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500000005

第5章 秘史(5)

裴度的宅子在通化坊,就在朱雀大街的边上。当裴度骑马刚出东门时,就被刺客堵住。刺客第一剑断裴度的靴带,第二剑刺中后背,第三剑砍到脑袋上,以为裴度已死,所以刺客待其坠马,以取其首级。但此时,裴度的随从王义死死护住主人,刺客再挥剑,砍断王义的手,又将其刺死。裴度已滚到一边的沟里。刺客没有再查看,认为其必死无疑,于是呼啸而去。

他们想错了。

裴度虽头部中剑,但伤口不是很深。为什么?上朝出门前,他梳完头,随手戴上朋友前一天赠送的扬州毡帽。这种帽子比较厚,正是它保护了这位唐朝未来宰相的性命。自此以后,扬州毡帽畅销长安,因为被认为能给人带来好运气。

裴度的侥幸脱险对藩镇来说是个灾难。

武元衡被刺三天后,宪宗即以裴度为新宰相,继续对藩镇用兵。此前,有大臣向皇帝建议罢免裴度的官职,安抚李师道和吴元济。宪宗大怒,道:“若罢免裴度,使贼人奸计得逞,朝廷威信何在?我用裴度一人,足以袭破此二贼!”

裴度任宰相后,以削平山东和淮西的藩镇为己任。此时,公开反叛的是淮西。武元衡被刺前一年,淮西节度使吴少诚病死,其子吴元济秘不发丧,欲继承节度使之位。这种情况在当时很常见,结果往往是朝廷妥协,追加一个任命。但宪宗皇帝拒绝了这样的要求。吴元济遂叛。

武元衡被刺后,长安继续对淮西用兵,两年过后仍无法决胜吴元济,朝廷的财政也渐渐吃紧。朝廷中的一些大臣有罢兵的想法。这一日,宪宗在与重臣议政的延英殿召见裴度,专门询问此事。

裴度说:“贼臣跋扈四十余年,圣朝姑务含弘,盖虑凋伤一境,不闻归心效顺,乃欲坐据一方,若以旄钺授之,翻恐恣其凶逆。以陛下聪明神武,藩镇皆愿勤王。臣请一诏追兵,可以平荡妖孽!”意思就是,不可罢兵,他裴度要亲自领兵围剿叛军。

唐宪宗问:“你真的能为我出征吗?”

裴度流泪拜倒,说:“武相国已殉难两年,今山东、淮西两贼仍未平灭,为臣日夜忐忑,今必为陛下出征,誓不与贼共存!”

宪宗动容,当即命裴度为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

早年时,裴度落魄于洛阳。一日黄昏,路过天津桥。当时淮西已叛多年。在桥上,有俩老人倚柱聊天,一位说:“蔡州用兵日久,不知何时才能平叛。”正在这时,他们看到裴度,惊愕而退。裴度奇怪,叫仆从跟在他们后面,听一老人说:“刚才还忧虑蔡州之乱不能平息,现在好了,平此乱者当是此人。”仆人回报裴度,后者笑道:“拿我开玩笑吧。”但就在转年,裴度考中进士,走入了仕途。

元和十二(公元817年)年八月,裴度赴淮西,指挥战斗,军威大振。

当时,朝廷的每支军队都有宦官监军,士兵进退都听监军的,将领做不了主。裴度到后,将所有宦官都轰了回去,把权力下放到将领那里,如此一来,谁人敢不用命?所以此后连战连捷。十月十一日,在裴度调度下,大将李愬雪夜袭蔡州,生擒了吴元济。

又过了一年,秋高气爽之日,朝廷开始对盘踞在山东的李师道用兵。

李师道虽善于进行恐怖活动,但本身没什么谋略,真要对阵作战,就含糊了。而且,吴元济被诛后,对他震动不小,在这种情况下,他上表向朝廷谢罪,割让三州,并以长子为人质,留于长安。但很快又改变了主意。出现这种变化,跟他身边的两个女婢有关。

按史上记载,李师道无谋,计策多出于身边的俩丫环:蒲大姊、袁七娘。她们得知师道向朝廷服软后,说出了这样一番话:“自您祖父以来,一直占据着山东十二州,怎能轻易割给朝廷?况且我们有很多军队,可以跟朝廷打一架,若胜不了,再行议和也不晚哦!”

