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79000000074

第74章 原始森林

刘巩在成都想念尧光的时候,尧光正在琼州的原始森林里,走在软软的、厚厚的腐殖层上每一脚下去,都会发吱的声音,还能看到一些黑黄色的液体被挤压出来。现在才上岸一个多时辰,前面开路的先锋位置,已经换了三批人了,茂密的森林里,既使在今天这样阳光明媚的上午,也只是有些稀疏的阳光星星点点的撒在地上。成群的蚊虫扑面而来,幸好他们带着的是养蜂队的那种防蜂帽,脚上的鞋子和裤腿都是紧紧的绑扎好了的,手上带着的连袖手套,虽然这样一身走在森林里有些闷热,但也有效的阻隔了那些蚂蝗、蚊虫的侵扰。森林里随处可见的那些毒蛇,倒是特别安静,只要不走近它们的地盘,不去有意挑衅它们,它们都是懒散的处着这群人小心翼翼的走过去,或者不情愿的在这些人棍棒的威胁下,懒洋洋的爬走。队伍闷声不响的在森林里行进,尧光跟着沉默的队伍,沉默的走了一段之后,越来越沉重的不只是脚步,还有自己的感觉和心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尧光开口了:“大家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清理下周围,小心毒蛇蚊虫。”等到大家集中在一起休息的时候,尧光笑着说:“我们现在这个样子,很像前朝时期徐福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样子,我这里有个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听?”队伍里所有人都表态说愿意听,这时候大家说话的语气有些热烈了。尧光把西游记里的唐僧的名字换做了徐福,取经变成了取长生不老药的药方,本意不过是在这莽莽森林中,让队伍里有些气氛,不至于太过沉闷。当下慢慢的把故事讲出来,当第一回讲完,说到那美猴王得了个名字孙悟空时。尧光站起来身来,说道:“休息得差不多了,我们边走边说。”队伍起身,继续前进,尧光就在中间慢慢把故事讲起来。一个上午队伍行进虽然不是很快,耳边有故事听着,倒也不觉得劳累,看着日上中天的时候,大队停下来生火做饭,尧光也暂停了故事。队伍里对美猴王的讨论才刚刚开始,有的说这里不就像那东胜神州吗?我们就是那群去寻找水帘洞的猴子。有的又说,前面那个石头不就像牛头一样,是不是里面也有个小牛儿嘛,说着说着就跑到石头前面去东摸摸西看看的,没看出有什么特别,又走回来,继续吹牛聊天。

队伍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又启程前进,森林里的黑暗来得又早又快,整个队伍感觉正午的日头才偏西一会,林间就黑下来了,早早的队伍清理出一大片的空地,尧光还指挥着在外围设置了些简单的陷阱,又在营地里燃起了几个火堆,安排了队伍夜间的值哨,吃过饭后,大家又聚在一起听他讲故事。一直讲到那美猴王大闹天宫,眼看着天黑已久,尧光止住不讲,让大家伙睡觉,明天还要赶路的。第二天一早起来,虽然是小队伍在原始森林,平常养成的习惯还是没有忘记,队伍也在营地里进行了日常的晨练项目,佬寨的向导和广州来的翻译主动的生火做饭,还在昨晚的陷阱里捡到了几只野兔,也一起混合着做出来吃了。就这样,五十里的山路队伍走了三天终于到了地头,只是想在这样的原始森林里寻找煤矿比走到这里还要艰难。尧光也不着急,先把营地建好,这次的营地选择了一个向阳位置,依着那些长了不知几百年的大树,建起了几座树屋,再把大树周围的杂草灌木清理干净,设下一圈陷阱,这样又忙碌了一天,才把营地建设好,然后才开始把队伍分做五十人一支的小队,围着这座山,把整座山按东南西北分了,各队查堪一个方向,每晚都要回到营地来。尧光计划无论找不找得到煤矿,都要在第十一天的时候启程回去。

