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600000018

第18章

看来灵魂也是有个性的,有的入土为安,有的悬而挂之。凡此种种大约均与不同族群在彼时彼地所处的地位及文化习俗有关。中原地广以种植为业,视土地为神圣,死后也得入土。焚人身处高山峡谷很少有地,居山望水是开始也是归宿。

萸人的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其折射的观念意识便有了更多的山水气息,他们活着就是跋山涉水,别人看来可怕的峭壁悬崖对熒人而言却是温柔可爱的,那里长着药草,结有野果。人类学家很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攀岩爬壁、凿石铺道,对焚人来说也许并不困难,这是他们的传统。一旦某一种习俗成为一个族群的传统之后,就有了传统的观念、力量和技术,悬棺之葬也就是平常之举了。

真正遗憾的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焚人死亡的仪式和祭祀,所有的记录都丢失了,这个从来没有侵犯伤害过他族的小小族群,只是以悬棺默默地保留着自己的形象,使山水之间的依恋从生延续到死。悬棺多有作船形的,这漂泊的形状很容易教人想起漂泊的形态,可以推断这是一些与长江之水极其亲近的灵魂,也可以说这是未亡之人的心态独白:他们随时准备浮槎于海。

据当地传说,明朝万历初年,赞人不堪忍受朝廷的残酷统治与苛捐杂税,曾起义抗明,据山临水设十个营垒与明朝派来镇压的军队对抗。以历史的眼光看,当时明军已相当现代化了,而焚人手中不过是木棍石块而已。相持数月,胜败立判,明朝军队的是次大获全胜其实并不光彩,而对奭人而言却是一个黑暗的无底洞:从此作为一个民族的樊人再也找不到了。悬棺之葬也不再存在于中国大陆。

一个小小的民族就这样消失了,在消失之前,他们进行了很可能是这个民族历史上惟一一次武装反抗。

这是一个同样踏着长江的涛声走来,由大江流水哺育的民族。“天地不仁”,长江也只能熟视无睹,华夏民族作为诸多民族的集合体,在不断的攻城夺地的战争中,有多少弱小者巳不复存在。

文明和发展,历来是以灭绝为手段的。

可是,焚人,他们的悬棺,他们在流水波涛之上与山岩为一体的死亡风景线,却是永存的啊!长江不会停滞下来告诉我们奭人往事,在它流经酒香飘溢的“泸州大曲”的产地泸州市后,波涛前方便是影影绰缚的山城重庆了。

长江进入三峡以前在四川盆地的流动,已经多少有点区别于金沙江的袭夺穿凿、怒涛拍天了。从遥远而高峻重叠的中国地形最高一级阶梯奔突、穿凿、迂回而下,落差之大、峡谷之险俱往矣。纳百川,汇细流,浩然之势既成,王者气概初露,在四川盆地的奔腾不息,已是雍容大度、成竹在胸了。

四川盆地的周围环绕着海拔1000米至3000米的高山和高原,盆地底部则是绵延起伏的丘陵、低山、小块平原的混杂与镶嵌。远古年代一系列地质运动中演变而成的这个盆地,既是长江上游及中游之水的集散地,又是人类可以得天独厚地建立家园繁衍生息的所在。它有那么多的水,它离长江太近了,那是可以世世代代滋润田园的生命之水,因而,巴蜀源流产生出来如此之多的神话、传说以及文化遗存,便不足为奇了。人们很难言说盆地边缘各支流的神奇的流动,有的从容,有的急迫,有的浑浊,有的清澈,后来都向着盆地底部汇聚。众多的支流使长江水量猛然增加两倍多,于是才有“众水会涪万”之说。

长江之水的巨大的集结,那波涛汹涌中必然要发生新的故事,这故事是大地与生命的创造,是刚柔之间的交响。

因此,我们先要赞美支流。

支流是大地之上的旁逸斜出。

支流是散漫的,如果它与主流没有距离,那就不成其为支流。支流的定义应该是:它与主流并非同出一源,它有自己的流程及流向,无论偶然还是必然,它将和主流汇合。没有支流的长江是短江。

长江-集支流之大成者。

我曾在长江支流的众多汇人口遥想当年,虽说这样的汇入肯定是涛涌风生的,终究也不过就是汇入江流而已,一种全身心的倾注与投人,诸水之间天性的相融相通,壮大之后的遥遥历程。