李师道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高兴地答应了。

朝廷此时已派武宁、宣武、义成、横海、魏博五镇(这段时间还比较老实)节度使率军合围山东。中唐藩镇,最善战的莫过魏博军(又称“天雄军”,与徐州的“武宁军”,为当时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与魏博军交锋的是李师道的部将刘悟。一战即溃。当时,李师道坐镇郓州,逼刘悟进军,后者遂反水,回师手刃李师道。时间是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春二月。

刘悟这一刀,算是对武元衡的一个交代吧。

武元衡的朋友中,有个叫王潜的,任江陵镇守使,其部下许琛,一夕暴死又复活,声称被抓到阴间,在那里偶遇了一个身材高大的紫衣人,后者托许琛给王潜带话,说自己生活困顿,身上快没钱了。

按许琛的描述,他当时来到一个叫“鸦鸣国”的地方。国中有千万株高大的古槐,乌鸦不断地鸣叫,四周幽暗阴森,“内气黯惨,终日昏暗,如人间黄昏已后,兼无城壁屋宇,唯有古槐万万株,树上群鸦鸣噪,咫尺不闻人声。”后进了一座城,在府衙里,发现官员身边坐着一个紫衣人,身材高大,头上包着棉布,好像受了伤。经官员审问,发现抓错了许琛,便放他回人间,临走时,许琛被紫衣人拉住,后者说:“你回去看见镇守使王潜,就说我需要用钱,请他一定再给我五万张纸钱……”

王潜听后,潸然泪下,说:“那紫衣人定是元和十年被刺的故友武相国啊!”

武元衡被刺后,与其关系不睦的诗人刘禹锡,曾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着名的《代靖安佳人怨》,其一:“宝马鸣珂踏晓尘,鱼文匕首犯车茵。适来行哭里门外,昨夜华堂歌舞人。”其二:“秉烛朝天遂不回,路人弹指望高台。墙东便是伤心地,夜夜流萤飞去来。”

有人说,这诗里有那么一点幸灾乐祸。刘禹锡是那样的人么?

武元衡的情人、皇帝和同事都还不错。他死后,成都的女诗人弄起“薛涛笺”;皇帝没有动摇,继续执行了他的政策;而同事裴度,连续平灭了强藩,为他报了大仇。而裴度自己,也成为一代名相。晚年的时候,裴度退居洛阳,在南郊午桥别墅“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极都城之胜概”,取名“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终日宴饮放歌。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春,裴度似乎也听到了乌鸦的叫声,那是他的老友武元衡在“鸦鸣国”的召唤吗?没有多久,他便也去世了。

甘露大冒险

这是一个不值得同情的故事。如果你足够肤浅,也会这样认为。

这个故事中,几乎囊括了一切类型电影的关键词:阴谋、惊悚、悬疑、宫廷、格斗、刺杀、皇帝、官宦、宰相、陷阱、逆袭、悲剧、偶然、意外、周密的筹划和猪一样的队友……所以说历史本身无须虚构就比小说精彩。

讲这个故事前,先看一个对话。

开成四年(公元839年)的一天,唐文宗李昂一个人在后宫愣神,“瞠目独语,左右莫敢进问”,随后题诗一首:“辇路生春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这位皇帝在观赏牡丹时,又吟《牡丹赋》:“俯者如愁,仰者如语,合者如咽。”吟罢才想起这是前宰相舒元舆的作品,“不觉叹息良久,泣下沾臆”。这一年冬天,文宗欲在延英殿召见宰相,但被宦官拒绝。他辗转至思政殿,问:“今日哪位大臣在翰林院值班?”

