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800000006

第6章 父与子(2)(2)

上学在外,常有急需零用钱的时候。但从父亲手中要钱太难了,儿子便学会了省。每天只有一顿的“苦饭”钱,儿子还从嘴里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往外抠,慢慢地也积攒下了一点零钱。儿子想积少成多,手里有点零用钱以备在外急用之难,也可买点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但父亲是绝不允许除自己以外的任何家庭成员手中有钱的。儿子左掖右藏,最终还是没能逃脱父亲的火眼金睛。父亲发现儿子手中有钱后,大惊失色,当即严加盘问。当儿子供认这些钱是从每日两角的午餐费中省下来的以后,父亲顿时勃然大怒:“贪污!”父亲说:“你知道吗?这是地地道道的贪污!”父亲毫无怜惜之情地痛骂了儿子一顿后,就把儿子从口中省下来的那点钱悉数没收,全部塞回到自己腰包中去了。儿子不敢在父亲面前说“不”,但实在气不公,便忍不住悄悄地反抗一下。有一次,儿子趁父亲还没回来吃饭,偷偷地把给父亲做的鱼吃了一面,吃过后又把鱼翻过来,摆得好好的象没人动过的一样。儿子等着父亲回来的时候,一想到父亲发现有人吃了鱼后的那副气极败坏、大发雷霆的样子,就禁不住激动不已,虽然心里非常害怕,但也荡漾着一种恶做剧般的快意和满足。父亲吃饭的时候,儿子紧张地躲在一边悄悄地观察着,没想到父亲发现后却并没有气极败坏、大发雷霆。父亲愣了一下后,只悻悻地嘟囔了一句什么也就算了。儿子多少感到有些失望。

父亲最大方的一次举动是在儿子上大学之后。儿子上清华大学以后成绩一直很突出,父亲十分高兴。兴奋之下,父亲主动提出以后儿子每月的生活费由他来额外支付,不必再从全家的生活费中出了。母亲和儿子自然都十分高兴。在此之前,儿子一直是从母亲手中领取生活费的。母亲每月精打细算只能给儿子十块大洋,其中有八块大洋用来交伙食费,剩下两块大洋用以购买学习用品和其它开销。这在当时的大学生中已经是最低水准的了。父亲提出要为儿子支付费用,大家自然皆大欢喜。这样一来,不仅儿子有可能得到更多的补贴,母亲手中那点全家生活费也可以宽裕一点了。好不容易盼到了领生活费的日子,儿子立刻兴冲冲地赶到父亲那去领钱。哪知道,此时父亲却早已过了许愿时的高兴劲儿,正在心中暗自懊悔不迭呢。见儿子真来领钱了,父亲不能食言,又不舍得拿钱,便把手中的几块大洋扒拉过来扒拉过去。比划了半天,父亲才狠了狠心,极不情愿地把几块大洋扔到儿子手里。儿子接过来一看,顿时傻眼了,他怎么也没想到,父亲使了那么大的劲儿,好不容易大方了一回,到头来却只给了自己九块大洋,比原来的生活费还少了一块!

父亲对自己也抠,他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除了买书以外,从不乱花一分钱。父亲攒钱只为了一件事:买房子。对漂泊了半生的父亲来说,房子具有特殊的意义。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只有搬不走、跑不掉、能遮风避雨,可窝居自慰的房子,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给父亲带来一点稳定感。父亲是男人,是丈夫,是有着七个孩子的一家之主,他不能不为这一大家人今后的生活忧虑,不能不为全家的生计做一个长远的打算。

父亲就只好拼命地赚钱,一边做着手头的那份工作,一边在外面四处奔波兼课,能多挣一份钱是一份钱。父亲就只好拼命地抠钱,从老婆孩子的嘴巴里抠,从自己的身上抠,能抠出一个子儿是一个子儿。每当攒够了一笔钱,父亲就买进一点房子。然后再去赚钱,再去抠钱,再用攒下的钱去买房子。渐渐地就有了几处房子了。虽然都是些破旧的房子,但修修租了出去,也就有了一些固定的收入。

那些年代,父亲的房子的确使全家一次又一次地摆脱了困境。若没有那些房子,父亲两度失业期间全家将无以度日。若没有那些房子带来的固定收入,比肩长大的七个孩子将无以维持学业,不可能一个个都读完大学。

多亏了父亲的房子。

多亏了父亲!

