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5800000006

第6章 壮年(5)

11

回到佛罗伦萨后,我和彼得罗谈了离婚的事情,我们吵得不可开交。阿黛尔尽量保护两个孩子,她和两个孙女关在她的房间里。我们忽然意识到,在女儿面前,我们吵得不尽兴,没法尽情表达自己,吵不起来,我们就出去了,在街上接着相互咒骂。最后,彼得罗走了,我不知道他去哪儿了。我非常气愤,我再也不想看见他或者听他的声音。我回到了家里,两个孩子都睡了,我看到阿黛尔坐在厨房里看书。我说:

“你看到他是怎么对我的?”

“那你呢?”

“我?”

“是的,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怎么对他的,还有你之前是怎么对他的?”

我把她一个人撇在厨房里,摔上门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她语气里传递的那种鄙视让我很惊异,也让我很受伤,这是她第一次公开对我表示出敌意。

第二天,我就动身去了法国,背负着沉重的内疚感和很多要读的书。在我走的时候,两个女儿不停地哭泣。我越是要集中注意力读书,就越是心乱:尼诺、彼得罗、我的两个女儿、卡门颂扬她哥哥的话、安东尼奥的话、阿方索的变化,都一起浮上我的心头。经过漫长的、让人精疲力竭的火车旅行,我最后到达了巴黎,脑子比任何时候都乱。但是,当我到达火车站,在站台那里,我就看到了出版社的那两位女士中比较年轻的那位,我的心情马上变得愉悦,我感到一阵喜悦,那是我和尼诺在蒙彼利埃品尝过的,一种视野拓宽的喜悦。但这次一切都要黯淡一些,没有宾馆,也没有古迹一样的大礼堂。那两位女士带着我在大小城市做巡回推广,每天都有一场旅行,每天晚上在书店,甚至是在私人的房子里,会组织一些辩论。至于吃饭睡觉,吃的是家里煮的饭,睡在一张小床上,有时候甚至是沙发上。

这场旅行让我非常疲惫,我越来越不注意自己的外表,我瘦了。但是,每天晚上我遇到的读者和编辑都很喜欢我,我在见面会的会场走来走去,用我匆忙学会和掌握的外语和他们进行讨论。我逐渐又采用了几年前我已经掌握的策略,就是我在推广第一本书时的表现:我很自然就把那些细小的个人经历,变成一种普遍的反思。每天晚上,我都能即兴提到我的个人体验。我谈到了我成长的环境,那里的贫穷和落后;我谈到男人和女人的愤怒;谈到了卡门,还有她和哥哥的关系,我认为,那些暴力事件一定不是帕斯卡莱做的。我谈到了从小我在我母亲以及其他女人身上,看到的家庭生活和生育最糟糕的一面,还有男性对女性的奴役。我谈到了,出于对一个男人的爱,一个女人会肆意中伤别的女人,伤害孩子。我谈到了我和佛罗伦萨以及米兰的女性主义团体的艰难关系,我当时低估了它作为一种体验的重要性,现在我发现,通过参加那些活动,还有那些痛苦的讲述和反思,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谈到了我从小就一直想要掌握男性的思维方式。我感觉自己是男性捏造出来的女性,是他们通过想象构建的,每天晚上,我都这样说。我说到了,最近我看到了一个小时候的朋友,他是一个男性,但他正在尽一切努力,展示自己女性的一面。

我经常提到我在索拉拉的鞋店里度过的那半小时,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事儿,也许这是因为我从来都没想起过莉拉。不知道为什么,在任何时候,我都没提到过我们之间的友谊。有可能,我感觉到,她把我拖入了她和我们童年朋友的欲望里,但她没能力来描述她展示在我眼皮底下的东西。比如说,我忽然在阿方索身上看到的东西,她有没有看到?她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排除了这种可能。她完全沉迷于城区的内部斗争,她也满足于这一点。我呢,在法国的那些天,我感觉自己身处一个纷乱的中心,但我有能力总结出这些事情的规律。这些想法,通过我那本小书的成功得到了印证,这有助于平息我对未来的忧虑,就好像我通过写出来的字,说出来的话能厘清的事情,在现实中也一定能厘清。我想,事情就是这样:夫妻关系会崩溃,家庭会解体,文化支柱也会塌陷,社会民主的任何协调和适应也不可靠,这时候,我和尼诺、他的孩子、我的孩子、工人阶级专政、女性,每样东西都显露出让人出乎预料的一面。一个夜晚接着一个夜晚,我四处走动,我看到了一种全面解构又重新组合的诱人前景。

