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10200000001

第1章 意义的悬搁与解读的可能

——读赵毅衡《断无不可解之理》感言

西方神话中有一段漂亮的公案,在亚里士多德也着迷的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也有过记述:狮身人面的怪兽斯芬克斯好容易想出个谜,难倒了每一个过路的人,直等遇见英雄的少年俄狄浦斯才得到了谜底。现在读来,谜语本身似已无迷人之处,倒是解谜的过程和结果大有意味:这个并不难猜中的谜,何以当时天下人皆不知其谜底;出谜者斯芬克斯为何终未引俄狄浦斯为知己,从此做一对好谜友,反倒投崖以自绝于世。

将其理解为斯芬克斯有美貌更有坏脾气,未免小儿科;是否喻示人无法认识自己,又高深得只能留给哲学去对付。即兴而思,想来无论做何解都与这两点脱不了关系:谜,只能在解谜中才能靠近;但谁敢肯定地给出唯一答案,谁也就伤害了出谜者和谜语本身。

在昆明这个细雨的早晨,浮想这段爱琴海边的公案,与阅读先生赵毅衡的诗话书稿《断无不可解之理》有关。先生是我老师,他渊博、睿智、谨严而深刻,每每听其言与读其书,都有如露入心、醍醐灌顶之感。面对这部即将付梓的诗话书稿,从初识书名之凛冽,到惊艳内容之透辟,都使得这场阅读一如既往地全程充满张力,并时时诱使我暗自忖度:先生会如何征服文学上的斯芬克斯。

“断无不可解之理”无疑是一个语气峻峭,不需要低调与留有余地的命名或称命题。以此为名的书稿,是先生在系统的叙述学、符号学体系架构之余,关于诗文本、诗文化以及诗写者的若干断续与明灭的见解。故体例上不计长短,有百来字的禅机诗话,亦有近万言的磅礴之论。如此混搭风,虽在先生著作中实属少见,却也别有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自在。其间,他还狡黠地将“诗话”这种传统的论诗文体,扩展为更广义的诗学批评话语,所论除了诗歌,还兼及歌词、戏剧、书法、批评等各种艺术门类。如此,这个命名的不容置疑性,指向的是诗之解必然有,更是广义的艺术、文化之解必然有。

从新批评、叙述学、符号学,再到符号叙述学,先生沉浸于“形式/文化学批评”(aformal/cultural approach)三十多年。那个他得以从煤窑里攀爬出来的1978年的早春,已注定此后他与“形式论”的相遇,是契机也是必然:“十年的体力劳动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主导的文学方式和批评方式,所谓反映真相的现实主义,只是浅薄的自欺欺人主义。我贴近生活,贴得很近,我明白没有原生形态的、本在的生活,一切都取决于意义的组织方式。”自此,从早年的《苦恼的叙述者》(1991)、《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2001),到新近的《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文化论》(2009)、《符号学原理与推演》(2011)、《反讽时代:形式论与文化批评》(2011)等诸多著作中,他一直坚守着“从形式探视文化”的立场,让一切隐藏在明显的、自然的、普遍的、无可争议的事物背后的事物,皆经由组织它的“形式”,被洞察与追溯。“诗话”《断无不可解之理》意欲表达的,同样是这个立场,并同样将在“形式”的洞察中完成。

可解或不可解,在于文本自身,亦在于阐释。

艺术总是不透明的,它的意义需要经由批评阅读来构筑。接受美学将其解释为语言的“召唤结构”,即由于语言作为声音象征符号系统的局限,事物和思维的属性既不可穷尽,又不能直接对应,它只能是唤醒主体经验。而先生在《艺术的秘密在于藏起秘密》中形容这个“召唤结构”为:“艺术告诉我们她有个秘密,艺术也告诉我们她藏起了这个秘密,艺术的秘密就是她不告诉我们这个秘密藏在哪里,诗就是与艺术的捉迷藏游戏。”读起来像一段绕口令文字游戏,却形象地指认了:语言之下有秘密才是艺术的本意,任何艺术的接受与阐释,都是对文本的猜测游戏。

