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33300000003

第3章 你在清凉的井边向我说过的话

坐标

阿尔斯费尔德·德国中部

克罗伊茨贝格·柏林

密码

《青蛙王子》,《格林童话》第1则

主角

蒂亚斯

(教师、泉水书店老板)

约拿单

(独立音乐人)

《青蛙王子》,《格林童话》第1则

“最小的公主,

给我开开门。

你不记得

昨天你在清凉的井边

向我说的话了吗?

最小的公主,

给我开开门吧。”

指路人的话

在格林兄弟出生、成长、求学的德国中部,存在着真实的“小红帽”。那是阿尔斯费尔德小镇附近,古老的少女装束。像纸杯蛋糕一样袖珍的一顶小红帽,端端正正戴在少女的头顶。如若长成、出嫁,小红帽就会变成小黑帽。

这则从法国舶来的童话传说,也因与现实的景象呼应,经格林兄弟之手改造,变成了扎根于德意志黑森林的著名童话。

在这里,小镇幸运地避开了“二战”的炮火,保留下数十幢有几百年历史的砖木混合建筑。与德国北部相比,这里更恪守传统、尊重古老价值。

抵达日记

2015.3.10 晴 这个人有在书页中沉淀下来的沉静

吃完饭我往住处走,去看那家我路过了N次、观察了N次的书店,发现它会在今天下午两点半开门。

两点半还是三点钟下的楼,遇到了我的女房东特蕾莎,我告诉她我要去隔壁的书店。当我大踏步往书店走时,特蕾莎提出她可以跟我一起去书店。于是她给我介绍了书店老板,看起来很儒雅的一位中年人,果然他是一位老师。

这个书店新书旧书云集,主要是文学和社科类。所以我真诚地赞美他的书店有品位。

怎么说呢,这个人有在书页中沉淀下来的沉静。特蕾莎告诉我,他不是本地人。然后她说,要不我们在这里喝咖啡好了。

卢卡上台时,我已经喝了两杯啤酒,上了两次洗手间。

买票时我才知道,这是一个筹款酒会。“为了心脏病儿童”。我从来都不是爱心人士,虽然会捐款“献爱心”。所以在白发苍苍的爱心人士和满脸青春痘的志愿者之间,只能猛灌啤酒。

所谓舞台,不过是在木地板上搭起十几公分高的小台子。没有椅子,人们端着一杯酒或水,倚着窗台闲聊。

两个少女歌手来暖场。黑色短裙上漾着大红唇,婴儿肥的脸庞下是一把木吉他。歌声甜美,平滑,没一点褶皱。

卢卡跟地铁里那些背着琴盒,袖着手或驼着背的年轻身影并无二致。他穿得糟糕极了,简直可以说是邋遢。灰色短袖T恤扎进深灰色裤子,皮带垮在腰上。弯腰下去,就露出大半截后背和黑色的内裤。他把小提琴固定在麦架上。再插线,调试大小音箱,花了至少二十分钟。

我盯着那把小提琴。几天后,卢卡的弟弟托比告诉我,这把琴是卢卡十岁生日时,他们的父亲蒂亚斯送给卢卡的礼物。

快歌暖场,慢歌抒情。卢卡唱了几首,反应既不热烈,也不平淡。他当然学会了表演,就像每一个进城的孩子学会了搭地铁穿西装吃日本菜一样,是我们套在身体上那层被允许入场但其实并不太合身的新衣。

就在气氛快要变得尴尬起来时,突然,卢卡拔掉了吉他上的传导线,走下舞台。端着啤酒说个没完的人们,被一把吉他冲散。面对面,卢卡盯着他们的眼睛唱,就像彼此不是陌生人。

没有了麦克风的扩音,卢卡的声音突然有了某种真实。歌声从他的喉咙里发出,在鼻腔和胸腔里共鸣,攀越过空气,进入同样的血肉造成的另一些身体里。那些陌生的身体开始鸣响。身体与身体共振摇摆。卢卡的手指按压在琴弦上,琴弦按压在听者的胸口。奇异的静谧。人们屏气息声看着这个突然剪除了距离的吉他手,突然沉默,突然被说服。

这是一首痛惜相爱却不得不分手的情歌。卢卡一遍又一遍地唱着“亲爱的,别走”。歌词就像他藏在大胡子下的娃娃脸一样,稚嫩,平凡,过目即忘。于是,不多一会儿,摄魂术失效,兔子洞闭合。台下被定格的人又开始胡乱走动,举杯,说话。

演出结束,卢卡把所有乐器、插板、电线、适配器收进两个大箱子。只有我一个人站在台边上看着。

“嗨,约拿单。”我开口叫他的名字。

卢卡是艺名,蒂亚斯原本呼唤他的大儿子作约拿单。这个名字最著名的出处来自《圣经》,大卫王的挚友约拿单。

休息室亮如白昼,化妆镜上镶了一圈灯泡,连毛孔都无所遁形。我们寒暄了几句。我问,你哪天有时间?希望能跟你聊聊你的父亲。他略吃惊——我父亲?

