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6500000002

第2章 吴王寿梦

壹 谁才是周朝的第一路大诸侯?

很久很久以前,周朝的时候,中华大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的诸侯国。

这些诸侯国的面积普遍都比较小,大国的土地约有一百里或七十里,小国的土地五十里不等,他们众星捧月般的围绕着周天子的王城,布满了整个黄河流域。

如果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大王,各个诸侯们则是地方上的小王。

那么,在这些诸侯里面,谁才是周朝的第一路大诸侯呢?是齐国?是鲁国?还是晋国?楚国?秦国?等等等等,究竟是哪一路诸侯,才最有资格被公认为所有诸侯里的老大呢?

下面,我们就先来简要的了解一下各路诸侯的来历。

武王伐纣之后,建立周朝,大封功臣,因为姜子牙是周武王的老师,又是周武王的岳父,又是周朝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宰相执政官,所以就最先册封了姜子牙为齐国诸侯(约为今山东临淄一带)。

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也是推翻商纣、开创周朝的重要功臣,他是继姜子牙之后的第二任执政官。所以就册封了周公旦(实际上是他的儿子)为鲁国诸侯(今山东曲阜)。

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姬奭,因为支持周公旦摄政当国,所以就把他封为燕国诸侯(今河北北部)。

武王的弟弟姬鲜,被封为管国诸侯(今河南管城),是为管叔鲜,管国当时是个大国,拥有管理整个东方的权力。后来因为叛乱,管国被周公旦灭了,所以这个国家非常短暂。

武王的四弟姬振,被封为蔡国诸侯(今河南上蔡一带),是为蔡叔振。因受管国叛乱的连累被流放,所以蔡国后来沦为小国。

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为寻求更多的支持者,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大舜的后人虞满,把长女嫁给了他,并封他为陈国诸侯(今河南淮阳附近),是为陈胡公。

武王又找到大禹的后人东楼公,封他为杞国诸侯(今河南杞县一带),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国,屡屡被迫迁徙,只为我们留下一个“杞人忧天”的成语。但杞国的意义非常重要:他们是夏王朝的后裔。

武王去世后,管叔、蔡叔勾结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一起发动叛乱,周公旦东征,灭了管国,流放蔡叔,将商朝贵族迁走,以商朝旧都朝歌为中心,封弟弟康叔为卫国诸侯,以保卫周王室。

武庚叛乱被镇压后,驱逐了所有的商朝遗民,从朝歌迁到宋地,交给纣王的兄弟微子启管理。微子启被大周朝册封为宋国诸侯。

周公旦东征时,顺带消灭了一个小小的唐国(今山西境内),他们是上古时期尧的后人。周公旦把他侄子姬虞(武王的小儿子)派到那里做了君主,这就是后来春秋时期成为霸主的晋国。

能够和晋国抗衡的只有楚国。楚国的创始人是鬻熊,因为鬻熊是武王父亲周文王的老师,所以周朝初年,就把他们封为了楚国诸侯。

楚国后来崛起,在楚庄王时代称霸天下,为了遏制楚国北上的强劲势头,楚国后方的吴国悄然兴起,对楚国形成钳制之势,于是,原本和中原一直素无来往的吴国,在春秋后期也成为了霸主。

吴国兴起之后,接着就是越国的兴起,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取代了吴国的霸主地位。

以上这些国家,都是在周朝初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的。

后来过了很多年,周天子从武王传到十世是周厉王,周厉王封他的小儿子为郑国诸侯(郑桓公),郑国由此诞生。在保护周平王东迁时,郑国最有功劳,于是郑国从此兴起。历史也进入到了春秋之际。

