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600000032

第32章

从洞庭湖到鄱阳湖,两湖之间约600公里河段内,长江将要接纳10条大的支流,得到的水量补给达4000多亿立方米,长江之水猛然增加一倍以上。在中国,再也没有一条大河的中游,如长江中游那样丰富多姿,尤其是两岸湖泊之多,似众星拱卫,也似瓜藤相连。而江湖的相依相通,除了继续显现长江的源头活水源远流长之外,又使流域内的田野、乡村、城市得以沟通和浸润。众湖之中,洞庭湖与鄱阳湖是最蔚为壮观的,一如两只巨掌,筋脉相连于长江,诸水支流似手指,构成了两大网络似的水系,又似掌上纹脉纵横交错,却又无一不指向浩淼长江。

中游的丰盈,是为了接续上游,倾注下游;中游是继往开来的过渡。所有的过渡都是繁忙而喧嚷的。对长江而言江流不息过渡不止,过渡是没完没了的。

过渡之水,同是源出之水。上游之水,也是下游之水、入海之水。过渡是长江流出的一部分,更多属于地理形态,因而虽有水文变化,却并无流水本色的异同。

《水经注》:江水左径百人山(今汉阳县纱帽山,笔者注)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所也。

世人皆说赤壁之战,赤壁在今何地?

《水经注》所指为一说,另一说是今湖北蒲圻西北赤壁山,北对洪湖县龙口乌林矶,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八十里,一名石头关。北临大江,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操舟船败走处。”另有人认为,应在湖北黄州西北江滨,有赤鼻矶,山色如赤山形似壁,苏东坡游此以为是赤壁大战之地,并作有前后《赤壁赋》及流传不衰的《赤壁怀古念奴娇》。

今天中国大多数相关学者认为,赤壁之战的赤壁应是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所指的湖北蒲圻赤壁,它的确切位置是:今蒲圻县西北36公里,长江南岸的赤壁山,与乌林隔江相望,又名石头关、石头山。相传赤壁大战时孙权、刘备联军以火攻破曹操战船,火焰熊熊冲天而起,江岸山壁为之彤红丹赤,赤壁因而得名扬名。前人吟咏赤壁之作自唐李白起,元吴师道止,仅此四代有记载的就有14人之多,诗、词、曲、赋均有且不乏名篇传世。但,他们对赤壁古战场究竟在哪里,却也不甚了然,可称之为大赤壁之作,杜牧的《赤壁》绝句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不管如何纷争,看来与当年赤壁之战中风云人物瓜葛最多的确是蒲圻赤壁;而因诗因人名气最大的却是黄州赤壁。古人为便于区别,称黄州赤壁为文赤壁、东坡赤壁;而呼蒲圻赤壁为武赤壁或周郎赤壁。

大战之时,“火烧乌林映赤壁”,站在山上指挥战斗的周瑜见此情景,壮怀激烈,乘兴挥就“赤壁”二字,后勒石于临江之崖,《蒲圻乡土志》载,赤壁大战后,周瑜的楼船泊于石头山之侧,摆庆功宴,舞剑吟诗,酒酣,周瑜拔剑于山石上刻“赤壁”二字,苍古有力,长150厘米宽140厘米,至今犹存。不过,考证者说此二字为唐人所刻,其上有唐代道教符文。

谁去考证考证者?

赤壁之战的主帅如《三国演义》所写似是诸葛亮,其实应是周瑜,当文学的虚构加工、文字的叙述偏向指向历史的时候,历史往往会在笔下走样。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24岁拜将,32岁于赤壁大败曹操,与孙权的哥哥孙策少小时即为莫逆,后来又成为连襟,两人都娶乔玄之女为妻,孙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周瑜不仅有将帅之才,且深谙音乐之道,当时吴地有谚语:“曲有误,周郎顾。”周瑜气度恢宏,老将程普自恃年长功高,多次凌辱周瑜,而周瑜“折节容下,终不与较”。程普感而言之:与周瑜相处,如饮美酒,不知不觉中被陶醉了(裴松之引《江表传》赤壁山顶有翼江亭,为东吴军队的一个哨所,周瑜登临亲察大江水势、曹营军情,那是决战前夕,在周瑜听来,风声涛声都是号角连营军鼓雷鸣了。

翼江亭亭柱上有这样一副对联:

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能识子布卮言,兴霸良策;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身价,陆弟风徽。

苏轼于1080年2月被贬黄州,名义上是“水部员外郎团练副使”,实际上不过是挂名差使,宋神宗明确规定“不得签书公事”,主要是“思过而自新”,类似“停职反省”之类。行同罪人,几近流放,不过这倒也成全了苏东坡,有的是时间读书写诗,其山水履踪从鄂东而江南,不比做那鸟官逍遥自在?

