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6100000003

第3章 闯少林

少林寺在少室北麓五乳峰下,面对群峰,岩石峻峭,景色殊绝,白雪皑皑,令人只觉天地苍凉,庄穆恬静。太室峰之山势横亘,连崖接岩,如踞地苍龙,鳞爪四出,或舒或蟠,长身危脊,蜿蜒北来,最高之零崚极峰更云雾缭绕,气势壮丽,别有一番景致。

少林规模极大,单止主要建筑,即有七重,里有价值无穷的历代遗迹,势与少室峰之奇峦迭起,若千叶瓣莲,一为天然,一乃人为,皆成异趣。可惜历代少林俱经烽火焚毁,所遗已不到百分一二。

方歌吟只见少室御岩峰居中,宛若莲房,三十峰如蒸萏,五乳峰恰似莲叶,环而留之,随地而异,各呈巧妙,而垂披于峰,静若万年。方歌吟猛地打了一个寒颤,抬头一望,只见“少林寺”已在眼前。

少林寺恬静恢宏,一点也不像传说中闻名四海的武林宗汇,只是非常宁谧庄静,连雪下到这儿,像梵音低语一般清静。

方歌吟悄悄走进去,酒意醒了二三分,顿觉少林寺确是名门正宗,气势庄穆,但并不似一般门派,杀气腾腾,守备森严。

方歌吟走到少林寺大门,只见侧殿有一老和尚正在扫地,方歌吟正想以礼相询,探问清楚,那僧犹自缓缓扫雪,只听簌簌细响,甚是好听,方歌吟看了一会,和尚瘦骨嶙嶙,徐徐回身,映着雪光,方歌吟时定睛一望,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原来这老和尚一脸倦态病容,竟是在小食肆中自己捏碎杯子,那喃喃自语,要死不活的和尚。

方歌吟一惊,酒意又醒了二三分,经寒风一吹,剩下的二三分也在消解中,正诧声道︰“你……你怎么比我还快”

话未说完,忽然寺内大殿,“呼”、“呼”、“呼”疾射来三道人影,身着黄袍的僧人,雪地上竟连脚印也未留,已来到方歌吟面前,当中那名壮硕的和尚合什道︰“阿弥陀佛,檀越就是在山下三招伤我寺三位师弟的方少侠么?”

方歌吟一见对方气派,也不敢礼慢,当下道︰“在下当时酒醉——”

只听旁边一名眼若铜铃般大,脸颊都是青胡渣子的和尚冷笑道︰“好极,酒醉仍能伤我师弟,了不起。”

另一瘦骨如柴,但全身犹如钢铁镌成的和尚道︰“伤了人后还敢上少林来,咱们不才,也要领教少侠神功,以免他日江湖中人小觑了少林。”

方歌吟一时为之语塞。

原来少林寺中,“石”字辈的和尚,武功已是不低,最低微的是“金”字辈,而“铜”字辈又比“石”字辈高,铜板和尚,就是“铜”字辈一员,眼前两人,眼大的就叫“铜铃”和尚,瘦削的那个就叫“铜人”,是“铜”字辈中武功表表者。

中间那名和尚,正是少林“铁”字辈中高手,少林“铜”字在江湖上,名堂也算是响当当,“铁”字辈的则更可领袖群伦,隐有大将之风。少林铁肩,乃武林中佛门子弟武功最高者,正是“铁”字辈人物。

当中那人,武功也仅在铁肩大师之下,在“铁”字辈僧人中武功至少在前三名之内的铁吾大师。

除“铁、铜、石、金”四辈外,在少林主掌一切的是“天”字辈高手:天象即是少林方丈,武功高极;其师弟天龙,武功据说已不在“三正四奇”任一人之下;三师弟天音,主持戒律院,据说武功也出神入化。少林一脉,自数十年前,武林大乱,天正死后,少林元气大伤,声望大落,高手也因血河派的围剿搏斗中几死亡殆尽,更高一辈的抱残大师、守阙和尚、方丈僧人、大石禅师等,不是已圆寂,就是归隐,纵然如此,少林的声势和人力,仍非一般帮派可以相媲。