周平王因为东迁,西方的秦部落也由于护驾有功,被正式册封为秦国诸侯。

所以,郑国和秦国,是在西周末年、春秋之初才有的新国家。

再后来,历史进入到战国时代,中原先前的霸主晋国发生内乱,三大家族各据一方,将晋国一分为三:形成了赵国、魏国和韩国。

而东方最早的霸主齐国,也发生了四姓之乱,最终被田氏家族所取代,成为新的齐国诸侯,史称“田齐”。

这几个国家,是春秋之末、战国之初才形成的。

以上这些诸侯国,齐、鲁、燕、管、蔡、陈、杞、卫、宋、晋、楚、吴、越、郑、秦、赵、魏、韩、田齐,是按照周天子册封他们的时间排列的。

这些国家,有的是实力强大,有的则是意义深远,总之,在司马迁看来,这些国家都值得写进他的《史记》,而其他的多如牛毛的无数小诸侯们,有的仅是一笔带过,有的则根本就不写了。

在这些诸侯国里面,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我们翻开《史记》,排第一的,不是齐国,不是鲁国,不是晋国,不是楚国,不是秦国,不是郑国。是谁?是吴国。

吴国,才是所有诸侯里面的老大!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这些诸侯们的排列次序是这样的:吴、齐、鲁、燕、管、蔡、陈、杞、卫、宋、晋、楚、越、郑、赵、魏、韩、田齐。

我们知道,在春秋历史上,齐桓公率先崛起之后,是晋文公,晋文公之后,是楚庄王。到楚庄王称霸的时候,吴国还是东南的蛮荒之地,原始部落,族人们连衣服都没有穿的,更别提有车了。

那么,这个还未开化的,并未进入到中原人视野的贫穷小部落,又是如何快速崛起的呢?又如何迅速称霸天下?并且还被公认为所有诸侯之老大的呢?

贰 春秋时期的“裸国”

吴国的创始人是吴太伯。

吴这个字,“姓也。亦郡也。”上面是个“口”,下面是个“夨”(cè),夨,字音同“侧”,字形同“矢”。

它的原始意义,表示一个人在奔跑,射箭,边跑边侧过头来回看,并高声的呼喊!寓意着原始狩猪者的召唤。当狩猎者发现了大野兽时的奔跑、放箭、回头、呐喊,全部的信息都融入在了这一个字里面。

奔跑,呼喊,猎杀,这种动作就叫吴。吴,是一种召唤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征服巨大的怪兽。

大约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多年,吴太伯和他的弟弟放弃了自己的家园,离开了周朝,从遥远的西方,来到遥远的东方,漫无目的的经过了当时还处于蛮荒之地的荆楚,到达更为蛮荒之地的江南。

《史记》上说:“太伯之饹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荆,是楚的旧号,(当时楚国还没诞生)。蛮,闽也,南夷之名,亦称越。就是说,吴太伯来到楚、越交界的这块地方,定居了下来,他把这块地方称作“吴”。这里的原始土著居民有一千多家归顺了他,尊称他为“吴老大”。

“自号句吴”,就是说,吴地之名起于太伯,因为这个地方以前是没有名号的,也没有主的,是从他们来了以后才开始的。

从此,吴太伯带着这一千多户土著居民,在这里躲避战乱,远离纷争,过着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般的自由自在的原始生活。

后来,吴国的创始人吴太伯去世了。

吴太伯没有儿子,就由他的弟弟接任,是为吴仲雍。

吴仲雍的儿子是吴季简。

吴季简的儿子是吴叔达。

吴叔达的儿子是吴周章。之所以叫做周章,是在提醒,不要忘了,我们的祖先,是从周朝过来的人。

那时,周武王已经灭掉了商朝,派人四处寻找吴太伯、吴仲雍的后人,他们找到了周章后,就地搞了个简陋的册封仪式,把周章封为了吴国的君主。

周武王又封了周章的弟弟虞仲为虞国诸侯。后来到了春秋时期,这个虞国,被疯狂扩张中的晋献公,用“假道伐虢”之计给灭掉了。

吴周章的儿子是吴熊遂。

吴熊遂的儿子是吴柯相。

吴柯相的儿子是吴彊鸠夷。

吴彊鸠夷的儿子是馀桥疑吾。

馀桥疑吾的儿子是吴柯卢。

吴柯卢的儿子是吴周繇。

吴周繇的儿子是吴屈羽。

吴屈羽的儿子是吴夷吾。

吴夷吾的儿子是吴禽处。

吴禽处的儿子是吴转。

吴转的儿子是吴颇高。

吴颇高的儿子是吴句卑。

吴句卑的儿子是吴去齐。

吴去齐的儿子是吴寿梦。

从太伯至寿梦,共经历了一十九世。《史记》上说:“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

按古人“物莫能两大”的观念,两个并列的东西,是不容易同时都大起来的,他们在冥冥之中是呈着“此消彼长”的势态而发展着的。既然中原的虞国被灭掉了,那就该夷蛮的吴国发迹起来了。

