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2800000040

第40章 听了狼的哭声,千万不要动心。--白族谚语(2)

这就有了前面项点脚装扮成卖麻花的小贩,到朱家望水(侦察),给王青龙识破,吊打在马棚子里的夜晚,朴美玉救了他的故事。

朴美玉想逃出朱家,采用了大胆的方式,给胡子插扦。她当初恨朱家,但是不想杀朱家的人,因此在与项点脚阴谋抢劫时,她提出了条件:不伤朱家人。

项点脚答应,胡子大柜说话算数,吐出唾沫落地就是颗钉。朱敬轩痛惜家财被掠夺之余,暗自庆幸,一家老小毫毛未损。他显然不知朴美玉插扦时和胡子谈的条件。

朴美玉跟着项点脚的绺子走了半年,一个羸弱的女子,杀杀砍砍抢抢夺夺中,成为威风凛凛的胡子。打家劫舍不是她的目的,一桩宿仇未报,她发誓找到抠去自己眼睛的人。

“抠你眼睛的是不是一个日本人?”项点脚联想到他所知的一个真相。

“啊,是啊。”朴美玉吃惊,“你怎么知道抠我眼睛的是日本人?”

项点脚不肯说出真相,他在信守一个诺言。他说:“怎么知道的你别问,我能告诉你的都告诉你。”

朴美玉得知抠自己眼珠是为给林田数马换,巧合的是朱敬轩说他的儿子是林田数马的。对宪兵队长的间接仇恨,促使她寻机报仇,绑架朱家少爷她认为是最好解恨的报复。

绑票的目标是确定了,可是朱洪达从不出院。硬闯进去绑人吗?高墙深院炮台地堡暗枪,即使进得去,也难出得来。机会到底还是来了,朱老爷子谢世,朱家大操大办丧事,以此收敛钱财。终日紧闭的大门敞开,迎接四面八方赶来献幛辞灵的人。

灵棚搭建在院中央,数名剌叭匠子吹的《工尺上》、《放鸭》、《小开门》送葬调,楚苦动人。参加葬礼的人鱼贯入院,朴美玉混在其中,排队磕头到灵棚前,绑了朱洪达……

秋雨依然未停,冷风钻进马架。睡梦中的二龙戏蔓似乎觉出冷,先是头后是全身钻进朴美玉被窝--兽皮卷,小脸紧往她的胸前贴,热乎乎的嘴唇猪羔吃奶似的乱拱……朴美玉整夜没合眼,一直想着这个问题:放二龙戏蔓回家,还是继续带他走?

花斑狼当着小松原面进食,吃掉他放到它面前的半只黄羊腿。通常的情况下,狼不会在人类面前吃东西的,它要保持尊严,动物中狼的进食最高傲,它们是带着胜利者微笑吃掉猎物。

狼坦然自若地吃东西,向小松原传递一种信息,它对他没有敌意,也不会伤害他。

小松原还是不敢轻易走近,面前毕竟是一条狼,而且是刚刚吃饱体力大大恢复的狼。随着它精力充沛起来的还有食肉动物的凶猛,眸子闪烁道道寒光。

深秋的太阳拼命地朝上升,鹞鹰在天空盘旋,它盯着花斑狼几天了,等待机会。

狼肠子对于鹞鹰来说是道美味。

花斑狼鄙视的目光迅疾划过云端的黑色的物体,刚被夹子夹住的夜晚,鹞鹰就发现了它。严格意义上说,它不是鹰家族成员,样子像鹰罢了。以捕食小鸟为主,有时也到村屯边上叼小鸡。

如果换了海东青,夹子夹腿活动受到限制的花斑狼,就相当危险了。鹰追杀狼的事件经常发生。

鹞鹰不敢轻率地来攻击狼,这一点小松原也清楚,吃饱的狼更不怕鹞鹰了。他全神贯注地想如何到狼的跟前,打开夹子放它们回洞,自己好回香洼山去,老是在草甸子晃荡,容易让宪兵找到。

“你还不信任我吗?”小松原问狼。

花斑狼似乎听懂了他的问话,尾巴摇了摇。犬科动物的习惯用尾巴讨好主子,狼属犬科,它本能地使用尾巴。

小松原眼睛一亮:“喔,你真的信任我了!”

