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7200000038

第38章 文艺学学术史(7)

这一头一尾两个时段的文艺学状况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譬如:

(1)都处在社会基本结构的大变动、大转型的时期。前者,古老的中华帝国,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社会地震”接连不断地冲击下,整个社会真是翻江倒海、地动山摇,政治、思想、文化发生巨变,而文论领域里从“诗文评”向现代文艺学的转换正是那巨变的一部分。那是中国现代文艺学学术史上辉煌的“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各种主义丛生,各种思潮并存,新思与旧见相克相生,中学与西学相交相溶,熙熙攘攘,层出不穷,场面煞是好看。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陈独秀、鲁迅等,无疑是那时的文化、学术明星。(顺便说一句,过去总是强调“五四”对“辛亥”和“戊戌”具有革命的否定性,其实,至少在文艺学范围里,它们是在同一轨道内的向前推进,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后者,从“文革”浩劫中惊醒的中国改变历史航向,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市场经济转型,整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也发生巨变,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迎来了又一个“春秋战国”时代。这二十来年的文艺学历程,前期(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是一个从“反正”到“反思”到突破的过程,是从以往的“舆论一律”走向“多元争胜”的过程(尽管还远未达到理想境地);后期(自八十年代末至今),是从“多元争胜”转而开始意识到必须“多元对话”的过程,是从“轰轰烈烈”进入“哲学沉思”的过程。九十年代的文艺学更加注意学术独立。总之,这一头一尾两个时段社会结构的变动、转型形成一种巨大的文化势能和文化语境,促使文论(文艺学)在哲学基础、根本观念、学术范式、观察视角、叙事语码、论述对象、思维方法以及命题、范畴、概念、术语等等方面进行重大变革和调整,获得大幅度的突破和进展。

(2)都处在从封闭走向相对开放的时期,大量译介外国的学术文化思想,并迅速地有时甚至是饥不择食囫囵吞枣地加以吸收。

(3)都处在非常激烈的中西交汇、古今碰撞的时期,由于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转型和调整,外来思想文化的引入,新的现实生活的内在要求,文论家、文艺学家的思路被激活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思想开放,新说蜂起,呈现出空前的文化和文论(文艺学)多元化和多样化状态。

(4)都处在新旧交替、新旧杂糅的时期,旧规范或已破或正破或将破,新规范或已立或正立或将立,使得文论(文艺学)有时出现短时的失序状态,等等。

当然,历史不可能重复,两者必然有着根本的区别。譬如,它们所处时代的历史性质不同,所处的国际历史环境不同,所处的国内文化语境不同,面对的对象和问题不同,所要解决的任务不同……。而且,它们各自的未来走向也不同:如果说最初那二、三十年由多元化走向大一统,最后、特别是到四十年代以后,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统天下;那么,最末这二十来年,由于当今时代性质所决定,未来的文艺学发展将不是由多元走向一统,而是走向对话,而且在可以预计的历史范围内将长时间地维持这种多元对话的局面。

主要启示

百年来中国文艺学学术史的风雨历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譬如说文艺学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适应正在发生和发展着的最新历史现实的迫切要求;必须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吸取资源;必须积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学者应该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等。然而,在这里我只想挑出几点来加以强调:一是走出“学术政治化”的误区,二是不封闭,三是多元化,四是“知”与“思”的完美结合。因为其他方面以往人们已经谈论很多,而这几点,则关注的力度尚嫌不够;而且就中国的具体国情而言,我认为这几点对于建设和发展文艺学最为痛切、最为紧迫。

