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300000012

第12章 苏东坡与王安石(1)

苏东坡殡葬完他的父亲,并守了三年的丧,终于在北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的二月,从家乡四川回到阔别已久的都城开封。

也是这年,也是这月,王安石被宋神宗赵顼任命为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这就是说,新登基的年轻皇帝决定赋予他足够的权力,来掌控国家,以推行新法。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变法,就在这年,这月,大张旗鼓开展起来的。

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改革,不过,成功者少,失败者多。从商鞅、王安石、张居正,到康梁百日维新的改革失败来看,商鞅败于贵族夺权,张居正败于死后清算,康梁败于保守势力,对立面都是坏蛋;只有王安石的失败,是个异数。

他的支持者,基本上都是声名狼藉之徒,他的反对派,无一不是正直高尚之士。

试想,这样一台戏,王安石再蹦再跳,再吼再叫,能唱得下去么?苏东坡,就是建议他拉倒吧,歇手吧的众人中的一个。

也许这是巧合,也许这是命运的安排,他回来得一是恰逢其时,一是恰逢对手。从此,按《宋史》所说,他就“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立于朝廷之上”,一直走下坡路。说句良心话,虽然王安石是他命运中的第一个克星,但王先生只是防着他成为自己的劲敌而已,对他尽管火大,收拾过他,打击过他,倒也并不想置他于死地。不过,后来,那些尾随王安石而扶摇直上的新贵,则是恨不能将他送上断头台的,民间谚语中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就是这个意思了。

开封的二月天,蔡河尚未解冻,初春的风吹在脸上,确有一点点冷冽。不过,年年如此,岁岁相同,中原地区总是这样送走寒冬,迎来春天。也许文人的神经细胞发达,也许他们很容易表现出敏感,事隔三年,苏东坡重又回到这座城市,忽然觉得有一股寒飕飕的气氛,裹胁着他,好一个不自在;王安石呢,也如此,自打上年七月来到东京,居住了大半年光景以后,这位长年生活在金陵的人,还是不能适应北方初春的冷意,背脊有些发冷,一种瑟缩感在压迫着他,与苏相似,同样好一个不自在。如果说,苏东坡的冷,只是因为他注意到一小部分人,那眼神变得严峻起来,甚至有意对他回避;那么,王安石的冷,则是他发现这座城市的大多数人,对他的猜忌,对他的拒绝,一如他刚来到都城那样,依旧寒气袭人,毫无变化。

历史,大概是个有趣的老人,很爱开玩笑,就在北宋王朝大变化的前夕,非要在这个凄凄寒寒的二月天,将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这两位掰过腕子,赛过高低,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绝说不上是朋友,但也说不上是敌人的两位,硬碰硬撞在皇城丹凤门前的通衢大道上。

那场面,两人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平素间没有私谊,也就没有来往,属于“敬而远之”,属于“河水不犯井水”,属于“道不同不相与谋”的泛泛之交,甚至连“泛泛”也谈不到。不期然地在此相遇,不免一番尴尬。开封作为宋朝的首都,那制度是前朝政府厘定的,后周的世宗柴荣是一位英主,气魄很大,志向很远,所以这条北至玄武门,南至朱雀门,再到南薰门,纵贯全城的长街,长而且阔,宽加之广,相当壮观。只是由于黄河多次决口,如今早沉积湮没在城市地底下了。这两位完全可以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但世事偏是这样蹊跷,你想他俩碰头,也许凑不齐,你想他俩回避,却歪打正着。一是王安石向来不讲究礼仪,轻车简从,信步走来;一是苏东坡刚刚由蜀返京,没带随从,无人招呼。于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只好抱拳作揖,寒喧两句,随后,各走各路,扬长而去。

王比苏年纪大,身份高,按理,应该先开口,对他老爹的辞世,表示一点哀悼之意,对他守丧归来,说几句慰问的话,节哀顺变啦,化悲痛为力量啦,也是情理中事。但王安石是个伟大的人物,从梁启超誉他为三代以下,中国惟一的完人起,到批林批孔,评儒评法,将他捧上法家的尊位止,越来越伟大了。

