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2900000030

第30章 美国金融霸权的吹鼓手--金融媒体(2)

2011年9月17日,美国爆发了以抗议“华尔街的贪婪、美国的高失业率及社会分配不均”为核心思想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但运动持续一周之后,人们才在美国的媒体中发现报道给的一点点消息。虽然,“占领华尔街运动”已轰动全美,但美国媒体报道的篇幅与中东、北非的游行示威相比少之又少。美国媒体对这一运动的漠视和冷漠,足以让人清楚地认识到美国媒体的政治属性。

9月17日是“占领华尔街”示威游行的第一天,在华尔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园聚集了大约1000多名市民。对于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并未见到有任何一家媒体的记者出现,当然,第二天各大报端也没有见到关于此次运动的只言片语。

在游行进行的一个星期内,美国各大媒体就好像这次运动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在后续的游行中,媒体虽有报道,但大多是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与声势浩大的游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报道中,人们看到的是带有偏见性的言论,媒体大多认为此次游行不会取得什么结果,奉劝公众早日散去,不要人云亦云,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早关注“占领华尔街”的媒体人之一是美国知名主持人基思·欧伯曼。他认为美国媒体并没有在活动初期关注到这件事的严重性,质疑这场冲击金融业的运动为何没有得到媒体的充分报道。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他的质疑也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

“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参与者为了抗议主流媒体的冷漠,自费推出了《占领华尔街日报》,免费发放。示威者在游行爆发后的第二个周六,受到了主流媒体的关注,因为当天警察用胡椒喷雾攻击在警戒线内的和平示威者。《纽约每日新闻》的头版刊登了逮捕示威者的图片。为此,示威者高呼:“谢谢《纽约每日新闻》!”

面对在网络上疯狂流传的游行图片,《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仍保持着沉默的态度。直到10月1日,《纽约时报》才在头版上刊登了“占领华尔街”的部分图片。

公众再也不会相信这就是美国媒体一直标榜的自由与独立性。主流媒体的冷漠早已说明其只是金融财团的工具。媒体不顾自身传递新闻事实的职责而为利益集团服务,这不禁让人为新闻媒体感到悲哀。

被资本掐住咽喉的财经媒体

美国媒体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的表现,不仅仅是新闻敏感度不够,更主要的是美国媒体与财团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资本主宰的美国,各类媒体早已沦为资本的奴隶,成为金融财团利用的工具。美国金融的心脏就是华尔街,这些金融大亨就是各家媒体的老板,而不是被媒体曝光披露的对象。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美国媒体的举动正是其为资本服务本质的体现。所谓的“新闻自由”“客观公正”只是它们在公众面前的面具而已。“占领华尔街”就是在向它们的老板抗议,作为这些老板的服务者,美国媒体不可能会大肆抨击自己的老板。

资本家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利用各大媒体向外发布各种虚假信息。如美国媒体大肆报道流感病毒的严重性,其目的就是要医药公司的股价飙升,这样利益集团就能在报道后获得巨额资金。

近年来,美国媒体不断的公司化和集团化,其宗旨与企业经营意识越来越相似。因为企业化程度不断增强,美国的电视网、报纸、杂志的管理者与其他公司一样,高层均由财团里的成员组成。华尔街的银行大亨们作为媒体的董事成员为其筹措运营资金,许多电视台、报纸和出版公司的董事都是银行及各种财团的董事或合伙人。新闻媒体早已不是公益团体,已经披上了资本的外衣,成为资本家思想的传递者和倡导者。

美国媒体把美国描绘成美好的、发达的、自由的国度,却从不提及资本家的权钱交易、纵容欺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媒体并没有报道金融机构的内幕与狡诈,而是鼓吹金融机构足够强大,美国的信用永远是3A级别。美国媒体一面维护华尔街资本家的利益,一方面把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推到其他国家身上。标榜着自己国家一切美好的美国新闻媒体从来没有质疑过金融大鳄们的职责与道德,反而不断地为他们做着各种掩护。“占领华尔街运动”,直指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弊病,但面对资本利益的控制,美国媒体不会更不敢报道这一事实。其实,美国媒体就是华尔街财团的雇员,没有哪个雇员敢随便砸了老板给的饭碗。

美国金融媒体是个美味的蛋糕

金融媒体是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础之一,是美国金融霸权的扞卫者和吹鼓手。美国金融媒体集团实力强大,且并非公正独立,而是带有目的地为美国金融称霸呐喊助威。那么,他们既然受人诟病,又如何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呢?