(1)走出“学术政治化”的误区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学学术史的一个带全局性的特征是,在百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学术政治化”的倾向十分突出,这是制约百年文艺学学术研究深入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将学术政治化,从百年文艺学的起点梁启超那里就开始了。梁启超和他的同志们在当时提出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主张,他们所写的一系列有关文章,一个最显着的特点就是突出改良政治。他们把文艺(小说、诗歌、戏曲、文等等)和文艺学(小说论、诗论、戏曲论、文论等等)看成是而且仅仅看成是改良政治的手段,而且也仅仅是一种手段。他们的基本思想就是:欲新政治,必先新小说、新诗歌、新戏曲;他们虽未直接提出文艺和文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们就是要文艺和文论为他们的改良政治服务。他们仅仅把文艺和文论当作为改良政治服务的工具和手段。百年文论中由梁启超等人开其端的“学术政治化”倾向,后来被继承了、发展了。譬如二十年代的“革命文学”论的提倡,三十年代的“普罗”文艺理论等等,都是突出强调文艺和文论的“革命化”和政治化的。到了四十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明确地提出文艺要“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建国后,更发展为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学学术研究为政治服务等主张,“学术政治化”甚至以政治代学术的倾向更趋严重,多次学术研讨变为政治批判。如《清宫秘史》批判、电影《武训传》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胡适批判、胡风批判、资产阶级右派文艺思想批判、“文学是人学”及人性人道主义批判、58年“拔白旗”、63、64年批封资修、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等,以至于“文革”中极左思潮将这种主张推向极端,文艺学完全成了政治的附庸和俯首帖耳的工具。

这种学术政治化的倾向,也表现在史的研究中。前面我们曾指出,以往几十年间我们写史,往往以政治或经济时期的划分来代替某些学科本身的历史时期的划分,以政治或经济代替学术。例如我们写的许多“中国古代文学史”或“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大都用王朝的更替、政治的变革作为分期的标志;写的许多“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或“中国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文艺思潮史),也大都以政治分期为标准,如“鸦片战争以来”、“资产阶级改良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等等。这样,各个学科的历史,就成为政治史或经济史的演义或例证。

这样的教训我们应该汲取。

(2)不封闭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封闭是窒息文艺学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开放是促进文艺学发展的必要条件。上面我们所看到的百年间最初那二、三十年和最近这二十余年文艺学的繁荣,其特点之一正是开放;而“文革”期间文艺学的凋零,其特点之一正是封闭。“莫封闭、要开放”,这是百年来文艺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经验。

因此,今后我们建设和发展文艺学,必须开放,特别是必须重视中外交流及其强大作用。

前面我们曾说中国现代文艺学是“混血儿”,主要是指它是中外交合的产儿,是开放的产物。这不是个贬义词。

古典文论向现代文艺学的转换当然是在“外力”冲击下打破封闭而进行的,正是由于“外力”注入“新质”,这个转换才得以发生,现代形态的文艺学才得以诞生。八十年代以来的文艺学繁荣,与改革开放之后第二轮“西学东渐”有密切关系。从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来看,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胸怀宽广、乐于和善于同其他民族交往、既奉行“拿来主义”、也奉行“送去主义”的民族。汉、唐就是例证。那时周边民族或更远的民族(大食、大秦等),有多少“遣汉史”、“遣唐史”和商人来华,又有多少汉、唐使臣出使西域或其他地区和民族!直到明代,我们仍然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有着较多的交往。中华民族的文化包括文论,正是在这种交往中发展、获益,象刘勰、严羽等大文论家都受到佛禅影响。但是,在封建社会末期,我们却变得保守了、封闭了,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十九世纪中叶之后,国门被西方列强坚船利炮所打破。最早一批被震醒的知识精英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王韬、容闳诸人就是代表。

从此,西方的思想、学术也随之更快、更广地传入中国,催化了中国的思想、学术的变革。虽然当时的变化表面上看似乎还未怎么波及文论的研究,但是却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文艺学的建立种下了潜在的基因。稍后的严复翻译《天演论》对中国的社会、思想、学术、文化、文论发生过巨大影响,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上世纪最末几年与本世纪最初几年,梁启超、王国维诸人接受西方哲学、美学和文艺思想(如叔本华、尼采等等),提出许多新的文论问题和命题、范畴、概念、术语,直接进入转化古典文论建立现代文艺学的实际操作,成为中国现代文艺学之父。而最近这二十来年,由于广大学人又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并且用同过去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大量译介、引进外国文化学术思想,因而能够重新审视传统--包括五十年代的、“五四”以来的、鸦片战争以来的、以至五千年以来的传统;能够以新的气度和眼光看待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文艺现实的迫切要求,从而使文艺学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被禁锢、封闭多年,就象滚滚长河被人为筑起的堤坝阻遏,积蓄了无限势能;一旦开放,大坝轰毁,洪流奔腾,势不可挡,摧枯拉朽,除旧布新,因而使得新时期文艺学在这二十来年空前活跃、繁荣,初显百家争鸣、多元交辉的势头和气象。

