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2200000015

第15章 贝多芬:平凡的乐圣(5)(1)

有一个夏日,音乐家莫谢莱斯和奥地利诗人(《致远方的爱人》的词作者)一起到贝多芬家中拜访,他们走到那幢“黑西班牙人”房子的二楼,钦了半天门铃也无应答,于是擅自推门进屋。只见前厅无人,书房里传来哼哼呵呵的声音。他俩走到门口,见墙上挂满了乐谱纸,上面乱糟糟的用各色炭笔涂满了记号,贝多芬热得只穿汗湿的贴身衬衣,一边往墙上写音符,一边挥着拍子,一只手还在钢琴上摸和弦。那架钢琴的琴弦早已被他敲断。他们觉得上前打招呼可能会惊扰耳聋的大师。终于见过贝多芬工作的样子,两人心满意足地走了。

晚期的奏鸣曲“自传”变得亲切。OP.110,朗诵调语气,主题来自两首歌曲,《我家的猫生了小猫咪》和《我风流,你潇洒》。有趣的是,他将这两首通俗歌曲发展出了神秘而忧郁的气息。这里叫人印象深刻的是结构上的突破,呈示部不再反复,整首乐曲几乎不可分割。后部分构成复调的迷宫—缓慢的、贝多芬口味的主调式对位,像波光闪闪的河流,之后直接加速,仿佛河流流向了天空。

Op.111也是一气呵成。织体的衔接更自如,如和声衔接一般起伏有致,情绪照样纷乱。第一乐章热烈而阴郁,第二乐章却像换了一位钢琴家在弹,明朗地忘了之前的阴影。仿佛物质与精神,两个世界,二元对立,自彻底中获取力量。这里一共只有两个乐章,当时学生们都问贝多芬第三乐章何时写完?贝多芬只是笑笑,说算了,没时间。而我们听到最后,发现全曲已经圆满告终。他已无话可说,终于释怀了,看淡了,得道了。托马斯·曼在他的小说《浮士德》里花了整整一章描绘这首op.111,他形容第二乐章的小咏叹调的开放式高潮是“没有回头路的结尾”,连再现也不必了。在第一乐章暴风雨中的酷烈挣扎之后,结局已变得不再重要。这种识破给予钢琴家不少挑战,弹奏它,已不是在弹钢琴,也不仅寻求美与诗意,而是探寻自己的灵魂里是否有这份真实的超然。

说到宗教感,朋友们都知道,贝多芬从不上教堂,吃饭睡觉前也从不祷告,而且时不时爆出泛神论甚至异教徒的言论。贝多芬不信神。但他写宗教音乐,并在全欧洲推广自己的弥撒曲,如《基督在橄榄山上》、《C大调弥撒曲》、《李奥波德二世加冕大典清唱剧》,还有晚年写的著名的《D大调庄严弥撒》。

《庄严弥撒》写了4年,是为贝多芬的学生、资助人鲁道夫公爵而作。在1819年,鲁道夫公爵被封为奥尔默兹大主教,《庄严弥撒》本来要在典礼上演奏。可是到1823年,奥尔默兹做了三年主教之后贝多芬方才写完这首献礼。此时离贝多芬去世只余4年。辛德勒说,贝多芬作此曲的时候,改头换面,浑身散发出狂热而庄严的气质。这也正是这首大型乐曲的气质。他有如天启,知道时间不多,要集中力量于此。这一首宗教音乐写得正是时候,它成了时代的产物。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的20多年动荡之后,人们开始质疑启蒙运动的唯理主义思潮,重新理解基督教并从中寻找皈依。