由于少林七十二技,技技不同,一般少林僧人,只要练熟一技(纵然仍未练成),在武林中已有一席之地,至于将七十二技,样样皆精者,更是万中无一,百代鲜见,能练成二、三技者,已可挤身武林一流高手之列。

亦因七十二技,刚柔、内外、拳脚、呼息皆大相径庭,差别极大,所以似铜铃、铜人二者,因所习之武功不同,外貌也大为相异,是显而易见的。

铜铃和尚练的是“慑魂大法”,铜人大师练的是“铁骨功”。

“慑魂大法”一般人会以为是魔教功夫,其实不然,能慑魂方能降魅,佛以驱魔,光慑其魄。铜铃一双如牛大眼,不但能慑魄,更能镇魂。

铜人的“铁骨功”则是自小受任何重物打击,身子浸于药酒之中,一身可谓“铜皮铁骨”,比“童子功”、“十三太保横练”等硬功又高明了许多了。

只听铜铃和尚道︰“方少侠武功盖世,就让贫僧领教方少侠高招吧。”

方歌吟心中有气,禁不住大声道︰“桑姑娘呢?只要把桑姑娘交出来,我立刻就走——”

铜铃大师大笑道︰“原来你跟那女子,是一伙的,纵是长空帮的人,也决饶你不得——”

方歌吟大怒,怒瞪铜铃,忽觉铜铃一双大眼,看似有神,却如无底深洞,方歌吟想移开视线,却已不及,只觉人浑浑沌沌,像雪花一样,自无际的天边,轻、轻轻飘落。

铜铃大师眼见得手,心中暗喜,心想这小子来势汹汹,却是不堪一击。

这时方歌吟迷迷噩噩,铜铃慢慢双手抓出,一击方歌吟“膻中穴”,一拿“悬枢穴”,要把方歌吟手到擒来。

这两爪一前一后,端是犀利,但方歌吟因酒意尚在,本就迷迷糊糊的,铜铃和尚的“慑魂大法”,对他来说,仅是聪明人骗呆子一般,用尽办法,其实对方根本就不懂,所以反而没效。

方歌吟浑浑沌沌般,尚有一线清明,猛想起自己有一把宝剑,便有拔剑之欲,金虹一出,剑芒陡亮,剑乃神物,金虹剑更有辟邪制魔之效,铜铃一见,双目黯然失色。

铜铃双目一旦失神,方歌吟便感觉到那一前一后的两爪,凌厉袭来。

方歌吟是绝顶聪明的人,他神智一复,一剑“开天辟地”就斩了过去。

“开天辟地”是上斩一剑,下斩一剑,铜铃和尚饶是缩手得快,左手无名指,右手尾指,齐被削去。

铜铃和尚负痛惨叫,赶紧跳开,方歌吟犹如大梦初醒,心觉不忍,失声道︰“我不是故意的……”

铁吾大师本觉铜铃和尚贸然出手,很是不妥,但见方歌吟看似被铜铃所慑,却猝然出手,出剑伤人,心中有气,听得方歌吟居然猫哭耗子,说不是故意的,更加勃然大怒,当下冷冷地道︰“方少侠好快的出手,居然还不是故意的,便能伤人,嘿嘿,佩服,佩服!”

铜人和尚更不打话,猛地扑出,一拳打去!

这一拳极怒,方歌吟才发觉铜人出拳,拳即已至眼前!

若换作半年前的方歌吟,早要重创于这一拳之下。

或作六个月前宋自雪所授剑法后的方歌吟,只怕也未必避得过去。

在三个月前宋雪宜调教出来的方歌吟,避是可以避得过去,但先机必然尽失。

但现在的方歌吟,今非昔比,已挤身一流高手之列,这一拳打出,方歌吟心中也不满此人一言不发,就出手狠辣,身随意动偏步错身,闪过一拳,更争取先机,一个反肘,倒撞出去。

铁吾大师在一旁道︰“霸王肘。”

“砰”地一声,肘中铜人,铜人退了两步,居然没事,一抬足,踢向方歌吟。

方歌吟左手一捞,刁住铜人和尚的脚,铁吾即道︰“一串钱。”

方歌吟另一手作手刀状,一刀斩了过去。

铁吾大师失声道︰“长离七旋斩。”