所以,时候到了时,该吴国兴旺昌盛了。

但是,当时的吴国,充其量还只能算作原始部落,非常落后的原始部落。

因为他们与外界几乎就没有什么来往。

这里的人,都是赤身裸体的。男的裸体,女的也裸体,都不穿衣服,顶多在腰上系些树叶子,天冷的时候,就找一块兽皮裹一下。他们没有城堡,没有房子,像样的住所可能就是草棚子了。

且看史料记载:

《论衡》上说:“吴为裸国,断发纹身。”

《列子》上说:“南国之人,祝发而裸。”

《左传》上说:“断发纹身,裸以为饰。”

孔子曰:“夫吴、越之俗,男女无别,同川而浴。”

裸国,是吴国的一个别称,很天然,很淳朴的一个地方。当然,外界说他们是一群野蛮人。

世界上为“裸国”、“裸乡”的地方并不少见,东至日本,南至柬埔寨,这一带的许多蛮夷小国,大多是在汉朝的时候才接受中国人的风俗,学会穿衣服的。即使到了我们今天,世界上依然还有裸国。

话说吴国到了寿梦这一代,正是楚国的鼎盛时期,霸主楚庄王去世不久,庄王的儿子楚共王在位。

吴王寿梦元年,是楚共王六年,公元前585年。

“寿梦”这两个字,据说在古吴语中,是“坚实耐用的渔网”,看来,他爹要求不高,指望他这一生能多打些鱼过上好日子就行。

但寿梦的志向并不在打渔摸虾。在他登基的时候说道:我有一个梦想,等我攒足了路费,就走出去转转,见见世面,我想看看上流社会的人都是怎样生活的,我要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穿得起衣服……

叁 古代诸侯学周礼代价太高昂

吴王寿梦登基的这一年,他准备到中原去溜达溜达,开开眼界。

他攒足了路费,只带了一个随从,——他的四个儿子里面最小的季札,季札当时大概只有六、七岁。两人溯江而上,徒步而行,沿着长江,一路走来。因为他们没有车。

就这样凭着两条腿走了很多天后,寿梦终于到达了楚国。

楚国的郢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城市,“霸主”楚共王也以华夏正统而自居,他的眼睛一直瞄着北方的诸侯,对于这个来自东南的蛮族酋长,毫无兴趣。

寿梦请人前去通报:“吴王千里迢迢而来,想求见楚王一面。”

“吴国?吴国是个什么国?”楚共王一口拒绝了寿梦的会见请求。因为楚共王觉得与蛮夷为伍,有失自己天下霸主的身份。

寿梦满怀着对楚王的景仰,兴冲冲而来,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自尊心受了伤害,顿时火冒三丈。

“噫!狗屁倒灶瞧不起老子?”寿梦破口大骂了几句楚国人听不懂的话后,牵着他的小儿子,灰溜溜的走了。

离开了楚国,再到哪里去呢?寿梦决定向北方走走。

于是,他又跋山涉川,过了黄河,来到中原的洛邑。洛邑是周天子的王城,在这里,寿梦受到的接待又大不一样。

这一年,正好是周简王元年,周简王刚一上任,吴国国君就来朝拜,要知道,现在的周天子已经身价大跌,没几个诸侯愿来拜他。

“哎呦,伯父来了。”周简王非常热烈地接见了吴国亲王一行,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当然,也没啥共同关心的话题好谈,并且交流起来还十分困难。

吴王寿梦很满足,很高兴:“大侄子大王,你为啥要叫我伯父呢?”他不知道周天子见到吴君就该这么叫着。

“我们是亲戚。很久很久以前,你们家和我们家是兄弟。”

