;但是,抗日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救亡运动仍然日益广泛地展开了。这就是中央广播电台开展救亡宣传活动的政治背景。

(二)

“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淞沪抗战,这一股股强大的政治浪潮接踵而来,抗日救亡的呼声响彻四方,中央广播电台的节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地改订了播音时间。新闻节目中原来“剿共”内容占重要位置,这时则主要报道抗日政局和前方战况,并增加关于日军侵华的特种报告;还开始增设日语广播,“一面揭露日寇的阴谋,一面安定人心”,“鼓励士气,唤醒民众”。电台一度停止音乐节目,平时那种慢敲细打、喜庆升平的音乐节目,被铿锵激越的军乐所代替,充满了战斗的气氛。很快,群众性的抗日歌咏活动开展起来了,他们经常来中央广播电台演唱,艺术水平虽非上乘,但发自群众内心的呐喊,意义自然不同。其演讲节目,也多是激昂慷慨宣传民族大义,痛斥日寇侵略罪行。

但是不久,这种抗日救亡宣传的势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日本方面“取缔排日”的强大压力下,只提“救亡”,而不言“抗日”,很多文章,对日本只能提某国某方;重弹“剿共”老调,将“剿共”纳入“救亡”的范畴。那汇订成册及至压在发音室玻璃台板下的“警策语”,时时插播。例如,有两条蒋介石的警句,颇能说明这个问题:“果真我们的内政能够统一,国基能够稳定,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强大的国家,都要对我们发生敬畏,我们只要真正能统一,就没有哪个敢做我们中国的敌人”;“和平未至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7]这就是所谓先“安内”而后“攘外”的指导思想。

然而,随着国难日益深重,人民日益觉醒,团结抗日的呼声也在广播中日益高涨。很多广播节目则逐步侧重于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强自立的意识,并向民众进行军事教育,普及军事常识;很多有识之士包括一些国民党高层人士也不断发表救亡图存的演说。最为难得的是,就连那个给娃娃们听的“儿童节目”,也办得颇有声色,它用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着这一代人。

1934年8月20日,“儿童节目”播出了一篇题为“九一八的余痛”的讲话:“……讲到‘九一八’这个日子,诸位一定要想到民国20年的‘九一八’吧!在民国史上,这一个‘九一八’事件发生,其间所经过的事实,我国所受的损失,所蒙的耻辱,留下的创伤,增加的痛苦,想大家还能够记在心里,印在脑里……在当时固然是非常痛心,非常难受。事隔三年,想起过去的事实和三年所有的悲痛,以及现在的实情,怎能不痛定思痛……要晓得一个人身体上受了创伤,或是被旁人无故地剜掉一块肉,甚至割去一条腿或是一只膀子,他的疼痛,当然痛到不可说的地步。‘九一八’事件同这种情形正是相同……要想止掉疼痛,减少疼痛,那就要我们努力地去想,努力地去做……那么疼痛可以无形地消灭,创伤可以无形地完好,身体可以成为一个完整无缺的身体,国家可以成为一个完整无缺的国家。诸位,快点团结起来,努力去干,总有达到的一天。”

想来确也不同寻常,同孩子们竟然说出一番大人之间说的话来。但这一番宏论,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处在国难期间,孩子们也似乎早熟了。他们关心国家的兴亡,也拿起笔,放开歌喉,走上广播舞台,说出了、唱出了他们心底的积愤和向往未来、为国赴难的壮志。例如同年10月30日,南京市崇淑小学学生来到中央广播电台,播唱一组抗日歌曲,有《上战场去》《为国而死》《战歌》等,赞美华夏之魂,呼吁与敌抗争,颂扬为国捐躯。其中一首题目叫《民族精神》,其歌词如下:

塞北华南,蓦一片炮声起,惊醒了华族之魂。提枪向前,拔刀冲锋,民族魂复兴。谁是天纵的骄儿,谁敢侮华胄神明?来杀向前去,求生来啦,民族英雄!

辽沈淞沪,好一片火光起,烧沸了华族之心。提枪向前,拔刀冲锋,民族魂复兴。谁是天纵的骄儿,谁敢侮华胄神明?来杀向前去,求生来啦,民族英雄!