绕着整座山,五十个人的小队又分为五人一个的小小队,每个队里一个探铲,每隔五十米左右就打下一个二十来米深的探洞,每一下都要提起来查看打出来的泥土或岩石里面有没有煤。这样的工作就这么枯燥的一天天的过去,在到达这里的第六天上,这天是公元前九年一月十一。终于在半山腰的位置探测到有煤的矿层,兴奋的队员们,就在地下十二米的位置,兴奋的队员们,立即在那里挖掘起来,同时派出人去通知别的小队。尧光他们赶到的时候,他们已经掘进了三四米的样子,制止了他们进一步的行动,继续在原位置用探铲向下探测,一直打到三十米的位置都还是煤炭。看着这样的结果,基本上这里确实有煤矿了,队伍把这里周围的树木砍伐了一圈,当做明显的标记。然后在探洞往下十多米的地方,横向挖掘,边挖边用砍伐下来树木支撑,在发现的第二天就挖掘到煤炭位置,看着挖掘出来的这些煤炭,尧光还是有种意外的感觉。这些天来,都差点以为自己找不到这个煤矿了,虽然每天自己对队伍里每个人说话的时候都是信心满满的样子,其实忐忑不安的心情已经积蓄了许多,不过一切都已经过去。

剩下的时间里,队伍沿着新发现煤矿的位置直直的劈开了一条下山的道路,然后慢慢的探测这条路要怎样才能容易一些的修到河边去,尧光想要的是一条宽有五米,能够通行马车的大路。看着这里的大山,为了尽快的修好这条路,尧光已经决定要在荒僻的原始森林里使用火药来开山修路。距约定的时间还有四天时间,队伍慢慢的往回走着,一路之上详细的测绘了山林的数量,标记好准备修建的位置,回到河边的时候,上次送他们过来的船只已经等候在那里了。

回到定安村的时候,看到佬寨下面的河边也开垦出来一大片的田地,佬寨的向导很是自豪的指着那片田地说,那是他们寨子自己开垦的。而且在那个河岸边也矗立了二座大型水车,看着二边基本一样的布局,尧光倒是觉得非常高兴,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回到定安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苗圃,看了橡胶树那片地里生长出来的嫩苗已经冒出地面了。番薯长出来的嫩苗已经有二尺左右的样子,看来再过十来天就可以栽种第一批。种植玉米的那片苗圃已经是一片空地,看来玉米苗已经种植到田地里去了。远处的稻田里已是一片青绿,最早开垦出来的稻田已经栽种上了秧苗,远处还有些地方正在抛秧。更远处的地方还能听到巨木倒地发出来的轰隆声。尧光信步走在这片一个多月前还是原始森林的土地上,看着一路上田地里萌发的嫩芽,时不时的发出一声傻笑,引得一起才从原始森林里出来的那些人员,都有莫名其妙的感觉。现在的小先生一点都不像前些天在森林里给大家伙说故事的那个睿智的领头人了,倒像路边一个傻大个子。米团现在基本不管开荒的事情,那边全交来那个一直在通州开荒的人,那人以前是有陶村里第一批到通州来开荒的,名字叫陶发。

陶发对于自己能在定安指挥五千多人开荒,这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这些天他十分努力的工作着,不只是定安村这边,还有佬寨那边也时不时的跑过来找他过前去指点下。陶发每天还是跟以往一样带头走在前面,从事的还是砍伐工作,只是在规划的时候,才放下砍刀和锯子,找一帮人商量着办。米团专心的指挥着定安村各种植物的移栽,管理工作,看着尧光从田地的那边走来,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些天他总是害怕先生在原始森林里出现什么意外,现在先生回来了,自己也算是放下一颗心。

尧光和米团就在稻田边商量着,怎么开采新发现的煤矿,现在定安乡里只有陶窑才开始在工作,其它的工厂都等着煤炭才好开工。所以煤矿开采是势在必行的,只是在这岛上人力终是不多。一个多月来,总共才开垦出来一万三千多亩的田地,其中有三千亩是山地,这些都已经种植上了各种各样的庄稼。橡胶林的土地还没开始计划,想要开采煤矿,就必须得抽调一部分人力过去,这边橡胶林是这次不远万里跑过来的目的,那边的煤矿不开采出来,要不了二个月,船队上的蒸汽机就没煤可用了。几经商讨,决定了煤矿暂时投入三千人的规模,等到道路修好之后,再把人员抽些回来,最终煤矿人数控制在一千人左右,毕竟定安乡的人过来不是为了挖煤或者冶炼过来的。计划制定之后,尧光就开始从船队里选择那些带过来的装备,前期准备工作就开始进行着。第一步就是让第一批探路的二百加上新加入的三百人,一共五百人的队伍,前往上次登陆的位置,清理场地,平整位置,修建码头的营房,尧光特别交待修建的位置要考虑到河流涨水和山洪暴发。