手刀斩在铜人大动脉上,铜人一顿,随即无事,猛然转身,脚用力往后一蹬,这下十分狠辣,在一旋之际,方歌吟便已握拿不住,再往后一蹬,正倒踢向方歌吟的“鼠蹊穴”去。

方歌吟也恨他毒辣,百忙中双腿一夹,用双膝挟住那一腿,右手中指突出,一指戳了下去。

铁吾大师脸色大变,道︰“少林伏虎步,长空神指!你那里学来的”

长空神指乃专破内外家罡力的武功,一指戳下,铜人和尚立时全身一颤,方歌吟左掌一推,掌心赤红,“啪”地击在铜人背心上,铜人罡力已破,被这一掌击得像断线风筝一般,倒飞了出去。

方歌吟乃气他毒歹,才多加一掌,但总算手下留情,减了一半功力,但也把铜人和尚打得要在床上躺三个月不可。

此时铁吾大师神色大异,指着方歌吟,厉声问道︰“‘大手印’……你……你怎么学来的?”

方歌吟听铁吾一一把他所用的招法叫破,更点出系承,心中对他见识之渊博,也十分敬佩,当下揖道︰“在下武功,乃跟……”正要说下去,但想到宋雪宜乃偷学,道出恐有不便,只得说道︰“……跟一异人所学……若比大师之正宗,自然贻笑大方,不值一哂……”

不料铁吾大师见方歌吟有意遮瞒,心中大怒,冷笑道︰“施主武功既如此之高,贫僧倒要来讨教几招。”

方歌吟心想︰我跟你无怨无仇,只不过想在假仁假义的铁肩大师手下救出桑姑娘,又何必跟你结怨?于是道︰“大师武功高强,见识广博,在下心服就是。”

铁吾大师冷哼道︰“服了?天羽奇剑的弟子,岂有服人的道理”

方歌吟一听,剑眉轩动,也大为震怒,当下心忖︰反我迟早也是一死,总不成怕了你……当下抱拳道︰“既然如此,那就请了。”

* ** * ** *

铁吾大师是少林的名僧,辈份也高,自然不像铜铃、铜人一般,说打就打。

他先一个单掌施礼,就在这时,一股狂飙,就在他一横一直的掌沿卷出。

方歌吟见对方欠身行礼,他正想把拳回礼,对方的内劲已然涌至。

方歌吟大喝一声,右手接劲,左手催发,那铁吾大师的内劲,接到了他右掌中,变作左掌袭了出去,回撞铁吾,铁吾大惊,跳起避过,“砰”一声,掌风击在庙门上,一丬寺门被震飞落在大风大雪之中。

铁吾大师怒叱︰“移花接木神功!”