会有渡口和集市出现,会有最初的葫芦舟、独木船。在铁路、公路出现之前,四川盆地的交通往来主要依靠水上舟楫,两江合流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对于人类而言便是毫无疑义的了。不过最初的相遇大约都是偶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水的流向始终便是人的走向,沿着各支流之水的迷茫的人群走到汇流之处时,他们见面了。即便是同一支流还有两岸之分,在一根漂木的启示下,有了泅渡有了独木舟。可以互相往来的时候,人们一定很高兴,因为孤独感自从人类出现之始便伴随着人类。

独木舟来往之地便是渡口。

人们聚集一起晒太阳聊大天偶尔也以物易物的地方便是集市。

所谓“渡口”与“集市”这些名称,是后来人命名的,最初的实践者从来就不是命名者。那时候没有理论,甚至少有理性,但不能据此说当时之人便是愚不可及的。不,先民身上的天性极其敏锐而发达,本能即生存之能的力量,驱使他们走过了流浪、迁徙的世代相传的日子。现在他们要稍作停留,这里有更多的人,男人和女人,有吃不完的鱼鲜可以交换别的食物,水生的草类中很容易找到野生的谷子。鱼香、肉香与谷香是不一样的。火,早已经出现了,用火的方式还是一群群人燃起一堆堆火,把食物烤熟,也用来取暖,为暗夜增加一点亮光。

一堆火、两堆火、三堆火,火连着火的时候,便是人呼应着人了。比起孤零零的一堆火,要壮观、热闹得多。甚至还会互相叫唤,那只是发出一种声音,为了让对方听见,看谁的声音更洪亮。

更多的时候是沉寂,仰望星空,沐浴在神秘中,期待天明。

一个又一个夜晚过去了,一堆又一堆篝火点燃了又熄灭了,熄灭了又点燃了。

语言诞生了。

港口出现了。

那些位于长江支流汇合口的家园地下,如果有思者在冥想中掘进,沿着根的踪迹曲折盘绕,就会发现:那太古的废墟仍然是温热的,温热着我们今天的某种思想和文字,托举着现代人的全部荣耀,使之成为长江沿岸明珠一般璀燦的城市群落,和郊外的乡村田野。

它们是:雅砻江口的渡口,岷江口的宜宾,沱江口的泸州,赤水河口的合江,嘉陵江口的重庆,乌江口的涪陵等等。

我们的先民最早为了生存和排遣孤独而聚居的江河汇流之处,在催生了文化、发明了船只、沟通了航运、拉断了无数根纤绳、颤抖着无数的川江号子之后,便从简单的渡口成为港口,进而成为城市,成为地域经济和政治中心,象征着繁华与权力。同时还体现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一种特色:以江河为依托,以沿着水草跋涉的人类最初的脚印为奠基。这是一些并不以帝王将相为自豪的城市,它们更接近自然,更向往自由,更能陶冶性情,对商品及其流通也有着更早、更为丰富的认识。

当古城的面目还没有被今天现代化的色彩全部涂抹之前,只要你在大街小巷里慢慢地走、慢慢地看、慢慢地听,在那些看似凝固的土木建筑上,你都能看见水的波动和颜色,你都能听见水的涨落与涛声。

这些城市的某个角落像一幅山水画。

雨水落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的水花,是永远的韵味。

重庆是嘉陵江漂来的。

上古时代,重庆是巴国的首府。相传嘉陵江水系形如“巴”字,所以这里称巴,巴地之人便为巴人。不过此说也有牵强附会处,上古时代的上下限不确,其时有文字了吗?很可能没有,也就是说嘉陵江虽有“巴”形,而人世间尚无“巴”字。此一时期,游徙的巴人其范围广至汉水中游到长江中游地域,先后建立过几个巴政权,如廪君蛮之巴、汉水中游之巴、枳巴等;最具有活力的则是以重庆为中心的江州之巴。又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西南有巴国,有黑蛇,青首,食象。”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谓:“巴,虫也,或曰食象蛇。”很有可能“巴”最初是虫名、蛇名,后来又成为地名,“巴”或“蛇”的文字的发明,或者受了巴蛇形态既曲而弓的影响也说不定,而“巴蛇吞象”的典故源出巴地,则是毋庸置疑的了,屈原在《天问》中问:“巴蛇吞象,厥大如何?”巴国之年,嘉陵江流域所多的是热带、亚热带大森林,物种多样,尤以爬虫为最,大大小小比比皆是,其中最大最凶者,很有可能曾经与大象有过生死之战,是有食象蛇之说。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南部,向有山城、雾都之称,城区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之间狭长的半岛型丘陵间。群山怀抱之中,三面倚江而立,市内岗峦重叠,房屋错落起伏,街道曲折迂回。仰望是屋,俯看是街,涛声拍击,不知是在天上地上还是江上。夏季炎热,秋季多雾,全年平均日气温超过摄氏30度的约为90天,超过35度的34天,极端最高气温达至43度。重庆与武汉、南京并称为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到深秋之后,暑气消退雾气又来,冬日中每5天就有4天是雾日或阴天。每年平均有雾之日为93天半,最高纪录为一年365天中有205天雾日。茫茫浓雾笼罩一切,终日不散,连续几天不见太阳。但山城百姓依然唱歌、饮酒、吃麻辣火锅。