于是,周简王摆开酒席,宴请这位远方到来的伯父,并让其他国家的人也来作陪。从这之后,人们才渐渐知道,周王在很远的地方,还有这么一个亲戚,大家也都知道了还有这么一个吴国。

“大侄子,一刮两响,爽快,不像楚国人狗屁倒灶。”吴王寿梦夸奖着周简王。周简王似懂非懂,一个劲儿地点着脑袋。

寿梦继续说:“我以前也听老人们说过一点,我们两家原是兄弟。我管不了那些,我有一个梦想,我知道你们这边的好东西多,还有周礼,所以我想看看,方便的话,派个使团过来,学习学习。”

这一回,周简王听懂了。

按说,这年头有人愿意来学周礼,周简王应该高兴才对。但他实在高兴不起来,一是让蛮夷小国去学周礼没啥实际意义,说不定还会闹笑话,二是周天子也没专款来接待这些不着边际的使团。

于是,周简王眼珠子一转,说道:“伯父要看周礼,我们当然高兴,但说来惭愧,自从我们搬来中原,周礼就不全了。这样好吧,周礼最全的都在鲁国,伯父不如再多走几步,去鲁国看看。”

就这样,周简王又把寿梦推到了鲁国。

寿梦以为周简王是好心,也没多想,第二天就坐上周简王为他准备好的车,前往鲁国而去了。

鲁国这时是鲁成公,见吴王寿梦来了,也非常欢迎。

两国国君亲切会见,边说着客套话,边打着手势比比划划,也还可以勉强交流。

“您的这身衣服,真漂亮啊,我从小生在夷蛮,孤陋寡闻,我们那的人谁见过这样华丽丽的服饰呀。”

“哪里,哪里。”鲁成公谦虚的说道。

“我们那的人没什么规矩,不知道许多的礼,在我们吴国,就只有把头发挽在头顶上这一个礼,就这一个礼。不过,比越国强点,越国人一个礼也没有,都披头散发。我有一个梦想……”

吴王寿梦的梦想又来了,他把想看看周礼的想法说了一遍。

鲁成公听明白了:“呵呵,周礼,你不是已经都看到了吗?”

寿梦一愣,在哪?

“周礼是无处不在的啊,你看,我们接待你,包括见面、吃饭、等会还有音乐、舞蹈,都是严格遵循周礼来的。周礼,就是贯穿在每时每刻中的每一种行为规矩啊。”

“噢。”吴王寿梦看了看周围,是的,的确一切都是井井有序,再回想来的这一路上,人们也都很有礼貌,很有规矩的样子。

“周礼真好。我们吴国就一帮乌合之众,没文化。”寿梦真心喜欢上了周礼。

这是吴王寿梦第一年的事,他去了很多的地方,四处考察学习。

《吴越春秋》上说:“寿梦元年,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鲁成公会于锺离,深问周公礼乐,成公悉为陈前王之礼乐,因为咏歌三代之风。寿梦曰:‘孤在夷蛮,徒以椎髻为俗,岂有斯之服哉!'”

自此,寿梦迷上了周朝的文明生活方式,迷上了中原的先进技术文化。他非常地高兴,于是,他提出了唯一的一个请求:想派出专人使团,前来鲁国留学深造。

鲁成公一听,真是求之不得呀,当即满口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双方达成了一致,吴王寿梦得到了他梦想中的东西;而鲁成公也得到了现实中的实惠:吴国向鲁国赠送大量礼品作为学费。

“大兄弟,还有一事想问哈。我只知道我祖上是从周朝过去的,可当时究竟怎么回事,我真不清楚。”因为吴国没有史官,年代隔的久了,他不知道他的祖先是怎么从西边跑到东边去的。

鲁成公也不是很清楚,就把学问很深的季文子找来。季文子见这个问题有点敏感,又见这个人吃的满脸是油,一嘴的脏话,就皱了皱眉头,含糊其辞的打发他走了。

吴王寿梦回到吴国后,很快就派出了一个“留学团”,前往鲁国学习周礼,同时,也带去了大量的礼品财物。

但是不久,问题就出来了,学费越来越贵,物价越长越高,寿梦这小小的吴国哪里支付的起?钱呀钱,国君也为钱发愁,他就牙一咬,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董给卖了。

