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500000029

第29章

不过最近以来,某老却有些郁郁寡欢的样子。这是有原因的。许多年以来,某老一直是全省思想宣传工作的权威,在理论界、文艺界有着崇高的威望。文化大革命中,作为主管文教的副省长,他曾受到猛烈的冲击与迫害,过了十多年的布衣生活。对于江青一伙的文化专制,某老深恶痛绝。特别是京剧样板戏的唱腔,他一听心就跳,血压也随之升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官复原职。在最初的几年里,他精神抖擞,信心百倍,雷厉风行地在文艺界拨乱反正,大刀阔斧地平反冤假错案,将被“四人帮”颠倒了的历史颠倒过来。文艺工作出现了大好局面,他感到十分欣慰。那一个阶段,不到七十岁的他留着短短的头发,带头穿了西装,风车似的飞转着:到机关学校做报告,到各个剧团搞调研,甚至和编剧、导演一起讨论剧本,给大家出点子,想办法,推出一台台揭露“四人帮”的滔天罪行,讴歌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反映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的戏剧作品。那一段时间是他过得最舒心的日子。甚至连当时出现的一些思想过激的片面的文学作品,他也宽容地加以接受了。他是半个哲学家,懂得矫枉必须过正的道理。然而真理往前跨越一步就是谬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些很不好的苗头,嗅到了另一种味道。一些作品,一些理论,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号,实际上在贩卖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货色,毒化着我们清新健康的空气。某些名为批判极左路线的文章,实际上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自从他离休以后,情况似乎更糟了。他虽然深居简出,但对文艺界的情况却了如指掌。除了各种“内部情况”,各种参考资料之外,经常有人来向他报告外面的动向,声情并茂地描绘社会上种种骇人听闻的内幕。毫不夸张地说,足不出户的某老,掌握的思想界、文艺界的动态,比一个政策研究室所有人知道的还要多。他开始忧虑了。

凡事要有个“度”。思想固然要解放,但不能“解放”到资本主义那里去,变无产阶级文艺为资产阶级文艺。虽然不在其位了,可是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一个为维护党的文艺路线的纯洁性奋斗终生的人,他有责任帮助第一线的同志把好这个关,掌握好这个“度”。

就在这样的心态和状态之下,某老收到了古城师专副教授钱学义的来信。他先看了信中所附的《文艺春秋》,找到孟一先的文章《中国诗歌的新曙光》,戴上老花镜,细细地琢磨起来。看着看着,他的手抖起来了。这篇文章以让人不能容忍的轻蔑口气,对中国新诗三十年的优良传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其态度之放肆,否定之彻底,简直是前人望尘莫及的。特别是当他读到“三十年来,中国诗坛充斥和横行的是宣传品和口号诗,诗歌货真价实地走了一条越来越窄的道路。”这样的句子时,他感到眼前有些黑,头也有些晕,便放下文章,呷了几口茶水,抽了一支烟。

接着又耐住性子读下去:“……正是那些浅薄的顺口溜,无聊的吹牛诗,瞒和骗的种种货色,将诗歌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王八蛋!”某老猛地拍了一下桌子,他开始骂人了。

老人的血压陡然升高,心砰砰地跳起来。他连忙吃了两片速效救心丸,闭上双目,靠在沙发上休息。那忿然之气依然在呼哧呼哧地出着。

吃晚饭时,某老一直闷闷不乐,很少动筷子。他那上大学中文系的孙女问他:“爷爷,你怎么不吃饭?”

“爷爷不饿。”他说。

沉吟有顷,老人问孙女:“你知道有个叫《文艺春秋》的杂志吗?”

“知道呀,”孙女回答,“办得很不错的。”

“怎么很不错?”

“很有生气。看过的人都说,那是古城送给全省文艺界的一份厚礼。”

“噢?”老人放下筷子,“《文艺春秋》上有篇《中国诗歌的新曙光》,你看过吗?”

“看过。”

“有什么感想?”

“好呀,好文章。”

“你的同学们都看过吗?”

“好多同学都读过,一本《文艺春秋》都被传破了。”

“他们都是什么看法?”