百数十年前江湖上曾有个“移花宫”,其“移花接木神功”类似慕容世家的“以彼之道,还彼之身”,无论对方发出怎么样的内劲,他都能承接而且转发出去,反击对方。

铁吾大师的人斜飘而起,但在半空之中,又是一合什,两道刀锋般的厉风,自两掌沿卷出、汇集、力撞了出去,方歌吟忽然也一合掌,双掌沿也陡起急风,反撞回去。

原来铁吾大师擅长的是“佛心功”,每一合什,心念意劲合一,内力立发,方歌吟自宋雪宜处也学得此技,所以也在此时用了出来。

两道内劲一撞,胜负立分。

方歌吟当不如铁吾大师对“佛心功”运用精厚深沉,一撞之下,退了三步,由于他背向大殿,几乎滚下阶石。

铁吾大师则内力不如方歌吟,被震退三步,血气翻腾,但他更惊怒的是,这青年居然也会使“佛心功”。

两人虽是俱退三步,不过一个是拿手绝技,一个是依样效法,居然拚个旗鼓相当,高下已立见。

铁吾大师忽然低头又一个合什。

方歌吟这回忙拍出“大手印”,以抵挡他的功力。

但就在铁吾大师一低头间,脖子上的念珠,突然都射了出去。

在武林中有种背弩,常在一低头躬背时发出去,可谓防不胜防,但跟铁吾大师颈上念珠的劲道,准头与数量一比,背弩简直只像小孩子的玩意。

方歌吟情知闪不开去,他一面疾退,一面拔剑。

念珠追上了他时,他的金虹剑已拔了出来。

“漫天风雪”是方歌吟较少用的剑招,一施展开来,如雪花千片,每一剑,刺中一颗念珠。

念珠都穿在方歌吟金虹剑上,“大手印”也格住了“佛心功”,到了最后一颗念珠射来时,方歌吟猛一屈剑,“啪”地射打在念珠上。

那念珠“啸”地一声反射回去,比飞来的速度至少快了三倍。

铁吾大师要避已迟,“嗤”地一声,念珠打入他胸胁,铁吾正想发出第四次“佛心功”,但觉胸臆一麻,全身几无法发力。

铁吾觉得胁间疼痛异常,呻吟一声,蹲了下去,伸手一摸,竟一手是血。

他不禁骇然叫道︰“血,血!”铜人和尚见了也骇道︰“血!血……”铜铃和尚却大叫道︰“不得了,铁吾师兄受伤,有人闯少林——”

只听满山寺中“”连声,钟撞急鸣,人影倏忽,吆喝之声不住传来,雪地上已出现了十几条移动快速的人影。

这些人经雪光一照,都是光头和尚,身手快捷,显然都是少林好手。

方歌吟正想分辩,钟声迭作,喝声迭起,那容细说,方歌吟想往寺门前闯,只见门口掠出了一个铁衣僧人,凛然挡在门前,俨然“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概。

方歌吟不敢硬闯,忙回头向内殿奔去,只见寺内建筑幢幢,飞檐层层,到处佛意深沉,香烟袅绕。转得几个转,只见一处有几间小庵,几株小树,古意清凉,寒气顿消。忽然前面碑牌处闪出一灰衣僧人,双目炯炯,大步一拦,双手在鼻梁上顶礼合什,方歌吟正是惊弓之鸟,不由往旁一跳,那僧人沉声道︰“贫道铁树,檀樾私闯少林,又擅入‘初祖庵’,请檀樾暂且留下,好向大师兄交代。”

方歌吟一听“初祖庵”,着实吃了一惊。

初祖庵为李明仲所建,梁架、斗拱、石刻都极有价值,更重要的是,此处为通往“面壁石”之要道。

“面壁石”是达摩渡海东南来,登陆广州,梁武帝曾迎至金陵,唯达摩释佛教教义,以静见性,不着文字,为梁武帝所不能解,只身渡江,于嵩山上创立少林寺,为禅宗之始。“面壁台”就是达摩在少林静修九年,面壁时留痕于石上,不但在历史上大大有名,更是武林中传说纷异的少林武功绝学之发祥地。

此处乃少林禁地,几可与当今武林三大绝地︰“七寒谷”、“忘忧林”与“素女峰”分庭抗礼。

方歌吟正想分辩,但听铁树大师说要把自己提见铁肩大师,如难干休,当下反身想走,忽然庵旁窄道,又闪出一黑袍僧人,精悍若豹,合什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方歌吟急道︰“请大师网开一面。”

黑衣僧道︰“前面乃少林塔林、碑林,贫僧守关于此;施主,前无去路,回头是岸。”

方歌吟一闻,又是一惊,原来少林南面有碑林石塔,有唐以来的佛塔石碑,历代相传,包括月庵法师舍利塔、唐圣德感应碑、十五层北魏砖塔等等,都是少林极珍要宝库,亦是佛门重地,不容生人擅入一步。

方歌吟恍惚间,犹如惊弓之鸟,猛听背后又是一声佛号,铁树大师长吟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方歌吟几乎就要放弃挣扎,在这风雪少林,不欲再斗。猛想起出家人既已成佛,但铁肩既贵为“大师兄”,为何却要背后伤人?一念及此,拔剑而起。

只听那黑衣僧也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方歌吟呻吟一声,手里拿着剑,也不知如何是好?

两名高僧缁衣飘飘,已行近来。

* ** * ** *

正在此时,忽听西厢有惶急的清呼︰“放我下来!我爹的人来了,你们少林的臭和尚就一个不保了!”

方歌吟一听,热血贲腾,听是桑小娥语音,仗剑就冲。黑衣僧人一个虎跃,追上方歌吟,两人几乎左右肩并贴,黑衣僧就要出手,猛听沉喝︰“铁花,住手!”

铁花大师即垂手而立,恭道︰“是,大师兄!”