巴人始祖一定吃够了嘉陵江水淹潮没的苦头,却又无论如何离不开这风水宝地,便把住所搬到了山间丘陵中。总是一定的环境制约着、影响着一定的生活方式,巴人便是在顺服与适应环境的漫长岁月中,垒砌了重庆这长江上游的最大之城,也创造了从房屋建筑到饮食习俗的自己的文化。

“会川蜀之众水”一重庆也是众水之城。

“控瞿塘之上游”一一重庆还是上游之城。

传说中治水的大禹似乎总是穿梭于巴蜀之间,娶涂山氏为妻,涂山也在重庆,南山公园内的石壁至今仍刻有醒目的意在提醒后人的两个大字:涂山。巴蜀水多,水患时有发生,大禹经常出差在外,涂山氏独守空房便在江边巨石上呼喊“禹兮归来”,重庆朝天门外那块巨石便名望夫石,也叫呼归石。很可能因巴蜀语音的讹变,现在被称作“乌龟石”了。

长江是中华大地上最伟大的凿通者,处于四川盆地的巴蜀先人既因着长江而有了与中原的水上沟通之便,也得到了石可穿凿、岭能辟道的启示。

最晚在殷代,巴蜀先民便在盆地北边开辟了险峻的但总是人能来往、物可流通的秦蜀小道了。

有一条小道就会积淀并沟通文化,荒野依旧是荒野,但人间会出现新气象。

考古发现证明,成都出土的龟甲、兽骨制品与中原出土的占卜器完全相同;广汉出土的玉璧、玉圭、玉璋、玉琼与中原玉器如出一人之手。到春秋战国,联系更为密切,影响也日趋深远。带有“巴蜀图语”的典型的巴蜀铜器铜矛、虎钮!享曾在汉中出土,涪陵出土的14枚错金编钟与错银钟架,均与中原同类器物相似。山水相隔,文化传播,器物先行。这里所说的器物可以追溯到人之初的一根木棍、一块石片;然后才是语言,至于文字更在后来了,当文化可以传播的时候,道路的艰难巳经只是诗人的怀古咏叹,很少有人因路而问道了。

可是,我们怎么能小视所有的、从古到今的道路呢?尤其是科技昌明的今天,更应让孩子们知道:真正的路是凿出来的,走出来的。

已经荒芜的道路,才是真正伟大的道路。

战国时,从四川往中原巳经有了千百年间才凿通、开辟的多条通道。从四川盆地向北穿越米仓山、大巴山一线到汉中盆地的有三条通道:米仓道、金牛道,又称石牛道阳平道,又称左担道由汉中穿过秦岭到关中平原也有三道: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其中以金牛道和褒斜道最著名,即从今广元朝天驿北走,穿金牛峡,越七盘关,到陕西的宁强、勉县,再经褒城,人褒水流经的褒谷,翻过秦岭山脉和分水岭,经斜水流过的斜谷到达渭水南边的眉县。

蜀道难!行路的人在蜀道既成之后慨叹行路难,但毕竟可以“细雨骑驴入剑门”了,那些修路的人呢?

巴蜀文化中除了治水的传说以外,所多的还有开山的神话,在艰苦卓绝的穿凿蜀道的岁月里,巴蜀先民还留下了不少如《五丁移山》、《石牛开道》、《武都担土》、《山分五岭》等传奇故事,《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详细记载,所有这些神话传奇,虽然变幻莫测,光怪陆离,其核心却是悲壮,发源于开石凿道的无奈,由此而希望天助神助,便衍生出了奇特大胆的想像。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自有人类以后的人类所有活动均有可能创造人类文化。

但面临生存绝境,或者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负起不堪之重负的无奈、无助时,却能生出更加魂丽的想像,从而也是更加瑰丽的文化来。