但儿子却仍旧无法喜欢父亲。毕竟,父亲抠钱抠得实在是太狠了。儿子永远忘不了父亲那冷峻苛刻的神态,忘不了母亲那终日操劳的憔悴面容。

父亲的葬礼上,儿子无泪。

儿子默默地站在父亲的遗体前,久久地仰视着父亲亲手题写的挽联。看着看着,儿子竟然有了一种感觉,觉得自己仿佛突然间贴近了父亲。这是儿子此生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与父亲走得这么近。

父亲在晚年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儿子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这个有名的“抠门儿”老子、这个一向把钱看得极重的父亲,到了晚年竟会不计报酬的投身工作。父亲晚年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等一应花销都要靠子女们来承担的。但父亲却以一个不领工资的兼职研究员的身份,沤心沥血八年如一日地埋头于古天文学及古历法学的研究之中,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要求。

父亲似乎知道儿子心中的疑惑,也似乎知道自己留在儿子心目中那个“抠门儿老子”的形象。躺在病床上,父亲曾不止一次地谈起过自己一生的经历。父亲说,他本来早已万念俱灰了,他没想到自己为了寻找一个报效祖国的机会,几乎用了整整一生的时间。他更没想到自己一生郁郁而不得志,已经心灰意懒地走到晚年的时候,竟能赶上了新中国的成立,竟能被新中国委以重任,了却自己报效祖国的一份心愿。父亲说自己在晚年自号为“更生老人”,就是为了表达自己晚年得知遇之恩,被委以重任,重获新生的感慨。有时候,父亲会用一种经过刻意掩饰过的平静语调谈起自己从前的“抠门儿”。父亲总是强调说,其实人的习惯没有天生的,习惯大都是被社会环境逼迫出来的。父亲说,那些年我终日如履薄冰,总觉得脚下的路每时每刻都有塌陷的危险。我不能不抠,也不敢不抠。父亲还说,我知道你们跟着我吃了不少苦。我是个苦人,我这辈子就是苦过来的。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就是认为苦好。小孩子吃点苦怕什么?越苦才越知道上进,越苦才越知道自强!父亲说这些话时,虽然还仍旧努力保持着往日的威严和自负,语气也一如即往硬梆梆的,但眼神里却总是不自觉地游移出一丝探寻的光。那丝光怯怯地追逐着儿子,儿子就在那里读出了父亲渴求理解和原谅的希望,读出了一个男人埋藏在心底深处的苦恼。儿子的心里就有些疼。儿子想,其实父亲是永远不需要儿子来原谅的。父亲给了儿子生命,这已经足够了。何况父亲给予儿子的又何止是生命呢!但是,儿子从来没有把这些话说出来。在情感方面,儿子与父亲一样内向。

儿子知道父亲不想死。父亲没想到自己会一病不起,他还有许多的设想和计划,还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住院后,父亲躺在病床上还乐观地写道:……踌躇满志衰翁乐,服食延年大欲增。此后笔耕闲岁月,鸡鸣风雨傍青灯。(出院后,余照旧每日要在天明前执笔工作,以适应老人环境。)父亲设想自己能够病愈出院,能够重新执笔再做《补遗》。但这一切都随着父亲永远的消失了。

儿子用无泪的眼睛看着父亲的遗容,心中渐渐升起一种深深的敬爱之情。过去,儿子曾经以为自己对父亲只有敬而没有爱。直到此刻他才发现,其实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始终对父亲怀有一种深深的爱戴。直到此刻儿子才懂得了,有敬就不会没有爱的,敬的内核中原本就深藏着一份挚爱的。

父亲对自己这一辈人说,殊难瞑目,殊难瞑目!