同类推荐
  •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公元一六五八年,明代最后一个小皇帝,南明小朝廷由广西贵州退入云南,在吴三桂,卓布泰的围追下,逃往滇西边境,晋王李定国在贡山伏兵,不料大理寺卿卢桂生告密,李定国大败,高文贵等四将战死。永历帝退入缅甸,后被缅方执拿,送给吴三桂。公元一六六二年四月被吴三桂杀于昆明。时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仍率部转战滇西,闻永历死讯,李定国病故,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部将杨容将蜀王刘文秀所献的十六万两黄金藏在道人山,欲图东山再起。多年后吴三桂反清,杨容下山投吴三桂......寻朱明后人。南明王朝始建于广东,流转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在马背上流亡,至永历帝死,前后近二十余年,史称“马背王朝。”
  • 南北朝原来是这样

    南北朝原来是这样

    群雄并起、社会动荡、能人辈出、怪胎不断、民族融合、文化碰撞……南北朝,是一个大破坏的乱世,也是一个大融合的盛世;是一个分裂了两百年的铁血时代,也是一段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光辉岁月。本书再现了5到6世纪,中国从南北对峙、东西分裂,到最终走向统一的历史。书中有草原民族拓跋鲜卑的崛起、衰落与消亡,有一代代被权力击垮的南朝皇帝的变态,有边关小兵高欢的艰难奋斗与失意,有江南的烟雨柔情和在温柔乡中的魂断命丧,更有一个民族的挣扎、迷茫与蜕变。这是一曲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时期的悲歌壮曲,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重温与铭记。
  • 哀伤的皇权

    哀伤的皇权

    1583年,明朝万历十一年,大明朝廷在首辅张居正病死不久就相继爆发皇陵风水案、葵花金库案、漕运鬼怪案、内阁秘档案等四大悬案,朝廷各色人物深陷其中,不得不生死相搏,最终大明帝国人心离散,皇权悄然崩塌,播下了明帝国覆灭的种子。
  • 大宋烽烟

    大宋烽烟

    大宋官家的好色风流,士大夫们争权夺利,贼配军贪生怕死,老百姓们水深火热,梁山泊的替天行道,好一番末世景象。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会给这个时代这片大地带来怎样的变数,且细细看来。
  • 原来我是朱元璋

    原来我是朱元璋

    盛世人杰我辈出,寒门子弟出贵子。万里江山任君踏,霸业宏图谈笑间。若无芳名传百世,亦可祸害遗千年。身前谁敢笑卿过,身死百里无鬼雄。傲气豪情惊天地,从此无人号日天。
热门推荐
  • 逆流辉煌岁月

    逆流辉煌岁月

    经历了家中剧变、女友劈腿的林然,人生处在绝望的边缘。当他重生在16岁,是否会书写一段新的人生?2010年、风云际会,一切才开始。***这是一段关于青春重来的故事......错过的人错过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 永恒之夜

    永恒之夜

    冥冥之中有天地主宰命运,可是他不相信命运,他只相信自己。没有什么能够主宰他,天又如何,神又怎样?若是阻挡了他,他便要葬天弑神!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神话,那就由他来缔造!
  • 你像阳光照在我心上

    你像阳光照在我心上

    八年后再相逢,他是高高在上的总裁,她在人生低谷。他一眼便认出她,她却早已将他忘记。
  • 心态比黄金更重要(畅销精读本)

    心态比黄金更重要(畅销精读本)

    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它是我们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也是通往完满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本书从人际、职场、管理、事业、生活等方面入手,总结了人在成功路上应具备的空杯心态、共赢心态、务实心态、创新心态、平和心态等多种黄金心态,并提供了培养、塑造这些黄金心态的方法。它们就像是一盏盏指路明灯,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了希望,为我们的未来保驾护航。阅读本书,读者可以磨砺自我,修炼成功者的心态和素质,以积极乐观的黄金心态应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打造一个完美的人生。
  • 天价嫡女,悍妃法医官