1082年某日,苏轼同客人泛舟长江,酒醉醒来已是夜半,归去,敲门不应,家童睡着了,不得其门而人,又回到长江边上,“倚杖听江声”。有《临江仙‘夜归临皋》记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巳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一首词传开后,又有消息说苏轼写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便将衣帽挂在江边一棵柳树枝头,驾小船而隐没于长江波涛,不知去向。黄州太守徐君猷不仅负有看管苏轼之责,且与苏轼交好,急急赶往苏轼住处追寻,但听鼾声如雷,大喜,知道苏轼还在。黄州赤壁临江,泛舟夜饮,当是乐事,但经济窘迫也让苏轼发愁,他在《给秦太虚书》中说,月初收薪俸4500钱,分30串挂于梁上,每天挑下一串作柴米之用,节余的装入一竹筒,用以沽酒待客。天天饮酒自然不可能,但大江南北到访的朋友那么多,而无酒待客于苏轼简直不可想像,所以也颇费酒钱。每每依依挥手好友登船而去,回到住处便是四壁徒然穷愁潦倒。在《寒食雨二首》里,他写道:“小屋如渔舟,濛懞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从诗里看,苏轼的住房还是漏雨的,否则柴苇何以湿?

后来为贴补家用维持生计便垦出几亩荒地,苏轼率童仆耕作其上。总是读书做官,时年45岁了,苏轼深感“垦辟之劳”,当地农民却教他耕种,苏轼甚感激之,曰“农夫人不乐,我独与之游”,并宣称“我是识字耕田人”(《赠王庆源诗》1082年农历七月十六日夜,苏轼与友人夜游赤壁,写《赤壁赋》,描述赤壁之夜,浩叹造物无穷,议论明月,言说江水,奇文美文实在不可多得,长江之可以骄傲者也!录于后: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三个月后,苏轼再游赤壁,万木飘零,江寒水瘦,月影清冷,又写《后赤壁赋》,一样才情,两种景致,其“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句,幽深萧瑟,仙风道骨,绝唱也。

《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前后《赤壁赋》同一年所写。黄州谪居,安知非福,苏轼在这四年零两个月的时间中,写诗214首’填词37首’文赋小品370篇,书法、绘画若干。其画多为枯石竹木,枝干盘跟虬曲。在黄州尤喜画墨竹,并有心得,谓“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云云,“成竹在胸”后来成为成语,创语者苏东坡,创语地黄州也。

1084年春,苏轼离开黄州,有诗词道别。《满庭芳》词中称:“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哦。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传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苏轼奉调离黄州而去汝州(今河南临汝遂有吾归何处,家在岷峨之慨。岷峨,长江之上游,岷山雪,哦眉月,大江东去赋赤壁,已经是长江中游了。

因为颠沛流离,因为有家难归,因为悲凉孤寂,苏轼才能大写长江,成为一代文豪。而于江涛月色间体会诗人的岷蛾情愫,其危乎高哉,其大气磅礴,其忧郁苍凉,便有源可寻了。

能不能这样说呢?因为长江,因为故乡的流出和寄托,使苏东坡的人生如梦把酒酹江,融汇于涛声、不朽于清风明月之间了。

《满庭芳》词中“坐见黄州再闰”,是指苏轼贬谪期间元丰三年“080年)闰九月,元丰六年闰六月,再闰所指即此,也算一奇。

江水又东……

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是武汉。江河相交相汇必有神奇出,武汉只是更独特,它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地处中国中腹,华中最大都市。

长江奔腾而至,从武汉斜穿而过,发源于陕西汉中的汉水,历尽曲折之旅,也在武汉终于有所归而注人长江。东岸为武昌,西岸的汉口、汉阳又被汉水从中分隔,是有二水分三镇的少见格局。依长江、临汉水,武汉又有“江城”之称,名副其实。历史上,它以战略要地著称,是长江中游的咽喉之地,西可经三峡临巴蜀,东能下皖赣接吴越,北连豫鲁而达燕晋,南越洞庭而至两广,水陆枢纽,九省通衢。

说武汉为二水分三镇,是现代的通常提法。如更求确切,应是三镇依二水。二水交汇之后才有洲渚河滩,芦苇丛生,才有人迹脚印,渔港渡口。农人和渔民的居所,是武汉三镇最初的奠基,然后是商埠,贩夫走卒,商贾云集。再后来就是你争我夺你死我活的战争了。长江、汉水既是天然防线,有防则有攻,有了中国战争史上规模可观的最初的水战一一赤壁之战。

