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39600000007

第7章 快乐之责任

“上帝的目光所及之处,

皆是智者宁静的港湾、快乐的家园。”

——莎士比亚

“如果你感到不幸,那必定是你自己的过错;因为上帝赐予了所有人快乐。”

——爱比克泰德[5]

生活是一份厚礼。历经多年的心路历程,我们大多会很自然地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人生在世,其目的何在?“为了最广大民众的最大福祉”。纵使你不认为这是绝对真理,大概也会赞同,我们都应该努力以最大的贡献惠及我们的同类。然而,很多人可能会怀疑,我们是否有理由去追求自身的快乐。当然,我们不应该把自身的快乐作为人生的主要目标,更不能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人生有诸多快乐,切不可为其所累。否则,痛苦会随之而来。“纵于享乐或囷于痛苦,人皆变成奴婢。危险而可悲。始于乐,而止于苦。苦去,而甘来。(二者皆可离你而去,亦可成你生命之无情主宰)。”(辛尼加[6])

不过,我还是想,师者当教诲人们领悟快乐之责任以及责任之快乐,惟如此,世界才会更美好,更光明。我们应尽可能为自己寻求快乐,只有自己快乐,才能真正地惠及他人。

我们必定都感受到,快乐的朋友就如同明丽的阳光,照彻整个世界。将这世界建成宫殿还是辟作监牢,全凭你的选择。

毫无疑问,假如人存于世只为满足一己之私利,那他惟恐求之不得而抑郁寡欢,因臆想上天不公而牢骚满腹,因不满于现状而愁眉苦脸。若要心有阳光,面带笑容,只有努力才能做到。为自己寻找快乐也需要一定方法,正如很多时候,我们需视自己为旁人,观其行,而后度良策。

其实,痛苦与快乐总是相互纠结。

“四处寻找,

渴望的未必想要。

真诚的微笑,

隐藏了多少烦恼。

最美的歌声,

却是最悲伤的曲调。”

——雪莱

我们是一个忧郁的国度。有人说,我们的人民甚至以感伤的方式去享受快乐。事实如此吗?我则希望这只不过是英国人的一种过渡性格。“快乐英格兰”,过去常挂在嘴边,希望有一天这再次成为事实。要寻找真正的忧郁,你必得去东方。读一读奥马尔·哈伊姆[7]的四行诗的开头四句,你不禁会问,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感伤的诗句吗!

“我们逗留在这里只有一两天,

所有的收获只是痛苦和灾祸。

生活中所有的问题还未解决,

我们就不得不带着遗憾上路。”

或者你也可以读一读埃德温·阿诺德所翻译的《德瓦斯悉达多太子颂》的优美诗文。

“人乃四处游荡的风,

渴望安歇,却总是落空。

啊,这有限的生命,

一声哀叹,一阵哭闹,一场纷争。”

如果人生果真如此,短暂的生命里充满悲伤和痛苦,那么人们对涅磐境界(痛苦的解脱)的追求,即使牺牲意识,也便不难理解了。

可是,难道我们不应该追求一种完全不同的,更健康、更积极、更高尚的人生境界吗?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单纯的活着,而在于活得有意义。有些人“人生全无目标,行于世间,如河之草芥,随波逐流”(辛尼加)。而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的尤利西斯则说道:“别停留,要继续,生命在奋斗中闪光;没有色彩的人生,多么苍白——如同行尸走肉!”