花斑狼再次摇尾巴。

小松原胆子大了起来,走向狼。就在这时,一只狼崽跑过来,友好地望望他,用嘴巴蹭着他的皮靴,像一只顽皮的狗崽。

花斑狼静伏着,它观察小松原的反应。

小松原做出了至关重要的举动,弯下腰去抱起狼崽,小家伙没龇牙,样子乖巧。花斑狼通过他对幼崽的态度,判断他到底对自己怎么样。

抱着狼崽,小松原走近花斑狼。

花斑狼眼望着他,一动不动。

小松原心有余悸,不是百分之百的落底。他听到狼平稳、匀称的呼吸,愤怒的狼总是气喘吁吁的。一切都很平静,他去掰钢夹子,手还是有那么点抖。

“哑巴牲畜反性一时。”有人告诫过他。

花斑狼保持不动,用以表明态度,我听你摆布。

掰开钢夹子,麻木的腿狼自己抽不回去,小松原握住狼腿,小心翼翼拿出来,而后一步步退后,直到一定的距离站住。

花斑狼慢慢站起身,骨折的那条腿悬吊着,它望了小松原一眼,嘴巴动了动,也许那情形就是人类的激动说不出话来。两只小狼崽也随之站起来,一家人准备离开了。

“走吧。”小松原嘟囔一句。

花斑狼带着幼崽,一瘸一拐地向土坨走去。

小松原目送它们远去,心情和送亲朋好友一样依依不舍。几天前他就不把它们当狼看,当然也不是当人看,当成一种生命来善待。救下一个正在哺育儿女的母亲,他心里十分舒畅。

狼的背影在视线里消失,小松原挥斧砸毁沾着干涸狼血和毛的钢夹子,把这堆烂铁扔到草棵子里,如释重负,轻松加愉快地向香洼山走去。

秋高气爽,榛子成熟的香气扑鼻而来。小松原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日本古歌,内容是描写爱情的。

仰望可见宿处,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那棵老树,虽然它十分苍老,但形体非常的优美,像家乡舞女击鼓时的漂亮姿势。

太疲劳了,小松原一头扎在草铺上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太长了,像似睡了一百年。没有人叫醒他,无止境地睡下去。

小松原被什么拉了拉,一激灵醒来。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花斑狼蹲在面前,近在咫尺。

花斑狼伸出受伤的那条腿,小松原马上明白了它的来意。

“让我给你治伤?”小松原问。

花斑狼再次向前伸腿。

小松原手托起伤腿,钢夹子夹伤的地方有些感染,需要包扎一下。狼受伤后,自己会寻找草药,用嘴嚼碎箍在伤口上。

“花斑狼为什么不这样做,而来找我?”小松原在想。

或许它找了,没找到治疗伤口的草药;或者根本没去找,直接找救它的人帮助治疗;或许……他猜测。

花斑狼很执着,非让小松原给治疗似的。

小松原没拒绝,用他学过的战地紧急救护的知识,给花斑狼的伤口涂抹些药粉,包上纱布。

“别沾水啊!”小松原叮咛它。

花斑狼不知道听没听懂他的话,待小松原包扎完毕,离开了。

小松原有些不舍的眼光追逐着眺望着花斑狼,云雾缠绕的山林进入了视线,它腿瘸走路摇摆的背影消失在苍凉的景色之中。

花斑狼是怎样找到这里来的,又出于怎样的心里,小松原想不明白。花斑狼的来访他很欣慰,它把自己当成朋友,知心朋友。那个着名的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应该重新编写。东郭先生得到的是恩将仇报,自己救狼取得它的信任,他们注定成为朋友。

小松原现在最缺的是朋友,狼也好,狐狸也罢。香洼山的冬天相当漫长,大雪封山后,这里成为一座孤山。

“花斑狼在大雪封山后,还能上山来吗?”小松原开始关注他的特殊朋友。

花斑狼的窝在山外的土坨上,大雪封山隔挡住人类的同时,也隔挡住了狼。

“但愿大雪别把它挡在山外,冬天有一只狼做伴也是很幸运的事情。”小松原心里说,“它还会来吗?”

事实上,小松原和花斑狼的友谊刚刚开始。

曹长江岛带两个宪兵进村的脚步很轻,像偷猎家禽的狼。他们直接去了屯长的家,作为满洲统治政权的神经末梢的安屯长,对宪兵的突然间到来,心里忐忑不安。

“太君炕上坐,来,抽着。”安屯长推过烟笸箩。

江岛曹长用手挡开烟。

敬烟是关东待客的重要礼俗,儿歌唱道:娘家客上炕里,烟袋荷包递给你……安屯长的眼睛频率很高地瞟宪兵手里的枪,敬烟不受,心里更加没底儿。

“太君,我给你们沏茶。”安屯长说。

江岛拎在手里的枪墩在地上,说:“我们来抓逃犯。”