我说起在“泉水书店”认识蒂亚斯的经过,然后留了彼此的联系方式。“那么,你先走吧。我还要跟经纪人谈一谈。”卢卡指了指旁边沙发上一个穿格子衬衫的胖子。

电梯已经停止运行,从刷着灰色油漆的楼梯下去时,在三楼的转角,那个画着大红唇的暖场女歌手在抽烟。三两个男人围着她,开着不咸不淡的玩笑。女歌手仰头大笑起来,比在台上时不羁得多。

路上空无一人。午夜的冷空气冲击着人的头顶。我伸手截住一辆出租车,司机载上我后往前开了百来米掉头。

路上空无一人。所以街对面那个背着琴盒,左右手各拎一个黑箱子的身影让视线无从躲避。他实在高大,发髻下面的额头光洁白净,像浮标在夜的波浪里。

卢卡就站在路边,并没有注意到一辆快速滑过的出租车上,我那双认出他后盯住不放的眼睛。

浮动的夜色里,他是一个抽象又具象的黑影。跟他的吉他,小提琴,适配器站成的一支队伍。人三三两两从他身边经过,并没有停留。我知道他说要跟经纪人谈话是撒谎,但并没有生气,只是隔着玻璃看他。

突然,他放下两个箱子,摸出一个面包之类的东西,在路边大口地吃起来。呼出的热气在午夜的黑色镜面里凝结成白色的叹号。直到疾驰的的士把视线切断,他都在大口吃。一个又一个缩小的叹号被拉远,被夜的黑色吸入。

我终于转过头去。

半年前,从德国回国后,我发出了给蒂亚斯的第一封信。

亲爱的蒂亚斯,谢谢你送给我路德维希·贝希施泰因的书。希望有一天,我的德文能让我看懂它。谢谢你,美好的下午。爽。

第二封是我重返德国前。

亲爱的蒂亚斯,你好吗?我是二月时跟特蕾莎一起到你书店里的中国女孩。找童话的那个,你还记得吗?爽。

蒂亚斯的回信总是礼貌而热切。

第一封是打招呼。

亲爱的爽,原谅我,我的英语口语太差了。很高兴能在书店里遇见你。欢迎回德国……蒂亚斯。

第二封就是邀请我去卢卡的音乐会。

亲爱的爽,当然,我记得你。希望你在柏林度过一段好时光。祝写作顺利。我的儿子卢卡住在柏林。他是个很棒的音乐家……

遇见蒂亚斯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头发斑白,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小镇当老师。我们遇见,是在他开的二手书店里,书店取名为“泉水”。店名出自《小王子》,“使沙漠如此美丽的,是它在某处藏着一眼泉水”。

名字一经诞生,就会变成日常的盾牌。这股“泉水”是灌溉蒂亚斯的生活以及我得以理解他的渠道。

蒂亚斯为“泉水”搭建了一个小小的网站,上传书店动态及文章。去见卢卡之前,我看到最近的一篇上传,是蒂亚斯接受小镇报纸采访,谈起自己正在书店里进行的夜读计划。读朱利恩·格林,读希尔德·多敏,读帕斯卡·梅西耶,读圣埃克苏佩里,读格林兄弟。书店每周经营三天,而在有“夜读计划”的夜晚,蒂亚斯常常会邀请音乐家们同场。小提琴、大提琴、吉他,跟读者、音乐家一起踩着台阶踏进泉水书店。

谈到自己对音乐的爱好,蒂亚斯告诉报纸记者:“我的儿子卢卡是一位音乐家,他在首都柏林做一些国家级的表演。”

半年前,蒂亚斯不是这样说的。至少,不是“国家级”这样的词。

那是我被小镇的阳光所关照的最后一个下午。阳光的颗粒穿过厚玻璃降落在衣袖上。特蕾莎也在。她压低声音说,蒂亚斯的儿子在柏林“玩音乐”。于是过了会儿,我侧身问蒂亚斯,是什么样的音乐呢?并随口一问——小提琴?

蒂亚斯沉吟:“他确实从四岁开始就拉小提琴了。但现在他在做一些‘时髦的音乐’。”然后回身,从抽屉里翻找出一张印有卢卡头像的卡片递过来。一头狂乱的长发、刻意蓄出来的大胡子似乎想要掩盖还很稚嫩的娃娃脸。

“看起来像搞摇滚的。”

“不,不是摇滚,是……”蒂亚斯寻找词汇,然后说出,“独立乐团。”

谈到儿子时,蒂亚斯并不怎么开心。不是德国中老年男性那种常见的“严肃脸”,而就是,不怎么开心。“我倒是希望,他是拉小提琴……”他轻声说。

半年后,在柏林的两场音乐会上,我见到了好些年轻的小提琴手。他们西装革履坐在乐池里,黑白分明,秩序井然。也有狂放不羁的小提琴手,一位年轻女孩,手臂上亮出耀眼的文身。那是蒂亚斯可以预期的生活,高雅、有序、古典。