30岁的歌德觉悟到:“不能再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长度,而应该用生命中全部的美和内容去衡量它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当以思想和行动来衡量,而不是时间。生命必定是,也应该是阳光的、充满情趣和快乐的。正如意大利谚语所云:“如果人生的目标不只是为了居住在大广场,那么每个人都会感受到阳光。”

如果我们遇事尽心尽力;如果我们不为琐事而小题大做;如果我们能够正视现实,不只是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并享受身边的幸福,那么我们就会感悟到生活确是一笔丰厚的遗产。

漏译

然而,有几人能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馈赠和恩赐?又有几人能够体会到世界的绚丽和美好?如果你想拥有这世界,这世界便属于你。你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你有力量求得心灵的安宁,战胜痛苦和悲伤。

但丁说,错失机会乃大过错。

“不善待自己,不珍惜机会,

回头悔恨、自责已无益。

拒绝生活,抛弃光明,

虚度年华,本该快乐却悲戚。”

罗斯金为此特别提到这个荣耀世界的炫美——人们总是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偶尔想到却全无感恩之心。他叹道:“圣人们很少提到那些最能够充分、直接体现出上帝之爱的东西。他们恳求上帝赐予面包、衣物和健康(上帝同样把这一切赐予所有的生灵),但却要求我们不必为上帝的荣耀而感恩——上帝允许我们去独自感受。他们告诫我们常闭门静思,却又不像伊萨克那样平分给我们土地。他们夸夸其谈自我否定之责任,却绝口不提享受快乐之义务。”他在另处正言:“人行于世间,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每个人都有两种选择:把自然的各种声音汇结在一起,谱写成一篇欢快的乐章;或者漠视她的恩悯,因为生活道路上的一些绊脚的尘石而哀怨,抑郁寡欢,牢骚满腹。”

“回顾所走过的人生旅程,到处都散落着错失的机会。”亨利·泰勒爵士所言,难道你不认同吗?“如果有谁不能体会到生活的快乐,我只能把他看成是一副幽灵,尽管他附着在有形的、有着七情六欲的肉身之上。”

事实上,圣·伯纳德[8]更是坚信:“没有什么能够对我造成伤害,除了我自己。我所遭受的伤害我会承受,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那只是我自己的过错。”

一些异教贤哲们也给我们留下了同样的训诫。“诸神赐予人类所有力量,可使人类免于陷入真正的邪恶。既然人不会变坏,人的生活何以会更糟?”马可·奥勒留[9]讲道。

爱比克泰德如是说:“如果你感到不幸,那必定是你自己的过错;因为上帝赋予了所有人快乐。”他另言道:“对于所发生的一切,我都乐于接受,因为我想上帝的选择总是会好于我自己的选择。”再有:“不要苛求发生什么,要安于自然,这样生活就会平静地流淌……如果你渴求本该属于别人的东西,那属于你自己的也会失去。”

然而,我们很少人能够有像圣·伯纳德那样的胸襟。一生中,我们不免会经历一些痛苦、疾病、忧伤;失去我们所爱的人;承受他们的过错;遭到他们的无情甚或冷遇。有多少个日子由于愤怒的情绪而失去阳光,变得阴霾笼罩!

据说,黑格尔于1806年10月14日在耶拿[10]静静地完成了《精神现象学》,而对发生在近在咫尺的战事却全然不觉。

马修·阿诺德[11]建议我们应该从宇宙天体中感悟一些人生的真谛。

“未为四周的沉默所震慑,

未为它们见到的景象而分心,

它们不要求外在之物

带给它们爱、欢乐、同情。

自己就是边界,不管

上帝的其他创造的模样,

它们只是尽全力工作,

它们完成你看到的雄伟生命。”

是的,

“每个人都是一个星体,

我们的行为就是我们的天使,

不管好与坏。”

他同时告诫:“不与恶同流合污”,我们应该“像庞培城残垣断壁中的一颗石柱,傲然独立,自成一体”(T.布朗爵士)。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这种孤立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痛苦,因为一个人的心“不是与世隔绝的孤岛,而是众多大陆块中的一个,彼此相连”(培根)。

如果我们把自己和周围的人的利益割裂开来,对他们所遭遇的不幸无动于衷,那我们也同样无法分享他们的幸福。这样,我们所失去的会远远超过所得到的。如果我们丧失了同情心,缱绻在冰冷的自私的盔甲里,那么我们就会使自己远离人生中许多至真至纯的快乐。不想品味痛苦的代价必定是牺牲快乐。