“逃犯?抓谁?”安屯长问。

敖力卜屯刚刚闹完灾,病死大半屯子人,外人谁敢来。宪兵队追捕的逃犯又是什么人?抗日的,这个屯子的人一个个病恹恹的,走路直打晃,还能抗日什么的。

“她打伤队长。”江岛说。

敢打伤宪兵队长,如果是本屯人那敖力卜可出了英雄。

“叫什么名字,太君?”安屯长问。

“索菲娅。”

索菲娅?安屯长听着名字陌生,一个大鼻子(俄国人)的名字嘛。又像是女人的……屯长对全屯人了如指掌,谁家的老母猪产几只羔他都知道。要说俄国人,叶老憨早年在铁路边捡一个女孩子,是不是叫索菲娅?好像叫叶什么?

“索菲娅是女的吧?”安屯长问。

“是。”

安屯长确定是叶家的人了。

几天前,安屯长在叶老憨的坟茔地遇到索菲娅。

“你是叶老……”安屯长不太敢认她。

“对,叶老憨是我爹。”索菲娅割坟头的草,地上一大堆蒿草。

“那年你让胡子给绑了票……”安屯长盯着她身体一处海拔高的地方,说,“你跑出来啦。”

“早跑出来了。”索菲娅淡淡地说。

安屯长没因对方冷淡走开,寻找到一个话题:“你没在家,屯子的老少爷们儿葬了你爹。”

“听我妈说了,谢谢你。”索菲娅继续打坟草。

安屯长还想黏乎几句,索菲娅没搭讪便没趣地走开。吃不到葡萄,恨起葡萄。宪兵来找她,又说她杀了人,怨恨重新涌上来,他说:“这个人在家呢!”

“走!”江岛曹长说。

安屯长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带路,村公所、警署、宪兵进屯,都是他带路抓人找人。

“狗,像条狗。”屯子人暗地里骂安屯长。

狗似的人物在那个年代多得很,敖力卜屯人不会用“汉奸”这个词汇,用了一句较贴切的评语:安屯长是日本人的一条狗!

一条狗带着三个荷枪实弹的宪兵向叶家走来时,索菲娅在房后拔大萝卜,拔一种叫绊倒驴的青萝卜,她的母亲围床棉被坐在炕上,望着窗外的屯落。

“啊?”母亲惊惶,她见到安屯长领着日本兵朝家里走来,刺刀在太阳下闪光。养女对母亲说了砸死林田数马的事,宪兵到处抓她。见到日本兵来了,瘫痪在炕上的母亲神奇般地站起来,踉跄到后窗口前,大喊:“快跑,日本鬼子来了!”

索菲娅拔起一个青萝卜,听见母亲的喊声,愣怔片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扔掉萝卜,越上后院墙。

瘫痪的母亲见养女翻过墙去,她像烧软的蜡烛,身体轰然倒塌下去,进屋的宪兵看到软绵绵在地上的瘫痪女人。

“你闺女呢?”安屯长问。

母亲说:“她给胡子绑了票,没回来。”

“你糊弄鬼呢。”安屯长说。

江岛命宪兵找人,屋里屋外找,不见索菲娅的人影。

找不到索菲娅,恼怒的江岛曹长,端起刺刀要刺死地上的瘫痪女人。

“太君,慢。”安屯长阻拦日军的暴行。

“嗯?”刺刀在半空停留,江岛看着安屯长。

并不是安屯长良心发现,让宪兵刀下留人。他有更坏的想法:“留着她,不愁她女儿不回来。”

“你的聪明。”江岛放下刺刀。

安屯长和日本人走后,屋子里只剩下瘫痪女人。安屯长和日本人说什么她听明白了,没杀死自己,留着做诱饵,钓索菲娅。

“不,不能让你们得逞。”瘫痪女人发狠说。

一个瘫痪女人如何阻止宪兵抓到女儿?她头脑清醒,也十分简单,毁掉自己!

“我不在了,她用不着回来了。”

瘫痪女人决定做一件事,她必须到灯窝取到火柴,没火柴就做不成她想做的事。

索菲娅一口气跑出屯子,在沙坨上停住脚,远眺自家房屋方向,为母亲担忧。

“日本人是冲着我来的。”

索菲娅没想到日本人突然间出现,砸死林田数马(她一直认为自己砸死了他)后,日本兵第一次撵上来,多亏母亲……想到这儿一个疑问产生:妈妈怎么站到后窗口前喊自己的呀?

