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8900000010

第10章 提篮桥记事

程一

我还不能够和盘托出,这语病中的异乡

浩荡的流水让我们听不见彼此。

远处,驳船正驶进更深的浓雾

烟囱指向天空,成为空气中裸露的神。

在这醒目的中途,一个人纯粹得只剩下缄默的面孔。

这个冬天似乎深不见底,无始无终

我仍然被我所目睹的辽阔触动:

戴火红工作帽的工人,被拆迁的异乡

这些体面的死者,成为景框中始终坚硬的部分。

你是否还记得,广场上白鸽仍毫无破绽地活着

那些挫败的雨滴,一样有醒目的颜色。

巨幅广告牌上仍然有麻雀,仍然允诺着未来

运棉被的卡车刻划着驶向内陆的版图

我渴望被锋利刺痛,并再一次地刺痛。渴望眼前

面对如湖水一样坦荡。而不是

一片冰冻的土地——天空般无法弥合。

我触摸那些破败的建筑,像触摸被冬天尽力剔除的积雪

一种饱满的凉意与真实,逐渐变黑

随着它里面的生活一道被抹除。这一切

仿佛都有着无可置辩的理由。那些尚不能说出的部分——

一只巨大的黑色甲壳虫,对这一切的现实

它都能毫不费力碾过,一如它曾经所为。

许多年来,我们都只能隔着冬天遥望

像这个国家一样活着。景物皆沉溺于集体的匿名。

而我只能像积雪一样

无法自拔,在内心凝结孤绝的峭壁。

仿佛词语擦亮自身的刻痕,等待被更深的雾霾埋葬

我需要适时从这些景物里出来,以纪念虚无的名姓。

中国诗歌网2016年5月16日

作者

程一,曾用笔名唐放,1993年生于贵州毕节,现居上海。曾获第24届柔刚诗歌奖,首届玉平诗歌奖。有诗歌、散文刊于《诗刊》《诗歌选粹》等杂志与选本。

评鉴与感悟

这首诗最引发我思考的是抒情声音所处的位置。它处于风景之中,但却并不因此安于风景,成为风景中常规性的一部分,正如诗中所描述的景物:“皆沉溺于集体的匿名。”也就是说,虽然风景由抒情声音建构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是果皮和果肉紧紧贴合的关系,正相反,在我的阅读感受里,二者恰恰如本雅明谈翻译时的精妙比喻:身体披着华美的袍子,但充满了褶皱。开头的“异乡”“白鸽”与“死者”的符号学冲撞(这会显套路化一些),“天空”与“土地”的龃龉,都让全诗在二者关系的展开中获得了结构性的实现,而且“集体的匿名”与“虚无的名姓”之间的对位无疑是这一结构的力量感最终增加和完成的环节。纵观全诗,抒情声音与风景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诗人力求稳稳掌控的批判性距离,仿佛是先用手把自己推开,再认真同对方讲话。

诗中所谈之事,有着明确的历史内涵,仅从诗题中的地址就可猜到一二。敏感的历史总是难以启齿,构成了全社会“尚不能说出的部分”。然而程一却试图说出,只不过仍然是以卡夫卡寓言式的比喻:“一只巨大的黑色甲壳虫,对这一切的现实/它都能毫不费力碾过,一如它曾经所为。”实际上,对于这类主题,我总会担忧历史会不会轻易裹挟艺术,或者说,对于一个良好生活之未来的希冀会不会轻易带来一个在艺术上不求甚解的此刻,其结果是,亚里士多德所区分出的伦理与技艺间的界线会不会再次轻易地混淆并且两相耽误?就拿这两行诗来说,这巨大的甲壳虫在轻易碾碎过往历史后(它客观上延伸到了当下的生活),当写作作为回忆与幻想的迷幻结合,以种种方式触碰它时,如何才能足够恰当,以避开粉身碎骨的命运,真正实现对它的介入,如果我们不是非要硬着头皮表示就是要和它撞到底(实际上诗歌的硬度在这里也并不卓越)?