宦官:“中书舍人周墀。”

文宗:“那我可以见见他吗?”

这一次被宦官允许。

周墀来到后,君臣进行了一次历史上着名的对话。

文宗:“你说我像以前朝代的哪位皇帝?”

周墀:“唐尧虞舜,殷汤夏禹。”

文宗:“你说的这些我不敢比。你觉得我比周赧王、汉献帝如何?”

周墀震恐,拜倒在地:“赧、献乃亡国之君,如何与陛下比?”

文宗苦笑:“我比不上他们。周赧王、汉献帝,受制于强大的诸侯,而我却受制于家奴。”说罢,泪落衣襟。

这个桥段,很多人耳熟能详。

讲文宗皇帝的故事,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唐朝的分期。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这是人们熟悉的概念,但这只是唐诗视角下的说法,比如认为盛唐结束于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看起来叫人莫名其妙,仔细端详会发现:杜甫死于这一年。所以,这种时间分期不能用于社会角度下的唐朝。

社会视角下的唐朝,以盛、中、晚、残四阶段划分更准确:

从唐朝建立到玄宗时代,盛大开放,气象瑰丽,为盛唐时代。盛唐和中唐的分界线,就是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这当然没有疑问。但中唐和晚唐的分界线在哪儿?历来众多纷纭。有人认为唐宪宗元和中兴结束后,就直接进入晚唐了;有人认为,唐穆宗长庆时代仍属中唐,之后才是晚唐;还有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晚唐,是从完全不可救药的唐懿宗咸通时代开始的。这些都不太准确。真正的分界线是本故事所讲的“甘露之变”(晚唐和残唐的分界线,则以僖宗即位、黄巢暴动为标志)。

唐文宗一共使用了两个年号,前九年用的是“大和”,后四年用的是“开成”。“甘露之变”爆发于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冬十一月二十一日。在这一天,皇帝与宰相秘谋,欲在深宫里诛杀专权的宦官,但事变在瞬间被逆袭而失败,结果导致皇帝被幽禁,四名宰相被腰斩,长安城中大肆搜杀,死难士民超过千人,成为唐朝第一痛史,对朝廷的政治格局和大臣的心灵走向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甘露之变”是宰相、大臣协助皇帝铲除专权宦官的行动。那么就得说说唐朝宦官专政的情况。

这个情况并非从我们熟悉的高力士开始。力士谈不上专权,顶多为玄宗所宠信。而且,力士至死都忠心于玄宗。唐时宦官之恶,是从李辅国开始的。此人抓住一个机会,在“安史之乱”中拥立唐肃宗,使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而肃宗又是个非常无能的人。所以,大权尽落在李辅国之手。后来,此人涉嫌谋杀了作为太上皇的玄宗,还在宫廷格斗中处决了肃宗的老婆张皇后,当时正在病中的肃宗因此惊吓而死。可以说,从一开始,专权的唐朝宦官就玩得比较狠。

但肃宗之后即位的代宗对付宦官是很有手腕的:先派刺客刺杀了李辅国,又诱杀了此后专权的鱼朝恩,并且流放了另一名着名宦官程元振。一个皇帝解决了三大宦官,这一记录可谓唐朝之最。但仔细深究的话也好理解,因为这时宦官还没掌握禁军。但随后的德宗时代就不同了。

德宗一度想削平藩镇,但最终失败,其间引发“泾原兵变”:平叛的甘肃泾原士兵路过长安,因不满待遇而哗变,德宗出逃时,身边大臣没几个,倒是一群宦官保护了他。返回长安后,切身经历让他做出一个并非明智的决定:禁军主力神策军的两名司令官即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直接由宦官担任。

这是个可怕的开始。

换个说法就是,宦官担任了皇城警备军司令。这就不好办了。从此之后,直到唐末宰相宰相崔胤引军阀朱温大杀宦官前,唐廷一直在阉人可怖的阴影下运作,他们牢牢地控制着皇帝的生死和皇位继承的决定权。