可是,不管多么伟大的人物,往往也有其渺小之处。伟人要思考大事,关注宏观,自不免忽略细部,疏失碎微。其实,他的同时代人,也说他是一个“好学泥古”,“狷狭少容”的有相当呆气的先生。估计王安石未必会对苏轼的殡丧归来,多么在意,也不会对苏老泉当年与他的芥蒂,抱有成见。此时此刻,除了变法大计外,任何事物,都不在王安石的视野之中。虽然,苏洵早年对其进行人身攻击的《辨奸论》,很多资料证明系伪托之作,但后人为什么要假借他的名义,由此推断,苏洵跟王安石的有所不协,而王安石因此对苏氏父子存在抵牾,当非一朝一夕之事。这也是他们两位宁肯少说一句,决不多待片刻的深层原因,西方有句名言,性格即命运,或性格决定命运,再没有比在这两位文人的身上,得到最完整的体现了。

苏洵死于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的四月,苏轼上书,为父求官。此事,南宋邵伯温的《闻见后录》说,载于《英宗实录》的说法,为“苏洵卒,其子轼辞所赐银绢,求赠官,故赠洵光禄寺丞。”而载于欧阳修《志》的说法,为“天子闻而哀之,特赠光禄寺丞”。邵氏认为,所以有此差异,《英宗实录》为王安石撰,他对苏洵、苏轼父子不感冒,故而直书“求赠官”。欧阳修与三苏交往密切,通家情谊,笔下遂有“哀之,特赠”的衍溢之辞。其实,王安石大可不必赤裸裸地、狠呆呆地说得这么白,这么直,来出苏东坡的洋相。苏轼请求英宗恩赐其父一个稍微响亮一点的官位,人子之情,无可厚非。看来,王安石对苏东坡之耿耿在怀,除了政治上的异同,情感上的隔膜,文人之间的较量,也是他与苏轼始终相左的根本。

明人茅坤倡“唐宋八大家”说,苏门父子三人均在其中,可见苏洵的道德文章,学问著作,不但为时人所崇,后世亦颇具影响。但他仕途不顺,多次应进士和茂材试,皆不中,遂绝意功名,自托于学术。这也是中国许多文人,在功名上碰壁以后不甘沉沦的出路。问题在于你找到了自己,你活着的时候,可以倚靠学术成就,从此傲岸于世,不买谁的账;可你死了以后,就由不得自己了。你的儿子,你的家属,就得按传统礼教,世俗常规来办理后事。苏洵终身未第,惟有“试秘书省校书郎”,和“霸州文安县尉”这样官卑位低的衔头,实在拿不出手,上不得台面。中国人之死要面子,是出了名的,于是,苏轼向英宗张嘴,请求给予这点哀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苦衷。老实讲,“光禄寺丞”,算个狗屁?即使实授活着的苏洵,也是一个无职无权的散官。何况死后追赠,纯系顺水人情,大家心里明镜似的,大宋王朝别的不多,这种有名无实的官,多如牛毛,谁稀罕?只不过王安石先生偏要咬文嚼字罢了,至少在这一点上,王欠缺一点厚道。

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文人根深蒂固的劣根性了。一部文学史,不管厚如城砖,还是薄如蝉翼,上面记载着的,都是文人看不起文人的相轻史。因为中国文人,大度者寡,是非者众,胸怀宽广者少,小肚鸡肠者多。表面上,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挺能装蒜;私底下,孰高孰低,谁强谁弱,猴精猴精,无时无刻不在盘算之中。王安石这样写,我们叫现实主义,欧阳修那样写,我们叫浪漫主义,都没有错。话说回来,为苏轼设想,他有非这样行事不可的道理,将其父骸骨从开封运送到四川老家眉山,舟船辗转于江河川汉间,千里之遥,若得不到沿途地方官员的帮助,不知该如何耽搁时日?因此,只有讨了这个“特赠光禄寺丞”的虚名,才有“敕有司具舟载丧归蜀”的谕旨,他之迟迟未行,就为等这张派司,尽管如此,经水路扶柩回乡的他,还是用了十个多月的行程,直到次年的四月,才抵达眉山。