另外,很多时候,我们称之为恶的东西却有着至善的外表,我们不应该“在没有真正理解的情况下去全盘否定那些生活中的逆境,无视逆境中所蕴含的幸运成分”(T.布朗爵士)。普鲁塔克[12]讲道,快乐和痛苦就如同两根钉子将人的肉体和灵魂钉在一起。痛苦乃危险之警告,生存之必需。如果没有痛苦这一人的感觉系统所发出的警告,那么我们所陶醉其中的快乐很快就会转化成灾难,这是定律。很多对此没有深入研究的人都会认为,我们身体里越是深藏的部位越是敏感,事实却恰恰相反。皮肤就像人体的哨兵,时刻警惕着即将到来的危险;而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疼痛感则没有特定的含义。而且,只要是健康的人体,其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感觉相对而言并不明显。

海尔普斯说:“我们经常谈到厄运的根源……但到底什么是厄运?我们常说,经历一些痛苦,多一些尝试,这是好事。但是,也许我们仅就结果而言。我们大多不会承认痛苦和尝试本身会有什么好处。然而,那些痛苦和尝试的经历本身就是知识。没有经历,知识从何而来?除非你是神,可以先知先觉。人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有益的,没有所谓的厄运。”

事实上,“深谷之中最能感受山之伟岸。”(培根)

漏译

尽管我们不能够得到所期盼的一切,但正如亨特[13]所翻译的菲力卡亚[14]的十四行诗中所讲的那样,很多人仍会感到:

“天意高远、深不可测,

满足我们的必需是她的职责。

她倾听我们所有的祈愿,帮助我们去实现,

尽管她也拒绝似乎属于我们的权力,

因为她不允许我们去争取,

或是拒绝给予。”

另有些人并不觉得那是天意在作祟,他们乐于坚定这样的信念:总体来说,人的一生是幸福的,这是世界运行的基本原则。

如此,

“悲伤跟快乐一样,

使人高尚、温和、沉稳,

坚定、清醒、向上、自由。

强大到足以化解那些小烦恼。

赞美伟大的思想,庄严的思想,永垂不朽的思想吧。”

——德维尔[15]

如果我们对人生中的幸福没有过多的预期,那么天平就会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倾斜。如此,看似不幸的事情,只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通常可以转化成好运。辛尼加曾多次讲到:“灾祸成福音,毁灭过后即是新生。”赫尔姆荷兹[16]的科学探索之路始于一场疾病。1841年秋假,赫尔姆荷兹偶感伤寒,于是整个假期就在医院度过。作为学生,医护费得以免交。康复之后,他用节省下来的钱买了一台显微镜。

卡斯提勒[17]说到:“如果情况不同,萨佛纳罗拉[18]无疑会是一位好丈夫、慈祥的父亲,但绝不会是一个被载入史册、在历史的长河和人们的灵魂中留下深刻烙印的人。然而,不幸却降临在了他的头上,击碎了他的心,使他变得忧郁,这忧郁代表着灵魂深处的痛苦。正是这紧锁于眉间的痛苦却变成了闪耀着光芒的永恒。原来,他所有的希望都围绕着一个他深爱的女人,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拥有这个人女人。可是她的家庭拒绝了他,部分原因归咎于他的职业,部分原因在于他本人。他感觉死神正向他走来,不,那不是死亡,是永生。”

当然,厄运是存在的,这不可否认,而且它一直在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原始人相信恶灵的存在,并求助恶灵来消灾。希腊人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不幸是源于神对人类的反感和嫉妒。另外有些人则想象存在着两条互相对立和排斥的圣律,一条对人类友好,而另一条则充满敌意。

行为的自由似乎必然要牵涉到厄运的存在。只要我们被赋予了选择的权力,那么,很多时候好与坏的结果必然取决于我们所作出的决定。世界最基本的原则是:二加二不等于五。爱比克泰德想象到,朱庇特曾对人类讲:“如果可能使你们的身体和财产不受到损害,我会那样做的。但我做不到,因为我把我自己的一小部分也给了你们。”