“都说好。写得痛快淋漓,击中要害,说出了我们青年人的心里话。”

老人不说话了。他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他不再吃饭,点燃了一支香烟,坐在沙发上默默地抽起来。看来,问题远比想象的严重得多。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潮,已经在影响和争夺我们的青年一代了。他慢慢地踱回了书房,重新拿起细酸的信和孟一先的文章看起来。在钱教授文章的天头上,老人用红铅笔批了这样一段话:

很久没有读过这样好的文章了。看来,这是一位读过马列并且懂得辩证法的同志,是一位头脑清醒的文艺评论家。当五花八门名为解放思想实为贩卖西方资产阶级精神垃圾,名为百家争鸣实为向马克思主义挑战的各种思潮在我们的文艺界、思想界泛滥的时候,一位边远地区的大学教师,能逆流而上,写出这样有分量的有说服力的批评文章,更显得何其宝贵也!

然后又拿起了黑铅笔。这是老人的习惯:在他不喜欢的作品或文章上批字的时候,往往用的是黑色,以示轻蔑或者贬低。他在《中国诗歌的新曙光》的空白处,写了三条意见:

一,否定在《讲话》指引下几十年来诗歌创作的伟大成就;

二,否定传统诗歌的伟大成就;

三,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接着便让秘书拨通了古城市委书记秦启明的电话。解放初期,某老在一个地区担任专员时,启明同志是那个地区的粮食局长。粉碎“四人帮”,当某老又担任了省上领导后,启明同志又在省的一个直属部门当头头。可以说一直是某老的下级。对于某老的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启明同志简直有着一种近乎迷信的感情。尽管某老已经离休有年,启明同志每次到省上开会,总要抽空去拜望这位老首长,虚心聆听老人家在一片闲谈笑语中所表达出来的种种教诲。

“老领导吗?”电话那头传来了启明同志毕恭毕敬的声音。“是我呀!”

某老和蔼的声音里保持着一种多年形成的威严。

“首长,有什么指示?”电话那头问。

“什么指示?”某老对着话筒说,“我都休息多年了,早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了,能有什么指示?”,

“那……”启明同志嗫嚅的声音。

“你们那儿是不是有一本杂志……”

“杂志?什么杂志?”

“叫《文艺春秋》,知道吗?”

“不知道……知……知道。”

“那上面有一篇文章,叫《中国诗歌的新曙光》,你看过吗?”“没……没有。”

“没有看过?”某老的口气严厉起来了,“连这样的文章也没有看过?”

“有什么问题吗,首长?”启明同志有些心虚了。

“有哇,当然有。没有问题我不会问你的。”

“是,是学术问题吧?”口气怯怯地试探着。

“糊涂!这怎么会是学术问题呢?政治问题!严重的政治问题!性质很恶劣。”

“听说是要展开讨论……”

“什么讨论?那是个幌子,是他们惯用的花招!”

“请首长指示得清楚一点,我们记一记。”

“第一,否定……第二,反对……”某老把他在《新曙光》上的批语又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最后语重心长地告诫老部下:

“老秦呀,你可不能太糊涂了。这可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咱们可不能犯错误哟!”

启明同志听出了一头的冷汗。放下电话,半天回不过味来。那个老右派徐晨,这下可把祸惹大了。王伦,苏守信,还有肖副市长,这帮家伙是怎么把的关?怎么能让这样的文章出笼?查!要彻底清查,一查到底,决不手软!否则,怎么向某老交代?“这帮狗日的!”他忿忿地骂了一句。

徐晨和王伦、苏部长、肖副市长很快被召到了市委书记的办公室。启明同志一脸愠色,简要地向大家介绍了某老的电话内容,然后问徐晨:

“这个孟一先是什么人?哪个单位的?”

徐晨回答说:“孟一先是《河声报》记者,喜欢写点文艺评论。”

苏部长说:“此人有严重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肖副市长说:“据说此人表现很不好。”

王伦说:“我认识这个人。说话阴阳怪气的,不是什么好人。”

启明同志冷笑道:“我们的刊物,就让这些王八蛋把持了。”徐晨解释说:“孟一先同志是入党多年的老新闻工作者,也是我市着名的文艺理论家。”

肖副市长说:“那危害就更严重了。”

启明同志说:“这些话先不说了。今天把大家找来,主要是查一查这篇文章是怎么出笼的。我们要对老首长有个交代。”肖副市长说:“背着我们发表有严重政治问题的文章,至少是违反纪律的。”

徐晨的手心开始出汗了,他意识到自己头上的火着了。连忙辩解说:“我们没有背着领导发表这篇文章。发表之前,都是请示了领导的。”

启明同志厉声责问:“都请示过谁?”