同类推荐
  • 玻利维亚日记

    玻利维亚日记

    1967年10月7日,切·格瓦拉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话:“今天是游击队武装建立十一个月纪念日,一上午轻松悠闲,如同享受田园生活一般,没有出现什么麻烦事。”他并不知道,这会是自己的最后一篇日记。在第二天的尤罗山谷之战中,切负伤被捕,落入了玻利维亚政府军手中,翌日未经审判即被处决,尸体也被当局藏匿起来。人们在他的背包里发现了这本日记。《玻利维亚日记》是见证切·格瓦拉生命最后阶段的最原始、最重要的资料,经迅速而未加修饰地翻译后,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细致入微地再现了玻利维亚山区中惊险跌宕的游击战经历,从秘密化装进入玻利维亚,到勘查地形、发展地下工作者,以及密林、山谷、河口的激战、与敌人的遭遇、队友的牺牲……堪称游击战教科书。同时收录三十余张从未在中国公开发表过的珍贵照片,呈现游击队的日常生活、战斗场面。读者可在此看到格瓦拉乔装改扮后的假护照、游击队员在树梢上放哨瞭望、格瓦拉在河边整理步枪等情景。斯皮尔伯格导演电影《切·格瓦拉传:游击队(Che: Part Two)》,即以《玻利维亚日记》中所述历史为蓝本。片中饰演格瓦拉的男主角德尔特洛凭此片获得戛纳影帝。
  • 初衷

    初衷

    初衷,就是自己最初的念想,就是自己要做什么以及达到什么样状态的梦想,它不是一个特别实的概念,也不是一个特别具体的概念或者框架,它是一个价值观指导下的最初轮廓。就像愚公移山之初的想法,我要前面的路便利了,就像共产党人最初要把人民解放出来的想法一样,后来到底怎么做,实现什么样的具体形态,不会有实貌,也正是这样,初衷才不应该忘记,因为它不是死板的,但却是你要实现什么样人生的最初设想。初衷,是可塑造的,但其内核很难改变,不过我们容易被外界纷繁的东西覆盖,在你短暂的人生中,可能都不会再现,所以千万不能忘记,因为这是你人生的根,唯独属于自己的根。
  • 神曲:地狱篇(英文版)

    神曲:地狱篇(英文版)

    但丁的《神曲》是西方世界除了《圣经》以外,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但丁本人也成为西方三大著名诗人之一,被称为意大利语之父,文学的三大精神源泉之一。最近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畅销书作者、《达芬奇密码》作者丹布朗又出新书《地狱》,首版印200万册,该书就是根据但丁《神曲》里的第一部分《地狱》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该书有望明年(2014年)搬上银幕,到时会迎来对《神曲》的热烈追捧。本英译本是英语世界里最权威的译本,它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执笔翻译的,并且,出版后随即成为英语世界里的经典译本。
  • 空山2

    空山2

    作家在“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现实态度极为明确,它不是单一民族的,也不是牧歌式的,传奇的、作家对藏族村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宗教,自然和社会的体验,说它是“秘史”,并非披露其神秘,而是用特别的手法将被人漠视麻木的伤痛揭示出来。唯其如此,才形成了小说宏大的格局。重大而庄严的主题,厚重而深刻的内容,随心而掌控的结构,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这是一部充满阳刚之美的现实力作,一扫当下文坛萎靡,琐细,颓废之风。
  • 大国粮仓: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

    大国粮仓: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

    20世纪50年代,14万转业官兵开赴“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天低昂,雪飞扬,风癫狂”的北大荒,为饥饿的共和国“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60年代,全国1700多万知青上山下乡,54万知青来到北大荒。到了70年代末,95.5%的知青返城了,80万知青留了下来,其中有两万来人留在北大荒,被称之为“留守北大荒的知青”。今年正值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留守知青年纪大的已年过古稀,年纪小的也将近花甲,作者从采访过的数百位对象中选出19位最有代表性的知青,这19条命运的曲线构成了16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述说着从下乡到坚守的过往岁月。北大荒留守知青用50年的生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生的坐标,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位置,让我们懂得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什么叫承诺,什么叫人生……
热门推荐
  • 今天的总裁也很戏精