在蒂亚斯转身去招呼客人的时候,特蕾莎说,蒂亚斯不是本地人,不知从哪里搬来的。在这个几乎每人都如邻居般熟悉的小镇,蒂亚斯有种格格不入的气息。

那位客人想把自己家里的二手书统统搬到小店来寄卖,蒂亚斯低着头听他说着,嘴角一点模糊的微笑。他想拒绝,可仍只是低头微笑着。

不用特蕾莎细说我也明白,蒂亚斯并不富裕。格子衬衫,毛线背心,眼镜是过时的款式。皮肤是读书人那种缺少户外活动的特殊苍白。也可以说,是太多纸张的折射而成的一种黯哑。

再仔细看那张卡片,卢卡被茂盛的胡须和头发遮盖的脸上有一个很深的酒窝。蒂亚斯没有。除了蓝灰色的眼睛,这两人几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蒂亚斯的衬衫规规矩矩,纽扣扣到倒数第二颗。卢卡却穿着低胸的T恤,外面随随便便套一件黑色连帽衫。人总是以自己认同的社会角色来装扮自己,虽然父子二人在意的事都有明确的精神指向,但显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价值和风格,并不只是年龄的差距。

火车开出小镇时,我把疑惑也打包进了行李。

所以,半年后,当收到蒂亚斯的信,让我去看卢卡的音乐会,并称赞卢卡是个“很棒的音乐家”时,我觉得,蒂亚斯只是像我或者其他人那样,把以前说过的话忘了。又或许,由于人类的自我保护机制,不断涂抹着自己的记忆,把不愿意记住的部分慢慢篡改了。

那句不以为然的“时髦的音乐”,也当如此。

第三封信。

亲爱的爽,我昨天跟卢卡通了电话,他说门票还没卖光,希望你能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蒂亚斯。

这是适合表演的季节。渐深的寒意里,人很难抗拒进入一个明亮的房间,享受几十人体温蒸腾带来的和煦。肩擦肩,背对背,像几千年以来的那样,在一起。

在去看卢卡演出的路上,我掏出口红,补了一点妆。一点伪饰,或者武装。狩猎前的准备,窃取前的仪规。有些时候,我会为因写作而来的厚颜无耻而沉默。但这时候,我没有。

柏林的时间和气息已经在我身上碾压了两个星期,但这个区域仍让我陌生。红砖的新教教堂在暮色里播撒钟声,一声紧过一声,裹挟着穿长袍的穆斯林妇女匆匆的脚步。妇女从黑色长袍中伸出钥匙来,拧开一幢旧公寓的灰色铁门。更多的人影从公立图书馆的玻璃门上擦过。

叮咚。

电梯门开了。保安靠在吧台上,举着小纸杯喝咖啡。酒吧入口大门紧闭。吧台里正在给保安找钱的姑娘告诉我,七点半开始售票。“不,不,还有很多票。不用担心。”

演员未到,观众欠奉。连舞台也是简陋。根本不需要武装。

这里甚至不算个酒吧。卫生间里一个涂鸦也没有,从瓷砖到洗手池再到隔板,都是医院一样的纯白色。

时间只过了五分钟。

认识蒂亚斯的那天,是初春,小镇的空气里有冻结了一冬天的土壤被犁破开的凛冽气息。我、蒂亚斯、特蕾莎三人相距半米。咖啡相伴,言语踩踏着空气。而此时此刻的柏林,是深秋的树叶被雨水打湿被狗的脚爪踩过的味道。

说实在的,我渴望见到小镇来客。

第四封信。

亲爱的爽,卢卡告诉我你们在音乐会见面了。谢谢你的前往。

……

对了,冬天见面时,你问我有没有最喜欢的《格林童话》,当时我一时无法回答,因为好些都挺喜欢。但现在我想可以回答了。对我最重要的一个故事是《青蛙王子》,在里面,有很多深刻的人性问题及欲望。它关于家庭和陌生感、欺诈和变幻,以及爱……蒂亚斯。

我没有马上给蒂亚斯回信。事实上,在音乐会之后的几天,我打过卢卡的手机两次,没有人接。

我见到多尼,特蕾莎的大儿子。他马上就要大学毕业,正在柏林的一家银行实习。我们握手的力度和频度都带着热情。

多尼高大英俊,西装革履。我们语速飞快地掠过一个个关于小镇的话题,兴奋的气泡从彼此脑袋上冒出来,此起彼伏,就像把小镇的彩色屋顶拼贴进了柏林的淡灰色背景中。

多尼从小就是不用人操心的孩子,在小镇上完高中,去了海德堡读大学。现在大四,顺利地找到了柏林的实习机会。女朋友也在柏林实习,两人都觉得,柏林是个好城市,以后会考虑定居于此。

我问他是否认识卢卡。

他们当然认识。两人是高中同学,但不在一个班。高中读到一半卢卡就辍学了,然后考上了曼海姆的音乐学院。多尼说,卢卡在小镇时就组过一个乐队,去曼海姆后也组过,还带着乐队回来小镇的酒吧演出过。那时,卢卡留着很长很长的头发,披散在肩上,吉他弹得很噪。

至于卢卡有没有从音乐学院毕业,多尼并不确定。他们并不相熟。或者说,他们简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吃卡路里均衡的商务午餐,西服与头发都整洁得多的多尼,以及裤子垮在腰上,在午夜街头啃一个冷面包的卢卡。

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起蒂亚斯的邀请、卢卡的音乐会,以及后来的联系不上。

多尼吞下一片芝麻叶,“也许,他觉得你能帮卢卡?”