同时,我总是匆匆忙忙给阿黛尔打电话,我和两个女儿说话,她们要么用单音节词回答我,要么总是重复问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回来?”快到圣诞节时,我和两个编辑告别了,她们非常关心我的遭遇,不想放我走。她们看了我的第一本书,想重新出版那本书,出于这个目的,她们把我带到了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的那家法国出版社,多年前,那本书在法国并没有成功。我有些羞怯地参与了那些讨论和协商,那两位女士支持我,她们和我不一样,她们很有战斗精神,懂得软硬兼施。通过米兰出版社的协调,他们最后达成了一个协议:一年之后,我的第一本书,可以通过我现在的法国出版社——这两位女士的出版社再次出版。

我打电话给尼诺,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他很热情。但是,说着说着,他表达了自己的不悦。

“也许,你已经不需要我了。”他说。

“开玩笑?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拥抱你了。”

“你现在全心全意地忙你的事情,一点儿空间都没给我了。”

“你错了,因为你,我才写了这本书,因为你,我的脑子才清楚起来了。”

“那我们在那不勒斯见?或者在罗马也行,就现在,在圣诞节前。”

见面已经不可能了,我用了很长时间,才解决出版社的问题,我要回到两个女儿的身边。但我没办法抵抗尼诺的诱惑,我们最后决定在罗马见面,在一起几个小时也行。十二月二十三日早上,我坐卧铺,精疲力竭地到了罗马火车站,但我没看到尼诺,我有点担心,也很难过。当我正要坐火车去佛罗伦萨时,虽然那时候很冷,我看到他汗流浃背地出现了。他遇到了很多麻烦,但还是开车来了,因为坐火车的话,根本就赶不上。我们匆忙地吃了点东西,在距离火车站几步远的民族路上,我们开了一间房,两人马上关在房间里。我想在下午出发,但我没有心力离开他,于是我推迟到第二天出发。我们度过了美好的一夜,醒来后很幸福。啊!在昏睡了一夜之后,伸出一条腿,碰到睡在床上的尼诺,他就在我身边,我真的很幸福。已经是圣诞节前一天了,我们出去买礼物。我的出发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向后延,他也一样。只有到了午后,我才拖着行李来到他的汽车前,我没办法和他分开。最后,他发动车子出发了,他的车子消失在车流里。我拖着箱子,很艰难地来到了共和国广场,然后到了火车站,但我迟到了几分钟,火车已经开走了。我可能半夜才能到佛罗伦萨,我很绝望。我没有别的选择,我只能打电话给家里,是彼得罗接的电话。

“你在哪儿?”

“在罗马,火车停在这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发。”

“啊,铁路可真不可靠啊,那我告诉两个女儿,你圣诞节晚餐不回来了?”

“是的,可能我不能及时赶到。”

他笑了起来,挂上了电话。

火车上基本没有什么人,车厢里空荡荡的,很冷,连检票员都没有。我感觉自己失去了一切,我的前方什么也没有,一切都是那么惨淡,我的愧疚感更加强烈。我深夜到了佛罗伦萨,没有找到出租车,在冷冰冰的深夜,我拖着行李,走在空荡荡的街上,圣诞节的钟声也早已经响过了。我拿出钥匙,打开家门进去,发现房子里一片漆黑,寂静得让人不安。我在房间里走了一圈,没有看到孩子,也没有看到阿黛尔。我很疲惫,充满惊恐和绝望,我想找一张纸条,告诉我她们去哪儿了,但我没找到。