现在可以说到“甘露之变”的主人公文宗皇帝了。

文宗的祖父宪宗、哥哥敬宗,这两任皇帝都直接死于宦官之手。尤其是开创了“元和中兴”局面的宪宗之死,叫文宗久久不能释怀。当时,宫内外都传是宦官王守澄指使小宦官陈弘志毒杀了宪宗。由于这件事涉及文宗的父亲也就是穆宗(传言穆宗当初为登上皇位而参与了弑杀),所以最后不了了之,涉案的王守澄仍在宫中担任要职,直接手刃宪宗的陈弘志则在襄阳做监军。杀了皇帝,却什么事都没有,这叫文宗怎么也想不通。不但文宗想不通,后人也想不通:这唐朝也太开放了,大明宫的幕布也太黑暗了。

文宗即位后想有作为,一来二去发展了两个心腹:宰相李训、凤翔节度使郑注。三个人合谋,开始一步步铲除宦官,尤其是涉嫌弑君的“元和逆党”,这期间提拔了另一名宦官仇士良为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分当时最大的宦官王守澄之权。仇此前一直为王守澄压制,所在出任要职后立即向文宗密报: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宪宗一夜之间暴崩,确是王守澄指使宦陈弘志所为。至此,这个传言就被证实了。

文宗隐怒骤起,随后依次使计,杖杀了陈弘志,毒杀了王守澄。但此时,仇士良又坐大。所以,按郑注的计划,叫包括仇士良在内的大小宦官全体出动,给王守澄送葬,在长安郊外将其一网打尽。但李训担心此举成功后郑注将获首功,于是在联络了另一名宰相舒元与,以及左金吾将军韩约、未上任的太原节度使王璠、未上任的邠宁节度使郭行余、代京兆尹罗立言、御史中丞李孝本后,决定在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这一天提前在皇宫内动手,诛灭众宦官(在这里,有一个大疑问:是杀所有的宦官,还是专权的宦官?假如文宗要处决皇宫里所有的宦官,是最终废除宦官制度,还是说换一批新宦官?在当时来说,前者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但如果是后者,那么仍解决不了已形成传统的宦官干政问题)。

从官职上说,这个剪除宦官的政变阵容很强大。也就是说,四位宰相中的两人,以及长安市代市长、禁军高级指挥官和部分重臣都参加了。

接下来,看看十一月二十一日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按李训制定的计划,当日上朝后,左金吾将军韩约向文宗报告,说大明宫左金吾庭院内的石榴树上突现预示吉祥的甘露,报告完毕后李训等人一起向皇帝祝贺,此时韩约悄悄返回已伏有兵士的左金吾庭院。文宗在表示诧异后,派李训前去查看甘露降临是否属实,李训回来后对甘露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接下来,文宗再派宦官左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右神策军护军中尉鱼弘志带一班宦官去查看。当他们进入左金吾庭院后,立即关闭大门,由埋伏在那里的韩约率人将他们一并扑杀……

这个计划还是非常周密的。按部就班,每个环节都涉及到了。皇帝、宰相、大臣都开始进入角色,令人紧张而窒息的“戏”开始了:

前面部分进行得很顺利,从文宗到李训再到韩约,三个人在宦官面前演得还不错。

问题出现在后面,最关键时刻有人掉了链子。这个人就是第二次进入角色的左金吾将军韩约。

说起来,这名将军在长安大名鼎鼎,因为他是个特别出名的烹饪大师和美食家。跟后面的宋明王朝相比,唐朝虽然还不是市民社会,但人们已经开始初步懂得如何享受生活了,特征之一就是唐朝贵族和士人嗜吃,按《酉阳杂俎》记载,长安流行的美食有:萧家的馄饨(汤鲜味美,去其肥汁,可以煮茶)、庾家的粽子(莹白如玉,估计是江米的)、将军曲良翰烤的驼峰(烤驼峰是从西域传来的,烤前切成片,加上香辣佐料,味道鲜美),还有就是韩约做的樱桃毕罗。

