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2400000003

第3章

夜里没有做梦,睡得正香时,忽然听到笛声,吹的又是国歌。

张英才睁开眼,见天色已亮,赶忙起床,披上衣服走到门外。操场上正在举行升旗仪式,余校长站在最前面,一把一把地扯着从旗杆上垂下来的绳子。余校长身后是用笛子吹奏国歌的邓有米和孙四海,再往后是昨晚住在余校长家的那些学生。九月的山里,晨风又大又凉,这支小小队伍中,多数孩子只穿着背心短裤,黑瘦的小腿在风里簌簌抖动。大约是冷的缘故,孩子们唱国歌时格外用力,最用力的是余校长的儿子余志。国旗和太阳一道,从余校长的手臂上冉冉升起来后,孩子们才就地解散。

张英才走过去,问余校长:“怎么昨天没人提醒我?”

余校长说:“这事是大家自愿的。”

张英才又问:“孩子们也愿意起这么早?”

余校长说:“开始不愿意,教了一阵就愿意了。”

余校长忽然伤感起来,他指着正在操场上跑来跑去的孩子:“又少了一个爱读书的学生。昨天他还在这儿,夜里有人捎来口信,他父亲在外面挖煤,出事故死了。家里就剩下他一个男人,他不回去顶大梁,日子就没法过了。他才十二岁呀!听到父亲的死讯,只红了红眼圈,硬是犟着没有哭出来,收拾书包时一点方寸也没乱,就连借别人的橡皮擦都晓得还。我怕他难过,谁知分手时反而是他来劝我,说自己会抽空读书,将来若是出息,一定要回学校给老师们磕头谢恩。还说,他家那儿望得见这面红旗,每天早晨他会在家里一边想着老师和同学,一边唱国歌。只要能唱歌,他就什么也不怕。”

余校长用大骨节的手揉着眼窝。

孙四海在一旁说:“就是领头的那个大孩子,叫叶萌,是五年级最聪明的一个。”

张英才明白这是说给自己听的。他很感动地说:“余校长,这些事你应该通过万站长向上面反映,让县里或者省城出面关心一下这些孩子。”

“这山大得很咧,许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哪能顾到教育上来哟。”余校长说,“听说国家在搞科技扶贫,这样就好,搞科技就要先抓教育,孩子们就有希望了。”

邓有米插嘴说:“还希望我们几个都能早点转正。”

张英才的情绪被这句话破坏了。

张英才拿上洗漱用品,走到学校旁边的一条小溪,掬了一捧水润润嘴,将牙刷搁到牙床上带劲地来回扯动。忽然感觉身边有人,一看是孙四海。孙四海提着一只小木桶来汲水,舀满后并不急着走。

孙四海说:“你不该动那凤凰琴。”

张英才没听清:“你说什么?”

孙四海又说了一遍:“我们是从不碰凤凰琴的。”

张英才想再问,忙用水漱去嘴里的白沫。孙四海却走了。

早饭仍然在余校长家吃。说是早饭,也就是将昨夜的剩饭加上青菜一起煮,再放点盐和辣椒压味。没有菜,有的学生自己伸手到腌菜缸里捞起一根白菜,拿在手里嚼着。另外一个学生再伸手时,捞了几下也没捞着,缸太大,他人小够不着缸底,就生气,说先前的学生多吃多占,他要告诉余校长。张英才站在他们中间勉强吃了几口,就走了出来,回到房间摸出两个皮蛋,揣在口袋里,又到溪边去。他倒掉碗里那些猪食一样的东西,刷干净后,坐在水边的青石上剥起皮蛋来。一边剥一边哼着一首歌,刚唱到“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一只影子落在他的脸上。

张英才吃了一惊,冲着走到近处的孙四海大声说:“你这个人是怎么了,阴阳怪气的,像个没骨头的阴魂。”

见到滚落到溪水中的是只皮蛋,孙四海也不客气地道:“我也太自作多情了,见你吃不惯余校长家的伙食,就留了几个红芋给你,没料到你自己备有山珍海味。”