方歌吟猛抬头,只见月光下,雪光反照上,一个铁衣僧人,拦在身前,云停岳峙,威穆无比,却不是昔日洛水渡中出手伤人的和尚,而是适才在自己要冲进少林寺时,拦在寺门的庄严僧人。

这僧人年纪甚轻,但法度森然,佛相庄严。

方歌吟涩声道︰“你……你是铁肩?”

只听铁花喝道︰“大胆,敢直呼大师兄名号!”

铁树也禀道︰“大师兄,在山脚下伤铜板师弟,在庙门打伤铁吾师弟的就是他!”

铁肩大师看着方歌吟,长吟一声,缓缓道︰“少林一脉,与少侠并无过节,少侠此番闯寺,却是为何?”

方歌吟仍在情绪之中,一下子铁肩变得不是铁肩,他不禁骇然道︰“你……你不是铁肩大师……”

铁肩大师本来问得极是认真,可是方歌吟楞头楞脑,这么一说,似根本不承认他就是铁肩,心里勃然大怒,铁肩为人极是严正,但向心高气傲,心想自己名动江湖,方歌吟故意不识,敢不成是挑衅而来的?

铁肩大师冷冷地道︰“方少侠人间英雄,自不识得贫僧,倒不为怪。怪的是方少侠在江湖上逐鹿不取,反而来明挑少林,可真以为奇了。”

铁树加了一句︰“这似是为昨天那女施主而来的。”

铁肩大师一听,心中暗忖︰难怪,果是来找碴的,当下冷笑道︰“桑姑娘昨天也莫名奇妙闯入少林,乱打一遍,还是给小僧拿下了。”

方歌吟一听桑小娥,心里关切,大声道︰“快放她!”

铁花“哦”了一声,道︰“果真是一伙的……好,要放她么?叫她爹来再说!”

方歌吟极维护桑书云,当不想桑书云在这里吃亏,即道︰“把桑姑娘交给……交给在下也是一样……”

铁花冷笑道︰“哦,那你是代表长空帮来救人的了。不过少侠和桑姑娘,又凭什么道理私闯少林呢?”

方歌吟情急︰“因为少林先动手伤人!”

铁肩大师道︰“有这回事”

铁花大师叱道︰“胡说八道!”

铁树大师问︰“你先说出动手伤人的是谁?”

方歌吟望望铁肩,不知说好,还是不说好,但眼前的“铁肩”,并不是那“铁肩”呀,铁树大师又厉声喝道︰“既无此事,就不得含血喷人!”

方歌吟一急,即道︰“就是铁肩。”

三个和尚一齐怔住,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铁肩大师一挥手,终于大步而出,神色冷峻,合什道︰“施主如此冤诋贫僧,贫僧只好向施主领教绝学了。阿弥陀佛!”

方歌吟一看,只见铁肩神态严峻、气态沉雄,昔时在江上所见的“铁肩”与之一比,气势全失,眼前的人绝不像洛水渡中的那卑鄙小人。

铁肩已向方歌吟示警,见方歌吟仍神智恍惚的看着自己,铁肩虽入佛门,但争强好胜之心甚炽,双眉一皱,煞气顿扬,心想︰怎么这天羽奇剑的掌门人,竟然是个酒鬼,近日江湖上居然还把他列作与自己齐名!当下冷峻地道︰“贫僧无礼,要先拿下施主,再交给宋大侠发落!”

一说完,铁肩僧袍翻动,齐掌攻来。

方歌吟一听,猛醒悟过来,这场战役只怕无可避免了,而且事关天羽奇剑宋自雪与天羽派之誉,得非应战不可。

铁肩双掌一扬,方歌吟便知自己错了。铁肩的功力,远胜自己曾在洛水渡上击败的那个和尚。

那和尚的功力最多有如铜板大师而已,以少林的实力来论,那人也绝对不可能是铁肩。

这是场误会。

可能还是一场阴谋。

方歌吟猛退,因他功力突进,一退三丈,到了一座大殿之侧,急道︰“别打……别打!”

