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7200000026

第26章 在全球化面前(2)

再举一个人们可能很少想到、局外人听了也许会吃惊的中西文化融通的例子:悉尼歌剧院。这个建筑世界闻名,中国人也不陌生。一般都会认为它是纯西方的。其实不然。它身上有中国建筑文化的血脉。这需要从它的设计者伍重讲起。伍重(Jorn Utzon),一九五七年为澳大利亚设计悉尼歌剧院而闻名环宇,却是丹麦建筑师,而且二零零三年获得的是美国“普利兹克建筑奖”,那年他八十五岁。伍重得奖时评委的评语说:“伍重是一位深深地根植于历史的建筑师,这历史包含了玛雅、中国和日本、伊斯兰以及他自身斯堪的纳维亚的文化精神。”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开始热衷中国文化。后又进一步涉猎有关中国建筑的着述。他比较中西特点,说:“在西方,重力是朝向墙体;而在东方,重力是直接朝向地面的。”他概括为“屋顶与平台”。这一空间意象是他悉尼歌剧院设计思想来源之一。悉尼歌剧院的空间意象正是强化了的巨大“平台”和“平台”上的“屋顶”。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着作之一是宋代李诫编着的《营造法式》,该书于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一一零三年)颁布为官书。据说,伍重在悉尼的办公室里一直放着一本《营造法式》。一九五八年,在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中标的第二年,伍重旅差途中曾来中国,会见过梁思成,请教过有关《营造法式》的一些问题。

请看,从伍重,我们找到了“文化交融”、“全球化”的又一例证。

“武”的方式

我们上面说过,不同的文化碰在一起,有的可能会和睦何处,亲切交流,很容易取得价值共识,相通相融,合为一体,包括结合之后生出新的文化现象。但是,有的则有矛盾、冲突,有时会格格不入,有时会打起来,会发生战争。

所谓“武”的方式,主要是说战争。战争不是个好东西。我们不喜欢战争。但是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中,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至今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还在打。

战争能否根除?什么时候能够根除?不知道。我希望根除。

战争的破坏性,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灾难,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不能不痛苦的承认战争带给人类的另一种东西,即强制性、强迫性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有时候是很残忍地施行这种交流和交融,伴和着血和泪。例如,满族入关,建立大清,“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即是,然而,现在看来这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事情。还有西方列强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侵略战争,如鸦片战争。对中国人来说,鸦片战争是伴随我们中华民族屈辱血泪的战争。不平等条约,割地(割让香港等)、赔款、划租界、行治外法权、强开内河航运、强开商埠、强建教堂,丢尽中华民族的脸面。但是另一面,西方列强的入侵,也带来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促进新一轮的西学东进--中国大量翻译介绍西方书籍、学术文化正是在此之后,如严复所译《天演论》,在中国发生巨大影响。中国某些人士(包括官方和民间)大办洋务,开各种工厂、企业、公司,如船厂、煤矿、铁厂(最有名的是“汉冶萍”公司)、枪炮制造厂,建新式海军(如北洋水师),购买现代化舰艇,等等。它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我们常常说十九世纪许多中国人开始睁开眼看世界。有一部分中国人睁开眼,是接触外界事物之后,自觉地睁开了眼;还有一部分中国人的眼,是被西方列强的炮火炸开的,是叫人家的大炮轰开的。睁开眼一看,噢,原来中国之外还有那么广阔的世界,还有那么新鲜的事物,还有和我们那么不同的文化,还有比我们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些睁开眼看世界的志士仁人认识到必须变革,必须开放交流,必须接受新文化。“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天下无数百年不敝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小更革则小效,大更革则大效”。他们认识到,西方“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还在思想观念及议会制度,倘观念和制度优越,则使“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责”。他们走出国门,去学习西方的文明。例如,中国第一个真正的留学生容闳,从一八四七年起在美国留学八年,中西对照,使他更加感到清王朝之黑暗腐败。经过长时期的积蓄,于是有后来的“公车上书”,有“戊戌变法”,有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变革的先驱者们提出必须“破除旧习,更新大政”;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疾呼“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怜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岂能服膺”!