家里非常整洁。

12

我产生了很不好的想法,可能黛黛或艾尔莎病了,或者她们俩都受伤了,彼得罗和他母亲把她们带到医院去了。或者说是我丈夫进医院了,他可能做了什么疯狂的事儿,阿黛尔带着两个孩子在医院陪他。

我在家里转来转去,简直担心死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忽然间,我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婆婆一定会通知马丽娅罗莎。尽管那时候已经是夜里三点了,我决定打电话给她。我很艰难把她从睡梦中叫醒,过了好一会儿,我的大姑子才接了电话。我从她那里得知,阿黛尔决定把两个孩子带到热内亚,她们是两天前出发的,这样我和彼得罗就能从容解决我们的问题,同时黛黛和艾尔莎也能无忧无虑地过个愉快的圣诞节。

这个消息一方面让我平静下来了,另一方面让我很愤怒。彼得罗对我撒谎了:我给他打电话时,他已经知道了没有圣诞节大餐,两个孩子都不会等我,她们已经和奶奶离开了。阿黛尔呢?她怎么能带走我的女儿?我在电话里发泄了一通,马丽娅罗莎静静地听我说。我问:“我做错了吗?我现在这个处境,都是活该吗?”她用一种庄重得体但同时让人振奋的语气说,我有权过自己的生活,有必要继续研究和写作。然后她说,任何时候我有困难,都可以带着孩子去她那儿住,她的大门永远向我敞开着。

她的话让我平静下来了,但我还是无法入睡。我心里各种滋味都有:不安和愤怒,对尼诺的渴望,还有对他和家人、阿尔伯特一起过节的不满。我成了一个孤单的女人,没有温情,待在一个空荡荡的家里。早上九点,我听见家门打开的声音,是彼得罗回来了。我马上就开始对他大喊大叫:“你为什么不经我允许,就把两个孩子交给了你母亲?”他看起来很凌乱,胡子很长,一身酒气,但好像并没喝醉。他任凭我叫嚷,没有任何反应,他只是用非常沮丧的语气重复了好几次:“我要工作,没法照顾她们,你有你的情人,也没时间照顾她们。”在厨房里,我尽量试着平静下来,我让他坐了下来。我说:

“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你说吧,我们应该怎么办。”

“两个孩子要和我一起生活,你周末可以和她们见面。”

“周末在哪里见面。”

“在我家里。”

“你家在哪里?”

“我不知道,我会决定的:这里,米兰或者那不勒斯。”

他一听到那不勒斯这个词就跳了起来,眼睛瞪得很大,张着嘴巴,好像要咬我。他抬起了拳头,脸上露出了一个非常可怕的表情,让我很惊恐。那是漫长的一刻:水龙头在滴水,电冰箱发出低沉的轰鸣,有人在院子里笑。彼得罗很壮,他的拳头又大又硬,他已经打了我一次,我知道现在他会再次对我动手,可能会当场把我打死,我马上抬起胳膊保护自己。但他忽然改变了主意,他转身用手砸了一个放扫帚的金属架子。假如不是我抱住了他的一条胳膊,他还会一直砸下去。我对他喊道:“别这样,够了!你会弄伤自己的。”他的愤怒使我到家前担心的事情成为事实:我们去了医院。医生给他包扎了,上了石膏。回家时,他看起来甚至有些愉快。我想起了那天是圣诞节,我做了一些吃的。我们坐在桌前,他忽然说:

“我昨天给你母亲打电话了。”

我惊得简直要跳起来了。

“你怎么会想起给她打电话?”

“好吧,总得有人告诉她,我跟她讲了你对我做的事情。”

“这也应该由我来说。”

“为什么,让你对她说谎?”

我又激动起来了,但我强忍着没发作。我害怕,为了避免把我的骨头打折,他又会把自己的骨头弄断。但我看着他微笑着,平静地看着打了石膏的手臂。

他嘟囔了一句:

“这样我没办法开车。”

“你要去哪儿?”