而猜测亦有规则,需受到“形式”的制约,要在元语言集合中完成。文本的意义从来不是先于自己而存在,也非独立地存在于自身之中,其产生和阐释,都必须依靠元语言来实现。早在《如何把韦伯切成两半——新儒家与“继发型资本主义”的伦理价值》一文中,先生已对此有过精到论述;后来的《元语言冲突与阐释漩涡》一文以及《符号学原理与推演》(2011)诸作中,他亦反复强调元语言对于文本意义生成与析取的统摄功能:只要有相应的元语言,意义的存在就已事先确定,便不可能有无意义的符号文本;既然元语言不允许一个文本没有意义,哪怕是确实不可解的文本,阐释者也能得到一个“近解”。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的传统艺术批评将“无理”与“至妙”做相互推衍,便是一个极妙的佐证:清朝人吴乔在《围炉诗话·答万季野诗问》中提出“无理而妙”,贺贻孙又在《诗筏》中提出“妙在荒唐无理”,沈雄更在《柳塘词话》称“词家所谓无理而入妙,非深情者不办。”中国古典诗话或词话的“妙悟”式批评传统,赋予作者与利根器的批评阅读者(夏济安在《两首坏诗》中语)之间相视一笑、了然于心的权利:无理之妙,妙就妙在妙不可言不必言,而“无理”之说,不必当真。

所以,先生说“意不尽言”:“在批评性阅读之前,文本的存在待定:文本靠批评创造意义。不需要批评的文本,不是正常的文本;不需要批判的文化,不是正常的文化。但是意不尽言,因为言者之言‘特未定’,批评只能产生一种可能的意义。”意在文本意义的解释有无限可能。

之后,先生又说“断无不可解之理”:“人类符号表意中的一个根本性悖论:不是符号文本要求相应的元语言来阐释它,而是元语言强迫符号文本产生可解的意义。”强调在阐释之前,意义是潜在的悬浮于文本之中,一旦进入阐释,便定能触摸到“意义之可能”。

而在“断无不可解之理”的定有解与“意不尽言”的无定解之间,是模糊而巨大的一团,它同时赋予阐释者巨大的主动性与无限的可能性。可以说,这是先生在遍历西方现代形式论之后,为批评阅读所寻找到的最合适的位置。

先生“最讨厌煽情”,甚至少有记述自己生活的细节,我能记起的一段在《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1998)的“自序”中:“我记得伯克利铺满阳光的街道,通向澄蓝的海滨,傍晚时分,雾气会从海湾卷上来,沿着街上的树列向前推进,而从海里爬出来的我则开着一辆二手车,赶在翻卷的雾前面开回宿舍:从后视镜里可以看到,雾气的前锋翻着滚着,像一群猫的鬼魂,奔跑着抓我的后轮。”彼时,他正写作《当说者被说的时候》,作为这段“一生罕有的快乐经验”的伴随记忆,这段叙述同时衍散出一种快乐的紧迫感。

它常常让我想象:那在雾气的前锋之前奔跑着的后轮,其实一直隐现于先生的“形式/文化学批评”实践中,使他能持续以个性化的学术心态、学术胆识和学术表达,回应时代前沿理论的挑战,以及对这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之重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断无不可解之理》同样提供了这种“快乐的紧迫感”:在对传统诗话“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三分的回应,与对既往置解释于符号表意附属环节诸认知的颠覆中,它意图完成对广义的诗文本、诗文化以及诗写者解读之可能的探询,以及对可能之一种的表达。

而在解释的明确的结论与文本模糊不清的自身之间,“没有要表达的主题/正是要表达的目的”,从理论建构、文本批评到自身的诗歌写作,先生赵毅衡一直都是这样表达的。

孙金燕

2014年初秋于昆明

同类推荐
  •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是作者精选《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一些著名的篇章,如《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白发苏州》、《黄州突围》、《山庄里的背影》、《宁古塔》、《十万进士》、《抱愧山西》、《风雨天一阁》等,精心加以修订,其中一部分甚至是改写或重写,较之此前出版物,本书文字更为精准。
  • 地下2:应许之地