就是当年周武王册封吴周章时发给的纪念杯,一座一百六十多斤的铜鼎,抵给了鲁成公当学费。鲁国人笑歪了,国宝啊,赚来毫不费工夫。不久,这个铜鼎就被鲁成公的儿子偷偷拿去贿赂了晋国人。

寿梦花了那么多的钱,学了一大堆不实用的东西回来后,觉得并不适合他们国情,他就沮丧了,他感到他的梦想正在破灭,“噫!瞎折腾,这样下去,会越来越穷,还不如打渔摸虾……”

最终,吴王寿梦放弃了全盘周化。他不想再在外面浪费精力了。

但是,历史的机遇,有时也会留给那些毫无准备的大脑。当寿梦正在为钱发愁的时候,偏偏有人从很远的地方,带着巨额的财富,主动送上门来,说要无偿的资助他。

肆 春秋吴国突然崛起的背后推手是谁

吴王寿梦访问鲁国后的第二年,北方来了人。

这是北方的客人第一次来到吴国。是谁?巫臣。

巫臣就是拐带夏姬,背叛楚国,逃亡到晋国的那个人。楚国方面非常恼火,把他的家族给灭了,瓜分了他的财产。

巫臣咽不下这口气,他要复仇。他找晋景公商量,请求出使吴国,联络吴国夹击楚国。晋景公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当即就同意了。

于是,巫臣作为晋国特使,带了三十乘战车,出使吴国来了。

巫臣是个精于心计的人,忽悠这个土鳖老粗完全不在话下,三言两语之后,就摸清了吴王的底牌,他知道吴王寿梦很急于与中原的诸侯交往,很渴望获得承认。

巫臣首先代表晋国君主晋景公问候了吴王寿梦,说晋国、吴国本是同祖同宗,他们非常关注吴国的发展,很希望能尽一点绵薄之力,为大哥级的国家做些贡献。

随后,双方就国际事务进行交流,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楚国。

一提到楚国,寿梦满肚子的窝火,嘴里又开始不干净起来:“狗日的!楚国佬,傲慢,坏的很呐。”

“大王,您知道楚国人有多坏吗?据我们得到的可靠情报,楚国正准备吞并你们吴国呢。我家主公这次派我来,就是来提醒你们,千万要警惕!”

寿梦没当回事:“吴楚之间,山水相隔,老远的,他打不过来。”

“大王,您还不知道楚国人的野心,他们原先比你们小的多,但灭了几十个山水相隔的国家后,就膨胀成现在这么大了,已经快和你们接壤了,您猜,他们下一步会不会打你?”

“那,那,怎么办?”

“打他们!主动出击,打死他们!”

“可是,我们哪打得过楚国人……”

“大王,别担心,还有我们晋国在呢,您看,我带的这三十乘战车,就是来支援你们的。我家主公说了,只要您愿意跟我们合作,我们马上帮助你们训练军队,为你们提供资金,您也应该知道,我们晋国的战术打法是最先进的,物力财力也是最雄厚的,至于还有其他什么要求,您尽管开口,只要是钱能够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我们出钱,你们出力,然后,咱们一起行动,前后夹击,我不信晋吴两国还灭不了一个楚国!”

“晋国的兄弟呀,你们为什么对我这样好呢?这么大的恩情,叫我怎么还的起啊。”寿梦简直太感动了。

这样,因为得到了晋国的无偿援助,寿梦一夜之间就成了暴发户。

而巫臣也就成了他的军事顾问,手把手的教他们怎样打仗。

以前,吴国人打仗不用马不用车,也没有战车,连盔甲也没有,有的只是刀叉棍。

现在,巫臣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教他们怎么驾车;怎么在车上放箭;怎么在车上格杀;怎么行军;怎么布阵;怎么进攻;怎么防守;怎么用战鼓战旗;怎么统一指挥。

巫臣又给大家详细讲解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邲之战,楚军的优势是什么,楚军的弱点在哪里。

吴国人这下算是开了眼,这,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先进文化吗?