徐晨说:“我们依照组织原则,层层请示了的。先送给王伦同志审阅……”

王伦的脸红了:“看是看过一遍。可我是工农兵学员,根本就没有学过文学理论,更不懂诗,压根儿就看不出个头绪来。所以最后只得请苏部长把关。”

苏部长的脸白了:“我倒是粗粗地翻过一遍。但那稿子抄得太潦草了,好多字我都不认识,根本看不下去……”

徐晨说:“肖副市长也看过这篇稿子。”

肖副市长眼睛一眨不眨地问:“是吗?”

徐晨说:“是苏部长送给你的……”

肖副市长拍拍额头:“哦,记起来了,好像是有过这么一回事。但我工作太忙了,哪里顾得上看一篇稿子?也就撇到那儿了。后来的情形就记不得了。”

徐晨犹豫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说:“后来,还是秦书记亲自拍的板……”

“什么?你说什么?”启明同志的眼睛瞪圆了,“我的头绪那样多,怎么会有时间过问一篇文章呢?我批了一个字腿腿吗?天大的笑话!”

“可是,您曾经说……”徐晨嗫嚅着。

启明同志威严地逼视着徐晨:“我说什么了??我说什么了?胡球然!”

徐晨哑然。

肖副市长说:“徐晨同志!你可要摆正位置哟。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态度要端正。你是老同志了,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嘛!”

苏部长说:“不要推三阻四了,自己拉的屎自己清理嘛!”

王伦说:“徐晨同志,只要你认真检查了,作协党组也会分担一定责任的。”

启明同志说:“老徐哇,让你检查,这是为了你好啊!谁不犯错误呢?有了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就是好同志嘛!--党还能吃了你?”

徐晨表态:“我回去一定认真思考,做出一个像样的检查。”启明同志笑了:“这就对嘛,这就对嘛!--王伦同志,作协的日常工作先放一放,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搞好刊物的清查工作。”

王伦连连点头。

启明同志对肖副市长说:“这件事你来抓。不能走过场。要给老首长一个满意的答复。”

肖副市长一脸神圣地接受了任务。

回到《文艺春秋》,徐晨把刚才开会的情形向大家说了。编辑部立即大哗。就像沸滚的油锅里投进了一块冰疙瘩,编辑先生们全都炸了。

“学阀!”

“文霸!”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以势压人,蛮不讲理!”

明明是学术讨论,怎么变成了政治问题?连诗歌都不让讨论了,还谈什么解放思想,学术自由?更遑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大家都不要激动了。”徐晨不紧不慢地说,“事情已经发生了,胳膊扭不过大腿,还是冷静一点吧。任何感情用事,意气用事的做法,都是于事无补的。”

正说着,孟一先推门进来了。一进门就说:“这事我已经知道了,全城已经传遍了,都知道《文艺春秋》出了事。”

徐晨说:“你既然来了,就坐着听一听。也替咱们出点主意,看看如何能够闯过这一关。”

周新亚忿忿地说:“这也太卑鄙了。当初文章明明是层层送审,层层都看了的,而且是他们批准发表的。怎么一有事情,全都不认账了呢?”

野风恨恨地说:“还要把屎罐子往别人的头上扣!”

“他们当然不认账,”孟一先说,“他们怎么会认账?谁不想在这场战斗中立功受奖?谁不想站在真理一边?等着瞧吧,贵单位那些当初吹捧过拙作的人,都会在这场反击战中有出色表现,成为战斗英雄的。而且如果我估计得不错的话,那位钱教授十之八九还会火线入党哩。”

周新亚说:“王伦这小子,平常最爱卖派了,自称二流作家,对别人的作品总是品头评足,说三道四,俨然一个大理论家。怎么这阵儿忽然变得不懂文艺理论,读不懂诗了呢?”

野风说:“如果再来一场文化大革命,他还会说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哩。”

孟一先说:“要是再来一场文化大革命,他首先不认识他妈--因为他母亲是地主的女儿。”

周新亚说:“还有苏守信那个混蛋!平常这家伙的眼睛最亮,老远里就能看见漂亮女人--一百米之外就能和骚娘儿们对上光。堂堂宣传部长,怎么连抄得那样工整的字都不认识了呢?”