善于商业运作

美国传媒特别注重自身的商业运营机制。前NBC电视新闻网驻白宫资深记者约翰·丹西曾说过,“新闻是个大生意”。也就是说,新闻媒体更像是一家公司,运营好这家公司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

美国媒体的运营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就拿时代华纳来说,旗下130种期刊的年营业额高达45.14亿美元,其中《时代周刊》年收入9.21亿美元,《人物周刊》年收入7亿美元。甘尼特公司的《今日美国报》年发行量达到220万份,该公司在美国就有101种日报。甘尼特公司的杂志《美国周末》年发行量到达2370万份,另外该公司还拥有22家电视台,210多个网站,年销售额可达到70亿美元。

美国媒体在参与市场竞争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质基础,这一物质基础可以使其成为世界传媒业的先驱者。雄厚的财力可以使其购买先进的设备,可以引进最合理的新闻生产流程,可以花重金打造品牌栏目,可以聘请人气最旺的新闻主持人,还可以向全世界派出最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战争爆发的前沿发回最有价值的信息。

具有创新意识

美国媒体在面对市场风险时能逢凶化吉,主要是靠其科学的经营规模、多元化的媒体结构以及强大的经济实力。美国传统媒体先于中国媒体受到了来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挑战,出现了报纸发行量下滑、电视观众减少、广播收听率降低等现象。但崇尚创新的美国媒体没有手足无措,而是积极应对,认真研究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市场需求,主动适应环境。

擅长新闻炒作

长期以来,美国媒体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一般不会向外界透露一点消息,而是会继续鼓吹金融形势大好。其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购买金融家们慢慢抛出的股票及债券。在发展中国家没有爆发危机之前,美国媒体大力报道自由主义政策、金融自由化、“与国际接轨”是多么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媒体又会落井下石,将一切责任推给发展中国家。

中国金融媒体路在何方

纵观美国金融媒体在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要警惕他们通过新闻报道,影响中国经济走势。中国财经新闻市场广阔,国际金融媒体巨头早就垂涎三尺,收购或入股中国国内的媒体机构是他们的既定方针。

面对美国金融媒体对世界财经媒体的垄断格局,中国金融媒体要做大做强,参与国际金融媒体合作,发出中国金融媒体的声音。

在政策层面,国家要扶持重点金融传媒的规模化发展与创新,打造中国金融媒体独立的数据信息源,降低对国外传媒的依赖。在经营层面,金融媒体要增强经营意识,强化信息的加工和传播力度,以专业的财经新闻分析和灵活的表现形式,树立中国金融媒体的专业形象,扩大影响力,提升中国金融媒体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话语权。

同类推荐
  • 别输在不懂营销上:你最容易在营销上犯的101个错误

    别输在不懂营销上:你最容易在营销上犯的101个错误

    营销,虽然以其独具一格的魅力和光明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很多人才投身其中,但并非每个推销员都能获得成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里,无论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销售员,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新手,都会或多或少地碰到一些难题,遇到一些困惑,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犯一些错误,或是用了错误的方法,或是说了错话……总之,由于一时的疏忽,前功尽弃,最终徒劳无获。
  • 管理的坎

    管理的坎

    本书围绕企业管理的实战操作,整合《经理人》杂志中“海豚会”栏目(《经理人》重点打造栏目,实为内部高端交流圈,成员都是国内各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当家人)的相关沟通心得与交流实录。根据图书市场寻求,重新整理。意在用权威、务实、细节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和实践案例为读者讲解如何管理企业,如何带好团队。
  • 做最好的班组长

    做最好的班组长

    《做最好的班组长》针对班组长工作的特,详尽地向你介绍成为好的班组长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能,以及如何展班组工作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对广大班组长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 成功店长训练

    成功店长训练

    作为门市店经营的中坚角色,店长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企业要开设一家甚至十几家分店并非难事,但要培养一个甚至十几个强有力的店长并非易事。本书将现代化门市店长应具备的经营管理运作上的技术与能力,包括店长应具备的商品战略管理、销售业绩管理、店铺人员管理、卖场管理与运作以及顾客服务与管理能力汇整而成。
  • 最受欢迎的哈佛管理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管理课