三镇依二水之外,武汉的发展还有赖于商机与战机。

同类推荐
  • 蜀汉陆家军

    蜀汉陆家军

    还记得那个光荣的岁月吗那是汉军的战歌在九州上。华夏土地上,大汉将亡,生灵涂炭,群雄并起!还记得丞相五次伐魏,姜维九入中原吗?历史没有如果,但如果有,定是轰天动地的旷世伟业陆黎回到蜀汉,再拾大汉雄风!整顿兵马,再伐强魏!东征北战,战无不胜!陆家军,杨名青史。请大家支持新书《宁府天下》
  •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对于很多青年朋友来说,读一读关于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正史 ”很重要,但也不妨多了解一点常常在细微处见出历史真精神的“史屑” ,知道一些掌故轶闻,这样既补充了正史之不足,也能培养自己对于历史 的兴趣。本书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精选与时代精神结合紧密、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 ,并根据内容对每个故事都进行了深刻、精当的经验要诀分析,以期对怀有不同心理需求的读者以精神上的享受和人生的启迪。
  • 先秦古国志

    先秦古国志

    本书系统讲述了先秦时代两百余个古国的历史,分为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华北、东北七编,展现了先秦“万邦时代”的古国风貌。这两百余个古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少有记载,他们的故事少为人知。本书以传统文献为基础,结合现代考古,民俗传说等资料,祥细叙述这些先秦古国发人深思的兴衰成败,光怪陆离的异事奇闻,炫人眼目的奇珍异宝……
  • 盛隋风云

    盛隋风云

    历史进程悠悠,千古多少离愁。不知黑白颠倒,只是一味荒谬……是谁,解危势于倒悬?是谁,拯万民于水火?是谁,舍身家于济世?往事如烟,虽随清风荡尽,但却总有丹青妙笔,将往昔峥嵘岁月.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热门推荐
  • 云南志蛮书

    云南志蛮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口才三绝:会赞美 会幽默 会拒绝

    口才三绝:会赞美 会幽默 会拒绝

    《去梯言—口才三绝:会赞美会幽默会拒绝》是一本生活中必备的口才书。通过赞美话、幽默话、拒绝话三部分阐述日常交际中口才的意义和重要性,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和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列举了语言的运用方法和艺术特色,让我们感受语言的高超智慧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说话水平。书中没有过多对语言和口才知识的赘述,只是用最简单、最实用的办法告诉我们,如何说出让人爱听的话,如何说出让人开心的话,如何说出拒绝却不伤人的话。
  • 语言的陷阱

    语言的陷阱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意外

    意外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尽殇令

    尽殇令

    魔教遗孤海璐一夜之间家门被灭,震荡仙门百余门派,而后偶遇明楼小公子渝小梵、桥北一枝花花云。一群心怀正义涉世未深的郎朗少年,在除魔过程中慢慢揭开多年前父辈伐魔大战的黑暗面纱,魔教教主明楼小黄鹂,明菱,死亡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邪恶与正义,爱与仇恨,曾经梦想匡扶正义拯救天下苍生的他们,该如何抉择?一曲别离半生凉,欲唱不唱歌尽殇
  • 男主MC历史故事

    男主MC历史故事

    穿越的男主来到了MC找回到家的路又不小心来到了MI……
  • 道是道理

    道是道理

    人这一辈子,其实就做三件事:一是用嘴说话,二是用手做事,三是用心思考。显然,说话、办事都离不开“用心”。“心”之所在,必须通古今、明大道,而道家学问字字玑珠,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自然、洞悉万物、把握人心的规律,谙熟这些玄妙的人生道理,就可以在无为中成就有为,从现实起步,从小处着手,在点滴中改变自己。本书通透解读道家的生存智慧,明辨万物变化的玄妙之机,提出为人处世的进退方略,实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囚爱99次:冷少,太闷骚

    囚爱99次:冷少,太闷骚

    一年前,他至高无上的宠爱让我沉沦。一年后,他亲自把我判入地狱。爱上一个人我用了一年,忘掉一个人用去一辈子,身上的疼痛如同烙印,却抹不掉内心的苦楚。当我失忆后用纯净的眼神望着他,他跪倒在我的身前痛哭流涕。我用残破的躯壳爱你豁尽生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真不喜欢高调

    我真不喜欢高调

    【轻松幽默】即将十八岁生日的夏天,被人告知他是一个富二代! 书友群:30874550
  • 迷离档案

    迷离档案

    一个精于行为心理分析的心理咨询师,遇到离奇凶杀案件,每一个案件都仿佛与他相关,这是一场心理的博弈,离奇,诡异……最后,当走近真相才发现所有的一切包藏着一个惊天的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