接下来,当然就是安葬;再接下来,当然就是“丁忧”。

封建社会,强调忠孝,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嫁娶,不赴宴,不应考,名日“丁忧”。也就是说,苏东坡要守丧三年后方可复职。这种“丁忧”制度,有时会弄得当事人很扫兴,很尴尬。第一,噩耗传来,二话不说,立马辞掉差使,回籍泣血稽颡,寝苫枕块,工作没了,饭碗丢了。第二,守丧三年,不上班,不做事,隔绝官场,远离同僚,顿成一个虽然还顶着乌纱,但已是有名无实的官场植物人。整整三年,该走动的,该联络的,该鞠躬致意的,该磕头烧香的,这些为官必做的基本功,统统放下不练,且不说经济上的损失,守丧以后,继续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其可能性还有多大?尤其大宋王朝,冗官为其积弱不振的原因,你还没有站起来离开这把椅子,就有好些竞争者觊觎你出缺的位置,所以“丁忧”,常常成为官场倾轧的一种手段。

不过,苏轼,是位天生的乐观主义者,他倒没有太多往这方面想,因为他心里有底。治平二年学士馆试策后,入直史馆,是宋英宗赵曙的特意安排。按皇上的意思,“即欲便授制诰”,要重用和大用,被宰相韩琦拦住了,认为拔擢过快对年轻干部不利。宋英宗让了一步:“知制诰既未可,且与修起居注,可乎?”韩琦还是不同意:“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且于馆阁中择近上贴职与之,他日擢用,亦未为晚。”所以,苏在史馆中,实际是接受皇帝差遣的贴身秘书,属于能够出入内廷的特殊人物。因此,握有出入内廷腰牌的他,才不在乎别人借丁忧之事来挤兑他。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的七月,正式除丧,在原籍又滞留到这年的十月,才动身回京。一是他入直史馆,在别人眼睛里看来的良好前景,二是他诗词文章,在别人心目中留下的响亮名声,如此一个红人,一个名人,走到哪里,会少了旧雨新知的迎来送往呢?何况苏东坡又特别地爱吃这一套,受用这一套呢?就像如今那些大红大紫的文化名星,到处招摇,骗吃骗喝,快活得不行一样,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处于亢奋状态。再加之粉丝的包围,慕名者的崇拜,狗仔队的跟踪,那感觉真是好极了。所以,这次行程,走的是陆路,本想图快一点的,但应接不暇的他,竟“优哉游哉”地逛了四个多月,直逛到熙宁二年的二月,才回到京师汴梁。他的一行车骑,满载着朋友的馈赠,沿途的特产,在其开封寓所南园的院前停下,尚未完全卸下,估计他的家人,他的亲友,马上就会告诉他离京三年期间,在首都发生的大事小情。虽然,干头万绪,说来话长,但总结起来,无非四条:一、英宗死了,二、神宗接位,三、王安石来了,四、马上实行变法。这四大变化,让苏东坡有兜头一棍之感,心底里多少有点发毛。

南宋人李焘,用力四十年,据第一手资料,也就是帝王的起居注,着《续资治通鉴长编》。不知为什么,独缺神宗熙宁二年的这一卷。因此,苏轼回到都城,循例请求复职的报告,递上去以后,迟迟不见复文,在此书中找不到任何记载。在元人脱脱主编的《宋史·本传》中:“熙宁二年,还朝。王安石执政,素恶其议论异己,以判官告院。”也看不出什么周章。不过,从他一封给友人子明的信中:“轼二月中,授官告院,颇甚优闲,便于懒拙。”可想而知,苏轼的职务虽然恢复,薪俸如数照领,但三年前那样进出掖庭,奉承圣意,或草诏书,或拟敕令,时刻待诏于英宗陛下的荣幸和特权,随着大行皇帝而一去不再。这种“优闲”、“懒拙”的牢骚,反映出他交出腰牌的失落感,看出他远离天颜的闹心程度。