铁肩双掌击空,“啪”地打在雪地上,雪花如雾一般弥飞而起;铁肩心头一凛,暗想这小子虽装疯卖傻,但内力很高,心头起了竞争之心,不管如何,擒下他才好向方丈交待,当下双掌一分,隐然红色,正是禅宗“大手印”。

这时一名灰衣僧人,飞闪而入,短小精悍,见铁肩和方歌吟斗在一起,当即停步,铁花问道︰“铁心,什么事?”

铁心也不答话,只是大声示警道︰“大师兄小心,这小子旁门杂技,可多得很,铁吾师弟就着了他怪招的道儿。”

铁肩大师与方歌吟已拚搏到第四招,见方歌吟处处走避,没有还手,以为对方真怕了自己,当下冷笑道︰“天羽派门下,既爱走旁门左道,也且由他,佛门正宗是专降魔惩恶的!”

方歌吟一听,心念一动,想天羽一脉名声,在宋自雪时有谁敢攫其锋?今日可不能教自己丧了,当下“铮”地抽出长剑,以“天羽廿四剑”,力战少林铁肩。

同类推荐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和文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考所撰写的《随笔集》。共收文58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而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无数青少年性格的形成都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 东方列车连续杀人事件

    东方列车连续杀人事件

    那起连续杀人事件过去已经一年多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无比的悲哀。也许,这是因为我本能阻止这一场血雨腥风的。早在暑假一个月前,它的伏笔已经埋下,只是当时的我完全不知情而已。那个早上,一切都开始得十分平常,阳光明媚,鸟儿也在枝头平静地歌唱。为了预防流感,我戴着口罩去给学生上课。没想到刚出门,就听见街对面似乎有人在喊我名字。我转过身去,发现街对面有个高中生打扮的女孩子在向我使劲的挥手。但我们之间汹涌的车流嘈杂声,让我听不清她在喊着什么。
  • 大卫·考坡菲(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大卫·考坡菲(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大卫·考坡菲(套装上下册)》长达八十余万言的长篇巨著以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大卫·考坡菲为中心,通过书中各色人等的日常起居、求学谋生、交友恋爱、游历著述,极力表现了作者一生倡导的人道主义观点,同时也刻画了一系列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温柔、聪慧的理想化女性爱格妮,乖张怪僻的特洛乌小姐,朴实仁慈的坡勾提兄妹……在狄更斯的所有作品中,《大卫·考坡菲》涵盖了最为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展现了最为复杂严密的故事结构,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 1973年的弹子球

    1973年的弹子球

    “时候一到,任何人都得洗手上岸,别无他路。”《1973年的弹子球》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198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青年的“我”大学毕业之后,靠做英语翻译工作为生,生活平凡宁静。与一对难以分辨的双胞胎女孩的同居似是一切开始转变的前兆。某天,“我”受到记忆中一台“宇宙飞船”弹子球机的召唤,于是与双胞胎姐妹踏上寻找弹子球机之旅。而当“我”终于与那台念念不忘的弹子球机相逢时,“我”却只是漠然地离开了它。随后“我”与双胞胎姐妹正式告别,独自一人回归无边的孤单。而“我”的朋友“鼠”爱上了如他一般孤独的女子,被虚无和迷茫充斥着的生活,致使他最终决定离开恋人、离开城市……
  • 女主编上任记

    女主编上任记

    现在许多男人和女人,似乎都有些疯,他们一边想方设法富起来,一边又到处去掘情,寻找新的情感生长点。雯丽在一家报社做编辑记者,是无冕女王还不能算完全结婚。不过,比非法同居光彩些。她和男朋友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仪式,只是没有去领结婚证和男朋友追求时髦,他们试婚。假如试好了,再去领结婚证,要是彼此厌恶了使马上分开。不过,雯丽的男朋友很一般,是位中学教师。虽然教师地位在不断提高,可比富起来的,大款和仕途成功者,那还是小巫见大巫。雯丽B型血。书上说B型血的人最大特点是常把爱情和友谊混为一谈。有些道理,雯丽就难以搞清男女之间到底是爱情多还是友谊多。
热门推荐
  • 夫君是冥王

    夫君是冥王

    她说:“若你成神,定要好好关照我,让我转世后过的别太凄凉。”他没有成神,在冥界一直等待着她。千年后。慕熏没想到死后还能重生,冥王给了她肉身,可以在人间自由行走的权利,然茫茫人海她不知去何处找冥王要找的那个人。 书友群:718683060
  • 毒医倾天

