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4400000015

第15章 月球与这个国家无关(2)

当时,贵阳市到处在挖地下防空洞,他被派去扛水泥柱。一根近百公斤,两个人扛,那一头人家都放了,这一头他还在肩膀上压着,造成尾椎骨折。当时只知道痛,没去检查,还去工地上出死力气,以至于现在都留着病根。

出完外面的工,回到所里。被派去猪场劳动,每天打猪草,起猪粪。一天,回到家,他摇摇晃晃,连提脚的力气都没有了,妻子一摸,额头上发烫,像刚搁了热水袋,眼睛也红得吓人。邓筱兰赶快带丈夫去市里医院,一化验,指标高高在上,转氨酶已达到四百多,急性黄疸性肝炎!请求让丈夫住院,否则他回所里还得去劳动,开起批斗会也还得去。那时候白衣天使也是战士,革命警惕性很高,医生不同意住院。她只好带丈夫回来,在家里休息了半天。

次日,他还要去猪场劳动。看看手里的体温表,发烧到了39度,她想他再去劳动,弄不好人就死了。她什么都不管不顾了,从此将丈夫关在家里,天天保证他喝牛奶,吃鸡蛋。丈夫难咽下窝窝头,贵阳当时的供应却是百分之三十的大米,百分之三十的面粉,剩下的都是苞谷。除了保证每天给他蒸一小碗米饭,她又清早四点钟起来,背着苞谷袋,去离市区几站路的一个有水磨的小镇上,将苞米粒磨成面,有点面他能喝些棒子面粥,或者拌在面粉里为他烙点饼……

肝炎刚刚过去,又催欧阳下乡锻炼。因为远在新疆,他没有参加1964年的“四清”运动,领导觉得他还必须补上这一课。

邓筱兰跑到领导那里说:要不,我替欧阳去吧,他真的不能去,你们不拿他当回事,我们家可把他当作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他了!

结果,欧阳自远没有走。医务室的工作特别忙,也没有让邓筱兰走。

科研工作做不成了,有人做起了木匠活,有人开出一小块菜地,有人养起了鸡鸭。大院门口仍挂着一块偌大的牌子“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让人多少有“旧日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的感慨。

邓筱兰买来一台缝纫机,她教丈夫缝制衣服,有几天丈夫的积极性也很高,把一些旧衣服改造成了时下两个孩子就能穿的新衣服。妻子心中不禁暗喜:真的不要“臭老九”了,咱们回老家当裁缝去……

他的心头有些悲哀,又有些满足。现在他有时间看书了,除了核爆炸、陨石方面的书,他还把1959年苏联开始探测月球以来的俄、英文资料,凡所里能找到的,他都悄悄地弄来看了一遍。

有时,欧阳一边机械地掸去那些早已无人问津的书和资料上的尘灰,一边目光也有些呆呆的,像死鱼的眼睛。

从北京不断传来“打倒***”、“揪斗彭德怀”的亢奋声浪,贵阳这个山城也弥漫起火药味,四川、贵州的三线工厂里坦克、大炮都上了街……反观之下,倒是地化所的生活区显得相对安静:隔几天就可以摘一茬鲜绿的菜地,每天早上几乎都有在鸡笼鸭舍里摸起一两个蛋的欣喜,还有那些打出来角是角、棱是棱的家具,极大地激发了前科技人员们的创造欲……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此时的中国,已被整个打包,装进了一个头角峥嵘、皮相暴戾、血相乖张的巨大怪物里。陨石与这个国家无关,月球与这个国家无关。

中国与月球的距离,还是与“嫦娥奔月”一类神话的距离。

他总会长长地叹出一口郁气,又埋下头来,看那些令他兴味无穷的文字。

他的目光一下打进了灵光,恍若白日里晒蔫了的花草,触摸到了一片湿漉漉的夜雾。他坚信,探月的天途既然已经架设,人类登月的时刻就不会太远。

好在中国念兹在兹“反帝反修”。

1967年冬,欧阳自远和他的“219”小组,又一次突然从地化所“蒸发”了。他们被安排在北京通县一个偏僻而又安全的地方,继续从事地下核试验的有关准备工作。

翌年,一行人再次来到了南疆的马兰基地。

解放军的施工部队已开进场区。第一次地下核试验,属于平洞式地下核试验,在山体内打进一个很长的坑道,中心放入原子弹再封洞爆炸。按照“219”小组的方案,坑道末端拐了几个弯,成鱼钩状,为的是中心爆炸后坑道自动堵死,杜绝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1969年春夏之交,苏联在中国北部边境之外陈兵百万,双方不断发生大大小小的摩擦,最严重的一次,是发生在这年冬天的“珍宝岛事件”。