这份神圣的礼物要我们聪明地使用。事实上,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产。“你的灵魂比你所拥有的其他的一切都要珍贵得多。你能告诉我你要如何去呵护它吗?像你这样聪明的人,是不可能去随意处置、肆意挥霍你最宝贵的财富的。”(爱比克泰德)

另外,即使厄运不可能完全避免,那么,在很大程度上,生活的好与坏、快乐与不幸、充实与虚无,你也是有能力掌控的,这取决于你自己。“时间可以把愚蠢的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使智者更明智。”(爱比克泰德)没有人会让你一辈子倒霉,除非你自己。即使我们不是自己的主人,那我们也无论如何能够创造自己的人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笼罩在生命的阳光之上的阴霾并不是悲痛、疾病或者死亡,而是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磕磕绊绊”。这些生活的烦扰本身微不足道,并且完全可以轻易避免。

生活中要是没有那些愚蠢的争吵或者误解,那么我们的家将会变得多么幸福!满腹牢骚、尖酸刻薄,这都是你自己的错。同样,你也不必为别人的挑三拣四、冷嘲热讽而太过苦恼,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很多时候,我们是在自寻烦恼,自作自受。痛苦不是缘于自己的过错,就是源于自己的无知或者轻率。太多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眼前的快乐,而无视一生的幸福。麻烦很少会主动找上门来,相比之下,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自找麻烦。很多人肆意挥霍人生。拉布吕耶尔[19]曾说:“大多数人一生中很多的时候都是在给其他人制造痛苦。”或者像歌德所言:

“忧心忡忡的人,不分年龄,

播种的是虚荣,收获的是绝望。”

我们由于对厄运的担心而愁苦,正如“诺亚在对洪水的担忧中生活了很多年,耶路撒冷在被包围之前就被耶利米[20]所预见”。但是,我们通常也为那些永远也不会发生的不幸而困扰。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情,至于结果怎样,我们还是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等待。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人由于过度劳累而崩溃,但十有八九他们是被担忧或焦虑所累。

“解除痛苦的良方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而我们却去求助上苍。”

——莎士比亚

当然,这只适用于成人,小孩子则不同。我们常说,童年是快乐的,但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小孩子通常过度焦虑,极其敏感。成人就应该是成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而孩子则受到周围的人的摆布。莱利,这位伟大的驯马师,曾告诉我们,他知道有一个恼人的词能使马的脉搏一分钟加快十次。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词用在孩子身上,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当受到温和的训责孩子会过度焦虑,但严厉的兴师问罪则是危险。“暴风雨的恐怖在家里感受得最真切。”(爱默生)

为了使自己免遭想象中的、或者任何无法预料的厄运,我们通常会招致真正的烦恼。伊壁鸠鲁[21]说道:“人若因利小而不满,则无论如何亦难知足。”我们经常“历经千辛万苦终有所得,却难满足”。超乎所用,即超乎所需,多余即为累赘。(辛尼加)漏译在《爱丽丝镜中奇遇》这一美丽的神话故事中,“白衣骑士”启程时随身携带了各种各样的杂物,包括一副老鼠夹子,以防夜间受到老鼠骚扰,还有一个蜂窝,担心遇到蜂群。

赫恩[22]在他的《铜矿河口之旅》一书中给我们讲到,旅程开始几天之后,他遇到了一群印第安人,他们夺去了他随身携带的大量物品,而赫恩却说:“现在,行李轻了许多,我们明天的旅程会更轻松了。”补充一点,印第安人还砸烂了赫恩的试验仪器。也好,在路上,那些东西无疑是累赘。