这都是鸦片战争之后发生的事情。

我们还要指出:这里所谓“武”的方式,所谓战争、搏斗,既包括真刀真枪的厮杀,即热血战争、肉体搏斗;也包括不见刀枪的特殊的搏斗、特殊的战争,即精神上的战争、观念上的战争、价值取向上的战争、心理上的战争。这两种战争常常交织在一起。后面这种战争同通常的热血战争并不相同。通常的热血战争,如古代部族之间的战争,现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其结果一般是以一方的毁灭告终。不是你吃了我,就是我吃了你。但是,精神上的、文化上的“战争”却不是简单的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甚至也不是简单的谁占了上风、谁占了下风,谁败了、谁胜了,谁升值了、谁贬值了,谁吃亏了、谁占便宜了,谁向谁投降了……。譬如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元灭宋、清灭明的民族之间真刀真枪的战争,也发生了两种文化上的“战争”。这种文化“战争”的结果,并没有像政治和军事集团那样一个被一个吃掉。汉文化败了吗?没有。蒙古族文化和女真族文化胜了吗?也没有。汉族文化并没有灭亡,蒙古族文化和女真族文化也没有独霸世界。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它们在许许多多强制性的行为中,也在无声无息的潜移默化中,逐渐互相理解、渗透、融合,并且遵循“取优”的规律,运行、变化、发展。通过这种融合、“取优”,两种原有的文化都发生了微秒的改变,产生了既包含汉文化也包含蒙古族文化的元文化、既包含汉文化也包含女真族文化的清文化。这种变化的结果,其适应性(从地域和人口上说)更广、更大了--从窄狭走向广阔。不同文化的这种碰撞、搏斗、交融,尽管常常伴随着血泪,有着诸多不情愿,但最终结果是从窄狭走向更广阔的融合与发展。如果由此再伸发开去,长远地看,能不能广阔到全世界的范围呢?如果广阔到全世界的范围,那不就是可以称为“全球化”的一种方式吗?当然,这可能会是一个非常痛苦、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文化中的某些方面、某些领域、某些部分,可能永远会保持其个性化、民族化、多样化、多元化的面貌,但是它们可以具有价值上的共识和共享,达到全球性的文化共存共荣。

这是不是可以看作人类不同文化之间,除了和平交融之外,“并不和平”而得以发展的又一种方式呢?

打破狭隘民族主义的心理

面对全球化,面对各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交往、交流,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敞开胸怀,“拿来送去”;一种是闭关锁国,不进不出。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唐时代,是取前一种态度。那时,我们是世界的第一等大国、强国,文化高度繁荣,我们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有诸多商业往来、文化交往。唐朝国都长安,除外国友好使者外,还有许许多多“外籍人士”(商人和各种文化人)居住;中国也派往国外许多使者和商业贸易、文化交流人员,还有出国留学者。而到了明清时代,则取后一种态度。自明代初期起,就实行“海禁”(又称“洋禁”)政策,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这与同期的西方相比,政策恰恰相反:哥伦布出海,是受鼓励的,而且规定许多奖励政策(有人说,所获百分之十归己,我未曾考证和查阅资料)。中国明朝海禁,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的、政治思想的、军事的等等。就拿军事来说,据说是为了防倭寇--倭寇起于市舶,故罢市舶,厉行海禁。那时只允许“朝贡贸易”。明代永乐时,海禁尺度有所放宽(但绝未解除),永乐皇帝还派郑和下西洋。但是必须明确:郑和下西洋,不是进行海上贸易,而是显示大明国威,顶多属于“朝贡贸易”之类。正常的海上贸易,当时几乎不可能。到清代康熙时(康熙二十四年,即公元一六八五年)曾解海禁,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的彻底的落实,因此有清一代,总体说仍然没有开放;而且越到后来越禁锢。闭关锁国的结果,我们成了世界上的“夜郎国民”,清代官员甚至比“夜郎”还“夜郎”,不知有葡萄牙国,嘲笑人家“葡萄”还长“牙”?中国几乎被甩在世界历史进程之外。中华民族吃尽了苦头。

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仍然是封闭的。在整个民族中,形成了某种封闭心理,这其中就有某种狭隘民族主义心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改革开放了,中华民族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但是以往那种狭隘心理是否还在某些人身上有残留呢?未可知。譬如,面对外来文化,面对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以至产生新的文化因子或者最后产生了新的文化,有的人站在原有文化的立场上,心理上感到不舒服、不光彩,好像“我们”失去了什么。怀有这种心态的人常常简单地把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看作是“文化占领”,常常以“谁输了谁赢了”、“谁向谁投降了”、“未来是谁的天下了”等等观念来看待文化交往。请问:倘有上述那种感觉,是不是某种民族主义的狭隘情绪在作祟?

假如超越某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而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超越“中”“西”派系观念而站在它们之上,我们也许会接纳和认可不同文化由隔漠、对立、冲突走向对话、理解、融通的新成果,达到某种程度的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我们会从两种文化碰撞融会中产生的新文化中受益。譬如,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中有一种很重要的价值观念“信”或“信义”,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中也有一种很重要的价值观念“信誉”--“商业信誉”或“企业信誉”。虽然这两者都沾了个“信”字,其实有根本区别。中国的“信义”与宗法家族社会的长上崇拜、士为知己者死联系在一起,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中的信誉则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公平、平等为基础。这两种东西,在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相遇了,两者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产生了今天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信任感”、“信誉”。今天存在于中国的这种“信任感”、“信誉”,是不是有新的因子在其中呢?我认为有。它比起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中的“信誉”,可能多了点“义”的成分,多了点人情味儿;而比起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士为知己者死”、“长上崇拜”的“信义”来,可能多了点“公平自由竞争”、“亲兄弟明算帐”的成分。这种新的文化因子,将来发展起来,是不是适应的范围和地域更广更大呢?是不是对我们中国的市场经济更有益处呢?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灵魂书