就在张骞通西域,西部丝绸之路开辟之前,巴蜀先民在开辟秦蜀通道的同时,也着力于川滇之路的凿通了。一条是利用横断山脉南北走向的峡谷与河谷开辟而成的西夷道,或称邛笮道,其路线是从成都出发向西,经过今邛崃、天全折而向南,经雅安、荥经、汉源沿越西河谷与安宁河谷,由越西、西昌、会理渡金沙江抵达云南的晋宁或大理。另一条是南夷道,又称五尺道、焚道、石门道、朱提道,从今宜宾出发,经高县、豆沙关,进入云南,经昭通、曲靖到达昆明或大理。这就是史书所称的“西南丝绸之路”。

巴蜀扬名中原的时间还要更早些。

殷朝之末,武王兴兵伐纣王,便有巴蜀兵勇且是成建制的,并立有战功。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封,实行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所谓“歌舞以凌殷人”的歌舞,想来不是宫廷乐舞,很可能是巴地的一种民俗,击鼓呐喊而壮军威,伴以勇猛剽悍的跳跃、进击动作。

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盛,如何统一中国在战略上曾有先伐韩以临二周城下,或西取巴蜀再夺中原的两种设想。司马错力主后者,秦王采纳之,先灭蜀国再占巴地,巴蜀既得,治船、积粟、练兵,浮江而下攻打楚国,“得巴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公元前316年,张仪、司马错领兵伐蜀,然后灭巴国。张仪筑巴城,城不大,包括现在重庆的大梁子、小梁子、小什字一带,为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口的山嘴部分。因城近江边,西汉时称江州。蜀汉时,重庆守将李严嫌张仪旧城太小,“更作大城,周围十六里”。城址巳扩展到今天的通远门、打抢坝了。《水经注》说,重庆“地势侧险,皆重屋累居,数有火害又不相容,结舫水居者五百余家。承二江之会,夏水增盛,坏散颠没,死亡无数”。当时重庆人口已经密集,并时有洪灾之虞。李严曾试图“穿城后山(指鹅项岭,笔者注,下同)自汶江(即长江)通水人巴江(嘉陵江)使成为州”。这一计划因工程浩大,战事又频,没有被诸葛亮批准。鹅项岭西麓,据说还有李严凿山的痕迹可寻。

同类推荐
  • 西洋国情

    西洋国情

    本译著是根据庆应义塾大学出版局出版的版本翻译而成。该版本是玛丽恩?索西尔和西川俊作以福泽谕吉生前的最终版本《福泽全集》作为底本,参考了《西洋国情(初篇)》再刻本、《西洋国情外篇》初版本、《西洋国情二篇》初版本等各个版本编撰而成。初篇首先介绍了西方各国的风物、社会结构和科技,如政治、収税法、国债,纸币、商人会社、外国交际、兵制、文学技术、学校、新闻纸、文库、病院、贫院、哑院、盲院、癫院、痴儿院、博物馆、博覧会、蒸汽机,蒸汽船船,蒸汽火车,电话机,瓦斯灯。外篇和二篇详尽而浅显易懂地总结了西洋各国的历史、政治、科技、军队、经济、教育、社会制度等,这些知识让当时的日本人耳目一新。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译介外文书籍的过程中,福泽谕吉煞费苦心创造了不少的“和制汉字”,如将美国《独立宣言》中的“Freedom” 一词翻译成“自由”,并注解为“自主任意”,就是他的首创。
  • 大明败家志

    大明败家志

    新书(砍死我沒事吧),请多多支持顺手点个收藏吧,投点推存票啊老读者们
  • 谋断九州

    谋断九州

    相士曾发出预言:此子闭嘴则为治世之良贤,张嘴必为乱世之枭雄。十八岁的公子张开嘴,果然看到天下大乱,看到群雄逐鹿,看到民不聊生。他以为,谋能生乱,亦能止乱,他要找出一位真龙天子,结束这乱世。
  • 红楼大贵族

    红楼大贵族

    头戴簪缨,遍览众钗,坐看王朝兴衰成败,终成一代风流大贵族。
  • 明顺清

    明顺清

    整个南明让人有一种非常可惜的感觉,根据本人的理解加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东西。
热门推荐
  • 斗罗之雷龙降世

    斗罗之雷龙降世

    这本只是我的试水之作,主要是用来摸清斗罗的剧情,所以难免会和原著的剧情重合一些。注意!!!因距离骆驼上一次看斗罗已经过了好几年了,所以本书会有很多毒点,无法接受的书友请不要观看有想交流的书友欢迎加入夏天的骆驼书友群,群聊号码:983998181注:骆驼是一名运动员,平时的时间都被挤满了,而且写书只是我兴趣使然,兴趣使然,兴趣使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以,更不更的话,看心情,我想更就更,不想更就不更,就是这么任性。
  • 假凤虚凰