早在三年前的1966年8月,如螃蟹一样骄横地走在北京大街上的老红卫兵们就喊出:要将五星红旗插到华盛顿、莫斯科!三年后,苏联高层也有些“鹰派”人物极力主张趁中国正在内乱之机,对中国实行先发制人式的突然袭击,其中包括动用核武器,以一举摧毁刚刚建起的中国核能力。

中苏两国总理已定于当年9月间就关于维持边界现状问题举行会晤。中国高层显然担心这是苏联为发动侵华战争而放出的烟幕。一个有说服力的根据是,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中央决定在中苏谈判展开之前,将大部分中央一级领导人疏散到南方各地。毛泽东本人去了武汉。

1969年9月23日0点15分。

离核爆心几十公里的指挥部里,欧阳自远提心吊胆,借助望远镜,紧紧地盯着在那座试验山顶矗起的十字架。0点14分40秒,主控站操作员按下了电钮,10秒钟后,整个系统进入了自控状态,计数器倒计时开始,当它从10倒转到0时,按事先的设计,原子弹自动爆炸。

没有火球凌空,没有升腾的蘑菇云,只看到十字架蹦上天空,又掉下来。

刹那间,好像整座山在往上抬,倏然又落下来,仿佛它是一个忠实的恋人,与肚皮里的原子弹定了一个生在一起死也不离的契约。

同时,脚下的大地在惊悸,随之,从地心深处,传来一阵闷雷般的响声和哗啦啦的石头坍塌声。

欧阳自远悬着的心放下了。山没有掀顶,山也没有裂开,只是山体外围出现大面积滑坡,这说明原子弹的威力超过了人们原先的估计。

一年后,部队从地下核试验爆炸区的地面向爆心打钻取样。

两年后,重新开挖平洞至爆心位置,欧阳自远得以进入爆心。核爆炸的能量还没有散尽,洞里还很闷热,仿佛走进了一个抽象派的画廊,洞壁上到处挂着惊红骇绿,焦黄惨白,或彪悍粗犷,或形态诡异,所有的岩石都变成了带状的岩浆。他感到自己像钻人了已冷却的火山口一样。

取样化验结果,原定的各项指标都已达到。对于附近的孔雀河,他更有自信,保证一百年内河水也不会污染。至今,孔雀河还是那里人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在近十年的核试验及其有关的研究工作中,欧阳自远撰写并提交了《地下核试验地质效应总结》等二十余篇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为世界上第一次在石灰岩介质中进行地下核试验的可行性、科学性、工程设计和安全防护措施,以及爆后的地质效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219”小组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促进了我国核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非平衡热力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邓小平说了一句:科学也是生产力,这只是几千年前古人说过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句话的翻版,很快就被郭沫若先生赞叹为“科学的春天到了!”在当年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的表彰会上,《地下核试验地质效应综合研究》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参加国家首次地下核试验的工作,也为欧阳自远积累了很多在一般条件下难以积累到的经验,比如,怎样区分什么是核爆炸玻璃,什么是火山玻璃,什么是天然玻璃,或者陨石玻璃。还有对撞击的理解,其实,天体的撞击过程与核爆炸的进程相似,都是高温高压下的冲击。

随着对太空深入地研究,他日后能有恢弘的想象力,描绘几千万年前小天体如何撞击地球,由地下核试验而来的经验便使他在这方面大获裨益。

同类推荐
  • 茶馆

    茶馆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亦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之一。剧中故事发生在北京城一家名为“裕泰”的大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全剧通过对茶馆内各色人物生活变迁的描写,揭露了清末、民初、抗战胜利三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几种势力的对立和冲突。作品表现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动荡与黑暗现实,是旧社会的一曲挽歌。
  •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一个好的作家,他描写现实,述说一个悲剧,不管是用来警世,亦或表达他的失落和绝望,但是后文学的意义都在于告诉人们真相并给予人们希望,余华正是留下了这样的希望。在《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这本集子里,余华收集了近年来的一些关于写作、关于社会、关于他个人童年回忆的文章,虽然在他的所有文字中算不得出采,但是有两篇文章很值得推荐,因为一篇解释了阅读的意义——《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而另一篇则阐述了漂泊的幸福感——《别人的城市》。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西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西学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篇篇美文、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孑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糟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我的灰黄时代

    我的灰黄时代

    大师是如何养成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季羡林先生就此奠定了他少年时代的生活基调。然而,这个时期的生活学习经历却给了他无比深刻的影响,从回忆的细致程度,细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和感情的真挚,念兹在兹、历历如昨,都可以看得出来。尤其年少失怙、寄人篱下、流转奔波……这些特殊经历更是造成了贯穿一生的影响,值得每一个敏感的心灵细细体味。从季羡林笔下一片灰黄的童年生活和早年经历,追溯其人生足迹,展现其学术形象之外柔和童真的一面。
  • 读万卷书:葛剑雄自选集