孙四海把手中的红芋往地上一扔,拔腿就走。

张英才捡起红芋,来到孙四海的门口,大口大口地吃给他看。孙四海见了不说话,只顾埋头劈柴。红芋吃光了,张英才只好去开教室的门。

孙四海在背后叫:“张老师,今天的课由你讲。”

张英才毫不谦虚:“我讲就我讲。”连头也没有回。

山里的孩子老实,很少提问。孙四海从头到尾都没来打照面,张英才也一点不觉得慌张。上了讲台,先教生字生词,再朗读课文三五遍,然后划分段落,理解段落大意,课文中心思想,最后是用词造句或模拟课文做一篇作文。上学时,老师教他们的那一套,他记得。余校长在窗外转过几回,邓有米装作来借粉笔,进了一趟教室,离开时还小声说:“张老师真是得了万站长真传。”

放学后,张英才看到孙四海一身泥土从后山上下来,钻到屋里烧火做饭,他也尾随着进了屋。

见孙四海还是不理不睬,他讪讪地说:“孙主任,我来你这儿搭伙,行吗?”

孙四海冷冷地说:“我不想拍谁的马屁,也不愿别人说我在拍谁的马屁。你也没必要和人搭伙,在自己屋里搭座灶就成。”

张英才说:“我不会搭灶。”

孙四海说:“想搭灶?我和五年级的叶碧秋说一下,她父亲是个砌匠,可以随叫随到。”

张英才说:“这不合适吧?”

孙四海说:“要是你自己动手做,那才真不合适,家长知道了会认为你瞧不起他。”

说着话旁边来了一个女孩。女孩长得眉清目秀,挺招人喜爱,身上衣服虽然也补过,看起来却像天然的。女孩笑一笑,径直到灶后帮忙烧火。

张英才问:“这是谁的女儿?”

孙四海答:“她叫李子,她妈妈就是王小兰。”

由于听邓有米说过孙四海与王小兰的事,见孙四海这么直爽,张英才反倒不好意思起来。他转过话题说:“灶没搭起来,我就在你这儿吃,你撵不走我的。”

孙四海怪自己主意出坏了,说:“让你抓住把柄了。先说定,灶一做好就分开。”

张英才连忙点点头。孙四海正在切菜,吩咐李子给锅里添一把米。

吃饭时,孙四海和李子坐在一边,张英才越看越觉得两人长得极像。他记起五年级的学习栏里,有一篇被当成范文的作文好像是李子写的,便端着饭碗走过去,一看果然没错,作文题目叫《我的好妈妈》。

李子写道:妈妈每天都要将同学们交到我家的草药洗净晒干,再分类放好。凑成一担,妈妈就挑到山下收购部去卖。这是孙老师与妈妈商量好的,用同学们交的草药,换每年要用的新书。山路很不好走,妈妈回家时身上经常是这儿一块血迹,那儿一道伤痕。今年天气不好,草药霉烂了不少,收购部的人不是扣秤,就是压价,新学期要到了,仍没凑够给班上同学买书的钱,妈妈后来将给爸爸备的一副棺材卖了,才凑齐钱,交给孙老师去给同学们买书。妈妈的心很苦,她总怕我大了以后会恨她,我多次向她保证,可她总是摇头,不相信我的话。所以,我每天都在下决心,为了不让妈妈将来还要受苦,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为将来报答妈妈打下良好基础。

张英才看完后,没有回到孙四海的屋里。孙四海喊他送碗去洗,他才从自己屋里出来,碗里盛着剩下的八只皮蛋。他要李子放学后将皮蛋带回去交给妈妈,并转告说有个新来的张老师问她好!李子不肯接,孙四海在一旁开口,让她拿着。李子说自己代妈妈谢谢张老师时,张英才忍不住用手在她的额上抚摸了几下。

下午是数学课。张英才先不上数学,他将李子的作文抄在黑板上,自己大声朗诵一遍,又叫学生们齐声朗读十遍,意思是让低年级同学看到高年级同学的学习精神。学校教室破旧了,窟窿多,不隔音。上午上语文,下午上数学,是全校统一安排的,目的是避免读语文时的吵闹声,干扰上数学课所需要的安静。三年级的大声读书声,搅得别的年级不得安宁。邓有米跑过来,想说话,看到黑板上抄的作文,就一声不吭地回去了。余校长没进教室,就在外面转了两趟,也没说什么。