“我能帮他什么呢?我一个外国人。”

“卢卡去过中国。”

一个惊叹号在我脑袋里劈开。

多尼说不清具体情况。大概四五年前,还在上高中时。一天,蒂亚斯在小镇奔走相告卢卡要去中国演出的消息。比起自己的事,卢卡的事似乎更让蒂亚斯兴奋。他的脚步踏过那些古老石头砌成的巷道,要把这好消息急急散播。微微佝偻的背也因激动而挺直了。

多尼说,他几乎不算认识蒂亚斯。泉水书店开张的时候,他已经上大学了,只是听母亲说起,这是家很有品位的书店。跟多尼家一样,蒂亚斯的家庭也是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几乎是小镇最普通的家庭样式了。

临别前我们拥抱。多尼的周到让人备觉安慰,也让卢卡的刻意回避更显鲁莽。

索尼中心的穹顶过滤了光线,投射在喷水池里,是波光流动的墨绿色。我决定给卢卡打最后一次电话。

水声在耳朵外面,长“嘟”音在电话里面。

就在我要挂断的时候,对方说话了。我说卢卡你好,对方说他不是卢卡,他是卢卡的弟弟托比,卢卡出门忘带手机了。托比,我默念了几遍这个名字。

听我简单说明来意后,托比让我现在就去找他,“你有手机地图吗?”

亲爱的蒂亚斯,谢谢你的回答和帮助。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能否告诉我,这个故事为什么对你那么重要?爽。

我跟着泉水一样的人流走出地铁,一眼就认出了托比。他长得更像蒂亚斯,清秀,安静。笑起来有几分腼腆。

之后我知道,他跟蒂亚斯确实更相像。甚至,托比学的也是神学。

“喜欢吗?”我问。

“神学?”托比狡黠地笑了笑,“我讨厌所有学校,上大学不过是为了证明我的智商正常。”

“向谁证明?”

托比张了张嘴又闭上了,没有回答。

正在放暑假的托比,借住在卢卡的公寓里。四层高的旧公寓楼,他们住一楼,推门进去有鞋和袜子的味道。两间卧室,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阳台上,木板合围成半人高的墙。

“你工作时,需要不断地发问吗?”托比问。路上我告诉他,这次在柏林我主要在听人讲故事。

“在脑子里问。我更喜欢做个倾听者。”

“是吗?”

“最好的谈话,是让对方放松地愿意自己说。”

“我母亲。”

“什么?”

“你刚才问我上大学是为了向谁证明,是向我母亲。”

我不知该说什么,只好暂时沉默着。讲述与倾听的关系,也是人与神的关系。地上卑微沉重的小事,借由不断的祷告,进入神的天际中被加工处理。托比跟我强调这种关系,人和人之间,人和神之间的联结,就形成了关系。这里面伴随着从怀疑到信任,从信任到信靠,以及从信靠到信仰的过程。“人和人之间,做不到。”托比说。

那么,妈妈呢。我说。

托比从冰箱旁边的架子上抽出一张唱片,上面写着“奥菲利亚”,以及卢卡的名字。卢卡喜欢莎士比亚?我翻看那张唱片,曲目并无关联。

托比是在小镇上出生的,卢卡不是。在小镇的职业学校找到一份稳定的教职前,蒂亚斯一直带着家庭搬来搬去。

出唱片之前,卢卡一直想不到一个好名字。一天,他在电话里跟母亲说,不如就叫“无题”吧。妈妈反对。卢卡说起“奥菲利亚”这个名字,觉得跟唱片里的爱和复杂情绪贴合。妈妈激动地告诉他,你知道吗,这就是你的名字。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时,我们以为你会是个女孩。

托比问,你有兄弟姊妹吗?如果你的哥哥是母亲最宠爱的孩子,你的妹妹又是整个家的小天使时,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透明的。

我摇摇头,看着托比说,父母的行为很多时候是不值得细究的,就像水流过去了,你就让它流过去。“何况,现在连你都叫他卢卡。”

我们都笑了。

托比试图从冰箱里翻找食物给我。里面有一盒橙汁,一盒鸡蛋,两盒牛奶,芝士,还有些胡萝卜、洋葱。他们吃得很随便。

“有红茶吗?”托比让我想念蒂亚斯。他们都善良,腼腆,对我这个陌生人毫无戒备。我想为他做点什么,哪怕是煮一杯奶茶。

托比从橱柜里拿出装茶叶的罐子,里面是杂七杂八的袋泡茶。路易波士茶,绿茶,伯爵茶。我选伯爵茶。扔两个茶包到奶锅里,水汽氤氲升起来。

“小时候,我经常听见爸妈在讨论,要不要离开小镇去别的地方生活。直到妹妹出生,蒂亚斯开了书店,他们似乎就不想搬家了。”托比回忆。

我数算着年份,“所以你们已经在小镇住了二十年?”