当时的中央电台节目中救亡调子是非常压抑的,但在这个“娃娃节目”里,孩子们倒常常发出救亡的强音。这大概是“童言无忌”吧。所以,这样激昂的调子在这个节目里一直地唱了下去。

(三)

卢沟桥“七七”事变一声炮响,打破了这个密云不雨、压抑沉闷的空气,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大声疾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了。中央广播电台的播出节目也立刻实行了战时宣传体制,空前的“发扬蹈厉”,充满了战斗气息。除了新闻和抗日演讲外,其他专题节目全部停止;音乐节目只保留军乐,但更多的是播放抗日歌曲。因为一时创作接应不上,抗日歌曲非常缺乏。于是,播放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终日不息。当时还没有录音器材,依赖“蜡盘”片放音,易于磨损,有时放出来的声音走腔走调。尽管如此,这铿锵激越的歌声,使得无数军民热血沸腾,受到了社会的热烈欢迎。

民族大义化成音乐家们的创作热情,一批救亡歌曲应运而生,并由南下的青年学生带到了南京。于是,《大刀进行曲》《救国军歌》《热血》等歌曲,在日本飞机盘旋俯冲的呼啸声中,在敌人炸弹的爆炸声中,也通过这强力电波,化作民族抗争的有力呼喊。

1937年9月,正当上海鏖战和日机轰炸南京最紧张激烈的时候,平津流亡同学会宣传股歌咏队到了硝烟弥漫的南京。他们来自北中国,目睹国土沦丧和日寇的残暴,怀着切肤之痛和与敌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一路南下,用抗日歌声唤起民众。一到南京,他们就广为宣传,到处歌唱,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9月11日,他们第二次来到中央广播电台——中央党部大院。此时,这个大院已是一片悄悄然,一处处防空工事提醒人们,这个城市正在经受生与死的考验;中央广播电台已经实行分散播音。可是就在这大演播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人们严肃而又忙碌,仿佛不是演播歌曲,而是举行一场悲壮的仪式;歌声饱和着泪水升起来了……听,赵启海的《松花江上》,张瑞芳的《牧童歌》,谭兴枢的《九一八小调》,雄浑的大合唱《打回老家去》《前进歌》《救国军歌》等等。这歌声,飞向千家万户,飞向喋血战场,飞向防空掩体,使多少中华儿女抛洒下激愤的热泪。特别是那曲《九一八小调》,那浓重的东北乡土的韵味,使人悲怆、愤怒而又令人深思: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东北的父老有三千万,时时刻刻都在痛苦中!

这首小调,唱出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唱出了东北人民的苦难,也唱出了不抵抗政策的荒谬。

人们在深深思考,中央广播电台的一些同人也在深深思考:为了宣传抗日,曾走过了多么不平坦的路程!

同类推荐
  • 铁血冷娃

    铁血冷娃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发动了“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闪电般攻城略地,大片国土相继沦丧。随着山西各主要关隘先后失守,中条山的战略地位就显得愈加重要。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黄河北岸,横宽170公里,纵深50公里,与太行、吕梁、太岳互为犄角,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踞之,我军可俯瞰豫北、晋南,进则可直插敌后;退则可踞险而守,屏蔽洛阳、潼关;失之,日军则可占据此要地,渡河南下,图我陇海,侵我中原,进逼陕甘。因而,中条山地区被视为抗日战争时期“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官场、职场、道场、情场,无论是否看上去很美,都只是一个道理:人人在实现着利用与被利用的价值。在《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一书中,辛可大师通过36封托名唐僧的书信,对经典名著《西游记》加以另类解读。作者无情奚落了原作中的偶像,把吴承恩不忍明说的真相全部曝光,辛辣批判了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正统观念”。作品以经典为原料,展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令人瞠目的现代作风和有悖常识的历史观察,是近年来最具颠覆力、最让“正人君子”失眠的文字作品。正史野传信手拈来,说古论今笑骂不羁。酣畅淋漓,舒经解闷,辛辣戏讽的文风,纵横驰骋的笔墨,一卷在手,非让你一口气读完为止。
  • 中国香港与台湾文学大观(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香港与台湾文学大观(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话: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诗酒江湖:东篱杂文

    诗酒江湖:东篱杂文

    这本杂文集,收录了近两年来的文章,多发表于头条号和微信公众号。内容包括,诗词介绍,生活随感,影评,历史人物评传等。没有详细分类,就随便杂糅在一起,大概是按照写作时间顺序排列。这样也有好处,可以通过看这些文章,了解作者这两年都干了些什么,写作很随机,泥沙俱下,当然也可能在泥沙中发现一两颗珍珠。作为一个理科生,觉得生活本身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不用非要分门别类的去编辑,那样看文章就会有到了丰台世界公园的感受,一进门是希腊雕像,再往里走,就见到埃及金字塔,一回头,哇,还有法国凯旋门在脚边,很容易惊喜…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心向南

    一心向南

    你相信鬼神之说吗,林闻予这双眼能看见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相信我这不是恐怖小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芮尔汶