    假凤虚凰

    同名网剧《假凤虚凰》5月5日爱奇艺上线,画风清奇引热议。女扮男装的太子叶清歌迫于无奈迎娶了一位男扮女装的太子妃苏域的故事,两人打打闹闹本以为是嬉笑姻缘,却慢慢揭开二十年前一场李代桃僵的大秘密。苏域素来有“女战神”的名声,叶清歌在成婚前担心事迹败漏,曾逃婚一次,结果逃婚路上遇到了被行刺的苏域,两个人有一场尴尬的初遇,导致第二次正式见面就大打出手,奠定了两人欢喜冤家的基础。之后两人达成协议,叶清歌帮助苏域取得“她”想要的,苏域也协助叶清歌站稳脚跟,这时,叶清歌的太傅谢子兰隐约透漏出一桩多年前的秘密,而谢子兰的儿子谢清运也出现,叶清歌、苏域、谢清运之间会发生一些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 传说那里有个书院

    传说那里有个书院

    作为被象牙塔中保护的普通人,从平果派好奇主动地迈出去的第一步开始,就已经无法再回头。拒接了仙主让他失忆回归塔中的好意,他并不想逃避。修仙世界的盛世繁华可能是流星最后的夜空!但他和小伙伴们却约定永不绝望,要一同走完这末路。毕竟表面上情况没那么坏呢!努力改善,形势大好。回家认真思考几年后,一切终于重新开始。这次是真的决定了!首先,回到以前错过的书院生活……那里有人在等他们!
  • 破局·象牙塔

    破局·象牙塔

    小说讲述了一个海归的管理学博士萧航在高校任教后发生的故事。萧航通过竞聘来到无州大学任教,无意中发现无州大学的校长竟是自己父亲下放时的好友,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出于礼貌登门拜见,竟被人有意拍下照片,并放出风说萧航竞聘是走了后门。虽然后来真相大白,萧航却从此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旋涡。萧航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师德和信念,犹如旋涡中的定海神针,最终不应出现在校园清净之地的阴影被清除,萧航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 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智慧背囊)

    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智慧背囊)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这本《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是该系列中的一册,作者是李继勇。《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收录了《轮椅上的小提琴家》、《坐以待毙的地主》等故事。
  •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那年青灯下荡秋千的女孩

    那年青灯下荡秋千的女孩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学霸班长高楠,美女班花诺澜,才女幽若,当然,还有叛逆少年杨子轩,以及,一无是处的,谭淼淼。谭淼淼和班长高楠之间的某种协议,原本是一片好心,却弄巧成拙。和诺澜的见面,让她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她们的友谊会发生什么波折,她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幽若莫名其妙的敌意,让她手足无措,可是淼淼和幽若之间从无恩怨情仇,幽若为何对她这么反感呢?当真相揭开,一切,都会大变样。与幽若相反,杨子轩的维护,让谭淼淼无所适从,她并不知道,她的某些选择,让杨子轩逐渐欣赏了这个坚韧的女孩……与此同时,谭淼淼的爸爸妈妈,却突然揭开了一段陈年往事,这段陈年往事,即将带给淼淼截然不同的命运。
  • 姻缘仙之寻缘

    姻缘仙之寻缘

    她本是守护姻缘树的姻缘仙,五百年前因为与狐王幼子玩闹烧了姻缘树,被下令前去凡间寻找被烧毁姻缘结的主人,让他们重新结缘,方可重回天庭,下凡时,月老对她说,在凡间她可遇见她的良人小剧场:"月老,听说你的那个小徒弟在凡间开了青楼""哦,我听说是乐坊""月老,你的小徒弟不是说欢喜你,怎得还开了男馆""焱仙君怎么如此闲暇,竟有时间来管我月老阁的事了""闲置着,就想管管别家的事,月老你说,你的小徒弟能不能找到她的良人""这个,要看天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逆天嫡女:鬼帝,来一战

    逆天嫡女:鬼帝,来一战

    前世,高贵如她却有眼无珠,被渣男渣女伤的体无完肤、九族被灭,成为世人眼里可笑可怜的干尸血牛。重生归来,辱她者杀无赦,惩恶奴、斗恶父、虐渣虐白莲花,将一切屈辱百倍还之。她杀人、他埋尸,她放火、他灭口,强强联手,一袭凤血嫁衣行天下,问谁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