同类推荐
  • 边塞英雄谱

    边塞英雄谱

    自从清兵入关,奄有华夏,到了康熙、雍正两朝,叛乱悉平,根深蒂固。当时的一班旧臣遗民渐渐感觉处境日危,存身不住,没奈何只得怀着耿耿孤忠、满腔热血,流亡转徙到西北、西南等一带边塞地方去隼路蓝缕,开辟草莱,明以佃渔畜牧为生,暗中却仍奉着前明的正朔,等到生聚有了成效,财富日充,才渐渐号召亲友,招集流亡,欲等机会一到便图匡复大计。
  • 疯狂的舍利

    疯狂的舍利

    “原以为自己是颗舍利子,到头来才发现,不过是块尿结石。”这是一部足可比美《疯狂的石头》、充满喜剧色彩的黑色幽默,讲述的是落魄的白领在底层挣扎以及两位大龄青年平凡而浪漫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吴耐,曾经是一位广告公司的白领,做过经理,开过公司,一下子跌入生活的底层,他不屈,他要挣扎,他要抗争。
  • 铜铃铛

    铜铃铛

    阿茹娜的日子稠如牛毛,又疏如牛角。这日子牛蹄似的分为两瓣:上午与下午,清早与傍晚。阿茹娜的清早是在铜铃铛声中开始的。敖包营子(村子)隐藏在山褶中,山褶隐藏在地图里。挤挤插插近百户人家,墙壁挨着墙壁,前檐接着后脊。一棵榆树从黑暗里挤出来,百棵榆树相跟着。那是天明时分,曙色在鸟背上,炊烟在烟囱里。阿茹娜家的屋檐被朋克家的屋檐遮挡着,无法知道天亮时间,羊倌苏日勒和克的铜铃铛声就成了一种呼唤。苏日勒和克早晨赶着羊群从街上走过,他肩上扛着鞭子,系在鞭杆上的茶盏般大小的那只铜铃铛迎风作响,洒下一路清脆的铃声。
  • 王永年译欧·亨利短篇小说

    王永年译欧·亨利短篇小说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贤人的礼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王永年的翻译以精练、准确著名,翻译的欧·亨利小说出版多种版本,备受英美文学研究者的好评。
  • 藤花与草莓

    藤花与草莓

    川端康成掌小说精装收藏版。余华倾情推荐!每一则精致故事,都是一次川端康成式唯美的重现。《藤花与草莓》是川端康成“掌小说集”,收录《五角银币》《月下美人》等共55则掌小说。春末夏初的傍晚,妻子和丈夫在窗边谈论一件奇妙的事情,故友的妹妹因为姐姐与这位太太的友谊,莫名地对她生出了依恋。这让妻子想起了遗失在奈良藤花树下的少女时光……静谧的湖边,藤花摇曳之姿,恍如朦胧幻梦。
热门推荐
  •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平清

    太平清

    去我执,来去自在;知天命,福心自至;以秋气肃已,以万事磨心。一身浩然气,两袖太平清,自扛得起那万古星辰、山河大地。
  • 邪王盛宠:将门毒妃

    邪王盛宠:将门毒妃

    无意撞破渣夫与小三的好事,许百卉不幸遇害。再睁眼已是将军府嫡女,却在府内举步艰难,祖母狠毒,姨娘刁难,她只能迎风而战。斗祖母,斗姨娘,重生的将军府嫡女斗遍后宅无敌手……新婚前夕,她拿着手里的婚书欲哭无泪:“这婚书是假的。”男子问她:“是不是你签的名?”她咬牙:“是我签的,可……”不等她说完,男子又问:“我可曾逼迫于你?”她摇了摇头:“不曾逼迫。”男子笑得奸诈:“既是你签的,我又不曾逼迫于你,何来是假婚书之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系统有点儿坏