父亲却对儿子那一辈人说,饶有信心,饶有信心!

儿子把父亲的话牢牢记下了。

同类推荐
  • 如果爱

    如果爱

    冯远征、梁丹妮各自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事业轨迹、两人相遇相识相爱的过程,以及共同走过的甘苦历程等。书中还附有对尤小刚、刘蓓、梅婷、何冰、任鸣、何晴等演艺圈朋友的印象速记。
  • 蒋介石的政敌对手(亲历者讲述)

    蒋介石的政敌对手(亲历者讲述)

    身为曾经的第一家族的核心人物,一代枭雄蒋介石与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秘事?本套丛书通过亲历者的亲见亲闻,揭开一个短暂王朝的尘封秘史。蒋介石从政以来,对手强敌环伺身边,如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斗争因何而起,斗争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秘辛,本书通过一手史料,向您独家揭秘。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本书在晚唐时代背景下叙述李商隐的一生,着重写其面对社会压抑和种种困厄所作的抗争,特别是他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价值、终以杰出成就登上唐诗艺术**的生命历程,也描写了他爱情、家庭和性格的多面。全书富于哲理和诗情画意。——文史专家陶文鹏浓淡相宜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真实的李商隐。不讨巧、不曲笔,用平实的描述,托举着传记文学以为标识的真实性,显见了作者在运化资料、筹划结构、通融文字等方面的功力。纪实体的方正严谨,并未局限写作的视野。探究传主如何将文学,特别是诗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超越和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再探究传主何以将汉字之美发挥到难以企及的**。
  •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曾说:“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爆发,会一直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其实,“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 投笔从戎敢入虎穴的班超

    投笔从戎敢入虎穴的班超

    本书介绍了东汉有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的生平,内容包括:少年大志,投笔从戎;虎胆龙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智平疏勒;孤胆英雄、肝胆相照等。
热门推荐
  • 穿越来欺君

    穿越来欺君

    别人穿越都是吃香喝辣的,可她为什么怎么惨?不但要女扮男装,还需要参与动不动就掉脑袋的夺嫡之争。她不要当什么顾先生,也不要当什么谋士。能不能让她先穿回去,她还没活够呢。
  • 提问的艺术:如何问出你想要的答案

    提问的艺术:如何问出你想要的答案

    这是一本全面细致讲述提问的理论书、工具书、指导书。《提问的艺术》从思维方式的转变、问题思维的建立讲起,分析了各种提问技巧的效果,叙述了运用各种提问手段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也讲到了提问必须注意的禁忌分寸,另外还有一些趣味的提问方法。行文涉及了采访、营销、咨询、教育、交际、家庭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将带给阅读的人更真切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提问的艺术》这本书,一方面,可以全面了解提问的知识,学习提问的沟通技巧,从而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而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学习提问,训练思考能力,促进个人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提升个人的生命质量。
  • 绝色逃妃

