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100000001

第1章 序

本世纪初,有一个冬日的下午,黄子平、季红真和我,在毕业离校多年以后,再一次聚会在谢冕老师家。畅春园的书房里,堆积得到处都是的书刊报纸,抢夺着有限的空间,却也让氛围更为紧凑。温馨的灯光,融融的暖气,师生数人促膝而谈,时间和空间的阻隔(黄子平此番是从香港而来,而我们从先生门下毕业已经20年),全无踪影。那天都说了些什么,我几乎都忘记了。师母陈素琰说的一句话,却让我怦然心动——这还是你们当年跟着谢老师读书时的样子啊。是的,回想起来,1982年的春天,我和季红真,在黄子平师兄的带领下,出北大西门,作为新入门的弟子,到蔚秀园拜见先生,陈老师亲自主厨,设家宴招待我们。其中一道菜,是把一大盘小河虾去壳,烹制而成,陈老师和季红真两个人橾持了很长时间,也让我这个北方佬大吃一惊,做菜也有这样费时费力,这样精细的。时光荏苒,谢老师的爽朗依旧,洪亮的笑声依旧,我们几个弟子,对谢老师和陈师母的爱戴依旧。

遗憾的是,我们几个弟子,后来都没有在北大落足。子平走得更远,先是北美,后是香港。于是,我们对北大的依恋之情,更多的是从先生那里感染到的,也折射到先生身上。百年北大,先生亲历其半,落在笔下,有50年代中期那短暂的春暖时节,有历经沧桑的先辈学人,有作为后生晚辈的诗人海子,有未名湖和依依垂柳,有百年庆典的祝词和回望,也有一次次的中文系55级同学相会的现场,有对北京大学与中国新诗萌生成长的关系的热情阐释。地处三湘,草木犹香。诚如先生所言,“燕园其实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余步;另有楼台百十座,仅此而已。但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但是,与眼前的具象相比照,还有一座精神的校园,或者直接称之为“精神家园”更为合适:“其实北大人说到校园,潜意识中并不单指眼下的西郊燕园。他们大都无意间扩展了北大特有的校园的观念:从未名湖到红楼,从蔡元培先生铜像到民主广场。或者说,北大人的校园观念既是现实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和精神的存在。在北大人的心目中,校园既具体又抽象,他们似乎更乐于承认象征性的校园的精魂”。《永远的校园》等作为散文名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不但是给中学生们提供了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更会激起多少年轻的心灵对北大这片学术圣地的向往啊。

先生对燕园的咏赞,见出其生命的投入。不过,谢老师只是突出了北大的一个侧面。北大从来都是多元的混合体,有多副面相。从当年的“一堂两院”的恶名,到“文革”风云中的示范作用,再到市场化时代对本来就不平静的校园的冲击,都历历在目。有一年春节到先生家拜年,我愤愤然地说,北大的教授们都成什么样了,睁着眼睛说胡话,有人说中国人到了一套房加一套度假房的时代了;有的不顾脸皮力挺某个老板,不料那个老板很快就因为经济犯罪成为“阶下囚”……先生默然不语。或许是他看到的此类事情,比我要多得多;也还可以说,先生有洁癖,不愿意谈论那些为他所不齿的人和事。即便把话题缩小到学术领域,中国当代文学学科,似乎也是难免遭受别的学科歧视和排斥的“弱势群体”。先生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创建者之一,在国内众多高校中,参与建立第一个当代文学教研室,第一批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的硕士生导师,主建第一个当代文学博士点,第一个被批准为本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有着许多的“第一个”的记录,谢老师应该是足以自豪的。但是,有一次我和他说起一些学人感受到的学科歧视,先生也坦陈,这种压力,他也未曾幸免。其实,那些自以为比现当代文学学科“有学问”、“级别高”的学人们,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是秦人不自哀,而后人哀之。先生是个有心人,他注意过每逢高考招生时,北大招收的各省市高考状元的专业选择,中文系怎样从学生们的首选逐渐黯然隐退,为那些高分考生纷纷流向经济、法律类专业感到心痛,他认为第一流的人才,应该从事人类精神的宝塔尖的人文科学的探索和创造。这在当下,显然会被看作是不识时务,不过,精神的追求,当然不应该是随波逐流,任意变换的。而且,现实越是变异,越是看得出他对北大精神的坚执和反复强调,越是看得出他对现当代文学、现当代诗歌研究的念兹在兹。

先生对北大精神的赞扬,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作为戊戌变法唯一保留下来的成果和命脉余存而建立的京师大学堂“五四”时期作为新文化的主要推动者的、蔡元培主政时期的北京大学;1955年入学至1957年初夏,马寅初校长治下的宽松而良好的学习氛围、校园情景。前两者是对未曾经历的既往的追思,后者是谢老师的亲历。入世与治学,社会使命与术业专攻,两者兼顾,在实用技能和精神探寻的两难中则取舍分明。先生说:北大人是入‘世的,他们读书思考,却始终不曾须吏脱离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他们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作为知识者,他们有一种能力,可以把现世关怀和焦虑转化而为文化和学术的革新和建设。五四新文化运动即是一例,那时北大师生为抗议丧权辱国的怒吼有如雷电,但最终转化而为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划时代的变革,却更为显示出北大人的胆识和才智。当曰新文化革命的前驱者中,北大师生齐刷刷站成了雄壮的队列。而《新青年》和《新潮》这两面飘扬在中国上空的崭新的文化旗帜,依然是北大师生所高举。