    我的系统有点儿坏

    “随机任务:亲亲班主任。任务说明:作为学生,有个超级美丽的班主任,怎么可以不喜欢呢?那就鼓起勇气去亲亲吧。任务奖励:随机二次元坐标一个(只能用一次)任务失败:宿主变成太监,并娶个漂亮媳妇儿,天天给宿主戴绿帽子。”李唐看着手里拿着大剑,一身女士铠甲的班主任,咽了咽唾沫,这样是亲了,就不是太不太监的问题了,那就是怎么死的问题了。“不!你怎么可以这样!我不要做绿帽王!”“老天啊!我要换系统!我穿越带的系统太邪恶了!这任务臣妾做不到啊!”
  • 玄幻第一剑

    玄幻第一剑

    姜尘重生成了武魂,一个绝色美女大明星的武魂。并且,姜尘还获得了一门特殊的功法:《混沌剑经》。当他运行功法时,他的修为、技艺等等一切能力的等级可以瞬间提升到比他周围级别最高的存在还要高上一级的层次!简单点来说:见“人”高一级,遇强我更强!某仙王:“本尊是仙王!”姜尘瞬间气势、战力暴涨,“仙帝的拳头了解一下?!”某厨艺宗师:“我做的菜都是国宴级的!”姜尘瞬间厨艺技能点满:“知道啥叫厨神不?!”无数人绝望:“你怎么什么都会?”姜尘淡淡道:“我啊,全职的........”
  • 幸孕100分:娇妻,狠大牌!

    幸孕100分:娇妻,狠大牌!

    她叫言颜,是个受人唾弃见不得光的私生女,也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传媒公司神秘老总。单身28年,生命里只有工作,直到她因忙碌昏迷进了医院,才恍然自己应该有个孩子,至少在她死后能够继承她的遗产。之后,言颜四处搜寻各方都优秀的男人,试图……借个孕。看见陆承的第一眼,言颜目光坚定,凉薄的眼眯起:“就他了。”陆承辉煌了三十年,怎么都不敢相信,自己竟被一个女人算计了。要是算计钱也就罢了,竟然算计走他一个孩子!他恶狠狠的咬牙:“言颜,你马上带着孩子给老子滚回来!”
  • 如果事与愿违,相信另有安排

    如果事与愿违,相信另有安排

    书中以当下真实的人真实的故事的呈现方式,摆事实但不讲道理。他们身上演绎的故事或许是你的故事,或许是你身边的故事,真实中令你在阅读时,不由得对人生审视、侧目,继而共鸣。内容充满正能量,激励、鼓舞着迷茫焦虑但仍然努力生活的我们,给我们力量。希望通过一个个努力生活的故事,让大家相信努力的意义,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去匹配更好的生活,若暂时不能实现理想,也不负初心。因为在我们一路奔跑的道路上,可能收获了更多美好。如果事与愿违,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 魔族小少欠调教

    魔族小少欠调教

    一朝穿越,遇到萌娃,好吧,她就勉强接受了吧!带着娃儿捉妖升级,同时,娃的教育也不能落下哦,可是有朝一日,竟遇到了心心念念的暗念之人,所以放下娃,去追帅哥吧,可是某娃不干了,你是我的娘亲,要一辈子都和我再一起,至于某帅哥,哼,去死!本尊其实也是极品帅哥一枚哦!
  •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知错就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共涵盖了“劝人改错”、“闻错即改”、“改错纳谏”、“教子感亲”等多方面内容,精选了数不胜数知错就改的美德故事。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书中的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带你种下完美人生的种子;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领悟人生的一盏明灯;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人生的一块基石。
  • 绝世盛宠鬼医修罗

    绝世盛宠鬼医修罗

    她,现代隐门门主,杀手女皇因偷了一个令牌而穿越成了灵苍大陆顶级家族—云族的“睡美人少主”。他,修为强大,身份成谜,却只对她极尽宠爱。外人只道他冰冷嗜血,却不知他对她温柔如水。“帝君为何缠着我不放”云九咬牙切齿的对身后穷追不舍得男人说到。君陌看着某女咬牙的模样,笑道“无碍,哪怕九九是颗草,我都喜欢。”说完便伸手捞住那个企图逃跑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