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6500000618

第616章 新时代的钥匙

生老病死,这一生,刘毅已经经历过太多,刘备死,关羽、张飞,这一次旺财死了,刘毅心里很难受,但情绪却没有较大的波动,毕竟对于一条狗来说,能活三十年已经算是长寿了。

在这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刘毅在城堡下搭了座窝棚,帮旺财建了一座坟墓。

虽然天寒地冻,但吕玲绮却一直跟在刘毅身边,哪怕离开城堡之后,温度骤然降低,也始终陪在刘毅身边。

一直到坟墓建好,旺财被安葬之后,吕玲绮方才靠在刘毅身边道:“夫君莫要太过伤心,对旺财来说,其实已经很好了。”

“是啊。”刘毅摸着墓碑,笑道:“旺财陪了我三十年,对他来说,我们家或许就是它的一生了。”

虽是在笑,但眼神中却透着几分沧桑感,当年的旺财还是个小狗崽,当时的刘毅也只是一个窝在卧龙岗之中的小工匠,这一晃,便是三十年过去了。

刘毅突然看向吕玲绮道:“等这边事了,夫人陪我回趟卧龙岗吧。”

在这个世界,刘毅一直觉得自己没有故乡,但此刻,却突然生出一股回卧龙岗去看看的想法,毕竟三十多年了,当年认识的那些人,不知道还有多少活着?又还有几个还留在卧龙岗中,算起来,那里能算是自己半个故乡吧。

“嗯。”吕玲绮轻轻地点头应了一声。

大宛的这场雪下了好几天,这其实是个好现象,瑞雪兆丰年吗,对于百姓来说,哪怕日子苦一点儿,但至少有个盼头。

大宛的百姓如今已经渐渐的安定下来,对于汉人的统治,他们已经开始渐渐接受,虽然双方语言不通,但这位汉人的高官确实是在一直为大家奔波,此前还承诺每年的税负会减去一半,虽然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真的,不过心中多少抱有一些希望的。

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开始积极学习汉语,因为这或许是大宛日后的主流,大宛建有专门的书院,会有人在那里专门教授学习汉语,担任老师的却并不是汉人,而是刘毅特地挑选出来,会说汉语的大宛人。

兴元十年的冬天,康居人发起过一次试探性进攻,被卢瑟带兵斩杀。

十二月,康居派使者前来责难,要求赔偿,被刘毅命人斩了收集,悬挂在最显眼的地方。

康居王得知消息之后大怒,亲自率兵前来攻打,被刘毅在妫河畔击溃,这一次,刘毅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冷酷,三万康居降兵被刘毅坑杀,康居王被生擒,送回长安,十二月末,刘毅挑选了一名懂得汉语并且亲善大汉的康居贵族作为康居王。

至此,大汉之名,开始威震康居、贵霜等地,两国不敢再冒然前来寻衅,同时大宛之地,民心渐渐归附。

刘毅又在长城未起之前,在大宛建设了几座专门供各地往来商客休息的小镇,作为大汉西面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贸易城池,刘毅对商业保持鼓励态度,但另一边,对于商税却格外重视。

兴元十一年(公元238年)春,这个时节是大宛的雨季,格外珍贵,刘毅从大汉招来了几名老农,跟大宛百姓交流农耕经验,来提升大宛之地的农业产量,同样作为农耕文明,大汉的农耕可比大宛先进很多。

粪肥、沟渠、精耕,三十万人口绝不是大宛能够承受的极限,同时第一批从西凉调来的移民也被送来了,大量的汉人进来,双方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不少矛盾,整个春天,张源和卢瑟都在个城镇间奔波,安排汉民入住,安排耕田,调解各地出现的矛盾,选拔官员上报。

至于作为大宛最高官员的刘毅,这段时间却很清闲,当然,也不是真的清闲,只是很少理会军政事物,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改良蒸汽机的制造,大宛这里的水资源相对西域来说还算可以,最重要的是,发现大量的铁矿、铜矿还有稀有金属,蒸汽机也在刘毅的不断精简下,对资源消耗量下降了许多。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对机关学的不断改进,蒸汽机现在已经可以在各处矿藏使用,使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对人力的需求也相应降低了许多。