同类推荐
  •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是“经营之神”!他是“日本式管理之父”!他是重振日本精神的著名企业家!他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交口称赞!松下幸之助全传》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向读者深度剖析一个最真实的松下幸之助。作者从回忆松下幸之助的童年开始,讲述了他如何从学徒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完整过程。
  •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刘备发迹史

    刘备发迹史

    三国是个战国纷飞,群雄并起的时代,就像《三国演义》片尾曲中所唱“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时空变化,岁月流逝,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却不曾被带走,那些在历史的天地中纵横驰骋的鲜活面孔,跨越前年,依然在眼前飞扬,在我们心中永恒……谨以《刘备发迹史》献给不向命运屈服的英雄刘备,向非一般的刘玄德致敬!
  •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

    傅雷经典译注,罗曼·罗兰倾世巨著《巨人三传》之一—《贝多芬传》,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罗曼·罗兰将贝多芬的遗嘱、书信,整理成集收入其中,不仅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音乐大师贝多芬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更将一个伟大心灵展现在读者面前。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是一个“破”与“立”相冲突的时代。他的成功掩隐着无可言说的苦痛,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难的命运斗争的过程,那是“苦难铸成的欢乐”。
热门推荐
  • 我已沦陷

    我已沦陷

    天地间充斥着令人作呕的血腥,黑夜里月发出微弱的光,世间风情万种,灯红酒绿,暗藏玄机的背后,是扑朔迷离的诡计还是血淋淋的真相分崩离析?四顾茫然?前奏渐起故事才刚刚开始。
  • 让你的品牌脱颖而出

    让你的品牌脱颖而出

    通过本书,你可以学会如何给商标取个好名字,如何更好地利用商标,以及商标的注册和保护。本书还讨论了关于公司名称与商标混淆等问题。本书内容均附有各类真实实例,作者将在本书中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如何从新视角看待旧业务,如何创造新业务,如何让媒体主动帮你免费推广等等。本书不仅能帮你省钱,还能让你避免那些让你头疼的麻烦。因为作者的大多数演讲和讲座都是在爱尔兰,所以书中举的很多例子都以爱尔兰为例,但对于其它国家和地区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 道人的徒弟

    道人的徒弟

    骑牛走遍天下,脚穿草鞋的道人,此生收了几个不成器的徒弟。而这篇故事讲述的就是他收的最后一个徒弟的人生。财神沦为酒馆的小二,东华帝君帮忙打天下,拥有咸鱼的心,却不得不走上傲世独尊之路的小人物。
  • 二嫁之宠婚

