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0700000043

第43章 最后的晚餐

不论在东方抑或西方,饮食都是一种文化。譬如《圣经》中出现的“最后的晚餐”——使饮食成为离宗教最近的事物。只是耶稣的菜谱,早已经失传了。我们更打听不到他的厨师是谁——那是属于十二使徒之外的隐形的使徒,是缺席的在场者。真有本事啊,烹饪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著名的一道宴席。

事隔多年之后,文艺复兴时期,又有位意大利的“大厨师”把这桌冷却的菜肴重新烩制了一番。他并未添油加醋。却采用了最新的调味品:油画颜料(据说里面掺有蛋清)。他的名字叫达·芬奇。这幅供奉于米兰的圣马利亚·德拉·格拉齐耶隐修院的油画,是无价之宝。五百年又过去了,一拨接一拨远道而来的拜访者,在先贤的剩菜残羹间感叹不已。

十二位使徒,围绕耶稣而坐,表情各异。当耶稣说他们中间有个叛徒时,有的人吃惊得抓不牢刀叉。犹大就是因为这顿饭而臭名昭著的。他掩饰不住尴尬的神情——像是被鱼刺卡住了喉咙。

说是晚餐,却散发着淡淡的血腥味。没有觥杯交忽,只有阴云笼罩。

这仿佛是一个不祥的预言,把饮食跟阴谋结合在一起。类似的情况在中国也发生过。譬如鸿门宴。譬如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

只可惜中国似乎很少有达·芬奇那样直面人性善恶斗争的大手笔。

最后的晚餐,并不是最后。这桌宴席举办了几千年,还未散去。相反,它已在更多的人群中流行。阴谋的细菌,最容易滋长在伪善的饭桌上。

中国古老的圣贤们爱吃什么?

孔子堪称是第一位美食家,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他开办私塾,徒子徒孙们缴纳的学费是一捆捆的干肉——可以悬挂在房梁上储存。难怪形容美妙的音乐,要说“三月不知肉味”,要说余音绕梁呢。孔子爱吃的干肉,是否类似于后来的火腿或腊肉什么的?他若活着的话,想拜其为师也很容易,扛一根金华火腿去准可以。

孟子的口号则是“口之于味有同嗜也”,说得挺有人情味的。孟子爱吃鱼,更爱吃熊掌,我们早就知道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态度何其坚决!在他心目中,鱼相当于“生”,熊掌相当于“义”——舍生而取义,自然理直气壮。

这两位儒家的祖师父,似乎都不愿掩饰自己的馋,谈哲学之余,也追求美食——这是他们身上最率真的地方。

孔子的学生中,出过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出过子路,但毕竟没出过犹大之类的叛徒。他是幸运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全景天津

    全景天津

    《全景天津》是天津电视台于2008年拍摄的以空中视角俯瞰天津的航拍纪录片,并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2009年度全国城市形象片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是天津电视台的天津航拍系列题材纪录片之一。
  •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

    本书共分三辑:在第一辑中,作者试图从阐释学和当代学术的角度,阐述海外汉学研究的正当性、合法性及其意义,并对民国期间汉学与中国学之互动进行梳理。第二辑主要考察了德国汉学家的中国叙事如何反映明清之变以及晚清民国之变,选取的人物有汤若望、福兰阁以及傅吾康父子。在第三辑中,作者选用了几个具体案例来说明中西互视与互释的重要性,涉及的西方人士既有经典翻译家卫礼贤,也有目前研究不多的白乐日、许理和、罗哲海。在学科分类愈来愈专业化的当今时代,重新审视汉学家们对中国文化的整体研究以及整体观点,会使我们获益匪浅。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诗经:唱了三千年的民歌

    诗经:唱了三千年的民歌

    追求心爱女人时唱的歌谣,哪有那么多摇头晃脑的大道理!《诗经》真的是一部记录了先贤大义的真理大全吗?看看那些民歌,谈的大多是寻常百姓家的大小事,说的不过是你我都能遇到、体会到的喜怒哀乐,那名因为如意郎君迟迟不来而焦虑不已的女子,那个不通人情世故、怀才不遇的郁闷青年,那群互相嬉闹、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是不是多少都有一些熟悉?纵使我们无法回到两千多年前,但在杨照的解读中,那一个个鲜亮的生命、他们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又一次,在两千多年后,活过来了。
热门推荐
  • 归无极

    归无极

    中者,若吞天地无极,易阴阳,化乾坤,却谨德,享静,可拥天下而不与,功成而不居,是谓“居隐大能”,方可称圣德。一位志愿做小人物,想要安乐一生,却又被迫成就强者的平凡人。即使能够掌控一切的命运,揣摩无尽命理,却奈何改变不了自己的命!修行是修身?亦是修心修性?且看一位小人物来诉说他走过的居圣之道,他缘何而隐的心路历程,以及他的世界!
  • 故事会(2018年10月下)

    故事会(2018年10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布赫访谈录

    布赫访谈录

    本书是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的访谈录,内容涉及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化经营、西部大开发、农村小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诸多内容。
  • 慕卿归

    慕卿归

    相恋前……冰冷的剑刃抵在了邝慕卿的脖子上,邝慕卿一个激灵缓缓地转过了身来,苦苦哀求着:“夫君,别杀我,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可以撬开。”相恋后……插肩而过时,苏酒释忽然听见了玉钗在回阑轻叩,苏酒释委屈巴巴的抓住了她的衣襟,喃喃道:“你别走……”(作品尚未完结)
  • 赠别二首

    赠别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世盛宠:妖女要逆天

    乱世盛宠:妖女要逆天

    常小满的运气真是坏透了!幼时丧母,被亲生父亲抛弃,好不容易随表姨嫁到顾家,却偏偏被选中,成了逃婚的顾家大小姐的替嫁,糊里糊涂的就被送上了花轿。远嫁就远嫁吧,反正顾家对自己也不算太坏,就当报答他们吧。原本已经认命了,可偏偏远嫁路上,又遇到抢亲。难道她的运气真那么背吗?no、no、no,其实,她的好运还在后头。本书慢热,大家给点儿耐心,等小满慢慢长大,后面会精彩的哦!
  •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第三次向大唐请婚,天子允了,消息传到后宫,适龄的公主们个个花容失色,哭哭啼啼……吐蕃苦寒无比,缺衣少药,茹毛饮血,到那儿去,基本是谁嫁谁死啊!不行,得找个替罪羊。江夏郡王府嫡长女李云彤,人比花娇,丽色无双,本该像其他贵女一般,嫁入门当户对的人家,过完富贵荣华的一生,然而一纸圣旨打破了她的人生轨迹……这一去就是千万里,思乡永不见,这一去,就是四十年,她再也没有回过长安。她从中原到西域,为西域带去了大唐顶尖的生产技术、医药建筑、历算艺文、法律和佛经典籍……她被吐蕃百姓称为“绿度母”。她被两个男人爱着,被万民敬仰,被百世传颂……文成公主这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 御剑星空

    御剑星空

    风御意外来到一个奇怪的地方,这里全是垃圾,命运的光影曲折,生命从此不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画墁录

    画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