蒸汽机:动力转化+68,密闭性+69,耗损-66,动力传递+61,工作效率+68

看着眼前一人多高的器械,在属性的帮助下,终于勉强达到了刘毅的密闭性要求,热能转化率应该比前世的蒸汽机高一些。

“司空,这……”张源一脸恐惧的看着眼前的钢铁怪兽,神色中兀自带着几分不可置信的神色,虽然他知道这些年来刘毅一直在研究这个可以提供几十倍人力的机器,但蒸汽机真的出现并投入运用时,还是一脸的震惊。

“可以做火车了!”刘毅严重闪过一抹兴奋的神色,虽然蒸汽机并不能代表工业时代,但它的出现,绝对是工业时代的标杆,未来进入蒸汽时代将不是梦,刘毅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蒸汽火车做出来,从大宛距离长安太远了,哪怕是轨道车,也得大半个月,而且轨道车运载量有限,若是将蒸汽火车做出来的画,大半个月的时间可以缩减到两到三天,如此一来,大汉进入机械化文明或许自己看不到,但未来的两三百年之内,绝对能够做到。

“火车?”张源不解的看向刘毅。

“你会明白的。”刘毅笑了笑,也没有解释,当下看向张源道:“通知西周各郡准备人手,未来三五年内,将有一项大工程要做!”

火车或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轨道,在没有橡胶的情况下,就算这里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刘毅也很把汽车给弄出来,所以未来很多年,火车出来后将会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至于铁轨,刘毅也想过,铁还是重要资源的情况下,要想完全杜绝人们对它的觊觎是不可能的,所以除了在律法之上,对进行偷盗铁轨者重罚之外,本身的保护也需要完善,刘毅准备建造一座甬道将想要盗铁轨者的犯罪成本提高,从大宛到长安,近七千里的路程,光是铁轨的制造就是一个恐怖的数量。

还要穿过整个西州和西凉一些重要城池,这些目前来说,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无论是轨道的建设还是本身的冶炼以及甬道的搭建,这其中水泥和铁矿的消耗绝对是以万吨为单位计算的,当然,这年月是没有吨这个计量单位的。

以眼下大汉的开采速度来说,光是所需求的铁矿,恐怕就得整个大汉两三年的开采量,这是朝廷不可能接受的,所以在建造轨道之前,刘毅先得把各地的铁矿产量给提上来,但可以先建甬道。

“喏!”张源点点头,虽然不知道刘毅要做什么,但肯定跟这台钢铁怪兽有关。

“接下来我会去各地走,大宛这边局势已然稳定,就靠你二人了。”刘毅拍了拍张源的肩膀笑道。

“喏!”张源肃容一礼。

刘毅也不多话,当下便带着吕玲绮收拾行装出发,第一战,先去于阗,那里的矿藏资源丰富,需要一台蒸汽机来开发矿产,第二站得去山城,然后是移支、敦煌、武威、金城、云州(河套)。

刘毅带着吕玲绮,风风火火的踏上轨道车。

……

“蒸汽机?”长安,朝堂之上,看着大宛送来的情报,刘禅有些茫然的看向群臣:“朕记得当年司空说过此事,并做过一个模型,只是这蒸汽机究竟是何物,诸公可有人知晓?”

蒸汽机的理念,在墨学院中已经有了一个很成熟的理念,如今各地少府之中不少人在研究,不过对于朝堂之上这些大臣来说,对此并不明了。

“回陛下!”诸葛亮站出来,躬身道:“蒸汽机早在建安年间,伯渊便已经提出,可以通过燃烧将水煮沸,利用沸水溢出来的水汽通过机关来转化成机械之力,以达到替代人力的作用。”

“司空如今做成了?”刘禅有些不可思议道。

虽然各地书院都有人在研究这东西,甚至蒸汽机已经写进天工开物第十册之中,原理上精通这方面的人不难理解,力的传导和转化问题,但这么多年,一直没人能够做出来,刘禅一直以为只是空想,没想到刘毅做成了。

“如今看来,确实如此。”诸葛亮笑道,他本身也喜欢在闲暇时研究这些,对于刘毅的这个理念一直很感兴趣,甚至做过几个简单的蒸汽机关,也能算是蒸汽机的一种吧,但真的将这种东西投入实际运用,诸葛亮也一直不得门径,如今刘毅既然做出来了,那也将代表着大汉将进入新的时代。