如果真的遇到麻烦,马可·奥勒留告诫我们,“无论何时遇到烦恼,坚定这样一个信条:这并非不幸,泰然处之就是好运。”事实上,愤怒比令我们愤怒的东西本身更有害。事情本身也许并不值得我们愤怒和愁烦,正是因为你愤怒和愁烦才痛苦。譬如,大多数人都会为一些争吵或家庭的争执而劳心费神。然而,这种情况下,你大可不必为受到的责难而痛苦。如果别人的指责是正确的,欣然接受,并以此为鉴;反之,你根本不必为此而烦恼。

另外,如果不幸真的发生了,悲伤、痛苦于事无补,相反,只能雪上加霜。

爱比克泰德又说道:“如果真的要死,何必悲痛?如果真的要受桎梏之刑,又何必叹惜?如果被迫流放,为何不带着快乐而满意的微笑上路?如果把你投入监狱,你有什么要说?我的身体可以被禁锢,但我的思想即使宙斯也不能主宰。”

如果你不快乐,责任实在自身。苏格拉底生活在30位暴君的统治之下。爱比克泰德是一个身无分文的奴隶,可是他留给了我们多少财富!

他说:“一个人,一无所有,没有衣服,没有房子,没有财产,没有奴隶,没有城邦,如何度过此生。看啊,上帝差派人来向你们证明,这是可能的。看我,没有城邦,没有房屋,没有财产,没有奴隶。我睡在地上。没有妻子,没有孩子,没有宫殿,只有大地和天空,还有这破钟。我还需要什么呢?看我是不是没有痛苦,没有担忧?我是不是自由的?你们有谁看到过我欲求而不得?或者有什么东西令我避之不及?我抱怨过上帝或别人吗?我指责过任何人吗?有谁看到过我愁容满面?你们所畏惧和仰慕的人,我又是怎样对待的?难道我不是把他们看成奴隶吗?谁见了我不把我当成国王和主人?”

想想吧,生活中我们该感恩的地方太多。然而,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受到的恩赐。这些恩赐因微不足道而被我们忽视。可是,“细微成就完美,而完美无论大小”,米开朗基罗曾说。我们对其视而不见,是因为它们常伴身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正如佩特先生[23]所言:“揭下遮盖在生活中那些琐碎的东西头上的那层熟悉的面纱,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面包、红酒、苹果还是牛奶,这些每天生活中的必需,它们原本就闪耀着诗意的、道义的光芒,原本就是高尚的存在。”

伊萨克·华顿[24]说:“不要因为我们每天都能得到上帝的恩赐,不要因为这些恩赐看似平常,我们就不去敬重他、赞美他。上帝给了我们欢欣和快乐,不要忘记赞美他。试想一下,如果能看到奔流的小溪、欢乐的牧场、鲜艳的花朵和清澈的泉水,盲人是不是愿意倾其所有?而所有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则是太平常不过了,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上帝慷慨的恩赐。”

爱比克泰德告诫我们,满足不在于多些财富,而在于少些欲望。而在我们这个幸运的国度,我们会有很多的欲望,只要是合理的欲望,都可以得到满足。

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幸福的基本要素,毫不吝啬。“看禾苗生长,赏花朵绽放,犁一片农田,嗅泥土芳香。读书,思考,为世人献爱心,为和平做祈祷。这一切皆为快乐之源。”罗斯金说道。

杰拉米·泰勒[25]说:“我曾被盗贼洗劫,那又怎样?他们给我留下了日、月、水、火,爱妻和朋友,还有人给我同情和帮助。我依然可以讲话。盗贼可以拿走我的财物,却带不走我的笑脸、激情和良知……一个具有如此之多、况且又如此重要的原因从而感到欢乐的人,自然是非常爱怜那些悲伤和乖戾的人,他们丧失了这些乐趣,选择在自己的一小撮荆棘丛坐下。”

“只要你还有这些东西可以思考,只要你还可以看见日月星空,只要你还可以享受大地和海洋,那你就不会感到孤独和无助。”(爱比克泰德)