很快,练兵初见成效。

巫臣现在要练练他们的胆量了,他叫吴王寿梦攻打附近的巢国。

巢国是被楚国征服的附属国,与吴国向来没有纠纷。寿梦有点为难,“这,恐怕不合适吧?他们又没惹我们。”

巫臣问:“难道他们惹楚国了?”

“也没有。”

“那楚国为什么老欺负他们?”

“可能是他们太软弱了,好欺负吧。”

“对呀!打他!”

于是,寿梦热血澎湃,无缘无故的向巢国开战了。

一群掌握了先进战法且又不要命的野蛮人,其战斗力是相当令人恐怖的,他们用学到的新技术,新武器,一交锋,就打的巢国人满地找牙,纷纷溃逃,慌忙去向楚国求救。

楚国的子重、子反(王子婴齐、王子侧,就是这二人瓜分的巫臣家产。)急忙率军来救巢国,等他们到时,吴国人早跑了,又攻打楚国的另一个附庸徐国去了。

子重、子反只好再去救徐国。等楚军到了徐国,吴国人又攻打州来去了。等楚军去救州来,吴国人又跑了。

就这样,一年之中,原本与世无争的吴国人,突然发了狂,七次入侵周边的国家,不停的拿人家做试验。

子重、子反也来回的奔波了七次,真的是疲于奔命了。《左传》上说:“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

吴国抢了楚国的地盘后,从此就强大起来了。尝到甜头的寿梦,胃口也变的越来越大,后来干脆就直接对着楚国发起攻击。

楚共王(楚恭王)大怒,咱们向来无冤无仇的,你神经病呀,屡屡挑衅滋事,小小吴国,不教训教训,真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楚共王应该还算个谦和之人,但他这次真的发怒了。在寿梦十六年的时候,楚国对吴国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击战”。

这一战,把吴国人给打惨了,打怕了,打伤了元气。

寿梦还不服气,还想再战,这时,就有人跟他讲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寿梦终于想明白过来了:“哦,原来,我就是那只螳螂。文明,比野蛮更野蛮啊。”

从这之后很多年,吴国都没再对外用过兵。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晚年的吴王寿梦说,咱这穷乡僻壤之地,难道还成就得了天子之业?噫,算了吧,咱再也不能被别人利用了,再也不能给别人当枪使了,儿子们,要记好,外面的人都是坏人。

同类推荐
  • 回到三国之大汉我做主

    回到三国之大汉我做主

    一场意外的车祸,让刘轩意外穿越回到三国附身与他同名同姓的历史早年夭折的刘轩身上,他该何去何从?是逆天改命,还是顺从命运安排,且看回到三国做强者。
  • 三无天子

    三无天子

    大御,一个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皇朝,有一个少年皇帝即将登基……只是在阴差阳错间,一个来自现代社会的青年灵魂,附身在了这个少年皇帝身上,“我要做皇帝了,我现在好方……”
  • 带座北平到大明

    带座北平到大明

    一个现代青年带座城穿越明朝末年,搅风云,清宇内,重振大明江山的传奇故事。书友裙号:六六三七八四八六三
  • 远方的战国

    远方的战国

    没有穿越,没有预知。有的只是轮回的历史。也许是许久以前,也许是许久以后。相似的战国,不一样的故事
  • 红楼梦成书传世之谜

    红楼梦成书传世之谜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它写了一个富贵家族的兴盛与衰亡,《红楼梦》被认为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作者应该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或者是他亲身经历的,或者是他自己见闻过的,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有不少学者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写的就是他家自己的事情。那么,这本书真地写的是曹雪芹的家事吗?《红楼梦》从完成到传世也很不容易,几经波折,险些就被毁掉和失传了,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这书,是因为有很多爱书的人冒着种种风险保护它,而作者曹雪芹也为这书付出了很大代价。因为《红楼梦》是在清代文字狱最盛的时代经过千难万险幸存下来的,那么在这本书的完成过程中,又有哪些未解的谜团呢?
热门推荐
  • 师祖日记