“去火车站。”

我发现,我母亲在圣诞节那天——这是她最看重家庭团聚的一天,她坐上了火车,马上就要到佛罗伦萨了。

13

我母亲正赶来这里,我想从佛罗伦萨逃走,想去那不勒斯,我要逃到我母亲出发的城市,在尼诺那里找到一点安宁。但我没有动,尽管我感觉自己变了,但我还是那个很倔强的女人,不会在任何事儿面前退缩。我想,我是个大人了,不再是个孩子,她能对我做什么呢?她顶多会带一些好吃的东西,就像十年前的那个圣诞节,我生病了,她带着吃的来比萨高等师范找我。

我开着车子,和彼得罗一起去火车站接我母亲。她昂首挺胸地从火车上下来,她穿着新衣服,背着一个新包,连鞋子也是新的,甚至脸颊上还涂了一点儿胭脂。我对她说:“你看起来气色不错,也很优雅。”她一字一句地说,这也不是因为你,然后她就不再跟我说话了,但她对彼得罗很客气,她问他手上的石膏是怎么回事儿。他说得含糊其辞——说是碰到门了,她用一种不是很标准的意大利语说:“碰了?我知道是谁让你碰的,瞧你说的,碰的!”

一到家里,她就不再假装镇静,她拖着一条跛了的腿在客厅里走来走去,不停地数落我,很夸张地赞美我丈夫。她要求我,马上向我丈夫道歉,她看到我没有任何举动,就自己去恳求我丈夫原谅我,并且以佩佩、詹尼和埃莉莎的性命发誓,假如我们俩不和好的话,她就不回家。刚开始,她的调子那么高,我几乎感觉她是在开我和我丈夫的玩笑。她列举了彼得罗的种种好处,简直无穷无尽,我不得不承认,她也说了我无数好话。她强调了一千遍,我多么聪明,多么好学,我和彼得罗是天生的一对。她提醒我们要考虑一下黛黛的感受——那是她最喜欢的外孙女,她忘了提到艾尔莎。她说,这孩子什么都知道,让她受罪,真是太不应该了。

我母亲说话时,我丈夫一直在点头,尽管他脸上的表情说明了她说的那些话,还有她的做法,看起来很不得体。她拥抱了彼得罗,还亲了他的脸,感谢他的慷慨。她说,在我丈夫面前——她叫喊着说,我应该跪下来求饶。她用一种粗暴的动作把我们推搡在一起,希望我们能拥抱亲吻,我很不耐烦地躲开了。整个过程,我只有一个想法:我受不了她了。在彼得罗的眼皮底下,展现出我是这个女人的女儿,这让我受不了。我试着平静下来,我想:这是她通常上演的闹剧,等下她累了,会去睡觉的。后来,她又一次抓住我,让我承认我错了,这时候我受不了了,她的手让我很厌烦,我甩开了。我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够了!妈,没用的,我再也不能和彼得罗生活在一起,因为我爱上了别人。”

同类推荐
  • 远方的远

    远方的远

    作者以当代影视圈为背景,探讨了现代人的迷惑与选择,也深入讨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和谐。我们有了太多的选择,反而无从选择了。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是想要这,想要那,但什么都要不到的一代。如何实现现实与理想的和谐统一,是我们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 简·爱

    简·爱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
  • 名利场(下册)(译文名著典藏)

    名利场(下册)(译文名著典藏)

    群星璀璨的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为读书界贡献了一大批传世名篇。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的代表作《名利场》在这片瑰丽的星空中当之无愧地占据着十分显著的地位。穷画家的女儿蓓姬·夏普,自幼失去父母,但绝顶聪明。她以半工半读的方式从寄宿学校毕业后,由一名家庭小教师起步,牢牢抓住每一个机会,削尖了脑袋钻进维多利亚时代的上流社会,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的交际明星。这一尤物的发迹历程,在滑铁卢战役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背景映衬下,展现了堪称世界文学中最成功的一个女冒险家艺术形象。萨克雷的词锋犀利,机智幽默,解剖人生精妙入微。本书问世将近一百六十年来,一直被誉为一面讽世明镜、一部警世宝典。
  • 神秘宝藏