    芮尔汶

    自天穹之战结束,世界重新回到智慧生命手中,人类就与自己战时的挚友亚人分道扬镳互相敌视,并且爆发了战争。数百年的战乱造成的不仅仅只有无数温暖的生命变成历史书中一串冰冷的文字,而且文明也随着战争而倒退,大量的图书馆被焚毁、教会仗着先贤名义肆意焚烧书籍迫害异端学者,最终所得到的只有生活在西大陆的亚人被彻底的从地图中抹去、生活在东大陆的人类也被亚人抹去。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只不过如同太阳一样,无论寒夜多么漫长太阳最终也会重新出现,哪怕沉沦百次也是如此。旧时代的终章是流浪民族芮尔汶被迫攻陷(武装讨薪:圣约国曾许诺若是芮尔汶为他们而战的话,将赐予他们百里土地以供安身)圣约国首都永恒,宣告四百年帝国的彻底覆灭。而新章的序则是芮尔汶人成为圣约国后第二个霸主。时至现在,芮尔汶称霸已六百年,世界局势也久违的开始剧变:商人们渴望得到更多的权利、知识前所未有的自由了起来、贵族也开始分裂、就连教会也在反思尝试革新。芮尔汶,还能够像千年前那样摘得最终的果实吗?在这个动荡充满机遇与危险的时代,机会前所未有的撒向了任何一个人无论贵贱。
  • 灵褚篆

    灵褚篆

    自小中毒无法修炼的徐景言遭人嫌弃,被冠名扫把星……后受上古灵魂相助,身为器,魂为灵,炼鼎化灵褚,四域八荒为其沉浮,灵褚大地谁可针锋?转变不凡人生,是天定亦或是人定?是阴谋亦或是正气?何谓,男儿热血护心头,我心向阳,光明亦或是黑暗,由我主宰。
  • 至尊极界

    至尊极界

    作为一个厌倦了普通生活的宅男,当张秀明被一群特工争抢时是懵逼的。当被抢的特工告诉自己,自己是拯救世界的男人,张秀明是崩溃的。当特工头子告诉自己,抢你来是要你当老大的,你要是不能拯救世界,就回来继承天下时,张秀明已经彻底无言了!叮,美女送达,敌方三十秒后到达战场。当张秀明经历一个个世界后,才发现,原来平凡或许才更难得。
  • 美攻A计划1

    美攻A计划1

    人们常说,现实中不会有童话,可女主角的遭遇却像极了童话中的灰姑娘。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妈妈,爸爸娶了新的女人后还带来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姐姐。后妈和姐姐们不但夺走原本属于她的一切,还把她变成了灰姑娘。于是她开始等待,有一天能在国王的舞会上遇见一位王子,他会拿着水晶鞋找到她,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一天,终于到了……她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情感经历后,精心设计了与王子相遇的一系列画面。为了复仇设下甜蜜陷阱……她想要的同为矛盾体的王子才识破她的阴谋以后,没有要伤害他,却一次次把她推向险境后,又向她伸出的那只手。让一个人无法忘记的往往不是得到某种东西的喜悦,而是对某种东西的恐惧。她要怎样才能忘记他?她害怕,害怕她会,喜欢上,他……
  • 陶弥的时光

    陶弥的时光

    她穿了一件乳白色的雪花呢大衣,系了一条玫瑰色的羊毛围巾,从鞋柜里拽出一双酒盅跟的短腰靴,然后抓起桌上的柠檬色坤包,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她没有乘车,徒步朝郊外走去。独自穿越正在泛绿的荒草滩,附近有大片的农庄,有农舍里传出西皮流水的二胡声,窗户上还贴着带喜鹊的窗花儿,田野上传来蛐蛐的鸣叫,她蓦地觉得此刻擦身而过的老槐树、鸟群、山峦,都是她最近最后的亲人。
  • 古代宠妻录之绿袖红妆

    古代宠妻录之绿袖红妆

    钱菲菲,古代娘死爹不疼的小白花一枚,人生中第一件幸事,是有四位很疼爱自己的姑姑教导自己。人生中第二件幸事是遇到沈钰寒,被他宠的日渐嚣张,老虎头上也敢拔根毛。(一见钰寒误终身。)男主沈钰寒,外冷内热,心地善良,天生自带撩妹技能,可谓古代中央空调(误),对女主真心,很怜惜女主钱菲菲。
  • 在星际重建宗门

    在星际重建宗门

    宗门被毁,阵灵带着九方月白来到异世在垃圾星求生。却没想到金子在垃圾堆里也能发光。被按着头送去上学的九方月白决定,从内部策反敌人。星际军校天才多,这不都是我宗门的大好儿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