补充一点,这首诗结构的推演清晰,意思也传达得很充分,各种显性因素都做得很好。我的一点不满足是,可否在隐性层面上做些功课,让整首诗不仅仅依靠表意来实现,而是能够在隐性的暗示上更丰富些。在这个意义上,我期待这首诗能从轮廓分明的躯体里斜斜地洒出一层暗影。(李海鹏)

同类推荐
  • 紫箫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紫箫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本书取材于唐代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但割弃了小说中因李益负心而导致霍小玉死亡的情节。叙述李益与霍小玉结婚后,李益随军出征,霍小玉在家怀念不已,至李益七夕回京,两人团聚而止,仅为卷首“开宗”所预告的剧情之半。
  • 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幽梦影

    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幽梦影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函封,无论何时,打开这个函封,我们就能读出那些闪烁着智慧的文化密码。因此,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途径就是阅读国学经典。《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精装》共30本,精选了中华传统文明中内涵丰富、经久流传的国学经典,包括史学的经典,文学的经典,哲学的经典,设计精美,采取双色印刷,图文并茂,品种丰富。阅读这些日久常新的经典,会带给我们理性和高雅,敏锐与睿智,以及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乐趣。
  • 神州轶闻录系列故都文化趣闻

    神州轶闻录系列故都文化趣闻

    北京着实是块宝地。不但历史悠久,掌故丰富,城里城外满是名胜古迹,而且叫人怀念的,是在这里活动过的非凡人物。……这里有纵横捭阖的政客,也有学贯中西的学者,有书画名家,也有名噪一时的曲艺泰斗,以至身怀绝技的武术大师。《名人辞典》只能告诉你这些人物的官职履历,这本书却能通过遗闻轶事,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们的精神面貌。
  •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系余秋雨创作散文。《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侯门毒妃

    重生之侯门毒妃

    宅斗是门技术活,心要狠,手要硬,爹地大腿要抱好!不信?渣男退婚,庶妹毒计,爹地就能只手压倒。不成想,仇家太多,全能爹地也失手。老天!小命休矣!某爷轻松救场:“小骗子,快来投怀送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心累大师兄

    心累大师兄

    不想当符箓师的炼丹师不是好大师兄……“为师就收了你们五个徒弟,你们就不能做做你们的本职工作吗?”即将飞升的有史以来最天才的炼丹师查无双痛心疾首。
  • 邪少的钻石新妻

    邪少的钻石新妻

    唐君尧,唐氏集团新任总裁,一个35岁的钻石王老五。回国后的一场商业聚会,居然让他老妈捡到了一个10岁的孙子,也就是他的儿子。什么,给自己生个儿子的女人,居然是这么个丑女?她,沈倩怡,业内首席设计师,一个32岁的单身女人。身材偏胖,生性迷糊,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不得已他决定跟她结婚,可是在婚礼上,这个肥胖的丑女居然敢逃婚?唐君尧怒火中烧,发誓一定要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丑女抓回来,居然不懂得珍惜他这个钻石王老五,简直是没眼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简言知浅

    简言知浅

    无欲无求,原本以为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直到遇见她……原来冥冥之中命运早已安排好,某天某一刻,他与她携手…
  • 机警

    机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光明最胜忏仪

    金光明最胜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郁闷老妈(老妈真烦)

    我的郁闷老妈(老妈真烦)

    老妈最近总处于郁闷之中。要是别人使她郁闷,我还能动用我的“跆 拳道”功夫帮她摆平,或者用肉麻的话语去安慰她。可是……可是……招她郁闷的却是我,呃!为了让老妈不再郁闷,也为了找回自己的快乐,我花了不少的心思,想了很多的办法……
  • 刹那有你,世界皆示光芒

    刹那有你,世界皆示光芒

    《刹那有你,世界皆示光芒》收录了徐志摩的散文、诗歌和小说作品,共分“散文·萦绕的情丝”“诗歌·生命的萍踪”“小说·心灵的云游”三部分。全书具有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审美格调,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秉持着徐志摩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 何如

    何如

    故事开始的那一年有人抢走了她的木鱼,有人教她抚琴,有人把她照顾的很好,那时她像个公主,甚至公主都曾羡慕过她。后来她有了很多朋友,甚至有了一个想为他快些长大的人。那时也有一个人把她盖了一层又一层的玄布之后狠狠的压在心底,之后在未见过阳光。岁月浅浅,可这是关于一个岁月深处,拨云绕雾都不可见其全貌的故事。若当初不曾相识,琴曲奏予她人,你可愿意?你打下这万里山河,何处不觅为我抚琴之人?
  • 如果可以那么无期别离

    如果可以那么无期别离

    生活就是这样随便看看可以,但是一碰即就得知道它的真谛,如果可以,那么无期离别~相见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