    师祖日记

    作为永安殿新进弟子,我参与了穆师祖的遗物整理工作。老实说,对于门派安排的这个任务我并不太重视,虽然穆师祖在素窑门享有极高的威望,但我始终认为他一个凡人能在修仙门派有如此之高的地位,肯定因为裙带关系。也许因为我身为仙者有我该有的高傲,或者对他的经历好奇,更多的是对于一个凡人有这样的地位感到费解…总之,有太多理由使我忍不住偷看了师祖的日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爆笑种田:报告王爷,绑错了

    爆笑种田:报告王爷,绑错了

    她本是高材生,却穿越到了一个偏僻的渔村,手贱捡回了一个帅哥。“那个帅哥,就是你,别东张西望了,晚上跟我一起进洞房呗。”几个月后,“报告王爷,你要的妞给你绑来了!”俊美的男人扫了一眼,摇摇手指,“绑错了,我要的那个身材要比这个好很多,哪里这样水桶腰。”某女振臂怒吼,尼玛,老子肚子里面还有个小的,腰自然粗很多啊……
  • 带着萌娃好种田

    带着萌娃好种田

    穿越成乡下的村妇,身后跟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包子,家徒四壁,赵芸儿顿时感觉压力山大。好在自己身手不错,极品亲戚上门通通滚蛋。脑袋够用,靠着二十一世纪得的知识,日子倒是开始过得红火。只是小包子开始成天嚷嚷起来,“娘亲给我找个爹地”,别处突然跳出来了一个野男人缠上身,自称小包子的爹。小包子:“我娘说我爹首先得高大帅气!”某男:“本世子天下第一美男!”小包子:“我娘说我爹爹得有钱!”某男:“本世子良田万顷,黄金亿两……”小包子转身:“娘亲,你看看这个合适不?”
  • 苏轼文集4

    苏轼文集4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天价闪婚:顾少花式宠妻

    天价闪婚:顾少花式宠妻

    随便找了个男公关应付相亲没想到男公关腰好腿长,让人欲罢不能。安夏;“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首富顾先生笑眯眯:“夫人你加油。”顾景行是传说中的商场杀神。他冷漠地传授自己的训妻绝学。“女人这种生物,就是不能惯着,你看我把我妻子被调教地多好,我让她往东,她绝不敢往西,我让她洗衣服,她绝不敢拖地。众人:”……“顾总,你看你要不要先从遥控器上起来,再来吹牛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篮坛希望

    篮坛希望

    儿子你长大了要啥?我要打球!你去败家可好?我要打球!你去泡妞可好?我就是要去打球!本来可以当一个傻儿子,但是我就是要去打球!为中华之崛起而打球!
  • 竹马绊青梅

    竹马绊青梅

    青梅竹马一起的喔,有甜有虐,男女主双洁啦,本文架空,因含有夸大事实不符合现实!“陈兮寒!你在欺负我我就锤!爆!你!狗!头!”郑子衿精致的小脸上满是愤怒,对着陈兮寒挥着她的小拳头。“噗嗤。”陈兮寒笑了“就你这小拳头?”走过去用自己的大手包住郑子衿的小拳头。郑子衿看到陈兮寒占她便宜,满脸通红“你把手松开,臭流氓!”“你都喊我臭流氓了,那我不得坐实一下么。”陈兮寒满眼笑意的看着面前的女孩。郑子衿努力的挣扎着,就是没办法将自己的爪子从陈兮寒的手里挣脱出来,于是就嘟了嘟嘴“哼╯^╰!”心里暗戳戳的想着:反正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我就大气一点。
  • 中国古代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小学语文教材配套阅读丛书·统编版)》是一本中国古代寓言作品集,收录了《熟能生巧》《邯郸学步》《猴子捞月》等六十余篇寓言故事,每篇故事后附有“寓意点拨”。所选寓言故事简单而含义丰富,语言深入浅出,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了解到小寓言中蕴藏的哲理,从中汲取到许多智慧,懂得更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 轮回圣龙

    轮回圣龙

    这里有各种强大的妖兽,也有各种不同的神兽,更有上古异兽,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他...能否守护住自己的家人?能否守住自己的朋友?最终又能否踏上武道巅峰?又能否与自己的爱人相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