《庄严弥撒》叫人以为贝多芬向神靠拢了。评论家说,其中《圣经》的诗文安排地相当保守,处处体现虔敬之心。《庄严弥撒》里流露的是宗教情感吗?一开始的《垂怜经》是规范的,三段式,复古范儿,精致平衡,叫人想起莫扎特。四位独唱者穿梭于合唱中,四声部以繁复精妙的形式,慢慢渗透、起伏。千言万语,一声声召唤与回响。它依旧不平静、不妥协,仿佛巨浪在大海的最深处翻涌。其后的《荣耀经》,一副流动的画面,一开始的“Gloria”如海上日出,万丈金光霎那刺穿云层。到一首漫长的赋格曲,男女声独唱就像画中勾勒的大海的线条,此起彼伏,层次分明。其间《圣经》的诗文以缤纷的音色呈现。《信经》将之前爆发的情感进一步深化,贝多芬的力量终于挣破云霭,激烈而深沉的乐思将结构撑大了。在狂热的合唱之外,独唱声部的漫漫高音浮现于云层之上。这是戏剧性的一章,从耶稣化成肉身到被钉十字架的一幕,情感汹涌激荡。而到了复活,乐队停止,留合唱队以清唱歌颂。《庄严弥撒》叫人想起莫扎特最后的《安魂弥撒》。两位作曲家在表达宗教感时,音乐个性昭然若揭。莫扎特的音乐总是回避自我,只有到上帝面前,他才能够敞开心扉,他的宗教情感就是他的真情实感。同样,贝多芬也是在宗教里抒发自我,但他不像莫扎特那样直率,也不像巴赫那样平和。他始终在思考,夹叙夹议,时而下笔如流,时而投笔深思,写得沉痛而绵长。赋格的出现,多声部的穿插,让情感变得缜密而深邃,喜忧不辨,多声部又让音乐显得理性,理性的情感让他变得更忧郁了。他变成了音乐哲学家,反反复复不想说完。对人世,对英雄、对真理,对感情,他爱得太多。《圣哉经》回归纯洁的和声,弦乐队的漫长曲线之后过渡到小提琴独奏,至此,贝多芬的温柔与激情有了丰富层次。最末的《羔羊经》是祈祷,更是人生百味意犹未尽。

无人像贝多芬那样,在宗教音乐里虔诚地回到文艺复兴早期的多声部声乐复调曲,回到若斯堪和奥克冈,贴近帕莱斯特里那的灵魂。到了晚年,卧病在床的日子,出门散步的下午,他一直在学习早期复调音乐的写作技巧。《庄严弥撒》几乎是一部复调技术大全,他对古老复调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早期合唱起伏有致,表象流畅,但缺乏内在的结构感。他融入自己多年的和声张力与曲式的结构艺术,试图解决巴洛克早期复调曲漫游症的技术问题。艺术上的成就令《庄严弥撒》成为宗教交响曲,一种交响曲的变体,表达人类广义的宗教感。

围绕着《庄严弥撒》一直争议纷纷,人们听不清贝多芬到底持何种宗教态度。后来英国著名音乐评论家唐纳德·托维爵士解释:“贝多芬先是用铺天盖地的神性的荣耀淹没了我们,接着就用他的永志不忘和随时随地的人性的虚无做出了对应……”。神性终究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人和人性。他与莫扎特一样,两个无神论者,在音乐道路中领悟了神。神无所不在,总会在生命中遇见的各种造物中闪现。

萨义德在《论晚期风格》里,将《英雄交响曲》和钢琴奏鸣曲OP.110进行比较,认为《英雄》逻辑严密而具有综合性,而晚期作品很像“插曲”,他小心地批评它们“有点纷乱、经常是极其粗疏和重复的”。他是敏感的理论家,察觉了这些乐曲的困惑。著名乐评家阿多诺也有类似评论,他已经观察得相当透彻:“他的晚期作品依然在进行着,但不是作为华彩乐章;而是作为极端之间的一种迷人的闪光,它再也不顾及任何稳固的中间地带或自发性的和谐。”有“迷人的闪光”,但不和谐,也就是说,贝多芬晚期的音乐有些破碎混乱。这些都是对贝多芬后期音乐最富创见的质疑。一般对一位大师的评价,几乎都是根据他的生平遭遇对号入座,学习阶段以模仿为主,黄金时代如何灵感喷薄出手成章,失落时消沉封笔,后来几经命运聚散离合起承转合,到晚年终于到达了成熟完美至臻化境,等等,如此套路,屡试不爽。他们对贝多芬晚期风格的质疑却不是非此即彼的否定。这样的发现倒叫人们对贝多芬徒生更深的敬意—到了晚年,他的创造力并未随身体衰竭而渐弱,此时他更具怀疑精神,更无情地审视自我,突破的欲望令他自己难以及时消化,只愿听任激情摆布,任它带领自己去向美好的未知。晚期于他又是一个蜕变期,一个实验与转型期。只是时间不够,后期风格未见成熟已先身卒了。贝多芬57岁去世。