    本书浓缩了哈佛商学院管理大师最经典最有价值的领导经验,通过决策、战略、思维、团队管理、激励、创新与变革、领导魅力的修炼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组建出一个清晰简明的领导力框架,帮助管理者解决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提高管理水平,开拓管理思维和思路,积累管理经验和方法,提升团队执行力和高效率。领导者可以借助这个框架成功领导你的团队,迈向成功,走向卓越,同时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杰出管理才能的实力精英。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0728事件簿

    0728事件簿

    “新人类缔造计划”是“第三次元”组织结合现代科技与古代术式让人类获得超人类的力量,但随着实验体0728的逃离这个实验被迫失败。治疗所、人造人猎人、被神附身的少女、有些傲娇的剑、操纵时间的亚人、电竞风波、紫晶病毒的引发的一系列事件……随着他的不断深入,世界的真实面目不断被揭开。“即使是在不同世界,我也会穿过次元来到你身边”——王瀚
  • 重生成为树

    重生成为树

    何树重生成为一棵月桂。原本他以为自己一辈子都可能就这么孤零零地生活在山谷里,然而他发现自从他重生成为月桂树后,山里的模样开始了疯狂的变化。————许久之后。何树觉得作为一棵咸鱼树其实也不错,没事养养宠物,种种花草,顺便打一下小怪兽,这样的生活也不错。何树:对了,或许我还可以建立一座加强版魔幻动植物园。
  • 我是佐助

    我是佐助

    意外穿越到火影,成了宇智波一族唯一的幸存者宇智波佐助。本来想以佐助的身份安稳活下来的方舟,看着面前出现的巨大黄金狮子头,立即傻眼了,这是什么状况。(说一下,本书是综漫,不是纯粹的火影。)
  • 让“死”活下去(续)

    让“死”活下去(续)

    他在任何组织中都不活跃,不在任何权威机构中任职,除了理解和帮助那些也有可能像他这样行事的人之外,再没有野心。施特劳斯没有因遭到忽视或敌对而气馁和受伤。记得我们俩都因为这段话而对施特劳斯有深深的敬意,你还把它们录在电脑里了。你甚至说,这是最高的赞誉,可以作为座右铭。布鲁姆还说,我忍不住要抄出来:施特劳斯对其工作的热情从不间断,严肃不苟但充满乐趣;在不思考的时候,他感到失去了生命,……施特劳斯没有媚俗,而是献身给了毫不妥协的真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步步逼婚之甜蜜暴击

    步步逼婚之甜蜜暴击

    精彩剧情《婚后》“枭墨轩为什么这上面会是两道杠?”沐歌拿着验孕棒一脸哭相“关键是……”她明明一直在吃避孕药啊?“你吃的是维生素。”“枭墨轩,你个混蛋,骗子,从一开始你就算计我,我要跟你离婚……”明明说好了一切不过是演戏而已,可现在呢?枭墨轩抬手接住扑过来的媳妇儿,“跋山涉水才娶到你,怎能轻易放你离去。”“靠,什么时候了还甩词?”“那你想如何?”这是一段,有血,有泪,有宠,有虐,既能让你爆笑不停,也能让你热血沸腾的!且看这对欢喜冤家,如何一步步走入婚姻的殿堂!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勿深究!拒绝盗版,请尊重作者辛苦劳作,不经同意者不得转载!推荐浅浅连载文《婚后蜜宠:萌妻至上》推荐浅浅完结文《霸娶之婚后宠爱》推荐浅浅完结文《蚀骨疼爱》推荐浅浅完结文《独宠之蓄谋已久》
  • 状元王妃

    状元王妃

    从江湖到王府,她遇上了一个让她又气又恼的书虫。从王府到皇宫,让她慢慢地明白了思念这回事。从皇宫到官场,让她懂得什么是真爱。王妃与官员的双重身份却让她分身乏术、难以招架,而她会以悲剧或喜剧来结束这身不由己的双重身份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恒战帝

    永恒战帝

    一个怀着血海深仇的少年,家人尽去。以一介半废之体,历经艰险,寻得机缘,血战皇都,报仇血恨......最强神术、人族大劫、永恒之界......且看永恒战帝武冲,逆战苍穹,破灭世界,遨游混沌!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