    一个人的灵魂书

    这是描摹了古代大河的图纸,黄色的纸张,褐色的图文,当你的阅读进入了状态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那汹涌的苦水,在凄凉的秋天慢慢将你埋没吞噬的忧伤。黄泥沙,绿草岸,这些古老的艺术美已经没糟蹋得不成体统,满口的烟碱,那是被鸦片一样的文字麻痹的眼睛和心。
  • 童年逸事

    童年逸事

    本书是作者童年时代一段真实生活经历。重点介绍了全年四大节:(春节、夏节、中秋节、冬至),八小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节、祭灶节),二十四个毛毛节的民俗活动及这些民俗活动的来由和民间传说,有一定常识性可读性。一个人的一生,从怀孕、出生到成年要经历很多人生礼仪和生活禁忌,本书对这些礼仪和禁忌做了通俗的介绍。
  • 假如未曾遇见你

    假如未曾遇见你

    邻城酒肆开了间文艺咖啡店,店中承载了太多的人间悲欢。进店里喝咖啡的人,有时候会找店主聊聊,讲讲自己的故事,说说自己的经历。时间久了,听得多了,邻城酒肆便生出整理这些故事的想法,于是就有了这本书。这本书,来自20位不同的故事亲历者,由20个治愈故事组成。这些故事无删减,贵在真实;这些故事曲折细腻,贵在感动人心。听别人的故事,走自己的路,转瞬之间,已是一辈子。
  • 可不可以不艺术

    可不可以不艺术

    就像那些火药创作、焰火表演,我也是爸爸的一件艺术作品。如今,在这件作品上面,我努力署下自己的名字。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
热门推荐
  • 趣味管理学

    趣味管理学

    本书将管理学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管理知识按照经典管理学逻辑体系进行编排,包括:什么是管理、管理者、规划、组织、决策、经营等内容。
  • 怪物猎手协会

    怪物猎手协会

    捡到这本书的陌生人你好,我是一名怪物猎手,多年以来我一直在记录和抓捕世界中存在的各种未知生物。——怪物猎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公主殿下带你走

    公主殿下带你走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手握百万兵马的长公主殿下居然被一个丫头气到吐血!“你...你给本宫滚!”“哼,滚就滚,你这么难伺候,本姑娘还不乐意呢。”自从洛溪姑娘走后,自家殿下好像变呆了。难不成殿下与洛溪姑娘吵架受到了刺激?后来...她为了她敛了潇洒爱自由的个性,无端背负红颜祸水罪名,跋山涉水为她医病,只身犯险身中蛊毒...她为了她敛了平日冰冷严肃一脸漠情,给予特权遭受群臣围攻,调兵遣将以身为饵拿命换命...再相见江湖陌路,梦中那身红衣依旧。我愿想你念你心如绞痛,用这梦魇换你平生潇洒不俗。年年桥边红药知为君生,半壶梨花酒醉入心扉。因我许你余生长命,守你百岁梦也不醒。
  • 重生一九八四

    重生一九八四

    苏红林重生回到了她小时候,1984年。那年她的爸爸离世,她的母亲和妹妹,只能依靠大伯家的接济过日子。但重活一世,怎么能再次容忍极品伯母的欺负?她决定带着妈妈还有幼小的妹妹,利用自己的优势,让生活独立起来,赚钱,存钱,改变前世的生活。
  • 小儿推拿广意

    小儿推拿广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炮灰女配伤不起

    快穿之炮灰女配伤不起

    林宛死翘翘了,作为一个会游泳但是被淹死的人,林宛表示服气。但是被绑定炮灰系统之后,林宛:辣鸡系统!林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节操什么的都不要了,表示只要灵魂牌。
  • 云杳录

    云杳录

    运筹帷幄的镇国长公主一朝国破家亡,再睁眼成了逼死自己之人的女儿。她设计重回黎京,与名满京都的端王不受控制的越走越近。一次受伤梦回前生,察觉以往不曾注意的一些蛛丝马迹,当年殉国竟只是一场阴谋,原来她过往二十五年竟都活成了一场笑话……
  • 化妖成仙

    化妖成仙

    天道轮回,万事万物有其因必有果。当苍茫大地万万亿人之心皆沉沦时,大地掌管着则会现身寻找那位被选定之人。而人间再起波澜之时被选定之人将挥舞着“万民泪”撕开天之缺。解救万民苍生于水火之中。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