同类推荐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

    舞蹈,是种活的造型艺术,是感情的最真率、最完美、最有力的表现。灵魂的舞者们,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用原始的肢体律动传递出生命的活力和美的思想。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

    在对美育普及情况的调查工作中,很多年轻人都反映说他们对美术的感动往往在把童年的画笔收进抽屉,预备应付一场又一场考试的过程中而逐渐终止,这种情况让人颇为担心,应试教育让太多人失去了通过美术这个途径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阔眼界的机会,而且由于各种现实原因,现在虽然幡然醒悟,却难有闲心和机会重拾画笔,况且随着年岁的增长,美术对于我们的意义,不仅是停留于亲自创作时释放的愉悦快感,还在于美术的品鉴意味。
  •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从戏剧与影视的异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出发,分析、梳理阐述二者的异同以及不同的式样所决定的不同表演掌控等,并详细介绍影视表演须熟悉掌握的镜头语言、景别、光与表演、画面运动及影视表演的案头准备等。以给学生一个较准确、系统且容易明白的表演方法。
热门推荐
  • 格林童话(全集)

    格林童话(全集)

    《格林童话》自1812年问世以来,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已被译成世界上一百四十余种文字,其中《青蛙国王或铁胸亨利》、《灰姑娘》、《白雪公主》、《不莱梅的乐师们》、《荆棘玫瑰》等都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篇,许多还被改编成各种戏剧、歌剧和芭蕾剧搬上舞台,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可以说,《格林童话》以一种特有的文学风格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它的影响超越了国界,也超越了时代。
  • 影响集

    影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御姐发飙,殿下咱们走着瞧!

    御姐发飙,殿下咱们走着瞧!

    叶樱本是叱咤商界的女企业家,在职场得意之际却情场失意情场失意。从此她变得冷心冷情,全身心投入事业,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本以为自己会孤独终老,不曾想在错的时间遇到了错的人,那人却闯入了自己的心扉,从此开始了一段你追我赶的恋情。***********那个带着千年预言而来的神秘男子,那个背负世界光明人类生存的男子,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她的心。当她冰冷的心终于被他融化的时候,一盆冷水当头浇下!然而她却不愿放弃,“我们的责任不可避免,我们的宿命却能更改,只要你能往前一步。”她放下自己的事业放下自己的自尊追随着他一起面对变异的各种族,终于用自己的心温暖了他。只是本以为天意可违,宿命可抗,却在携手找到终极大boss的时候,才发现命运原来一直在捉弄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塔木德:犹太人经商和处世圣经

    塔木德:犹太人经商和处世圣经

    《塔木德》是10个世纪中两千多位犹太学者的心血结晶,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导航图。本书重点萃取了《塔木德》中有关犹太人如何经商和处世的62条箴言,分上下两篇,以大量生动的事例进行阐发,揭示了犹太人独特的金钱观念、经营技巧和处世法则,从中可以窥见犹太人之所以卓越的秘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零基础从社畜到CEO

    零基础从社畜到CEO

    27岁的安安跳槽到一家又小又破但薪水颇高的初创公司,如何在大城市活下来才是她目前面临的头等大事。爱情?算了吧!然而在每天和高冷男神周斯珏的并肩战斗中,安安却渐渐展现出自己从未被发掘的一面
  • 武夫问心

    武夫问心

    背景虚拟,环境大概和唐相仿。这是一个普通人成长的故事。尽量真实,贴近现实。
  • 我的21岁护士姐姐

    我的21岁护士姐姐

    神秘符种传授修真能力,保护青梅竹马的护士姐姐不被伤害,学雷锋做好事积攒功德好修炼。超级记忆力过目不忘,学习成绩飞速提升,让美丽校花和美女老师都叹为观止。考试、赚钱、泡妞、开公司……一切的改变,从那种入眉心神奇的符种开始,面对这些种种,林烨只能大喊一声:“小生有礼了!小生不客气了!还有……小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