托比的回答让我意外,他说:“我可以想象任何其他家乡。”

“什么意思?”

“只有平庸的人适合小地方。”

亲爱的爽,要回答《青蛙王子》为什么对我最特别,要从我的阅读经历讲起。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阅读,虽然家里并不能找到很多书。十岁的时候,父母把我送到相邻城市的学校寄宿。读书成了我在运动之外,最能投入热情的事。几乎每一分钟,我对书的喜爱都在加深。特别是历史类和古典经典。

作为一个热爱阅读的年轻人,我梦想着能在书店或图书馆工作。然而,总是没有合适的机会。你知道,这种工作相对钱也比较少。

有了孩子后,一些事情慢慢起了变化。以前,我并不喜欢朗读。但我很喜欢给我的孩子们读。通常在晚上睡觉前。有时我也讲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瞎编的童话。

平时,我是一个在职业学校里教宗教和道德两个科目的老师。我明白,“宗教”不等同于“信仰”,“信仰”与一个人的存在和方向有关。它也可以独立于任何特定的宗教教派。我知道我的能力和责任,主要是让年轻人能思考和搜寻,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能陪伴和安慰你,这里面包括信仰、哲学和文学。

接手这个二手书店后,最初我只是在努力维持收支平衡。慢慢地,发现自己竟然有能力做些别的。跟旧书打交道很有趣,但人们能进来这里阅读,阅读在这里发生,更让我振奋。

文学可以治疗我们。我相信你明白这一点。在书店,我们分成角色阅读一些文学篇章。在阅读童话的时候,我最愿意扮演的角色,就是《青蛙王子》里的青蛙。如果要分析这个角色,我想,这是我在这个时代里做出的古典的选择。试图去理解平凡的意义,转换的意义,承诺的意 义。

希望能解答你的疑问。一切的祝福。蒂亚斯。

奶茶都还没喝完,卢卡就回来了。背着吉他箱,穿的还是演出那天的衣服。

我和托比都没有对这场景做任何解释说明,连尝试都没有。因为就在卢卡推门进来的那几十秒里,他表明了在这个空间里的角色和立场,与另两个人的关系。以及,漠然。

“蒂亚斯真的为你骄傲。”在第一次见到卢卡的时候,我说了这句话。现在看来,这句话蠢极了。这里面预设了两人的父子关系,而我指望能以这句话拉近与卢卡的熟悉度。无论我们承认与否,父母口中的我们,与真实的我们是不同的。被提起的我们,是被父母感情修饰后含着热望的表述。塑造这个形象的,有父母的谎言和我们的谎言,以及经年累月的记忆修改。

“卢卡去过中国?”我问托比。

“对,上海。”

“演出?”

“一个大型展会上的表演,是什么展会来着……”

“世博会?”

“应该是吧。蒂亚斯告诉你的?”

我耸耸肩。

小镇上没有其他人去过中国,卢卡是第一个。虽然他只是几十个乐队中的一个,但他也到达了父亲想象中美丽的远东。在书店里,蒂亚斯告诉我,他读过《论语》。托比则说,蒂亚斯甚至读过村上春树,一定是这个日本名字太难发音了,他才没有告诉我。

“真人有意思的作家多吗?”托比问。

我想起在柏林参加的那些作品品读会,摇摇头,“或许作家只该待在纸上,或许当他们在一个房间里开口说话时,他们就不再是写作的那个人了。”

“变得跟文学无关?”

我耸耸肩。作家,是啊,他们总是在铺垫、解释、迎接、争辩,为那个已经被他们在纸上建造的世界做注解。

托比说,蒂亚斯是个很棒的读者,也是个很棒的父亲。小时候,他常常会给孩子们读着读着故事就演起来。投入虚构的世界里,让真实的自己承担起一个角色,对孩子们来说,虚构与真实则没有清楚的分界线,只是跟着父亲的身体和话语,就一起跑进了一个世界。

“这是对文学最大的善意。”我说。

就像托比跟我解释信仰的分层一样,我说,这样的举动里,也包含了信任、信赖和信仰。还有父亲对孩子的爱与传递。我想不出更好的事。蒂亚斯是了不起的作者,如果我们把讲述者、重述者也纳入“作者”的范围来看待的话。

“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托比说,这句话虽然是《圣经》里用来劝诫父亲管教孩子的话,但他觉得,这是水面一样辽阔的情感。

卢卡突然走进来。

他绕过我们,拉开冰箱门,然后问托比,意粉呢。托比说,我中午吃掉了。然后他们就嚷嚷起来。德语淹没了我,我就像溺水的人一样只能抓住几个单词。有一秒钟,我甚至希望他们能吵点跟食物无关的事。有点艺术家的样子,有点成年人的样子。可是,两兄弟在一起,这种从抢玩具和棒棒糖开始的竞争,似乎永远会持续下去。

在我准备离开,即将跨出大门时,卢卡突然说:“不要告诉蒂亚斯那晚的事。”

我回头,“什么事?”