马丁·路德[26]说:“整个世界就是天堂。”格雷格[27]在《生活的奥秘》一书中说:“我们还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我们有美丽的家园,我们所需的一切都得到了慷慨的满足。所有的美好,愉悦着每一个感官,满足着所有的品味。我们拥有的是最高贵的、最可爱的、最华丽的、最精致的、最甜美的、最和谐的。白天沐浴着灿烂、绚丽的阳光,夜晚陶醉于温柔、曼妙的月色。那碧波荡漾的湖水,那巍峨挺拔的高山,那广袤无垠的森林,那深沉辽阔的海洋。世界的这一半耸立着‘旷古的雪峰’,而那一半则一派热带的旖旎风光。远观日出日落,近听潮退潮涨。我们尽享这一切,无须辛劳。我们还能想象出什么比身边的这一切更完美呢?我们的感官如此敏感,能够真切地感知这一切。世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享受以满足感官的愉悦,同时也提供了满足复杂的人性中所有其他方面的需求。如果曾沉浸于年少时的美丽梦想,如果曾陶醉于思想世界的无限幻妙,有谁能够否认智慧跟感觉一样是仁慈上帝的慷慨惠赐呢?如果真正体会过人间真爱的温暖和欢愉,又有谁不因上帝给了我们这‘妙不可言’的幸福而感恩呢?上帝一心给他所爱的孩子创造快乐,我们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样的快乐是我们所不曾拥有的。”

同类推荐
  • 淡定:做个心平气和的女人(全新修订珍藏版)

    淡定:做个心平气和的女人(全新修订珍藏版)

    女人宝贵的财富不在别处,在于保持一颗宁静从容之心!我们只有心平气和,才会在生活中处之泰然,宠辱不惊。就算被冒犯、被错怪、被辜负,不必怒气填胸,也不必拳脚相加。不论外界有多少诱惑多少挫折,都能心无旁骛,依然固守着内心那份坚定与向往!卡耐基这个被万千女性喜爱的名字。他曾经向读者保证:任何女人,只要懂得这些道理,就可以越过人生的障碍,不会让自己在人生的低处仰望;她一定会找到原本的自己,成为被生活宠幸的幸福女人。
  • 健康的表达情绪(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健康的表达情绪(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古人告诉我们,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培养良好品德情操、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学会包容、接纳和欣赏自我和他人。
  • 忠诚比黄金更重要

    忠诚比黄金更重要

    世界500强企业最完美的员工职业精神培训手册;员工恪守忠诚、提升业绩的“红宝书”。忠诚贵于能力,做企业最可信赖的金牌员工。激发员工忠于事业的精神,帮助员工从优秀迈向卓越。
  • 指引人生的古今格言(指引人生丛书)

    指引人生的古今格言(指引人生丛书)

    每个人都在汲汲营营地探求生存的根由,追寻着生命最原始最本质的起源;时时刻刻都在寻觅,不断把生命疆界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拓展;思维在时间与空间中穿梭,奔波在琐屑、平凡与恢宏、富饶之间;心情在自己的城堡里百转千回,犹疑着,惶惑着,之后,又一往无前地冲锋着,去征服那幸福的高峰时代。
  • 家长必知的教子名言

    家长必知的教子名言

    本书以名人名言的方式,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传播科学的教育观念,介绍教育孩子的有关知识、家教艺术及带领家长走出误区,并给以科学指导和建议,具有知识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等特点。
热门推荐
  • 逆死浮生

    逆死浮生

    他死了……却又以另一种方式存活着。人间与死界,灵师与死神他能否再创传奇,拯救心爱之人。能否揭穿阴谋,大战一触即发。逆死的世界,等你来探索!
  • 清代之竹头木屑