野风说:“苏部长的眼睛是用来看领导的脸色和女人的屁股的,可不是用来看字的。”

胡然也忍不住了,骂了一声:“品质太恶劣了,一群小人!”孟一先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品质不恶劣,能爬上去吗?不是小人,能在官场里如鱼得水吗?事情明摆着:在座各位虽然有毛病,有缺点,但都不是小人。所以只能青灯素笺,趴在桌子上当老黄牛了。”

徐晨忍不住插嘴说:“谁是小人?你们可千万别弄错了。如今有个新名词:政治精英--人家都是政治精英。”

野风唾了一口:“呸,狗屁精英!老子虽然无官无职,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却打脚缝子里看不起他们。要把老子惹怒了,老子要朝他们放一炮呢!”

徐晨急了:“野风爷爷,你可千万不要给我惹事。”又转身向大家说:“各位兄弟!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家一定要忍,不忍也得忍。这场风波,我不做检查是平息不了的。你们不愿检查,可以保持沉默,但切记不可放炮。人家批判,不管调子多高,咱们听着就是了,千万不要冒出一些针锋相对、火上浇油的话。那就遭了,事情的性质就要起变化,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

说到这里,徐晨双手抱拳,向大家作了一揖:“求求各位了,千万不要给我再添麻烦。”

野风说:“徐晨老儿!你真是抽了骨头--软到底了。人家让你吃屎你也吃吗?”

徐晨苦笑一声:“当然吃呀!我不吃屎谁吃屎?”

孟一先说:“恐怕也只能是这样了。人家说啥就是啥,人家解释成啥就是啥。你的一切辩解,一切说明,都等于放了个屁,没有任何用的。”

大家沉默了。编辑先生们人人嘴里吊着一根烟,苦着一张脸,不知该说什么好。似乎所有的话都说尽了,已无话可说了--屋子里的空气都不会流动了。

过了好一会儿,徐晨掐灭烟头,对孟一先说:“老孟,你恐怕也得有点思想准备。编辑部整完了就会整你的。”

孟一先说:“这是用不着说的。刨根深挖,除恶务尽,向来如此。况且本人还是始作俑者哩。”

胡然说:“时代毕竟不同了,还能把你怎么样?”

孟一先笑道:“你确实是个书生!说实话,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我老婆是中学教员,工资比我高,她已经表态了:我万一被清除出新闻队伍,她就养活男人。”

野风说:“孟瞎子你也想得太悲观了。去他妈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咱们管不着。来,喝酒,先喝他妈个一醉方休!”

说着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古城白酒,倒在几只茶杯里。编辑老爷们一人端起一杯,咕嘟咕嘟喝下去,屋子里充满了酒气。徐晨抹抹嘴:“咱们可真是苦中作乐啊!”

过了两天,《古城日报》和《河声报》同时在第一版全文发表钱学义的批判文章,而且加了编者按。那编者按写得酸尖刻薄,咄咄逼人,极尽讽刺、嘲弄、挖苦之能事,就像一把刀子,插在了《中国诗歌的新曙光》和《文艺春秋》的头上。这是肖副市长的手笔。为了写好这个按语,他不辞辛劳,专门让秘书从图书馆借来了五六十年代的报纸,找到那上面的许多按语,细细揣摩,用心体会,终于得到祖师爷的真传,写出了这篇堪称范文的编者按。古城人看到报纸,全都懵了:咋,又要搞运动了?知情的人说:这不叫运动,这是清除资产阶级的精神垃圾哩。人们“噢,噢,”两下,不再吱声了。

同类推荐
  • 四大名捕斗将军3:少年铁手

    四大名捕斗将军3:少年铁手

    武侠经典,千万温迷与侠义小说爱好者不容错过。本书是“四大名捕超新派”中的铁手系列,讲述四大名捕之一的铁手年轻时行侠的故事,以及四大名捕与惊怖大将军凌落石之间的你死我活的斗争,表述了“邪不胜正”这一主题。作者温瑞安,为港台武侠小说界的四大天王之一,善于把诗歌、散文、戏剧、电影、绘画等艺术手法融于武侠小说的创作中,故常有惊人之笔,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 一个歪果仁的中国寻爱记

    一个歪果仁的中国寻爱记

    本书讲述了作者萨德·休斯与一位中国姑娘喜结连理的真实故事。2005年2月,作者萨德·休斯第一次来到中国重庆,想要体验当地的文化、美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萨德的一位华裔好友,给他牵了一次并不成功的线。受到这个感情挫折,在一段自我疗伤期之后,萨德又回到中国,再觅佳人。在分别和几位中国姑娘约会后,他最终俘获了自己梦中情人的芳心,并得到了未来丈母娘,以及女方家人、朋友的接纳。最后这对异国情侣在重庆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中式婚礼,一年后他们喜得贵子,一家人远赴美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游牧部族