什么是毕罗?简单地说,就是从西域传入的一种带馅的烧饼。

这位金吾大将军亲手做的毕罗,熟后樱桃颜色不变,被称为“长安一绝”。除善做樱桃毕罗外,按照段成式的记载,他还能制作“冷胡突鲙”(类似于带有鱼肉的片汤)、“醴鱼臆”(甜味鱼胸)、“连蒸诈草獐皮索饼”(一种獐肉饼)。如果在一个夜宴的局上,韩将军的手艺必定会赢得宾朋的交口称赞。但是,这位厨艺了得的将军,干起正事的时却不管用了。

整个计划的开头,是韩约跑进大殿,向文宗皇帝禀报他所在的左金吾庭院的石榴树上天降甘露。演这场戏时,韩约虽然也很紧张,但最后蒙混了过去,没被宦官看出破绽。但当仇士良、鱼弘志两大宦官带人进入左金吾庭院后,直接面对石榴树下的韩约时,这位韩将军的心理在瞬间崩溃了。

同类推荐
  • 沙床

    沙床

    一夜情?裴紫的年龄比我想象的要大,大概30出头,头发盘在头顶上,连衣裙开胸很低,露出颈脖和锁骨,脖子上戴着项链,看得出来,那件项链出身名贵,款式和做工都非常精致。她的肩膀和胸非常夺目,纯净的雪白,精致高贵,有大理石般的质感,那温润的线条美,让人产生抚摸的冲动。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大江东去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1940年连载于香港《国民日报》,1943年出单行本时又作了改写。小说描写一位青年军人,由于战争,妻子离他而去,家庭遭到破坏。书中还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保卫中华门战斗及日军屠杀南京平民的血腥暴行;给侵略者嗜血成性的罪恶作了活生生的纪录。《大江东去》可能是最早把南京屠城反映出来的文艺作品。
  • 推销老婆的人

    推销老婆的人

    一大早起来,窗外堆着雪。雪悄悄下了一夜,没有一点声音。世界好像死了,身上裹着白色的床单,躺在窗外僵硬。不,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肥肉叹了一口气,担心恶劣天气会影响他摆脱妻子的计划。他穿好衣服,从自己的房间走出来,妻子的房门还关着,儿子熟睡在过道里。这是一套四十多平米的经济适用房,儿子出生那年拿出所有积蓄、又借贷三万元买的,现在已经显得陈旧、逼仄,犹如车站附近加铺的旅馆。他与妻子离婚八个月了。儿子已满十八岁,无需商量判给谁,准备让他自己找食去。存折上只有两千块钱,也无需争论怎么分割,他全给了妻子。现在麻烦的就是这房子,没办法掰成两半。
  • 一爱难求

    一爱难求

    宋茴出生在显赫的宋家,自幼丧母,父亲宋平嘉在她出生后便远走马德里。她由宋老太太带大,虽备受宠爱,但自小生活在堂哥宋世和堂姐宋言的光环下,令她的性格里除却乖张傲慢还多了几分自卑感。遇见汤季辰,爱上他,是她人生中最恣意的事情,他们一见倾心,却得不到祝福,因为他是宋言喜欢的人。他们努力过,挣扎过,最后却变成了她被送走,他赌气娶了宋言。这些年,他一直都在等待,等待能与她再在一起的机会,然而,她终于回来了,却视他为洪水猛兽,执意要嫁给李其琛,然而李其琛只是为了成全宋言的幸福才会来到宋茴的身边。当一切的纷纷扰扰落幕后,汤季辰终究是用深爱禁锢住宋茴的心,得到了一生的不离不弃。
  • 爱在远山

