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3700000003

第3章 什么是思维

一 思维的各种意义

最好的思维方法

没有人能够明确地告知别人应该怎样思维,正如没有人能够告知别人应该怎样呼吸或血液怎样循环一样。然而人们的思维方法,却大致可以表述出来。有些方法是比较好的,为什么好,理由是可以说明的。懂得好的思维方法与为什么好的理由的人,如果他想,便能够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使它更有效能。本书所说的较好的思维方法,叫作“反省的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是对于问题反复而严正地,持续地思考的一种过程[1]。在未入主题之前,我们先略说别的有时也称为“思想”的心理过程,作为比较。

意识之流

在我们醒着,有时连睡着的时候,心里有些事情往来着。如果是在睡眠中,我们叫它是梦。当然我们也有昼梦——幻想(如同空中的海市蜃楼),一切心慵意懒中的思绪。这种不控制的心理过程,寻常也称为“思想”。孩子们有时试着要“不想”而不能。我们醒时的生活消磨于这种无端的心思、纷繁的意想、愉悦而无凭的希冀,倏忽而模糊的印象的时间,超过我们自己愿意承认的程度。就像俗语所说,肯“给你钱而要知道你在思想着什么”,他一定也得不到什么。萦绕于你的心中的,过后没有多少值得遗留的。

反省的思维是连贯的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就连愚蠢的人也能有思想了。我曾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没有很多智慧的人,想参选做一个委员,他对身边人说,“你们不要以为我的知识不够,而要知道我在这大部分的时间,总是思想着这样那样的事情。”所谓反省的思维,包含一串所想的事情,你可能认为这种思维和散漫的思想没有两样,可是它绝不止于“这样那样的事情”偶然的、不规则的连续,和散漫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反省的思维,不止于观念的“连续”(sequence),而要求它连续的“结果”(consequence)——它是一个持续的,有步骤的过程。前一步决定后一步的结果,后一步参照前一步的成因;一步一步,相因而发生,相辅而成立。不是胡乱地倏往倏来。每一步,术语上称为思想的一个“名词”(term),每一个名词,遗留着在下一名词里可以利用的成分,这全部过程成为一个连续。各个单位,这样互相连贯,持续地向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前进。

不直接知觉事物的意象

寻常所谓“思想”的第二个意义,指非直接感知,不是见着、听着、触着、嗅着、尝着的事物。我们问一个讲着故事的人:“你看见那事情发生的吗?”他答:“没有,我只是想着的。”这就是意象的创造,而不是观察的实录。想象的情节,多少也以一条线索贯穿起来;这种“思想”是介于虚构的幻想与有意获得结论的思维之间的。儿童们娓娓讲谈的想象故事,内含的配合性的程度很有参差,有的是断断续续的,有的是有联络结构的。如果是有联络结构的,它们便会引起反省的思维,而这也就是思维能力的表现了。儿童的这种想象,发展在严正的思维之前,而为它的准备,可是在想象里,观念只是不直接感知事物的意象,而所谓思维,只是这些意象的连续罢了。

反省的思维是要获得结论的

反省的思维不止于以意象为娱乐,而有着一个“目的”(purpose)。在反省的思维中,意象的连续,必求达到一个目的,获取一个于意象以外可以证明的结论。当作一个故事说,“巨人国”是有趣的,但是反省的结论,要说出这种巨人存在于何时何处,便非于意象以外有事实的证明不可了。我们口头上所谓“要想得通”思维要能够使纠结得以贯通:它有所要达到的目的,而这目的就控制了观念连续的过程。

信念

寻常所谓“思想”的第三个意义,实际上便等于“信念”(belief)。说我想明天气候会冷,说我想匈牙利比南斯拉夫要大,等于说我相信如此云云。前人想大地是平的,等于说前人相信是这样。思想的这一意义比前述两个意义更狭窄了。信念指超于事物以外而对这事物的判断;它确定(肯定或否定)一个事实、一种原则或一项定律。信念的重要,不消多说。凡我们并无可靠的知识却有充分的自信而决定的事情,都是信念。凡我们自认已有可靠的知识而将来或许证明只是偏见或谬误的,也都是信念。

说思想等于信念,并不就是说那信念一定有根据。例如人们同样说,“我相信地球是圆的”,而其中有人当着别人提出问题的时候,并不能拿出他这样相信的证据来,他只是从别人那里拾来这样一个观念;他接受这个观念,也只因这个观念的流行,并不因为自己曾经思索过,也并不因为自己曾经自动地参与过这一信念的树立。

所以这种思想是无意识地发生,是不知道怎样得来的;从隐微的源头,从不知不觉的蹊径,潜入人们的心中,而成了人们思想结构的一部分。传说、教训、模仿这些靠着权威、私利或强烈的情绪都要负些责任。这种思想其实是成见,而不是从直接观察、搜集和检查证据等思维活动中所得来的结论。即使有正确的,它的正确性也只是偶然。