    神秘宝藏

    留学回国的东方煜,在驶往青岛的轮船上,从德国人手里救出了一位神秘而又美丽的女子,并意外地从女子身上发现了一本航海日志,东方煜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据传,成吉思汗在西征时得到了一块来自天外的神秘石铁,他命令工匠营利用三年的时间制造了五支具有神秘力量的箭。无论谁拥有了神箭,谁就可以主宰世界的命运,因此被称之为“命运之箭”。东方煜在掌握了海岛宝藏的秘密后,决定不惜一切找到宝藏,然而纳粹残余分子和日本武士家族都派出了精悍的力量到中国来争夺这个宝藏,一场惊险残酷的宝藏争夺战开始了……
  • 傲慢与偏见(译文名著典藏)

    傲慢与偏见(译文名著典藏)

    班纳特太太的毕生大志就是把五个闺女体面地嫁掉,故而总是把近旁有财产的单身汉看成某个女儿应得的一笔财产。于是有了几对青年男女跌宕起伏的分分合合:豪门子弟达西与聪慧机敏的二女伊丽莎白之间的谗言误会,富家公子彬格莱与贤淑善良的长女吉英之间的欲说还休,浪荡公子韦翰与轻佻无理的小女丽迪雅的私奔秽闻……最终男女主人公放下了各自的傲慢与偏见,做出合乎自己道德的选择。作品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利益和门第观念对婚恋的影响。小说情节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深入人心。
热门推荐
  • 不死诡墓

    不死诡墓

    秦始皇毕生所求的不死药,竟然在现代被一群盗墓贼无意之中发现了那远古时的传说.......下过不死墓,开过九龙棺,上过昆仑墓,只为寻找数千年前秦始皇未找到的长生不老药。
  • 魔法小公主2:魔力八音盒

    魔法小公主2:魔力八音盒

    《魔法小公主2:魔力八音盒》内容简介:传说中的“蓝色水晶MP4”出现了!它具有什么样的神奇魔力?它能帮助沫沫找到那个最需要“勇气”的人吗?汹涌的魔法海、忧伤唱着歌人鱼姐姐、神奇的海星耳环……沫沫、阿酷和夏小娃已经开始了他们寻找征程。
  • 圣火百年(竞技体育博览:畅享2008)

    圣火百年(竞技体育博览:畅享2008)

    以编年史的形式,以历届奥运主办国钱币和体育运动邮票为载体,记录了现代奥运会一百多年的辉煌历程,颇具纪念价值和收藏价值。
  • 历代兴衰演义

    历代兴衰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保健,食物中来

    保健,食物中来

    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问题。只有在生活中根据各自体质的不同,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锻炼的方法,才能促进和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所谓通过合理的饮食来促进和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就是在传统中医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利用食物来营养身体,确保健康,以达到延年益寿或者辅助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说得更为具体一些,就是充分利用我们每日所食用的各种食物,按照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原则,通过科学的调配与合理的烹调,使饮食成为我们强身健体,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 花一样的美好

    花一样的美好

    她,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但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了她,让她的心渐渐冰冷了起来……
  • 许辉散文典藏·河西走廊的散步

    许辉散文典藏·河西走廊的散步

    本书为许辉散文典藏丛书之二,收录了作家2000至2010年间200余篇散文。作家以其“作家的眼光”“文化学者的视野”“地理学者的脚步”,凝聚成篇篇美文。其中有作者在农村参与小麦生产的亲历亲验,有作者夏天在麦田里“蹲守”的有趣描述,有作者在欧洲寻找小麦的足迹,有作者对麦作区人群的传神描写和塑造,有作者大江南北行走的感受和思考,有作者对淮河徒步、骑车、乘车、开车进行实地考察的见闻记录。
  • 血与泪梦与爱

    血与泪梦与爱

    人类、恶魔、血族,梦想、爱情、友情,正义、邪恶、原罪。
  • 美国手记

    美国手记

    《美国手记》是一本富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游记。从1842年1月初到6月底,狄更斯携夫人及朋友在美国进行了一次为期半年的访问,足迹所经之处既有华盛顿、纽约、费城、波士顿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有辛辛那提、哈特福德、伍斯特、西点等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一些小城镇。他将当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写进这本游记中,这本游记是考察19世纪美国社会风土人情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参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