“能有司空辅佐,真乃我大汉之福也!”刘禅感叹道:“传朕诏书,西周、西凉各地官府听候司空差遣,但有所需,当优先供应,不得有误。”

“陛下,司空奏书中还言,这初期需要百亿钱来支持……”一旁的黄皓小心提醒道。

“……”刘禅脸上的笑容渐渐僵住,良久方才默默地道:“一步步来吧,眼下朝廷除了钱,什么都有。”

同类推荐
  • 泐史·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傣族史书 白族史书(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泐史·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傣族史书 白族史书(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泐史》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事始于傣历五四二年(宋淳熙七年,公元一一八〇年),终于傣历一二二六年(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时间跨度近七百年,详细记叙了西双版纳傣族各世领主的姓名、生卒年、在位时间及其配偶、儿女、封地、俸禄等,对于制度、历史大事及与泰、老、缅等邻邦关系,也有所涉及,是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地方史和傣族史的重要史料。《白古通记》(有名《白史》)与《玄峰年运志》为云南白族古代史书,原书均系白文、作者均不详,且都早已失传。此次所出《白古通记》与《玄峰年运志》由王树武据群书索引辑出,是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 带刀穿越大宋

    带刀穿越大宋

    主人公穿越到大宋王朝北宋末年,生存为主线,在大宋、金、夏、契丹等王朝的相互吞噬和腥风血雨中,生存下来。
  • 宅耀天下

    宅耀天下

    穿越到异世大陆,乙一引领起一股时尚潮流宅文化。中兴人类,吊打魔族,横扫兽界,荡尽海妖。便是那高高在上的仙与神,也让他们跪下来唱征服。这是属于亿万宅者的大时代。华夏儿女终将御荣耀之风,遨巡天下。
  • 靖寇

    靖寇

    延平二年秋,周国皇帝命蓟候伏密率大军30万北征契丹……延平三年春,契丹联合羌人败蓟候于阴山,伏密自刎……三月后占幽州全境。帝怒,即率南军5万亲征,斩羌人首领于大同府……延平帝率南军战于代郡,北征军残部6万余人在副将姜侃命下沿长城北袭腹地,斩南院大王、太师、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小首领20多人,斩首三万四千余,俘获牛、羊生畜无数……延平四年春,帝崩。契丹南侵……延平四年秋,姜侃战死,幽州陷敌……官军退黄河据守……
  • 水浒任侠

    水浒任侠

    萧家少主,和武二郎同生共死斗权贵;行镖四海,带兄弟结识八方绿林好汉;东京梦华,携燕青在汴梁城浅酌小饮;北地风云,向完颜阿骨打再去讨酒吃;西夏狼烟,与吴玠和西夏军浴血奋战;江南烟雨,同方腊教主还要计较一番......有无数好汉见了你宋江纳拜,可我也有谪仙、布衣剑卿、刈虎刃、铁狮子、青鹘子、一阵风、旱天雷、补天手、一点油、绵里针、小白龙、活死人、乳虎等一票兄弟帮衬。你及时雨宋江既然要招安,那梁山便由我燕云十八骑、面涅郎君、天魁星主的任侠萧唐接手了罢,替天行道那面大旗,我会替你扛下去的。(水浒任侠书友群号:277318413)
热门推荐
  • 一截

    一截

    长长短短的日子、疲惫不堪的忙碌,心力交瘁的照顾、内忧外困的境况……小说描写一位纪委书记在妻子患绝症之后,所经受的生活困境和情感折磨。简洁的文笔、紧凑的故事、饱满的情感,读来令人感慨又肃然起敬。在马骏眼里,今天整个菜市场的人都在和他作对,猪肝离他的理想值有五毛差距,葱贵了两毛,胡萝卜更离谱,足足超出预计一块钱。他已经走了三圈,就为了这三样东西。但是,连公厕旁最不景气的菜摊也死死咬住这个价格不放。马骏觉得自己快被这个默契度高度一致的群体逼疯了。
  • 阳光下的蜀葵