关东的后窗户从安全着想都开口很高,常人需跷起脚视线才能与窗口平行,母亲是矬个子,她瘫痪站不起来,喊自己时,她真切地见到母亲的面孔。

“她是怎样到窗口前的呀?”索菲娅百思不得其解。

瘫痪女人借一股急劲,麻木的死一样的腿陡然复活了,生命在这一时刻释放出巨大能量……一切都是为救女儿。

女儿的确得到了拯救,逃出魔掌。

“妈,我会回来看你。”索菲娅说。

突然,她眼中的房子蹿起烟,顿时火着圆盆。

“妈!”她从心底发出呼喊。

索菲娅眼睁睁地看着老屋燃烧落架,持枪的宪兵没离开,她不敢回去。心里记下一笔血债:日本人烧死了她的养母。

事实真相不是这样的,瘫痪女人要自己在女儿的视线里消失,什么都不存在了,她才不能回来,也就安全了。

于是,从屋里划火柴点燃了房子。房子里存放大量的艾蒿火绳,燃烧后香气飘满屯子,三天不散。

同类推荐
  • 回家(中篇小说)

    回家(中篇小说)

    晴空万里。台北桃园机场。旅客们相继登上一架巨型客机。一对老年夫妻从容走来。女的穿天蓝色旗袍,红色毛线外套;男的穿着普通夹克衫。他们手牵着手,轻声谈笑着。健步登上舷梯。男的叫姚铭道,82岁;女的叫周淑娟,77岁。客机腾空而起,冲向蓝天。这对老夫妻的眼眶里闪着泪光……女的说,终于可以回家了。男的说,这一天,等了整整六十年呀!两人对视了—下,幸福地微笑。机舱外云海滚滚,机翼下波涛汹涌……客机经过一个多小时飞行,飞抵杭州上空。周淑娟激动起来,高声叫,西湖……西湖……铭哥。
  • 日子

    日子

    老栗费了老半天劲见王秀英还是一脸的茫然就发出一声困兽般的呜咽声,气馁地将身体向后面的一大堆被褥当中倒去,一双盲人般的眼睛死死地盯在天花板上。王秀英就又开始抽烟了,她一根接一根地吸烟,不多会儿房间里就又是云遮雾罩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好像是来了灵感,工资存折的概念突然跳到了王秀英的脑海里。她兴奋地朝老栗叫着:存折,存折?老栗的眼里也一下子有了光,显然是在肯定着她的聪明才智,王秀英跳起来就去柜子里翻找,果然就找出了两个红色的工资存折。她朝老栗举着那两个折子,心里就又升起了一种成就感,就又觉得,这世上的事你说它难它就难得要命,说简单又是如此的简单!
  • 梦中新娘

    梦中新娘

    订婚在即,背叛来袭,丢了一个未婚夫,却给自己撞了一个现成的新郎。苏墨的婚礼,他的新娘跑路了,我被他的朋友拉去替他解围,却不想被他羞辱。我准备放下一切,不计前嫌的与他好好相处,一个身怀有孕的女人打破了一切,身为正妻的我沦落小三。我只是不小心轻轻碰了她的手臂,她却险些摔倒,头晕就算了居然还叫肚子疼!面对他迫人威压的视线,我问:“如果我说我什么都没做你信吗。”他不信任我就算了,还凌厉的警告我:“叶楚楚,以后离她远一点!”一场意外,他抱起捂着肚子叫疼的她奔向医院,她的孩子保住了,我的孩子却没有了……
  • 斧凿世界(下)

    斧凿世界(下)

    小说以湘赣及萍乡地区为故事场景,生动地记叙了从一九二七年到全国解放初这个动荡历史年代人们的生活和斗争。以饱满完整向上的笔墨,写出那个苦难年代人们在生存路上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其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戏剧变化。作品通过刻画李尚明、喻雪香、王丝婷、谭淑云等人物所历经的战争、逃亡、毁灭、解放的曲折故事。讲述几个家庭以及所串起的近两百多个人物的生活场景,犹如一幅地域历史风景画,展示南方一定地域风貌、生活习俗,人与社会变革的场景及历程。通过形形色色人物的爱恨情仇,赞美善良、鞭挞邪恶。小说时间跨度长,情节曲折、埸面宏大、人物众多,描写细腻。深刻揭示不同的人生追求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是一部记述普通人历程的作品。全书分三部,本书为“下部”。
  • 自杀