    天价嫡女,悍妃法医官

    点击↑《蚀骨瘾婚》《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她是现代女法医,更是男人眼中最可怕,抢他们饭碗和风头的女汉子。一朝穿越,她成为了炎国人人耻笑的相府傻千金——我命由我不由天,她要逆天重生,力挽狂澜!人人都说鸿王面具下奇丑无比,顾家千金傻里挑一,丑男娶傻女,二人绝配。当鸿王面具揭下,容姿绝代风华;顾家千金验尸洗冤,威名天下。不知让多少人仰天惊赞。——敢欺负她和娘亲是吧?看她嫡女也疯狂,斗得那些八婆和恶毒姐妹哭爹喊娘。敢说她杀人了?那么她就扒开男性尸体的衣服,解剖证明怎样?——谁说她被未婚夫王爷休了?她给渣男王爷一巴掌,休书奉上让他滚出她的视线。她的夫君,只能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炎鸿澈,你必须记住,此生只能有我一妻,不可再娶其她。他朱唇轻启,妖娆一笑,拥她入怀:此生有你悍妻一人足矣,孤王许你一世一双人。精彩片段,宝宝篇——可爱酷酷的男娃,在门外捡到了一个俊美大叔。某娃喊道:娘亲,门外有个死尸!某女在屋内,兴奋的打开解剖箱:宝贝和娘一起验尸喽!某男突然睁眼,黑着一张酷脸问道:你是谁家孩子?某娃:大叔你丫腹黑,再装死啊!某男再问:你娘是谁?某娃:管你屁事!某男唇角抽搐:我是你父皇!某娃朝着身后唤道:娘亲,有个大叔老糊涂了,说他是我父皇!某女额角一黑,牵着儿子的小手往外跑,某男大呼:娘子,你以为带球就能跑掉吗?【短简介:她扮太监验尸狂,女汉子娶邪王!】内容绝对精彩,男强女强,宝宝萌萌哒!亲们收藏、投票和过来点赞哦!
  • 心灵鸡汤大全集

    心灵鸡汤大全集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也无处不在,要想成为赢家,要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人们不得不竭尽所能地迎接来自很多方面的挑战,所以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争斗不断、繁杂忙乱的生活中,人们的心灵变得疲惫且脆弱不堪。而人们在享受着日新月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面临着金钱、权力的魅惑,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在不断的攀比与盲从中,会逐渐迷失自己的本性,丧失自我,陷入人性的沼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公公您这是喜脉啊

    公公您这是喜脉啊

    一代网红曹裴裴,穿越沦为小公公。这般炫丽十足的人生呐,有时候却是诅咒般的存在!某年某月某天,皇上:小曹子,朕心情不好,你给朕唱一曲既能表达你很想吃酥饼,又因为那是皇上才能吃的,你一小太监没这福分的曲儿来。曹裴裴:皇上,风好大,听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超值金版)

    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超值金版)

    让我们生活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掌握每件事情背后隐藏的经济学知识,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俗话说,人人都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名言是经济学家智慧的浓缩,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是饱含着深刻的哲理。由牧之和赵凡禹编著的《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汇集最经典的经济学名言,《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涵盖经济学的各个领域,能让你快速领略经济学的智慧。
  • 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

    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

    杂书过眼,出入历史,故纸堆里有新问题。作者以一贯的平实,透着温和的笔触,细读晚近中国的第一手辑佚材料,其中思想的疑点一个个浮现出来。关于陈宝箴奉行新政的一段回忆,介绍美籍北大教授的一则胡适佚文,陈师曾自谓短篇小册的《中国绘画史》,储安平较少为人注意的《给弟弟们的信》,殷海光早年的逻辑实证主义译作,“李约瑟难题”的初期解释文献,毛泽东与厦门大学关系的传言,孙越生研究官僚政治的遗作,钱锺书回避周氏兄弟的掌故,陈寅恪诗在中大教授间的传抄本,范文澜的一封辩诬信,影响费孝通后半生的几个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