这里见得出先生的一种智慧。北京大学,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也曾经有过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的豪迈,拍案而起、舍身成仁的英勇,但是,在更多的时候,有能力运用自己的学识和决断能力,“把现世关怀和焦虑转化而为文化和学术的革新和建设”,和那种直斥时弊、奋力呐喊的热血文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更加富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的话。而且,先生自己的作为,就证明了这一点。

新时期之初,正是一个思想解放潮流奔涌、众声喧哗的时代,痛诉各自经过的苦难和惨痛,成为时风;敢于挺身而出,以为民请命的姿态,揭露和批判“文革”遗留下来的和新出现的丑陋和不公,以大无畏精神挑战势力庞大的极“左”思潮,都是受到时人的尊重的。先生有那么丰富的阅历,有那么多的思考,他的选择却是以对文学的言说为度,并不直接去干预现实、“干预政治”,而是凭借敏锐的审美感悟力,为诗歌的突破僵化模式的创新精神,为艺术的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鼓吹呐喊。这又不仅仅是为艺术而艺术。

在那个迅速转型、高度过敏的时期,艺术问题往往被视作政治问题,艺术领域的论争往往被来自政治的超强力量所左右。反过来,对艺术成规的冒犯,也变成了对社会成规、政治成规的冒犯。它同样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良知。我也曾经目睹过在时势骤变中先生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时光流逝,先生对新诗潮的推助和张目,其积极的建设性意义日渐彰显,用自己充满艰辛的实践,证明了北大精神的魅力。经过了雨雪霏霏,才更能领略的风骨吧。

2010年8月

同类推荐
  • 郭沫若散文

    郭沫若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00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冷日子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是裘山山的散文作品集。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冰心散文奖,四川省文学奖,巴蜀文艺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以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若干奖励,现为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主编。《冷日子暖日子》收录了《数字化决定》、《滞后的人生》、《我的教师生涯》、《有儿自远方归来》、《大声咳嗽》等作品。
  • 倔强的姑娘(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倔强的姑娘(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精选出我国古代十大悲剧,直接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表达,每篇后面还附有赏析,更有利于读者的阅读和鉴赏,除此之外在每篇故事中,还配有相应的图画,图文并茂,相信读者一定会爱不释手。中国古代戏剧,不但以深邃的思想、博洽的内容、纷繁复杂的主题和扑朔迷离的情节结构为古今观众及读者所倾倒,而且还以优美的文辞、练达的韵律和精湛的音乐曲调而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库藏中的瑰宝。自从元代有戏剧脚本刊刻以来,戏剧文学就一直在中国文学领域以其独具的形式和璀璨的异彩,彪炳百代。为了使读者对中国古代戏剧文学的优秀作品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对剧本故事及人物的总体把握,让中国文学艺术的这一部分瑰宝得以向广大民众普及并发扬光大,我们选取了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悲剧名篇,编成故事,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碧血逍遥之倾世奇缘

    碧血逍遥之倾世奇缘

    她自幼被父母抛弃,他从小在军营长大。那年,他奉命回乡;她被逼回家。本是两个不相干的人,却在那一刻一见钟情。奈何奈何!他们的感情却是如此的坎坷…他(她)说:“若有来世,定在原地等卿(伊)归来,一世不来等一世,十世不来等十世,就这样等下去”他们还说:“愿生生世世结为夫妇。”
  • 林黛玉笔记

    林黛玉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中国研究)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中国研究)

    改革开放伊始,法学界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讨论唱响了法制和人权思想解放的号角,从此我国法学研究进入了新纪元。本书收入的相关主题论文忠实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法学界的思想面貌,是新中国法学发展过程中难得的历史文献。
  • 重生之万界主宰

    重生之万界主宰

    普通人的神通圣器,可以以一敌万。强者的神通圣器,可以移山倒海,逆天转命。范雪离自千年前重生,身挟炼药宗师之威,执掌神通圣器至宝三昧真火,为了千年前的奇冤,强势而出,将一切阻碍斩于剑下!“万界当由我来主宰!”
  • 雨后早发永宁

    雨后早发永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懂说话,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说话,就当不好经理

    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经理人的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中外企业概莫能外。在许多情况下,能够成功交流和沟通的经理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扩展其人际关系。因为人人都愿意和他在一起,听他说话,所以这样的经理人会在人气上占据绝对优势。一个人的才干要被人认识,要被人了解,如果不借助口才,那结果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工作要交谈,政治要辩论,学术需争鸣,合同需谈判,而这些无一不需要口才。因此,经理人一定要掌握良好的交际方法,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人际交往中的成功者。经理人有没有水平,很重要的一点表现在说话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网游之真武侠世界

    网游之真武侠世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凌波踱微步,飞刀欲问情。
  • 狐魅难逃

    狐魅难逃

    原本只是衡山中一名狐族修炼者,却因一次天劫,被一俊俏小和尚搭救,引发出一出人狐之恋。在这一场生死大爱之中,究竟是我魅惑了你,还是你蛊惑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