反省的思维能促起探究

这样,我们又回到反省的思维和寻常所谓思想的比较。前两种意义的思想,是有害于我们心智的,因为它们分散了我们对于现实的注意,也浪费我们的时间。可是沉溺得如果不过分,却也能带给我们单纯的娱乐和必要的消遣。不过无论怎样,它们不能称为真理,不能要求人们必须接受。它们只有情绪的约束,而没有理智的、事实的约束。至于第三个意义的信念,却是理智的、事实的判断,唯其如此,信念迟早会要求我们去考查它的根据。把一片白云想作一匹骆驼或一条鲸鱼,这是想象,这并不约束我们要采取骑那骆驼或取那鲸脂的结论。但是当哥伦布想着地球是圆的时候,这是信念,这就约束着他和他的朋友,去决定别的信念和行动,去试探印度的航线,去推想从大西洋一直西航的结果;正和前人相信地球是平的,而约束着他们相信环绕地球不可能是一样的。

地球是平的信念,当初不算没有一点证据,它是根据人们视觉限度内观察到的。但这点证据,没有继续考查,没有与别种证据核对,也没有对更新的证据进行搜寻,那就使这种信念由于人们的怠惰和习惯,缺乏继续探究的勇气。地球是圆的信念,却根据缜密的探究和扩大的观察,根据各种不同的臆说产生的不同结论的推测。这种思维过程,区别于第一种所谓思想,是它有观念的秩然的连贯;区别于第二种思想,是它有受着控制的目的;区别于第三种思想,是它出于个人主动的探究。

不肯轻易接受传统的信念,肯怀疑,肯探究,哥伦布有了他的新思想。悠久的习惯认为确定的信念,他偏要怀疑;多数的人们认为虚构的,他偏要信;他的思维这样迈进着,直到自己能够提出所疑所信的证据来。即使他的结论是谬误,那也与旧的信念不同了,因为它是由不同的思维方法得到的。反省的思维就是对于信念(或假定的知识),从它所依存的根据上以及它所指向的结论上,进行自主的、持续的、缜密的思考。前三种思想,虽然都可以引起反省的思维;但反省的思维一旦开始,则必有有意的努力,把信念筑在证据与合理性的坚牢的基础上。

二 思维的中心因素

观察不到的事物怎样暗示起来

然而各种思想间,也没有完全分明的界限。若使它们不是互相混合杂糅,那么,养成正确思维习惯的问题,倒也就简单了。我们以前为了说明上的方便,所举的实在是各种极端的例子。现在反过来,让我们引一个介于缜密思考与游离幻想之间的例子。一个人在热天到外面去,起初天气是晴明的,在路上他正想着别的事情的时候,突然注意到气温的降低。他想这莫非要下雨;抬头一望,乌云堆了上来,他就加快了脚步。在这个情境里,什么算是思想呢?走路的动作、气温的感觉和乌云的仰视,这些活动不算思想。可是将要下雨的可能是“暗示”(suggested)起来的。他觉得凉,而想着云;看见云,想到看不见的雨。这暗示起来的事物,就是观念,是思想了。如果他相信这暗示的可能,那就归于知识的范围而要求反省的思考了。

在若干限度内,这个情境和一个人看着云而想象起一个人的脸也无异。在这两种情境(一是信念,一是幻想)中,思维都是由知觉的事物(云),暗示着另一知觉不到的事物(雨或人脸)。可是其间也有绝不相同的一点:人们并不相信云是人脸,没有反省的思维;反之暴雨的袭来,却当作一个实际可能的危险。换句话说,人脸只是云的暗示,而暴雨却是它的意义。一种情境是我们见到一个事物,而偶然想起其他事物;而另外一种情境是我们把见到的事物和暗示的事物的关系、有什么可能、具有什么性质都思考过了。后者所见的事物成为暗示的事物的信念的基础,成为它的一种证据。

指示的作用

一事物“指示”(signifies)它事物,即使人以一事物为相信它事物的根据的这种作用,就是“指示的作用”,也是反省的思维的中心因素。学者只要想到“指示”这类名词所应用的情境,便知道思维的因素了。(如“代表”“预兆”“意含”等意义都是相似的。我们说一事物预兆它事物,是它事物的象征、线索或暗示。)反省的思维固然不等于“一事物指示它事物”这一点。但当我们探究这指示的可靠性,试证它的价值,而求得它的证据时,反省的思维便在进行了。

反省的思维包含有证据的信念

反省的思维这样包含事物,不是因为它的本身,而是因为它所暗示的部分,认为是一种信念的根据。“雨”有时是直接知觉的,而有时我们从树叶和草上的水滴,可以推想到曾经下过雨;从空气或气压表的变化,可以推想到将要下雨。“人”有时是直接看见的,而有时我们看不清,把其他事物作为符号或指示来推知其为什么人。