    爱在远山

    刘金富云南省大关县人,16岁辍学后打过工,当过代课教师。在《中国民族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西藏日报》《浙江工人日报》《河北科技报》《湖南邮电报》《陕西交通报》《南京晨报》《石家庄日报》《昭通日报》《民族日报》《绥化日报》《德阳日报》《怒江报》《拉萨晚报》《宜兴日报》《千岛日报》《宿迁晚报》《汕头特区晚报》《建湖日报》《躬耕》《椰城》《昭通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过作品。现供职于云南永善县文联。
热门推荐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我在人世间无敌

    我在人世间无敌

    ps:新书《我能压制一切》已经发布!我从深渊而来,我为最强男人!我曾把无敌妖王打跪,夜晚的小妖都是眼泪,他想让过去重来,可是我不给机会。这还不算什么,我有一个老婆,据说来头很大,谁见了她都得点头哈腰! 书友群+882684339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引木生

    引木生

    身为大夫不是只救人不杀人吗,你要是知道真相,还有颜站在我面前吗?
  • 芬芳满堂

    芬芳满堂

    狭路相逢勇者胜,温柔只给意中人!外出野营,她只想烤个野百合根做道甜品打牙祭,可万万没想到这位唐先生会百合过敏,一朝住院急救不说,还就这么赖上她了?开甜品店,他派人来扫货。外出登山,他跟着来挖角。走哪儿跟哪儿不说,不仅不谢她救命之恩,还要她先偿害人之过?行吧,反正去大酒店历练一下也不亏,可没想到这职场变战场,童年梦魇如影随形,昔日好友反目成仇,亲人姐妹对她步步紧逼,父母离世的阴影似乎也别有内情……“唐先生,我是想清楚的,没有遇到我喜欢的人,一直单身我也能过很好。”她一个母胎solo国外待了多少年的人,无所畏惧好吗!“我也是。但我遇到了,所以一生一世不想错过。”万年冰山一朝融,君子一诺,就是一生。
  • 猎吻冷酷魔族殿下

    猎吻冷酷魔族殿下

    堂堂天界公主,仙送外号小魔女不懂何为情爱;于是一次事件后,她逃下天界,来到了几界之中的结合界寻找姐姐口中那很甜蜜很甜蜜的爱。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被他的特殊迷住,她吻上他,一切皆由一个吻开始。阴谋的出现,真相的浮现,她,该作何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璇玑阁主

    璇玑阁主

    SSS级特工殉职后意外魂穿,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灵力世界。身为灵力全无的侯府小姐,看她如何搅动风云,御灵成神!
  • 古代种田大亨

    古代种田大亨

    开局有老婆,还是个大将军,刘彦祖以为自己只是穿越了历史,直到有一天这位将军老婆嘴里飞出一把剑,他才发现原来事情并不简单!
  • 战神重生

    战神重生

    吴剑,一位年轻的龙朔武警,在一次国际战斗任务中遭遇意外获得一枚戒指,穿越到了异世,在得到了战神阿提拉的指点,吴剑不仅学到了最顶级的刀法和兵法,心志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作为战神的传人,吴剑为了恢复楚国与邪神附体的亲兄弟大宝展开了一场又一场不同寻常的修练和争霸之路。
  • 博尔赫斯与中国

    博尔赫斯与中国

    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博尔赫斯以及他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博尔赫斯的幻想小说是他的文学中最具个性又最具创造性的部分,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博尔赫斯的幻想美学摒弃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机制,打破了传统的现实与非现实的二元对立的界线,呈现出虚实相生、亦真亦幻的独特美学形态。博尔赫斯的幻想诗学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本书尝试从作家生活经历解释博尔赫斯的幻想文学产生的原因。博尔赫斯的幻想美学不只是文学表现形式,而是受到了系统的哲学思想支撑,阐明这种哲学思想也是本书的论题。在较深入地研究了作为影响源的博尔赫斯之后,本书探讨了博尔赫斯对中国先锋文学产生的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