    读万卷书:葛剑雄自选集

    对于著名学者葛剑雄来说,书既是他通向学术殿堂的必经之路,也是他深厚修养和丰富灵魂的重要源泉。本书收入的是葛剑雄教授关于读书治学的随笔,其中包括对读书生涯的回顾、对学界同人著作的品评、对古代经典的解读、对学术研究的介绍……读者既能从中体悟到文史学科的一般入门途径,亦可感受到一代学者对学术的真诚与崇敬。葛剑雄教授谈读书,深入浅出,平实朴素,谦虚诚恳,他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与历练,将人生的喜怒哀乐化于笔下,娓娓道出,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潜移默化的指导。
热门推荐
  • 叛逆与觉醒:青少年心理教育影视漫画作品分析集

    叛逆与觉醒:青少年心理教育影视漫画作品分析集

    电影和电视是青少年成长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少年教育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吸收影视剧中富含的精神营养,同时避免带给我们负面效应,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本书对相关的经典或流行影视剧进行专业的心理分析,意在帮助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些领域中从事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应付新的挑战和危机。
  • 明月琉璃诀

    明月琉璃诀

    天道无常,人道渺渺,仙道茫茫,经脉逆转无修武,明月琉璃在我手,修仙练道显其威,踏平坎坷证我道,我是凡人又如何,势如长虹吞山河。本书修武境界划分为淬体境、炼魂境、阳关境、天灵境、后天境、先天境(修武等级也是修仙中的筑基期)修仙等级分为一至十重天(筑基圆满过后方可踏入一重天)
  •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十六计》早已超越了军事著作的范畴,已经深入民间而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每一计都成为一句琅琅上口的成语,上至朝堂,下至市井,广为传诵运用。军事家以它运筹帷幄,政治家以它捭阖纵横,商家以它争赢取利,平凡人以它为人处世……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有各自的读法,并在其中汲取各自所需要的精华和养分,将它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心愿便利站

    心愿便利站

    假如有一种石头,只要说出你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得到你想要的也意味着你要失去你最重要的为代价。而只要你一旦写下无法更改,或者其他的重要的来代替。——心愿便利贴实现你的心愿,期待有缘人。(作者脑洞大,比较雷人。)
  • 荒川记

    荒川记

    荒川大陆强者众多,一场人祸打破了一个少年原本平静的生活,被迫走向通往巅峰强者之路,在他通往强者世界的途中,却发现外面世界是多么精彩,奇异的种族,强大的九天雷龙,神秘的海底世界,在冒险的途中逐渐发现荒川大陆复杂的关系,被迫卷入一场阴谋纠纷之中......
  • 混乱之塔

    混乱之塔

    有一物,名混乱,型似塔状,体内自成万千世界,好吞物,困其体内,以观之。
  • 无心魔妃

    无心魔妃

    临君:纵然万劫不复,纵然相思入骨,我也待你眉眼如初,岁月如故。小场景:他当着众魔的面向她单膝跪下,说:“我愿作你忠心的不二之臣。”落九:小场景:他问:“何为伴侣?”她答:“柴米、油盐、木栅栏。”他再问:“可否具体?”她答:“粗茶、淡饭、执子手。”他再问:“可否再具体?”她答:“和你。”帝镜晗:如果我年少有为不自负,现在只有你能陪我君临天下。我自问刀枪不入,唯独你是我唯一的软肋。落清:步步为营,苦心经营筹划,只为一人。你看,我这双手是不很好看,可它却杀了无数人,但只护一人。青修:前方的路很荆棘,但我愿为你披荆斩棘。龙有逆鳞,触之则死,而你是我的逆鳞。你若想要这天下,我便为你打下,然后双手奉上于你。
  • 金刚经疏

    金刚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死亡性插图

    死亡性插图

    神秘的手抄本,暧昧的性插图。死亡画谜中暗藏着死亡密码。灵异事件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幕后黑手?漂亮女大学生林思嘉被她崇拜的导师诱导激情上床,却发现拥抱她的竟是另一个陌生人。在一本性爱小说《死亡性插图》出现后,陌生男人撕下半张插图后莫名其妙跳楼自杀……这是在师大广泛流传的手抄本中的故事。而这切,如今在现实中上演了。神秘的手抄本,暧昧的性插图,没有人能揭示它的来源。死亡画谜中暗藏着死亡密码,一连串不可思议的灵异事件后,五个美女开始面临神秘的死亡威胁,她们中谁是林思嘉,性插图中空间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 王猛的无尽战争

    王猛的无尽战争

    我是一名屌丝,宅男,二次元,生活虽然平淡,但也安全,突然我穿越了,穿越到一个又一个的战争世界里。我既没有别的主角那种坚韧不屈,又没有别的主角精明头脑,更没有一些作弊系统跟运气,但是我有我的最大特点(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