    毒医倾天

    "你是我的!"女子一脸凶残的把某人摁倒在床榻,女上男下。"嗯。"男子低声回应,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耳畔,"难道,阿颜没有什么需要做的吗?""没有!!"女子恶狠狠地瞪着,准备撒手,却被男子捏住手腕,瞬间变成男上女下,"嗯?阿颜真是…可爱。可是,我有。""唔……"一朝重生,慕倾颜手撕白莲,脚踩渣男。执指一划,四方皆阵。是医是毒,本是一家。【女主人前小可爱,人后凶残and病娇。】
  • 从攫取到共容金融改革的逻辑

    从攫取到共容金融改革的逻辑

    本书认为,经济增长的绩效取决于包括企业家才能、资本和优秀人才在内的创新要素是配置到实体经济或生产性领域,还是配置到金融业或非生产性领域,而决定配置方向的关键因素便是报酬结构。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金融“发展过度”,构成了对实体经济的“攫取”,具体表现为金融业利润高、金融从业者收入高,使创新要素和资源“脱实向虚”,源源不断地由实体经济流向金融业,从而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构建一个金融与实体经济和谐共生的高效率、共容性金融体系,而非仅仅提高金融效率,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和逻辑起点。
  • 傲娇狐狸腹黑妃

    傲娇狐狸腹黑妃

    别人穿越都是丞相女,富贵身,怎么到她这就变成一穷二白的黑丫头了。被别人扔到森林里喂野兽,哼哼,那她就好(敲)好(诈)攒(勒)钱(索)回报他们。只是她死后怎么又活了,浑身冒金光呢?身上还有混天绫,乾坤圈?
  • 快穿:大姐大速成指南

    快穿:大姐大速成指南

    对于一个宅女来讲,人生有三大幸事:美男、美食、吃不胖!巫瑶就是这么一个让人疯狂嫉妒的“死肥宅”。她的人生信条只有一个,那就是食遍人间不要钱不长肉,坐拥美男淡定从容面不改色!不要嫉妒哦,这样的白日梦真的实现了呢。某日,某女叉腰狂喷:“系统我打死你个龟孙,糟老头子的安排本姑娘甚是满意呢!哼哼!”
  • 寄给父亲的信

    寄给父亲的信

    一部寄予父亲的信,世上不只有母爱同时也有伟大的父爱。
  • 木叶之最强肉遁

    木叶之最强肉遁

    血和汗交织出男人专属的味道,拳与拳碰撞摩擦出火花般炫彩夺目的激情!动物系·牛牛果实·幻兽种·牛魔王形态。当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没有什么敌人是累不死的。气喘吁吁的六道斑:“我宇智波斑愿称你为最肉!”
  • 风要往南吹

    风要往南吹

    (新书《才不要和甲方谈恋爱呢》求收藏~)被老母亲揪着耳朵拎来相亲,乔子枫已经万分头痛,没想到,好不容易遇到个挺满意的相亲对象,却被许久不见的前男友搅黄了。沈琛南居高临下:“毁了你的相亲,不好意思。”被对方气势碾压,乔子枫认怂:“算了算了。”没想到,沈琛南径直落座:“赔你一个。”一只修长大手伸到乔子枫面前,其主人面无表情:“你好,我叫沈琛南,乔子枫前男友,单身,在江城工作,不知乔小姐可有兴趣与我进一步发展?”傲娇大神X废柴社会女青年前期校园,后期社会,女主前期废柴:吃啥啥没够,干啥啥不行,后期经过社会敲打,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社会女青年。HE。努力甜。
  • 民族文学新声

    民族文学新声

    《民族文学新声》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内容大多是工作报告或演讲,基本上都关乎民间文艺、文化遗产与文学。其中,又都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文学为重点。渗透和显现了作者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熟知和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建设事业的清晰思路;第二部分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及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的文章。其中,许多文章读完后让人深受启发,并且能够引起共鸣。这些文章的文化学术价值无疑是巨大的;第三部分是作者的日汉学术翻译文集。白庚胜先生曾在日本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从他翻译的日本学界有关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方面的文章来看,日本学者注重田野作业、审慎求证的严谨学术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