反省的思维的定义是:它是从现有事实暗示其他事实,而以其间的实在关系作为信念的根据的一种过程。一片白云,可以暗示一个鼬鼠或一条鲸鱼,但并不真是鼬鼠或鲸鱼;因为所见的和所暗示的并没有关系。一撮残灰不只暗示火,而且证明曾经有火;因为只有燃烧才能有灰烬,所见的可以作为所暗示的根据。

三 反省思维的各形态

进一层说,反省的思维和其他一般所谓思想不同,它包含:(1)引起思维的疑难,(2)解决疑难的探究。

疑难与探究的重要性

在前面举出的例子中,气温的突然降低是一个疑难,因为出于意外,它需要一个解释。叫它是一个“问题”或许有些勉强,可是我们如果把“问题”这一名词的意义放宽了,使它包括一切寻常琐碎的疑难,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了。

抬起头来,睁着眼,看着天,这些是寻求事实以解决疑难的动作。初得的事实是纷乱的,但至少暗示了云;抬头注视的动作,就是要确定所暗示的对不对,叫这个动作是“探究”或“研究”似乎也有些勉强,可是我们如果把思维的意义推广些,使它包括一切寻常细微以致专门学术的思索,这就是一个探究了。因为这个动作的目的,在于觅取事实而得到一个有证据的结论。既然是有目的的动作,既然是为得到信念寻求根据的动作,当然要算是简单的探究了。

再举一个寻常而不这么细微的事例。一个在异地旅行的人,走到一个岔路口,踌躇着不知道哪一条对。这疑难怎样解决呢?只有两种方法:一是盲目地,武断地前进,听凭命运安排;一是先思索一下,找到可以认为对的一条路的根据。如出于后者而以思维来决定,则必须从记忆或观察再探究其他更多的事实。这位旅行的人必须回忆,必须仔细观察,才能找得到对的一条路的证据。他可以攀升树巅去瞭望,他可以这条那条都试走一走,探索一些线索。这时他所要的,是可以替代“路标”或“地图”那样的东西;他的反省的思维,目的在于这样事实的发现。

概括说来:思维起于岔路的疑难,起于两歧的取舍。如果行动是平顺而毫无困难,如果思维只是聊以自娱的幻想,那便没有反省的必要。只有遇到困难和阻碍,在将信将疑之时,我们才会停顿下来,细细思索。只有停顿在疑难之中,我们才会遐想高瞻,找出观察新事实的立场,从这立场决定各事实的关系。

思维受目的的支配

解决疑难的要求,是持续与引导思维全程的因素。如果没有要解答的问题,要克服的困境就会胡思乱想,就只有第一种的所谓思想。如果观念的连续,只受情绪的引导,只是它和幻想或故事的配不配合,那就只有第二种的所谓思想。但到了要解答问题,决定疑惑,则观念的流动必须向着一定的目的,循着一定的途径;每一个暗示或假设的结论,要以目的来判断,要问它和问题有没有关系。解决疑难的需要也支配着探究的性质。在异地旅行的人本来的目的在于赏玩最美的风景,在于觅取最速的归程,那么他探究的立场也会随之而异。问题的性质决定思维的目的,而目的支配着思维的过程。

四 总结

复述起来我们可以说,思维起于疑难。它不像“自然燃烧”,也不凭“抽象原理”而可以凌空发生。它必定要有引起它的情境。让儿童(或成人)去思维,他的经验中如果没有感觉的疑难,那是完全无效的。

有了疑难第二步便是解答方法的暗示——一种暂定计划的成立、一种解释理论的产生。现有事实不能供给问题的答案,只能暗示这答案。暗示的来源是什么呢?那就是过去的经验和所有相关的知识了。如果一个人遭遇过类似的情境,处理过类似的事实,那么暗示便容易发生。否则疑难将终于疑难,即使有问题,思维还是不会进行的。

然而有了疑难,又有了类似的经验,思维也未必就是反省。所引起的观念,不经过批判的检查,所确定的结论就没有充分的根据,倘若怠惰或轻率,不肯耐心寻思,而只以第一答案为解决者,仍旧是没有反省的思维。只有甘愿忍受犹豫和不安、不因探究烦苦的人,才会有反省的思维;而许多人就不喜欢这犹豫和苦闷,他们要直截痛快,因而养成了独断的习惯,并把迟疑严密当作思想低劣的表征。在这一点上,反省的思维和不良的思维习惯迥然不同,真正的思维,须愿意延长犹豫和迟疑以促起彻底的探究,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轻易接受任何结论或信念。