    二嫁之宠婚

    大众情人的安子默是实力派影视歌三栖当红明星,却偷偷爱上了从小照顾他长大的韩鸟,一个平凡的如同天空的小麻雀般的女人,围绕着这份情为世人所不容的爱情,产生了一系列的爱恨纠葛。谁说女人三十就开始走下坡路?就豆什么渣了,就没资本了,就没人爱,没人要了,就不能嫁个他这个举世无双的凤凰男了?滚一边儿去。那都是没自信的女人的悲观想法,肤浅的男人的标准,爱情的国度里只有爱与不爱,没有那么多的借口,在他安子墨眼里,善良的韩鸟就是他百看不厌的笨鸟,他就喜欢这样儿的他就喜欢,怎么了?碍着谁了。他安子墨从情窦初开那天起每年都对着生日蛋糕发誓,一定要把对面这一只笑容恬静的笨鸟娶到手里,装进鸟笼子里,挂上安子墨的牌子,“此乃吾鸟!”陪他一辈子,不管同性还是异性都不准靠近。省的他天天担惊受怕的,操心,又烦心。可这个女人整天拿年龄说事儿,推三阻四的,有意思吗?不就是他们邂逅的时候,他。。。咳咳咳。。。年龄小点嘛!好吧,他承认自己那年才7岁,确实够小的。他才不管什么年龄呢。当然这些都是安子墨同志一厢情愿的想法。在人家韩鸟很是愧疚的心里,安子墨就是一个她没尽到责任,教育好,走上的邪路的坏孩子,抽烟、喝酒坑、蒙、拐、骗、偷,他没一样不的。。。你说同样是跟着她长大的孩子,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一个是品学兼优的音乐天才,另一个是放荡不羁也就算了,还总是对她动手动脚的,。。。她胆小,这辈子做的最大胆有魄力的事儿就是带着儿子净身出户,离了婚。她没什么宏伟大志,就想把孩子养大成才,孩子出国了,刚想过两天安稳日子,家里这个就开始不安生,现在居然要逼着她嫁给他,是不是疯了。。。且看,一个普通女人的幸福美丽养成记,超美型邪恶变态腹黑狡诈残酷冷血无敌外带脸皮厚的大恶魔又是如何拐鸟成妻。。。孽情篇;“我不同意!”安子默紧抿的嘴唇了吐出四个冒着寒气的字。韩鸟忍不住颤了一下,眼睛瑟缩的扑闪了一下,好像想起了什么,很快就鼓起了勇气按照人家教给她的说了一遍,“这是告知,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结婚是我的自由,你没有资格管,以后就当我们是陌生人吧,谁也不认识谁吧。”“哈哈。。。陌生人!”安子默好像听到了什么大笑话,喷笑出声。片刻愤怒的笑声突然一收,眼神扫过她的上围,咄咄逼人的质问“怎么个陌生法,陌生到你的内衣尺寸,身上有几根汗毛我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吗?”
  • 农家春色晚

    农家春色晚

    现代女大学生莫名穿越,附身在一个十二岁的农女身上。当现代文明撞上乡野蛮妇,孰强孰弱?群山峻岭出奇宝,捡到野男人也不稀奇。且看她如何步步为营,艳冠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木叶之开局杀了漩涡鸣人

    木叶之开局杀了漩涡鸣人

    叮,系统试炼开始。选项一:回到两年前并击毙年迈的宇智波斑。选项二:寻找并击毙三代风影。选项三:击毙即将出生的漩涡鸣人。那天风很大,千叶开口:“我选择击毙即将出生的漩涡鸣人” (这本书有自己的主线,有自己的大纲,不随着原著剧情走,一切全改,不喜勿喷!!!)
  • 海昏侯之考大学的我怎么被选去当皇帝了

    海昏侯之考大学的我怎么被选去当皇帝了

    高三生刘盛明总是自称为三年木高中顶点的男人。某夜,他被流星砸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穿越到西汉,成为昌邑王刘贺。他在昌邑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做了许多事,得罪的权贵,却笼络了人心。在他生日的晚宴上,他突然被朝廷立为储君,原来是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无子。成为皇帝后,刘盛明从穿越……
  • 才不是丹青缘

    才不是丹青缘

    作为画廊廊主,戚浅浅也算是阅美无数。可她依然厚着脸皮把一副画中饱私囊,奇怪的是对方竟无意索要报酬。戚浅浅一脸严肃: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Lisa翻着白眼,分明你强抢在先……---------------------------------------------------------------戚浅浅执意要付钱,对方答应了,附带要求却是让她亲自送现金……Lisa:浅浅,我同意你说的了。戚浅浅:啥?Lisa: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肖扬:呵……
  • 超神学院之诸天穿越

    超神学院之诸天穿越

    地球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一切的起源究竟是什么?大家想要什么世界,可以留言,作者定期会看。
  • 菩萨善戒经一卷优波离问菩萨受戒法

    菩萨善戒经一卷优波离问菩萨受戒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