“我知道你在的士上看见我了。是,我是说谎了。我没有经纪人。也没有助手。”

我只是看着他。

“难道你就从不对父母说谎吗?”卢卡说。

亲爱的蒂亚斯,谢谢你对我的信任,能花这么多时间,把这些事告诉我。而我,不过只是一个偶然路过的陌生人。

我真的感激这一切。你字里行间的情感和真挚。

柏林就像一团松软又便宜的棉花糖,我很自在,但也想念南方,想念我在小镇那些无所事事的时间。想念你们。想念你美好的书店。

这些天,我刚读完了一本黑塞的书。我知道,黑塞是你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在我刚刚写完的一个故事里,引用了你爱的里尔克的诗。

能跟你分享这些事,让我觉得美好。文学就是这样神奇的东西,它能让我们理解彼此。即便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我们能在同一个世界里相遇。

要告诉你一件有意思的事,我在柏林历史博物馆里买到了一个金球。准确地说,是一个玻璃球,里面蹲坐着一只戴皇冠的青蛙。但特别的是,玻璃球里填满了金箔,只要你晃动一下,青蛙的世界里就会下起黄金雨。这只青蛙是不需要等待承诺的青蛙,因为它的世界里就有奇迹。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平凡。

愿一切的幸福与快乐伴随你。

爱你的,爽。

摆着床的房间是卢卡的,另一个堆着乐器的房间里有一张很薄的床垫,“我住这里。”托比说。

我伸手在电子琴键上按了一下,托比则从地板上捡起一个沙锤。两种乐器的声音碰撞到一起。

琴架上放着一把小提琴,托比说,这是卢卡十岁时,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至于他自己,小时候印象深刻的礼物则是《罗马史》。

“世界是通过阅读和想象完成的。”托比说,当他们一家人在小镇上安顿下来后,蒂亚斯开始了非常规律的教学工作,母亲则因为孩子相继出世而当起了全职主妇。

这个家庭没有多少客人。偶尔,蒂亚斯的朋友从外地来,或是路过小镇,就成为异常珍贵的座上宾。与卢卡早早就发现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不同,托比说,他是一次在聆听父亲与朋友的谈话时,才发现了自己的可能。

那是一位父亲小时候的邻居、兄长。“六八一代”。当他离开家去哥廷根读大学时,蒂亚斯还是个少年。这位卢卡口中的“伯父”,在哥廷根参与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席卷全球的学生运动。虽然他出身保守的中产阶级家庭,成长于稍显闭塞的德国中部小镇,但那股政治热情和气流让人无法保持冷静与旁观。他们狂热地传阅共产主义的理论著作,对德国在“二战”后的姿态颇为不满。与全世界的年轻人一样,他们相信,改变就要开始了,改变就从走上街头开始。

古典的、经典的传说、神话都被扬弃,被视作现代性的大敌。甚至古典的道德楷模、家庭结构中的角色典范也被否定。当年,这位伯父就带着这些汹涌时髦的理论,对还在读小学的蒂亚斯进行了一番教育。

“也许蒂亚斯那时年纪太小了,根本没听进去。”托比乐不可支,而多年后这位伯父已经褪去了年轻时的激情万丈,在法兰克福的银行任高层管理之职。所以,那个他突然造访的晚上,两位老朋友之间的对话与争论,也就围绕着“古典的功用”而展开。

这位伯父因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学生运动,所以原本在语言与哲学系就读的他,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但他毕业后的七十年代中期,找一份做研究的工作变得非常困难。他只好继续深造,并转向了经济学。他开玩笑地说,命运让他拥抱金钱。

对蒂亚斯来说,政治运动只是耳闻而非亲见,他延续了古老山区的知识分子的传统,信仰虔诚,对文学、哲学和音乐保有挚爱。

那个晚上,“伯父”对蒂亚斯说,有时候我为你惋惜,有时候我羡慕你。

蒂亚斯先是沉默,后来激动地背起席勒的诗来。“在你温柔的羽翼之下/人人都彼此称为兄弟/大家拥抱吧,千万生民!”

托比说,他分辨不出,是沉默寡言的蒂亚斯更笃信一个理想世界,还是这位曾热血地奔走于最前线的“伯父”更盼望那个被承诺的家园。他相信,有些更辽远更神秘更恒久的事,等待着他。

亲爱的爽,你说得对,文学作品确实能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谢谢你跟我分享你对《青蛙王子》和“平凡”的理解。对我来说,一切生活所需,就在学校、商店、工作、娱乐和教会里。此外,小镇的半木结构房子很漂亮,也有不错的自然风光。当然,还有我们的书店。

但如果说我有没有想过一个“理想的居所”,我想是有的。我在米切尔·恩德的一首诗里找到了关于我心中的这个图景最准确的描述:

在那个世界有一个湖,

那里汇聚着那些应哭却未哭的人的泪水。

在那个世界有一座谷,

那里回荡着那些应笑却未笑的人的欢声。

在那个世界有一间屋,

那里住着亲密无间的孩子们,

还有我们那些应有却未有的思想。

在那个世界盛开着鲜花,

那是由我们应予却未予的爱所生成。

当我们有一天来到那个世界,

阳光将驱散阴暗,

等待我们的是那应得而未得的一切。

非常亲爱的问候。蒂亚斯。

“蒂亚斯真的为你骄傲。”纵使看上去再蠢,我也决定说出这句话。

卢卡抬抬眉毛。

“真的。”我坚持。

几秒钟吧,有那么一会儿,卢卡的眉毛松弛下来,然后是脸颊,然后是眼睛。然后,整个身体像是变轻了,靠在门框上。

“你问我有没有跟父母说过谎。当然。”我口袋里揣着的都是托比的话语、蒂亚斯的话语。

我告诉卢卡,蒂亚斯在书店里做童话朗读的活动,你知道吗,他最喜欢的角色,是《青蛙王子》里的青蛙。

那是一只被诅咒的动物,当他遇到公主时,承诺叠加在了诅咒上。如果这承诺不兑现会怎么样?如果来自陌生人的只有恶意怎么办?青蛙将永远无法完成转化。它会被锁在丑陋的外形中,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但信任的一刻是多么珍贵,就像金球跌落进水井中的那一秒钟一样,金球的光照亮了幽深漆黑的水井,让青蛙看到了盟誓的希望。只有相信,否则一切没有可能。

而当青蛙登堂入室,成为公主的座上宾时,一切更复杂了。我们对陌生人不负责任的善意与许诺,此时就必须做出决断与回馈。还有什么,比在家的屋檐下做出的行为更惊天动地的呢?

“因为我哭得很伤心,那只青蛙就把金球给我衔了上 来。”

“最小的公主,给我开开门。你不记得,昨天你在清凉的井边向我说的话了吗?”

“我说谎,可我承认说谎。”

卢卡不回答。

我决定离开,“再见,卢卡。”

他说:“好了,叫我约拿单。”

我伸出手:“好的。约拿单。”

亲爱的蒂亚斯,关于“理想的居所”,中国人通常会说,是桃花源。

那里跟恩德的诗里描绘的图景很像,要溯水而上,途经山谷,那里繁花遍地,是一片平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但奇怪的是,人们从来找不到进去的路。

愿所有的欢乐都伴随你。

爱你的,爽。

同类推荐
  •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是著名学者周国平与济群法师的一系列深度对谈。两人从各自专研的领域出发,围绕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命运的可变与不可变、人生的苦与乐、觉醒与解脱、无常与永恒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辨析甚至激烈的辩论,探讨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智慧与哲思。在当下这个喧嚣迷茫的时代,两位智者的对话,为读者指引出一条保持天真自省、归于内心和平的途径。
  • 品三国谈谋略

    品三国谈谋略

    《三国演义》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与其说它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部史书、兵书、人生之书,或者说,它是一部智慧之书。读《三国演义》,重要的是挖掘其中的大谋略、大智慧,这种智慧并非就事论事,而是通过对三国原著的许多故事分析、综合、升华而成,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大智慧、大领悟、大道理。本书深入品读《三国演义》中的人生谋略,语言生动、见解独特。如果你是一个热爱智慧的人,那么请打开本书,赶快开始三国谋略智慧的探索之旅吧!
  •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
  • 中国现当代小说名作欣赏

    中国现当代小说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中国现当代小说名作欣赏》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陛和欣赏性,值得珍藏。《<名作欣赏>精华读本:中国现当代小说名作欣赏》获得过无数荣誉,是全国唯一以鉴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为内容的大型期刊,曾蝉联首届、第二届、第三届政府最高奖——国家期刊奖,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 白玉蟾诗集新编(道教南宋研究系列)

    白玉蟾诗集新编(道教南宋研究系列)

    白玉蟾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道教思想家和诗人,其诗文多被收入《全宋文》、《四库全书》和唐宋诗词集各种版本中,文辞典雅、清空飘渺,后人多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之为宋代杰出道教诗人和道教文学家,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思想家。 《白玉蟾诗词集》是四川大学盖建民教授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白玉蟾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论的配套项目,是作者历时八年在详尽占有典籍文献和地方志、碑刻、笔记小说等史料,采用传统目录文献学方法和考据方法,通过《道藏》内外典籍文献与地方志史料和考古文献互证,整理和辑存散佚白玉蟾诗词总汇。
热门推荐
  • 神医嫡女有空间

    神医嫡女有空间

    楚衣死了,又重生了,还意外得了佛祖的一滴泪,化作虚无空间,且,上天还给她开了扇小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与万物沟通!但,即便是有如此牛X的外挂,楚衣想要的也依然很简单,保住爹爹,爱重兄长,家庭和睦,夫妇和顺。唔,当然,某人能不那么高冷就好了!某男:娘子,谁说我高冷?!某衣:一直很高冷,从未被超越。不信,你问我哥!某兄长:妹妹说的都是对的!某男: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确认过眼神,都是宠妹的人!惹不起,惹不起。溜了、溜了——谁让,他有七个小舅子!【本文1V1,齁甜的宠文】
  • 舌尖上的英语