    地下2:应许之地

    《地下2》是继《地下》之后,村上春树的第二部纪实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原邪教成员口述的邪教黑幕,与《地下》同样详细逼真,触目惊心。寻求疗愈的他们为何制造了“地铁沙林”这一毫无救赎可言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他们为何难以在现世中正常生活?他们追求的梦想国到底在哪里?直面奥姆信徒进行的彻底访谈,和河合隼雄先生之间的不设防对话实录,揭示现代社会包裹下的内心阴暗的一面。本书是《地下》的续集,同样根据录音整理的采访实录。继采访东京沙林毒气事件被害者之后,作者又于1997年对多名奥姆真理教原信徒进行采访,了解邪教组织的内部情况和信徒的精神世界,提出疗救的主张。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 许地山文学精品选

    许地山文学精品选

    本书收录了民国文学大师许地山的经典文学作品,其中包括经典名篇《落花生》在内的散文作品共32篇以及15篇著名小说作品。
  • 美洲现代作品

    美洲现代作品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热门推荐
  • 政协史话(中国史话·政治系列)

    政协史话(中国史话·政治系列)

    本书以人民政协筹建、召开、发展为主线,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平实生动的语言,从建立新中国时期、建设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期四个阶段,讲述人民政协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走过的足迹,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和经验,为社会各界了解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提供了一部较权威的历史专著。
  • 后来我想起

    后来我想起

    本富家千金,却因父母的意外死亡而落魄。好不容易爱上一个人,可是他爱的并不是自己。他花心,多情,却为了一个平凡的女人说“专情”。我放低自己,而你,却连看都不愿看我一眼。如果你喜欢那种平凡的人,好,那我也可以赢得你的喜欢——不管用什么方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不平等简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不平等简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不平等,最近成为了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问题。为什么它曾被忽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现在成为公众讨论的最前沿问题?
  • 说英雄·谁是英雄3:惊艳一枪

    说英雄·谁是英雄3:惊艳一枪

    《惊艳一枪》是温瑞安“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中的第三部。王小石被太师蔡京以“金风细雨楼”为由,迫使他刺杀诸葛先生。王小石将计就计,临阵倒戈,从此亡命天涯。《惊艳一枪》是温瑞安从京城里“金风细雨楼”、“六分半堂”、“迷天七圣”三大组织斗争中拔尖造势、调转笔锋、集中火力、描述诸葛先生、元十三限、四大名捕、六合青龙及其门生弟子之间火拼血战、斗智斗力的精彩情节。此书惊艳绝伦,令人如痴如醉。
  • 克隆版大脑

    克隆版大脑

    要是你脑中的所有信息都能上传到一个克隆大脑里,会发生什么事呢?你和你的克隆大脑能和平共处么?如果你的克隆大脑喜欢上了你才遇见的姑娘怎么办?只有大脑没有身体的存在,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吗?这是一本半严肃半诙谐的推理小说,讲述了第一个成功上载信息的克隆大脑的故事,探讨了计算机技术未来越进的方向,以及没有身体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另外,本书还记叙了一场三角恋情。被救赎的广告人、冒险家、层出不穷的笑料、受挫的爱情,人性弱点和数字缺陷,还附赠征服死亡的彩蛋。
  • 送十五舅

    送十五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闪婚总裁:甜妻要出逃

    闪婚总裁:甜妻要出逃

    订婚宴会上,她被闺蜜摆了一道,成为众人笑柄。就在她给自己找台阶下的时候,谁曾想拉的一根稻草竟然是人见人怂的RS冷血总裁。不过她也不是表面上那种与世无争,任人揉捏的小白花,就看看谁更厉害吧……
  • 凰吟天下:王爷太妖孽

    凰吟天下:王爷太妖孽

    她有一双红色眼眸常人都说,她是妖就连心爱的太子,也要将她送进镇妖塔,让她永无轮回可,她不是妖,也不是妖神。她,是这个时代,最至高无上的凰女!
  • 缘起盛夏之初

    缘起盛夏之初

    不是每一个追星都没有意义,不是每一个青春都能精彩,也不是所有的努力追逐都没有结果,终究是,越努力越幸运。追星,从来不是罪不可赦。追星少女,星光少年,相遇,盛夏,最美的年华,相伴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