    阳光下的蜀葵

    《阳光下的蜀葵》为作者蒋殊的回忆性散文集,书稿回忆了自己在故乡的小山村生活的17年的点点滴滴。只有村庄,才能使其文字变得更加鲜活,也只有那些朴实可爱的村民们,才能使她的笔尖一次又一次的灵动。
  • 错红颜

    错红颜

    她,杀伐果决,却为至亲所害。她,优柔寡断,同为至亲所害。当她成为她,一切又该如何改变。颜青,颜家嫡女。出嫁之日,丈夫身死,被夫家驱赶,无人怜惜。又怎知,颜青已不是昨日颜青。
  • 谕对录

    谕对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残王霸道,侧妃超大牌!

    残王霸道,侧妃超大牌!

    她是和亲的公主,却被皇帝转送给残疾王爷,成为天下间最大的笑话。她是现代无父无母的孤儿,为了生存,学就了一身的刁蛮泼辣。当她成为她,柔弱公主变身野蛮狂妃,横空出世,强势崛起。敢当面骂她?撩起袖子打得你满地找牙!敢背后暗算?趁你洗澡之时拆了你家房子,叫你以后再没脸见人。敢雇凶杀她?实在对不起,不怕流氓会武功,就怕流氓懂技术,现代的防暴技术用到古代,杀手只有求爷爷告奶奶的份。王府上下,很快就被她收得服服帖帖。该杀的杀,该打出王府的打出王府。中间顺便把王爷夫君也给修理了,治好了王爷的残疾。*皇后来找她的麻烦,想置她于死地。她联合贵妃,扳倒皇后。东窗事发,皇帝要砍她脑袋,王爷相公揭竿而起,为她谋权篡位,册封她为皇后,六宫独宠。被牵扯通敌叛国,一道圣旨,贬入冷宫——“皇上,不好了,皇后娘娘把姚贵妃的脸划花了!”有太监匆匆来报。批阅奏章的某男头也没抬一下:“冷宫无聊,由她消遣去吧。”“皇上,不好了,皇后娘娘在冷宫遇刺。”“退朝!”某人丢下一朝大臣,疾步赶往后宫。从此人人都道:冷宫里住着个最受宠的皇后。
  • 冲吧白起

    冲吧白起

    在一个繁华的大城市中,一群黑恶势力在蠢蠢欲动,由于白起的诞生,这个城市终于转危为安的故事,他们有什么样的阴谋呢?有什么样的危机在等待着他呢?这里面究竟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一切皆在冲吧,白起!
  • 锦鲤萌妃,王爷追妻套路深

    锦鲤萌妃,王爷追妻套路深

    从小就是“锦鲤体质”的卢尧菱真可谓是天选之女,被圣物之王“天机玄玉”选中,成为异次元南晋国轩王府的王妃。一路蒙圈斩获王爷的芳心,一向清淡俊逸的轩王,表面上看似对卢尧菱若即若离,心中却有一个宠妻狂魔的热情灵魂!即使爱妻来自不知名的世界也让他无所畏惧!奈何亲亲王妃总是不信王爷的爱啊!拼了命的想逃跑,王爷只好默默干起了暗地追随的事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喜嫁良缘:农门小娇娘

    喜嫁良缘:农门小娇娘

    李蕙质做梦都想不到她会成为一个小农女!人家小龙女有杨过在身边痴情守着,她李蕙质只有一个傻相公在身边蹭吃蹭喝蹭睡!这样闹腾也就算了,猥琐公公、恶毒婆婆、极品邻居,一个个儿的都来给她找麻烦!可是最大的劫从来都不是种菜,当小农女满级之后,李蕙质又解锁了下一个人物!什么,竟然还要玩儿宫心计?拜托,我就只是来种个田而已的小农女好么!人生处处都是炸弹,李蕙质总结出来一点:穿越不好玩儿,穿越之后不断解锁新生活更不好玩儿!
  • 魔装

    魔装

    落魄家族的纨绔少爷苏唐,戴起金色的面具,化身魔装武士,以智慧和勇气,跨过无数艰难险阻,立于人界巅峰。然妖魔乱世,人界濒危,看苏唐如何书写一段擎天史诗。文韬武略平天下,倾世红颜钟我心。皆言无敌最寂寞,可闻天路万骨枯。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