    舌尖上的英语

    本书由我们的资深专业外教团队,秉承只做经典英语口语理念,倾力打造最纯正、最精美、最有味道的美食英语口语。每一个对话片段,都是真实的美食英语场景,每一句话,都是经典口语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武家兄弟闯清河

    武家兄弟闯清河

    传说武松在打虎英雄后,又成为新一代打鼠英雄,得到乡亲邻里的爱戴,不过很有可能成为动物保护协会的首要通缉犯,而他的哥哥武大郎也没有扫兴,在岛国生活得乐趣多多……
  • 失踪的女儿

    失踪的女儿

    英国牛津区警方接到报警,一个八岁的女孩黛西在家庭聚会上失踪,她的父母在聚会之后才发现女儿失踪并报警。黛西失踪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随着警方的深入调查,这个看似完美的家庭也逐渐展现出它的支离破碎......网络暴力下,无人能自证清白,众口烁金,大众以为他们寻找到的真相,真的是事实吗?
  • 镀金之王

    镀金之王

    【地产冰点时期,地产的三国杀,北楚南赵二大金融财团的倾轧更替。】昔日地王,与金融资本的纠葛,能否绝地重生?房地产上市公司,遭到野蛮人阻击,命运几何?背负原罪的海东地产,能否杀出一条血路?为争夺有限的资本、人才和客户,几大房开公司明争暗斗,优胜劣汰。谁是大赢家?地产界三朵金花,天壤之别的人生追求......。转动命运罗盘的有天意,更多是自己。百万存稿,故事从头说。值得你收藏,仔细一读的好书!
  • 世间最美是淡然

    世间最美是淡然

    男人的风度在于淡然;女人的优雅在于淡然;人生的智慧,亦在于淡然!淡然是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懂得以谈然之心处世的人,才能临危不乱、举重若轻、宠辱不惊、优雅大气。在这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里,淡然无疑是一种宝贵的智慧。然而,波然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应由修心开始,逐渐演变成一种行为习惯,最终升华为人生的大智慧。本书就是一部指导人们修炼淡然处世智慧的宝典。相信读过此书,你定会在纷乱的世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澄明与清澈,优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淡然、幸福的生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爱妻有秘密

    重生之爱妻有秘密

    怪事,闯入他谈生意的包间,破坏他的生意,还想嫁给他,这女人是脑子进水了还是被门挤了?怪了,她总能猜中他心中想法,还常常望着他出神,眸中有哀伤和深情,活似做了多对不起他的事,天知道他根本不认识她。她似乎很了解他,不但知道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还知道他不为人知的事业……怪事太多就是预谋,这女人,他要防着。太安逸顺遂,容易让人失去分辨能力,她前世过的太安逸,太顺遂,所以识人不清,善恶不分,害死了身边所有人。疼她的外公,知她的好友,护她的丈夫,都被她间接害死,敬重她的亲弟弟将她送去精神病院,直到死的那一刻,她才幡然醒悟。重生回两年前,她发誓,绝不再让亲人相继死去,她要守护他们,不计代价。片段(一)“你来相亲?”早知道与自己相亲的人是他,她还是有些难过。“你不也来相亲。”他冷哼。“我是因为知道是你才……”好险,她心虚的转开目光。“说下去。”他语气森寒,似压抑着什么。“我不说。”她摇头,喃喃自语。“不能说。”又想掐死她了,从第一次见她开始,她总能引得他都想掐死她。片段(二)终忆起害死他的过程,她选择消失,不幸被他抓住。“跟我回去。”他困她在怀里,咬着她的耳朵说道。“不要。”她拒绝,干脆又直接。“有胆你再说一次。”他加重牙齿上的力道。她哭的浑身颤抖,却还是不忘提醒他。“你怎么就是不明白,我回去会害死你的。”“我情愿被你害死。”叹息一声,他拥紧这个自己一开始觉得古怪,后来防备,现在深爱的女人。
  • 他是我关了灯才能拥有的梦

    他是我关了灯才能拥有的梦

    【正文已完结.】他是她的守望者,她是他穷其一生的梦。双洁,都市,前面会穿插少量校园。主乔慕飞李清浅副暂无正文只属于乔慕飞和李清浅的故事其他人的故事番外会有也有被我穿插在正文中。————————————————————昏暗的灯光下,如火如荼的青春里,繁星点点的麦乡,乔慕飞的眼中都只有李清浅那个在她的记忆中笑意吟吟的女孩。他们之间可能隔了很多年,穿插了很多人,但是他不着急,他总会穿越人海走到她身侧。2011年,他们第一次遇见。2016年,他们重逢。2017年7月22日,李清浅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两张照片,一张结婚证的封面,一张是她和乔慕飞结婚证上的合影。"始于心动,终于白首。""始于五年,终于五年"他们总归会相遇,总归会在一起。——————————————————《青春无殇》被锁了,我会精修之后发在这本里,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顾烯辰和洛寒烟,林深和林染歌。这本里面有他们,也有我的青春。感谢遇见你们。隔壁《时光微凉》完结了,欢迎大家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