    清代之竹头木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孽王爷:绝宠腹黑王妃

    妖孽王爷:绝宠腹黑王妃

    穿越成为王府庶出三小姐,容玥作为一个爱吃懒睡的腹黑少女,除了吃喝玩乐以外,还有……突然不知道哪里跑来一只莫名其妙的雄性动物:“还有爱夫君。”“谁是我夫君?”“哦,所以玥儿承认我这个夫君的存在了?”“……”啊啊啊她怎么会摊上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某腹黑妖孽男神猛烈展开追妻攻势,誓要对她死缠烂打不肯放手,她该怎样应付?【1v1宠文+甜文,男女主绝对身心干净,欢迎入坑~】群:222072153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一本充满母女亲情和智慧的教子经典,一些妈妈必须告诉女儿的成长经验。培养最杰出的女生,造就最优秀的女性。本书是关于女儿品行、教养、学识、美丽和处世等最深情的诉说,是妈妈送给女儿最珍贵的人生礼物。妈妈对女儿说的话即使再平淡无奇、漫不经心,也往往会让女儿备受感动、深受启发,甚至可以左右她的一生。由此可见,如果妈妈慎重地、系统地、全面地、详细地告诉女儿成为一个优秀女人的方方面面,那么必会让女儿铭记一生,受益一生。本书编者通过对各种家教书籍的精心阅读和对生活细心观察,尽量使笔锋触及到了女儿成长的方方面面,而且做了比较独到的论述,相信会让那些望女成风的母亲大获裨益。
  • 网游归来当奶爸

    网游归来当奶爸

    从网游世界归来,竟然携带了网游里面的战斗力以及所有副职业,从此踏上了全职奶爸的道路。“爸爸,你做的小人真好看!”“必须的!”“爸爸,你表演的魔术真好看!”“那必须的!!!!”“爸爸,妈妈说你是大坏蛋!”“必……胡说,你妈妈才是大坏蛋!”屋内……“唐凌,你给我死进来!!!!!”群号:745369052新书《捉妖吧,爸爸》
  • 河防一览

    河防一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朝廷大忽悠

    朝廷大忽悠

    现代大忽悠重生古代小衙役,开宗立派,一路忽悠走上官场巅峰。“忽悠,接着忽悠,整个朝廷都要被你忽悠瘸了。”
  • 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2009年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股市上涨、楼市热销、车市火暴,这是否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回暖?郎咸平教授对萧条时期的各种独特现场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市场回暖背后的真相与亮点,指出我国经济的真正危机并非金融危机,而是制造业危机。在此基础上,郎咸平教授指出,萧条时期并不意味着毫无机会。通过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各领域的逐一解读,为读者找出投资机会。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第四驾马车”——产业链高效整合才能真正拉动中国经济。
  • 佛地经论

    佛地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瞿少你要负责(全本)

    瞿少你要负责(全本)

    16岁时的蓝色天空被洒上污点后,叶欣朵用一层透明而密不透风的壳把自己紧紧包围了起来……三个男人陆续在她生命中纠缠不断。一个为从淫徒手里救下她,失手将对方打残,为她坐了牢,默默地守护在脆弱的她的身边。与他在一起,让她曾经被泼上污点的青春年华有了孤零零的温暖。一个爱玩的富家子弟,混迹于各声色场合,一场游戏让他对她另眼相看,玩火自焚式地陷入永久的纠缠。他能给她带来轻松的快乐,却驻不下心来。一个出身豪门世家的高干子弟,内敛沉稳而冷酷,遇见他,一直是她的灾难,他的霸道让她不断被刺伤……他的示好,他的纠缠,他偶尔的温柔,背后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将她命运改变的秘密。她发誓过要照顾表妹一辈子,在表妹胆颤心惊地对她说,“朵姐,我不想坐牢更不想死!你的命是我爸给的,你也要救妹妹这条命。”她命的确是两个男人给的!她宁愿将一切承揽了下来……为了亲情,她咬牙喝进婚姻的坟墓之中,尝尽了一切折磨……——————推荐月月完结的全本小说:《豪门债:老公,我要离婚!》http://m.pgsk.com/a/282044/《罂粟印:老婆,不准离婚!》http://m.pgsk.com/a/252294/《绑匪总裁:女人,你只是工具!》http://m.pgsk.com/a/366001/