    游牧部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追光者

    追光者

    2035年,隐退5年的非知名黑客、人工智能科技研究专家白溪被卷入前合伙人陆正言的绑架案,在青梅竹马的好友苏落落的帮助下,白溪为寻找陆正言的下落,借助他与陆正言共同研发的AI系统“Hacker”,与苏落落一同“重返”15年前的大学校园,展开了一场穿梭在虚拟与现实两个不同世界当中的离奇冒险,追寻隐藏在人工智能与人类情感博弈背后,每个人存在与生活的意义。
  • 监狱长手记

    监狱长手记

    《监狱长手记》中为何和善的大学教授要将倾心培养的学生活活掐死?为何两人越狱,一人被狼撕碎,另一人却安然无恙?为何幸福美满的家庭却上演了妻子血弑丈夫的惨剧?为何乖15温顺的双胞胎姐妹会再三投毒加害父母?为何痛恨丈夫贩毒的妻子却最终成为锒铛入狱的大毒枭?为何精英部队内部竟然曝出暗炸同伴的丑闻?披露深牢大狱的真实档案,层层追问,步步惊心,监狱长手持第一手信息,带你走进各类重刑犯们的内心深处……
热门推荐
  • 是枝裕和经典电影原著小说(套装2册)

    是枝裕和经典电影原著小说(套装2册)

    《步履不停》电影大师是枝裕和同名电影原著小说。比电影更幽微的人性暗涌,无法言喻的感动。一茶一饭的淡香,触动了每个家庭深潜的秘密。《比海更深》电影大师是枝裕和温情代表作《比海更深》原著小说。《步履不停》姊妹篇,豆瓣评分8.6。你有没有,比海更深地爱过一个人?
  • 我在地球上修真

    我在地球上修真

    元婴期修士沈铭,重生地球的第一反应是我要归隐山林。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他不是炮妹狂魔,妹子却对他死缠烂打。他只是稍微牛X了一点,顿时就有小弟甘拜下风。最后,沈铭没办法,只能带着他们在地球上闯出一条血路来。新人新书,请大家放心试毒!!!
  • 在我成为创世神之前的日子

    在我成为创世神之前的日子

    失业后的苏钰加入一家主要业务为创世的公司,开始了他从零开始的创世之路。—————————————————————ps.作者是个萌新(T_T)打斗的部分写的都......一言难尽,见谅。最后,本书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女主,另外,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暧昧。
  • 非典型性肺炎

    非典型性肺炎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给我一滴血行吗

    给我一滴血行吗

    万族林立的世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人族?呵!被圈养的畜生罢了!这个世界有背叛人族,背负叛徒骂名的好人;也有为了人族崛起,忍辱负重十万年的小人;当然也有屠尽百城只为博异族一笑的走狗。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用着不同的手段奋不顾身的故事,这是一个种族崛起的故事!
  • 砂丁

    砂丁

    本书通过描写一个锡矿公司的工人们——“砂丁”的生活,展现一幅悲惨却显示着未来的图景。清末民初,个旧锡矿山的矿工被称为"砂丁",原始落后的生产工艺及其笨重的体力劳动随时威胁着"砂丁"的生命。旧时个旧迅猛发展的锡业生产与资本家的巨额财富,完全建立在对"砂丁"的残酷剥削上。砂丁们有流不完的泪,唱不完的悲恸歌谣。
  • 月色美不及你

    月色美不及你

    “月が綺麗ですね。”(今晚的月色好美)“は…はい、そうですね。”(是…是的呢)“でもさ、綺麗は綺麗けど、お前の足元にも及ばないんだよ。”(但是,月色好美,却不及你)纪诗雨似乎还没晃过神来,郭铭之已经把她送到寝室楼下径直离开了。本文主要讲述了同为高冷内向性格的富二代和小仙女从相识无言到甜蜜宠爱的故事。清水偏甜。
  • 绝处反杀

    绝处反杀

    未来,充满变数,拥有着无限可能,也是希望,是温暖,是爱,是光……心中有光,你便可绝处逢生,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 书断列传

    书断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