    自杀

    这本由乔治·西默农的《自杀》收入《奥迪尔的失踪》《鲁埃家的窗户》《麦格雷与老人们》。西默农农总是对自杀很着迷。从年轻时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自杀的念头从未离开过他的脑海。此外,他最疼爱的女儿在二十五岁时自杀而亡。读者在读《奥迪尔的失踪》时,必然会想到他的爱女在头脑中和书信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个神经质的年轻女孩子的故事:离开家和作家爸爸,不是离家出走,而是去自杀。《鲁埃家的窗户》讲述的是一个老处女通过一扇窗户看世界,最终自杀的故事。她不停地监视着别人的一举一动,最后忍受不了自己失败的一生,服用安眠药自杀。还有些人通过手枪来结束生命。《麦格雷与老人们》里面那些年迈的贵族经历了一场凄惨的自杀事件。
热门推荐
  • 千乘

    千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界星际日常

    异界星际日常

    黎软软被自己的老爹瞎配人了,还配给了一个星际第一倒霉蛋,这日子好下去有点难。
  • 思考帽与行动鞋

    思考帽与行动鞋

    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终生无所成就,他们都过平庸乏味的生活。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公司都盈利微薄甚至亏损,他们的平均寿命不超过7年。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有钱人都不曾充分享受过财富带来的幸福,他们有的根本不及享受就在疲于奔命中与世长辞,有的在年老时已将财富挥霍殆尽重新做了穷光蛋。这个苠界上的大部分夫妇,他们相爱了3个月,吵架了3年彼此忍耐了30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因不在于他们不够聪明,不够努力,而在于他们没有做好两件事,思考和行动。思考谁不会呀?行动谁没有呀?哦,对不起,我在本书里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什么是真正的思考和真正的行动。
  • 龙侠之战

    龙侠之战

    本书以国内热游梦幻西游为故事背景,主要通过龙太子和剑侠客的故事展开,期间穿插着人物背景,着力打造一种亦敌亦友的战斗宿命。
  • 模仿天才

    模仿天才

    本书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幽默讽刺系列之三,囊括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幽默讽刺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幽默讽刺类中篇故事资源。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这本《模仿天才》收录的都是幽默讽刺精品力作!故事或幽默风趣,或辛辣讽刺,让热爱幽默讽刺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我给昏君下降头

    我给昏君下降头

    她从来不知道,人的一生会是这样漫长。看着他黄袍加身,看着他执起另一个女人的手,亲手为她加凤冠。他轻蔑地看着她:飞蛾扑火,不自量力,现在知道疼了?她却笑了。疼不疼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很暖。
  • 奶奶的传奇人生

    奶奶的传奇人生

    奶奶说自己当时有私心,二爷爷的死,她一直认为那是自己的责任,为此她很内疚。因为奶奶并没有为炮兵标明这一地区的炮火攻击点,主要是考虑姥姥和父亲他们的安全,没想到却牺牲了二爷爷。奶奶非常伤心,所以偷偷地留了下来。作为共产党的情报人员,奶奶的身份一直保密着,随着二爷爷的牺牲,奶奶的身份也跟着成为了历史的秘密,不为世人所知。那个上司就是凭着过去的联系方式和奶奶的那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在情报部门使用过的名字,才会派来自己的手下救出文革时被专政的奶奶和父亲。
  •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国文20多年来专心于通俗历史文化笔耕,从当下着眼,书写中国古代个人历史得失的代表作。本书在熟读大量史料——正史野史稗史、史札丛著笔记的基础上,读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为鉴,为今天中国人的现实人生提供足以可操作的借鉴。它按历史顺序排列,以历代各类人的生存状态、心路历程、命运遭际、为人处事、才华成就、时代影响为依托,既写了他们的努力耕耘、人际关系、开拓创造、实至名归、名垂青史,也写了他们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从而组成中国人宏大的往事历程。它告诉读者中国人应该把个人的历程、往事视作珍贵的财富,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在今天及以后的现实人生中,生活得更轻松、更幸福、更明智一些。本书更顾及大众的阅读习惯,语言不失幽默、诙谐,看严肃的正史作品犹如看小说那样淋漓酣畅。本书在“历史大散文”里独树一帜,俨然一大家之作。它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富有人生智慧的畅销书。本书让读者在认识中国古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认清今天每个人的活法。评论家名高度评价:“这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作品之一。”
  • Your Happiness Was Hacked

    Your Happiness Was Hacked

    Do you feel in control of your life or enslaved by your devices? Have you risked your life texting and driving? Do you sympathize with a test group of students who endured painful shocks rather than be separated from their phones?
  • 岁辞顾长宁

    岁辞顾长宁

    许是五十五载期,顾有长宁一岁辞。不得人间千百回,夜夜盼君戴月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