同类推荐
  • 慢慢来,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慢慢来,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本书是台湾千佛山开山宗师白云禅师弘法数十年来首部演讲集,涵盖了他1999至2003年间在海内外的精辟演讲。他以平常事物为切入点、以聊天的形式阐述佛的智慧,告诉我们,学佛不是背经典,是用佛法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佛法不是保存起来的佛经,修行不是打坐、念经,是修理自己,让人生更为圆满、智慧。
  • 天下第一诡术:鬼谷子的智慧

    天下第一诡术:鬼谷子的智慧

    《鬼谷子》原典作为纵横家的代表著作,哲理深厚,融会了鬼谷子毕生纵横思想的精华。《鬼谷子》总共三卷,三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上卷以权谋策略为主,中卷以言辩游说为主,下卷则以修身养性、内心修炼为主。本书针对每卷的侧重点进行解读,并相对应地总结出了上、中、下三篇纵横捭阖之诈术。每一篇都从不同的方面,运用翔实有力的案例和分析,为读者阐述鬼谷子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思想,尤其是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辩诡之策、揣摩心理之术和长赢之道,以供不同领域的人士参考。
  • 人论:迷误与救赎

    人论:迷误与救赎

    本书在指出人的的常、迷、悟这三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生命形态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个体生命由迷返常并进而转迷入悟的觉醒、行动的路径、契机和方法,尤其对生命之悟这一人生的最高境界的具体样态及其在人生的方方面面的体现做了更为深入细致的观照、透析。本书稿的风格特点是力图吸纳、涵容不同时空先哲的智慧、哲思、诗意,打通不同学科、领域的间隔,将其相渗互融,勾连交织,但又不是进行简单地混搭、杂拼和碎片组合,而是创造一个生气灌注的、让生命、灵魂浴火重生的有机整体。尽力摆脱学院式的机械呆板的理论构架、枯燥乏味的学术规范和千人一面的新八股式的文风的窠臼,植根于民间、现实的大地沃土,发源于现代人生、时代潮流的源头活水,将哲思的睿智和诗意的灵动结合起来,究风俗与制度,察人性与人心,启生命之感悟,发个人之感慨,成一家之言说。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伦理学

    伦理学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针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广征博引,对古今中外有关伦理学的学说、流派予以梳理、述评,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及其出现的新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力求反映伦理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学体系。
热门推荐
  • 三闲王出山

    三闲王出山

    将军之女花柔然重生后为家人报仇雪恨,与三皇子,人称三闲王的风其羽发生了一段啼笑因缘。
  • 你我的诗歌

    你我的诗歌

    与诸君共享,非凡非仙非神,日常慢述而已。
  • 穿越之女配

    穿越之女配

    某台言作者表示——虽然时常写傻兮兮不切实际的纯爱文,也不至于就让我重生成自己文里的炮灰女配吧?路人甲都比她这角色好啊!文里男配可以四个字概括:用来虐的。而她重生的这个炮灰女配的作用:有用拉出来溜溜,没用死一边去,最后还可悲地为男配挂在第八章……嗷!作为一个女配炮灰,她表示不服,为了美好生活,奋起改造男配改变杯具人生。
  • 剑惊风

    剑惊风

    我有一剑,可斩日月。可逆江河,可踏山海。可问鼎江湖。
  • 在劫难逃之透风的墙

    在劫难逃之透风的墙

    怀揣美好一心想要疼一个人,哪怕人家离过婚,偏偏神秘的影子挥之不去。当纯情热辣辣地拨开心中的迷雾时,还在死心塌地守候那一份没有着落的痴情,注定机缘巧合的背后必有阴谋一步步靠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鸿猷录

    鸿猷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魂游戏——轮回

    灵魂游戏——轮回

    这里是属于灵魂的游戏世界,一场场诡异莫测的游戏,一次次精彩激烈的角逐。灵异,推理,系统并存,科技,异能,斗技齐放。且看他如何由弱小一步一步登顶轮回之巅!
  • 霸天武圣

    霸天武圣

    从破灭中崛起,在寂静中复苏,一念沧桑炼尽仙国万里,一柄霸刀斩尽世间枭雄,一杆身躯横推万古天骄!天上地下人间,唯我身不死魂不灭,过去未来当世,唯我武霸苍穹!
  • 七岁萌妃像颗糖:王爷要凉凉

    七岁萌妃像颗糖:王爷要凉凉

    你的初恋等于我娘,那我娘死了,我就等于你的初恋,所以你要对我负责任。七岁阿狸抱住娘亲生前的初恋王爷大腿不撒手,非说是他的初恋,要他养她成人。一趟微服私访莫名其妙多了个小初恋,好吧,养就养吧,谁叫他摊上了她娘这么个初恋呢!还生了个小情人让他养,真是作孽啊!可养归养,你搅黄我婚事是几个意思,我还要不要娶妻生子的……你猜……阿狸笑得贼兮兮,王爷一脸黑漆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