    今天的总裁也很戏精

    人说总裁有三宝,霸道高冷功夫好,可顾杨烟看洛寒清,怎么看都只能看出戏精两个字。我只是回学校而已不要一副被我抛弃了的小狗模样啊!眼泪掉的太快了吧这位总裁!奥斯卡欠你一个影帝行了吧。我理解你想壁咚但好歹看着我咚,戳我眼算怎么回事!……今天的顾杨烟吐槽的也很累呢。总结来说就是,戏精总裁×官方吐槽少女的非典型先婚后爱文,不一样的套路,不一样的味道。(又名,总裁追妻错误示范108式(划掉))做不成最优秀的作者,就做最皮的作者(笑)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水若无清流,纯洁将化为无忧,心若不奔腾,精气将如烟云”;”遥远的过往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斑驳的老城墙,只要不倒,便是世间美景”……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美言,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一部散文集。
  • 诡闻事件溥

    诡闻事件溥

    以第一人称,记录一系列诡异匪夷所思的事件
  • 美漫之无限变身

    美漫之无限变身

    金克思在看《复仇者联盟4》的时候,穿越进了漫威世界,而且,还是已经被灭霸打过响指的漫威世界,世界上一半的人口消失,局势动荡,各路超级反派乘势而出。而金克思却得到了“变身系统”,可以抽取变身卡片来变身成相应的角色。鹰眼?来和我黄忠老爷子比比箭法。美国队长?看看我孙悟空的龟派气功波能不能震碎振金。雷神?不知道我宇智波佐助的麒麟能否一战?灭霸?你好,我也是光头,而且还有条红披风!
  • 未知其名的世界

    未知其名的世界

    讲述啃老宅男沉迷于游戏,以及游戏世界里发生的故事。(PS:大概吧)
  • 佛说法灭尽经

    佛说法灭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虐渣:反派男神,来逆袭!

    快穿虐渣:反派男神,来逆袭!

    黎瑶知道男神因为魂魄不全,命不久矣的时候,男神已经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了。为了拯救男神,黎瑶穿越各个位面,搜集男神残魂,谁知残魂们一个个都在作妖,使劲折腾她。高冷影帝眼含柔情:“阿瑶,乖,别闹,不疼的。”纨绔世子青筋暴跳:“黎瑶,你要是不配合,我就再也不陪你逛青楼了。”病娇少爷楚楚可怜:“瑶瑶,你说过什么都依我的。”腹黑仙君拍着床笑道:“愿赌服输,小瑶,过来吧。”黎瑶咽了咽口水,素来温文尔雅的男神,没想到你的灵魂竟然是这样的,真污!【苏爽甜文】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
  • 陈果夫全传(下)

    陈果夫全传(下)

    陈果夫是国民党历史上主持组织与人事管理工作时间最长的人。在国民党党务和用人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蒋介石的重要亲信。陈果夫和弟弟陈立夫先后交替担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组织部长多年,从蒋介石崛起开始,陈果夫与陈立夫兄弟就一直是他的心腹和左右手。二陈为蒋氏出谋划策,规划中统局清除反对势力,终致开创出蒋家天下陈家党的局面。
  • 火蝴蝶

    火蝴蝶

    蒙氏兄弟是一对富有传奇色彩的双胞胎兄弟。哥哥蒙蓝性格古怪,为人低调,深沉睿智,但才华横溢,富有正义感,从小跟随作为首席法医官的父亲学习法医技术,自修了法医昆虫学、法医毒物学、法庭人类学、法证学和司法精神病学等学科;弟弟蒙橙却是个阳光少年,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由于俊美的外表而成为当红的偶像艺人。在这个亚洲最大的法医博物馆,兄弟俩从小就互换身份体验对方的生活,所以每当他们交换身份时,惊险的故事就会随之而来。千奇百怪的尸体、支离破碎的四肢、腐烂不堪的脏器,当蒙氏兄弟剖开骇人的尸体,骤然间,他们看到了那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