    绝色逃妃

    她真是衰神附体,穿越的第一天就被采花大盗劫持,当晚就被采了个彻彻底底(宁晓瑜百思不得其解,咦?怎么会有采花大盗还是童子鸡的)第三天就被逼着跳崖,还好老天终于善待了她一回,遇上了一名绝世俊男…只是,这绝世美男太孔雀了,麻烦事还一大堆,貌似还有生命危险?她宁晓瑜可是将独善其身当座右铭的,当然是…卷了包袱跑路。可谁能告诉她,身后这些各色美男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连她那个从未谋面的王爷老公都跑出来凑热闹?场景一:【王爷】(面无表情)跟我回去呀呀个呸的,当初珍惜我的话,也不会害我被人掳走了吧?现在你摆出一副捉奸在床的脸给谁看?【王爷】(还是面无表情)我登基之日立你为后谁稀罕……那个,后宫都有些什么人?【王爷】(仍然面无表情)只有你呀呀个呸的,明知我天生领袖相,你居然不放人给我管?那我把他们都带到后宫去。(纤指在空中划了一个圈,身后的美男一个不落)场景二:【小美男】娘子,我们终于成亲了夫君,春宵一刻值千金,废话就别说了,我们快点歇息吧!(流口水ing,开始脱衣)【小美男】可是…我刚才在大厅,好象看到了你前夫不可能,你眼花了。(脱肚兜)【小美男】啊…屋顶上有人,好象是你前前夫哪里(抬头,明明没有!狼扑)【小美男】啊…窗边走过的,好象是你前前前夫哪里(回头,明明没有!)你看错了!(狼吻)【小美男】(惊恐)我能肯定我没看错,他们…他们…已经站在床边了。(石化)*本文美男多多,女猪有点腹黑、有点无赖、有点凉薄,现代人的通病她大多都有,但保有道德和良知的……底线。【收藏】+【推荐】+【留言】是紫紫更文的动力哦!*【强强力推荐】紫紫的新文佣兵女帝【强力推荐】紫紫的完结文相公不在多相公多多多【热烈推荐】朋友的文七色果《桃花挡不住》轻穗泡泡《养妖为夫》妖娮《金枝御群夫》浅水的鱼《恶魔硬上弓》谢谢亲爱的梦玘帮忙做的封面!再推荐一下玘玘的新文《邪夫宠妻》
  • 世雄传

    世雄传

    一世英名,从重生开始,天赋异禀,步步踏上登天之路,五灵之体,五灵仙诀,助他提升实力,魔尊降世,人界浩劫中,他以一己之力率领修真者奋力抗衡。以破天武力扭转乾坤,以大悲之心拯救苍生,成就英豪,逆天成神!
  • 异形归来

    异形归来

    君常言,执长剑,灭杀鸦三千春花共秋月都与我踏遍
  • 李嘉诚传

    李嘉诚传

    李嘉诚是全世界华人商海扬帆的成功典范,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越来越多的人在探究他成功的原因。李嘉诚的成功是否能被复制?从没有知识,没有金钱的下层穷苦孩子他是如何成长为拥有庞大资产的华人首富?阅读完本书,相信你会得出自己的结论。《李嘉诚传》以时间为轴,用大量详实的资料描绘李嘉诚的成功之路,从他出生、童年、逃难香港,到做塑料花起家、1979年成功取得和记黄埔控制权、建立地产王国;再到介入卫星电视及电讯领域,以详尽的资料展现了李嘉诚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获得健康主要有三种途径:养生、保健与治病,在祖国医学中,能够同时发挥这三种作用的方法很多,按摩、食疗养生就是其中一种!最了解身体的莫过于自己,科学证明,手对身体具有极强的感知力,通过对经络、反射区、穴位进行按、揉、压、搓等操作,能够将这种感知传达给身体各处,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自愈潜能。
  • 梦中的人偶师

    梦中的人偶师

    《萌爱季:梦中的人偶师》由蓝鸢尾所著,众神之巅最强女神战死,为了将她复活,天才人偶师制作了完美的“神之容器”,却同时创造出人偶师今生挚爱的人偶少女。不知自己是人偶身份的少女,误打误撞中认识了闻名学院的怪盗ZERO和自称怪盗的美少年水苍言,并在梦中结识了自称水苍的人偶师,令人心跳加快的浪漫恋情由此展开。看似平静的贵族学院,神秘事件频频发生。
  • 哪吒之堕魔

    哪吒之堕魔

    (本文为哪吒的同人文。)那一道雷,终究还是让李靖扛了下来。那一道坎,终究让还是敖丙败下阵来。但……魔童依旧是魔童,灵丸依旧是灵丸。人们心中的偏见是一座大山,永远没办法彻底的消除,哪怕是……付出生命。世人若皆视我如魔……那我,便入魔给他们看看!锻我残躯,以屠众生。焚我残魂,以灭世人!
  •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作为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让孩子吃点苦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是一句流行了很长时间的“教育名言”,但这句话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它只适合用于某种特殊的场合。对今天的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都是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中长大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苦,所以,还是应该让他们吃点苦的好。要知道,不让孩子吃苦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尽管很多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遗憾的是,这些父母并没有把这种教育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